首頁>Club>
52
回覆列表
  • 1 # 劉老師003

    曹操殺人八百萬。兇殘對待兵士、酷帶下屬,如、殺張松等等。

    孔明殺人不用刀。沒動一刀一箭,靠智謀打動人心,贏得天下。

  • 2 # 哈哈95128931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竭石有遺篇,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

  • 3 # 帝國烽火

    曹操:一個率真的奸雄。

    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這是許紹給曹操的定語,原本許邵不打算給曹操做評價,但是在曹操一逼二誘三威脅的情況下才有了這句‘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曹操聽到這句話的時候,大笑而去。

    從要評語這件事我們就可以看出曹操的奸雄本色,為達目的不擇手段,而曹操最後的一笑,更是將奸雄本色表露無疑。

    曹操能成為奸雄的事件太多了,小時候坑袁紹,忽悠許攸被識破,挾天子以令諸侯,夢中殺人等等,以及寧可天下負我,不可我負天下人,都提現了曹操奸雄的一面。

    有兩個小故事,一個是曹操徵袁術時,由於下達不準踏青苗,踏青苗者斬的軍令,結果他自己的馬受驚踏了青苗,這下曹操尷尬了,但是奸雄就是奸雄,立馬拔出寶劍準備自刎,下面的人自然就是勸說,最後割發代首了事。曹操想自殺嗎?當然不想,自刎只是做做樣子罷了,因為他知道下面的人會勸他,到時候借坡下驢就行。

    還一個是殺楊修,所謂雞肋者,食之無肉,去之有味。楊修就憑著曹操說出雞肋二子就推斷曹操要退兵,所以揚言讓大家收拾東西,準備退兵,但是被曹操知道後,卻以擾亂軍心的罪名給殺了。楊修猜的對嗎?肯定是對的,是對的為什麼要殺呢?因為吃了敗仗,需要有一個背鍋的,同時楊修啥都猜對了,這樣的人不能留在世上,再加上楊修涉及世子之爭,所以殺楊修,一石三鳥。

    曹操奸雄的故事很多,但是為什麼說他率真呢?

    在《讓縣自明本志令》曹操也說了,自己的人生理想不過是封侯、作個徵西將軍罷了,哪知道造化弄人,因緣際會卻做到了宰相之高位——“人臣之貴已極,意望已過矣。

    同時又說了‘’誠恐已離兵為人所禍也。既為子孫計,又已敗則國家傾危,是以不得慕虛名而處實禍,引所不得為也。‘’也就是我為了自己的性命也不會交出兵權,你們這些人就別想了。

    曹操說的沒有絲毫隱瞞,說的明明白白,完全沒有絲毫遮掩,不像他奸雄本色,這就是曹操直爽的一面。

    所以對曹操的評價:一個直爽的奸雄。

  • 4 # zjfaaa

    若用古時歷朝歷代的評價是:亂世梟雄,治世能臣。但若用現代管理學的標準去恆量,則可稱為:一個治國平天下的專家級高手,或者可以說是:一個優秀的人事部長等。但現代對曹操的評價主要是根據一些歷史典籍而來,而歷史上曹操是否屬於梟雄或者奸雄不知能否從曹操墓中發掘出的文字類的遺蹟中得到印證,何況古時的封建管理者包括皇族在治理國家上多是一家天下,少有民主之類的,因此稍有能力一點的近臣執行的都是皇帝之意,一個朝代覆滅後多數罪過都由後世編寫者加以惡名,由此以訛傳訛至今早已面目全非。所以後人對古時先人的評價並無多大的實際意義,評著玩玩過過嘴癮罷了。

  • 5 # 文史小達人

    曹操是不可多得的雄才偉略,是真正意義上的英雄。除去三國演義的刻意黑化,曹操一生雄心壯志,豐功偉績,是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詩人,天下英雄唯操耳!下年我們說一說。

    第一,政治上,曹操在生逢東漢亂世,天下割據勢力大戰,朝政混亂,民不聊生的一個大爛攤子時代。曹操作為西園校尉之一,敢於帶著七星刀刺殺人人畏之如虎的董卓,可見其膽略過人。曹操釋出檄文聯合諸侯討伐董卓,又遠見卓識的迎接天子,以極好的政治智慧和政治手段掌控朝廷,挾天子令諸侯,佔據政治主動權。並且遠見卓識的從不稱帝,不篡漢自立,即使劉備都登基稱帝了。

    第二,軍事上,曹操一生征戰無數,南中北站平定北方,結束戰亂。從討伐董卓開始,到和呂布,張秀,馬超,袁紹等征戰,討伐烏桓,官渡大戰,赤壁大戰,總之一生都在南征北戰,建立了不朽的功業。不說別的,光是將匈奴人南遷分化,就是彰顯華夏之偉大,還讓匈奴人乖乖送回才女蔡文姬,這些都是其強大軍事才能得展現。

    第三,文化上,曹操和兩個兒子,曹丕曹植共同開創了建安風骨,開創了建安文化,推動了文化繁榮,一首短歌行震鑠古今,曹操在世時期,舉賢任能,唯才是舉,人才大爆發,出現了建安七子等一批文化名人,開創了一個時代的文化盛世。

    綜合以上,曹操是一個可愛可敬的真英雄,也是萬事悠悠說不休的人物,下面幾個曹操,你喜歡哪個呢?

  • 6 # 裝飾風景

    我認為正是他自己在《短歌行》中的點睛之筆:周公吐脯,天下歸心。我們這一代人,大多數被羅先生的《三國演義》說昏了頭,曹操被黑化的厲害,然而從正史來看,曹操善於用人,人格魅力極大,愛民如子,不失為一個優秀的政治家,軍事家,賢臣,能臣,至於說什麼奸雄,亂世之中,有什麼忠奸之分呢,任何一個結束亂世開創新時代的人,都不能簡簡單單稱之為英雄,即便做的再好,也要揹負許多罵名,無論如何,我們無法回到一千九百年前去窺探曹操的內心,但是他功績應該是偉大的,現在人常說,能力越大責任也越大,這句話放在任何時候都成立,受爭議,被抹黑也是對一個人歷史地位的肯定,承擔流言蜚語也是一種必須的責任!

  • 7 # 轉閣依戶

    曹操出身平微,但從父輩開始就來了運氣,太監收他父親為義子,且趕上太監掌權的時代,成人即步入仕途,後又為黃巢起義起兵保皇得以建功!再加董卓青睞,得以揚名,後刺董

  • 8 # 晚亭與落霞同暉

    但,人們在戲曲舞臺上看到的曹操卻是一個多疑、狡詐的白臉奸臣。這種形象來自於著名小說一一大才子羅貫中以七分史三分演繹寫成的《三國演義》。而這個史就是曾為漢臣的陳壽所著《三國志》,以漢為正統的觀念,對曹操多有貶損也就不足為奇了。

    歷史上真實的曹操,正如他與劉備煮酒論英雄時說的: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

    他雄才大略,有氣吞山河之勢。在以龍自喻中:龍能大能小,能隱能升,大則吞雲吐霧,小則隱身藏介。升則飛騰於宇宙之間,隱則潛伏于波濤之內。故近現代有人稱曹操為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一點兒也不為過。

    挾天子以令諸侯,足見其政治智慧。

    用人不分親疏,獎罰分明。故大多謀臣良將盡歸於麾下。

    軍事上不拘舊規,創下了歷史上少有的以少勝多的官渡之戰。擊劉表,滅呂布,定四州,破烏恆,平定了大半個中國。為後來的曹魏打下了紮實的根基。

    做為漢相,己位極人臣。但畢生並未篡位,說明他政治上的老道極具智慧。在決定國家統一的赤壁大戰前,他持槊而吟:……山不厭高,水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可見其雄心!

    或許是天時、地利、人和尚不具備大勝的條件,或許是天意。赤壁一戰,竟大敗而歸。從此三分天下已成定局。

    直到暮年,他對天下未能一統,心存不甘,故在龜雖壽中就表達了:老驥伏勵,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逝者如斯夫,不分晝夜。但歷史上發生過的一些人和事,還會經常被人們提起。一代偉人的詞作:……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就是最好的註解。

  • 9 # 硬漢345

    三國中描寫的曹操,無不刻畫了一個亂世奸雄形象。歷史是人來寫的,丟擲書寫歷史書人的情感,我們來看待下曹操。

    1 挾天子以令諸侯,對內消滅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匈奴,統一了中國北方。

    2 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和秩序。

    3 看重人才 曹操賬下大將無數,為什麼肯為曹拼命。幾次想收服關羽,被婉拒卻仍以禮相待。趙子龍七進七出,卻愛惜子龍才華,下令只許活捉。愛才,惜才,會用人才。

  • 10 # 小姜聊史

    曹操生於亂世,征戰一生創下了無數功績,若不是赤壁之戰敗於孫劉聯盟,恐怕天下早已一統。有人說曹操是奸臣,雖漢臣,實好賊。但是在那樣一個亂世,各方諸侯誰不想取而代之呢?曹操只是換了一種對自己有利的方式罷了。在我看來曹操雖然殺人眾多,疑心較重,但是卻也重視人才培養,統一了北方,創立屯田制,極大緩解了戰爭年代農民的負擔。並且也開創了建安文學,為我國的文化事業也是貢獻了力量的。

  • 11 # 北國之春142721006

    “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我個人認為,曹操更多的是“治世之能臣”,因為:

    一、終其一生,沒有篡漢。

    二、招賢納士,鼓勵農桑,整頓吏治,完成中願統一大業(當時中國的份量主要在中原),不愧為能臣。

    三、建立、統率一支強大的軍隊,攻城掠地,越戰越強,為西晉統一全國奠定堅實的基礎。

    誠如他自己所言,如果沒有他,不知有多少人稱王稱帝。

  • 12 # 大師兄翡翠原石

    曹操絕對是一個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從政治方面來說,在東漢末年群雄割據的時代,能夠迎獻帝已令諸侯,就足矣看到他的政治明銳度及膽識。為什麼袁紹就不敢這樣去做,因為漢室的存在也會對自身產生很多的掣肘,衣帶詔就是典型的例子。

    從軍事方面來說,曹操蕩平四方諸侯,氣吞八方,有多次以少勝多的戰例,最著名的就是官渡之戰。但最後還是敗在了赤壁,錯失了一統天下的機會。

    無論如何,在其有生之年終究是沒有篡權,也算是漢臣有始有終了

  • 13 # 歷史追問

    用一“對聯”概括如下:

    治軍,謀略,膽識,書寫一代豪傑統北方。

    求才,講義,忠漢,挾天子踞中原成霸主。

    曹操因“挾天子以令諸侯”,被後入說是“奸雄”,其實不然。試想,在當時的歷史現狀下,曹操不“挾天子”,恐其他人也會“挾天子”,因為當時“天子”的天下已經混亂不堪,天下紛爭,對地盤、權勢你掙我奪,為了打壓其他諸侯,假“天子”之名而實施自己抱負的歷史上不止曹操一人。在三國時代,曹操只不過搶先一步挾得“天子”,雖然很多人多次慫恿其廢帝稱帝,可曹操始終不忘大義,在他有生之年,也未背叛漢室,僅是作為一方霸主而存在。

    曹操憑藉自己的膽識和謀略,收拾了北方的混亂局面,使一方老百姓得以穩定的生產生活,是功不可沒的。在文學造詣方面也給後入留下了很多精彩篇章。如果曹操殺“天子”,自己稱帝,那就成了謀權篡位,被稱“奸雄”方算實至名歸。

  • 14 # 北疆同心聊歷史

    這是一個很有點趣味意的問題!用一句話形容曹操?好吧,那麼請容在下來試試吧!

    曹操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大詩人,雖留惡名於世,卻也並不能影響其英雄本色!"

    曹操的確應該被稱為英雄豪傑!在漢未亂世之中,誠如孟德公所言“若非天下有孤,真不知當有幾人稱王、幾人稱帝?!”此話絕非誇大之詞!

    在那個英雄輩出的大分裂、大動盪的時期,各方面的力量,其實早己不把漢天子當回事了!表面的恭順卻不能代表各方力量的真心擁戴!

    各方力量都只想借用漢天子的名號而已!在這一點上可以說如果沒有曹操壓制他們,就會出現其他強人各霸一方的局面!正是有了曹操的權威,才得以維持漢朝統緒,使其多延續了幾十年!否則類似袁朮稱帝那樣的事,早已遍地開花了!

    曹操失分在,沒有消滅孫劉,統一天下!否則史書上將會是對他做另一種評價了!

    最後一句話回答:曹操是一個生長於特殊時代的,非常特別的英雄!

  • 15 # 湯之銘

    操名雖漢相,其實漢賊。

    典型案例,公元208年夏以不孝罪殺孔融。主要罪名是孔融的說:父母因情慾生下子女,對子女無恩論。另外是自吹為孔子再世論。罪惡事實,無。

    結果殺了孔融,並且以株連罪殺掉孔融一家。六歲和八歲的一對兒女也被斬草除根,處理了,如同1935年長征前處置了一批知道機密機要的人物。

    此案,忠於漢室以及與曹操作對的人看清了他的真實面目。

  • 16 # 老道石敢當

    曹操是一個奸雄的人,曹操兵敗,過華榮道,遇關羽,下跪求情,逃跑時,割袍,剃鬚,是厚黑的人,也是個軍事家。

    曹操從不喜歡少女,卻喜歡少婦,就是別人的老婆,在他眼裡的女人,只有聽從,不能抗拒,順者生,逆者亡。

  • 17 # 王二講史

    活的最真實的政治家,沒有之一!

    針對這句話,作以下幾點闡釋:

    01 作為政治家,敢於流露羨慕嫉妒恨

    曹操說:“一合酥”,於是主簿楊修帶頭吃起了桌案上的酥餅。

    曹操說:“雞肋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於是主簿楊修帶頭收拾了行李。

    面對一再猜透自己心思,聰明絕頂的楊修,一方面曹操嫉妒他的聰慧,一方面曹操恨他參與奪嫡,那就殺掉吧,不需要考慮他背後的龐大士族群體!

    面對一再挑釁自己的名士孔融,那就殺掉吧,才不管天下賢人怎麼看自己!

    面對不肯用心給自己治病的同鄉華佗,那就殺掉吧,才不管你是不是明醫!

    但這些如果要是發生在號稱仁君的劉備身上呢?我想,劉備照樣會對他們恨的要死,但絕不會真的公開殺掉他們,因為他要考慮天下人對自己的看法!他需要天下人以仁君來看他,因為這是他的政治本錢!

    02作為政治家,敢於說對手不敢說的話

    青梅煮酒,“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曹操一語驚殺劉備!

    一會扯袁術,袁紹,一會拿劉表、劉璋搪塞,難道作為三國資深HR,最會看人的劉備,會看不出各路諸侯是什麼貨色?會不知道誰配的上英雄二字?!

    但他不說,難得糊塗!可是曹操說了,因為他不需要掩飾,這實在不是一名成熟政治家做的事,但他就說了!

    “當我年輕的時候,我只想做一名縣長,治理好一方;當我後來做典軍校尉的時候,我只想做一名出色的將軍,就像霍去病那樣,能在死後擁有一塊述說戰績的墓碑!但我現在掌握國家命運,我不想放棄權利,甚至還想讓幾個兒子能在外封王,保護我!”

    敢對天下人公開說這些話,算得上是一位活的最真實的政治家了吧!同樣是想當皇帝,但劉備非要說自己是匡扶漢室,這才是成熟的政治家,而曹操,不喜歡遮遮掩掩!

    03作為政治家,有兒女情長,情意綿綿

    曹操臨終之際,沒有說自己立下了怎樣的功績,沒有總結自己閃耀的一生,而是告訴妻妾要自食其力,織布做衣服做針線活養活自己!絲毫不在乎被後人笑話。

    而漢高祖劉邦逃亡路上主動把妻女拋棄,對手劉備對妻女同樣說放棄就放棄,這才是政治家!

    說了這麼多,並不是我有意要黑劉備,作為野心家政治家,劉備一點都沒有做錯,也不能被稱之為虛偽,他只不過做了政治家該做的事情罷了。

    而曹操,作為出色的政治家,他沒有泯滅自己的真性情,他敢於活出最真實的自己!

  • 18 # 林下善人

    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據說這是東漢豫州名士許劭,面對面給曹孟德的評價,並得到曹操充分的認可,巜三國演義》描述曹操哈哈大笑離去。

    許劭兄弟是當時豫州名門望族,在家鄉(治所今河南平輿縣)建造月旦亭,兄弟二人在此每月初一點評世事人物,評語都很精準客觀,聞名天下。聽說被許家兄弟點評一下,是當時最榮耀的事情,就像今天找易經大師推演人生命運一樣。所以曹操得到許氏兄弟,一針見血的評價,便笑咪咪地離開了!

  • 19 # 三里屯路一號的老楊樹

    偉大的改革者,他釆許昌這個點,立足中原,挾天子號令諸候!開闢了三國分漢的新局面,堪稱遠見卓識的政治家!

  • 20 # 山中月2

    亂世梟雄 治國雄才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群雄並起各展身手。英雄豪傑若星漢燦爛,佼佼者當數曹孟德。

    “玄謂太祖曰:‘天下將亂,非命世之才不能濟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陳壽《三國志·武帝紀》)。

    橋玄對太祖(曹操)說:“天下將大亂,沒有治國安邦之才不能拯救,能平定天下的,恐怕就是您吧!”這是晉人陳壽在《三國志》中橋玄與曹操的對話。這是借橋玄之口對曹操的褒揚與厚望。

    再看羅貫中在《三國演義》第十四回標題:“曹孟德移駕幸許都……”即是說曹操將漢獻帝從洛陽遷至許昌,引起各路將領又紛紛指責他“挾天子以令諸侯”。“挾天子以令諸侯”本來是指董卓亂長安時,將18歲的少帝劉辨廢殺,立了年僅9歲的劉協為帝,即漢獻帝。9歲的孩童能治國理政嗎?一切都由董卓操弄。發號施令都是按董賊的意願頒佈,這才是真正的“挾天子以令諸侯”。

    公元192年董卓被呂布刺殺。公元195年都城長安幾路人馬發生內訌,劉協東逃洛陽,再遷許昌。所以諸侯又如此責罵曹操。試問,面對軍閥混戰,有的佔山為王,有的據險稱霸,天下紛亂的局面,敢於出來收拾亂局的風雲人物又有幾許?曹操將14歲的落難天子收留並保駕護航,就算有“挾天子以令諸侯”之意,也是很正常的事。不正好說明阿滿有平定亂世,治國安邦的雄才大略嗎?

    人們對《三國演義》中的歷史弄潮兒早已悉記於心,對這些叱吒風雲者的“是非成敗”恐怕也是如數家珍。故不再從這些史書上去挖料,從演義中去舉證。單從曹操的詩文中也能完完全全讀出一個“亂世梟雄,治國雄才”的非凡人物。

    他在散文《求賢令》中呼喚:“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賢之急時也。”可見曹操求賢之急迫,本是為平定天下。又說:“二三子其佐我明揚仄陋,唯才是舉,吾得而用之。”曹操說:你們要幫助我發現那些地位低下被埋沒的人才,我會任用他們。

    他在四言詩《短歌行》中詠道:“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前二句引用《詩經·子衿》中的名句,是說女子對男生的深情相思。後二句是表示他渴望求賢。女子相思與曹操求賢有內在聯絡嗎?有的。女子朝夕思慕為求伴侶而“悠悠我心”。我低吟《子衿》卻是為招納賢人。求伴侶心誠而實,求賢才心誠且久,這就是內在的一致。

    他在五言詩《蒿里行》中嘆道:“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由於軍閥紛爭,連年的戰爭帶給人民的災難,人亡無人葬,遍野是白骨。千里之地寂無人煙,連雞鳴之聲也聽不到。在戰亂中倖存的人百不餘一,怎麼不令人肝腸欲裂,悲痛萬分。凡是經天緯地者,無不憂國憂民。關注國事,謀劃國運。關注蒼生,體恤庶民。

    他在《觀滄海》詩中描述:“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這是曹操第二次北征烏桓凱旋而歸經過碣石山時觸景生情,抒情言志之作。他第一次出征平定烏桓收效甚微,也因後方受吳、蜀兩足的襲撓擔心大局不穩而返回中原。數年後才再次北征得勝而歸。心潮如洪波湧起,因而歌以詠志。詠什麼志呢?詩人沒有明說。從他後來集結大軍下江南欲征服東吳,兵臨漢中欲蕩平西蜀的征伐,誓為結束三足鼎立的局面,進而統一全國。這就是具有治國雄才大略的曹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北約戰地觀察團在烏東遭襲,致多名加拿大軍人傷亡。為何北約只能吃啞巴虧,不敢報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