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本昌談歷史
-
2 # 天下探索
歷史記載的不一定是真的,就我所知,假資訊太多了,有牽強附會的、有主觀臆斷的、有神化的、美化的、醜化的、還有張冠李戴的等等,五花八門,牽強附會的最多,把祖宗的國套在幾百上千年之後的後裔所封的同名國頭上的有不少,特別是東夷地區的諸侯國,很複雜,有些原來祖先在其他地方有國,滅亡了,幾百上千年後又重新被封的,本來就亂,再加上牽強附會,再一編,更亂了,有時候為了搞清楚一件事,搞的很累,甚至還搞不清楚。
-
3 # 秦右史
客觀來說,從來沒有一個絕對真實的記載。如果一個人宣稱自己發現的是絕對真實的,那麼疑問就是很大的。
不說古代,現代社會發生一件事,各個媒體角度不同、傾向不同和了解的資訊不同,就會有多重“真相”。儘管真實只有一個,但是解讀卻是多元的。
中國古代的歷史記載,有很多種型別,也派生出許多編纂方法,宏觀方面可以分為正史和野史,但這樣的二元劃分又過於簡化。實際上,除了官修歷史之外,民間各類記載也是層出不窮的。從筆記、叢談、小說、戲劇和日記等,都可以看作對於歷史不同程度的描述。
編撰地方誌興起之後,也是一種記載全國和區域歷史的載體。明清之後,歷史記載的模式更加多元化,原始資料的意義彰顯出來,如明實錄和清實錄。除此之外,還有各類檔案、會典和召對等文獻,有時候同樣一件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記載。這樣既加深了歷史的厚度,也給歷史從業者帶來考辯的必要。
因此,歷史研究者的求真意識,是一種最高目標,大體上是無法檢驗的。歷史已經過去,除非可以重歷過去,故而通鑑與經世是歷史學的世俗目標。儘管如此,所謂學術上的真實至少應該是符合常識、邏輯和歷史發展本身的規律,考慮到一些偶然性因素,就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
4 # 舊事舊人歷史說
只有未知之事,沒有不可知之事——論歷史的真實。
什麼是歷史?簡而言之,歷史就是過去的事。既然事情都過去了,我們又怎麼知道,過去的事真實發生過,正如王陽明所說,你看這花時,這花便開著,你不看這花時,這花便謝了。
古代沒有照相機,錄影機那麼古代的史學家們是怎樣記錄下來所謂真實的歷史的?正如司馬遷《史記》中所寫的五帝本紀,到底有多少是真實可信的?
關於歷史的真實說我們永遠都不可能知道,因為歷史是過去的事而書寫歷史的人往往是後來的存在。但是,由於人是有意識的,意識是可以能動的反映過去,現在,甚至未來的。基於這一點,我們認為歷史是可以認知的,而認知歷史的途徑,最主要的途徑就是閱讀前人所留下來的史書,所謂的史書有正史和野史之分。這就需要我們在讀史書的時候,要有一定的辨別能力,所謂去蕪存青,撥開歷史的迷霧,探親原本的事實。
在歷史學界,事實一般分為兩種,一是第一歷史事實,即當時當事所發生的歷史真實情況,這一事實我們是永遠無法得知了。二是第二史實。即透過各種各樣的手段,去還原當時的歷史境況,從而瞭解歷史的真相。
-
5 # 綠蔭幽草勝花時
就看現在的國人作假能力和水平來看,那絕不是一朝一日之功,也就是說沒有個幾千年的功夫做不到如此幹練和爐火純青的地步的。
所以說歷史上假的東西究竟有多少不知道,蛋是真的東西恐怕就屈指可數,或者說少的有點慘不忍睹。
大家知道,真實的東西往往不太入耳動聽,只有把那些編造出來的盛世故事說給皇上聽,才能取得龍顏大悅,當然,百姓實情是沒人敢親口說給皇上聽的,如果因為這實情惹得皇上怒顏大發是要掉腦袋和誅滅九族的,所以專撿好聽的入耳的話說就慢慢形成了大臣寶寶們的習慣,日久成習慣,習慣就成自然。
歷史記載當笑話娛樂娛樂還是蠻可以的,如果當真那就大可不必了,現代的吃瓜群眾也不是那麼好糊弄的了不是嗎?
-
6 # 重走玄奘路
絕對真實的歷史是第一歷史只有經歷的人才知道
記載的歷史是第二歷史真實與否有多種原因
有史學家的直筆曲筆有避諱制度等等
讀歷史的人怎麼理解怎麼選擇改相信還是質疑才是重要的
-
7 # 跪射俑
正史記載是有失誤的,例如:《史記》記載張儀、蘇秦是同一時代的人,他倆一個連橫,一個合縱,是對手。而考古發掘的戰國時期的竹簡研究表明,蘇秦晚於張儀,與張儀進行“連橫"、“合縱"鬥爭的是公孫衍。
-
8 # 小怪軟體管家
我們都聽過這樣一句話,“歷史都是由勝利者書寫的”!這句話就告訴了我們,古代記載的歷史不一定是絕對正確!
這裡舉一個反例吧,被魯迅先生稱之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這部享譽盛名的歷史鉅作,難道其中記載的歷史都是真的嗎?簡單的以漢武帝為例,在我們的印象當中,漢武帝絕對是古代地方當中數得上的雄主,在他的帶領之下,漢朝走向了所向披靡的富強,打的匈奴到處亂竄,解決了中原幾百年的邊境問題!就這樣一個雄才大略的君王,在《史記》當中,居然被描繪成了一個多疑暴虐的君主,雖然其中並沒有埋沒他所做的事情,但在《史記》的作者司馬遷看來,漢武帝還是不招人喜歡的!
再來看唐朝的歷史,唐太宗絕對稱得上是雄才大略了吧,但他也曾經篡改過歷史!他將他自己和他手下的功臣描繪成開國元勳,雖然事情不假,但明顯的是,李淵的手下一部分的功勞被埋沒或者一筆帶過了!最嚴重的部分便是玄武門之變,這是一場權力的爭奪戰,亦是唐太宗李世民一生的痛!所以在編纂這段歷史的時候,把他描繪成一場正義的鬥爭,很多的歷史真相被掩藏!
所以,史書當中記載的不一定是絕對正確的,那只是我們參考歷史的一個憑藉!
-
9 # 一隻養生喵
如果是正史的話很大成分上是真的,但是在涉及到皇家歷史時,可能由於史官懼於當時的執政者而不得不做修改。
一個教授剛走進教室準備上課時,突然從門外衝進兩個歹徒,他們不由分說,三拳二下就把教授打倒在地。滿堂學生還不明白是怎麼回事時,歹徒已經逃跑了。但這位教授站起身來,裝作一幅若無其事的樣子對學生說,請每個同學拿出一張白紙,把剛才發生的事情當做作業敘述交上來。 同學們寫完後交給教授,全班幾十個學生,竟有幾十種不同的敘述。有的說歹徒打倒教授後,教授跳起來把他們打跑了。有的說教室衝進了兩個神經病影響教授上課,被教授趕出去了。有的甚至說衝進了三個人,教授左腳踢飛一個,右腳踢飛一個,一拳又打倒一個在地上,後來他爬起來逃跑了。 教授把學生的描述一一念出來,學生都為他們不同版本的傑作而鬨堂大笑。最後,只見這位教授抖了抖手裡的作業紙說:如果你們要問什麼是歷史,那我告訴你們,這就是歷史! 錢鍾書曾認為:歷史是人寫的。但人在寫歷史時是經過心靈選擇的,那麼這樣經過心靈過濾的歷史,將不再是真實的歷史,我們只能稱之為‘歷史文學’。作者:知乎使用者 -
10 # 閒話往日
真實與否,得看你看的什麼書,中國記錄歷史書籍浩如煙海,春秋的尚書,《左轉》,戰國的司馬遷的《史記》為傳記文學開山之作,從上古一直寫到漢武帝,共三千多年的歷史。班固的《漢書》,為第一部斷代史,也就是一個朝代的歷史;司馬光的《資治通鑑》從周朝威烈王時代寫到了五代後周世宗,不屬於二十四史,它為編年體史書。《史記》和《資治通鑑》都為通史,所以有重複故事。二十四史中,除了《漢書》,其餘斷代史全是當朝記錄前朝。還有很多書都帶了些色彩修飾。
因為歷史久遠,再加上朝代興替,很多歷史不得不因為客觀原因而得以修飾,如果是斷代史,寫故事就得看當朝帝王臉色,寫前朝就更加不可細述,不得不說讀歷史能有百分之70的真實性就不錯了。
但《左轉》卻是個例外,作為中國第一部詳細敘事的編年體史書,它的真實度是非常高的,不容置疑,但現在的偽左傳也不少,得分辨。
其實讀歷史啊,最主要的是教人們如何分辨是非,豁達明理,它的真偽,又何止一段話能說清。
以史為鑑可知興替,可知進退,便可知如何改變處境。
-
11 # 改瑕
答 大聖問:
所謂各花入各眼,只要是人就會有感情,哪怕是最權威的歷史著作《史記》,作者司馬遷也有自己的好惡。在某些歷史事件的記載中,總會夾雜些許的個人觀點。
而一旦在客觀的事件中有了主觀的東西,那麼無論是多麼理性的判斷都不能轉述出事件的真實寫照。
我們現在所知道的歷史都是透過前人的記載而流傳下來的,這世間沒有什麼是絕對的道理,所以看待歷史需要我們辯證地分析和研究,不能想當然的認為。
-
12 # 聾王異史
沒有絕對的真實,雖然很多史官冒死記錄真情,但畢竟當年訊息傳播渠道不暢通,在傳遞過程中以訛傳訛,記錄也會有疏漏,加之人為因素,比如唐太宗直接“誘導”史官;不同朝代的史官會把自己情感摻入記錄,導致史書只能接近歷史。《史記》中有明顯的疏漏
《漢書·司馬遷傳》稱讚司馬遷所著的《史記》:
“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華,質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故謂之實錄”。但是,我們在讀《史記》時,很多記載一眼就可以看出根本不是史實。比如劉邦喝醉後,顯出龍身,赤帝斬白蛇,這些都給沒有背景的劉邦找個當皇帝的理由,應該是民間傳說,不屬於史實,但卻記載在史書中。
司馬遷在著《史記》時參考資料有限,出現過一些紕漏,比如秦朝亡國君王子嬰的身份問題。
《史記·秦始皇本紀》:“立二世之兄子公子嬰為秦王。”這裡記載子嬰是胡亥的侄子,秦始皇的孫子;《史記·六國年表》裡記載,“高立二世兄子嬰”,子嬰長了一輩,成了胡亥的哥哥;《史記·李斯列傳》子嬰輩份更高:“高(趙高)乃召始皇弟,授之璽。”子嬰又成了秦始皇的弟弟,胡亥的叔叔。
由於其他史書也沒有詳實記載,子嬰身份成了千古之迷。
君王干涉歷史記錄每個君王都希望史書中把自己記錄的偉大一些,另外他們也清楚,平時做的很多事並不光彩,雖然口口聲聲對史官說要如實記錄,但免不了“提醒”一下,或講點歪道理“引導”一下史官。李世民想修改有關他的記載的事不少。
《舊唐書·褚遂良傳》和《資治通鑑》都記載:貞觀年間,褚遂良負責記皇帝的起居注。李世民感覺心裡毛毛的,怕他把自己做的不好的事也記進去,就想取過來看一看。褚遂良沒給皇帝面子:“不聞帝王躬自觀史”。李世民心裡更是發毛,問他:“我幹了壞事,你也一定要記下嗎?”褚遂良說:“這是我的職責,當然一定要記。”黃門侍郎劉洎接過話題說:“皇帝有過失,就像日食和月食一樣,人們都能看見。即使遂良不記,天下人也記著呢!”
敢拒絕皇帝不合理的要求,記錄皇帝的不是,褚遂良是好樣的!
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李世民找到監修國史的房玄齡,提出看國史的要求。房玄齡沒頂住,拿給皇帝看。
《資治通鑑》記載,李世民看到“書六月四日事,語多微隱”。李世民很大度的要求:“削去浮詞,直書其事”,認為當時的事情沒什麼可避諱的:“昔周公誅管、蔡以安周,季友鴆叔牙以存魯。朕之所以,亦類是耳,史官何諱焉!”“六月四日事”是指“玄武門之變”,李世民說這段歷史沒有什麼可隱諱的,我特麼就像周公殺叛亂的管叔和蔡叔一樣,是為了穩定社稷。李世民“不經意間”影響一下史官的思路。
不同史官感情色彩不同不同朝代、國家的史官在記錄歷史事件時,總會受到情感左右,記錄有些差池。比如北宋种師中率軍援救太原失利的記載,宋朝和金國人的記錄就有差別。
宋人編著的《宜和編年》記錄的戰況是:
种師中統兵救援太原,遂自天長,登平定軍,至壽陽縣,凡數百里間未嘗見一金人。師中以為金人知師至,悉以遁去。而我師肆行,未嘗被堅執銳,五兵之具悉委傔負之將。至石坑,有報前軍已到石橋,至太原止二十里。中軍至石坑,軍壘未屯,有報榆次縣路金人兵馬將至,師中曰:“必金人殘零將歸者,令後軍去收捉。”轉刻之間,金人大至,我兵未措手間,鐵騎來衝,奔潰,被傷不可勝數,師中遂歿,幸脫兵將十無二三。記錄是种師中在進軍過程中,沒有遇到抵抗,以為金國撤軍了。沒想到了榆次,遭到金國主力部隊的突然襲擊,導致失敗。
《大金國志》的作者宇文懋昭記載:
金軍圍太原多於潞、汾兩路拒宋師,不謂師中忽由平定出土門,去太原無一舍之遠。我師(金兵)驚謂自天而下,師中既不能棄乘我(金兵)不意,則當急趨太原,薄城而壘與張孝純、王稟之軍馬為表裡,則我(金兵)必不敢越太原,重兵往拒汾潞,由是汾潞之師亦可前進,而太原之圍必解矣。乃師中方以孤軍為優,回趨榆次就糧,宜乎為我師(即金師)所襲,以致敗也。記載的正好相反,是种師中部隊“自天而下”,讓金軍吃了驚。但种師中膽小了,採取錯誤戰略,沒有和城裡的部隊裡應外合,而是到榆次找糧食補給,導致失敗。
同樣一場戰爭,不同的記錄者帶著各自的情感,從各自有利的角度去記載,誰更準確,哪個更真實呢?
-
13 # 汐楠橙
其實每個朝代都有專門記錄當朝歷史的人員,越到後期朝代,隨著文化的加深以及科技水平的提高,記錄的內容也越來越詳細和豐富。
但是,不可忽略的一個重點是每個朝代的記錄者都是受控於帝王,所以,如果帝王想要掩蓋或者篡改一些歷史內容也是不可避免的事實,這樣想來,像史記等這種記載歷史事蹟的文獻內容難免會有一些虛假的內容,但是,總體來看,根據後代歷史學家們的考證,大部分的歷史還是準確的,至少是有跡可循的。
畢竟像我國考古研究中,對於每個朝代歷史的考證,不單單隻拘泥於文字方面的書籍或者文獻,更多的是要去花時間,透過各種歷史文物或者歷史線索去推斷它的真實性。至少現在已經廣泛流傳開的各種歷史事蹟還有具有一定真實性的,如果我們連自己的歷史都要自欺欺人,欺騙後人,那麼歷史的存在對於我們而言又算什麼呢?
當然,我瞭解有一些野史,什麼叫野史,就是不是專門人員編制,而是又外面的百姓自己編寫流傳下來的,一般這種的真實性也是兩說,如果是發生在朝廷外的事蹟,或許野史的真實性要大一些,畢竟是發生在朝廷之外,可能百姓更能接觸到真實事情。但是如果是發生在朝廷內的事蹟,或許野史的真實性就不一定了,畢竟紫禁城不是隨便外人都能進入的。
不管怎麼說,作為中華名族的後人們,首先還要選擇相信自己民族的歷史,畢竟我們有著上下五千多年的歷史,確實淵源,就算有一些不真實無法考據也是情理之中。但不管歷史如何,我們都要時刻審視歷史,糾正自己,歷史最大的作用不是讓我們去糾結它的正確與否,而是讓我們做到能夠正視過去,做好未來。
-
14 # 藍天白雲273209046
基夲真實的,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只論點不同,如秦始皇后人罵了人家兩千年,越罵越偉大。如三國人物,曹操,青朝,雍正皇帝,隋朝,隋煬帝,他們都是罵名滾滾滾,透過我們看歷史,由於關點不同,但我們透過記錄中的發生的事件,這些人物都是為中華民族有偉大貢獻的有為人物。
-
15 # 七鬥
先古時期,由於識字的人少,寫史的人多為世襲,也就是家傳,相當於一個謀生手段,但這些人都有著一顆玻璃心,即實事求是,秉筆直書,絕不去顛倒黑白,文過飾非。即使以生死相逼,也不能讓其說半句假話。
其中就有一個十分悲慘的例子,據說春秋戰國時期,齊國的田常子殺了國君,史官記錄田常弒其主,田常就把他殺了,史官的兒子來了,也是如此記錄,田常又把兒子給殺了,小兒子趕來了,還是這麼記載,田常沒辦法,只好讓他記載!
中國古代的史官有“秉筆直書”好傳統,尤其是司馬遷這樣一個特殊的史官,成為後世史官競相繼承的品操和史德。他們都知道"史之為務,申以勸誡,樹之風聲","夫所謂直筆者,不掩惡,不虛美,書之有益於褒貶,不書無損於勸誡"。
但帝王和史官,一個要"自稱我長"、"掩惡揚善",一個要"直書其事,不掩其瑕";一個要文過飾非,一個要"君舉必書";一個要為自己樹碑立傳,一個要對後人"申以勸誡"。兩種目的,兩個標準,南轅北轍,形成兩種力量的尖銳矛盾和較量。較量的結果,常常是權力壓倒亢直者,屠刀強過筆桿子。在封建君主專制下,史官們屢遭厄難,原因就在這裡。
這種風氣終被李世民打破,李世民殺死兄弟,逼皇帝退位,霸佔弟妹。他怕史官寫他的這些醜事,強行要求史官開啟太廟,檢視記錄,殺死剛正不阿的史官,另用馬屁小人改寫歷史,放入太廟。從此史官風骨不再,史書被當權者所篡改。
諷刺的是唐朝以前基本上沒有野史,唐朝以後,正史,野史,滿天飛。忠奸再也分不清楚了。
魯迅先生說,自太史公以後“中國史書便成為帝王將相的家史學”,當然,這句話不是完全對的,但至少說明了一點,自太史公後,史官們在史書中的記載內容開始忌諱本朝君王了。
唐代劉昫的《舊唐書·魏徵傳》曾記載了李世民的一句話,“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魏徵沒,朕亡一鏡矣。”
我以為這怕也是劉昫的馬屁之言吧!
-
16 # 靜哥講連環畫
本人認為,一半真一半假,史書都是勝利者寫的,不可信。野史大部分道聽途說,你想一想沒我網路的時代,訊息是不是非常閉塞。隔個幾百裡就不知道發生麼子事情了。
-
17 # 谷老師
不一定。
正統王朝在為前朝撰寫正史時,遵循兩個原則,一是秉筆直書,二是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
正史中在某一時間某一地點發生的某件事,敘述過程基本上是可信的。但對於史書中的正面人物的錯誤做法,則採取迴避的態度,以免損害正面人物的光輝形象 甚至影響到繼承皇位的合法性。
我在這裡只舉一個例子。《宋史》中關於宋太祖死亡的敘述是“癸丑夕,帝崩於萬歲殿,年50”。正史中關於皇帝的死亡時間準確到年月日,而不必準確到時辰。比如宋太祖是正常死亡的話,此一“夕”字就是一個多餘的字,如果宋太祖被一般人謀殺,史書也會有記載。如果宋太祖被他的弟弟趙光義謀殺,而趙光義又是後來的宋太宗,則史書中就要回避。但是如果史書記載“癸丑,帝崩於萬歲殿,年50”,則會給讀者認為宋太祖正常死亡的印象,這又違反了史實。於是加了一個“夕”字,既做到了秉筆直書,又做到了為尊者諱。
-
18 # 叱吒股海
史書記載的並不完全都是真實的歷史,任何歷史都有四種形象:
1.歷史形象
歷史形象,是歷史著作中的形象,比如24史等正史記載的形象,是史官記載歷史學家主張的形象,但是歷史形象並不等於歷史真相,歷史真相永遠無法還原,今人只能根據史書記載,去剖析、探索,設法去接近還原歷史真相。
2.文學形象
文學形象,是後人根據歷史記載去昇華,加工出來的形象,比如《三國演義》的諸葛亮,關羽,《亮劍》的李雲龍,他們都是歷史原型,對人物形象進行文學加工,創造的形象。
3.民間形象
民間形象是民間對某個歷史人物的形象,比如諸葛亮的民間形象,是鞠躬盡瘁,足智多謀。關羽的民間形象是忠肝義膽,正直仗義 這些是民間對他們形象的評價。
4.個人形象
個人形象是個人對歷史人物的形象,比如看到電視劇《新三國》,很多人評價這個諸葛亮不像。這就是因為每個人對歷史人物有一個自己認為的形象,真正的諸葛亮誰都沒見過,只不過是因為這個諸葛亮和個人心裡想像的不一樣罷了。
回覆列表
世界上絕對的東西是不存在的,歷史記載也是這樣。
所為歷史記載能基本反應當時的歷史事實就不錯了。因為:
一,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俗話說“勝者王侯敗者賊”,所以,勝利者在書寫歷史過程中必然要美化自己,醜化對方,這樣的歷史記載與真實的本來面目肯定有一定的出路。
二,執政者寫史是為統治服務的,所以寫什麼是有選擇的,也是要設立不能觸碰的“紅線”的,對統治者有用的東西就會大書特書,對統治者不利的東西就不去觸碰。所以這樣的歷史記載,其真實性必然會大打折扣。
三,不同的歷史版本記載的事件不同,也讓人真假難辨。比如,《史記》中記載的:商朝太甲被伊尹囚禁三年後,伊尹見太甲悔過自新,便又把國家交給了太甲,太甲接受教訓,勵精圖治,成了一個勤政愛民的明君。《竹書紀年》記載卻是伊尹放逐太甲後,自立為王,七年後潛回殺掉了伊尹,改立了伊尹的兩個兒子繼承了伊家。你說這兩種記載哪個是真的呢?
總之,歷史記載基本能符合歷史的真是面目就不錯了,要求絕對真實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