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透過什麼行為可以判斷幼兒有自卑心理?
26
回覆列表
  • 1 # 木微琪琪

    眼神是心靈的窗戶,語氣也是表達情感的一種方式,肢體語言更甚。孩子在年幼時,就會有一定的性格顯現,可以表現在,同你說話的是否愛低著頭,語氣軟綿,聲音低沉,眼睛總喜歡看著別處。如果是的話,家長還是需要注意一下孩子平常的表現,要及時根據孩子的動向來對其就行教育或者說鍛鍊。要從小抓起。

  • 2 # 溫馨5

    自卑是一種性格缺陷,人的自卑性格的形成往往源於兒童時代。因此,家長應關注自己的孩子有沒有自卑心理,一旦發現,須儘早幫助克服和糾正,以避免形成自卑性格。自卑兒童往往會出現以下徵兆:

    咋判斷幼兒是否有自卑心理(資料圖)

    1.膽怯怕羞

    兒童略有怕羞純屬正常,但是過度膽怯、怕羞,如不願拋頭露面、不敢接觸生人,則可能內心深處隱藏強烈的自卑情結。

    2.獨來獨往

    一般來說,正常兒童都喜歡與同齡人交往,並十分看重友誼。但具自卑心理的孩子對交結朋友興趣索然,往往喜歡獨來獨往。

    3.猜疑心重

    4.有自虐傾向

    佔相當比例的自卑兒童往往會表現為自暴自棄,更有甚者,還可能表現出自虐行為,如故意在大街上亂竄、深夜獨自外出、生病拒絕求醫服藥等,似乎刻意讓自己處在險境或困境之中。

    5.缺乏自信

    雖然有的自卑兒童十分渴望在諸如考試、體育比賽或文娛競賽中出人頭地,但又無一例外地對自己的能力缺乏必要的自信心,因此,他們大都儘量迴避參與任何競賽。

    6.表述困難

    據統計,8成以上自卑兒童的語言表達能力較差。或表現為口吃,或表述不連貫,或表達時缺乏情感,或詞彙貧乏等等。專家們認為,這是因為強烈的自卑感阻礙了大腦中負責語言學習系統的正常工作之故。

    7.承受能力差

    自卑兒童大多不能像正常兒童那樣承受挫折、疾病等消極因素帶來的壓力,即使遇到小小失敗或小小疾病,便“痛不欲生”,有的甚至對諸如搬遷、父母患病等意外都感到難以適應。

  • 3 # brenda_x

    1、做事沒主見,不敢自己實踐

      分析與對策:這種情況的出現,很可能跟家長包辦一切事物,或者是動不動就批評孩子有關。因此,面對這種情況,在家裡時,家長要試著放手讓孩子去解決自己的事情,為孩子製造更多的鍛鍊機會,幫助孩子掌握一些基本能力,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完成一些簡單的力所能及的事情,逐步培養孩子的自信。當然,鼓勵也是非常重要的,即便孩子只是取得一個小小的進步,也不要忘記鼓勵,更不要常常批評孩子。

      2、迴避競賽、競爭,不敢在他人面前表現自己

      分析與對策:這種情況的出現,很大程度上與家長的愛比較有關。家長最愛拿自己的孩子與他人進行橫向或是縱向的比較中,成績、才藝、行為等等,孩子的方方面面都可以納入家長的比較範圍之內,家長以為,這樣的比較可以激發孩子的上進心,殊不知,卻是對孩子心理的極大傷害。

      3、拒絕交朋結友,不敢與人交流

      分析與對策:如果孩子出現這種情況,家長應常帶孩子出外進行戶外活動,耐心引導孩子走出自己的小圈子。同時,在戶外活動的過程中,家長還可以邀請有相近年齡的小孩的家庭一同進行。這樣戶外鍛鍊,既可以讓孩子開闊心胸,逐漸敢於與他人交流,也可以增進親子感情,讓愛喚起孩子心中的自信。

  • 4 # 夢想起航1688

    幼兒 是否不自信,有自卑心理,有了自卑心理要及時消除,否則對今後的成長有不小的影響:

    一、說話做事不主動,不太積極,做事縮手縮腳,對自己沒有信心;

    二、和陌生人或同學接觸比較害羞,不主動說話、搭話,也不太喜歡說話;

    三、對新鮮事物沒有積極的好奇心和進取心,不關注和好奇;

    四、只和熟悉人或家長說話,話語不多,比較沉默

    五、不喜歡提問題,少言少動,容易發呆;

  • 5 # zjp1860

    一旦發現孩子有以上自卑心理的早期徵兆,家長應儘早幫助克服和糾正,以避免孩子隨年齡的增長最終形成自卑性格!下面10條自卑的表現:

    1、怕羞

    兒童,特別是女童略有怕羞純屬正常,但如怕羞,則可能內心深處隱含有強烈的自卑情緒。

    2、不和新朋友相處

    一般來說,正常兒童都喜歡與同齡人交往,並十分看重友誼,但具自卑心理的孩子絕大多數對交朋結友或興趣索然,或視為"洪水猛獸”。

    3、注意力不能集中

    自卑感強的兒童在學習或做遊戲時往往難以集中注意力,或只能短時間地集中注意力。這是因為"揮之不去”的自卑心理在作祟。

    4、小心眼

    5、追求表揚

    自卑兒童自己覺得"低人一等”,但又會比正常孩子更追求表揚,可能採用不誠實、不適當的方式,如弄虛作假、考試作弊等。

    6、貶低、妒嫉他人

    另一變態反應是:貶低、妒嫉他人,可能為鄰桌受到老師表揚而咬牙切齒甚至夜不能寐。

    7、自暴自棄

    佔大比例的自卑兒童往往會表現為自暴自棄、不求上進,認為反正自己不行,努力也是白搭。

    8、迴避競爭、競賽

    雖有自卑兒童十分渴望在比賽或競賽中出人頭地,但對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心,而斷定自己絕不可能獲勝。由此,絕大多數自卑兒童都是儘量迴避參與任何競賽,有的雖然在他人的鼓勵下勉強報名參賽,但在正式參賽時又會臨陣逃脫。

    9、語言表達較差

    8成以上的自卑兒童的語言表達較差。他們或表現為口吃,或表述不連貫,或表達時缺乏情感,或詞彙貧乏等等。

    10、心裡承受能力差

    大多不能像正常兒童那樣承受挫折、疾病等消極因素,即便遇到小小失敗或小小疾病便"痛不欲生”,有時甚至對諸如搬遷、親人過世、父母患病等意外都感到難以適從。

  • 6 # 潘菲0614

    自卑,是孩子對自己的不恰當的認識,是一種自己瞧不起自己的消極心理。在自卑心理的作用下,孩子遇到困難、挫折時往往會出現焦慮、洩氣、失望、頹喪的情感反應,從而阻礙孩子的健康成長。 青少年階段,正是孩子學習功課、掌握知識的重要時期,如果此階段孩子產生自卑感,那麼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是十分不利的。因此,爸爸媽媽就要從小培養孩子的自信心,使孩子克服自卑感。 孩子自卑感的產生,有以下兩個原因:一是由於目標定得過而高連遭挫折;二是與他人相比在某些方面存在劣勢,以致造成不良的自我暗示等等。 自卑是一種性格上的缺陷,來源於心理學上的一種消極的自我暗示,表現為對自己能力和品質偏低的評價。有自卑感的人常常膽小、怯懦、孤獨、沉默,不喜歡交際,缺乏知己,活動能力差,進取心不強,更多地考慮自我,對人不夠熱情,經常回避群體活動,缺乏自信心。自卑感強的人,是很難做出成績來的。 自卑的孩子往往有如下表現: ①總感覺自己的能力、才智不如別人,什麼都比別人差,做什麼事都缺乏信心,擔心做不好,怕被人恥笑。 ②一旦學習成績不好或下降,則處處貶低自己,孤立自己,不願與人交往,總感覺別人看不起自己,過於壓抑自己,悲觀,失望,對什麼都不感興趣,封閉自己,在自己的小天地裡自受煎熬。 ③情緒低落,抑鬱,還伴有焦慮,失眠等。 要使孩子克服自卑感,爸爸媽媽自己首先要有自信心,否則就很難使孩子克服自卑感。爸爸媽媽要多教育孩子,讓孩子知道任何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不管是身體方面還是其他方面,要使孩子能夠揚長避短。 爸爸媽媽可以多給孩子講,許多人都有著自己的缺陷,都會產生自卑感,關鍵要能夠克服自卑感。 一個人如果做了自卑的俘虜,不僅會影響身心健康,還會使聰明才智和創造能力得不到充分發揮,使人覺得自己難有作為,生活沒有意義。所以,自卑心理是一個重要的心理健康問題。 洋洋出生於知識分子家庭,爸爸媽媽都是高階知識分子,大學裡的教授。洋洋是獨生女,因此爸爸媽媽把全部希望都寄託在她身上,希望她能和他們一樣有知識,甚至超過他們。於是從洋洋很小的時候起,爸爸媽媽就給她制訂了發展計劃。當洋洋剛會咿呀學語時,爸爸媽媽就教她念英文。等長到三四歲時,洋洋每天的時間就被爸爸媽媽安排得滿滿的。如早晨起床要練聲,上午學知識,下午學跳舞,晚上練琴。洋洋的爸媽希望洋洋成為一個全才,所以對各方面的要求都非常嚴格。 洋洋起初的確表現很出色,不論在幼兒園裡還是學校裡,她都是一個活躍分子,老師同學們都很喜歡她。在德智體等方面,她都不會落於人後,但這樣仍不能讓她的爸爸媽媽滿意,因為爸爸媽媽給洋洋定的標準是“永爭”第一。每當洋洋拿著自己還認為滿意的成績單高高興興地回家時,得到的總是爸爸媽媽的訓斥:“這道題怎麼能錯呢?這麼簡單,真是笨呀!”聽到爸爸媽媽對自己的評價,洋洋傷心地低下了頭。上小學一年級時,洋洋參加了全市的歌詠比賽,拿了二等獎。 下臺之後,她欣喜地向爸爸媽媽跑去,沒想到面對的卻是爸媽冰冷的面孔:“你看人家獲一等獎的那個小朋友,嗓子多甜美,表情多自然,可比你強多了。你呀,真讓我們失望。”可憐的小洋洋,流下了委屈的淚水。在這樣的教育方式下,小洋洋慢慢地變了。 漸漸地小洋洋彷彿換了一個人,原先她是一個特別開朗、調皮、聰明可愛的孩子,而現在她總是一個人獨處,很害羞、膽怯,不和小朋友們一起玩;上課從來不主動回答問題,就是老師把她叫起來,她的回答也是含含糊糊、猶猶豫豫,總是說她不行、她不知道,再也看不到小洋洋那充滿自信、活潑可愛的樣子了。 後來,洋洋的媽媽看到孩子越來越消沉,便請教教育專家該怎麼辦。專家向她講解自信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的方法,她才恍然大悟,明白是自己一手造成了孩子的現狀。亡羊補牢猶未晚也,在專家的指導下,她開始採取有效措施幫助洋洋克服自卑,培養自信。不久之後,自信的笑容又回到了洋洋的臉上。解決方法 有一句教育名言這樣說:要讓每個孩子都抬起頭來走路。“抬起頭來”意味著對自己、對未來、對所要做的事情充滿信心。任何一個人,當他昂首挺胸、大步前進的時候,在他的心裡有諸多的潛臺詞——“我能行!”“我不比別人差!”“我的目標一定能達到!”“我是最棒的!”“小小的挫折對我來說不算什麼”……假如每一個小學生、中學生,都有這樣的心態,肯定能不斷進步,成為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好學生。因此,激發孩子的自信,讓孩子挺起自信的胸膛,是爸爸媽媽應該重視的問題。 那麼,怎樣培養孩子自信的習慣呢? (1)尊重孩子,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 自我形象就是自己對自己的看法與評估。由於孩子年幼,他們對自己的看法與評價一般先來自於成人對他的看法和評價。孩子自信心的形成與他們的爸爸媽媽有密切的關係,因此,爸爸媽媽需要尊重孩子,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 任何人都有自尊和被人尊重的需要,孩子也不例外。而自尊、被人尊重,是產生自信心的第一心理動力。孩子的自信首先來自自尊,一個沒有自尊的孩子是不可能有自信的。 尊重孩子不分時間和地點,也不分孩子是優點多還是缺點多。如果爸爸媽媽在孩子有成績時就尊重他,在出現問題時就責怪他,任意褒貶,這就做錯了;爸爸媽媽不妨用心理換位的方法想一想,自己有了缺點、錯誤時,希望別人怎樣對待自己。 在日常生活中,爸爸媽媽要把孩子當成與自己平等的人,有意識地讓孩子參與一些家庭的事務,與孩子討論一些家庭中的事情,讓孩子感覺到自己的能力和爸爸媽媽對自己的信任。 尊重孩子,就不能對孩子說有辱人格、有傷自尊的語言。爸爸媽媽千萬不要經常對孩子說:“你真沒出息!”“小孩子懂什麼!”“大人的事,小孩子知道什麼?”這樣,孩子就會覺得自己無法獲得爸爸媽媽的信任,從而無法獲得自信。尊重孩子,尤其不能隨意辱罵、懲罰和毆打孩子,辱罵、懲罰和毆打是最傷害孩子自尊心的。請爸爸媽媽記住,千萬不要為了自己的尊嚴,傷害孩子的自尊。 (2)告訴孩子“你能行” 缺乏自信的孩子由於長期處於這種狀態,已經在.心裡建立了消極的自我預言,即“我是沒用的”,“我很沒信心”等,這種心理讓孩子越來越不敢嘗試新的事物,越來越沒有信心。因此,爸爸媽媽在平時的生活中可以有意識地忽視孩子缺乏自信的表現,而在孩子表現出自信的時候及時給予積極的表揚和鼓勵,讓孩子淡化“我無能”的心理,樹立起“我也行”的心理。 這方面不如別人,但是完全可能在其他方面超過別人。這時,爸爸媽媽還可以教孩子運用積極的自我暗示法進行自我激勵,如“我一定能行的。”“我書法能學好,其他的肯定也能學好!”“我真是一個寫作文高手呀!”這些積極的自我暗示可以讓孩子從對某件事的良好感覺中擴散出去,從而形成良好的自我感覺。 因此,爸爸媽媽要多鼓勵孩子參加課外活動,讓他們在學業之外,培養其他的興趣與愛好,鼓勵孩子參加社群義工活動,讓他們多接觸那些需要別人關愛幫助的人群,這些都能增進孩子的自信心與自尊心。另外,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必須與老師配合,讓孩子在學校也得到成功的機會,得到鼓勵而不是貶抑。 (3)隨時鞏固孩子的自信 鞏固孩子的信心是一個不間斷的過程,當爸爸媽媽看到孩子因不斷成功而樹立起信心時,千萬不能以為大功告成,更要不斷鼓勵孩子,鞏固其自信心。孩子只有在不斷的鼓勵中,透過自己不斷地努力來樹立起自信。 如果爸爸媽媽經常挑剔孩子,孩子剛形成的自信很快就會消失。有一個10歲的女孩,非常喜歡彈鋼琴,彈的曲子非常優美,而且,她還每天堅持練習好幾個小時。另一個孩子的媽媽見此情景,對女孩的自信和努力非常好奇,就問女孩的媽媽:“你的孩子怎麼這麼自覺彈琴呀?而且,她看上去非常喜歡彈鋼琴。”女孩的媽媽淡淡地笑了,說:“我雖然不懂音樂,但是我懂得欣賞我的孩子,每當她練琴的時候,不論好壞,我總是對她說‘孩子,你今天彈得更好了,比昨天進步了。’我是她最忠實的聽眾,孩子非常喜歡彈琴給我聽。” 由此可見,隨時鞏固孩子的自信是需要時間和耐心的。在這個過程當中,爸爸媽媽要注意以下幾個原則:第一,不要諷刺孩子,以免孩子受到不同程度的打擊;第二,不要過分讚揚孩子,以免孩子產生驕傲情緒。只有隨時地、恰當地鼓勵,才能不斷提高孩子的自信。 (4)允許孩子犯錯誤 爸爸媽媽總是對孩子的錯誤非常在意,事實上,犯錯誤對孩子來說是不可避免的。一個孩子如果不犯錯誤,他就永遠不可能成長。 對於爸爸媽媽來說,怎樣對待孩子的過失或者錯誤呢?幾乎每一位教育專家都認為爸爸媽媽應該允許孩子犯錯誤。美國賓夕法尼亞心理學家萊頓說:“講述你自己曾經犯過的過失,承認過失,向孩子們解釋為什麼你會犯這個過失,告訴他們,你下次將會怎樣用不同的方法去避免重犯。”美國家庭問題專家恩說:“告訴孩子們,大膽嘗試或出現過失都不要緊,一個人第一次做某件事無不期望做得完美無缺。實際上,在相當多的情況下這是不可能的。” 心理學家塞奇斯對爸爸媽媽們說:“從犯過失的痛苦中走出來,不要老是盯著孩子的過失不放,應該去讚揚孩子們嘗試活動的努力和勇氣。”“把孩子最近的成果與他自己以前的成果相比較,而不是與別人相比較。如果孩子擁有一個充滿愛的家庭,他們幾乎可以從所有的過失中得到益處。” 因此,爸爸媽媽在日常生活中要用全面的眼光看待孩子,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孩子。有了這樣的觀念,就不會一葉障目,也不會因孩子一時表現欠佳而大發雷霆。

  • 7 # 琅嬛8

    孩子是否有自卑的心理可以從他的言談舉止中得到答案!

    言語方面:如果有這樣的狀況他通常會說我怕我做不好;我怕別人說我……

    如果孩子突然開始有這樣的話術了,說明這段時間裡有些事讓他有對自己不自信了!父母應該多鼓勵孩子,多陪伴孩子,引導孩子及時重新建立自信心!

    行動方面:是否不願意在公共場合對什麼都不太感興趣,是否不喜歡結交新朋友,不喜歡和小夥伴一起玩耍。

    小孩子很多時候心理還是很脆弱的,同伴不走心的一句否定的話可能就讓他對自己懷疑;成年人開玩笑的逗孩子時如果話說太過了,孩子也會對自己有所不認可!作為父母還是應該多留意孩子平時的言行有沒有突然變化,及時引導會消除心理陰影,不會讓孩子真正的擁有了自卑的心理!

  • 8 # 天佑11111111111

    我就是一個比較自卑的人,自我分析一下:我不願意往有權,有勢,有錢的地方擠,因為我覺得我不如他們,他們說話都特別傲,瞧不起人,所以我會躲避這樣的人群。

    還有大家穿的非常時髦,而自己非常一般,我就不會往她們中間擠,因為覺得自己沒有人家那麼漂亮,感覺沒面子。我會避諱這樣的人群。

    還有大家都是大學生,而我初中畢業,我不喜歡往他們中間擠,即使從小玩到大的夥伴,我也會躲避,我覺得我現在自卑心裡特別強,我也不知道我到底什麼時候會自信。

  • 9 # 兜兜樂

     自卑是指自我評價偏低、自愧無能而喪失自信,並伴有自怨自艾、悲觀失望等情緒體驗的消極心理傾向。   

    自卑的人常常情不自禁地過分誇大自己的缺陷,甚至毫無根據地臆造出許多弱點,還總愛拿自己的短處比別人的長處,不能冷靜地分析自己所受的挫折,不能正確地對待自己的過失,不能認真地思考別人對自己的期望,也不能客觀地理解別人對自己的評價,以致把自己看得一無是處,失去自信心,對那些稍加努力完全能夠完成的任務也輕易放棄。

    自卑主要的表現在於對自己的能力、品質評價過低,同時可伴有一些特殊的情緒體現,諸如害羞、不安、內疚、憂鬱、失望等。而詳細的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敏感

    過分敏感,自尊心強。弱體群體非常希望得到別人的重視,唯恐被人忽略,過分看重別人對自己的評價,任何負面的評價都會導致內心激烈的衝突,甚至扭曲別人的評價,比如,別人真誠地誇他,他會認為是挖苦。他們非常敏感,跟他們交往時,必須謹小慎微,別人不經意的一句話,都會在其內心引起波瀾,胡亂猜疑。

    2.失衡

    由於種種原因造成的弱勢地位,使他們在社會的方方面面都體驗不到自身價值,甚至還會遭到強勢群體的厭棄。自我價值感是一個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喪失自我價值體驗,使他們心態失衡,陷入惡性的心理體驗之中,走不出這個心理的陰影,就很難擺脫現實的困境。別人欺負他,即使內心不負氣,也自認為是正常的,非常認同自己的弱勢身份。這種強烈的自卑心理極易導致自殺行為。

    3.情緒化

    他們表面上好象逆來順受,然而過分壓抑恰恰積聚了隨時爆發的能量。由於他們缺少應對能力,失業、離異、患病等生活事件很容易導致心理壓力。當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時,認為別人睢不起自己,難以忍受,往往產生過激言行。比如有些民工受老闆欺負,會因此自殺。他們經常為了一點小事大動干戈,拳腳相向。有時當他們無力應對危機時,還會自殘,用這種極端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

    一些改善自卑心理的小提示:

    一、語言暗示:

    家長要“多鼓勵、少批評”,要讓孩子做一些簡單的事情,讓孩子品嚐到成功的喜悅,多對孩子說“你一定行”、“你真棒”等,潛移默化的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二、發揮長處: 人有長處和短處,有優勢和劣勢,父母應該教會孩子揚長避短,取其所長,消除孩子的自卑心理,善於挖掘孩子的長處、優勢是非常重要的。當孩子在優勢上取得一定的自信心後,在慢慢鼓勵孩子去強化劣勢。

    三、洗刷陰影: 大大小小的失敗是每一個人都會遇到的,小孩子要適時的遇到一些小挫折和小失敗,但是失敗過後父母要對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父母在孩子失敗後要對孩子分析失敗的原因並對孩子總結經驗,下次再同樣的事情一定會成功的,家長要幫助孩子忘掉不愉快的,抬頭向前看。

    四、降低追求: 有的父母很嚴格,就怕別人的孩子超過自己,所以要讓孩子在方方面面都想拔尖,制定的目標很遠大,但是孩子沒有達到,就會懷疑自己的能力,極易造成自卑心理,所以克服孩子自卑心理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降低追求,制定一些孩子能較易完成的目標,孩子能一個月、一學期就可以達到目標的,讓孩子有成就感。

    五、積蓄成功: 經歷過成功的人,不會忘記成功帶給自己的喜悅,在大腦便有了-動作模式電路紋,會想起自己以前的成功,而激發自己的從成功中獲得的喜悅,充滿自信,消除自卑心理。

    幼兒自我的調節和承受能力是比較差的,在幫助孩子的同時,父母一定要拿出大量的耐心,陪孩子一步一步建立自己的自信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生直髮怎麼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