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青朗文學
-
2 # 養生男人699
我說他是睜眼說瞎話,是心眼都瞎了,滿街走的怎麼能是聖人呢?滿街走的是什麼?誰知道?滿街走的只是動物,又是什麼動物呢?王陽明他都看不見是什麼,不是瞎說嗎?否則他就會說滿街走的是人或是畜生了,他沒有說明滿街走的是什麼,證明他就是個心眼瞎,
-
3 # 田秀琴
王陽明說,滿街走的都是聖人。這句話的至理來自佛學。釋迦牟尼佛成佛後說:“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佛法乃心法,它從哲學高度,科學層面揭示宇宙真理。它否定萬法而又圓融萬法。面對弟子與眾生,王陽明倡導修心為本,觀心❤️為上。他認為,人人同具良知。即強調聖人與平民在道德與人格上是平等的,而具體到“滿大街的人”,如果人人能夠“致良知”,那麼即使凡夫俗子也同樣能做得聖人。[玫瑰]
-
4 # 圓弼居士1
別人都醒我獨醉,又,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又說: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雖說滿大街都是,但我們沒有一雙識別聖人的慧眼光。
-
5 # 高登哥
每一個人都有獨立的價值觀,立場,視角,根據自身情況做出反應,與環境融合互動。每一位都是聖人,都有追求自身的完美,都在演繹最佳的個體狀態
-
6 # 問道黃老
王陽明是陸王心學的集大成者,它的理念是我心即是理,我心即是世界。你有什麼樣的心,就會有什麼樣的世界。
我們上哲學課時,王陽明這句話是被當做主觀唯心主義批判的。且不說什麼唯物、唯心論,我們首先得承認一個人的心態的作用。蘇東坡跟老朋友佛印開玩笑說:你看我像什麼?佛印說我看你像佛。蘇東坡說,知道你在我心裡像什麼嗎?像一坨牛屎。佛印笑而不言。
蘇東坡回家將此事告訴蘇小妹。小妹嘲笑蘇東坡:你以為你取笑了他,實際上是你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因為佛印心裡想著佛,所以滿世界都是佛。你心裡骯髒,所以看誰都是一坨屎。
《左傳·襄公二十四年》有聖人“三不朽”的標準: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三不朽。”
所謂立德,簡單的說就是具有良好的品德,能為世人典範;所謂立功,為國為民,建立功勳,理解為功名也可以;所謂立言,說白了就是有學說傳世。這個“三立”就是做人、做事、做學問。有人說,中國公認的“三立”聖人有兩個半,兩個聖人是孔子和王陽明,那半個聖人是曾國藩。
王陽明之前,朱熹的理學十分盛行。但王陽明對朱熹“格物致知”理論不贊成,後來一得罪宦官,發配貴州龍場,他日夜反省,終於頓悟,認為人心是感應萬事萬物的根本,因此提出“心即理”的哲學命題。他認為"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
聖人之道是什麼,就是良知,良知人人都有。判斷事情對錯是非,標準是良知,而不是外在的一些事物。這就是著名的龍場悟道的典故。
明代是佛儒道大融合時期,王陽明不僅受儒家思想影響,同時對道家思想、佛家思想都有深研。他反對朱熹“天理”說,贊成陸九淵的心即理理論,認為人魚宇宙合為一體,人心和宇宙是相通有感應的,因此得出結論,心主宰萬物。心有所感,天必有所應,這就是王陽明的聖人之道。
因為王陽明主張致良知,成聖人,整天想著聖人的立德、立功、立言的事,所以滿心都是聖人,見到誰都是聖人。佛說,一花一世界,老子說大道泛兮,在萬物,跟王陽明滿眼都是聖人,殊途同歸。
-
7 # 歐文亞隆小迷弟
看了題主所寫的這個題目,感觸頗多,我結合下心理學理論來分析下王守仁的這句話:
(一)每個人都是樸素的心理學家
1958年心理學家海德提出每個人都是樸素的心理學家,雖然很多人沒有系統的學習過心理學,但是他們每個人都有一套為人處世的方法,有自己存活於世界的法則。他們根據自己所經歷的以及所瞭解到的進行理解、分析、歸納從而形成一套獨特的方法論。他們的很多思想和行為既蘊含了心理學裡面的智慧,又不受限於心理學。
(二)每個人都是一件“完美的藝術品”
怎麼理解完美,真正的完美並不是完美無瑕,我們作為人類也是一樣,正是因為我們包含了許多不完美,才構成了世間最完美的物種。每個人都有自己偉大的一面,同樣每個人也有自己渺小的一面。平日裡處處斤斤計較,不斷使絆子向上爬的“小人”也可能有自己的苦衷,他可能家中有個常年臥病在床,需要照顧的老父親。當然,也有很多面帶慈祥的笑容,與親戚朋友相處融洽,人人都讚美他的一類人背地裡可能淨做些違法犯罪的事。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侷限,我們無法剝離開自己的原生家庭帶給自己的影響,無法去逃避自己的人生所經歷的一切,我們有時候會因為時代、環境、自身天生的人格等因素影響,做一些在他人看起來似乎不明智的事情,這都是非常正常的。我們對身邊的人之所以產生厭惡,無非是因為他們的行為舉止沒有符合我們的預期,與我們的思想觀念差距比較大等,如果我們拋開一切,用看待藝術品的角度去看待身邊的人,我們會更客觀的發現他人的軟弱與強大,缺點和優點。
(三)感慨於生命的壯麗
我讀過一些王守仁的著作,雖然只能有些淺顯的理解,但是我認為他的一些思想與心理學在很多地方都是相同的。我們每個人活在世間無非都是為了一件事:活著。但是驅動我們活下來的動力可能不同,有的人可能是為了填飽肚子,有的人可能是為了光宗耀祖,有的人可能是為了自己的父母和孩子,有的人可能是為了造福社會......
儘管,每個人的都有各自的驅力,但是我們可以看到每個人都在為自己活著不斷向前走,不斷掙扎,不斷奮鬥,不斷失敗,每個人都會有自己悲歡離合,每個人都會犯錯,都會取得一定的成就......我們會感嘆於生命的壯麗。
-
8 # 網暈者
釋迦牟尼曾雲人皆可以成佛,試問幾人成佛?王陽明看見街上走的都是聖人,此言不虛,現在滿街常走的不乏大師,宗師,藝術家,專家,教授,達人,奇才,這正如魔術師劉謙的口頭禪:見證奇蹟的時候到了……。
-
9 # Fandy
王陽明無疑是整個歷史天空中最璀璨的一顆星。對後世的影響不可估量。如果說孔子與釋迦牟尼是不可觸控的神與聖,那王陽明與惠能則是我們能夠看到的賢與佛。
知行合一將似乎無法觸控的儒學變成了實實在在的東西。而事實上,儒學與佛教皆指明瞭人所存在的一個本體。這個本體被稱作心,或良知,或道,或天。但不管是哪一種說法,只要生而為人,皆具有這種本體。它至聖至純,至善若水。無所不在,又無所不能。
只不過作為普通人,絕大部分人並不能覺知它的存在。就像人在空氣中,魚在水中,並不能發現空氣和水一樣。而因為人與人的接觸,有了七情六慾,就像滿天的灰塵在不停的落滿屋子。
這就像一面鏡子一樣。本來潔淨如新,能照萬物。卻被灰塵矇蔽。只能看到汙垢。
因此王陽明說人人皆聖賢,是因為人人皆有這個本心。並沒有誇大其詞。
-
10 # 心靈別苑
這是覺悟者眼中的世界,心學的核心即“心即理”,王陽明之前的陸九淵“心學”的核心是“吾心即宇宙,宇宙即我心”,兩者是同一個意思,心學認為世界源於人的觀察與認知,這與我們普遍認知的唯物主義哲學是有很大差別的。按照心學的思想來說,如果我們的思想是個常人,那麼我們眼中心中就都是常人,如果內心是聖人則眼中心中皆是聖人。佛教《維摩詰經》有個故事,弟子問釋迦牟尼佛為什麼其它佛的世界無比莊嚴華麗而我們的世界如此汙穢?佛祖回答【我的娑婆世界一樣的莊嚴清淨,只是你們看不到】。這個故事和您提的問題同理。
-
11 # o王韜o
他已明心見性,到了真正的境界。佛說,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他若證到了佛知見,所見自然與佛無二。
-
12 # 貓三叔
《傳習錄》上記載,弟子王艮一天出遊歸來,王陽明問他:“都見到了什麼?”
王艮說:“我看到滿街都是聖人。”
王陽明曾多次說:“人人都可以成為聖人。”王艮不相信。他始終認為聖人是遙不可及的,所以他說的“我看滿街都是聖人”這句話,是在譏笑王陽明的言論:“你瞧,那些在大街上的凡夫俗子都是聖人,我怎麼就不相信,天下會有這樣多聖人啊。”
王陽明大概是猜透了王艮的心意,於是就借力打力:“你看到滿大街都是聖人,滿大街的人看你也是聖人。”
王艮尷尬的一笑:都是聖人。王陽明點頭說:對!人人都是聖人,誰也不比任何人差。
王陽明說的“聖人”,就是致良知的人。從孟子到王陽明,一以貫之:人人皆有良知,皆有善根。
良知對所有人來說都是一樣的,在凡不減,在聖不增。這世界上,賢者與作惡者、智者與愚者、成功者與普通人,其中差別並不在於內心良知良能的多寡有無,因為良知是每個人的本性;而在於,每個人多大程度上認識到、多大程度上發揮了這種良知良能。
所以王陽明說,良知良能人人皆有,聖人和愚夫身上都有。聖人只是保全它而不讓它遭受任何矇蔽,兢兢業業,勤勤懇懇,良知自然常存,這也是修習。這裡我講三點體會。
一、惡是習氣,善是本心
正是因為良知人人皆有,所以善才成為人的本性本心中自然而然的存在。
王陽明在一封家書中說:夫惡念者,習氣也;善念者,本性也。人的惡行惡念,都是後天的習氣。也就是說,惡總是在人的生長中所養成的、被薰染的。而善念,則是存在於每個人心中的,是本性。
人之所以作惡,並非是因為泯滅天良,並非是因為沒有善根,而是因為後天養成、薰染的惡習遮蔽了人的本性。根據王陽明的心學,世界上沒有十惡不赦的人,只要照見自己的本心,善念必然驅逐惡習,正如太陽驅逐霧氣一樣。
二、致良知:反求諸己
王陽明心學的核心就在於體悟良知、致良知。而致良知的要點正在於反求諸己和知行合一。
“反求諸己”,出自《孟子·離婁上》。求:尋找。諸:之、於的合音。遇到挫折時切莫責怪他人,而應先反過來從自己身上找出問題的癥結,並努力加以改正。
有位朋友經常因為生氣而指責別人。王陽明告誡他說:“學習應該反身自省。如果只去指責別人,就只能看到別人的錯誤,就不會看到自己的缺點。若能返身自省,才能看到自己有許多不足之處,哪還有時間去指責別人?
舜的弟弟叫象,象屢次想害死舜,但舜還是照樣疼他。王陽明說,舜之所以能感化象的傲慢,最主要的就是舜不去看象的不是。如果舜堅決要去糾正象的奸惡,只會看到象的不是,而象又是一個傲慢的人,肯定不會認錯,舜又豈能感化他?” 這位朋友聽了這番話,甚感慚愧。
三、致良知:知行合一
王陽明認為,知和行本來就是知和行本來就該是一體兩面。一方面,行必須有知的指導,行必須藉助知的反思;而行則可以檢驗、修正知。
所以必說個知,方才行得是所以必說一個行,方才知得真。
我們自己以為懂得了一個很好的道理,但卻未能付諸行動。王陽明認為,原因只有一個,你只是知道了這個道理,卻並未真正用“心”去體悟它。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根據這種觀點,一個人如果真的知道了什麼是好的、善的,那他一定會去做。如果他沒有付諸行動,原因只有一個:他並未真正認識到善;同樣,壞人作惡,原因也是對於善的無知,或者沒有真正認識到善。所以心學的落腳點和歸宿,始終在反求本心、致良知。
-
13 # 一時5
王陽明說的很對。本來滿街走的、在單位上班的和在家休息的都是具有成聖的基本條件,只是每個人選擇不同導致暫時不能成為聖人而已。
-
14 # 女茶君
王陽明到達了聖人的境界,所以說滿街都是聖人,因為在聖人眼中。眾生皆是聖人,就像佛法中說眾生本具佛性,眾生皆是佛,是一個道理。
-
15 # 我是青鳥
一天,王陽明的弟子王艮(字汝止)外出歸來,王陽明問他,你出去遊玩,看到了什麼?王艮回答,我看到滿大街都是庸碌之輩,王陽明笑著說,你看他們是庸碌之輩,他們看你也一樣。
又一天,王艮外出歸來,王陽明問了他同樣的問題,王艮有意打趣,便說道,我看到滿大街都是聖人,想要看看他怎麼回答,王陽明只是淡淡一笑,回答道,你看滿大街都是聖人,他們看你也是聖人,這是最平常不過的事情了。
蘇軾和佛印在一起打機鋒,蘇軾問他,你看我像什麼?佛印答:我看施主是一尊佛,蘇軾大笑:我看你像一坨牛糞。這一場交鋒,蘇軾已經落了下風,心中有什麼,看到的便是什麼。
王陽明說滿大街都是聖人,其實並不誇張,與孟子的”性本善“不謀而合,與《三字經》的開頭”人之初,性本善“也是一樣的道理,這一切都源於他的心學主張。
心即理什麼是真理,從哪裡去找,又該怎麼去做?這個問題很複雜,複雜到需要孔子、老子、墨子爭來爭去,複雜到需要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想來想去,複雜到需要每個人從出生學習到入土,還是搞不清楚,但是,這個問題在王陽明這裡卻十分簡單,每個人的心裡都住著一個聖人,那就是良知,只要遵從良知行事,人人都可以做聖人,一切的道理都要從內心去找,而不是捨近求遠,去外部找。
致良知良知是什麼?良知是人的心裡對事物的第一反應,它並不同於道德,道德是人的思想對事物加工之後的反應。良知是天生的,不學而得的智慧,良知可以迸發出良能,指導人的行動。人的心就像一面鏡子,它可以反映出事物的本來面目,事事遵從良知的人,內心的鏡子就是光明的,經常違背良知的人,鏡子就是汙濁不堪的,已經無法再起作用。
一件錯誤的事情,如果做多了,就不再覺得是錯了,良知也就一點一點的被遮擋了。我們做了錯事,內心會有愧疚感,幫助了別人,內心會有滿足感,這就是良知在起作用。欠債不還的人一生都會覺得慚愧,即使債主不去催要,也會受到良知的譴責。
知行合一我們經常把“知”和“行”分開去講,先要去學,學會了才能去行動,這就是為什麼大道理人人都懂,卻有很多人做不到,知道很多道理,卻過不好這一生,這就是因為把知和行分開了。
王陽明認為,知和行是一體的,有了行動才能叫真正的知曉了,沒有行的知是毫無意義的。很多人有夜讀的習慣,今天讀了一篇好文章,想要發奮,第二天卻忘得一乾二淨,有的人卻正好相反,看到了一個好習慣,便親身去做,心理學上有個“21天法則“,人的行為經過21次的反覆練習,就會形成習慣,於是,人和人的差距就一點一點的出來了,這就是知行合一的作用。
相信良知,按照良知去做事,人人都能成為聖人。
-
16 # 盧一設計師
這個可以從佛家文化來思考,這個可以從蘇東坡和佛印禪師一個小故事來分享。
一天,兩人相對坐禪,蘇東坡一時心血來潮,問佛印禪師:“你看我現在禪坐的姿勢像什麼?”
佛印禪師說:“像一尊佛。”
蘇東坡聽了之後滿懷得意。
此時,佛印禪師反問蘇東坡:“那你看我的坐姿像個什麼?”
蘇東坡毫不考慮地回答:“你看起來像一堆牛糞!”
佛印禪師微微一笑,雙手合十說聲:“阿彌陀佛!”
蘇東坡回家後,很得意地向妹妹炫耀,說:“今天總算佔了佛印禪師的上風。”
妹妹說,其實你輸了,因為佛印心中有佛,他看什麼都是佛,你心中是牛糞,所以你看什麼都是牛糞!
因為王陽明是聖人,所以他看滿大街都是聖人。
你心中有什麼就會看見什麼!
-
17 # 雲筱茜
王陽明儒家文化的代表,500年來第一大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聖人。
開創了陽明心學,知行合一、致良知。是百年來中國人最精妙的神奇智慧。
王陽明說滿街走的人都是聖人。
其實這句話的意思,是我們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的人都有自己的使命,也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
走在大街的每個人都是聖人,這也說明在看他人角度上的思維邏輯以及心態了,遇見的每個人都可以幫助我們修煉自己,起到取長補短的作用。
他人也會教我們一些道理,逐漸的,我們在行走的人生道路上完善自己。
走在大街上的每個人都是聖人,我們也可以成為聖人,前提是我們要不斷的精進,自己修煉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然後去幫助更多的別人!
-
18 # 常暢
王陽明把概念植入現實生活中,一種精神追求的形而上學被當做理念理解,當然也不能排除說者對社會現狀與對當時歷史時期整個社會的認知度與全體的包容性的心學理性認知
-
19 # 另類文史
王陽明為何說“滿大街都是聖人”,讀懂這句話,人生觀瞬間飛昇!
另類君解題^_^
王陽明的確當得起“聖人”這個稱謂。“滿街走的都是聖人”這句話出自《傳習錄》。
一日,王汝止出遊歸。先生問曰:“遊何見?”對曰:“見滿街都是聖人。”先生曰:“你看滿街人是聖人,滿街人到看你是聖人在。”
王汝止之前有次回來,王陽明問他在街上看到了什麼,小王說“滿大街盡是庸庸碌碌無用之輩”,老王呵呵一笑百媚生,當場懟他:“那滿大街的人看你也是庸庸碌碌無用之輩”。
小王氣結,然而師尊在上,他豈敢吐槽。
在他外出遊歷若干年後,火氣消減,稜角磨平了,他看到了滿大街人,已經換了一種心態,不止是“三人行必有我師”,而是“滿大街走的都是聖人”,可見心態已煥然一新。
王陽明另有《詠良知》,通俗易懂地寫道:
“個個人心有仲尼,自將聞見苦遮迷。而今指與真頭面,只是良知更莫疑。”
他認為每個人其實都有孔子之心、從善之心,只是後天被外界的見聞習俗的潮流所幹擾矇蔽,一旦自己的真心被指明認知,便不會懷疑自己的良知。聖人其實與常人沒有本質區別,同心同性,所以王陽明認為“滿街都是聖人”是個肉眼可見的真實不虛的場景,而非五毛特效。
我們今天的小年輕們,常常年輕氣盛,覺得自己不可一世,自信心爆棚,不把別人當回事,如果能讀懂“滿大街都是聖人”這句話,心態自然瞬間平和,人生觀也將飛昇,無需多言,自然上下級關係,同事關係都會水乳交融,不至於把自己搞得孤立無援,人生自然實現騰飛跨越。
孔子是大家公認的聖人,然而孔子一生“惶惶然如喪家之犬”,在世的時候幾乎沒做出什麼了不起的業績,他成為聖人全是拜後代弟子們的著書立說所賜。
與孔子相比,王陽明以一己之力立下不世功勳,並創立陽明心學影響中國數千年,
老王昔年龍場悟道,平定叛亂,著書立說,總督兩廣,短暫的一生中立功、立德、立言,他以一人之力完成,所以用彪炳千古來形容他,沒毛病。
日本有個叫東鄉平八郎的人,是海軍元帥,率眾全殲了俄國海軍艦隊,成為日本家喻戶曉的民族英雄,在慶功宴上,他對同袍和天皇的溢美之詞未置可否,在天皇連番追問下,他只是拿出一枚自刻的印章,上面是七個字:一生伏首拜陽明。
老王的一生是光輝燦爛的一生,他的學說影響的不只是中國本土,還有日本韓國、新馬泰等國家,而他“滿大街都是聖人”的言論,我們現代人咂摸起來,還是很有味道滴!
另類君言盡於此,告辭!
回覆列表
一提到王陽明,我們想到的就是心學鼻祖
唯心主義,仔細想想,似不想儒家,反而有股道家的味道蘊含其中,其實說來不怪,漢武帝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那時候儒家,不,應該叫做儒教了,因為它已經透過董仲舒的改造,融合了道家,法家,陰陽家等理論學說,成為只為封建統治而存在的思想學說,而王陽明時,經過了五代十國,佛教已經廣為流傳,王陽明本身也對佛道兩家深有研究,無論佛道,都有主張相對,平等的主張,由此可見,王陽明對滿街走的都是聖人只是一種對於佛道兩家感悟的言論,放棄了相對,人人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