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鄉村老梁說教育
-
2 # 林小東52647202
除了教學,就是平淡的生活,比如改改作業,看看書,打打籃球,養養花草,散散步,摸摸石螺,跳跳廣場舞,到街上溜達溜達,農莊小聚放鬆下,或者串門到朋友家玩。
-
3 # 數字的魅力
我就是一名山村教師,根據我的觀察山村除了教學平時的生活應該沒有城市教師那樣豐富多彩。山村學校一般教師和學生都很少,所以課程比較重,一般山村教師的工作規律就是早上六點起床,六點二十出發,在七點前到學校上課,下午四點放學回家,等吃了飯批改學生作業備課,一般就是七八點了,哪有時間幹別的,特別是外面的老師到山村下午放學後學校基本都沒有人,那才叫難受,我們學校也有一個縣城來的老師,他一年下來就覺得受不了,都不幹了。就是週末也是由於條件極差,出入也不是那樣方便,所以基本不到外面玩耍。有空就到山上呼吸新鮮空氣。所以山村教師的生活是比較單純而枯燥無味。因此很多教師不願意到山村當老師。
-
4 # 太行晨曦1
關於這個問題,我有些話也想說一說。我2013年之前曾從事山村教育教學工作,從1990年師範學校畢業參加工作,到2013年也曾有二十幾年的山村教學經歷了。在這二十幾年中曾在三個山村學校工作過。對山村教師除了教學之外的生活頗有感觸。
剛開始參加工作時21歲,還是個小青年,樣樣工作都很積極,走在前頭,課餘除了完成教育教學任務外,就和其他教師打羽毛球、乒乓球、籃球,參與一些年輕人的活動。或者做做自己感興趣的事,課餘生活倒也充實、快樂!但那個時候工資只有140元,學校一月補20元(那個時候學校還有自己的小煤窯),所在鄉補助每月20元,一月共180元,(和我同時分配的其他同學都沒有我掙得多),除了每月的伙食費和零用,還能省個五六十元。就是每月星期天或者節假日放假回家,路費花得多點,因為離家較遠。
後來我便調到離家近點的學校,那個時候是鄉里發工資,來到這所學校,雖說離家近了點,但工資卻成了很大問題,往往兩三個月開不了資,生活中大家都困出鼻血來了。每到月底前幾天,記得校長騎摩托車開始跑鄉政府,給老師們要工資。想想那時的生活,老師們買生活必需品等,往往都是賒欠來的,課餘生活更為單調、乏味,閒聊,玩撲克,看電視(該所學校只有校長辦公室一臺電視)。青年教師成家都是靠借貸,才能辦過。我就是在那個時候成家的,好像是2006年臘月。校長也比較開通,借了我五百塊,一年後才用工資還清。
生活雖然苦了些,但我在教學上、業餘創作上收穫頗豐,好幾次受到鄉里大張旗鼓的表彰,學生的作文也登上了省、市報刊雜誌,我的文章也上過好多次,第一次上時,熬不過老師們的死磨硬纏,還去飯店美美地喝了一壺!稿費得了四十元,飯店就花了一百多,不管說啥,圖個高興!
後來,教師的工資收歸縣財政發放,每月按時就打卡里了。從那時起,我們鄉村老師的工資才有了保障,校長也不用騎摩托車到鄉里三番五次去給老師要工資了。
2002年7月,由於撤鄉並鎮,整合資源,我便調到離家更近的一所山村學校教書,那個時候我才正二八經地接觸到電腦,慢慢也學會了一些最基本的操作。後來,為了使用方便,我花五百塊買了一臺二手電腦,課餘時間才真正進入電腦網際網路時代。
一晃十幾年就過去了。2013年我便調到縣城學校。
最近幾年,隨著國家城鎮化政策的推進,山村學校的生源銳減,有的小山村小學已全部關閉,山村的年輕教師紛紛逃離,國家為了穩住山村教師,根據目前的實際狀況,制定出臺了好多政策,比如增加鄉村教師生活補貼,傾斜職稱指標,放寬評職條件,等等,2018年為迎接國家均衡化驗收,我地政府花大價錢,給每所鄉村學校更新了硬體設施,蓋起了老師週轉房,每位教師也配備了臺式或一體式電腦,辦學條件和城裡學校沒有多大差別。由於上述變化,就有了城裡教師向鄉村流動的跡象,但鄉村教師很少向城裡流動了。
隨著國家政策的不斷推進,山村教師政治地位、經濟地位的提高,我想山村教師的課餘生活會越來越好!
和我同時畢業,現在仍在鄉下教書的同學,他們每月一般要比我多五百多塊鄉補,好多已評上了高階職稱,每月又多三四百。每個班學生二三十人,有的學校班級人數更少,現在城裡每班五十人(去年實行班容量控制)。
有時候有人問我,你調到城裡後悔不?我該怎麼說呢?我無語啊!但我想,啥事都不是絕對好,絕對壞的。啥事情都要一分為二去看待!大家說,是不是呢?
-
5 # 海邊遛彎的豬
說一說我姐姐姐夫, 他們都是鄉村教師,先是民辦教師,就是現在說的沒有編制的,他們是那個時代的特殊老師。工資大概是50多塊,購買油鹽醬醋的。但是他們很受人尊重。課不多,作業也不多,上完課回家幹活,跟農村人沒有什麼區別。鋤地割草, 收莊稼養兔子。拿起粉筆進課堂,扛著鋤頭下地忙。有時候學校裡有空地,也捨不得它們荒著。種上菜和莊稼。其實有時候也作為教學試驗田。收穫的時候,老師孩子一起忙。那是孩子最快樂的時候。因為姐姐姐夫時常給他們買些冰棒吃。過了十幾年,轉為公辦老師,待遇提高了。地也慢慢的不種了。課業也重多了。他們很懷念那段時光。但是在鄉下學校校園裡,只要有空地,他們總會種點瓜果蔬菜。大家都可以吃。這是他們的習慣。種地教學,是農民也是老師。在地裡耕耘,在學校傳播知識。憨厚,可愛,可敬。
-
6 # 跟著小白學英語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因為我本身就是一名山村教師。我2005年經過教師考選,來到了現在的學校。一呆就是十幾年,中年也在城裡學校教過兩年。但大多數時間還是在山村教。根據我十來年的觀察,我發現山村教師除了教學,平時的生活沒有城市教師那樣豐富多彩。山村學校一般教師和學生都很少,班級也少。像我們學校,我們是初中學校,三個年級,共12個班,大約500多名學生,六十多名老師。和城裡學校根本沒法比。雖然我在山村教學,但我在城裡居住,所以一般週一早上六點起床,六點二十出發,在七點前到學校上課,中間在學校宿舍居住。有時偶爾回家。下午五點放學回家,到家六點多,吃完飯就七八點鐘了,哪裡有娛樂時間?好在隨著相關政策的出臺,山村教師每月農村補貼。再加上每年都有新考選的老師,山村學校的教師也在逐年增多。相信以後,山村學校的教師未來也會不錯。
-
7 # 春哥1
山村教師除了教學,他們平時的生活狀態如何?
這個問題我回答得很平淡,可能沒有多少人喜歡看,因為我就是一個山村教師。毫不誇張地說,我們平時的生活平淡如水,無色無味,平凡得不能再平凡了。
我們只是教育機器上的一顆螺絲釘。
我們宜良縣山村現在大多都是全寄宿制學校,學校的課程表是這樣安排的:學生6:30起床,6:40早讀,6:50——7:00早操,7:05——7:50自習,7:50——8:20吃早餐,8:30——9:15上課……21:00晚自習結束,21:20睡覺。
作為老師,6:00就該起床了,要去檢視學生折被子,打掃宿舍衛生,開窗,穿衣服,洗漱等。晚上9:15必須查宿舍裡的晚睡情況,直到10:00,方可離開學生宿舍。(注:男老師是不準進女生宿舍的,在辦公室叫女生進去也必須有至少一個女老師在場。)從星期一到星期五,天天如此。
試問:我們還有多少課餘時間?好在這五天我們都是跟活潑可愛的孩子們一起過著緊張而又多姿多彩,有聲有色的生活,課餘時間少點也就隨意了。
星期五晚上回到家,開始了自己一週的閒暇時光。打掃衛生,煮飯,伺奉雙親,照顧兒女,安安靜靜踏踏實實地睡上一覺,是每個老師的最大願望。
週六,洗洗衣服,會會親朋,接聽家長電話☎️,逛逛超市,帶帶孩子,一天也就這樣過去了。
週日,早上處理一下家事,澆澆花
-
8 # 咕嚕花友
山區的教育近年來發展比較好,教師也比較安居樂業!
第一點,近年來山區的教育國家投入比較大,教學的設施比較完備,
第二點,山區的教師,目前政府有交通補貼,而且山區的交通補貼還比較大,我們當地的山區教師每個月交通補助是500塊錢,還有600的,800的,而山地教師呢?身在山區,從事教育條件比較苛刻,在交通補助的幫助下,這些教師都能夠安居樂業,
第三點山區的學生人數比較少,我們當地的山區一個學校也就是三五百人,還是三個年級的學生加起來班級人數少,大概十幾個人,一個班級老師的教學壓力相對來說沒有城市那麼大,而且城市的學生人數很多,家長的期望值非常高,相對來說,城市的教師壓力會更大。
因此我感覺山區的教師幸福指數相對於城市的教師來說會更高!
就我們當地而言,很多城市的老師想要去鄉村,還不容易,鄉村老屍普遍不願意進入城市。
這就是我們當地目前的教育現狀!
-
9 # 下河撈月
作為一個山村教師,談談自己的山村教師生活狀態。
我是去年八月考的特崗教師,進入了我們縣的山區裡的一所初中學校教學,之前我在我們市裡一個公辦學校教了五年書,是合同制教師,工資比較低,也不穩定,好的一點可以做個兼職,一個月下來工資還是可以的。慢慢的想穩定下來,就考了特崗教師,因為容易考,去了我們縣的山區區域當老師,生活反差很大,剛開始有點辭職的想法,但是看了自己當初的合同,離職得交很多的違約金,然後就放棄想法了,但是慢慢的,我喜歡這裡了,為什麼呢?
工作時間:
我們學校是住宿學校,可能山區的初中都是住宿的吧,因為路遠,學生得住校,每天早上七點半上班,班主任老師得六點四十左右就上班了,中午十二點放學,學校有飯堂午餐學生是免費的,老師是收費的,也不貴5元一餐,中午一點半午自習,下午五點半下班。初中晚上都有晚自習,七點上晚自習,第一節是輔導課,第二節自習。晚上九點十五下課。從工作時間上來說鄉村教師很辛苦。
工作內容:
我們鄉村教師除了平時教師該做的教學工作以外,還有很多其他特殊任務,教育扶貧和留守兒童一對一幫扶。
學生狀況:
這裡的孩子一樣很可愛,但是我總覺得山村學校,可以稱之為特殊學校不為過,首先幾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都是爺爺奶奶帶孩子,為了生計父母在外打工,孩子常年很難見到爸爸媽媽,可能父母的侷限,不太會跟孩子交流,普遍缺少父愛母愛。其次,父母離異的特別多,之少三分之一以上,我想對孩子內心影響特別大。
我的生活狀態:
剛開始時候,上班時間感覺挺好的,晚自習是主課教師輪流輔導的,最不適應的就是五點半下班,沒有夜生活,特別無聊,不能像在城市跟朋友火鍋,電影,逛街,娛樂,叫外賣。我們的宿舍是一人一間,下班我就只能一個人躲在宿舍刷手機,簡直難受,因為我不喜歡玩手機……
是什麼讓我喜歡這裡的,是責任嗎?是愛嗎?
我是體育教師,剛來校長就讓帶九年級體育,學校沒有專業的體育教師,九年級體育是要中考的,此時我發現以前大家說錯了一句話,“你的語文數學是體育教師教的。”我面對的真正的現實是“你的體育是語文數學老師教的。”山區很缺少專業的體音美教師,大多都是主課教師兼職的。我也是農村長大的,那時候沒有專業體育老師我們身體素質很好,因為放學後會漫山遍野的跑。但是我面對這些學生身體素質很差,可以嚴格的說,不會走,不會跑,不會跳,不會打籃球,不會踢足球,向天不會扔實心球,往下不會游泳。時常響起小學時候,那時我上的還是複試教育,教學條件落後,學校四個年級,有很多學生,只有一位女教師,自己學習習慣很差,總是貪玩,經常忘記作業,學習成績都非常差,時光荏苒,日月如梭,如今在耳邊時常響起的是,在那個昏暗的教室裡張老師的諄諄教誨。自己內心的那課種子應該從那時候開始發芽的……感覺他們需要我。
總之,生活的狀態不是因為環境而變化,它只會因為自己的境界而提升,慢慢的,我開始適應,生活也變得有規律,早起,山區景色非常美,空氣新鮮,我就跟同事或者一個人順著河道去跑步,最難熬的下班慢慢的開始看看書,內心的提升讓自己慢慢的變得安靜。原來最應該做的不是及時行樂,而是不斷的修煉提升。
-
10 # 地圖粉絲
山村教師教學是主要的,課餘分幾類:1.單身的教師,有青春理想,除談戀愛外,外出旅遊、購物、進修較多,心想調城裡,談個好物件,有個好前程。雖稚嫩,但青春陽光有理想,以改變山鄉面貌為樂事,苦中也甘。2.一頭沉的。即一方教師,一方從事農業。他們一手拿槍,一手拿鎬。上班教師,下班農民,這些人是農村婚喪嫁娶的“賬房先生”,因為他們是農村致敬的文化人。3.雙方都是教師或一方事業單位或機關。他們開車到單位上班,下班到城裡居住,他們文化生活先進,是鄉村教師吃穿引領者,這些人後來大多調市或城裡去。鄉村教師大多敬業樂業,因為教的都是他們的父老鄉親孩子,但外出學習進修機會少,文化生活相對單調,國家正在正著手解決此類問題,因為鄉村教師是山鄉文明的播火
-
11 # 雲淡風輕na
山村教師教學任務比較輕鬆,因為山村學校學生少,沒有很多作業批改,而且山村學校活動少,不像城市裡的學校各種活動很多,學生也多。
-
12 # 辦事通大叔
這裡的讀者很大一部分都是來自肇慶學院,那麼有極大的可能性,你現在或者將來會成為一名鄉村實習教師。
大三第二學期末,我們透過抽籤的方式決定了我們各自在大四第一學期將要頂崗實習的城市和學校,這些學校從所在地區來分,大致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城市學校,一種是鄉鎮學校。抽到城市學校的同學為數不多,其他同學雖然有些抱怨,因為自己要被分配到一個可能十分貧窮和落後的地方,但也還是接受了事實。貧窮和落後這兩個形容詞是我當時對這些地方的腦補想象,我甚至想過拒絕接受“頂崗實習”,最後還是屈服了,因為我需要那份本科畢業證書。
來到這裡一個半月後,我發現這裡並沒有想象中地那麼糟糕。
最先感受到的變化是個人的生活起居。
在我請假的兩個星期裡,隊友一直在微信上關切地詢問我到校的時間,他們說:“你快點來啊,來做飯”。隊長還撂下狠話:“不會做飯就不用來了。”所以來到這裡之後第一個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做飯,從這裡開始,我會注意一些十分細節的問題,比如六個人要吃多少米?這個分量的菜要下多少鹽合適?煮湯要先放肉還是等水開了再放?柴米油鹽的生活給我帶來踏實真切的感覺。我開始去關注和它密切相關的東西,比如這一直被我誤解的一個情況,“落後的地方消費應該比較低”。
現在才知道,這裡的菜因為交通運輸問題,都要比外面的要貴。但也不是一直都那麼貴,這裡有一個趁墟的日期,每逢日期尾號是258(比如12號、15號、18號)的那天,一間小小的店鋪會開門營業,那裡的菜會比其他地方的要便宜一些。所以每週一次的趁墟也成為我們這支實習小分隊的日常。
其次是一個鄉村教師需要面對的幾類人群。
第一類是和我們一起生活工作的實習隊友。在很大程度上,我們的實習生活是“度日如年”還是“時間飛逝”,取決於隊友之間的相處情況。如果關係不和,光是“吃完飯誰洗碗”這個問題都要吵得不可開交,但如果每個人都能很好的轉換角色,互相理解,那麼幾個人可以生活得像是伐木累一樣。
第二類人群是本校的領導老師。初來乍到,很多的工作需要向他們請教,同時,因為年代的原因,他們中大部分人對電腦的操作不熟悉,所以這些老一輩的教師也會經常找到我們幫忙解決一些電腦問題。比如PPT修改,文件編輯,給印表機加墨水。這正是促進交流的一個非常好的條件因素,藉著這樣互幫互助的關係,我們很快地融入這裡的教師群體,偶爾請老師吃飯,他們也會帶上一條魚或者一隻雞和我們分享。
第三類人群是當地的村民。第一天來到小學,我跑到校門口的小賣部去買一雙筷子,當我想要付錢的時候,老闆說:“不用給錢啦,你是來這裡教書的老師。”那並不是一件很貴重的東西,可是它釋放的善意卻讓人感到溫暖。我可以深切地感受到,自己是被尊重的。當然還有學生的家長,鄉村學校的學生家長,他們沒有像城市裡的家長那麼關注孩子的教育,更有一大部分孩子的家長都是長年在外打工,所以我們接觸的家長除了學生的父母親,還有一大部分是他們的爺爺或奶奶。因此語言交流成為一個問題,當然透過學生作為溝通的橋樑還是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第四類即是我們本身的工作所直接面對的人群,學生。我把這點和下面要談的工作內容結合在一起。
還沒來到小學之前,我在微信上向一位已經在這裡任職一年的教師請教教學經驗,他說:“最重要是學生的安全問題。”這裡的學生學習成績不是特別的理想,用一個年級舉例,四年級數學平均分40分左右,語文50+,英語60+,英語老師感慨,這還是因為英語比較多的選擇題,亂寫也能蒙對幾題。而在我擔任的資訊課程上,我發現這裡五年級的學生,連自己的名字都不能正確地用拼音拼寫出來。
如果是擔任班主任的話,日常的工作除了備課、上課、改作業、改試卷之外,還要處理班級的大小事務,學生吵架了,學生打架了,男同學欺負女同學,學生沒有戴紅領巾,學生沒有掃地,班級要出黑板報,學校要學生填寫各種表格資料。
以上的三個方面,個人生活、面對的人群、工作的內容共同構成一個鄉村實習教師大致的生活狀態。
即使這裡叫不到外賣,拿快遞要到一公里外的地方,進到村子需要經過幾十公里的山路,但在很多時候,我覺得這裡沒有想象中那麼糟糕。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
13 # 荔灣達人
沒有像樣的教室,沒有像樣的黑板,雲兒在這裡棲息,鳥兒在這裡築巢。
揹著簡單的行囊,踏著迤邐的山路,繞過數條溝壑,翻過幾道山樑,終於來到了位於大山深處的一所簡易小學。
“噹,噹,噹……”清脆的鈴聲在山谷間迴盪。於是,沉寂的大山裡響起了“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的吟哦聲,突兀的山頂上揚起了“讓我們蕩起雙漿……”的嘹亮音符。鮮豔的五星紅旗在村莊上空獵獵作響。寂靜的村落裡,響起了歡歌笑語,村民們的臉上也漾起了久違的笑容。
“軍,回來吧,新房已經裝修好了……”萍,來信了。在山風肆虐的深夜,失眠了……生活的艱苦,課餘的寂寞,遠方的牽掛……啃噬著僅有的堅強。
“叮噹、叮噹……”小屋裡盪漾著鄉村自釀米酒的醇香。謝師宴上,臉色坨紅的村主任傾述著山村教育的諸多不易:村民生活的拮据、教育經費的短缺、城裡教師的逃逸、山娃子眼裡的渴望……
懇切的話語,殷殷地期盼,堅定了動盪的心潮。
溪澗裡,叢林間,山嶺上,到處洋溢著孩子們的歡笑。螃蟹、巖蛙、河魚,櫻桃、山拋、野慄,
蕨菜、松菌、香椿。講臺上堆滿了山珍野餚,牆角里擺滿了孩子們自燒的木炭。這一切,都浸漫著孩子們稚嫩的回報。
小山子的作文《大山的呼喚》在《小溪流》上發表了,五妹子的獨舞《小揹簍》在縣六一文藝匯演中獲得了一等獎……辛勤的付出終於有了驕人的回報。
孩子們笑了,山民們笑了。
大山裡久久地迴盪著爽朗的笑聲。
回覆列表
我就是一名山村裡的教師,平時除了教學,還有許多的工作要做的,不要以為除了上課放學就可以拍拍屁股走人那麼簡單。比如許多農村裡的老師還是扶貧幫扶幹部,經常要下鄉宣傳扶貧政策,還有清潔鄉村、學生安全教育,掃黑除惡、平安校園、建立文明校園,教育均衡等等這些就有得做了,還時不時的要迎接上級部門各種檢查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