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壓力增加,離婚率越來越高。作為九零後或者零零後,有被嫁人逼婚嗎?如果到了婚齡還沒有找到真愛,你會為了不讓父母為自己操心而去相親或者妥協嗎?
9
回覆列表
  • 1 # 邢臺觀察者

    最大的90後已經30歲了,現在來看94年之前出生的90後如果還沒結婚,都會被問及此事了,大城市應該還好一些,在三四線城市被逼婚的機率就很大了,如果是在縣城或者農村相信家長們已經很著急了!說到這裡不得不說一下現在的男女比例失調問題,很多地方農村適齡男青年基於很多硬性條件根本想不到物件,父母想逼婚都沒得逼了

  • 2 # 下個路口見吧

    人各有志,不能勉強,感情的事更是不能勉強,有的人是相親,有的人是戀愛,有的人不找物件,按這些都是世間的萬態啊,都要能接受,如果說你是這樣想的,一定要遵循內心。

  • 3 # 小生外

    現實中有很多九零後會遇到這種情況,我曾經也遇到過逼婚,也有過不婚的想法,其實這個問題的核心是如何看待被逼婚和不婚的九零後的,這個問題讓我想起了我以前的經歷,我的解決方式讓我擺脫了困境,讓我獲得了現在的幸福!

    那當時我是怎麼做的呢?我來分享一下,我是一個北漂九零後,因為家人的幫助我來到北京工作,那一年我二十四歲,正值青春,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可是還沒好好戀愛過,我不著急其實家人已經很著急了,在我們老家像我這樣的孩子早已滿地跑,但是由於工作太忙,真的很難有時間去談戀愛,所以那時候的家人非常著急,不斷的給我介紹物件,那時的我想,一個人不結婚也不挺好的嗎?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過了幾年,我已經二十七八歲了,經過家人的百般勸說下,我終於同意見物件了,因為男大當婚女大當嫁,早晚都得結婚不是嗎?從此我就踏上了相親的道路,一兩年的時間,我見了十多個相親物件,說實話也好好談過,但是終究還是一個都沒成,最後還是經過自己的努力找到了物件。

    有不婚想法的原因是什麼,分享一下我的觀點:

    一、對於不婚的想法的人來說,我認為部分人心理有恐婚的想法,覺得結婚以後,生活會變得繁瑣;

    二、感情上受過傷害,遲遲不願意開始新的感情,怕再一次受到傷害;

    三、忙於工作、事業,確實沒有太多的時間去顧及人生大事;

    四、個人及家庭原因,個別人出生在農村,學歷不高,家庭不好,找物件困難,因為現在大部分人,比較現實等。

    我認為有不婚想法的人多事是對自己及家庭不負責任的人,我覺得中國自古多少年的傳統就是男大就得當婚,女大就得當嫁,如果不婚,我覺得在傳統觀念上就是不孝,父母對兒女最大的願望其實不是你事業多麼成功,你必須要尋找一個條件多麼優秀的另一半,不是的,我覺得大部分父母還是希望孩子有合適的物件,早點成家立業,有一個幸福的家庭的,否則父母也不會去催你去結婚,我認為如果確實有給介紹相親物件該見則見,拿我來說,雖然介紹了那麼多沒成功,但是給我積累了很寶貴的戀愛經驗,使我最後找到了幸福。

  • 4 # b站up主Fang興旺

    被逼迫的結婚你不會有過多的感覺,生活在一起也只是配夥過日子,以後可能會常常爭吵,也可能平淡無奇,亦或是對彼此都有著好感,當然最好這個機率不是很大。

  • 5 # 千陽hello123

    九零後的我被逼婚了嗎?然後看待不婚這個問題?

    這真是尷尬,我也是九零後,目前也確實在遭遇逼婚,這個問題,我想我的回答能給你帶來點共鳴。

    1、九零後第一批的年齡已經在逼近三十了,有很多人談過一兩次戀愛,也有的人專注於事業發展,忽略了自己的感情發展,一不小心就錯過了,不知不覺自己的年齡也在往上漲,現在往回看,也許後悔,也許遺憾吧。

    2、被傷過的不敢再開啟心扉重新開始,被拖累的不敢輕易放手去投資感情,長輩們擔憂我們的終生大事,但有時候我們又在等待那屬於自己唯一的緣分,可是很難說,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夠遇到那個對的人,現實卻也在逼著我們學會將就。

    3、在我看來,逼婚是父母長輩擔憂我們的表現,我們身為兒女晚輩,確實有讓長輩們放心的義務和責任,但同時我們也希望他們能夠尊重我們的選擇,我們渴望遇到唯一的人,所以我們寧缺毋濫,不婚就是我們其中一個選項。

    4、不婚不代表我們不孝,也不代表我們愚蠢,事實上,我們當代九零後有養活自己的能力,我們也不願去將就,我們也有自己的選擇,我們也想讓家長放心,感情的事也是委屈不了的,要是勉強,生活那麼苦,經常吵架,不也是給長輩們帶來麻煩嗎?

    5、現在選擇不婚,也許只是現在的選擇,我們的幸福也許還沒有來,但我們願意等,我們不想將來後悔,所以我們選擇等待。

    我希望父母長輩能夠尊重且支援我們的選擇,我們也會為自己將來的幸福仔細考慮的。

  • 6 # 飛鴿資訊網

    你被逼婚了嗎?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朋友都說自己已經被父母的逼婚搞得很狼狽,我有些不解,不知道父母的這種行為是為什麼?也不知道為什麼他們說自己現在很狼狽,或許是我現在還沒有到他們的處境吧。

    有一次,我跟一個玩的好的朋友在一次飯局上談到此事,我問他現在為什麼整天悶悶不樂的樣子呢,他跟我講到,其實都是父母和自己的想法有衝突,都是互相不理解對方,他剛大學畢業幾年,父母就一天問他怎麼還沒有談物件啊,每次電話都會問到,他說自己現在還不想結婚,自己還年輕,不想在沒有事業的情況下,走向婚姻,沒有結婚的時候還能出去闖闖,如果結婚了就要擔起自己的責任,那時候想出去闖的話就沒有機會了。如果結婚後自己有了一份穩定的工作,就是早九晚五,人無非像機械一樣過完自己的青年時代,然後在一轉眼之間孩子大了,整天為了孩子而忙碌。可能連出去玩的時候都漸漸的沒有了。這不是他想過的生活,但是父母也就是想讓自己穩穩當當的過完這生,這是每個父母都想看到的,但是誰沒有個年少瘋狂,我們都想出去看看這個世界的美好。或許自己在外面起早貪黑,沒有休息的時間,比在家裡面更加累,但是那是我們的選擇,我們希望把自己活的更加精彩一些,不想枉費青春。

    而事實上有多少人把自己的一生都給了自己的工作,那當然是百分之99甚至更多,我們不能說他們是錯誤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就像你不喜歡籃球,而另一個人只喜歡籃球一樣,而又的人就是在父母的催促之下選擇了結婚,不管怎樣我是不反對也不贊成,因為這是你們自己的選擇,只要自己對的起自己,將來沒有後悔自己做的決定就好。

    其實每個九零後,誰都想擁有一個自己的小家,哪怕家裡的小屋並不是那麼的豪華,哪怕家裡的愛人並不是那麼優秀,但卻是自己最溫馨的港灣,一個疲憊之後的精神歸處。

    只是事與願違的,並不是每個九零後都那麼幸運,能夠過早的遇見那個此生相守之人。

    有些是因為緣分未到,有些卻是因為,即使想走入婚姻,在這個物慾橫流的大環境下,車房標配的標準下,卻發現因為經濟原因,不得不暫時放棄這個想法。

    希望每個被逼婚的九零後,在父輩的壓力下,請你務必堅持住,堅守本心,不將就,去尋找並等待屬於自己的另一半的到來。

    雖然堅持很難,父輩的壓力,七大姑八大姨都來過問,甚至會被罵作不孝,但我還是想說:

    九零後的你,我希望你堅持下去,再堅持一點,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不想看到你們此生會留下遺憾。我希望你們耐心的等待屬於你的那份愛的到來,然後去擁抱自己等待已久的愛人,並說上一句:親愛的,你知道嗎,我一直在等你,等了很久很久,我在路上遇到很多人,她們也很優秀,但都不是你。

    那些被逼婚的九零後,你們還好嗎?

  • 7 # 山台山三哥

    男大當婚,女大須嫁。按照老祖宗們留下來的傳統觀念,作為九零後的男女青年,早已過了“當婚當嫁”年齡,而在“當婚當嫁”時期,或多或少有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逼婚”經歷。

    林靜醫科大畢業後,被招聘到一家市級三甲醫院工作,聰慧端莊,態度和藹,是一位典型的“白衣天使”。在她上大學期間,身邊不乏有許多男孩子們的追求,都被她以學業為由拒絕了,學長學弟們在背後稱之為“冷美人”。參加工作後,林靜更是忙於各種職稱的學習考試,經過五年時間的拼搏,成了全院最年輕的副主任護師。在這期間,她同樣受到許多男孩子們的追捧,其中有同事,有教師,也有公務員,個人和家庭條件都是中上階層;她也先後幾次相親,要麼是自己沒有感覺,要麼是別人感覺不到,眼看就到了“奔三”年齡,林靜除了工作還是工作,上班到單位,下班回家裡一條直線,對婚事不以為然。可是,父母卻為此操碎了心,母女倆一見面,媽媽更是三句話不離“本行”。有時,她也暗自在想:心儀的“白馬王子”究竟在哪裡?但是,只要一穿上“白大褂”心中就只有病人,什麼都不去想了。

    類似林靜這種婚戀情況很多,特別是在一二線城市,男女青年到了適婚的年齡段,工作和學習壓力都很大,幾乎沒有時間去談婚論嫁,而那些“剩男剩女”們,要麼是“白領麗人”,要麼是“鑽石王老五”,不想把自己的生活羈絆在婚姻關係中,心裡也或多或少閃現過“不婚”的念頭。但是,來自於家庭和社會的多方壓力,不得不考慮自己的婚姻問題。我一個同事的女兒三十二歲結婚,她說:要不是為了爸媽,我真的想一個人過一輩子!你看,竟然把自己的婚姻當著是為了爸媽!

    婚姻問題,被稱之為一個人的終身大事,古有郎才女貌、私訂終身之說,一個完整的人生離不開婚姻家庭關係,愛情從來都是歷代文人墨客筆下的永恆主題。在此,祝“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

  • 8 # 情深不壽ing

    這個可能我更有發言權,作為一個即將結婚的90後。以前也沒覺得時間這麼快,一直以為年輕,還有時間努力,也有時間去遇到愛的人,工作了才知道並沒有想象中簡單,能顧住自己就不錯了,感情上,一邊倔一邊相愛,原來愛情真的需要建立在物質上,沒有物質的愛情就是一盤散沙,被風一吹就散了。以前父母也給自己時間讓自己去奮鬥,去談戀愛,兩樣都沒做好,父母也就開始逼婚,相親的每一個人都要問怎麼樣,因為什麼不談,終於自己有了一箇中意的姑娘,剛好對方父母也願意,兩家就趕緊撮合定親,按照我們的意願是多談一段時間,其實如果不是已經定親了,我們很難走到現在,兩個不同經歷的人性格總是有些出入,90後很極端,或者說我很極端吧,94年老大不小的年紀了,可是還是害怕將就,可能受父母吵架多年的影響,對愛情和婚姻更加謹慎,彩禮真的能掏空家底還要有外債,當那時候壓力大的壓倒一個人的呼吸時候才知道很多事都沒有時間了,於是想著婚姻是兩家人幫助兩個人建立家庭,可能農村觀念使然,20萬的彩禮,包括房子,裝修,車子,這些都沒辦法去調和,父母也只能硬著頭皮上,按照我的意願是肯定不會做這樣的打算,可父母總覺得結婚就好了,有動力,兩個還沒感情的人也可以培養感情,其實真的年齡大了,快奔三了,可是還是沒有什麼擔當,一個人不當家真的永遠長不大。只想著如果結婚了,兩個人一起努力,首先兩個人的感情要越來越深,認識半年了其實是有感情的,但是都不會表達,我不想她是因為我還可以所以和我在一起,愛情本來就是偏愛,現實也是需要努力。四月初六結婚,過幾天照結婚照,人生過了三分之一了,餘下的一生希望可以攜手,雖然現在社會太多因為現實和三觀離異,可是我不想是我們,其實我們應該長大了,也許我們愛過很難忘的人,可是過去了,我希望各自安好,不管是舊友還是陌生,我要娶一個人,便要盡到丈夫的責任,讓她覺得我值得,也要讓她知道我值得被她愛

  • 9 # 表哥家的小可愛

    逼婚,

    這個問題現在是越來越敏感和嚴重。不僅僅是90後急,估計部分80後也在憂愁這個問題,甚至現在00後也加入了佇列。

    作為90後的小姐姐,從還沒大學畢業已經面臨這個問題,當年的我比較年輕,覺得戀愛和婚姻還是非常遙遠的事情,不用這麼捉急,所以,當時沒有去認真正視,對於父母的叮囑只是敷衍了事。到了現在,漸漸覺得父母作為過來人,當時對我的叮囑和安排是有一定道理的。所以,慢慢地,我對相親的看法也有了很大的轉變。

    現在的我非常理智看待父母安排的相親,不會厭惡,不會排斥,覺得這是一種正常的社交活動,可以認識新的朋友,可以接觸不同價值觀,不同行業的朋友。同時,也接受父母的用心良苦。但是,我並沒有表現出非常強烈的目標性,明白這只是一個機會,並不是為了完成任務。

    當然,父母的催婚一直都有,每次跟父母的談話或者跟父母的相處都離不開這個話題,我從厭惡排斥的態度轉變為默默不做聲。因為,我明白婚姻是一個機會,不是任務,我可以有機會走進婚姻,但是,我不能為了完成任務。

    同樣的,我也思考過不婚的問題。當自己還是小姑涼的時候,對愛情和戀愛的期望是非常高的,覺得都是粉粉的,充滿了夢幻色彩。

    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心理的成熟,自己非常明白婚姻並不是生活的唯一,人的一生有好多的事情可以去完成,人的價值並不是取決婚姻問題。

  • 10 # 一定要有胸

    下面是我的個人觀點:

    作為90後的我沒有被逼婚

    對於不婚我是這樣看的:

    我認為這是一種很正常的現象,在現在的社會里不會存在像以前的情況,沒有說誰不結婚的話就會活不下去,即使對於女性來說,現在的社會,女性也不一定會比男生混的差,也有很多女性同志們只靠自己也能夠依舊活的很精彩。

    我身邊就有一個朋友是一位心理學家,但是他堅持不婚主義的,之前聽過他和我說過自己嚮往的生活,相對於結婚找個人搭夥過日子來說他更喜歡的是自己一個人努力工作賺錢,然後一個人周遊世界,在老年之後就獨自住一間小木屋,種一塊地,過著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生活,因為覺得這樣的生活不會有太多的麻煩,不會有太多的煩心事,每天享受一下大自然的饋贈就感覺到很幸福了。我認為他是因為工作的原因看淡了世界的繁雜,已經不再對於婚姻生活充滿著嚮往,同時自己心中一直堅持的能與自己產生心靈共鳴的人也沒有出現,所以自己寧願堅持不結婚也不會像大部分人一樣隨隨便便找個人結婚。

    我其實很能夠理解他的感受,因為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每個人都可以決定自己的一生要怎樣度過,所以一個人能夠決定自己的婚姻生活,一個人最可怕的就是一輩子都在為別人而活,沒有自己的思想。所以,如果有的人真的說感覺婚姻生活帶給自己的感受沒有自己一個人生活來的自在,開心,那就可以做出自己的選擇,選擇不婚主義,我們都應該尊重每一個人做出的決定。

  • 11 # 墜落銀河的星

    沒有,和男朋友相親認識,一步一步發展的,屬於水到渠成。不結婚的人,也沒有什麼不好,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現在大家壓力都挺大的,順其自然,跟隨自己的心吧

  • 12 # 風到這裡有點鹹

    80後女受邀[我想靜靜],年年被逼婚,今年自然逃不過,差點抑鬱。周圍人都想要快,最好訂婚結婚生孩子一步到位,像完成任務一般,但是你的內在、感受,沒有一個人關心注意到。

    年齡在這,父母親人,朋友再沒有義務幫助你。有很多時刻覺得身後沒有一人,只能靠自己獨立。其實越早認清這個事實越可能按自己的意願生活。當然不否認他們所給予的都是在能力範圍之內給予的最好的。

    現階段只求家長不多加干涉,我們是非常願意追求自己的幸福。

    不論結婚與否,跟誰結婚,都要有自己的生活節奏,不把希望寄託在另一半身上。暗地裡默默努力。對於感情我想如果不知道怎麼做就暫時什麼也不做,按兵不動,從細節去觀察潛在人選。

  • 13 # 第27字母圈

    95後的我也快面臨這個問題了,父母無非想讓我有個家庭,因為父母不能一直養著我。還有世界上沒有什麼真不真愛,只有合不合適,如果我遇到合適的女孩我就結婚(自己認識的好,相親的也好),至於以後我和她會怎麼樣,那就是以後的事了。

  • 14 # 寒A武A紀

    這點我是深有體會的,我春節回家的時候,就給家裡人逼婚。他們的想法跟我不同,

    畢竟在他們的那個年代早已經結婚生子,孩子都會打醬油了。為人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早點成家,畢竟在他們的眼中,成家代表著是有擔當的一面,可以立業,可以去獨擋一面,他們也放心。

    記得《超體》電影中,博士說的;資訊的傳遞的本質是生命的延續,而生命的延續在於結婚生子,將“資訊”傳給下一代。

    按照題主說的,我想我會為了不讓父母為自己操心而去相親或者妥協,若是相處的來,就一起,相處不來,各自分散。

    房子,車子,錢財是壓在90後的三座大山,所以,長輩們的想法跟我們晚輩的想法一直是一個無解的命題!

  • 15 # 生活榜樣

    你若盛開,蝴蝶自來

    我是90後,沒上過大學,在北京學的計算機。從21歲開始就一直一個人在北京生活,工作一年多以後就開始被家裡催婚,由於自己性格悶,說話直,兜兜轉轉談了幾個女朋友都不太滿意。

    剛開始還好,我也能搪塞過去,說不合適就慢慢談,慢慢找合適的,後來年齡大點,眼看著要奔三了。家裡就一直開始催,而且催的越來越急,“每天嘮叨你看誰誰誰孩子都快會打醬油了,誰家孩子比你小都結婚了,別要求那麼高,隨便找個結婚得了,跟誰過都一樣,我們都沒臉出去見人了。”

    其實我心裡也很想找個心愛的人成家,也想有一個溫馨的家,但每當和交談物件有點小矛盾的時候,就開始打退堂鼓,感覺不是對的人。其實愛和不愛是可以明確感受到的。

    我也想過妥協,就隨便找個人結婚得了,跟誰過不一樣那,但一想到要和一個不愛的人過一輩子,就很恐慌,再加上現在的離婚率不斷的升高,內心就更加的恐懼了。這種想愛又不想愛,想愛又不知如何愛,想愛又不敢愛。這些矛盾點,我想很多人都有這種心態吧。

    最近疫情這段日子,獨自一個人想了很多。對於結婚這件事,不單單是一個人的事,也不單單是兩個人的事,而是兩個家庭的事。你不止要對你自己負責,也要對另一半負責,更要對兩家人負責。然後對於相親和妥協我有以下的看法。

    1. 你需要考慮你將要承擔的責任,你需要對兩個家庭負責。

    2. 你如果想結婚但沒有合適的,你可以去相親,這會增加你遇到真愛的機率,雖然我們覺得相親 的物件大部分都不是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也不代表沒有好酒在裡邊藏著呀,而且靠自己碰找的也不一定就是真愛呀

    3. 對於妥協我不太建議妥協,我也給自己定下了不妥協的目標。因為你需要對另一個人負責,我們都是第一次來這個世上,不能耽誤自己更不能耽誤別人,這一耽誤更是耽誤的兩家人。

    4. 對於不合適的感情應該當斷就斷,我們應該把時間用在對的人身上。

    5. 你可以給自己定個目標,多少歲再結婚,如何找物件,想找什麼樣的,然後和父母溝通,我覺得父母都是愛孩子的,你好好的和父母溝通,我相信大部分父母都還是很通情達理的。

    6. 如果你真的不想結婚,我想咱們可以有一份值得你驕傲的事業或你喜歡的愛好,學會享受孤獨,當你一個人都能過成了你想過的生活,對的人也會向你而來。

    最後,我想對於婚姻,對於家人,對於自己,最重要的就兩個字 :“責任”。承擔社會責任,承擔家庭責任,承擔自己的責任。希望我們都能為自己負責,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你若盛開,蝴蝶自來。

    以上是我的個人看法,有什麼想法和問題咱們隨時溝通,咱們都是同一條船上的兄弟姐妹。

  • 16 # 勿忘心安01

    不婚主義這種想法,絕不是一時半會就產生的,她可能與自己的個性與自己的生活經歷有關。或許有的人渴望自由,也或許有的人因為某些生活中的事情造成了對婚姻的恐懼。但無論是結婚還是不結婚的人,他們都有自己的追求和想法。在我看來,不婚主義者是一種生活閱歷豐富,十分有個性的人群。

  • 17 # 陌唸22

    作為一個90後我現在已經結婚了還有一個娃,這是我婚姻生活的第二年,我覺得如果只是因為被逼而結婚那就太沒必要了,婚姻生活其實就是兩個互相扶持,互相學習共同經營,一起享受生活中經歷的的酸甜苦辣。

    曾經的我也是屬於不婚一族,因為原生家庭的原因使我對婚姻一直保持著畏懼,夢想著自己買一套屬於自己的小公寓,找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能夠養活自己就行過完這一生,併為之努力著。後來我遇到了我老公是他的包容、細心和體貼讓我放下戒備,慢慢開始接納了他嘗試去接受婚姻,那年我們結婚了,進入婚姻後他的家人因為他,對我愛屋及烏,使我感受到了家庭的溫暖與被愛,同年在我28歲生日那天迎來了我們共同的寶寶讓這個家增添了歡聲笑語,看著寶寶的笑臉不管未來有多少風吹雨打我也不會退縮。

    好的婚姻還是要在適合的地點,時間遇到適合的人,若是覺得自己沒把握那還是不要好了,畢竟人生很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對於中層管理者,只認學歷不重能力,你咋看。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