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微話歷史
-
2 # 土田共戈17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封建國家就是家天下,普天之下都是我家的後花園,所有生活在世界上的人都是我的私有。
一個國家的最高決斷人,享有絕對的權威,最高的自尊,國就是我,我就是國。在古代只要當了皇帝,坐了江山,那就要追封三代,也就是三代以上都是皇帝,以顯得尊崇和孝道。例如曹丕,他老爸曹操沒有奪位,也被尊為太祖武皇帝了。
但這時,有一個尷尬的問題,皇帝的老爸還活著,但不是皇帝,兒子奪了天下怎麼辦?一個大爺也許可以回答一下這個問題,那就是我們天天嚷著“犯我強漢者,非遠必誅”的漢代,漢高祖劉邦這個“混混”的老爸,劉太公。
大家都知道,劉邦是我們漢人的老祖,而他小時候確實是調皮搗蛋,為此劉太公肯定也沒少揍他,但就是這樣一個“社會邊緣分子”,卻真的揍趴下了秦二世,逼死了楚霸王,當他坐了龍庭,分封天下的時候,一個嚴重的問題來了,他老爸劉太公還精神著呢!
我們知道,古代禮制森嚴,而對父子尊卑的綱常那更是被視為天地大綱,將就“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當他浩浩蕩蕩的去接他家人的時候,他老爸出來迎接,這時大家都楞了。按理說,現在他老爸是他的子民了,該跪下迎接,而劉邦又是他老爸的兒子該跪下請安,難道要“我管你叫哥,你管我叫爸,今天開始咱們各論各的”?
想什麼呢!肯定不行,這時大臣開始打圍來了,大意就是說:“沒有你爸,你是從哪來的呢,咱就不跪了”。後來劉邦為了表彰孝道,把老爸家人都接到宮裡,尊為太上皇,有修建了宮殿,完全按老家的佈局來。就此,劉太公和兒子幸福快樂的生活在一起了。
才怪!劉邦為了避免尷尬,很少和“太上皇”見面,這也是帝王家的悲哀了,政治裡終歸和情感並存。。。。哎。。
-
3 # 布細特
中國歷史上的太上皇屈指可數,除去追封和非大一統王朝的(比如魏晉南北朝以及五代十國,咱就不算了)一共9個。從秦到清,大一統王朝的皇帝一共137個,當太上皇的比例僅僅是6%。是大家不愛當嗎?不是,是這個位置實際上不像字面意思那麼尊貴。
顏師古說“太上,極尊之稱也。皇,君也。天子之父,故號曰皇,不預治國,故不言帝也。”
幾千年來,大多皇帝都是等自己掛了才讓兒子上位。對權力的眷戀和君臣間割不斷的利益關係,讓老皇帝不可能在自己還活著的時候把皇位給兒子。
一般來說,太上皇們極少有安度晚年的情況。比如唐高祖李淵,他是歷史上第一位真正意義上的太上皇。像劉邦的老爹自己並沒有當過皇帝,沒有權利糾葛當然能安度晚年,姑且不論。
李淵在玄武門之變後被迫讓位給李世民,才做了八年皇帝的位置,兒子就等不及了。為保命不得不下詔讓位,從太極宮遷到大安宮。李世民對他表面尊敬,實則軟禁,李淵在斑駁的宮牆內不能與外人往來,對於一個曾經萬人之上叱吒風雲的人,可以說是相當孤獨寂寞冷。
唐睿宗李旦,李隆基的父親。他當太上皇其實也算是自願,畢竟皇位是李隆基幫他爭來的,李旦倒也識趣,過夠了皇帝癮就去當太上皇了。唐玄宗李隆基,繼承了他爹李旦的優良傳統,成為了一名合格的太上皇,只不過他爹是自願,他是一臉懵逼莫名其妙被當上太上皇。能怪誰,只能說安史之亂真是把他坑慘了,自食其果啊。在這次的戰亂中,李隆基攜楊貴妃出逃,兒子唐肅宗李亨在靈武登基,遙尊李隆基為太上皇,其中宦官李輔國有重要作用,李隆基返回長安後不得不承認這個事實,在興慶宮度過悲慘的晚年。連唯一的老夥伴高力士也被貶,真是悽悽慘慘慼戚。
而後到了宋朝,也有四位太上皇,宋徽宗,宋高宗,宋孝宗,宋光宗。宋朝的太上皇,基本都是甩鍋型,自己搞不定的丟給兒子搞。
當然在這種環境下,也是晚年悲慘,比如宋徽宗就客死異鄉。明英宗朱祁鎮更是傳奇的太上皇。別人當太上皇都是兒子封的,他的太上皇是他弟封的。怪就怪他聽信宦官王振的話,御駕親征,結果被瓦剌軍給俘虜了。更戲劇的是,他當了太上皇以後,居然還能把位置搶回來,真是厲害了我的太上皇。
清朝乾隆則是史上最幸福太上皇,自願讓位,安享晚年,皇帝當的也夠久。
總之,太上皇大部分時候是一個用於保命的臨時崗位,而且是窩囊的保命。
-
4 # 君箋雅侃紅樓
中國歷史上有特別多的太上皇。比較有名的是唐太祖李淵,唐明皇李隆基,宋高宗趙構,清高宗乾隆等,大唐和南宋時代,太上皇頻繁出現。
唐朝太上皇大多不是自願的,都是兒子透過一系列或政變或鬥爭後藉機上位。太上皇不得已無奈交接。
南宋從趙構開始,卻大多是自願放棄當皇帝,主動當太上皇。這也和內外部環境有關。四周強敵環視,皇帝不好乾,皇帝的權利也沒那麼大。誰愛幹誰幹!
乾隆是因為實在太老了,幹不動了。當了一輩子彈幕王,自詡十全老人的乾隆,當幾年太上皇,雖然並不順心順意,卻也心甘情願。
那這幾位我們都不說。說說大明唯一一位太上皇明英宗朱祁鎮。關於這個人,本人是十分鄙視的。客觀來說很矛盾,也很難評價,他是個有魅力的人,也是個矛盾的人,一個失去擔當的人,也是個身不由己的人。
“土木堡之變”後,閃耀人格魅力的明英宗差點單槍匹馬征服整個瓦剌。短時間內聚攏了一大批瓦剌粉絲,嚇的也先趕緊把他丟回大明,既然沒有油水,就別禍害我了。
回到大明的朱祁鎮,主場已經成了他弟弟明景帝朱祁鈺。就算再不心甘情願,他也只能當個太上皇——原來哥哥也可以當了太上皇,還以為只有老爹能當呢。最後被實際軟禁在南宮之中。
他這個太上皇估計是挺慘的——自己作的。生活都需要自給自足還沒有生財之道。只能靠皇后變賣首飾,做做女紅維持。
我們要說朱祁鈺這人還不錯。“土木堡”之變後,朱祁鈺挺身而出,雖然身不由己,但能信任支援于謙,擊退瓦剌,這就是大功勞。而儘管他也希望這個哥哥早點死,自己一脈千秋萬代。卻並沒有對哥哥朱祁鎮,侄兒朱見深下狠手——這要是他們祖宗朱重八,估計這父子倆早陰溝裡埋了。因為長期生活在極端心理壓力之下,護國有功者朱祁鈺對誤國有罪者朱祁鎮的對峙中,竟漸漸落了下風,可見明景帝這是個有良心的人——只有有良心的人才會折磨自己。
弟弟有良心,哥哥卻臉皮太厚。不然朱祁鎮也活不了那麼久,早找塊豆腐撞死了。我始終堅信他是個忘恩負義的人。明景帝畢竟沒有殺他,那麼對他完全可以理解,自保而已,一旦真要太上皇翻盤,景帝一脈只能更悽慘。
結局也就是這樣。朱祁鈺兒子死了,自己也要死了。太上皇急三火四的在野心家石亨,徐有貞的匡扶下復辟了。至於那個病中的弟弟,理都沒人理他。明代和中國歷史上最有意思的兩個皇帝同臺竟然持續了小一個月。我們實在不知道景帝是怎麼死的,也不願意猜想,就留點美好吧。
《明史》記載,癸丑,王薨於西宮,年三十。諡曰戾。毀所營壽陵,以親王禮葬西山,給武成中衛軍二百戶守護。
三十歲就自己為了一個狼心狗肺的哥哥把自己折磨死了。可嘆。
差點丟天下的回來尊為太上皇,守住天下的死去被貶為郕王諡曰戾。說朱祁鎮是最忘恩負義的人,也無可厚非。你說你就賞弟弟一個皇位尊號又如何?繼位合法性,搞個詔書不就完了。反正朱祁鈺也沒兒子。結果不但給了惡諡,貶了王,更把墳給刨了。祖墳都沒讓進。人家抱你孩子下苦井了?下人啊!何況他還腦袋短路的殺了于謙。只為了復位名正言順。
這就是做了幾年太上皇的明英宗朱祁鎮。他的太上皇餘生是發奮圖強再做皇帝。做了皇帝后貶斥功臣,殺害於謙,信任奸佞。雖然後期撥亂反正。但能讓人記住的,也只是“土木堡之變”,“奪門之變”,“殺于謙”,唯一的閃光點是死前廢除了“后妃殉葬”制度。連兒子也沒教好。還好有個好孫子!
-
5 # 山海仁愛
說起太上皇這個職業
一定是集權利與榮耀於一身的職業
如果願意操勞當然可以大權在握
不願意操勞就可恣意享樂
(然鵝,這只是郡主的想象)
那麼,太上皇的生活是怎樣的呢?
郡主坐上了時光機打算一探究竟
秦末漢初
劉太公
作為一個安靜種莊稼的勞動人民,劉太公的生活很簡單,被封太上皇也只是為了解決父子見面時的禮節。所以他的太上皇生活十分安逸幸福~
這怕是歷史上最平安喜樂的太上皇了吧~
西晉
司馬衷
司馬衷當太上皇和當皇帝沒有什麼大的不同,終其一生都在充當傀儡。皇后賈南風的傀儡、司馬倫、甚至亂王都曾掌控過他。
當皇帝和當太上皇沒有什麼區別
emmmm......始終如一,不錯!
唐朝
李淵
他的兒子李世民比較有名,對,就是發動玄武門事變的那個。事變之後,李淵不得不退位讓李世民成功上位,之後過著物質豐裕而精神不暢的生活。
說起來這也算是歷史上最糾結的太上皇了
有才的兒子不喜歡,喜歡的兒子沒有才
明朝
朱祁鎮
他的大名大家應該都有聽說過,帶兵出征被俘的皇帝。被遙尊為太上皇之後好不容易回到明朝竟然還發動政變之後又當了幾年皇帝,66噠~
也真是夠能折騰的
這麼看來還是當皇帝好哇
清朝
愛新覺羅 弘曆
因他年輕時立誓:當皇帝的年月不會長於自己的爺爺康熙,所以在期限到來之際不得已將皇位傳給了自己的兒子,但是仍然大權在握,只是換了頭銜而已。
畢竟招募我需要10個英魂,我兒砸嘉慶只要3個
還真是操心的命
不過以後誓言這東西還是不要隨便立了~
萬一到時候做不到多尷尬呀
看完這麼多太上皇的生活
聖上還想讓太子登基,自己做太上皇嘛?
-
6 # 吳建彬
太上皇,99.99%都是現任皇帝的親爹!朱祁鎮例外
(劉太公)
被開國皇帝封的太上皇,在中國歷史上只有劉邦的父親劉太公一人。劉太公住不慣宮殿,吵著鬧著要回老家住。皇帝就這麼任性,劉邦無奈,只好按照老家的格局在大漢帝國的京都長安重建了個“老家”,將劉太公的一幫“狐朋狗友”也接了過來,就這樣,劉太公幸福的度過過晚年。
(乾隆)
不論處於任何目的,主動退位的皇帝除了乾隆“貓叫了個咪咪”,從皇帝到太上皇,到死都掌握著實權,那無人敢惹,跺一腳,皇宮仍能抖三抖。李旦夾在小妹妹和寶貝兒子之間,煩的實在沒辦法,只好退位讓給李隆基,李隆基滿心歡喜,自然就對老爹120個放心。禮數有加,好吃的好喝的管個夠。但李隆基沒給李旦面子,執意殺了太平公主,李旦實實在在的有點後悔退位,而且和李隆基著實鬧了一段時間的不愉快。
(朱祁鎮)
至於被逼從皇帝變成太上皇的李淵、李隆基、朱祁鎮等太上皇們,除了李淵,把什麼都看成浮雲後,日日尋歡作樂,夜夜笙歌,今朝有酒今朝醉,過得還算可以。李隆基、朱祁鎮們的日子就不好過了,享受“監視居住”的待遇,說白了就是軟禁宮中,還時常被家奴(太監)欺負。最可悲的要算朱祁鎮了,過得還不如一個富家翁,被圈在宮中,有時還得靠自己瞎了眼的皇后紡線貼補家用。
綜上所述,太上皇的待遇還分“三六九等”,“人比人活不成”絕對是真理。
-
7 # 科技歷史說
太上皇,顧名思義:就是皇帝的退休生活,畢竟不再操心政務,而且後繼有人,自然這日子想想都刺激,那麼歷史上有名的太上皇究竟是如何度過餘生的呢?
實際情況可能和我們想象的不太一樣,太上皇也還分主動型和被動型,就是那種自願退休和被迫退休兩種,主動退休當然一切好說,但要是本來自己皇帝也沒做夠,還想再多做幾年,直接到壽終正寢,但是兒子們已經等不及了,那可怎麼辦?當年開國皇帝李淵就是如此,儘管身為父親,但是這兒子可是一點面子都沒給自己留,二話不說,一場玄武門之變,直接讓李淵退位讓賢,而且還要面臨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悲劇,太屈辱了。
那麼退位後的李淵究竟做了些什麼呢?
其實失去自由是必然的,畢竟當時的李世民對於父親還是有所忌憚,儘管自身實力完敗父皇,但是畢竟這件事並非多麼光彩,嫡長子繼承製,直接斬斷李世民當皇帝念想,這怎麼可以,所以李世民也是敢作敢當之人,只不過在道德輿論上有點說不過去,所以,為了防止李淵想不開,或者出什麼意外,李世民自然是要密切關注老爸的,既然政治與自己無緣,那麼李淵也就只能用娛樂來充斥自己的生活,除了喝喝茶,曬曬太陽,無非就是找人下下棋,聊聊天罷了,也可能是為了彌補喪子之痛,李淵還是挺能行的,老當益壯,又生了兩個孩子,可以說心理上也不至於有那麼大的壓力了吧,不可否認,父子之間的權力之爭,李淵輸的很徹底,但是要論生活,他也算得上大贏家了,人這一生,除此之外,怕是也沒啥了。
接下來重點要說的就是兩位白手起家的皇帝,一位劉邦,一位朱元璋,整個中國歷史長河中,共計420位皇帝有餘,能夠被稱之為太上皇的稱號的,卻僅僅23人,相當於二十分之一,況且這裡邊有透過自身努力奮鬥當上的,也有在兒子的艱苦奮鬥之下,坐享其成的,畢竟皇帝的來源也就兩種,一種拼自己,一種就是拼爹了,無一例外。太上皇的位置,除了拼自己,就是拼兒子,這就很有意思了。
歷史上最特殊的太上皇,就是劉邦的老爸劉太公了,起初對於自己遊手好閒,不務正業的三兒子劉邦是一點也不看好,但是就是這個當年他最看不上的兒子,卻因為機緣巧合,直接從一介草民逆襲為皇帝,按照常理來說,太上皇本來是當過皇帝,才能在退休後獲得此項殊榮的,但是劉邦偏不,就讓自己的老爸當上了人人羨慕的太上皇,那日子可謂悠哉悠哉。只不過得來容易,自然也沒有實權的。當然比起當年的苦日子,那可簡直不要太爽。
朱元璋老爸朱五四可是有史以來最慘的太上皇,儘管最終名號實至名歸,但是呢,儘管自己的兒子飛黃騰達了,但是可沒有跟著兒子一天清福都沒享受過,當年因為天災人禍,直接導致朱五四一家支離破碎,朱元璋能夠活命都實屬萬幸,當年甚至於沒有下葬的地方,要不是當年朱元璋放牛的地主家的哥哥看他可憐,估計可就真的死無葬身之地了。不過相比較之下,朱元璋能夠有如此成就,或許朱五四在另一個世界也是很欣慰的。
太上皇的退休生活,究竟真的好嗎?實際上單純從普通人的生活角度出發,簡直不能用幸福來形容,那簡直是常人想象不到的幸福,但要是涉及政治問題,那就比較痛心了,看著自己的兒子們兄弟相殘不說,自己也有可能淪為政治犧牲品。
-
8 # 漂浮菌
太上皇就是皇帝的爹,而且得是活著的。歷史上的太上皇很少,一共也沒幾個。因為皇帝這個職業基本就是終身制的,沒人願意主動去讓位,基本都是死了以後下一任才能輪到接班。當然還有些皇帝會給他已經死去的老爹追封太上皇,但不在我們的討論範圍內,咱們只談活的。
讓我們看看歷史上能當上這麼稀缺太上皇的都有哪位。先說一個離我們最近的,說是最近,其實也有兩百多年了,那就是乾隆皇帝。
乾隆皇帝是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雖然不是當皇帝最久的,卻是實際掌權最久的皇帝。因為他退休了以後還不閒著,還想繼續發光發熱,給他兒子嘉慶指導工作。所以一直到死嘉慶才算掌權,當上了名副其實的皇帝。
那既然乾隆這麼貪戀權利,為什麼又會主動退休呢?這還得說一下他爺爺康熙,康熙是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一共當了61年的皇帝。而乾隆身體好,活的比他爺爺久。當了60年皇帝以後身子骨還是很硬朗,相信他兒子的心情可能不會太美麗了。總之就是乾隆跟他爺爺的關係好,不想超過他爺爺的工齡。就主動提出退休,自封為太上皇帝。
但是乾隆心裡又不捨得他的辦公椅,所以就抓著權利不放。命令和珅整天站到嘉慶皇帝的龍椅旁,大臣們不管什麼事情都得報告給和珅,再由和珅轉告給他。嘉慶皇帝一點決斷的權利都沒有,所以嘉慶才這麼恨和珅,乾隆剛死第四天就把和珅送去給他爹陪葬了。這個是題外話。
所以上面也說了,乾隆皇帝的退休生活其實很簡單,跟退休前一樣。名為太上皇,還幹著皇帝的事。不得不說這位可真讓他兒子討厭的。
說完了歷史上最後一個,我們再說一下歷史上第一位活著的太上皇。這位就是漢太祖劉邦的父親劉煓,這位又是為什麼讓位自居太上皇呢?因為他根本沒當過皇帝!
對歷史稍微瞭解點的人應該都知道,劉邦是大漢王朝的開創者。劉邦是農民出身,他爹出身自然也好不了。他小時候還被他爹數落,說他懶以後肯定沒出息。沒想到這個懶兒子參加造反最後竟然當了皇帝。劉邦當皇帝那年是54歲,當時他爹69歲。當了一輩子農民,沒想到老了70了來了這麼大一驚喜!
既然兒子當了皇帝,那麼老子自然就是太上皇了。這位劉煓可是打破了好幾個記錄,他是第一位活著當太上皇的人,同時也是太上皇裡面唯一沒有當過皇帝的。
讓我們看看他的太上皇生活是怎麼過的。劉煓雖然是劉邦的父親,但對歷史而言卻是也是個小人物,史書上對於他的記載不多。只在一本晉代的小說裡提到這麼個故事。說他當上太上皇以後過的並不高興,劉邦問他為什麼,他說以前當窮人時候整天在街上跟人喝酒,看鬥雞踢球,可現在整天在皇宮裡實在太悶了。
這件事情因為是記載在一本小說裡,不是正史,真實性不大。所以史上第一位太上皇的老年生活到底如何,現在已經不可知了。
接下來再說一位最出名,影響力最大,也是最厲害的太上皇,那就是大唐王朝的開創者李淵。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鼎盛的朝代之一,也是最強大的朝代之一。李淵建立唐朝以後,只當了8年皇帝就傳位給了兒子李世民,然後就退休當了太上皇。李淵也破了個記錄,那就是開國皇帝裡主動退位的。
其實他也不願意,而是被逼的。本來李淵當皇帝以後,正準備好好享受帝王生活呢。結果兒子們不讓人省心,幾個兒子為了搶他屁股下的龍椅打起來了。本來定下來的太子李建成被老二李世民給殺了,李世民還順帶著把他另一個兒子李元吉也殺了。這麼一來能接班的就只有李世民一人了。李淵一方面心灰意冷,一方面也確實被李世民逼的沒辦法,所以沒過多久就讓位給了兒子,退居二線當了太上皇。
讓我們看看他退休的日子都怎麼過的。李淵退休後李世民對他還是很孝順的,不過他應該是有點埋怨兒子。除了參加過李世民舉行的幾次宴會外,基本沒離開過居住的大安宮。每年夏天李世民一家到行宮避暑的時候他也不願意去。後來李世民為了孝敬他,給他蓋了著名的大明宮,不過還沒蓋好他就病死了,沒享受到。
這幾位就是歷史上最出名的幾位太上皇了。
-
9 # 置身黑白的精彩
所謂太上皇,乍一聽彷彿有點博士後的意思,屬於最高級別
但實際上,大部分太上皇如同小品中所說的“咋還學著學著就倒退了,到了博士後面去了呢?”
歷史上的太上皇,大致有四種
第一種,被逼無奈型
第二種,自己願意型
第三種,沽名釣譽型
不同型別的太上皇,分別過著不同的日子,如同博士後和博士倫一樣有著天壤之別
兒子看好了皇位,逼著當爹的去做太上皇(一朝兩例)唐朝高產太上皇,一個李淵、一個李旦
李淵比較慘,頭天還是皇帝,太子(李建成)也蠻聽話。第二天小兒子李世民跑過
說道:“爹,從今天開始你就是太上皇了!”
李淵很詫異,“咋了,你哥要造反啊?”
“你說建成啊?他已經掛了,還有元吉也跟著去了!”
李淵一臉煞白,“好,世民乾的不錯!那個,從今天開始你當皇帝”
被迫成為太上皇的李淵,日子過得不算舒坦。因為李世民屬於篡位,所以從那之後李淵的一舉一動均受到限制,也就是所謂的軟禁
鬱鬱寡歡中離世的李淵,雖然活了71歲,可是晚年並不幸福
而中宗李旦,就更尷尬了。前後兩次登基的李旦,在位八年,但掌權只有兩年,稱太上皇四年,可謂是歷經風雨
而逼迫他退位的,就是知名度極高的唐玄宗李隆基
當皇帝太累了,當太上皇享福去!持有這種觀念的太上皇,不在少數。他們想著當皇帝需要日理萬機,為國家操心勞累,幹不好還得捱罵,不如當太上皇享福啊
於是乎,就有皇帝一拍腦袋決定禪讓,管他誰接手呢,哥先瀟灑去咯!北齊皇帝多荒淫,自高洋狂飲醇酒飢渴而死之後,高湛更是前赴後繼,成為中國皇帝殘暴荒淫的優秀代表
十歲的兒子推上來當皇帝,自己卻一頭鑽進後宮,可惜精力有限,幾個月後就......
當然,高湛是反面教材,另外一個就比較厲害了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就是接受了老爹的禪讓,很小就當上皇帝的。而正是由於小時候受盡磨鍊、練就一身本事,才有了後來的巨大成就
而他老爹拓跋弘(非錯別字,同名不同字)之所以要禪讓,竟然是為了潛心學佛,也算是中國歷史上皇帝中的奇葩了
如果說,全世界我都可以放棄,只是因為我太NB有一種太上皇,是真正意義上的太上皇,只是為了層級更進一步,去享受這世上最後可以享受的東西
代表人物,也可以說是唯一代表人物——乾隆皇帝
成就了十全武功,寫就了三萬首詩後,乾隆爺覺得自己功德圓滿,可以享享清福了
在位長達六十年的乾隆,可謂是看盡世間花開花落,屬於功成名就
所以他選擇退位成為太上皇,將皇位傳給太子顒琰
雖說禪讓,但仍舊把持朝政,國家大事無一不由乾隆本人決斷,顒琰實際上只是徒有其名而已
這種型別的皇帝,不多見。還有一個人也算是有這種感覺,不過不太一樣
此人歷經艱辛萬苦,顛沛流離前半生,為了偏安一隅苦苦支撐了大半輩子
最後選擇禪讓皇位去享清福,而且願意徹底放下權力——宋高宗趙構
當然了,歷史上的太上皇,大多是無奈之舉
比如宋徽宗趙佶成為太上皇,是因為大兵壓境被逼無奈
再如明英宗朱祁鎮成為太上皇,是因為自己好不容易逃回來,但代皇帝弟弟看上這個位子,不願意讓出皇位
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太多皇帝是被迫之下成為太上皇的
主動去當的,還真不多。而能夠完美勝任太上皇這一職位的,也唯有乾隆爺一人了!
-
10 # 我是越關
歷史上太上皇極少,數千年的歷史中,下面我就盤點了九個比較出名的太上皇。分別是劉邦的父親劉太公;唐高祖李淵;唐睿宗李旦;唐玄宗李隆基;宋徽宗趙佶;宋高宗趙構;宋孝宗趙昚(shen);宋光宗趙惇;明英宗朱祁鎮;最後就是清朝的乾隆皇帝。
撿來的太上皇;劉邦當了皇帝之後,每天都去給劉太公請安,行父子禮節,但是劉邦的管家卻對劉太公說“你雖然是皇帝的生父,但也是陛下的臣子。你也應該對皇上行禮。”第二天,劉太公在門口果斷的給劉邦行禮。結果劉邦知道原因後劉尊奉劉太公為太上皇了。如此看來劉太公的太上皇過得還不錯。
慘死土炕的太上皇;金國攻打宋朝都城汴梁時,宋徽宗趙佶迫不及待地把皇位傳給了自己的兒子宋欽宗。不想揹負這亡國之君的罵名。退位做起了太上皇。結果金國軍隊破汴梁城,有了靖康之恥,徽欽二帝都被俘獲,帶去了五國城,過著被羞辱虐待的豬狗生活,最終做了九年的階下囚太上皇,死在了土炕之上。
不甘心做太上皇的;明英宗朱祁鎮土木堡之變被俘之後,失去了皇帝的位置,被迫成為了太上皇,但是後來卻不甘心。終於發動了政變,奪回了皇帝的位置。
做的最長的太上皇;趙構做了36年的皇帝之後退位,當了25年的太上皇。趙構是主動讓位的,而且做了25年太上皇,想來應該是生活的不錯。
主動讓位型太上皇;一般主動讓位的都過得不錯。唐睿宗李旦主動讓位給了唐玄宗李隆基,宋孝宗主動傳位給了宋光宗趙惇,都可以說是頤養天年,過得悠閒自在了。乾隆皇帝也是主動讓位,過得不錯卻是因為傳位沒有把權利傳給嘉慶。
被動讓位型太上皇;被動讓位的太上皇過得就悽慘了,唐高祖李淵和唐玄宗李隆基,還有宋高宗趙惇,這幾位屬於典型的被迫做了太上皇。基本上都被限制了行動,過起了囚犯一樣的生活。
-
11 # 小約翰
中國歷史上的皇帝有數百個,太上皇卻只有十幾個,而且這十幾個太上皇裡,有一些還是自己不承認自己是太上皇的(尷尬),關於太上皇的下場,則各不相同。
下場最好的,當屬主動讓位的。
這種情況有兩個典型——乾隆帝和宋高宗。乾隆帝中年的時候,由於長期不立太子,被大臣指責貪戀權位。乾隆帝表示並不是貪戀皇位,於是自己給自己立了一個flag,說自己如果在皇位上幹到聖祖皇帝(康熙帝,在位60年)的年頭的話,就主動禪位。乾隆也就是順口一說,因為在他之前,康熙帝是中國兩千年封建史上在位最長的皇帝,他覺得自己無論如何也不會在位六十年。結果偏偏自己賊長壽,到了乾隆六十年,大臣們提醒乾隆不要忘了當年立下的flag,乾隆不得已禪位給了嘉慶。雖然自己做了太上皇,可是對權力的慾望絲毫不減,以太上皇的名義繼續掌控朝政,直到三年後去世。
宋高宗趙構和這種情況類似,屬於迫於內外壓力主動退位,可是他比乾隆還過分的是,他足足做了25年太上皇!在這25年裡他大事小情都要干涉,搞得現任皇帝宋孝宗很不爽,最後宋高宗死後,宋孝宗自己都覺得沒意思,乾脆兩年後也禪位了。
比主動禪讓慘的,是被動禪讓。這種事情多出於唐朝,唐太祖李淵在玄武門之變的時候,被李世民的軍隊逼宮,不得已立李世民為太子,兩天後禪讓給李世民稱太上皇。李世民雖然在之後對李淵還不錯,但也僅僅是面子上的事情而已,生活待遇尚可,但也被逐出皇宮,去秦王府邸居住。至於老皇帝心裡是什麼滋味,那就不是李世民關心的問題嘍。
唐玄宗李隆基也一樣。安史之亂使李隆基的微信大減。安史之亂的過程中,太子李亨和玄宗一行在路上分道揚鑣,太子一黨在靈武稱帝,遙尊成都的唐玄宗為太上皇,唐玄宗也不得不承認這個既成事實。之後長安光復後,唐玄宗雖然表面上還有皇帝的體面,實際上已經被兒子給軟禁在皇宮裡不得出入了。
最悲慘的莫過於因為國難成為太上皇的。宋徽宗在第一次金兵南下之後為了逃避戰亂,急急忙忙的禪讓給兒子宋欽宗想要南逃。結果無論是宋徽宗還是宋欽宗都沒有躲開靖康之難,被抓到冰天雪地的五國城裡受盡凌辱而死。
明英宗因為土木堡之變被韃靼軍隊俘虜,明朝朝廷另立了明代宗,尊明英宗為太上皇。一年以後,英宗回朝,明代宗為了防止明英宗爭皇位,將他在南宮囚禁七年,過著囚徒一般的生活。七年以後明英宗政變復位,第一件事就是把明代宗廢掉,並給了一個惡諡,可見仇恨之深。
至於中國第一個太上皇劉太公,則十分有趣。劉邦當皇帝的時候年齡並不太大,結果沒法給父親安放位置。雖然自己是天下最大的皇帝,可畢竟不能讓自己的父親給自己行臣子的禮儀。所以為了安排一個比皇帝還大的位置,專門設立了“太上皇”以尊崇劉太公,也算是劉邦盡一點自己的孝心吧。
-
12 # 致守仁
這裡是不請自來的守仁君
守仁君認為,太上皇能不能過好日子,關鍵在於你這太上皇的位置是怎麼來的。還有繼任者的良心了。
中國歷史上的太上皇沒幾個,有也是被逼的。像唐高祖李淵,武周皇帝武則天,唐玄宗李隆基,南宋光宗,明英宗朱祁鎮等人。這些人禪讓之後雖然不至於受罪,但過的也是暗無天日的日子。
還有一個比較虧,就是趙武靈王。趙武靈王搞胡服騎射,趙國軍事上非常厲害,趙武靈王慢慢也對政治沒了興趣。於是他主動禪讓給兒子趙惠文王。自稱主父,然後讓他兒子搞政治,自己一心撲到軍事上。趙武靈王本意上是搞個二元政治。但是中國的國情是不允許國有二主的。沒幾年他和他兒子的矛盾就越來越多,最終發生沙丘宮變。這為主父活活被餓死。
還有一類太上皇。那就是主動禪讓,但是仍然大權在握。代表人物就是乾隆皇帝了。還有北魏獻文帝也是那種北周宣帝,北齊皇帝高湛都屬於這類。這種太上皇,擔驚受怕的往往是皇帝。
還有一類就是那種主動禪讓日子過的也不錯的,像秦莊襄王,宋高宗,宋孝宗等人,這類人一般都是放權放的徹底,繼任者說不上有多好,但起碼領他們的情。尤其是宋高宗。當了太上皇后還享了26 年的福才死。
下面說一個特別的,宋徽宗。徽宗就比較有意思。這為太上皇是怎麼回事呢?當初金軍打了過來。一手把北宋敗乾淨的宋徽宗一嚇之下傳位給兒子,自己跑到江南避禍。自己惹的事讓兒子頂包,這也算上實力坑兒子。
還有一個我認為是真正意義上,最符合太上皇身份的太上皇。他就是劉邦的爹,劉老太公。
劉老太公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在世的太上皇(秦莊王是秦始皇追諡的,不算。)這位太上皇沒當過皇帝。兒子打拼下來江山,接老子去當太上皇。劉老太公那是相當舒服。
-
13 # 一枚明粉
皇帝常有,太上皇卻不常有。中國歷史上出現過83各王朝,559個帝王,其中397個帝,162個王。前前後後出過20多個太上皇,我選其中典型的來談一下。他們的命運都很有特色。
漢高祖劉邦的父親劉太公(劉執嘉):歷史上唯一唯一沒當過皇帝直接當了五年太上皇的人。
唐高祖李淵:開國皇帝,當了九年皇帝,在玄武門政變兩個月後禪讓,當了十年太上皇,這日子幹啥我們不知道。
(太公墓)
唐玄宗李隆基,他的父親就當過三年太上皇,他在安史之亂後,太子北上靈武,被尊為太上皇。一系列博弈以太子收復兩京告終,成為事實上太上皇。當了六年。
宋徽宗趙佶:徽宗總想造就盛世,折騰了國家,金人第一次南下攻至開封,皇帝威望下降,自己把皇位丟給太子就去了揚州,後來回來就被架空了。再就是破城後到了北方。算是當了一年,又當了八年俘虜。
南宋前三皇帝都當過太上皇,宋高宗趙構、宋孝宗趙昚、宋光宗趙惇。趙構是因為海陵王南下威望下降,孝宗是在父親死後禪讓,差點成了一傳統。
明英宗朱祁鎮:太傳奇了。歷史上唯一一位被俘虜後,國家大體還在的皇帝;唯一一位被俘還能活著回來的皇帝;唯一一位太上皇成為皇帝的皇帝。當了9年(1年被俘加八年南宮)。
(明英宗)
清高宗乾隆皇帝:86才退休,剩下三年也掌控朝政。
(乾隆的“太上皇帝之寶”)
-
14 # 擺渡追尋
看了這麼對,感覺沒有一個說的相對全的,基本都是再說典型,個人瞭解的實際上和本質上的如下,不全勿怪。
第一,先秦戰國趙武靈王,傳位於趙惠文王,自稱“主父”,後餓死沙丘。隨雖然那時沒有太上皇稱謂,但本質上沒啥區別。
第二,劉太公,第一個太上皇稱謂的,便宜得來的,沒有當皇帝卻活著的太上皇。
第三,晉惠帝,也就是晉武帝司馬炎的白痴兒子,司馬倫篡位,立惠帝為太上皇,這倆差了好幾輩,司馬倫是司馬懿的兒子,惠帝是司馬懿的曾孫了。
第四,南北朝北朝齊高湛,傳給高緯,酒色而死。
第五,唐高祖李淵,大家都知道的。
第六,李旦,退位狂魔,先是自己的母親,再是自己的哥哥,最後又給自己的兒子唐玄宗。
第七,唐玄宗,上面那位的兒子。
第八,周世宗柴榮的父親,雖然沒有加封太上皇,但感覺都一樣,大寫的尷尬,這對父子。
第九,宋微宗,傳位自己的兒子,也沒有逃過命運的你跑我追。
第十,十一,十二,高宗,孝宗,光宗,太上皇是有傳統的。
第十三,明英宗,土木堡之變的那位,御駕親征被俘,而成為太上皇,後復辟。
第十四,明世宗嘉靖的父親,沒當過一天皇帝,而且還死了的太上皇。
第十五,乾隆,不多說,大家都知道的。
-
15 # 有書共讀
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文化中,產生了很多的皇帝,同時也就有了形形色色的太上皇。
太上皇,也稱太上皇帝,是給予退位皇帝或當朝皇帝在世父親的頭銜,通常給予的物件是在世但已禪位的皇帝。
有的太上皇根本沒有當過皇帝,是因為他們的兒子當上了皇帝,所以才被加封為太上皇的。
還有的太上皇是自己退位後被冊封的。
太上皇的地位雖然尊貴,結局卻不盡相同。下面,有書君就帶領大家來回顧一下歷史,看看這些太上皇是怎樣度過餘生的。
1,第一位太上皇。秦王贏政統一天下後,認為自己功勞已經超過了三皇五帝,前人的封號都不足以顯示自己的德行。於是,他就發明了皇帝這個稱號,並且自稱為始皇帝。
為彰顯仁孝,又追封已經過世的父親異人為太上皇,這就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太上皇。
異人即位後不久就病死了,所以也沒什麼故事。
2,第一位活太上皇。漢高祖劉邦斬白蛇起義,廣納賢才,終於一統天下,開創了大漢王朝。
劉邦是開國皇帝啊,他老爸劉太公在公開場合見了他都被臣下要求行君臣之禮,禮畢,劉邦才還以子禮。
這叫做先有君臣,後有父子。
劉邦是個大孝之人啊,不忍心他老爸跪來拜去的,心說這多麻煩啊,都是親爹親兒子,乾脆封您個太上皇玩吧,咱爺倆也別行大禮了。
於是,劉太公成為歷史上第二個太上皇,同時,也是歷史上第一位活著的太上皇。
劉太公當了太上皇之後,很不習慣宮廷生活,天天有那麼多人伺候著,跪來拜去,覺得老不自在了,恨不得把皇宮改成村莊,把御花園倒騰成菜園子,再養一隻大黃狗。
他還總唸叨一句話:城裡套路深,俺要回農村。
劉邦一看這也不行呀,老頭都八十多歲了,回鄉下去誰放心呀。就下令在京城附近,仿照沛縣的樣子,修建了一座小村莊,然後就把劉太公和過去一些老人手都安頓在了村裡。
從此,劉太公又過上了雞犬相聞的安逸生活,直到老死。
3,餓死的太上皇。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聽過。但是,後來的故事可能都不太瞭解。
老趙在位時,大力發展軍事建設,引進外籍教官和兵源,建立了天下第一的騎兵軍團,親自帶著他們東征西討,還滅了眼中釘中山國,走遍了趙國的山山水水,成為天下第一驢友。
有一次,他在夢中遇見一個美女,一下就墜入了情網。幾經尋訪,終於找見了,納入後宮,萬般寵愛,她,就是吳娃。
可惜紅顏薄命,吳娃沒享幾天福就死了,臨終前懇求立自己的兒子趙王何為太子。
老趙萬分悲痛,答應了她的請求,廢了公子章,改立趙王何為太子。
後來,為了專心對外戰爭,老趙決定傳位給太子何,也就是趙惠文王,讓其主理國內政治經濟大權,而自己退位當了太上皇,自稱為主父。
經過不懈的努力,趙國成為了超級強國。這時,主父又想收回王位,圖霸中原。
但是,新王也很賢明,又是正統渠道繼承的王位,身邊早就有了新的領導班子,連主父過去的親信肥義也宣誓效忠新君,反對他復位。
肥義提醒他,這樣做勢必導致王權分裂,削弱國家勢力,大家是不會支援他這樣做的。可是,對權力的渴望徹底衝昏了他的頭腦。
為了收回權力,主父轉而支援大兒子公子章。公子章也是一個有能力的人,多次隨父遠征,都取得了良好的戰績,在軍中很有威望。
父親的支援使他的野心瞬間膨脹,他決定鋌而走險,發動兵變。
但是,很不走運,兵變失敗了。
趙惠文王的手下衝入主父宮內,誅殺了公子章及其黨羽,並不許主父出宮。
在斷糧斷水三個月之後,主父被活活餓死,成為歷史上第一個被餓死的太上皇。
4,荒唐的太上皇。司馬懿的第九個兒子,趙王司馬倫,是晉武帝司馬炎的叔叔,晉惠帝司馬衷的叔爺爺。
他打著為太子復仇的旗號,聚攏了一幫手下,衝入皇宮,殺了把持朝政,淫亂後官的皇后賈南風,大力清除異己,獨霸朝綱。
不久,司馬倫又謊稱司馬懿託夢給他,要他當皇帝。於是,偽造了禪位詔書,逼司馬衷讓出了皇位。
更為可笑的是,為了掩飾自己的篡位行徑,這個叔爺爺竟然逼迫被他趕下臺的族孫司馬衷當了太上皇,成為歷史的笑柄。
司馬倫上臺後,亂封官爵,以致於王侯氾濫,甚至連看門的奴才,都有官爵在身。
因為官封的太多了,沒有足夠的貂尾做帽子上的裝飾,只好用狗尾來代替,這就是狗尾續貂的來歷。
這場荒唐的鬧劇只上演了一百多天,就匆匆收場了,司馬倫和幾個兒子也統統被殺了。
後來,司馬衷重新被推上了皇帝的寶座,被諸王當作傀儡,爭來奪去,終於在洛陽被東海王司馬越毒殺,葬於太陽陵,時年48歲。
5,被軟禁到死的太上皇。玄武門之變後,李淵退位,稱太上皇。自從幹了太上皇,這待遇馬上不如從前了,也不能亂跑,也不能亂會客,只能呆在宮裡,吃飽了就遛鳥。
不久以後,皇宮也住不成了,就搬到了宮外的王府居住,一直到病死,享年71歲。
安史之亂後,唐玄宗威嚴盡失,太子李亨勢成,並被手下將領擁立為新皇,遙尊遠在成都的玄宗為太上皇,是為肅宗。
玄宗回到長安後,肅宗把他安排在興慶宮中,看管更嚴。左右上下的老人手全部換光,一直服侍他的高力士也被流放。
後來,又被搬到太極宮,一直到死,享年77歲。
唐朝這兩代太上皇,都是被軟禁到死的太上皇。不過,總算是得以善終。
6,把牢底坐穿的太上皇。洪湖水,浪打浪,我浪裡個浪。
宋徽宗趙佶從小就是一個浪蕩的玩主,當了皇帝以後就更會玩了,不但玩遍了皇宮的女人,還跑到妓院裡去和名妓李師師鬼混。
一時間上行下效,政治腐敗混亂,激起了無數的農民起義,還招來了外族的入侵。
在金人強大的攻勢下,他嚇破了膽,匆匆忙忙把帝座傳給兒子趙桓,就跑路了。從此自封為太上皇,繼續過著浪蕩的生活。
終於,北宋王朝的滅亡了。趙佶父子都當了俘虜,並且在異族的監獄裡被囚禁到死,可謂是把牢底坐穿的太上皇。
7,復辟成功的太上皇。時間過得飛快,嗖的一下,就到了明代。
明英宗朱祁鎮幼年即位,大權旁落在一個名叫王振的宦官的手裡。
時值瓦剌軍隊入侵邊境,王振害怕自己的家財受損,極力鼓動英宗御駕親征。這英宗哪會打仗啊,頭腦一發熱,拔出寶劍一指:“弟兄們衝啊”…
結果土木堡一戰,五十萬大軍全軍覆滅,英宗也當了俘虜。
訊息傳回京城,上下一片恐慌,眾大臣紛紛主張向南遷都。兵部侍郎于謙力排眾議,在皇太后的支援下,立英宗的弟弟朱祁鈺為新皇帝,也就是明代宗,尊英宗為太上皇。
同時,組織人手,擊退了瓦剌人的進攻,取得了京城保衛戰的勝利。
瓦剌人一看,這俘虜皇帝也沒有利用價值了,就把他給放了。
七年後,代宗大病,朝中暗流湧動,人心不穩。太上皇一看機會來了,就勾結舊臣和王振餘黨,發動了“奪門之變”,推翻了代宗,重新當上了皇帝。
可憐一代忠臣良將於謙,也被複闢成功的英宗皇帝殺害了。但是,他的“石灰”精神卻永遠留在了人間,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人。
千錐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又七年後,明英宗病逝,葬於十三陵。
8,最有權的太上皇。乾隆皇帝在位六十年,僅次於康熙大帝,開創了乾隆盛世。
可是,他晚年昏庸,好大喜功,只聽得進歌功頌德的聲音。還自稱十全老人,寵信最會迎逢拍馬的鉅貪和坤,致使國庫空虛,社稷飄搖。
乾隆在位六十年時,認為自己不應該超過祖父康熙(康熙在位六十一年),便傳位給兒子嘉慶皇帝,自己做了太上皇。
乾隆雖然自稱做了太上皇,可軍政大權是一點也沒放,嘉慶雖然名義上當了皇帝,可是手裡根本沒有實權,乾隆甚至連皇帝玉璽都沒有賜給他,你說怎麼讓他行使皇帝的權力。
乾隆皇帝在當了三年的太上皇后駕崩了,失去了保護傘的和坤也馬上被抄家處死了。
乾隆皇帝不僅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太上皇,也是歷史上最有權力的太上皇。
由於篇幅所限,有書君只能從眾多的太上皇中挑出這幾個有代表性的分享給大家。
-
16 # 葛大小姐
自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稱皇帝始,到1912年“末代皇帝”溥儀退位,在不足2132年中,中國共有皇帝422人。每個皇帝都有一個爹,中國的皇帝千奇百怪,中國的太上皇也是千差萬別。
有的兒子都當皇帝了,老子還是平頭老百姓;有的皇帝當得好好的,咔嚓一下,被兒子搞成太上皇了;有的太上皇窩囊死的,有的太上皇鹹魚翻身又上臺了。
1、農民太上皇——劉太公漢高祖劉邦的老爹劉太公是第一個享受太上皇尊號的人。當年劉邦和項羽翻臉,項羽抓了劉太公做人質,逼劉邦投降,劉邦的流氓脾氣上來:“我們是結義兄弟,我爹就是你爹,你要煮了你爹,記得分一杯肉湯給我喝”,項羽是英雄豪傑,下不了手,就放了劉太公。
劉邦做了皇帝后,派人到老家伺候劉太公,但是劉太公仍然是老農民,有人就給他出了個絕招,劉邦回老家看望老爹的時候,劉太公抱著掃把面對著門口倒退著走,劉邦大驚,趕緊扶住老爺子,太公說“皇帝是萬民之主,怎麼能因為我亂了天下規矩呢!”,劉邦這才醒悟過來,趕緊尊奉老爹為太上皇。劉太公在京城住不慣,劉就建了一個新豐城,把劉太公認識的老百姓和親戚朋友都遷過去,劉太公美滋滋的當起了一個農民太上皇,一直到終老。由此可見,有個好老爹固然重要,會生好兒子也同樣重要。
2、不得不當的太上皇——李淵李世民發動玄武門政變,殺了太子李建成和四王子李元吉,李淵還在喝大酒呢,直到尉遲恭把李元吉的腦袋扔到李淵面前。李淵和李世民抱頭痛哭一場後“傳旨,朕偶感風寒,身體不適,國家一切事宜,暫由秦王代朕處理。”,然後就去過退休的生活了,退休後的李淵不得不從太極宮搬到大安宮,除了偶爾參加李世民的一些酒會外,儘量不接見大臣,免得李世民生疑猜忌,李世民還算孝順,營造大明宮作為李淵的避暑聖地,雖然這樣,但是,李淵眼看兒子自相殘殺,晚年的內心是痛苦的,生活是孤獨的,當了九年的太上皇后最終病逝。
3、被兒子像防賊一樣的太上皇——李隆基李隆基當年可不得了,曾經創立了唐朝最繁榮的“開元盛世”,但是,後期寵幸楊貴妃,任用李林甫、楊國忠為丞相,致使安祿山叛亂,唐朝從盛轉衰,在馬嵬驛,楊國忠被砍死,楊貴妃被賜死,太子李亨稱帝,李隆基不得不當上太上皇,連李淵那樣表態的機會都沒有。
李隆基雖然被太上皇,但是餘威還在,很多大臣找他談心,致使兒子李亨像防賊一樣防著他,曾經有一支禁軍逼近李隆基,幸虧被高力士喝退。還被丞相李輔臣欺負,將他的300匹馬牽走290匹,並被軟禁到太極宮,最後,連他最貼心的高力士也被流放了,李隆基徹底成了孤家寡人,最後在孤寂、淒涼、鬱鬱寡歡中去世。
4、最窩囊的太上皇——趙佶宋徽宗趙佶期初啟用新法,頗有明君之氣,但是任用蔡京等奸臣後,政治形式一落千丈,最後,金兵兵臨城下,乾脆利索的將皇位傳給兒子趙恆,算是坑了兒子一下,靖康之變後,爺倆兒一起做了俘虜,自己的老婆、女兒都被金兵侮辱,自己像狗一樣的苟延殘喘,受盡欺凌,當了9年的太上皇,被囚禁了9年,最終不堪精神折磨死在五國城,也算是歷史上最悲慘,最窩囊的太上皇了,死後,被金國封為天水郡王,級別為一品,死在異國他鄉還不算,死了還被降級。
5、時間最長的太上皇——趙構靖康之變後,宋徽宗的兒子趙構南遷建立南宋,但是,這傢伙也是重用奸臣,迫害岳飛,搞得內憂外患,矛盾重重,當了36年皇帝后覺得沒意思了,就把皇位傳給了養子,這樣的人應該不會善終的,但是,卻遇到一個孝順的養子,穩穩當當地當了25年的太上皇,最終病死,活了81歲,是歷史上時間最長的太上皇。
6、最出人意料的太上皇——李旦李旦在老媽武則天時期過得戰戰兢兢,大哥李顯當皇帝時,被不斷排擠,最後在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的擁戴下,透過政變上位,不過,日子也不好過,因為他有一個同樣有野心的妹妹太平公主,一門心思想當第二個武則天,不過,李旦是個奇葩,對權力一點不感興趣,一看兒子和妹妹要翻臉,就果斷退位,讓位給李隆基,搞得太平公主措手不及,搞得李隆基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李旦一生兩次稱帝,在位8年,當太上皇4年,一生碌碌無為,但是,最後的禪讓,避免了一次大規模的宮廷事變,也算是一大貢獻吧!7、鹹魚翻身的太上皇——朱祁鎮
明英宗朱祁鎮被太監王振忽悠,帶著50萬大軍親征瓦剌軍,結果在土木堡被俘虜,隕王朱祁鈺稱帝,遙尊朱祁鎮為太上皇,一年後,雙方議和,瓦剌一看朱祁鎮也沒啥價值了,就把他還給大明朝,最初,朱祁鎮被安置在南宮,專人看管,過了7年的太上皇,1457年,一群大臣發動政變,結果朱祁鎮鹹魚大翻身,改個年後,又當了8年皇帝。
8、比皇上還有權的太上皇——愛新覺羅·弘曆乾隆帝25歲登基,當了60年皇帝,活到85歲,是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當年曾禱告上天,當皇帝時間不能超過爺爺康熙的61年,最後,實在沒法想上天和臣民交代,只要將帝位傳給兒子嘉慶,這時候的乾隆還是耳聰目明,牢牢掌控政權,嘉慶帝也算乖巧,事事都來請示,實際上,乾隆帝做了4年實權在握的太上皇,嘉慶做了4年實習皇帝。
歷史上,皇帝很多,太上皇卻很少,在那個終身制的封建社會,他們有的被逼無奈,有的功成身退,總之,他們因為各種原因當上太上皇,也就決定他們最終怎樣度過餘生!
無情最是帝王家,在政治的親情之間,他們往往只能選擇政治,而泯滅親情,不能過正常人家的生活,這也算是帝王們的宿命吧!
-
17 # 史詩雜談
戰國趙武靈王:退位後再度與兒子爭權,結果是在宮廷政變中被活活餓死的。
晉惠帝司馬衷:"八王之亂"被迫成為太上皇,並被囚禁。後幾經戰亂,形同傀儡,受盡凌辱,據說最後是被毒死的。
後涼太祖呂光:呂光病重時傳位太子呂紹,自稱太上皇。但他傳位後不久就去世。
北魏獻文帝拓跋弘:獻文帝拓跋弘不念情於世務,常有出世之心,於公元471年八月打算將皇位禪讓給叔父京兆王拓跋子推,但遭到群臣們堅決反對,只好作罷。同年,獻文帝則下詔傳位於年幼的皇太子拓跋宏,群臣上奏以新帝拓跋宏年幼,不能處理朝政,讓獻文帝親自處理朝政,併為獻文帝上尊號為"太上皇帝"。不久拓跋弘遷居簡陋的崇光宮,國家大事皆告知獻文帝。公元476年7月,拓跋弘離奇駕崩於永安殿,年二十三歲。
北齊武成帝高湛: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昏君。公元565年三月有彗星出現,四月太史官奏稱這是除舊佈新之象,當有新皇帝出現。後武成帝“順應天象”,傳位於年僅九歲的皇太子高緯,大赦天下,改年號為天統。群公上武成帝尊號為太上皇帝,軍國政事全向其奏報。公元569年,高湛去世,時年三十二歲。
北齊後主高緯:他即位時,北齊政權已搖搖欲墜,他仍舊荒淫無道,寵幸奸佞,導致軍隊衰弱,政治腐敗,尤其是自毀長城誅殺名將高長恭、斛律光等,致使北周來攻,齊軍大敗,周軍不久就攻破都城鄴城。
高緯慌忙之間將皇位傳於自己八歲的兒子高恆,然後帶著幼主高恆等十餘人騎馬準備投降南方的陳朝,但不久就被周軍俘虜,於是北齊滅亡。次年(即公元578年),高緯被誣告與宜州刺史穆提婆(陸令萱之子)謀反,高緯與高延宗等數十人,不分老少全被誅殺。
北周宣帝宇文贇:公元578年-579年在位,但實際帝王時間不到一年。即位後他沉湎酒色,暴虐荒淫,大肆裝飾宮殿;濫施刑罰,經常派親信監視大臣言行,北周國勢日漸衰落。公元579年禪位於長子宇文衍(後改名為宇文闡),自稱天元皇帝,但仍掌控朝權。於次年病逝。
唐高祖李淵:公元626年六月,李世民在長安宮城玄武門附近射殺皇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史稱“玄武門之變”,李淵失勢而讓出軍政大權給李世民。不久李世民就被立為皇太子,李淵下詔:軍國事務,無論大小悉數委任太子處決。兩個月後,李淵退位稱太上皇,禪位於李世民。李世民登基,是為唐太宗。李淵禪位之後不問政事,終日居於自己的宮殿之內,極少外出。公元635年,李淵因病駕崩於垂拱前殿,年七十一歲,廟號高祖。
唐睿宗李旦:早年曆封殷王、冀王、相王、豫王,公元684年被立為皇帝,卻是母親武則天的傀儡。他在武周建立後被降為皇嗣,後復封為相王,參與神龍政變。公元710年唐隆政變後被再次擁立為皇帝。時太子李隆基與太平公主鬥爭激烈,睿宗李旦本就無心帝位,時公元712年八月因彗星出現,李旦故禪位於太子李隆基,退為太上皇,但仍保留部分決策權。直到713年,李隆基剷除太平公主及其黨羽,李旦正式歸全部朝政於皇帝,退居百福殿頤養天年。公元716年李旦於百福殿病逝,時年五十五歲。
唐玄宗李隆基:"安史之亂"時, 唐玄宗與皇室成員一同西逃,在馬嵬驛賜死楊貴妃後,唐玄宗最後逃到成都。太子李亨逃到朔方,在靈武即帝位,即唐肅宗。757年安祿山被殺,李隆基由成都返回長安,居興慶宮,不再過問政事,稱太上皇。晚年的李隆基,煢煢獨處,形影相弔,憂鬱寡歡。公元762年5月,李隆基駕崩。
唐順宗李誦:這是一個短命的皇帝,在位不到一年就被宦官俱文珍所迫退位,傳位給太子李純,即唐憲宗,而唐順宗李誦自稱太上皇。公元806年正月十九日,唐順宗李誦去世。他的死很突然,死的前一日唐憲宗對外宣佈唐順宗病重,一天後就駕崩了。
唐昭宗李曄:他即位時,黃巢起義雖已失敗,但大唐帝國在唐末農民戰爭的打擊下也已分崩離析。地方藩鎮割據、軍閥各佔一地且目無天子,州無刺史、縣無令長。時唐昭宗"內受制於家奴(宦官),外受制於藩鎮"。
公元900年,唐昭宗被囚禁,宦官劉季述、王仲先等隨即迎李裕入宮,並矯詔令李裕即帝位,以唐昭宗為太上皇。公元901年,孫德昭等人誅殺劉季述、王仲先等,迎唐昭宗復位,李裕被改封為德王。公元904年,唐昭宗遇弒身亡,朱全忠立李柷為帝,是為唐哀帝。
宋徽宗趙佶(jí):在位初期頗有明君之氣,後蔡京等大臣的誘導,政治情形一落千丈。公元1125年,金滅遼後南侵,時兵臨城下,受李綱之言,在位已25年的宋徽宗為息金國之兵,匆匆禪讓給太子趙桓。傳位後一度後悔,金兵第一次南下時,避往江南,謠傳將復辟,後回汴京。
金兵二度南下攻陷汴京,金帝廢宋徽宗與子欽宗趙桓為庶人。公元1127年三月, 金帝將徽、欽二帝,連同后妃、宗室,百官數千人及教坊樂工、技藝工匠、冠服禮器、天文儀器、珍寶玩物、皇家藏書等都押送北方,汴京被擄掠一空,北宋滅亡。在被囚禁了九年之後,公元1135年四月宋徽宗因不堪折磨而死於五國城,年54歲。
宋高宗趙構:南宋的開國皇帝,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長壽帝王之一。公元1162年六月,在當了三十五年的皇帝以後,宋高宗以"倦勤"為由,傳位給養子趙昚(shèn),是為宋孝宗,自稱太上皇帝。宋高宗退位後,自稱不再過問朝政,但其實也干預一些政事。加上即位的宋孝宗很孝順,二人關係較為和睦,直到1187年宋高宗去世,年八十一歲。
宋孝宗趙昚(shèn):宋高宗趙構的養子,南宋的第二位皇帝。即位後,他召主戰派老將張浚入朝,共商恢復河山大計,並下詔為岳飛昭雪平反。"隆興北伐"時收回部分失地,一時威懾中原。公元1187年,趙構崩,宋孝宗聽聞後失聲痛哭,兩日不能進食,表示要服喪三年。為服喪,讓太子趙惇參預政事。公元1189年2月禪位於太子趙惇,是為宋光宗,而宋孝宗自稱太上皇,閒居慈福宮,後改名重華殿,繼續為宋高宗服喪。公元1194年宋孝宗染疾,不久於重華殿逝世,年六十八歲。
宋光宗趙惇:公元1189年宋孝宗禪位,趙惇(dūn)登基為帝。於公元1189-1194年在位,約5年。他即位後病情時好時壞,無法正常處理朝政,時"政事多決於後",大權旁落外戚之手。
公元1194年趙汝愚、韓侂冑等人在太皇太后吳氏的支援下擁立嘉王趙擴為帝,是為宋寧宗。宋寧宗登基後,尊光宗為太上皇,史稱“紹熙內禪”或“光宗內禪”。宋光宗對此不知,得知後,他長期拒絕接受宋寧宗的朝見,依舊住在皇宮,不肯搬到為太上皇預備的寢宮。他為失去皇位而憂慮擔心,病情加重。公元1200年九月,宋光宗病逝於壽康宮,年五十四歲。
明英宗朱祁鎮:公元1449年"土木堡之變‘’,皇帝朱祁鎮被俘,其弟朱祁鈺登基稱帝,是為明代宗,遙尊英宗為太上皇。于謙無奈之下,迎接英宗回京。隨即,代宗將他軟禁於南宮,一鎖就是七八年。公元1457年,石亨等人發動"奪門之變",英宗復位稱帝。公元1464年,英宗病逝。
清朝乾隆帝:在位六十年,禪位後又繼續訓政,實際行使最高權力長達六十三年有餘,是中國歷史上實際執掌國家最高權力時間最長的皇帝,也是較為長壽的皇帝之一。為了不超過祖父聖祖康熙帝在位61年的紀錄,於1795年立皇十五子永琰為皇太子,改為嘉慶元年。次年正月舉行歸政大典,禪位於子,自為太上皇帝,但他在禪位之後仍居住在養心殿掌控朝政。公元1799年正月,乾隆帝於養心殿逝世,年八十九歲,嘉慶帝親政。
-
18 # 一品鏟史官
悅讀文史,我是子彧。
如果不算不被正史承認的,中國歷史上一共有過大約23位太上皇,但是各種太上皇的成色差別有點大,我們大致可以將他們分為以下幾種型別:
1、沒當過皇帝的太上皇3人:秦莊襄王嬴楚、劉太公、老子之父李敬;
2、主動內禪但繼續掌權的太上皇5人:後涼太祖呂光、北魏獻文帝拓跋弘、北齊武成帝高湛、北周宣帝宇文贇、清乾隆帝弘曆;
3、被奪權而禪位的太上皇10人:隋煬帝楊廣、唐高祖李淵、武則天、唐睿宗李旦、唐玄宗李隆基、唐順宗李誦、宋光宗趙惇、西夏神宗李遵頊、明英宗朱祁鎮、西遼耶律直魯古;
4、厭倦政務主動內禪的太上皇2人:宋高宗趙構、宋孝宗趙昚;
5、不願做亡國之君的太上皇3人:後主高緯、北齊幼主高恆、宋徽宗趙佶。
第一種太上皇中,嬴楚和李敬都是追封的,劉邦他爹劉太公成為太上皇時也沒幾天日子了,他們唯一的厲害之處是生了個牛逼的接班人,其他沒太多故事。
而第二種雖然名曰太上皇,但實際上跟皇帝也沒啥區別,他們所立的皇帝不過是橡皮圖章而已,所以他們做太上皇時依舊威風八面,得以善終。
值得一提的是,高湛、宇文贇都屬於那種享樂型的,當上太上皇沒多久就沉湎酒色而死;
而拓跋弘做太上皇時,還有位太皇太后,也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馮太后,沒多久他就被馮太后毒死了。
因此,這裡面最有故事的,是後面三種太上皇。
被奪權的太上皇們總共23位太上皇,被奪權而禪位的就有10位,佔了差不多有一半;而這10位之中,唐朝的有5位,也佔了一半。
這說明,唐朝皇室其實內部奪權現象非常嚴重。
李淵晚年,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架空老爹,李淵於是被太上皇了;武則天晚年,張柬之等人發動政變擁李顯上位,於是武則天被太上皇了。
李旦晚年,太子李隆基已經事實上掌握了政權,而太平公主等人還想從李旦那裡薅點羊毛,沒想到李旦乾脆退位,讓李隆基名正言順登上皇位。
李隆基晚年,安史之亂爆發,太子李亨直接另立中央,利用手中的軍隊直接把李隆基架空在成都,李隆基也被迫太上皇了。
真是環環相報何時了,這四人,最終結局都是默默無聞的老死在深宮之中。
而李誦是被宦官們趕下臺的,宦官們為了自己的利益,擁立了李誦之子唐憲宗李純,而此時李誦已經中風,不久就死了。這說明唐中後期加入權力遊戲的不僅是皇室,還有宦官們。
而除了唐朝皇帝們,楊廣、耶律直魯古則是被篡權。
李淵入長安,而楊廣還沒有死,於是李淵就立代王楊侑為帝,而江都的隋煬帝便被太上皇了;耶律直魯古則是被女婿屈出律篡了權,然後屈出律把岳父大人幽禁深宮,美其名曰奉養。
然而,王朝末世,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他們最終都被新政權所殺。
趙惇和李遵頊則是被朝野逼迫而禪位的。
李遵頊同樣處於西夏末年,其時,西夏已經衰弱不堪,被北面的成吉思汗打得跪地求饒,而李遵頊外交政策又左右搖擺,毫無信義,這惹怒了朝野還有鐵木真爸爸。於是李遵頊只好讓位給兒子李德旺,數年後,李遵頊病死深宮。
宋光宗趙惇大約有精神病,又因為皇后李風娘與父親趙昚公媳關係,夾在中間左右為難,連父親的葬禮也不參加。於是太皇太后吳氏做主,將嘉王趙擴扶上了皇位,趙惇則在瘋瘋癲癲的無人問津之中默默死去。
還有一位朱祁鎮,我們後面再說,趙構和趙昚父子已經等不及了。
不想當皇帝的太上皇皇帝貴為九五之尊,雖然都短命,但歷來都不缺乏想做皇帝的人,但有一個時代例外-南宋。
南宋大約是歷代王朝中,政治環境最差的了。
外部被金國欺虐得體無完膚,屢屢簽訂不平等條約;內部全靠軍閥支撐,屢屢發生軍變和政變。
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催生了兩位主動內禪當太上皇的人,宋高宗趙構和宋孝宗趙昚。
雖然都是主動讓位,但他們不同於乾隆、高湛等人。
因為這些人雖然名義上退位了,但實際上仍然掌控著帝國的權力,而趙構和趙昚,是真的不想做這個皇帝。
退位以後,除非必要的時候,趙構和趙昚一般都不管事了,只在宮裡養老。
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這個皇帝實在沒什麼意思。
這件事的起源在紹興和議,宋高宗為了急於讓金國承認,不僅接受了苛刻的條件,還在金使面前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謙恭。
這將南宋的政治地位降得很低,甚至可以說,南宋前期是一個非完全主權國,而是金國的半附庸國家。
這也就使得南宋皇帝在面對金國的時候,總是很沒有面子。於是趙構首先厭倦了,把皇位讓給養子趙昚,自己退居深宮享福去了,把尷尬留給兒子吧。
而宋孝宗趙昚在面對這種尷尬時,選擇了北伐。然而,軍事失敗狠狠的打了趙昚的臉,沒辦法,宋金之間重新建立了隆興和議。
隆興和議雖然讓南宋的局面稍微有所改觀,但內外交困,無力改變局面的宋孝宗趙昚還是心灰意冷了。
於是,他也做了和宋高宗一樣的選擇。
然而,宋高宗得以安享晚年,因為趙昚孝順;而趙昚退位後卻飽受委屈,被兒媳李風娘欺辱挑撥,晚年鬱鬱而終。
不想做亡國之君?早幹嘛去了在所有太上皇中,有一類屬於特別無恥的,在位時不勵精圖治,眼看要亡國了,無力挽回了。
於是,很聰明的他們選擇了自己當太上皇,把皇位傳給兒子,讓兒子來當背鍋俠。
首先這麼做的是北齊後主高緯。
經過他爹武成帝高湛以及他自己的瞎折騰,北齊扛不住北周的攻擊了,眼看國家將亡,高緯把皇位禪讓給兒子高恆,自己退居幕後遙控指揮。
然後?然後高緯就跑路了,不僅如此,高緯或許是傳位上了癮,不久又命令兒子再次傳位。高緯或許是希望把鍋徹底甩掉,以保住自己的性命。
但這次,還沒能來得及發出詔令,高緯父子就被北周軍隊俘虜了。
不久,已經投降的高緯、高恆父子,兩位年輕的太上皇,就被誣告謀反,身死國滅。
宋徽宗趙佶也是這樣一位滑稽的皇帝。他在位數十年,不好好治國,聽聞金軍已經快要打到開封城下,連忙傳位給兒子宋欽宗趙恆,自己躲到陳州繼續享樂。
不久,金軍被開封軍民打退。於是,太上皇趙姬又屁顛顛屁顛地回到了開封。
然而,金軍殺了一個回馬槍。而昏庸的宋欽宗趙恆驅散了勤王軍隊,罷黜了主戰的大臣,終於把自己和父皇一起送給了金軍。
於是,太上皇趙佶和宋欽宗父子,隨金軍到了北方的五國城,“享受”了數十年的俘虜生活,終於死在了異國他鄉。
奇葩的太上皇高緯和趙佶,事到臨頭想甩鍋,然而歷史卻沒有忘記,他們亡國之君的身份。
最有故事的太上皇但如果要說最有故事的太上皇,上面這些統統比不上這位-明英宗朱祁鎮。
作為明朝唯一的太上皇,朱祁鎮上演了一幕歷史劇本中從未有過的精彩一幕-太上皇重新登上了皇位,再次君臨天下。
正統十四年,公元1449年,明英宗朱祁鎮在土木堡被瓦剌軍隊俘虜。不久,他的弟弟朱祁鈺和于謙領導了北京保衛戰,大明帝國得以續命。
為防止皇帝在敵人手裡的尷尬局面,明帝國擁立了朱祁鈺為皇帝,而遙尊朱祁鎮為太上皇。
後來歷經坎坷,朱祁鎮回到了北京,但卻被安排住在南宮。在這裡,朱祁鎮度過了8年的太上皇時光。
然而,朱祁鈺的無嗣病重,讓大臣徐有貞等人看到了陰謀的曙光。他們蓄意策劃了一場驚心的政變-奪門之變。
太上皇復位了?這樣驚奇的劇情,就發生在公元1457年的明帝國。
而朱祁鎮,也就成了歷史上唯一一個成功復位的太上皇。又過了八年,38歲的朱祁鎮才緩緩閉上了眼睛,結束了他並不漫長但十分豐富的人生。
-
19 # 祥子談歷史
就算是貴為“太上皇”,也逃脫不了普通人“幸福的家族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族各有各的不幸”的世間常規。
在長達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中,死後追封的不算,生前被尊為太上皇的有21人。其中,正常傳位給繼任者的太上皇,其餘生大都幸福安康,而在政變中逼迫成為太上皇者,大多晚景淒涼,甚至悲慘。但是,也有個別這樣的太上皇卻度過了幸福的餘生。
例如:逼迫成為太上皇的唐高宗李淵和唐玄宗李隆基,其餘生便是“悲喜兩重天”。
唐太宗李世民和太上皇李淵上演了一出“會桃李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的幸福喜劇公元626年7月2日,玄武門之變後,唐高祖李淵被迫成為太上皇,但是他卻依舊 “毫無覺悟”地“霸佔”太極殿,並不想挪窩。
然而,太極殿卻是唐朝的權利和正統的象徵,如果有外臣或外國使者前來朝拜,皇上一般都會在太極殿詔見或接風,可是皇上辦公的地點卻在東宮。因此,當時的情況頗為尷尬。
怎麼辦?面對自己的父親,又不好採取非常手段,李世民也是深感無奈。
▲李淵和最小的兒子李元嬰劇照
正所謂:“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一天 ,李世民偶遇李淵身邊的寵信大臣裴寂,遂突然有了主意,既然不能動大的,那就動小的,動了小的,自然就會驚動大的。畢竟,李淵和裴寂的君臣關係好的如同“基友”一般。
李淵出任太原留守時,二人便有了頗深的交情,經常在一起晝夜飲宴。天下大亂時,也是裴寂說動李淵太原起兵。李淵太原起兵時,裴寂進獻宮女五百人、晉陽宮中糧草九萬斛、雜彩五萬段、甲冑40萬領。李淵開大將軍府時,任命裴寂為長史,並賜爵聞喜縣公。李淵攻取長安自任大丞相時,任命裴寂為大丞相府長史,進封魏國公,食邑三百戶,並賜其田地千頃、甲第一所、織品四萬段。楊侑欲禪位於李淵,李淵推辭不受時,裴寂率眾勸進。李淵建立唐朝時,拜裴寂為尚書右僕射,相當於宰相,而且每日都會賞賜御膳。同時,每有臨朝,都會請裴寂同坐,散朝後還要將其留在宮中。而且,平時只稱“裴監”,而從不直呼其名。可見,李淵和裴寂的關係之鐵,很容易讓人想到“基友”一詞。
但是,究竟如何動呢?總不能直接動手,畢竟好說不好聽,更不能無中生有吧。
▲李世民劇照
俗話說“抬得越高,摔得越重。”這時,李世民對裴寂用上了掌權者最愛用的“捧殺計”。先是將裴寂的食邑增加到一千五百戶,又在去回南郊祭祀途中命裴寂與長孫無忌陪同自己同乘御輦,以彰顯其尊。
透過一系列對裴寂的“抬舉”之策,然後就等著他犯錯了。
629年1月,李世民終於找到了對裴寂下手的機會。當時,宮中有個叫法雅的和尚被李世民趕出宮後,心生怨恨,便到處宣揚“歪理邪說”,擾亂社會秩序。
李世民聞之大怒,令兵部尚書杜如晦審理此案。經審理,又得知裴寂曾聽過法雅和尚“講課”。原本,這只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李世民卻因此小題大做,果斷將裴寂的官職罷免,並削去其一半食邑, 讓其回鄉“頤養天年”。
對此,裴寂請求留京居住,卻又被李世民一通斥責,什麼德不配位啦,什麼才學不足啦等等。
隨著裴寂的離去,李淵也感覺一直“霸佔”太極宮,似乎有點“危險”。於是,在同年四,李淵主動從太極宮搬到了原來自己“賞賜”給李世民的宏義宮,後改名為大安宮。
可惜,李淵還沒有來得及享受李世民的一片孝心,就因病駕崩於垂拱前殿,享年71歲。
至於網路盛傳的李淵當上太上皇后,生活過得“開開心心、吃喝玩樂;老當益壯、造下一大堆兒女”的說法,應該是吸人眼球的胡亂瞎猜。
▲裴寂劇照
如果硬要說吃喝玩樂,究竟是當皇帝時的吃喝玩樂日子愜意,還是當太上皇時的吃喝玩樂日子愜意,答案應該是不言自明瞭。可能,當太上皇的鬱悶心情已遠遠大於“吃喝玩樂”的心態吧。
同時,李淵當太上皇時已是60歲的老人,且不說他究竟有多少生育能力和精力,但以他有22個兒子,19個女兒,僅有最小的兒子李元嬰(628年-684年)是他當太上皇第二年生的,第十二個女兒淮南公主李澄霞(621年-689年)是在他當太上皇5年前生的,而在之後的5年中,就算每年生一個女兒都是很正常的,有可能還是算少了,正好是19個女兒。
也就是說,李淵在當太上皇期間,可能連一個女兒都沒有生過,僅有一個兒子,又哪來得“老當益壯、造下一大堆兒女”之說。
唐肅宗李亨和太上皇李隆基上演了一出“最是無情帝王家”的淒涼悲劇
小時候,常聽父親說,你小的時候活的是爸爸的人,爸爸老的時候活的是你的人。
雖然,這種平常人家的父子親情,卻在帝王家中極為罕見,甚至上演了一出出“最是無情帝王家”的人間悲劇。
756年,唐玄宗李隆基因安史之亂逃到了成都,卻被趁機稱帝的唐肅宗李亨尊為“太上皇”。
一個月後,李隆基在高力士、陳玄禮以及600禁軍的護衛下,匆匆返回長安,並想要藉機摘掉“太上皇”的帽子。
▲李隆基劇照
誰知,當李隆基剛剛行至鳳翔地界,護衛他的600禁軍,就被唐肅宗便派來的3000精騎全體繳械,並“護送”他進了長安。
原本,李亨可能並沒有對李隆基下黑手的想法,畢竟是自己的親生父親。但是,卻因李隆基想要在長慶宮上演一出百姓拜“二聖”的戲碼,從而引起了李亨的反感。
於是,李隆基便迎來了自己晚年的“牢籠”生活。
為了徹底孤立李隆基,李亨一邊藉助宦官李輔國之手打壓李隆基,一邊借鑑先祖的經驗收拾李隆基的親信。如:高力士被流放於巫州;陳玄禮被勒令致仕;玉真公主被迫出居玉真觀等。
自此,李隆基身邊再無親信之人,成了一個真正的形影相弔的“孤家寡人”。
最終,在762年5月3日,77歲的李隆基神情落寞地對著楊貴妃的畫像“朝夕視之而欷歔焉”中,走完了自己淒涼而又孤苦的6年太上皇生涯。不過,巧合的是,李隆基在年幼時經過6年的幽禁生涯走上了“開元盛世”的道路,而他老年時卻又在6年的幽禁生涯中黯然落幕。
-
20 # 方圓論壇
太上皇這個名號聽起來好像挺高大上,但事實上,太上皇當著可是十分的沒有意思。自古以來就沒有幾個皇帝願意當太上皇,表面看上去,太上皇還比皇帝的地位要尊貴,但事實上,天無二日,國無二主。古代封建社會時期,真正能一言九鼎的人只有皇帝一人。太上皇還是皇帝的時候,自然可以乾綱獨斷,一旦讓出了皇位成為了太上皇,那就意味著權利的核心已經轉移,太上皇說白了就是一個虛銜,名義上太上皇是皇帝的老爹,要比皇帝尊貴。但本質上太上皇這個頭銜不過是讓退位的皇帝心理上不那麼落差懸殊罷了。
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太上皇就是漢高祖劉邦的父親,劉太公。劉邦之前,中國歷史上還沒有出現過太上皇,在春秋戰國時期倒也出現過趙武靈王這樣主動退位讓賢的統治者。但當時也不過就是諸侯國這個等級,並沒有上升到皇帝這一級別。但儘管如此,趙武靈王也給禪讓開了一個不好的頭。也因此導致春秋戰國時期統治階層中,父子之間爆發了激烈的權利爭奪戰。
秦始皇平滅六國一統天下之後,建立了一個統一的國家,也就是秦朝。秦始皇也改元稱帝,號稱始皇帝。也就是說皇帝這一頭銜由他秦始皇開始出現。由於秦始皇是在他父親死後才接掌秦國大位的。所以秦始皇稱帝后,他的父親早已經不在了,也因此並沒有出現太上皇這一頭銜。直到秦二世時期秦朝滅亡,劉邦這個草根起於微末之間擊敗了眾多強敵建立了漢王朝之後,此時漢高祖劉邦面臨了一個十分尷尬的問題。那就是他該如何面對他的父親。
劉邦雖然出來闖蕩事業比較晚,但事實就是,劉邦建立漢朝後,他的父親劉太公還活著。按理說皇帝是一個國家最至高無上的存在,任何人都需要向皇帝磕頭行禮,哪怕是劉太公也不能例外,他必須向自己的兒子劉邦磕頭行禮。但從孝道方面來看,父子有別,兒子必須向父親行禮,父子如果向兒子行禮,那麼這個兒子就會被冠以禽獸之名。但劉邦要是向劉太公行禮,那又會有損帝王的威嚴,所以劉邦很發愁該如何面對父親。後來劉邦終於想到了一個兩全之策,那就是尊劉太公為太上皇,太上皇顧名思義就是皇帝之上,雖然這僅僅是一個虛名,但劉邦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向劉太公行禮了,這麼一來不僅估計了帝王顏面,還不至於損傷孝道。至於劉太公這個太上皇嘛。明眼人都知道就是一個擺上神壇的象徵,再加上劉太公也沒什麼大本事,劉邦功成後他也跟著享受了幾年好日子就去世了,歷史上並沒有太多的筆墨進行記載。
還有一個太上皇,他就悲慘的不行了。這個太上皇就是唐高祖李淵。眾所周知,李唐王朝雖然是李淵建立的,但其中一半的天下都是李世民打下來的。因此在李淵愧對李世民的情況下,李世民發動了玄武門之變,一舉殺死了哥哥太子李建成和弟弟齊王李元吉。之後李世民又親自帶人逼迫李淵冊立自己為太子。後來李世民又擔心李淵自由後會報復自己,所以李世民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逼迫李淵退位,尊其為太上皇。自己接替了李淵成為了李唐王朝的皇帝。
李淵退位後,李世民深知自己得位不正,他也知道李淵的影響力還是存在的。因此李世民就李淵展開了囚禁式的生活。李世民對李淵那是金銀財寶美女豪宅,好吃好喝的供起來。但李淵不允許自由活動,也不允許擅自接見朝臣,更不允許擅自發布命令。所以李淵這個太上皇除了整日吃喝玩樂,再沒有其他的事情可做了。這麼做的結果就是李淵被囚禁期間給李世民添了很多的弟弟妹妹。而李淵也一直沉迷於耍樂之間了卻殘生。
最後就是乾隆這位太上皇了。他這個太上皇可厲害了,他把嘉慶這位皇帝給坑慘了。嘉慶在乾隆手底下簡直就是一個傀儡皇帝,相較於李淵所不同的是,乾隆是自願退位讓賢的,他之所以願意退位稱太上皇,理由也並沒有多麼高大上,只不過不想比他爺爺在位時間長罷了。而且乾隆雖然讓了位,但並沒有讓權。乾隆在稱太上皇后,曾在圓明園召見屬國使臣,告訴他們“朕雖然歸政於皇帝,大事還是我辦。”說白了乾隆就是把嘉慶當成了一個擺設,大清朝還是他自己做主。所以說中國歷史上眾多太上皇中,真正逍遙自在的還是清朝乾隆皇帝。其他太上皇要麼無權,要麼被監禁起來。很少有自由身。
回覆列表
歷史上的皇帝很多,但太上皇卻不多,歷史上的太上皇卻屈指可數,他們有的被逼無奈,有的功成身退,總之他們因為各種原因當上了太上皇,這也決定了他們最終怎樣度過餘生!
歷史上的太上皇大致分為5種:
兒子追封型:劉太公
劉太公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太上皇,但他這個太上皇不是靠自己,而是靠兒子劉邦的本事,因此老頭沒有在長安這樣的大地方呆過,被追封太上皇后,劉太公跟著兒子到了京城長安,但是,和如今那些退休後隨子女到大城市“享福”的老年人一樣,劉太公也很不適應全然陌生的環境。他住的是深官大院,一望無際的亭臺樓閣,顯得死氣沉沉。吃的倒是好,也有娛樂節目,可是山珍海味吃多了,舌頭也就麻木了,娛樂節目看多了,也逐漸索然寡味了。為保證他的安全,劉邦甚至給他配備了專門的衛隊,他到哪裡,都有一幫彪形大漢跟著。終於,太公開始抑鬱了,成天就沒個笑臉。劉邦是個孝子,看到老爸不高興,兒子很著急,終於劉邦發現太公常唸叨鄉下的日子,說老哥幾個在一起嘮嘮嗑、下下棋,那才有意思呢!劉邦撓撓頭,計上心來!不久後的一天,劉邦親自來請太公,說要帶他回老家看看,太公一聽,高興得路都不會走了。一行人出了宮,走了沒多遠,劉邦在轎外喊:爹,到了!太公下轎一看:哇,真到了老家的村口。但老頭一想,不對啊!這沒走多遠咋就到家啦?最後才知道是劉邦請了工匠,照豐邑的樣子重新建了一個“新豐”,把鄉親們全都遷了過來。老頭很感動!這個“雞犬識新豐”的故事,出自晉人葛洪的《西京雜記》,事情真假不好說,但是從中我們可以看出有劉邦這樣有出息的兒子,劉太公生活應該挺滋潤!
被逼無奈型:李淵
說起李淵,這個人挺奇怪,他是一個開國皇帝最後做了太上皇的人,原因大家應該也很清楚,玄武門之變,李世民上位,李淵被迫退位,李淵退位後,開始住在"太極宮",在古代李世民屬於篡位,因此他很忌憚李淵,派人監視並軟禁李淵,因此李淵雖然貴為太上皇,但生活的確實的確不咋樣!到了貞觀三年,他從太極宮遷出,搬到了大安宮,在大安宮生活期間,李淵除了參加李世民舉行的一些宴會外,幾乎不曾離開過大安宮。李世民經常到九成宮(即隋朝的仁壽宮,位於今陝西麟遊)避暑,李淵也不願意出行。李淵鬱鬱寡歡,最終貞觀九年李淵因病駕崩於垂拱前殿,年七十一歲。因此李淵的太上皇生活很悽慘!
類似於李淵,唐朝的另一個太上皇李隆基也是,因為安史之亂,李肅登基後,他被迫退位,晚景淒涼!
身體不佳型:宋孝宗
宋孝宗是南宋少有的主站有位君主!宋高宗身體很好,到了宋孝宗繼位時 宋孝宗趙昚繼位時已經不年輕了,做了二十七年皇帝之後也已年過花甲,垂垂老矣,就照先皇的前例禪位給太子趙惇,這就是宋光宗。但是,宋孝宗的太上皇生活並不幸福,因為光宗是個“妻管嚴”,他被他那不孝的皇后老婆給牢牢控制住了。五年之後,孝宗病逝,兒子竟然託病不去參加葬禮,看出宋孝宗晚年生活也不咋樣!
追求享樂型:高湛
北齊實際只存在了二十幾年,卻有六個皇帝,而且一個賽一個的荒淫殘暴。第四個皇帝武成帝高湛為了有更多的時間吃喝玩樂,乾脆把皇位推給只有十歲的兒子,鑽進後宮專門研究聲色犬馬。當了太上皇之後,高湛更加瘋狂地縱慾享受,結果幾個月下來,二十多歲的他就耗盡元氣一命嗚呼了。
功成名就型:乾隆
乾隆是少有的高壽皇帝,在成就十全武功後,乾隆很自豪,在皇帝寶座上端坐了六十年之後(這個記錄只有他爺爺康熙能破),覺得自己已經功德圓滿,該無牽無掛地享享清福啦,於是就宣佈將皇位禪讓給皇太子顒琰(就是後來的嘉慶帝),開始了無憂無慮的太上皇生涯,但是乾隆當政後並沒有放棄權利,仍然控制朝政,大事都有他決定,皇帝沒有實權,因此,只有乾隆的太上皇才是名副其實的太上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