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馬哥說真話
-
2 # 米格
沒有
王羲之在中國書法史上被稱作書聖,這個不是白叫的。第一,王羲之建立了一套書法理論,他的書論後世書家都在學,即使宋朝那樣產生很多對王羲之有偏見的朝代,學習書法時也在用王羲之的書法理論。第二,他規範了楷書,這是對中國文字的貢獻。中國的書法,由象形初期的半畫半字,到大篆、小篆、隸書,每一次變化都從字型到字形產生質的變化。魏晉期間產生的楷書,也是一次質的變化。楷書筆畫平整,形體方正,最便宜書寫和辨認,而且書寫的速度也大大加快了。如隸書、篆書,都是無法寫得太快,草書可以寫得很快,但不易辨認。楷書的出現,是很多人的功勞,到鍾繇,總結前人之法,又有所發展,成為楷書之祖。但王羲之又在鍾繇的基礎再發展,尤其是他的《樂毅論》和《黃庭經》二帖一出,比鍾繇的書法更加平整、方正。第三,書法確實好。行書的蘭亭序,楷書的樂毅論都是千年以來學習書法的範本。所以他的後世不可能出現書法超過他的人。
-
3 # 忠文硬筆
如果談到超越兩個字,要看我們用什麼樣的審美觀點去看待藝術了。王羲之的書法不是沒有人能夠超越,書法家也是各有各的特點,也沒有誰才是獨一無二的。
王羲之的書法為秀美風格,往後逐漸發展成了貼學正統,因此,在中國古代以貼學為上的書法體系下,王羲之自然是神聖的代言詞了,因此被譽為書聖。
但是,在貼學傳統之外,唐朝書法名家顏真卿創立了碑學風格並將這一特性融入到中國書法,隨即開創了碑學審美正規化。因此,在書法領域顏真卿就成了能與王羲之相抗衡的領軍人物了。
因此後期的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趙孟頫等被譽為中國書法四大家,他們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書寫風格和對藝術的獨到見解。
-
4 # 張言好書畫
中國書法源遠流長,從甲骨,金文開始就有把字寫的美觀,上升到藝術性的追求,到了秦朝統一文字,出現了李斯這樣的篆書書法代表,擁有了篆書巔峰作品《石鼓文》,漢代則發展到了隸書,目的就是更加容易書寫與應用,出現了鍾繇等書法家,隸書也有漢隸《乙瑛碑》《張遷碑》《曹全碑》等著名的巔峰期作品!
到了晉朝,王羲之學習鍾繇,衛夫人書法,創作了新書體,對書法起了根本性的變革作用,真,行,草都有極高水平的代表作,把書法水平推向了一個高峰,《蘭亭序》更是公認的天下第一行書,《十七帖》則號稱書中之龍,到了唐代,唐太宗李世民對《蘭亭序》十分珍愛,死時將其殉葬昭陵。留下來的只是別人的摹本。今人所見,皆為《蘭亭序》臨摹本。王羲之的書法作品很豐富,除《蘭亭序》外,著名的尚有《官奴帖》、《十七帖》、《二謝帖》、《奉桔帖》、《姨母帖》、《快雪時晴帖》、《樂毅論》、《黃庭經》等。其書法主要特點是平和自然,筆勢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後人評曰:“飄若遊雲,矯若驚蛇”,王羲之的書法是極美的。
拋開唐太宗對王羲之的推崇奠定他的書聖地位因素,就書法而言,唐代歐,柳,顏,褚,虞諸家主要是把楷書推向巔峰,宋代蘇,黃,米,蔡只是在行書上有所作為,元代趙孟頫,明代董其昌各體俱佳但是都是二王一脈書風,有清一代金石學派鼎盛,推崇碑學,有劉墉等清四大家,,趙之謙,張裕釗等碑體名家,但本質上碑體也是楷書,實際上魏碑體的水平是遠不如唐楷代表作的!民國以後的書法名家水準更差!
因此後來者只是在王羲之奠定的的基礎上發展,沒有在整體上超越王羲之的書法家出現!
-
5 # 文心竹葉
回答這個問題很簡單,卻非常猶豫。真理掌握在極少數人手上。學生時代,我也目空一切。只有一點點地進步,才一點點認識到過去的好笑。
二王書法,用筆無懈可擊,得滿分,但其難度不高。比如跳水,有人難度係數3.6,得分自高。
王字筆法,僅印印泥。淺顯易懂。一大堆高難度無見蹤影:壁坼,蠶尾,屋漏痕等等。
王字作為初學,得規範,有意義。也有其歷史價值,要承認。但不需我多說了。
古人有很多評價,雖不全面,但也非無的放矢:“逸少草有女郎才,無丈夫氣”……等等。
古人書法,在意境和筆法超越二王的很多,稍舉例:《瘞鶴銘》,魏碑多種,散氏盤等等等。今人感悟超越者,亦不少。許多畫家對書法,都極有選詣,如張大千,徐悲鴻,李叔同,孫竹離,豐子愷等等等。
一家之言,不喜勿噴。
-
6 # 殘墨修者
有好幾個
王羲之之所以名氣大,主要是他對行草書的一些整理規範,方便人們學習書法,更能普及和傳播。
書法種類有金書、篆書、隸書、草書、楷書,每一種書法都有幾個這個領域的大家。王羲之作為行書和草書大家,並不是說在這個領域沒有人能夠超越他。王羲之之所以名氣如此大,跟李世民的喜歡分不開,中國就是這種德性,即使不喜歡也要喜歡,所以把王羲之捧上了天。
就拿草書和行書來說,草書王羲之不如顛張醉素,沒有他們的一氣呵成,沒有顛張的滿紙菸雲,氣貫如虹的氣勢。行書米芾的行書書法一點不比王羲之的差,他們三個人的書法視角效果更好,一點不比王羲之差。
所以從我個人對書法的欣賞來說,米芾顛張醉素他們三個人,米芾和王羲之能比肩甚至超越,顛張醉素從草書的角度來說,已經超越了。
-
7 # 子衿書法
沒有,如果有,我們知道的就只是超越了王羲之的這個人,而不再是王羲之了。
人們記住的,都是最優秀的人。書法在王羲之之前,許多優秀的書法家,如蔡邕,張芝,鍾繇,衛凱,衛罐等。這些東漢末年至魏晉時期的書法家,在當時都是名振天下的書法巨人。蔡邕書寫的《熹平石經》,把儒家的七部經典書寫校正,刻於石上。當完工的時候,天下人前來爭睹,長安的街道為車馬阻塞。
張芝、鍾繇大家都十分熟悉,一個練字把池塘裡的水都染黑,功夫之深可想而知。一個是有"楷祖"之稱的巨匠。出生在晉代的王羲之,不可能生下來就超越了鍾張,對吧。在鍾張的時期,大家也不會知道王羲之是誰。而當王羲之成為新的書壇聖人的時候,那些和他同時代的或之前風光一時的人,便被王羲之的光芒所掩蓋。好一點的,能留一個名,一般的,連名都沒有留下來。
歷史不會記錄平庸。不要幻想著在這一千多年的歷史中,民間高手總有一個兩個的比王羲之厲害。如果有的話,你我早就知道了。
-
8 # 陳福存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華人喜歡搞個人崇拜和神話人物,自古就常建的名人祠,萬民傘就可見一般,但是個人畢竟是有缺點的有毛病的,故而後人就選擇性失憶,對神話人物的缺點不好部分就過濾掉,所以王羲之就沒有真跡傳世,即使真是真跡因為與神話裡的他的完美不符也會被打成贗品,比如快雪時晴帖。所以我認為後代一定有許多超越書聖的人,但是因為書聖已經被神話了,就不允許後世超越他,所以這個話題沒有正解,正解出來了大家就不認同。
所以我們遺憾地認為,咱國家這種神話個人,崇拜祖宗的傳統不利於各項發展,束縛子孫後代的開拓創新。
這個話題沒必要糾纏,還是多關心下活著的藝術家吧!
-
9 # 書藝人頻道
王羲之在中國書法史上“書聖”的地位當之無愧,他對中國書法藝術的貢獻上無人能夠取代。原因有二。
第一,東晉時期,處於動亂年代。也是思想活躍的年代。新興計程車大夫階級極為自信,不滯於物,不拘禮節,獨立特行,頗喜雅集,喝酒縱歌,清靜無為,灑脫倜儻。出現文壇“竹林七賢”。同時也出現了創造影響後世的文人書法標杆。這種士族意識形態,被稱為魏晉風度。成為當時的審美理想。晉朝要以吏部尚書,官請王右軍,屢遭拒絕,以清淡隱逸為事。後才創造了傳奇的《蘭亭序》。魏晉風度為開端儒道互補計程車大夫精神。從根本上奠定了中國知識分子人格基礎。在這樣的背景下出現了王羲之等文人。
第二,王羲之是魏晉時期書法的代表,也是偉大的書法藝術變革家,開一代書法新風,他的優秀作品被後世奉為最佳典範。指導後人學習書法和從事書法創作。
魏晉時代書法發展個體均衡發展。比如楷書,行書,草書(今草)。王羲之也兼善這些書體,但篆書和隸書沒有流傳下來。楷書是隸書演變時期的書體,鍾繇的楷書帶有隸意,他的楷書已有自家風範。行書是行書、楷書和今草之間的一種過渡書體。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一篇《蘭亭序》筆法變化豐富,筆力勁健,速度均暢,形態纖美,自然含蓄結體沖和安詳,不激不厲,一股中和之美。草書方面是揚棄張芝草書的過程中產生的,使轉靈動,點畫放縱,筆勢流暢達遒逸。並發展了今草。
王羲之書法的造詣,是繼承傳統的,同時吸收了民間書法,並不斷地提升境界,從而成就了楷書、行書、草書三種書體的定型。並使之成為後事文人流派書風延續的不竭源泉。是集大成者。他在書法藝術方面的成就和書法史上的巨大貢獻,被後人譽為“書聖”,不可撼動,無人逾越。
-
10 # 魏保良
王羲之被尊為“書聖”,其成就主要在於對前人書法的歸納與總結,最直接的體現是在新體方面,楷書、行書、今草在鍾繇、張芝等前人的基礎上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建立自己完備的風格體系,影響後世千年而不衰。所以,王羲之在書法史上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書家,從這一方面來講後世書家沒有超過王羲之的。
王羲之在書法理論方面也有很大貢獻,其書論《自論書》一篇中明確提出了“形質美”與“意”的理論。王羲之的這種理論對後世影響無疑也是巨大的。
顏真卿可以說是唯一可與王羲之比肩的書法家,顏真卿在二王筆法系統以外,創造了一種與二王迥異的筆法,可稱為“顏氏行書”,因為他的這種創造,才與王羲之相提並論。但顏真卿書法依然屬於廣義上的二王系統,所以,王羲之“書聖”的地位還是不可撼動的。
-
11 # 王乃棟說書畫
有的,當時就有王獻之超越了他。王獻之勸他改體寫宏逸一點,他不聽。雖然在二王生前社會上的書法審美觀拖了鑑賞的後腿,但很快在南朝人們就欣賞王獻之的書法了。不幸的是唐太宗硬把王獻之拉下了馬,連書法也未能有好作品流傳下來。
還有,唐代張旭的放逸狂草是超越王羲之書法的。在唐代稍後的時代人們很快就厭倦了王體,認為《聖教序》的王體行書被人寫熟了,成為了院體即實用體,並說:羲之俗書趁姿媚。張旭的狂草被唐文宗封為文化三絕之一,唐代人們普遍愛看狂草,連秀才寫的草書也能一字千金。
第三位超越王羲之書法的人是清代吳昌碩。因為王羲之未見過唐代才發現的秦《石鼓文》大篆。而吳昌碩以如椽大筆寫出了石鼓文的豪邁氣象,將金石氣和筆墨韻相結合,寫出了石破天驚的新篆書,為現代新筆法時期開了書法新路,這是王羲之未曾夢見的氣勢如虹的書法!
見了王羲之書法就五體投地了,還能談超不超越?
-
12 # 子初洪
書法最最上乘是能體現出精氣神,更能達意。在我之見;王羲之之書法藝術是經典楷模,但要看到社會是在不斷的進步,書法藝術也在進步中發展,更是繼承發展至一定的高度,這是社會可喜之處。
-
13 # 自在為懷
藝術其實並無高下,書法自然也是如此。王羲之能被後世推崇為書聖,一方面說明他在藝術史地位上的地位確實已是令人仰望,另一方面,和他的頭號粉絲——唐太宗李世民的極力推崇不無關係。
但正所謂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就書法來說,也可算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王曦之被稱為書聖,一般就是認為他是書法第一,但這不過是世俗的看法。事實上,歷史上至少有一個人,是可以與之抗衡的。這個人就是北宋時期的大文豪蘇東坡,。
我們先從書法地位上來說起。王曦之稱書聖,又與其子獻之並稱二王。蘇東坡則位列宋四家第一。他們二位,前者開創職業書法,後者開創文人書法。這樣的地位,在書法史上應該是不分伯仲的。
再說綜合文化影響力。書聖僅限於書法藝術,而蘇東坡則是詩文書畫乃至很多領域都有傑出貢獻。這一點,王羲之明顯落入下風。
還有,王羲之是縱向影響後世一千多年的書法。但蘇東坡卻是古今中外,甚至影響世界千年文明史的藝術大師。顯然,蘇東坡又勝一籌。
所以,我們其實沒有必要非得排排坐論出誰高誰低,歷史諸如顏真卿、趙孟頫、何紹基等等的大書法家,都曾經做出傑出貢獻,也都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
-
14 # 通真君
論書法是綜合看的,其中涉及筆法、結體、氣韻等,而且不是以一篇代表作來評價的。因此,王羲之之後至今沒有超越他的,這也不怪唐太宗的推寵,是人家老王寫的確實好。當代有很多不屑子孫非要PK一下老王,把顏真卿、趙孟頫、王鐸等抬出來,把他們說的比老王牛逼啥的。說實在的,人家老王的“書聖”真不是蓋的壘的。
說個題外話,歷代知名的大書法家眾多作品之所以能被後世所認同,皆與書家的文化修養、人品道德、胸懷等有很大關係,但好人品好道德好文化底子的人未必有好書法作品,但那些大書法家其實還有個共性:多數非佛即道中之人,他們的玄思禪境參悟深刻!另外,能被後代記住的大書法家,最少得是縣級幹部,否則很難流傳千古。
回到正題,東晉的王羲之是大官,唐朝的顏真卿是大官,歐陽詢也是個官,褚遂良也是個官,虞世南也是,宋朝的四大家蘇東坡也是,黃庭堅也是,元朝的趙孟頫,到清朝的鄭板橋等等,這些大書法家都是官貴之人。
而王羲之在筆法、結體、氣韻成就最高,因為王羲之是修道的,後代無人能超越他,
-
15 # 李世安水墨軒
肯定有
種子與果實
不僅僅是種子
世子皆良種
努力的汗水
超越在心靈
更須土囊潤
-
16 # 張勁逸
都知道王羲之是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有“書聖”之稱。其書法兼善隸、草、楷、行各體,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廣採眾長,備精諸體,冶於一爐,擺脫了漢魏筆風,自成一家。代表作《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他《黃庭經》《樂毅論》《二月貼》《姨母帖》儘管都不是原帖,但同樣被廣為稱頌,可見其書法的超俗入聖的境界。
在書法史上,他與其子王獻之合稱為“二王”。羲之書法之後,可以說,沒有能超越他的了,但是每個時期 每個朝代都有一些大家不服氣 ,自認為已經超越了大王 ,結果後來就被歷史無情的淘汰了。
倒是我們都知道的大家們, 他們甘拜下風,私淑自己法乳於王羲之的一脈,最後皆為大家,如蘇東坡,米芾,黃庭堅,明代的王鐸,董其昌 趙孟頫。當代的周慧珺恩師沈尹默,白蕉,歐陽中石恩師吳玉如,啟功,林散之,沙孟海等等。
所以說,中國書法藝術得成長期非常短暫,剛開始定型既有登峰造極,其標誌就是王羲之王獻之的出現。書聖王羲之到目前為止,還是中國書法史上任何人都無法超越的喜馬拉雅的珠穆朗瑪峰。不但無法超越 而且也沒人敢試圖去挑戰的野心。
古今從帝王將相到書法藝術家,對他的喜歡讚美可謂如排山倒海 歸結起來,可以說"窮變化,集大成,致中和"九個字。
舉例來說,他之後的大家 絕大多數都是繼承了他書法藝術的一點或一二部分, 發揚光大,就足以成家立派了,
如明代書法家項穆是這樣總結的,翻譯過來大致內容為:智永 虞世南得其寬和之力,歐陽詢得其秀勁之骨,褚遂良得鬱壯之筋,顏真卿,柳公權得其莊毅 孫過庭得其逍遙之趣……等等。
-
17 # 憨山
王羲之之後還有沒有超越他的書法?這個問題其實是以什麼為標準問題。如果以王羲之為標準,之後肯定沒有超越他的書法家了!
藝無止境,書法作為藝術也應該是無止境的才對。到目前沒有,不等於未來沒有。
王羲之是在行書方面被人尊為第一;楷書、草書、隸書、篆書總有幾個王聖不及的大家。王羲之是在毛筆行書方面被尊為第一;硬筆書家有沒有比較過呢?
-
18 # 王育發書法
沒有!
中國書法在當代遇上了致命的打擊。時代的發展,導致書寫工具的變更。在一個不用毛筆時代,書法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境。
王羲之的書法善於創新超越,這在他行書中可以得到佐證。他改變了鍾、張之人的古體和質樸書風,創造了適應東晉時代審美觀的流美透逸風格的“行草”。王羲之初習行書是以鍾繇為範本,其早年所書的《姨母帖》中,尚能明顯看出師法鍾繇的痕跡。但經過摸索創造後,王羲之終於創出具有獨特風韻、天質自然、丰神蓋代的行書體,使行書藝術光照千古。王羲之對楷書的革新也具有劃時代意義。
王羲之以其自身的書法道路證明了蘭亭精神:傳承與超越是書法藝術的生命力。
-
19 # 漢科悅讀
書聖王是中國書法的一個高度,無人能超過,正像李杜的詩,也是一個高度,後人無法超越。
有人說,中國書法該有的高度都有了,我們後人只有學習的份了。也是,前人的高度,我們後人確實無法企及。
但也不等於說,我們沒路可走。
古人寫毛筆字,就實用,現在寫書法是 欣賞。書法形式和 用途的轉變,也是這個時代特有的 現象。所以,書法的欣賞和展覽,是時代特色,這是前所未有的,這為書法的創新創造了條件。
比如,今草,
-
20 # 谷鳴書社
首先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很有必要把王羲之的書法分成楷書和行書兩個子類進行判斷。
先說楷書,我們可以看一下一組對比圖,從最早的曹魏時期的鐘繇的楷書開始,到民國書法家唐駝為止。
這裡我們可以明顯的看到,楷書是一種可以隨著時代循序漸進的書法形式,一代代的楷書大師們的字跡是明顯越來越趨近於現代人的審美的。鐘王時代的楷書有些明顯的隸書向楷書轉變的特徵,而到了民國時期的唐駝,幾乎就是現代意義上最標準的楷書了。非常純粹,幾乎沒有了其它書寫形式的影子。其間的,褚遂良,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的楷書要說超越了王羲之,也是有很多人點頭信服的。
但是問題是,說是超越了,但是他們在書法領域的地位和貢獻就完全蓋過了王羲之麼?顯然不是,這就好比沒有詩經和漢樂府詩詞,就沒有輝煌的唐詩時代一樣。不是個人的進步,而是時代進步的效果在個人身上的體現。我們可以說唐詩在整體水平,尤其是音韻和用典上,超越了詩經和漢樂府詩詞。但是那是一個時代站在前一個時代上的進步。是後人站在前人中大師的肩膀上的進步。
即使這樣,我們現代人在欣賞唐詩優雅的同時,依然喜歡詩經中的那種古樸和平實,沒有“豈曰無衣,與子同袍,”就不會有後來的“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願將腰下劍,直為斬Murano”。沒有“窈窕淑女,君子好求”就不會有後來的“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在楷書問題上也是一樣,沒有鐘王的開拓,可能後來的唐朝楷書大風潮就不是我們今天看到的這個樣子了。我們再怎麼欣賞顏柳歐褚的優雅雍容,一樣會喜歡王羲之楷書中的古樸渾厚。
所以在楷書問題上,王羲之可以說是被超越了,但是這絲毫無損於其開拓者和奠基人的地位。
至於行書就完全和楷書不同,楷書是可以站在前人肩膀上一步一臺階的向上走,而行書更為揮灑,和個人的性格,閱歷,書寫時的狀態全都緊密相連。楷書大師們在風格成型之後,在任何時間,地點再寫楷書的話,基本差別不大。但是行書不一樣,一時一地,效果可能差異非常明顯。
關於王羲之的行書,我還是得搬出天下三大行書的對比圖來說事。神龍本《蘭亭集序》
《祭侄文稿》《黃州寒食帖》一對比就可以明顯的看出來,如果單論行書,王羲之的地位幾乎是沒有人可以撼動得了的。後人作品各有所長,但是沒有人敢說“超越”二字。如果還是用詩詞來做比喻的話,王羲之的行書就像李白的詩一樣,即使很多人最愛的是白居易的淺白易懂,最愛杜甫的悲天憫人,最愛王維的詩禪一味,或者是最愛李商隱的辭藻華麗。但是沒有人敢隨便說李白不是代表中國古詩詞最高成就的第一人。
所以書法也是一樣,即使再愛《祭侄文稿》中的悲愴,再愛《黃州寒食帖》的滄桑。但是誰也不敢說瀟灑揮橫的《蘭亭集序》不是中國行書藝術的巔峰之作。
總之,王羲之對中國書法藝術的貢獻之大,地位之高。已經不是超不超越的問題了,而是高山仰止,誰都不得不服的問題了。
回覆列表
王羲之也算是中國書法家的鼻祖。王羲之的蘭亭序號稱天下第一行書。
如果說單從專業上來講,可能後世有些書法家的水平比王羲之高。
但是由於王羲之在書法中的地位,後世的所有書法家都學習了王羲之的碑帖,尤其是蘭亭序,聖教序,王羲之成為後世書法家的老師。
因此,不論誰也不敢說超越王羲之。所以不論後世人的書法水平有多麼高,也沒人敢說他能超越王羲之,世人也不會承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