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fei-o-fei
-
2 # 麗江說書人
我來回答一下,平時懶得長篇大論,但這次實在是因為看不下去了,一群噴子把一個歸於蘇聯體制問題,我真是跪了,蘇黑怎麼這麼多,這麼無知。
蘇聯時期不是糧食不夠,才要進口,而根據國內外研究(主要以美中俄的資料為準,還有日本德國也研究很多,不過看不懂,就不引用了)。
第一,致命的浪費和貪汙,從斯大林以後,因為後面的領導人越來越軟蛋,威望也不夠,不敢大量使用列寧和斯大林時期的很多法律法規(說實話,只有這兩位對俄國斯民族的劣根性有深刻理解,再後面就要到普京了,中間的領導人除了安德羅波夫以外基本都是廢物。這個劣根性我文章最末補充),所以浪費和普通國民的小拿小摸已經到了危及國家安危的程度,1966年,克格勃的一份上交到蘇維埃主席團會議的調查報告上面說,35%的原材料,半成品,糧食沒有任何使用,就消失了,其中一半是生產過程中的浪費,另一半估計是被工人和農民拿回家了。至於對天然氣和電力等的浪費,程度更是誇張到大家都覺得不可能的地步。(不要奇怪,克格勃的最主要職能不是反間諜,實際上科研,經濟調查,海洋捕撈,考試,邊防才是主要職責,這幾個部門的人員和經費佔了克格勃65%的比例。其中科研部門更是貢獻了蘇聯接近一半民用產品的研究成果。所以克格勃不亂,蘇聯就沒事,也是為什麼克格勃的頭能前後出了三個國家領導人,而且乾的都不賴的原因,他們最瞭解蘇聯,也最瞭解歐美。基本可以看成我們武警,情報,紀委,教育部,宣傳部,海洋總局,氣象局,等大部分機構聯合在一起的一個超級部門。沒錯,克格勃還要負責供應全蘇聯的海鮮,還要監督中考高考等等等等)。
第二,蘇聯的構成內,俄羅斯,白俄羅斯這可能算是最勤快,最適合現代國家體制的民族,剩下的還有一批種地養牛都未必搞得好的加盟國,可以用爛泥扶不上牆形容。但是不能讓他們全都閒著吧,那沒法提現蘇維埃的優越性啊,怎辦,搞分工吧,挖礦,種地這種低技術含量的活將就乾乾吧,內部搞剪刀差,我供應工業,你們提供糧食。結果,那群兄弟真心是連地都種不好。
第三,過度的福利,蘇聯公民的福利只好大家是不敢相信的,我估計地球上未來也很難出現這麼好的了。水電天然氣暖氣教育全部免費,教育醫療住房汽車全部國家發,人均年配發的牛肉,雞蛋等副食品是美國同期人均的2倍,一個普通工人月薪320盧布,到退休時候你猜他能存多少錢?!全部工資都存著,因為沒地方也沒必要花錢,反正黃賭毒這種玩意都不存在,日常又不用自己買東西。2億3千萬人口消耗的牛肉,雞肉比美國3億都多,糧食產量還不如美國,偏偏這些東西的養殖特別消耗玉米等,怎辦,進口糧食養牛養雞,否則公民會不高興的。當然,還有另一個額外的耗糧大戶,伏特加酒,這是用鐵腕手段幾乎消滅了浪費的斯大林都不敢取消供應的生活必需品,人均6倍的酒類消耗量一年要浪費4600萬噸糧食,怎麼辦?!用酒精勾兌?!俄國純爺們不認可,必須純糧食釀造,否則國家領導人都得被推翻。(伏爾加民謠,感謝你,讓我有和長河一樣多的伏特加,感謝你,讓我有美麗的大屁股姑娘,你是我永遠的沙皇,我願用最後一口氣保衛。)
最後說一下,俄羅斯民族的一個特點,就是畏懼和敬畏暴力,敢殺人的沙皇都是偉大的,不管殺的是外華人還是自己人,殺的越多越偉大。所以斯大林,普京,幾位被歌頌的沙皇,在俄羅斯人心目中,都是偉大的,要載入史冊的,尤其是內外都能打贏的,譬如伊凡雷帝,彼得大帝,葉卡捷琳娜二世,斯大林這樣的,簡直就是天降的偉人。事實上,蘇聯整個生命期內,也就斯大林時代靠著勞動營和克格勃的威懾,基本杜絕了浪費和小貪汙,而且還打贏了衛國戰爭,把一盤散沙的蘇聯擰成了鋼鐵聯盟。
-
3 # 做就做了吧
蘇聯時代是計劃經濟,當時政府重視重工業而忽視輕工業和農業,雖然地多,但是沒有利用好,所以糧食要進口。現在俄羅斯受到美國圍堵,除了能源外,俄羅斯開始重視農業,俄羅斯又有大片尚未開發的耕地,所以近年來在政策的支援下俄羅斯農業發展迅速,除滿足自身需求外還可以出口。
-
4 # 閒來讀史
說到俄國,很多人會立即想到蘇聯。但是實際上,現在俄國的前身並不是蘇聯,而只能說它曾經是蘇聯的一部分。不過即便如此,也足以說明蘇聯跟俄國的關係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大家提及俄國便能想到蘇聯,也算不上是犯下了多大的錯誤。
本文之所以要在這裡提及蘇聯和俄國,主要是因為我們下面要給大家介紹的內容跟它們有關。要知道,曾經的蘇聯糧食需要進口,而現在的俄國卻在大量出口糧食,出現如此轉變的原因,實在令人感到好奇。那麼,作為曾經蘇聯的一部分,俄國糧食進口改出口,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一、蘇聯需要進口糧食的原因。首先,糧食方面出現貪汙的情況太過於嚴重。斯大林以後上位的大部分蘇聯領導人,一個個都較為無能。他們中的多數人都不敢嚴格執行斯大林和列寧曾經使用過的法律,結果導致很多人多佔多拿糧食,大量糧食在沒有被明顯使用的情況下,最終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而這裡所說的“很多人”,並非單純指蘇聯的百姓們,還包括蘇聯的一些官員們。當然了,除了糧食方面之外,這個時候出現大量浪費現象,還包括天然氣和電力等諸多方面。只不過因為我們本文主要討論的是糧食方面的情況,所以就不在這裡對其他方面的情況做贅述了。
其次,加盟國大多成事不足敗事有餘,連供應糧食這件事都做不好。前面我們已經說過,曾經的蘇聯不僅包括俄國,還包括其他一些加盟國,比如烏克蘭、白俄國、烏茲別克、哈薩克等。
按理來說,本該出現“人多力量大”的情況,但是實際上,除了俄國和白俄國的表現較好外,其他加盟國在蘇聯這個陣營中的表現都太過一般。尤其是在搞分工的時候,啥也不擅長的它們甚至連給蘇聯提供糧食這種任務都完成不了。所以,蘇聯不大量進口糧食,又能怎麼樣呢?
最後,糧食方面出現浪費的情況也太過於嚴重。前面我們跟大家介紹了蘇聯出現的糧食貪汙情況較為嚴重,但實際上,糧食方面除了存在貪汙問題外,還存在嚴重的浪費問題。當時由於蘇聯公民的福利待遇都太好了,什麼都是由國家集體供給,所以不需要花費自己錢財的蘇聯公民,便特別注重飲食的質量。
他們不僅要國家給提供伏特加,而且還要國家給提供雞肉、牛肉等肉食。而釀造伏特加和養殖雞和牛等動物需要消耗大量的糧食作物,時間久了,自然蘇聯在糧食方面就會出現嚴重的浪費情況。鑑於此,蘇聯當然得注意進口糧食了。
二、俄國需要出口糧食的原因。可能很多人會以為,俄國由蘇聯時期的進口糧食變成如今的出口糧食,就說明俄國的糧食產量已經多到了本國容納不下的地步。但是實際上,情況卻並非如此。要知道,曾經的蘇聯是為了儘可能保障公民們的高質量生活所需,才特意進口大量糧食的,而並非真的是因為它們本國出現了嚴重的糧食危機。
至於現在的俄國之所以要變進口糧食為出口糧食,也並非是因為它們本國生產的糧食已經到了多得容不下的地步了,而是因為它要透過對外出口糧食的方式來為公民提供買房子、交學費和養家等方面的條件。
而且說嚴重點,就是不大量出口糧食的話,俄國公民們可能就沒有條件去安心地做上述那幾件事。如果你感覺不出這樣到底有多慘,那我們可以跟大家說得更直白一些:蘇聯的公民福利待遇特別好,什麼都由國家給提供,所以即便需要大量進口糧食,人民的生活也過得相當舒坦。
但是現如今俄國的情況不同,它的公民的福利待遇遠沒有蘇聯時期的公民待遇那麼好,不僅多數事情都需要公民自行出資,而且還得為了滿足公民在除吃喝以外的需求的同時,儘量減少公民在吃喝方面造成的物資消耗。
在這種情況下,若是俄國不透過大量出口糧食來獲取些資金和物資,那它本國的公民還能過上好日子嗎?所以說,我們在看待一個問題的時候,必須從出現問題的一方的實際情況出發,認真分析導致這一問題出現的原因後,才能得出我們想得到的結論。而不能一味地自以為是,那樣不僅很容易犯下較為嚴重的錯誤,而且還有可能會給別人留下非常不好的印象。
-
5 # 張生全精彩歷史
如今的俄羅斯,已經在糧食供應國中,佔據領導地位。
但是,在更加龐大的前蘇聯時期,不僅沒有餘糧出口,相反還必須從國外進口大量的糧食,淪為世界最大糧食進口國。
(網路配圖)
按說,作為蘇聯繼承主體國的俄羅斯,土地面積大量縮水,糧食產量理應同步減少,更加需要進口糧食才對,為何卻能成為糧食出口大國呢?
一、工業化和城市化之殤。通常,我們衡量一個國家先進的程度,主要看它的城市化水平高低。城市化水平越高,意味著這個國家的工業更加發達。不過與之對應,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口所佔比例也就越少。
蘇聯時期的整個國家經濟結構,其實是畸形的。為了和美國搞軍備競賽,蘇聯大力發展重工業,一切為軍備生產讓路。而對於農業和輕工業,卻並不重視。
二戰之後,隨著嬰兒潮的出現,蘇聯的人口快速增長。在農村反哺城市工業的情況下,農場農民的收入和待遇遠低於城市裡的工人。脫離農村,成為一名工人,是每一個農村孩子的夢想。大量的年輕人湧向城市,鄉村裡只有年邁的老人。農業生產率不斷下降。
城市人口的急劇增加,推動了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高速發展,工人的工資收入持續提升,人們對於生活質量要求也不斷提高。從住房到肉、蛋、奶等高營養食品的需求,使更多的糧食被畜牧業的飼料所擠佔,使得糧食匱乏問題日益突出。
蘇聯解體以後,俄羅斯由於經濟疲軟,曾經輝煌的軍事重工業難以為繼,近50%的工業基地停產閒置。大量的城市工人面臨失業,許多農村出身的工人家庭迫於生計,重返農村。農民隊伍不斷壯大,農業生產率開始提升,糧食產量也自然開始增加。
(斯大林舊照)
二、農業政策的影響。在整個20世紀,1913年前後的沙俄時期,是糧食產量的鼎盛期。那時的俄國也能向歐洲各國出口糧食,成為糧食出口大國。
但十月革命以後,蘇聯的糧食產量便一路下滑,出口越來越少。到最後還不得不大量進口糧食,來支撐不斷增多的城市人口。沒有了糧食出口的外匯收入,補貼住房和工業,就只能依靠石油出口和黃金儲備維持。
斯大林上臺後,認為傳統的農業模式,已經難以支撐蘇聯的工業化程序,開始在農村搞強制的集體農莊和國營農場。所有農業資源歸於國有,這一掠奪舉措引發了農民的強烈不滿。條件較好的農戶,寧願把牲畜殺掉,也不願交給集體。
僅1928年到1933年集體農莊推行期間,蘇聯的馬從3350萬匹銳減到1660匹,牛從3065萬頭降到1950萬頭,羊更是從上億隻被殺掉一半,農民的勞動積極性喪失殆盡。
就這樣,直到解體,蘇聯的農業生產一直萎靡不振,糧食產量斷崖式下滑。守著遼闊的土地,卻連養活三億人口的糧食都難以自給自足,這的確令人匪夷所思。
蘇聯瓦解後,俄羅斯首先廢除了集體農莊和國有農場,推行土地私有化,把農業視為俄羅斯的重點保護領域。不斷加強農業扶持和補貼,推行現代化農業,農民積極性空前高漲。
在西方對俄羅斯食品禁運之後,俄羅斯對農業企業實行現代化改造,為農業提供政府補貼性質的保險。設定農產品價格穩定基金,以平抑價格波動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俄羅斯還加大對農業的資金扶持。僅2017年,投放農業的低息貸款,就高達2500億盧布。
(網路配圖)
三、沉重包袱的拖累。當年的蘇聯盲目擴張求大,硬生生把十幾個加盟國湊成一個聯邦共和國。在重工業為主的經濟模式下,對於一些條件落後的加盟國,也沒有因地制宜,做好產業規劃。
這就導致整個蘇聯,除了發起主體國的俄羅斯、白俄羅斯和烏克蘭等地區強國表現較好外,其它加盟國只能當個拖油瓶。不僅在工業上毫無貢獻,連生產糧食的簡單任務都完成不了,只是靠蘇聯從東部地區抽血補貼維持。
在這種地區發展完全不平衡的情況下,蘇聯不進口糧食維持整個國家的運轉,還能怎麼樣呢。
所以作為蘇聯發起主體國的俄羅斯,親手推動了蘇聯的解體。雖然當時那些吃慣補貼的加盟國不想分家,但俄羅斯還是毫不猶豫的甩開了這些包袱。
輕裝上陣的俄羅斯,憑藉前蘇聯留下的豐厚遺產,實行農業規模化種植,推廣高效農業技術和機械現代化種收方式。農業生產的成本,也變得很低廉。
農產品利潤的提高,極大刺激了農民開墾新土地的積極性。這樣一來,俄羅斯小麥出口量碾壓美國,躍居世界第一,也就順理成章了。
(參考資料:《俄羅斯的農業體制改革》《蘇聯農業集體化運動的理論與現實》等)
-
6 # 無根樹花正孤
時代在進步,但是一些國家的發展卻一直處於停滯狀態。例如我們國家北方的俄羅斯。他原來的名字叫做蘇聯。這麼多年過去了。按道理來講,俄羅斯的經濟也應該和他的軍事一樣十分強盛才對。按真正的情況卻是,俄羅斯的經濟不但沒有增長,反而倒退很大。這種情況讓我們十分疑惑。為什麼俄羅斯經濟如此之低還大量出口糧食呢?而蘇聯時代,糧食卻需要進口。
蘇聯是一個地理大國,但他的農業生產卻十分弱小
蘇聯閱兵
蘇聯的情況是比較特殊的,當時蘇聯的一群人推翻了俄國沙皇統治以後成立了世界上前所未有的新國家,但是這種制度因為心怡也必須面對一些前所未有的挑戰。他們國家的經濟十分虛弱,幾乎處於一種報廢狀態。當時的列寧提出了新經濟政策,想要透過學習西方歐美國家來提升蘇聯的經濟活力,但老百姓都過上有飯吃的日子。
新經濟政策說得好聽就是一種新的生產方式,他讓老百姓自己種的東西給國家交一部分之後可以全部歸自己,所有這種經濟政策極大地提高了勞動人民的生產積極性,大家都都願意努力種田,而不是像以前那樣,只是自己種的再多也全部是歸國家所有。那這樣還有什麼意思了?而現在的老百姓則是種得多,自己也得的多,所以當時的蘇聯有許多糧食能夠把穀子賣到其他國家來賺取錢。
俄羅斯的具體生產情況和農民生活對比
老百姓屯糧食
俄羅斯的建立是到蘇聯的基礎之上的。那個時候的俄羅斯十分貧窮,老百姓都沒有什麼好日子,過去都人為了掙幾個土豆玉米都會打的你死我活的,主要是當時蘇聯時代不發展農業導致的原因。二俄羅斯談利益以後並沒有迅速改變,這種情況反而更加嚴峻,所以俄羅斯把農業作為了最重要的事情之一,老百姓都盼著農業發展起來。
那個時代的俄羅斯農業十分依賴進口,如果光靠他們自己國家是不可能生產夠所有的糧食的,對於這種情況他們必須進口。而進口就是用俄羅斯自己的錢去買其他國家的糧食,買了很多糧食之後來發給老百姓或者用比較低的價格讓老百姓接受的亞德羅斯的老百姓才有飯吃,他們才不會餓死.
國家喊口號
而這種情況其實是十分悽慘的。俄羅斯的糧食大部分依賴進口額和他們強大的軍事工業形成一種鮮明的對比,讓許多國家看了之後都嘲笑俄羅斯是一個畸形胎兒,軍事工業無比強大,而農業這種簡單的事情卻弱小的連非洲國家都不如,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了二十一世紀還稍微有所改善。
如今的俄羅斯透過計劃生 產組織,老百姓側重在農業方面。當時的老百姓大力發展農業,是俄羅斯的農業得到了巨大的進步。現在的情況和以前比起來是好了很多,但還是不能夠全面支撐俄羅斯的計劃,是能夠在俊口的情況下勉勉強強維持。
-
7 # 一葉障目信口開河
從前蘇聯到如今的俄羅斯,這個國家的經濟從來就沒有過均衡發展的狀態。蘇聯時期,以重工業為經濟中心,農業處於被掠奪的境地。現在,經歷過國家分裂後的俄羅斯,重工業體系也隨之克離破碎,全無當年的龐大完整。除軍工產品尚能夠出它賺匯,但僅能自我持續發展。靠出賣資源進口糧食的辦法,已經越來越靠不住。此時再不注意糧食生產,國家就有可能再次崩潰。結果是農業活力增強了,重工業卻舉步維艱了。令人疑惑的是,今日俄羅斯為什麼仍然如同前蘇聯一樣,輕工業依舊不發達,難道沒有總結教訓嗎?
-
8 # 梁老師說史
這個問題老梁來回答。
蘇聯和俄羅斯,同樣一片土地,就是換了個國名,一個糧食需要進口,一個直接就奔著出口就去了。
發展到現在俄羅斯的糧食不止是出口,而且出口的額度是相當的巨大,光2018年俄羅斯的糧食就整出去3480萬噸,就這量都趕上美國的出口量。
特朗普都感覺到自己糧食地位受到了威脅,您要知道特朗普所在的共和黨他們的票倉就是來自於美國糧食的主產地。當然特朗普是如何擔心的這不是咱今天的話題。
好咱接著聊,為了很好的解釋題主這個問題,咱先瞅瞅俄羅斯的耕地是個啥情況。您要是翻開世界地圖去瞅,一準就會發現,俄羅斯的耕地基本上都被老天爺安排在了高緯度地區。
前蘇聯擁有世界上最大的黑土帶,足足一百九十萬平方千米。
啥是黑土呢?你可以認為那不是土,那就是植物需要的營養物質堆砌起來的東西,什麼這微量元素,那稀缺元素,這裡邊都有。
很可惜這地是生在烏克蘭大平原,現在不歸俄羅斯了,人家和俄羅斯劃清界限,自己玩去了。
就算是這樣,俄羅斯的人均耕地面積依然達到了0.84公頃,如果您對這個數字沒啥感覺,咱做個對比,他是咱中國的九倍,而且人家的耕地基本上那都是一馬平川,中間連個凸起和凹地都沒有。咱說的誇張一點開著拖拉機您可勁的開,都不用擔心翻溝裡去。
也就是說,人家俄羅斯的耕地,整個啥機械化,現代化農業,這一點問題都沒有,條件就擺在哪裡。
好,有了這知識打底,咱在解決題主的問題。那麼前蘇聯可是擁有烏克蘭大平原這個歐洲糧倉的,可他需要大量進口糧食,而現在的俄羅斯,您別說歐洲糧倉了,烏克蘭都沒有了,為什麼可以出口呢?
首先,前蘇聯時期,屬於大鍋飯時期,他們叫集體農莊,幹不幹都一個樣,瞅著天還沒黑人就出去幹活了,天黑了才回來,就這效率您就別提了。
蘇聯也不是不知道這個糧食問題,當年赫魯曉夫就想把這事個解決了,帶著蘇聯人民一塊去種玉米了。玉米嗎?高產作物!
哎!這就是一個一拍腦袋就上馬的事,他就沒有想過,玉米是啥?那就是個熱帶亞熱帶的產物,您這蘇聯可是高緯度地區。
玉米他產量是高,但要命的是,這東西不適合在蘇聯推廣。在加上上行下效,要趕超美國的畜牧業,什麼虛報指標的事就發生了。
這一傢伙玉米種植把冬小麥種植給生生的擠掉了,最後收穫的時候,只剩下哭的份了。
而且在蘇聯時期,他和美國有一段冷戰時期,那麼為了迎合冷戰的需要,蘇聯的不僅農副業被忽略了,輕工業也被忽略掉了,一味的發展重工業。到現在俄羅斯的輕工業都是個短板。
所以前蘇聯缺糧食,也就不言而喻了,路就走錯了。
那麼進入到俄羅斯時代的時候,農業這塊就放開了,很多在城裡找不到工作的人口,這就重新回到農村拿起了鎬頭,開始種地,甚至一些被閒置的土地也進入了農業市場。
那麼農民為了高產,什麼化肥,什麼農耕裝置這可勁的使用上了,您就說吧,這糧食可就翻番的漲,所以就算是丟掉了烏克蘭,出產的糧食也要比前蘇聯時期要多很多。
到現在,咱中國很多農民都跑到俄羅斯這裡弄塊土地,去種糧食的,您就知道了俄羅斯對糧食的重視。
-
9 # 圭塘河邊釣魚
歷史上沙皇俄國就是世界上第一糧食出口國,蘇聯時期,透過強徵農民糧食,搞集體農莊,把農民種糧的積極性搞沒了,那糧食不就沒有了?現在市場化了,農業土地廣闊的優勢自然顯現出來,慢慢糧食出口也越來越多了。
-
10 # 裝備空間
首先,糧食出口不代表糧食產量夠大,糧食進口也不代表糧食產的不夠吃。先舉個例子,印度的人均糧食產量相當低,甚至和南韓北面的半島X國家人均糧食產量差不多,但是印度卻是亞洲主要糧食出口大國之一。我們中國的糧食產量和人均量都比印度高的多,但是仍在進口糧食。這樣子說,你就明白糧食進出口有時候並不是跟產量或者夠不夠用完全線性相關的。
然後再說一個事實,看上圖表,1992年以後(紅線綠點)俄羅斯聯邦的糧食進口量幾乎逐年增長到2010年以後,其以一個蘇聯加盟共和國的體量遠超之前全蘇聯(15個加盟共和國)的每年糧食進口量(紅線紅點)N倍。這能說明什麼?是蘇聯人吃不飽?還是俄羅斯人吃不飽呢?
再說一點,沙皇俄國一直算是歐洲重要的產量國和糧食出口國,而到蘇俄甚至是蘇聯時候,糧食問題卻一直成為這個國家的困擾之一,難道說是沙俄時期的糧產量更高?還是生活水平更高?恐怕不見得。至少沙俄時期,大量的農奴是不算為糧食-人口占比統計的,至於農奴吃不吃得飽恐怕更沒人關心,沙俄政府關注的是出口更多的糧食,賺取更多利潤吧。想證明這一點,非常容易,如1891年-1892年沙俄糧食嚴重欠收,同期俄國內糧食收購價暴跌,糧食都不夠吃了,收購價還暴跌,豈不是沙俄政府依然靠低價收購糧食,然後出口國外賺取利潤,至於廣大沙俄人民吃不吃飽,恐怕他們是不會關心的,反正沙俄貴族和軍隊能吃飽就可以了。另外,再說一個,當年作為俄羅斯主要農作物食品之一的土豆,區區一個波蘭每年年產量就高達3000萬噸以上,比沙俄全境的土豆產量還高1000多萬噸,就這沙俄還大量出口糧食,你說說這是為啥?
看看上圖,1976年和1978年,蘇聯加盟共和國之一(俄羅斯聯邦),產糧分別為1.27億噸和1.36億噸。然後說俄羅斯,據說2017年俄羅斯宣佈當年產糧1.3億噸,創俄聯邦記錄。那麼創不創記錄,我不清楚,清楚的是,俄羅斯經過這麼多年的努力奮鬥,終於把糧食產糧恢復到蘇聯70年代俄聯邦共和國的水平了,這也說明這些年俄羅斯的糧食產糧叫蘇聯時期並沒有多大起色,甚至據資料顯示,肉蛋禽奶等“高質量”農產品的產糧只有蘇聯時期的不到三分之二。那麼為何俄羅斯還能大量出口糧食呢?
主要原因就是,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的農業生產價格指數飆升,大多數農產品的生產價格較蘇聯時期上漲了不止五六倍,所以造成了經濟學意義上的“種糧食不如買糧食”。想想也很簡單,出口資源、軍火、工業產品賺外匯,然後進口低價的外國糧食。但是令人想不通的是,既然進口糧食又便宜又好,為何2017年俄羅斯的糧食產量突然就飆到“創紀錄”的1.3億噸了呢?產這麼多,還進口那麼多,怎麼吃法?另外,2015年俄羅斯糧產量才1.05億噸,咋麼才兩年,直接就能爆發性的多產2500萬噸糧食呢?這個問題,細思極恐,俄羅斯的真實糧食產量也引人深思啊。
-
11 # 利刃號
關於糧食這個問題軍迷都有很深刻的體會,我們的父輩一代都因為營養不良而普遍低矮,但是今天的中國卻是一個農業自己自足的大國,我們的平準身高逐漸攀升大有超過美國的勢頭,這都是營養條件大為改善的緣故,儘管耕地面積逐漸減少但中國的糧食產量卻是逐年升高,這是因為農業技術大幅進步的緣故。俄羅斯也是一樣,前蘇聯時代不注重農業的發展,導致農業生產力不能充分發揮,在俄羅斯獨立之後發展農業被擺上議程,這也解釋了為什麼俄羅斯今天能取得巨大的農業成就。
俄羅斯人口超過1.5億人,但耕地面積僅限於南俄羅斯地區和西西伯利亞南部,這些地區的維度與中國的東北類似,農作物生長受到寒冷天氣過長的影響很難做到高產,但是俄羅斯政府對農業的巨大投入彌補了自然環境的惡劣條件,各種高科技農業的興起成功幫助俄羅斯解決糧食問題。其實在俄羅斯政府看來,糧食問題不是困擾俄羅斯的難題,因為它周邊有很多農業國。
哈薩克就是一個農業、畜牧業極為發達的國家,它出產的小麥和肉類除了滿足自己需要之外,還能大量出口到鄰近的俄羅斯;烏克蘭在與俄羅斯交惡之前也是主要的糧食出口國,素有歐洲糧倉之稱。俄羅斯只要發展好工業確保經濟收入持續增長,就不懼怕國內農業不能自己自足,他身邊的很多國家都爭先恐後的向俄羅斯出口糧食。
-
12 # 橋本看日本
這個問題問對了人。蘇聯糧食進口與俄羅斯糧食出口都是政策造就的。前蘇聯時代,蘇聯擁有號稱大糧倉的烏克蘭,但糧食問題一直沒有解決,到了蘇聯末期,糧食已經成為西方制裁蘇聯的工具。根本原因就是斯大林時代,為了快速走上工業化國家,而採取的合作化集體農莊的方式,嚴重地挫傷了農民的積極性,其中烏克蘭受到影響最大,甚至這個大糧倉還發生嚴重的饑荒,造成大量人口的非正常死亡,這就是烏克蘭為何憎恨俄羅斯的根本原因所在。農民的積極性遭到打擊,就算有了機械化生產工具,蘇聯的糧食產量一直上不去,不得不使用大量的外匯進口糧食。
蘇聯解體體後,雖然解散了集體農莊,但也有一段時間面臨糧食問題。並且俄羅斯人口稀少,土地多問題也很突出,在上個世紀90年代後期,中國東北的農民開始前往俄羅斯承包土地種植糧食,這個數量開始只有幾百人,最後越來越多,現在超過了10萬人。這樣的結果就是俄羅斯的糧食多了起來,不僅滿足國內的需要還可以不斷地出口。解決了前蘇聯想解決但一直沒有解決的問題。
但是,大量外華人的湧入,雖然解決了糧食問題,也引發了當地的擔憂,俄羅斯西伯利亞,遠東地區地大人少,而外華人的到來使得外華人佔很大的比例,一時引發當地的擔憂,最後遠東地方政府出臺政策,鼓勵開荒,但是對外國進入業有限制,最終解決了問題。畢竟糧食是國家根本。不僅俄羅斯,現在烏克蘭也引進了中國農民種植糧食,改變糧食產量低的問題。中國的農民正在幫助前蘇聯的各個國家,根本上改變過去的糧食短缺問題。
-
13 # 大學軍事理論教師
的確,在大家的眼中,喪失了“歐洲糧倉”烏克蘭後,俄羅斯貌似自己都不夠吃呢,怎麼成了糧食出口大國了?
究其原因,表面上看,是在現代農業技術的支援下,種糧食的耕地越來越多,而吃糧食的人卻越來越少;往深裡分析,是國家政策體制和國際環境影響的結果。
先看人口,目前,俄羅斯正經歷被稱作“家庭凋零”的第四次人口危機,已經超過了20年,是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
俄政府可是給急壞了,費大勁鼓勵人們生育,不生孩子的重稅,生的發獎勵,生到一定數額還有被評為“年度家庭”,受到普京親切接見和頒獎合影的機會(下圖)。
看完人口,再看耕地,俄羅斯耕地雖然都在高緯度,但在現代農業技術的支援下,適合種植小麥或者經過改造可以種植的地方還是不少的。這個國家擁有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黑土帶,人均耕地面積達到0.84 公頃,是中國的9倍,幾乎都是一馬平川的開闊耕地,特別適合大規模機械化作業。而且,水源充沛,不愁灌溉,歐洲部分有頓河、伏爾加河,西伯利亞的葉尼塞河、勒納河,遠東地區有黑龍江……加上作物生長期長,質量品相都屬上乘,國際上挺受歡迎。而且黑海和遠東地區的港口也為糧食出口提供了非常便捷的交通。
還有一點,貌似與全球變暖不無關係,本來不適合農業的高寒凍土收拾一下也可以用了,所以耕地面積又進一步的擴大。
從政策層面上看,蘇聯解體之初的俄羅斯還是不夠吃的,90年代前期,也不得不用武器來換中國的泡麵和果蔬...
俄羅斯農業崛起要追溯到90年代末開始,此時,政府允許土地自由買賣,政策鉅變掀起了一股投資農業裝置、化肥的新浪潮,很多閒置多年的土地也被整理出來,擴大為農耕之用;加上俄羅斯政府吸取了蘇聯亡國教訓,開始注重民生問題,為農業提供了政策傾斜和各種補貼。
還有一些在城裡混不下去的下崗工人,乾脆就回歸田園,去當農業工人了。俄羅斯政府一看發展農業能促進再就業,保持社會穩定,就更看重農業的發展,政策支援的更多了,如此形成了個良性迴圈。當然,還有大量華人去俄遠東地區開發農業,也明顯帶動了俄羅斯的糧食產量。
順便,咱們再分析一下蘇聯為什麼一直不夠吃。蘇聯時代,可不僅僅是糧食不夠吃,哪哪都不夠,吃、住、行都不夠用,比如城市化程序太快,房子不夠住,就流水線式的修建了大量的“赫魯曉夫樓”;
長期物資短缺,最嚴重的時候買個麵包、襪子內褲都得全家輪流排一天的隊。
不過人家蘇聯/俄羅斯人排隊也不一定是就買東西,比如下圖,1974年夏,蘇聯人為了一睹達芬奇名畫《蒙娜麗莎》排起了大長隊。還有下圖,可不是什麼奢侈品店或者新的數碼產品上市的情形(這個咱們中國最常見),這是2016年,俄羅斯人在冰天雪地中排隊等待進入畫廊,欣賞謝洛夫的名畫。對,就是下圖這幅——《少女與桃子》。咱們再回到主題上,看看蘇聯時代為什麼不夠吃。
為了解決不夠吃,蘇聯領導人也是下了功夫的,比如赫魯曉夫一拍大腿,轟轟烈烈的掀起了“種玉米”熱潮,原產於熱帶、亞熱帶墨西哥的玉米給種到西伯利亞,大家可以自己想想一下.......實際上,不夠吃,更多的是政策和分配的問題。
蘇聯從誕生起就一直被敵視,世界各大國均視其為“異端”,恨不得滅之而後快。蘇聯自身的危機感也非常強,一直感覺“有刁民要害朕”,幾十年如一日的勒緊褲腰帶,不管不顧的發展重工業、尤其是軍工產業,不斷的擴充軍備。所以,農副業和輕工業自然被長期的忽視了,尤其是農副業,甚至在蘇聯成立之初,一直是壓榨的物件。
比如,教條粗暴的集體化政策+自然災害,曾導致30年代初,駭人聽聞的“烏克蘭大饑荒”。幾場轟轟烈烈的運動過後,烏克蘭從歐洲糧倉,世間樂土,一下子墜入了人間地獄。所以,現在烏克蘭跳著腳的跟俄羅斯唱反調,那是夾雜著剪不斷理還亂的“新怨舊仇”。
而且,在集體農莊的模式下,反正都是給公家幹活,大家都出工不出力,賣力氣幹活不如花點心思巴結領導,生產效率自然低下。
還有蘇聯時期的分配製度,這個跟咱們計劃經濟時代的模式有得一拼,但是更官僚主義,更粗暴.....特權階級的福利長期建立在普通人生活物資匱乏,每天排大隊的基礎之上。
看現在,綜合政策、人口甚至全球變暖的氣象原因,喪失了烏克蘭糧倉的現代俄羅斯反倒成了繼美國、巴西以後的第三大糧食出口國。而且,最近這幾年,俄羅斯的小麥出口量甚至超過了美國,已經威脅到了美國糧食出口霸主的地位。這麼看,美俄之間的較量可遠不止敘利亞戰場上的F-35和蘇-57.......
-
14 # 魚眼貓眼鷹眼
差別在於,一個是農業集體化,即集體農莊制度,對農業生產力產生了很強的破壞作用;一個是農業私有化,蘇聯解體後,集體農莊垮臺,土地私有化,解放了農業生產力。
俄羅斯現代史,以及所有類似國家的歷史表明,公有制就是一個美麗的烏托邦,看上去美好,但對生產力有極大的破壞作用,最嚴重情況下,產生大規模餓死人的人為饑荒,前蘇聯剛剛推行集體農莊制度的時候,餓死了幾百萬烏克蘭農民。
需要說明的是,現代史上類似人為饑荒災禍,不僅僅發生在一個國家。
-
15 # 十里潭水
這個其實看看我們自身的情況就容易理解了。
我們小時候農村還是集體生產,印象中父母跟現在的上班族一樣忙,早出晚歸,可一年下來糧食根本就不夠吃,家裡有兩三個存糧的木櫃子,從來就沒裝滿過。那時常跟著父母去“出工”,大人幹活,小孩子們就在田邊地角打鬧,看見大人們三三兩兩有說有笑,活似乎沒少幹,但收成就是上不去。等大點跟父母聊天才明白,他們那時候哪是幹活,好多人就是在混日子,跟現在某些人浮於事的單位裡沒什麼兩樣。
後來開始“包產到戶”,田地分到各家自己種,就“包產”第一年,我們家的糧櫃就裝滿了。等後來再推廣袁隆平的雜交稻,化肥供應也逐漸跟上,家裡糧食就更多了。
咱們國家建國以後的各項制度,最早都是學的蘇聯,改革開放之前我們存在的主要問題,跟蘇聯其實是非常相似的。我們跟蘇聯那時都是搞計劃經濟,計劃經濟最大的問題,就是幹活的人是沒有主動性積極性的,他是在為“計劃”和“體制”幹,不是為自己幹。工廠還好管理一點,可以計件,可以流水作業,而農村就更難管,農村的生產效率是最低的。所以搞計劃經濟的時候,在國家力量的推動下,咱們和蘇聯都可以搞出兩彈一星,但都沒解決好糧食問題。
俄羅斯現在能出口糧食,首先就是體制上解決了生產積極性的問題,有了積極性,就會主動地去提高種植技術,尋找市場,引進現代管理,生產效率自然大幅提升。再加上地廣人稀,可耕地面積大,而且高緯度地區生長週期長,糧食的質量和品味都比較高(像咱們這邊東北大米就比南方大米更受歡迎),也就有了出口糧食的條件。
咱們國家還在全世界買糧,但這並不是糧不夠吃,而是大家生活水平提高了,養殖、釀造、食品加工等都需要大量糧食,這跟困難時期進口糧食保命不是一回事。
-
16 # 優己
其次,蘇聯把收購來的糧食又以援助的方式送給其他僕從國。當時有這麼一句話,有困難找蘇聯,大米大炮免費送。正是這兩個原因才導致了蘇聯不得不對外採購糧食。
如果自己吃的話,蘇聯肯定不需要進口的,當時的烏克蘭是蘇聯的產糧中心,作為歐洲四大糧倉之首,單單烏克蘭就可以養活蘇聯跟半個歐洲。這個格局一直到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件發生以後,由於大片烏克蘭的耕地受到核汙染,烏克蘭的產糧中心地位才被動搖,但是養蘇聯本國還是夠夠的。
不過沒,俄羅斯在蘇聯解體初期倒是真的缺糧食。由於蘇聯長期對外採購糧食,這使得俄羅斯本國的農業設施沒有得到發展,大量農田被拋荒;而烏克蘭獨立以後,這塊蘇聯糧倉也不再向俄羅斯供應糧食,這才導致當時的俄羅斯糧食急缺,基礎生活物資不夠用。但是隨著時間的發展,俄羅斯開始加大對本國農業的投入,各種水庫引水渠,各種水壩水電站,開墾西伯利亞的農田,這20多年過去了,這些基礎設施早弄好了,糧食產量自然上來了。
-
17 # 小柘侃史
糧食,對於我們人類來說是賴以生存的東西。縱觀世界各國俄羅斯也算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糧食大國了,怎麼糧食也需要進口,卻又要大量出口,這是為什麼呢,就讓我們來看一看。 人口的抑制
俄羅斯,目前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其國土面積多達1709萬平方千米,約等於中國國土的兩倍。但是俄羅斯的人口卻只有1.4億左右,相當於中國的十分之一,隨著時間的推移,俄羅斯的人口還在不斷減少,受二戰蘇德戰爭,蘇聯軍民的死亡總人數多達2660萬,等於當時蘇聯人口總數的七分之一左右。而且在死亡的人中絕大部分是男性,二戰結束時,很多蘇聯婦女成了寡婦,很多青年女性嫁不出去,所以人口增長出現斷層。還有就是俄羅斯能供人生存的地方畢竟不多。俄羅斯國土面積雖說是世界最大的國家,但它畢竟是一個高緯度國家,俄羅斯相當大的一大部分地區並不適合人類居住,俄羅斯居民大多聚集在歐洲地區以及亞洲南部地區,而這些地區的面積只佔俄羅斯國土面積的百分之二十左右。俄羅斯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經濟發展也不容樂觀,民眾的生活水平日漸下滑。經濟負擔的加重,民眾們對生育也不太熱衷。
耕地的現狀自然條件的不足。有耕地才能有糧食的產量,對於農作物生長來說要的是熱量,但俄羅斯是一個高緯度的國家,相對於來說熱量供應常年跟不上。對於農作物的有效生長不能做到有效的供給,一年熟一次都不錯了,產量自然也跟不上。水果就是最好的例子,它是完全需要熱量的東西,在俄羅斯且難生長。
農業發展的緩慢。在俄羅斯是急需解決的問題,在前蘇聯時期,因為對重工業的重視,使得農業一直以來都是前蘇聯發展的瓶頸。在蘇聯正式解體後,俄羅斯也經歷了這麼多年,在農業上仍沒有多大的起色。尤其是在農業生產效率上沒有很大的改觀,產業發展的滯後,相對的自然產量也難以升高。
耕地無法有效利用。雖說俄羅斯耕地也挺大的,西伯利亞地區佔得太多了,地廣人稀,人煙稀少,耕地資源開發沒能有效得到利用。更不允許其他國家的移民進行開發,所以,土地資源閒置的佔比不小。對於怎樣生產出足夠的糧食呢?
-
18 # 陽仔4623
蘇聯的集體農莊其實就是農奴制
生產者沒有決定勞動方式和生產決策自由
所以造成生產力的大退化
這是根本原因
-
19 # 小青年娛樂文化
蘇聯解體體後,雖然解散了集體農莊,但也有一段時間面臨糧食問題。並且俄羅斯人口稀少,土地多問題也很突出,在上個世紀90年代後期,中國東北的農民開始前往俄羅斯承包土地種植糧食,這個數量開始只有幾百人,最後越來越多,現在超過了10萬人。這樣的結果就是俄羅斯的糧食多了起來,不僅滿足國內的需要還可以不斷地出口。解決了前蘇聯想解決但一直沒有解決的問題。
然後再說一個事實,看上圖表,1992年以後(紅線綠點)俄羅斯聯邦的糧食進口量幾乎逐年增長到2010年以後,其以一個蘇聯加盟共和國的體量遠超之前全蘇聯(15個加盟共和國)的每年糧食進口量(紅線紅點)N倍。這能說明什麼?是蘇聯人吃不飽?還是俄羅斯人吃不飽呢?
蘇聯是不缺農業基礎條件的,擁有無限大根本用不上的土地資源,只要生產市場的機制理順了,只要有市場有利潤,可以說要生產多少糧食就能生產多少,只是也不可能生產太多,生產太多不賺錢沒有市場需求消化也就停止了。現在俄羅斯的農業有很多中國資本人力的加入,面對的是世界最大的中國市場,因為有利可圖,所以增長很快。
回覆列表
這也值得大驚小怪的?不知道我們現在奉行造不如買,買不如租,租不如租不著?只有房子外面沒法進不來,所以不得不種房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