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伊洛河邊看春秋

    七國之亂之後漢朝興盛,安史之亂之後唐朝衰落有很深刻的背景和歷史原因,我個人觀點如下:

    一 叛亂時間長短不一樣

    七國之亂持續時間短,僅僅三個月,在孝景皇帝三年(前154)年,這幾個月時間放到現在也就是一個小娃娃暑假開學還不到元旦放假,幾個月對於漢王朝來說更是不足為道;安史之亂持續時間長,前後八年(755年到763年),八年時間,咱們艱鉅的抗日戰爭也是八年,一個小娃娃九年義務教育都要結束了,八年時間歷經唐明皇、唐肅宗、唐代宗祖孫三代才平定,耗費唐朝巨大國力;

    二 叛亂設計地域不一樣

    七國之亂,叛亂主要活動在江浙、山東和冀南,這些地方在當時遠遠沒有漢王朝控制的關中和河南地區富庶,時間又短,漢王朝中心地區生產生活沒有受到多大影響;安史之亂其餘北方,安祿山是三鎮節度使,地域連結河北和山西,叛亂很快到達河南和關中一帶,河西甚至回鶻都涉及了,這些是唐王朝起家地帶(山西太原)也是唐王朝兩京所在,叛亂時間長,遭受損失慘重。更何況關中長安已經開始肩負不起經濟中心的任務,大運河修通,經濟中心向東向南發展,這些地方遭受嚴重破壞;​​

    三 平定叛亂的主力軍不一樣

    七國之亂的平定主要依靠漢朝廷排程有方,周亞夫率軍出關,迅速平定叛亂,依靠的是漢朝廷本身;唐朝平定安史之亂使勁渾身解數,,中央軍根本不能奈何叛軍。還需要借師助剿,回鶻勢力參與者其中。最終安史之亂背後兩次子殺父,嚴重削弱勢力,又有內部叛變,唐朝才平定叛亂;用老百姓話說“自己不哭,眼裡無淚”。

    四 叛亂所處王朝階段不一樣

    七國之亂處於漢朝上升階段;七國之亂時漢朝剛立國五十年,才歷經了漢高祖呂太后第一代創業者和漢文帝第二代守業者,漢景帝也是初登皇位,全新貫徹執行修養生息的政策,為了增加中央實力才進行削藩,不料引發叛亂,漢朝處於主動地位;

    安史之亂處於唐朝衰落階段;安史之亂爆發時候唐朝立國已經一百多年,歷經高祖、太宗、高宗和武則天夫妻、中宗睿宗兄弟五代,唐明皇也是人至暮年,沉浸在開元盛世,而不知天寶危機,任用李林甫和楊國忠擔任宰相,國家已經很危險了。安史之亂,正式叛亂方認定唐朝過慣了紙迷金醉的生活而偷襲發生的。

    五 叛亂之後漢唐政策不一樣

    七國之亂以後,漢朝繼續貫徹削藩政策,漢景帝兒子漢武帝更是採用高明的採用“推恩令”,用溫和的方式不斷削藩;

    安史之亂以後,唐朝沒有吸取藩鎮禍亂的教訓,繼續設定藩鎮,內地也設定,而且藩鎮向朝廷派駐的人員能擔任副宰相,部分藩鎮職位出現父死子繼的現象,藩鎮之禍越演越烈,最終唐朝也滅亡於藩鎮之手;

    六 叛亂之後漢唐政局穩定程度不同

    七國之亂後,漢景帝、漢武帝、漢昭帝、漢宣帝等幾代皇帝在位一百多年,政局穩定,後來大權落在野心家王莽手裡,漢朝最後滅亡;

    安史之亂後,唐朝中央政權陷入宦官集團,皇帝廢立也掌握宦官集團,地方政權被藩鎮把持,唐朝再沒有勵精圖治的皇帝和東山再起的機遇。

  • 2 # 狄默默斯基

    區別是因為唐朝的安史之亂並沒有真正平定,也就是說政府軍和叛軍誰都不能一下子解決對方而進入了戰略相持階段,

    兩者互相妥協了,

    叛軍承認唐帝國是當今世上唯一合法的政府,換來唐帝國承認叛軍世襲的合法性!

  • 3 # 腦回路歷史

    一、因為西漢的七國之亂髮生的時候,是漢景帝在位時期,文景之治大家都聽說,皇帝怎麼樣,不用多說了;而安史之亂是唐玄宗晚期。李隆基這個人,早年英明,晚年昏聵,也沒什麼爭議。

    三、七國之亂是皇室內部打,安史之亂叛軍的四大首領:安祿山、安慶緒、史思明、史朝義全部是外族,性質都變了。可以延伸參見下五胡亂華,那個動亂的時間,是以百年計算。

    四、安史之亂後,中央軍被打崩了,無力控制全國,所以藩鎮割據,而七國之亂,朝廷把叛軍打崩了,朝廷聲威正盛。

    五、漢景帝駕崩後,繼位者就是千古一帝漢武帝。除了拿出秦始皇,李世民,趙匡胤,劉秀這幾位大神,才能與之一較高下,李隆基的繼承人怎麼比?

  • 4 # 清水空流

    漢代七國之亂之所以被迅速平定,在於七國之亂首先是宗室造反,不服從中央朝廷,七國叛亂僅僅是封國自身起兵 地方政府沒有跟隨起兵,起兵以後沒有做到天下響應,進攻方略發生戰略性錯誤。地方政府全力抵抗 為中央政府爭取了時間 。

    漢景帝初聞叛亂,有些慌亂,立即誅殺晁錯,但隨即認識到錯誤。迅速組織軍隊,認命周亞夫統領三軍 ,授予全權,充分信任。周亞夫一代名將 ,讓梁王拖住七國軍隊主力,出奇兵斷絕糧道,取得絕對勝利,也為西漢徹底廢除分封制奠定基礎。

    而安史之亂完全是唐玄宗昏庸造成的,朝臣紛紛勸解唐玄宗,安祿山要造反,唐玄宗不聽,安祿山起兵以後吃,地方官員驚慌失措 ,不是投降就是逃跑,一個多月就打到洛陽。長安震動。唐玄宗徹底傻了吃,殺了安祿山的兒子,立即派出封常青抵抗 ,唐玄宗從充分信任將領到徹底不信任來個大逆轉,讓宦官監軍 干預將領指揮,宰相楊國忠也在干預,致使前後不能配合。唐玄宗急於求成,導致一再兵敗 。致使洛陽,潼關失手 ,七十多歲的唐玄宗已經沒有了當年平定太平公主的氣魄了,他想到卻是立即行動,逃離長安。

    唐玄宗的出逃,徹底斷送了大唐的最後希望,自己不僅失去了帝位,也讓大唐進入藩鎮割據時代,直到大唐滅亡。可以說,安史之亂乃至後期的平叛失敗完全是唐玄宗個人造成的,唐玄宗的失敗讓唐代進入割據時代,而漢代的七國之亂卻讓西漢徹底完成統一。

  • 5 # 歷史哨聲

    很簡單的回答你的問題吧!西漢是從秦的郡縣制,改為採納秦國丞相王倌的半郡縣半封建制度。七國之亂,表面上是宗室的爭權,實際上半郡縣半封建制度走向完結的標誌,完成了它的歷史任務。因此戰亂之後,西漢獲取了更大的土地,人口,牛馬,糧草等資源,因此更興旺。

    安史之亂,是地方政權挑戰中央權威,中央權威一旦變弱,所能控制的資源數量將就會減少,減少對的資源落入挑戰中央的地方政權手裡,因此全國性興旺現象不會出現,區域性的興旺也許會有,但隨著戰爭更為頻繁,出現的可能很低。

    七國之亂是分權走向集權,安史之亂是由集權走向分權

  • 6 # 眺望168399899

    漢朝的七國之亂只持續了三個月,到漢武帝時,諸侯國被分得越來越小。而唐朝的安史之亂持續了八年之久,全國的節度使眾多。節度使享有很大的權力,皇帝昏庸無道 ,中央政府宦官專權,藩鎮割據的局面已難以改變。唐朝至此走向了衰落。

  • 7 # 蕭武

    漢初為什麼要分封呢?

    第一個原因,秦國崩潰之後,各國迅速復國,說明統一需要過程,不能一步到位。

    劉邦比秦始皇其實就小了三歲,完整的經歷了從戰國到秦國統一,秦國又崩潰的全過程。而秦國崩潰之後,各國的舊貴族紛紛復國,得到了很廣泛的響應和支援。

    在當時的人看來,大家的認識還是你是楚華人,我是趙華人,他是秦華人,即使秦國滅了楚國、趙國,一般的國家身份認同也並沒有變成秦華人,還是覺得自己是趙華人,楚華人。

    所以,項羽在推翻秦朝之後,也是恢復了戰國分立的割據,而且又分封了許多新的國家。把一些傳統的強國劃分成幾個小國,以削弱他們。項羽自己則是以西楚霸王的身份充當各國的盟主,而不是像秦始皇那樣完全凌駕於各國之上。

    這就給了劉邦一個基本的認識,統一目前是不得人心的,還需要一段時間的過渡。也就是說,需要分封各國。

    第二,秦朝崩潰的時候,非常快,而秦國的王族幾乎沒有什麼反抗能力。因為,秦的王族基本上被趙高全部殺完了。而且,秦國在統一之後,只經過了14年就崩潰了。這對劉邦那一代人的震撼是非常之大的。

    所以,在劉邦那一代人看來,周朝能夠持續八百年,而秦朝只過了14年就崩潰,原因是什麼呢?就是因為周朝搞了分封制,秦朝沒有。

    秦朝自從商鞅變法之後,就一直在不斷的削弱公族的勢力,以加強國君的權力。其他各國也都經歷了這樣的變化,但相對來說,秦國是最為徹底的。所以,秦國崛起很快,但崩潰的時候,也因為缺乏王族的支援,國君一旦被架空,王族就沒什麼能力反抗了。

    這就是說,皇帝需要有實力的同姓諸侯的夾輔,否則,一旦皇帝被架空,就沒人能幫得了皇帝了。

    又要分封,又要同姓諸侯夾輔王室,那麼最後的結果就是,漢初分封了大量諸侯國,但後來異姓王侯逐步被剷除完了,剩下的都是同姓王侯。而且有了劉邦和諸侯的約定,非劉氏不得王,否則天下共擊之。

    漢初的分封后來確實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比如劉邦死後,呂后專權,剷除呂氏的時候,劉姓諸侯是發揮了比較大的作用的。文帝一開始聽到要被迎立為皇帝,還不太敢去,他的王傅說的也是,有同姓諸侯在外策應你,中央的權臣也不敢把你怎麼樣。文帝才敢去長安登基當皇帝。

    經過文帝時期的休養生息,漢朝的國力漸漸就比較強大了。而且,到七國之亂髮生的時候,漢朝建立也已經過了近五十年,出生於戰國時代,在身份認同上還把自己當作楚華人、趙華人、齊華人的那一代人基本上都已經去世了,後面的人則從一出生開始,基本上就生活在漢朝的統治之下,認同也基本上就是漢人。也就是說,這時候具備了重新統一的條件。

    所以,到景帝時期,開始考慮削藩的問題。七國則以“誅晁錯、清君側”為旗號,公開反叛朝廷。

    我們稍微看一下七國之亂涉及的幾個主要地區,大體上就是戰國時期趙國、齊國和楚國的地區。

    在秦國滅六國的過程中,楚國和趙國是進行了頑強的抵抗的,齊國雖然直接投降了,但是是最後一個被滅的國家,而且,齊國也曾有過統一各國的機會。也就是說,這幾個地方對秦國滅六國是最不服的,在心理上是最抗拒秦國的。

    所以,秦國在發生政治動盪之後,也就是趙高專權之後,率先起義的陳勝吳廣是楚華人,滅秦的項羽是楚國貴族,劉邦本人也是楚華人。而趙國和齊國也是最先復國反抗的諸侯。劉邦擊敗項羽,統一全國,這幾個地方也是最後被統一的地區。

    但與之前的情況不同的是,七國之亂的時候,反叛的諸侯王都是劉邦的後人,雖然各諸侯國反叛朝廷,但對反叛諸侯國的老百姓而言,已經不那麼懷念故國了,並不支援各諸侯國反抗中央。

    所以,七國之亂持續的時間很短,只有三個月,就被中央派出的軍隊平定了。

    朱永嘉曾經說,秦滅六國,劉邦擊敗項羽,實際上等於是秦國又統一了一遍六國。因為劉邦消滅項羽,他的根據地就是原來的秦國。其實,還不止這兩次,從一定程度上說,漢朝中央軍隊平定七國之亂,也是秦國又消滅了一遍六國。因為這時候漢朝中央所在地,也是秦國的舊地盤。

    從這個意義上說,從戰國時期的分裂局面到大一統,這不是秦始皇滅六國就完成的過程,而是從秦始皇滅六國到漢朝平定七國之亂,是一個持續了近一百年的長期過程,才最終完成的。這之後,漢朝才成了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中央集權的大一統國家。

    那麼,反過來說,漢初的封建諸侯,實際上就是為之後中央集權的大一統國家做準備,是一個從分裂走向統一的過渡。而漢景帝平定七國之亂,則是最後完成了這個過程,讓漢朝走向了真正意義上的大一統。

    而安史之亂之前的唐朝是什麼情況?是剛經歷了開元盛世,唐朝又一個巔峰期,從內到外都是巔峰時期。而安史之亂的發生,則終結了開元盛世,也打破了之前的大一統局面,而安史之亂也是以叛軍內部的分裂和叛亂告終的,朝廷無力徹底平定叛亂,也無力消滅叛軍的殘餘勢力,只能透過設定更多的藩鎮來相互制約,避免一個藩鎮坐大。

    也就是說,安史之亂是從大一統走向分裂格局的轉折點。這和漢朝平定七國之亂時完全相反的兩個過程。

  • 8 # 堅果20190323

    七國之亂僅僅宗室造反,只用了朝庭的力量就鎮壓下去了。而安史之亂,幾乎動用了全國的武裝力量,也動員了各地方武裝,用了八年,動亂才基本平息。但由於各地建立了武裝,造成各自擁兵自立,割據一方。朝庭力量弱小,對此也無可奈何。

  • 9 # 小明9M701

    因為漢朝七國之亂是中央為了集權而做出鬥爭的結果,並且最後成功了。而唐朝安史之亂是地方挑戰中央的集權,最後也成功了。漢朝是完成了大一統,而唐朝是從一統走向了分散。興衰成敗顯而易見。

  • 10 # 太陽131946911

    唐朝安史之亂之所以那麼久完全是高層完全沉湎於大唐盛世未能認清形勢,導致決策一系列失誤,造成破壞嚴重,加上朝庭內紙醉金迷醉生夢死,朝庭奸侫當道,嫉妒賢能,擅殺大將,沒有擔當,昏招疊出,經常干預軍隊的行動,怎麼能抵擋叛軍,最終請外援,造成進一步破壞,尤其是答應別人可以搶劫京都可以劫財劫色,而唐不能過問,使中央威信掃地,蕃鎮稱機坐大,而此時皇帝開始寵信宦官,又一股腐朽勢力。此時蕃鎮,外族勢力,宦官勢力使唐無力迴天,唐亂成了一鍋粥,想要復興確實很難。而漢朝此時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人心思定,開始叛軍氣焰囂張,而此時漢朝統治者頭腦清醒,任用賢人,周亞夫為太尉率軍抵抗叛軍,竇嬰為大將軍坐鎮洛陽,任用欒布等將軍,團結可以團結的力量包括一些諸侯王,而叛軍內部一些人在觀望,有的欲反叛的諸侯王直接被派到地方的中央官扼殺,制止了叛亂。此時統治者思路清晰,不干預在外的將領,放權給他們,信任他們,漢朝只是利用部分諸侯國勢力和中央軍就平叛了。

  • 11 # 朝文社

    這個差別,其實可以用醫學上的情況來形容下:一種是患有浮腫疾病,為了治療主動進行大手術。一種則是養癰遺患,最終病痛以猝不及防的模式大爆發,卻選擇了最保守的方式,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

    而堪稱“養癰遺患”的,就是唐朝的安史之亂。

    為什麼會爆發安史之亂?通常說到安史之亂的原因,經常都歸結到唐玄宗李隆基身上,基本都指責唐玄宗晚年昏聵無能,錯用野心家安祿山,導致了終結盛唐輝煌的意外叛亂。但事實上,就像一個人染病,往往是有長期積累一樣,安史之亂的災難,也同樣是唐朝數十年制度設計挖的坑!

    首先比較知名的一點,就是唐朝傳統府兵制的崩潰,建立在唐朝均田制土地制度下的府兵制,確保了唐朝開國後強大的戰鬥力,手裡有地的富裕農民,可以輕鬆展開高強度軍事訓練,作戰成本也大大降低。但是到了盛唐年代,甚囂塵上的土地兼併,早已叫府兵制名存實亡。天寶年間的府兵就剩了空殼子,於是只能用募兵制來取代。邊境的國防,也只能用簡單粗暴的節度使制度:賦予節度使權力來徵募管理士兵。以政治軍事成本說,也確實這種辦法最有效率。

    但這種有效率的辦法,問題也確實都看得見:節度使掌握一方大權,必然就造成割據一方的局面。但在盛唐時代,這個事情還不算問題,各個節度使之間,有著相互制衡的關係,大家彼此實力差不多,誰也無法一家獨大,因此表面上還是太平穩定!

    但是另一個潛在的問題,卻是安史之亂的又一重要誘因:大唐王朝的階層固化。雖然唐朝確立了科舉制度,但是在整個唐朝歷史上,平民階層透過科舉入仕的機會少之又少。比如大詩人杜甫參加科舉時,就曾遇到李林甫把持科舉,以至於一個考生都不錄取的雷景象。如此一來,大批寒門人士沒有上升空間,也必然會流入地方節度使地區。事實上,安史之亂裡,那些給安史叛軍出謀劃策的謀士,比如嚴莊等人,基本都是這種情況!

    所以,綜合這些因素,安史之亂也就不出意外的爆發了。但是比起後人對這場動亂的痛惜來,如果仔細看看叛亂前後,其實這次動亂本身,絕非一場可以給唐朝大放血的叛亂。在安祿山起兵幾個月後,唐朝的各級軍事力量就紛紛啟動,安祿山的老窩范陽也被郭子儀威逼。如果不是唐玄宗臨陣犯糊塗,強令哥舒翰提前出擊陷入埋伏,導致戰局瞬間反轉。這場動亂其實就已經提前平定!

    哪怕唐玄宗已經躲到了四川,唐肅宗火線即位後,安史之亂也依然有提前終結的機會:唐肅宗的謀士李泌,為唐肅宗設計了經典的平叛謀略,把整個關中平原作為口袋,吸引叛軍主力,然後唐軍從河北入境,直接端掉叛軍後方。但這個方略即將成功時,又是唐肅宗瞎指揮,擅自更改戰略改為攻打長安,反而一下導致唐軍再度失敗。原本可以一年平定的叛亂,活活拖到八年。

    而最後所謂“平叛”的結果,其實也成了病上加病。原本可以徹底剿滅叛軍,這下為了剿滅叛軍,七年裡不停設立新的藩鎮,等於是以毒攻毒,除掉了安史叛軍,新的藩鎮又滋生起來。唐朝,也就成了一個大病癒合後身體虛弱的病人,之後的一百年裡,再也沒有恢復過來。

    而漢朝“七國之亂”,最大的不同就在這裡,這是一場主動的大手術。

    西漢諸侯割據的隱患,其實早在漢文帝時期,就由名士賈誼提出來,以賈誼的形容,這好比是人的大腿與腰一樣粗,漢朝就成了這樣一個浮腫的病人。到了漢景帝年間,名臣晁錯更是看出了這一點:為了能夠解除隱患,不惜要發起一場大戰。這才有了晁錯近乎零容忍的削藩,和一場震動天下的七國之亂。

    很多人都指責晁錯為西漢招災,但仔細看看的話,七國之亂的發起,其實是非常倉促的,儘管吳王劉濞為叛亂準備了三十年,但叛亂爆發後,其他六個參加叛亂的諸侯,決心並不堅定,絕非唐朝安史叛軍那樣的造反團隊。以戰鬥力說,比起唐朝安史叛軍的邊境精兵,漢朝七國之亂的叛軍,更多是一些雜牌武裝。所以當西漢集中力量猛打後,叛亂就迅速平定。

    而且和唐朝皇帝不同的是,雖然漢景帝做出了殺晁錯的事情,但是在平叛戰爭的程序裡,他卻給予了前線主帥周亞夫絕對的自決權,一代名將周亞夫這才得以放開手腳,以最高效的方式平定叛亂。而在叛亂之後,漢朝更以嚴厲的方式打壓地方諸侯,中央的事權從此徹底統一,接下來漢武帝的反擊匈奴,也就再無掣肘!

    被動的治療與主動的根除,差距到底有多大?漢朝七國之亂對比唐朝安史之亂,就是這麼個意味深長的健康常識!

  • 12 # 三生有畫

    安史之亂席捲全國,時間長達近十年,破壞了國本,傷到了經濟基礎,破壞了原來的政治生態,導致外重內輕。中央越來越弱,地方節度使權力越來越大,尾大不掉,難以節制。

    這個時候,唐朝已經建國一百多年,走進歷史的下行週期了,政治體制已經越來越腐敗失靈,沒有效率了,很多制度,已經開始呈現巨大的負面效應。

    大漢七國之亂,時間很短,一兩年就解決了。而且是大漢早期,國本未傷,叛亂平定後,不但沒有削弱中央,反而中央繼續強大,漢還處於王朝的上升期。

    七國之亂,太小規模了,沒有席捲全國,破壞全國的經濟,政治生態環境。

  • 13 # 神晤

    漢朝平定七國之亂確立了中央的權威,而唐朝卻因安史之亂喪失了中央權威。

    漢高祖分封劉姓王,延續了西周的分封制,以求長治久安,此時漢朝中央就十五郡。經歷文景之治,海內富庶,人口充盈,中央能量極度強大,早就有想奪取各個諸侯華人口財富的心思,七國之亂就是個催化劑,徹底的讓中央有理由對付藩國。七國之亂後中央權威徹底壓倒諸侯國,那些諸侯國就任由中央拿捏了。漢武帝繼位後,採取措施剝奪諸侯封地,委派給諸王的相國也都掌握實權,制定律法懲治豪強,抑制土地兼併。對外戰爭的接連勝利,更加促使漢武帝改革成功,中央權威越高,集權的力度也就越大。

    唐朝安史之亂不僅是中央昏憒的結果,也是唐朝積弊的爆發。人口增長、土地兼併兩相矛盾之態持續發展,使得府兵制崩潰,唐中央掌握基層青壯的裡甲制度的崩潰預示著唐中央集權開始衰弱。如同東漢末年一般,唐朝中央政府沒能組織有效的防守力量,使得叛軍直接攻到洛陽。在平定安史之亂的幾年裡,由於國庫虛耗,只得從民間徵稅,這更加深了土地兼併。流民、逃民不計其數,在中唐時期爆發的農民起義也是頗多。更坑的是,發動安史之亂的這股力量根本沒有解決,僅僅是換了個門面,變成三個軍鎮掌握著大塊土地,簡直就是直接表明中央沒能力解決他們了,臉打的啪啪響,權威大喪。

  • 14 # 史書上冬眠的蛇

    你好!我手冬眠蛇,由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希望多多關注!

    唐和漢的情況完全不同,是兩個極端,可以用一句話來說明,那就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首先說唐朝。人們一般認為安史之亂造就了藩鎮割據,其實反過來才對,藩鎮割據造就了安史之亂。唐玄宗時期,國家持續繁榮,創造了開元盛世,但承平之下,卻是各種危機。租庸調製被破壞,府兵制被募兵制替代,邊疆太大,邊鎮軍隊超過中央,這些問題都很致命,卻被統治者忽略,一切都被表面的盛世掩蓋了,安祿山一反叛,這種藩鎮割據的形勢就勢不可擋,無論怎麼也扭轉不回來了。

    再來說漢。漢初分封了諸多的劉氏同姓為諸侯王,原意是拱衛皇室,堅固劉氏江山。但是諸侯國也有尾大不掉, 威脅中央的可能。早在漢文帝時期,就開始了各種安排對付這種問題。先是把齊國分成七個小國,弱化大諸侯國的力量,然後分封太子劉啟的弟弟劉武到梁地,明顯就是防範吳楚兩國。劉啟接位後,更加強化削藩政策,對各國可能的反叛早有準備。結果叛亂一起,不到三月,迅速被平定。

    所以,唐經歷了安史之亂迅速衰敗,藩鎮割據的形勢無法逆轉,而漢經歷了七國之亂,反倒加強了中央集權,把文景之治帶向了新的高峰。

  • 15 # 史論縱橫

    我認為這個問題,應該從中央和地方的關係中去分析!

    漢朝發生七國之亂,是當時漢景帝採納晁錯的建議,進行削藩,七國發生叛亂,但是漢景帝派周亞夫去僅三個月便消滅叛亂七國,可見七國之亂時,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並不是特別尖銳,而且中央勢力遠在地方之上,平定七國之亂後確立了中央對地方的最高權威。

    尤其是,漢武帝透過酎金奪爵的措施嚴厲打擊了地方諸侯王,被奪爵者達106人,佔當時列侯的半數。透過這些措施,進一步加強了中央集權,基本上結束了漢初以來諸侯王割據的局面。

    因此,我們可以看出,透過“削藩策”和“酎金奪爵”等政策,是不斷加強中央集權的過程。在加強了中央集權後,漢武帝透過在各地設定“刺史”等措施,嚴厲監視地方,在解決了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之後,漢朝逐漸走向興盛。

    唐朝的安史之亂,恰恰相反,經過“貞觀之治”“貞觀遺風”“開元盛世”一連串的開明政治,唐朝已經達到了巔峰,並且從隋煬帝開始到唐玄宗一直在開疆拓土,為了鞏固邊陲,唐玄宗還在天寶年間設定了“天寶十節度使”,隨著節度使的發展,到唐玄宗晚期中央的力量已經不如地方,由於唐玄宗晚年縱情聲色,懶政惰政,加上楊國忠等奸臣當道,最終爆發了安史之亂。

    雖然安史之亂從根本上來說是統治階級內部矛盾,但是也是一次地方勢力崛起後對抗中央的行為,以安史之亂為表象,實際則是地方勢力的一次爆發,從安史之亂後,地方割據更加嚴重,唐代宗、德宗、憲宗、穆宗也有心削藩,但是,沒有一次成功,最後強盛的唐王朝也為藩鎮所滅,甚至形成了唐後五代十國的混亂局面。一直到宋朝都未能再次恢復唐朝全盛時期的版圖。

  • 16 # 千古名將英雄夢

    因為漢朝的七國之亂實際上是一場貨幣戰爭。

    漢代初期,因為戰亂多年,政府初建,力有不逮,鑄造的莢錢又輕又薄,不利於經濟,文帝時,國家經濟有所恢復,於是朝廷另鑄四株錢,錢文為“半兩”,但由於實力不足,無法供應全部市場,所以也命百姓可以隨意自鑄錢,這樣也是朝廷放棄了“鑄幣稅”的行為。所以後來造反的吳王劉濞就可以以銅山鑄錢而且造的錢品相很好,故而吳王富庶可與天子相比。此外漢文帝的好基友(真是基友,漢文帝的男寵,西漢天子多數都男女通吃)鄧通也因自行鑄錢,財產超過了諸侯王,所以吳國錢、鄧氏錢遍佈天下,最終也導致了禁止私鑄錢命令的產生。畢竟這兩家威脅的,不單是朝廷的財政信用,也包括朝廷的政治信用,況且漢景帝中期國家的實力大增,也不需要民間再幫著鑄錢了。而這條政令,就成了吳楚七國之亂的一大誘因,畢竟斷人財路是要命的大事啊。

    可是,浩浩蕩蕩的吳楚七國之亂,最後僅僅鬧了幾個月,雖然,起初,打出反旗的吳國,是想要打一場戰國式總體戰的,甚至說:“寡人年六十二,身自將;少子年十四,亦為士卒先。諸年上與寡人同,下與少子等,皆發。”於是總計招募了二十餘萬兵士,此外,吳王還派遣使者去東甌、閩越,希望他們也發兵配合,但是卻只有東甌響應了吳王的號召,閩越大概是因為太遠加上需要防備南越,所以就沒有出兵。

    漢景帝為了平息叛軍的勢頭,下令腰斬了建議削藩的晁錯,然而七國依然在圍攻著忠於朝廷的梁國。幸而後來周亞夫出兵奪取泗水入淮之口,切斷了吳楚聯軍的後方補給路線,吳軍夜間偷襲周亞夫大營但未能得手,只得大敗歸去。

    綜上所述,這是一場時間短暫的,迅速恢復了穩定的可控區域性戰爭。漢朝透過此戰不僅加強了中央集權,並且徹底將鑄幣權收歸於中央的造幣廠“上林三官”,徹底封殺了地方私鑄貨幣的權力。這樣才有了後來漢武帝有錢有人、底氣滿滿的擴張戰爭!

  • 17 # 坐古談今

    兩者的戰後格局完全不一樣。

    (1)“安史之亂”是一場大災難,但其後則是更大的災難

    正如我昨天回答的“盛唐中衰,安史之亂被代宗平定,但大唐卻為何再也無法回到盛世”那樣。“安史之亂”雖然使唐朝傷筋動骨,但763年到904年,有144年的歷史。如果皇帝有為完全可以恢復。但是因為皇帝無能,造成宦官專政、藩鎮割據,使得唐朝政治昏聵、經濟建設無法統一,內部戰爭不斷拖延發展。

    由此,唐朝不斷地衰落。“安史之亂”並非是唐朝“由強轉弱,無法迴歸強盛”的根本原因,甚至是重要原因。

    最關鍵的還是皇帝無能。如果他們不自斷臂膀,把那些忠於唐朝的藩鎮或殺或貶或逼得造反,能有藩鎮割據嗎?

    (2)“七國之亂”是一場災難,但其後則是國家的統一、經濟的統一、政令的統一。漢武帝正是在此基礎上,才能夠使用“推恩令”這種方式。如果沒有平滅叛亂,把有實力的諸侯打敗打殘,“推恩令”也沒人去施行

    有一種觀點是漢景帝聽晁錯聽錯了,太急了。“推恩令”多好?“推恩令”在漢文帝時期就有前兆,但為什麼文景兩帝都沒有施行。就是因為“推恩令”屬於“軟刀子”。諸侯們都不是傻瓜,比你皇帝傻嗎?他們就不知道這會分散他們的權力?

    “七國之亂”只是一場三個月的國內戰爭,漢景帝、周亞夫都是當時的明君和好統帥,再加上樑王劉武的重要作用。

    (3)在封建社會,國家的強盛還是主要看皇帝是否是明君

    西漢自公元前154年到被新莽代替的162年,從漢初到漢武帝的一個多世紀裡,雖然有呂后專權,但其國力在115年裡一直都是上升的。這和唐朝類似,從唐朝到“安史之亂”雖然有武則天專權、稱帝,其國力在137年裡也一直是屬於上升的。

    之所以出現“安史之亂”後,國力一直沒有回升;“七國之亂”後,國力越來越強,其關鍵就是皇帝是否明昏。

    唐肅宗、唐代宗都算不上明君,首先權力不能集中在自己手中,委於宦官手中,自己躲在背後耍陰謀詭計。

    相反,漢文帝“修生養息”,漢武帝利用“文景之治”所積累的財富南征北戰,打出了我們漢人、中原政權的威風。

  • 18 # 尚武菌

    同樣都是發生叛亂,但是在不同的朝代,卻產生了不同的歷史結局,這些確實會引起人們的反思。在唐朝時期發生了安史之亂之後,形成了藩鎮割據的局面,但是在漢朝發生了七國之亂後,漢朝居然開始走向了鼎盛,這樣的對比下著實讓人們感到困擾,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兩個朝代發生了差別呢?

    首先所發生的歷史背景不同,在七國之亂爆發之際,雖然對國家帶來了很大的憂患,但是不能忽視的是,此時的漢朝是處於上升期,所以七國之亂更像是走向強盛階段所必須要經過的痛苦時期,也是漢朝所迎來的整合時期,這個時期雖然經過了亂象的洗禮,但是這些亂象已經接近了尾聲,並不會對漢朝的統治帶來深遠的影響,所以在結束了七國之亂後,當時中央集權已經日趨明顯,漢朝當時所需要經歷的就是休養,等到國家恢復了平靜後,自然就會走向強盛。而且在七國之亂爆發之際,當時漢朝對於亂象是有一定治理措施的,這樣自然更快達到目的。反觀唐朝爆發的安史之亂,當時的唐朝已經經過了盛唐時期,開始步入到衰敗階段,所以很多以往潛藏的弊端都開始慢慢暴露出來。

    如果將漢朝的七國之亂和唐朝的安史之亂比作疾病,那麼漢朝的七國之亂更像是皮肉傷,只需要一段時間的休養就可以痊癒,而唐朝的安史之亂則像是頑疾,而且已經病入膏肓,可以採取的治療方法十分有限。更加重要的是,當時的唐朝統治者對於藩鎮的問題根本就不知道該怎麼處理,完全沒有漢朝時期的鎮定和謀略,所以在發生了安史之亂之後,只能任憑這種亂象自然發展,中央無法進行控制。另外,在安史之亂爆發後,宦官開始走上了執政道路,宦官專權讓唐朝更加岌岌可危,這對於中央集權也產生了更大的重擊,在這些不同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唐朝自然開始走向了衰敗,藩鎮問題也無法進行有效的掌控和治理。

    即便後來安史之亂被平叛了,但是因為宦官專權的問題已經漸漸浮現,所以唐朝已經無法恢復到往日的中央集權,而且當時的藩鎮問題也沒有得到徹底的解決,仍然有大量的遺留問題,與此同時宦官的出現也讓朝政面臨更大的危機,藩鎮割據現象自然無法得到控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華晨宇是一個歌手還是偶像?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