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枯海歷史

    樣式雷,這個名字很多人聽過,但很難把它和建築聯絡到一起,樣式雷是我們對於清代建築世家雷氏家族的稱呼,清朝時期皇家建築基本都是有雷氏家族負責設計,比如我們熟悉的頤和園,天壇、圓明園、故宮增建建築等,由於古代在建築設計完成之後都會按比例縮小製成“燙樣”呈給皇帝審閱,所以將這個家族成為“樣式雷”。

    樣式雷在中國建築史上絕對是濃墨重彩的一筆,在中國建築史上有很多建築大師出現,比如隋代建築設計大師宇文愷,營造了隋大興城(後來的唐長安城),北宋建築大師李誡,營造了很多皇家建築,如朱雀門、辟雍、尚書省、開封府廨等,最重要的的就是他留給後世的一部著作《營造法式》,被稱為古建築學界的“聖經”。但是,到了清代的雷氏家族,他們將中國古建營造發揮到了極致,而且形成了完整的設計體系,留下了許多建築設計圖紙和樣式。那麼雷氏家族到底有多偉大呢?

    一、雷氏家族八代人把控清代皇家建築200餘年,這在中國建築史上絕無僅有,我們聽過在西方國家有上百年的建築世家,它們將西方的建築設計歷年承襲至今,發揚光大。但中國歷史上雷氏家族將中國的古建文化系統性的沿襲至清代末年,並留給我們許多世界文化遺產。在清朝建築師是世襲的職位,子承父業,難道每個人都那麼優秀嗎?這離不開雷氏家族嚴格的家訓和職業培養,這家族是將中國古建設計在家族內進行了職業化的培訓傳承。

    二、燙樣這種手法在雷氏家族時期走樣成熟,為建築史上的偉大創舉,在清代以前建築設計大多為平面設計,沒有立體呈現,燙樣的出現也是中國古建築發展的需要,因為中國建築講究協調、與自然對話,渾然天成的理念,所以必須要有立體的模型呈現,方便稽核者直觀感受建築的未來形態,這時候燙樣完美的解決了這個問題。時至今日我們的建築模型、沙盤等手段都是由燙樣演化而來,對後世影響巨大。

    三、樣式雷在設計中創造的“平格法”,用平格法在一張紙上可以繪製出3D效果的地形圖,樣式雷建築圖檔中的“平格”樣或“平格”圖,在選址勘測、規劃佈局、建築設計以及施工等環節,曾得到非常廣泛的運用。一是用作建築選址時地形的計量勘測,與當代的DEM技術理念完全相同;二是用於建築規劃的空間佈局,順應了傳統風水的“形勢”說法;三是用於施工設計,相當現代地形圖,可以快速核算工程方量及控制施工進度。

    雷氏家族將中國古建的許多技術發揚光大,也有許多開創性的設計,總之,雷氏家族是偉大的,是中國古建築最後的守護者。

  • 2 # 史不言

    不請自來,我是昊濤說史。中國建築史上留傳著這麼一句話:“一家樣式雷,半部建築史”。“樣式雷”家族是中國古代建築業的標杆,更是中國建築史上最富有神秘色彩的建築家族。

    在清朝,承辦皇家建築的機構稱為樣式房。從第一代“樣式雷”雷發達從家鄉永修出發至京,先後有七代人在長達260多年的時間內,作為清廷樣式房的掌案,參與或主持設計重建、新建了一罈(天壇)、兩宮(北京紫禁城、承德避暑山莊及外八牆)、兩陵(東陵系列、西陵系列)、三海(北海、中海、南海)、三山(萬壽山、香山、玉泉山)、五園(圓明園、頤和園、靜宜園、靜明園、暢春園)等重要工程,因而被譽為“樣式雷”。

    他們是中國建築史上的一個神奇,他們家族七代人都是清朝樣式房的掌案,中間分別為第二代雷金玉,第三代雷聲澂,第四代雷家瑋、雷家璽、雷家瑞三兄弟,第五代雷景修,第六代雷思起,第七代雷廷昌。雖然雷氏家族幾代人都身居掌案,但事實上,這個職位並非是世襲制的,靠的是“競爭上崗”,憑的是手藝吃飯。其間也有兩次險些中斷,但“樣式雷”家族憑著當仁不讓的進取精神,精研技藝,披荊斬棘,最終重續了家族榮光,創造了建築傳奇!創造了中國五分之一世界遺產的建築設計! “樣式雷”家族為大清帝國主持修建皇家園林、行宮、陵墓長達二百多年,是康熙皇帝欽定的“皇家建築工程師”。

    據記載,樣式雷家族從康熙二十五年第二代雷金玉到清末民初第八代雷獻彩一直都是作為清宮設計部“樣式房”的掌案,統管一切設計事宜。現如今的故宮、天壇、頤和園…… 當你徜徉其間,驚歎古建築恢弘大氣,感嘆古人技藝非凡時,你也許不會知道,這些皇家建築的設計者、建造者,都是出自同一個家族——永修的雷氏家族。

    長期以來,由於缺乏史料證據,中國古建築被認為是靠能工巧匠的經驗修建起來的,甚至不需要設計圖、施工圖。“樣式雷圖檔”的存在,徹底否定了這種觀點。天津大學建築系教授王其亨自豪地說:“如果沒有 樣式雷圖檔 ,沒人知道華人怎麼做設計,我們在全世界的建築設計領域裡沒有自己的話語權。它向世界揭示了中國建築設計的理念,體現了華人的價值觀。”

    據悉樣式雷家族的祖籍在今江西永修,而自從雷發達從南方進京之後,此後樣式雷的世世代代幾乎都是生活在北方。作為清代最權威最有影響的一個皇家建築設計師家族,樣式雷家族的後人雖然不再像祖上那樣負責中國古建築,不過他們依然將保護並且發展中國古建築為己任,並且為之付出一生的努力。雷氏集團董事長雷印華就是樣式雷家族的後人。

  • 3 # 梁老師說歷史

    這個問題老梁來回答。

    樣式雷?瞅著這三個字的小夥伴,估計一腦門子的問號:“還真有?”

    真真的有,擱過去這樣式雷俗稱樣子雷。

    其實咱也和大傢伙一樣,頭一次聽說,那還是擱《盜墓筆記》裡邊張起靈小哥他們家那墓地——張家古樓。

    三叔也是個牛人,裡邊腦洞大開的機關設計,現在讀起來這都讓人歎為觀止,就倆字——牛掰,不僅把吳邪王胖子一幫人弄的暈暈乎乎,咱也懵圈的很。

    讀完之後,咱的第一個想法就是,這麼邪乎的東西就是樣式雷弄出來(小說),歷史上真有這家族?

    帶著疑問,後來俺也找了一些資料,才知道樣式雷這樣的家族還真有。

    那麼今天就藉著題主這一畝三分地,咱就把這事嘮嘮。

    樣式雷

    這個不用問,這家族一定姓雷。他們家八代人,打康熙那會就開始給清朝打工了,要是這麼算下來,也有二百多年的時間,所以屬於固定老員工。

    主要的工作就是主持清朝建築設計,這麼說吧,清朝樣式房的掌案几乎就是給他們家定做的。

    別的不說,承德山莊,圓明園,頤和園,各種宮殿設計,包括愛新覺羅家的陵寢,這都是樣式雷的手筆,就這二百年是他們家族最為輝煌的時刻。

    說道這裡估計有小夥伴會好奇:“他們為嘛叫樣式雷?”

    是這麼回事,他們家設計這建築的時候,有個愛好,把這方案,按照1:100或者1:200的比例,整個小模型出來,送到皇帝的手頭上瞅。

    那東西相當於一個3D模型,是個樣式,皇帝瞅著好,就這麼定了,不好,接著再改,再弄一樣式出來。

    因為有這麼一個過程,再加上他們又姓雷,所以就叫他們為樣式雷。

    那麼這種手藝就他們家獨一份嗎?

    那到不是,在漢朝初期在工匠這行當裡邊就已經有圖樣的說法。

    到了隋朝時期,就已經有了完善的1:100的模型建立。

    只不過那個時候,咱歷史對工匠這行當認為是賤業,所以不予記錄。

    結果就是擱史書上記載,也就是那麼十幾個小字,一筆帶過,這也是沒法子的事。

    而樣式雷的年代清朝和咱挨著也比較近,所以相對來說流傳下來的資料他也比較多,這其中不僅包括官方存底的,還有他們老雷家自己個留底的,所以他這塊就比較凸顯。

    咱接著講講,這樣式雷是如何走進清朝統治者的法眼。

    這事,還得從樣式雷他們家第一代掌門說起。

    這人叫雷發達,明朝萬曆的時候就出生了。他們一家子一直都在南京這塊討生活。

    這不後來,清朝入駐中原,康熙二十二年的時候,康熙就準備把他家(故宮)重新整理一下。

    這活向天下這麼一公佈,各地的工匠這一窩蜂都來了,而雷發達帶著一家老小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來的。

    當時雲集北京這塊的能工巧匠也海了去,還沒有顯示出老雷家有什麼特殊的。

    在這一次次的翻修過程中,發生了這麼一件事,把老雷家算是抬上了歷史舞臺。

    話說在這當中間,康熙要修那太和殿,這聖旨下來了,一幫人吵吵把火的把這工程算是弄完事了。

    就差最後這麼一嘚瑟——上樑,上樑這事您不管是民間還是官方,歷來都是個大事,上不好人們都認為這不吉利。

    為了這事,康熙親自主持的儀式,完事了這就準備上。

    因為比較莊重,能上樑的,這還必須是一個管理工匠的七品官,不是隨便一個人蹬著一雙爛草鞋爬上去就能做的。

    趕巧了,這七品官一身官服,撅著大腰子上去之後,敲了老半天,就這大梁死活就上不去。

    等在下邊的一幫人可就冒汗了,畢竟康熙就在下邊瞅著呢?您這弄不好,這不就打康熙的臉嗎?

    康熙可不是個好相與的主子,他要不摘你幾個腦袋瓜子這都對不起你,眼瞅著康熙的臉越來越陰沉了,嘴角這都要抖動了。

    下邊的人可就撐不住了:“趕緊的,誰能弄上去,就上!”

    就這話發出去,雷發達就舉手了。

    當時雷發達也沒有官身,一幫人吵吵把火的把一身七品官的官服就給他套上,他撅著個大腰子就爬了上去。

    您還別說,他舉著斧頭擱那樑上,“砰砰砰!”敲打了那麼幾下,咵嚓一下,這梁穩穩的落到了應該杵的位置上。

    這下子一幫子把心提到胳肢窩裡的人,才按了心。

    瞅著這結果,康熙還算開心,當場就封了雷發達七品官,這就成了樣式房的掌案。

    打這裡開始,掌案這職務一直到清朝覆滅,都是在老雷家裡邊流傳。

    咋說呢?這事他有一個地方說不通。

    這太和殿在康熙的手上,一共修了兩次,這頭一次是康熙八年的時候,就這時間點上,老雷家還在南京待著呢?

    再有一次就是康熙三十四年,但這時間點雷發達早就躺地底下了。

    所以這故事的主角不對。

    說道這裡,估計有小夥伴要說了:“瞅你說的,這也叫個事,整了大半天是個假故事忽悠人呢?”

    那道不是,這故事應該是真的,但這主人公不是雷發達,應該是他兒子雷金玉。

    因為八代樣式雷,就屬這雷金玉最受康熙器重。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偏差呢?這最主要的還是工匠這職業在過去的行當裡,不是個能上的了檯面的職業,所以對於這些個事也不嚴謹,流傳的過程中就會出現偏差。

    就這檔子事,如果沒有網路,再過個幾十年上百年的,不一定會有人記得了,您說是不是這個理。

    說實在的這要不是《盜墓筆記》提到這麼一個家族,俺還真的不會去刻意的翻閱這事。

    後來的樣式雷

    這八代樣式雷擱在過去這都算是老壽星了,除了第六代雷思起活了五十歲,其餘都活了六十開外了。

    最初因為這手藝,老雷家被康熙入了旗籍——內務府包衣,屬於漢軍旗上三旗正白旗。

    不知道為嘛到了乾隆的時候,這位爺把樣式雷又從旗籍裡邊給剔除了出去。

    那麼這事也沒個記錄,咱也不清楚這過程。

    那麼樣式雷在清朝覆滅之後,這也開始走出了歷史舞臺,最關鍵的是第八代的雷獻彩,不僅差事丟了,而且他還沒有子嗣,最為重要的是打第六代掌門開始,這些人就沾染了吸.煙的壞毛病。

    這樣的結果,就讓樣式雷以崩塌的方式,迅速的敗落了,讓人意想不到。

    後來樣式雷的其他後人,為了討生活,就把他們家收藏的大部分的圖樣以四千五百塊現大洋賣給了北平圖書館,就這些個東西足足拉了十卡車。

    當然還有一部分在樣式雷的後人手裡邊。

    一個家族傳奇,算是到這裡結束了,但這傳承的手藝,應該不會,畢竟大部分的圖樣模型,都有留存。

  • 4 # 江雨燕

    都別搶,我來答。

    在小說《盜墓筆記》中曾提到一個很重要的人物,就是樣式雷。有些讀者可能覺得這是一個虛構的人物,就像長白山下面有墓一樣,許多喜愛這部小說的讀者也都幻想著長白山下面可能真的有墓。

    長白山下面沒有墓,但在歷史上確實有一個樣式雷家族,而且地位相當顯赫。樣式雷是對雷姓家族的一種別稱,這個家族是清代專門負責修建宮殿的一個建築世家。

    當然了,紫禁城從明代的時候就已經修建了,所以不能說紫禁城是這個家族修建的。但是這個家族從清代康熙開始,就開始負責紫禁城裡的一些宮殿的增建,譬如我們熟悉的圓明園、承德避暑山莊、北京故宮、天壇、頤和園及清東陵和西陵都是家族設計建造的。

    1/5的世界遺產都出自這個家族(主要指紫禁城裡的建築遺產),那麼為什麼把他們稱為樣式雷呢?

    是因為當時紫禁城裡有一個部門叫樣式房,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謂的建築設計院了,但是這個樣式房只管紫禁城裡的宮殿規劃和設計。而雷姓家族因為技藝高超,所以從清代康熙開始,成為樣式房的首席設計師。

    一直到清朝滅亡為止,基本上都是他家擔任這個工作,所以就直接稱呼他們為樣式雷了。

    在康熙年間的時候,樣式雷家族的祖先雷發達,也就是第一代樣式雷來到北京參加宮殿的修建工作。因為有能力,有設計頭腦,所以在這一次建造工作中得到賞識,就成為了樣式房的掌案,就是總設計師了。

    作為延續200多年的建築世家,這是一個很牛的家族,這從人家設計的紫禁城裡的那些作品就可以看出來了。另外由於這個家族離我們所處的時代很近,所以保留下來大量的關於紫禁城裡面那些建築的圖案以及設計模型。

    這些珍貴的資料為保護紫禁城提供了很重要的依據,但清朝滅亡以後,這個家族就逐漸沒落了。除了清朝的滅亡導致這個家族失業以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當時時局動盪,雷家的發展也陷入了中斷。

    其次就是建築潮流的改變,晚清以後,西洋建築開始在中國流行,中國的傳統古典建築也逐漸式微。這也是雷家逐漸沒落的一個原因,還有就是雷家後幾代樣式雷都不同程度染上鴉片癮,無心去經營雷家的產業。

    到了民國時,雷氏家族不得不透過變賣家族設計圖紙為生,因為樣式雷家族在建築業聲名顯赫,所以很多人競相購買。當時雷家人也確實發了一筆小財,也因為這樣,大量的雷家設計圖紙流落民間。

    最多的一次是在1930年,雷家後人裝了整整10卡車,把200多年家族收藏的各種建築的設計圖案和建築模型打包出售給了北平圖書館,賣了4500個銀元。不過這倒也是好事,畢竟圖書館能夠更加妥善的儲存這些遺產。

    而樣式雷家族由於缺乏後人的傳承,很多優秀的建築技術和建築觀念都已經失傳,不過也有一大批建築專家透過研究樣式雷家族的設計圖案間接把這個任務傳承了下來。

    不過在時興鋼筋水泥的今天,樣式雷家族已經無法再延續當年的輝煌了,以後恐怕只能作為一種歷史記憶存在於圖書館裡。

  • 5 # 張生全精彩歷史

    一提到故宮、天壇、頤和園、避暑山莊、清東陵、清西陵等,肯定大多數人耳熟能詳。這些巧奪天工的皇家園林建築,早已被列入為世界文化遺產。

    人們在驚歎於這些古代建築宏大的規模、精湛的技藝和巧妙的設計時,是否曾經想過,這些舉世聞名的建築瑰寶,究竟出自何人之手呢?

    (建築瑰寶——故宮)

    其實,它們都無一例外地出自“樣式雷”家族。

    那麼,“樣式雷”究竟是怎樣的一個家族?居然會有如此高的成就呢?

    雷氏家族在清王朝200餘年間,有8代人供職於內務府營造司樣式房,幾乎參與設計了全部的大型皇家宮殿和園林,創造了建築史上的一段奇蹟和神話,也打造了“樣式雷”這樣一張如雷貫耳的建築世家的經典名片。

    “樣式雷”的發跡,要從雷發達這一代說起。

    康熙帝第一次遊覽江南後,便對江南的秀美景色念念不忘。尤其對江南精緻的私家園林更是讚不絕口。於是,他決心仿照江南園林,改造紫禁城,修建皇家園林。

    在康熙帝重修三大殿的過程中,雷發達從家鄉江蘇金陵應召來到北京,加入到全國浩蕩的營造宮殿隊伍中。

    不過,此時的雷發達還默默無聞,只是一個小小的工頭,帶領著手下幾名工匠,做著一些基礎性的木匠活。

    一次偶然的事件,讓雷氏家族就此魚躍龍門,扶搖直上了。

    在太和殿上樑之日,康熙帝親臨現場行禮。但偏偏大梁舉起後,榫卯高懸而落不下。在場官員都嚇得驚慌失措。這時,雷發達的兒子雷金玉拽起斧子就往上爬,爬到柱子上後,只用了幾斧,就讓大梁分毫不差地合攏了。康熙帝龍顏大悅,對雷發達“面敕授工部營造所長班”。

    對於這段離奇經歷,後人用“上有魯班,下有長班;紫薇照命,金殿封官”來形容。

    (雷金玉畫像)

    雷金玉是雷氏第二代,他不但繼承了父親營造所長班之職,還為康熙帝設計修造了暢春園,被提拔為樣式房掌案。

    在此過程中,雷金玉出色的技藝、良好的儒家教育、較高的文化修養展露無疑,進一步得到康熙的青睞。於是,康熙又把另一項重大工程——承德避暑山莊的設計,交給了雷金玉。

    雍正即位後,圓明園的設計施工,就自然而然落到了雷金玉的身上。從此,雷氏家族就基本掌控了清王朝的皇家建築設計,“樣式雷”的名號也日趨響亮起來。

    雷金玉70大壽時,雍正帝“命皇太子書寫‘古稀’二字匾額,賞慶生辰,又蒙恩賜油碌蟒袍一件”。一年後,雷金玉去世,雍正帝“賞盤費壹百餘金,奉旨馳驛歸葬”。

    一個木匠兼建築設計師,能得到帝王的如此禮遇,實在是空前的。

    雷金玉去世時,他的幼子雷聲澂才3個月。長大後的雷聲澂子承父業,在乾隆朝“呈當掌班楠木作事務,即樣式房差”一職。

    眾所周知,乾隆一朝,各種皇家園林建設工程就從未停止過。雷聲澂在乾隆中後期,參與了皇家園林的建設活動,負責各殿座的內簷裝修,但建樹不多,對“樣式雷”家族的貢獻也甚微。

    雷聲澂有三個兒子,歷經乾隆、嘉慶兩朝,為皇家園林的建設作出了重大的貢獻。長子雷家瑋負責“外出查辦外省各路行宮及堤工等”,為皇帝行宮的修擴建立下汗馬功勞。次子雷家璽“在圓明園應樣式房之差”,負責“乾隆皇帝大修三山等處工程,以及熱河之避暑山莊等工”,還參與嘉慶皇帝陵寢的實際施工,以及乾隆八十大壽亭臺樓閣的設計等。幼子雷家瑞在二哥雷家璽外出督修昌陵時,短暫接替過樣式房掌案一職,把綺春園等處進行了修葺。

    (清西陵)

    “樣式雷”傳到第五代,只有雷家璽的兒子雷景修接過了傳世技藝,但卻沒能繼續擔任樣式房掌案一職。原因是雷家璽以“差務慎重,唯恐辦理失當”為由,主動將掌案讓給了別人。

    不過,雷景修透過自己的努力,又在道光29年重新執掌樣式房。至此直至清末, 這一職務都由雷氏後裔承當, 未曾間斷。

    雷景修在職期間,主要承擔清西陵、慕東陵的設計修建工程。

    雷景修最大的貢獻,是收集整理了“樣式雷” 建築設計圖樣,並逐一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和歸檔。他收集的這些圖紙,足足裝滿了整整三個房間。

    道光21年,雷景修16 歲的兒子雷思起開始進入樣式房學習世傳差務,先後經歷道光、咸豐、同治以及光緒四朝,主持重修圓明園、西苑,以及各殿座的內簷裝修、參與同治皇帝惠陵的設計、為慈安和慈禧建造陵寢等工程,直到光緒二年,因操勞過度去世。

    雷思起的兒子雷廷昌從14歲起,就一直協助父親辦差。父子倆為皇家園林及陵寢的修建,做出了巨大貢獻。同治十二年,載淳下詔,“雷思起賞二品頂戴,雷廷昌賞三品頂戴”。

    由此,“樣式雷”一族到雷廷昌一代,以至鼎盛。

    光緒22年,雷廷昌不滿20歲的兒子雷獻彩接過了父親手中樣式房掌案一職,主持完成了多處皇家建築,如四宜書屋、慎修思永、課農軒等重建工程及內簷裝修設計工作。

    “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城後,各處園林均遭破壞,雷獻彩其後又承擔了對頤和園等園林的大修工程。

    因此,縱觀200多年的清朝皇家園林建設,“樣式雷”家族可謂嘔心瀝血,他們留下的一座座讓後人歎為觀止的精美建築,讓人讚歎銘記。

    (參考資料:《樣式雷傳奇》等)

  • 6 # 宮殿君

    提起“樣式雷”,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這是中國建築史上的一個神奇,他們家族七代人在二百多年的時間裡執掌著宮廷的“樣式房”。

    他們創造了中國五分之一世界遺產的建築設計,像天壇、頤和園、故宮等等。

    這個家族到底是這麼樣的呢?

    首先我們來看幾個“模型”:

    這種“模型”學名叫“燙樣”,它是建築工人施工前做的一個微縮版模型,也方便皇帝預覽。

    上述這幾個由樣式雷家族製作,又被稱為““樣式雷建築燙樣”。大家可以仔細看,這些燙樣特別精巧,從結構、尺寸到設計精益求精。

    據記載,樣式雷家族從康熙二十五年第二代雷金玉到清末民初第八代雷獻彩一直都是作為清宮設計部“樣式房”的掌案,統管一切設計事宜。

    樣式雷家族的出現,不僅為我們設計了無數精彩的建築,比如一罈(天壇),二宮(北京故宮、承德離宮及外八廟),二陵(清東陵、清西陵),三山(萬壽山、玉泉山、香山),三海(北海、中海、南海),五園(圓明園、頤和園、靜明園、靜宜園、暢春園)。

    而且也堵住了外華人的“流言”:認為中國建築都是工人靠經驗而為,完全無章法。

    雷家祖孫七代,每一代都是傳奇,比如樣式雷的開山鼻祖——雷發達。當年他學藝出山,投身清廷的宮廷建築,在太和殿的上樑儀式中,他表現出眾,被年輕的康熙皇帝當場授為工部營造所長班。

    自此,雷家開啟了建築傳奇!

    再如第四代傳人“雷氏三兄弟”中的老二雷家璽,他為乾隆皇帝設計了太上皇養老院寧壽宮和乾隆花園。

    還有為慈禧和慈安設計陵寢的雷思起等等。

    不過到了清王朝覆滅後,雷氏家族漸漸衰敗,最後竟淪落到靠變賣祖傳圖檔度日的地步。

    後來,在老一輩建築學家朱啟鈐先生等的搶救之下,“樣式雷”圖檔得以儲存,這才挽救了國寶的命運。

  • 7 # 藝文雜記

    清代的世襲御用建築師團隊

    樣式雷團隊起家從一個名叫雷發達的南方匠人開始,他來北京參加宮殿的營造,以其高超的技術,得到了皇家的認可,從此皇家建築的營造多項清代宮廷建築和園林,歷經八代兩百餘年,因古代匠人的傳承多為家族內部傳授,所以形成了這樣一個以建築設計和營造為主業的大家族。

    古代無人比肩的建築大師家族

    要說樣式雷家族在中國古代建築史上的貢獻,可謂在當時無人比肩,樣式雷家族使用被稱作燙樣的建築模型,在營造之前能夠直觀地呈獻建築設計,這樣做不僅能夠提前知道宮殿未來呈現的效果,而且還利於更好地組織採購和施工。現在的建築設計仍在採用這樣的方式。

  • 8 # 老豬的碎碎念

    【實拍樣式雷家族的燙樣,並講講這個牛逼整個大清朝的家族】

    開始先說一下,我的文物照片都是親手實拍,下面某個沒和我打招呼就私自用我照片的答主行為真tm噁心,私自裁掉我的水印為以所用,垃圾行為不解釋。下面言歸正傳說說大清朝這個牛逼的雷氏家族是如何火起來的。

    話說那是在大清朝初年,有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江西人來當時的帝都北京謀生活,他靠著精湛的手藝成為了大清宮廷內務府專門負責營建皇家園林,宮殿的設計師,在幾次令人稱絕的工程中,這個江西人被皇帝所賞識,他升職了!他被任命為皇家宮廷樣式房的首席大拿,說白了就是總工程師。在樣式房一畝三分地中,一切都是他說了算,這個江西人名叫雷發達,正如他的名號一樣,他真的發達了,隨後,說著康乾盛世的到來,越來越多的皇家工程由他設計並開始營建,一如現在火遍全國的皇家園林頤和園,皇家夏宮河北承德的“避暑山莊”,皇家敕建的寺廟以及皇家最為重視的陵寢(清東陵,清西陵以及一些阿哥,格格,王爺的)都是雷氏家族打造而成,可以說,幾乎90%的大清皇家工程,都是雷家的作品。所以說雷氏家族是一個怎樣顯赫,怎樣牛逼,相信不用多說了吧。

    下面說說雷氏家族在營建過程中一個好玩的環節,叫做“燙樣”,畢竟在古代還沒有電腦,也沒有建築用的建模軟體3dmax什麼的,所以在設計完成後,雷家創造性的發明出一個結構模型,這種模型就稱之為燙樣,等完成這個東西后,在按照皇帝本人的具體需求改動,知道“甲方”滿意為止,這樣就給今後工程中節省了很多不必要的拆改,節省了很多氣力。

    這個實拍的燙樣是清東陵皇帝陵寢的模型,大家可以從其中看到詳細的皇陵結構和具體佈局,這種物件與現代建築設計師有相似之處,看來古今的藝術還真是相同的,區別僅僅是操刀的工具不同而已,理念都是一脈相通的。

  • 9 # 考古者說

    “樣式雷”指的不是某一個人,而是一個大家族,一個頗具傳承的大家族。可以算得上是中國古代最有名的建築工程師傳承世家了。

    “樣式雷”家族興起於清代,這還要從家族的第一代“樣式雷”——雷發達說起。雷發達有一個好名字,確實從他這一代開始,“樣式雷”家族飛黃騰達。從第1代雷發達,一直到第8代雷獻彩,組隊幾代人都是清淡皇室御用的建築工程師。

    雷發達的祖籍是江西,康熙年間,雷氏家族從江寧地區(今南京一代)來到皇城天子腳下,是以南方匠人的身份被徵調來服勞役的。

    後來有學者考證這個故事。康熙年間太和殿有過兩次重修,第1次是在康熙八年,當時雷氏家族還沒有到北京;第2次是在康熙三十四年,這時候雷達已經去世兩年了。所以故事的主角不可能是雷發達。

    真實的故事是什麼樣的呢?康熙二十幾年左右,修暢春園的時候,雷發達的兒子雷金玉參與了一座大殿的上樑工作,高超的技術正好被康熙皇帝注意到,所以康熙皇帝與雷金玉交談之後發現他有技術有能力,就封雷金玉為七品官,掌管樣式房。

    總之無論是民間傳說還是文字中的記載,雷氏家族發達了,成為了皇家御用的總工程師。一直到第八代傳人雷獻彩,都曾擔任樣式房掌案。

    但是你要覺得樣式房檔案這一職務的傳承是後代雷家人承受祖先蔭德,那可是真的就錯了。

    道光五年的時候,樣式雷第4代傳人雷家璽經過周密的考慮,認為兒子雷景修雖然功力非凡,但是畢竟年幼,沒有足夠的能力承擔樣式房掌案一職,於是決定向皇上建議把掌案的職務留給了一個叫做郭九的工匠。

    到了道光二十九年,樣式雷第5代傳人雷景修,終於憑藉自己的能力得到了皇室和其他工匠的認可,重新成為樣式房掌案。

    足以見得“樣式雷”家族得以傳承200餘年更多的憑藉的還是實力。

    還是樣式雷第5代雷景修,他任職的時候恰好是清代道光、咸豐年間,這是大清王朝國力衰微,不再有太過龐大的建設工程,所以樣式雷也就沒有太大的用武之地。為了把祖宗傳下來的手藝,繼續傳承下去。雷景修耗費了大量的精力,把祖輩傳承下來的和自己設計的建築圖樣圖紙,燙樣模型收集起來。他的後人們延續了他的做法,這一批設計模板得以傳承。在中國建築史上,這批圖樣被稱作“樣式雷圖檔”,現在已經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

    這個家族到底做過一些什麼事情呢,只需要說出一連串名字,就會使人嘖嘖稱奇。故宮,圓明園,頤和園,天壇,北海,承德避暑山莊,清東陵,清西陵……怪不得有人稱讚,一部樣式雷的家史,幾乎是一半的中國古代建築史。

  • 10 # 很久先生

    提起樣式雷,看過盜墓筆記的朋友一定不陌生,那是中國建築史上一個最光輝燦爛的家族,沒有之一。

    中國建築史上留傳著這麼一句話:“一家樣式雷,半部建築史”。從第一代樣式雷雷發達開始,歷經雷金玉、雷聲徵、雷家璽、雷景修、雷思起、雷延昌、雷獻彩等八代樣式雷傳人,經歷260多年的歲月,始終在皇家樣式房行使掌案之職,也是就皇上的御用首席建築設計師。

    雷家參與建造的皇家建築眾多,圓明園、頤和園、景山、天壇、北海、中南海,乃至北京城外的避暑山莊、清東陵、清西陵,這些多半已成為世界文化遺產的著名建築設計,都是出自雷家之手。

    我們來看看雷家八代傳人是怎麼建了半個建築史的。

    傳說康熙中葉,紫禁城要進行大規模的擴建,前三殿的工程更是重中之重。在太和殿上樑之日,康熙老爺子更是親自來觀禮。只見大梁舉起,卻被榫卯卡住落不下來。眼見皇上就要大怒,到時就不知幾人腦袋搬家了。就在此時,一人腰別鐵斧,爬上大梁,哐哐幾斧子就使大梁歸位。眾人這才鬆了口氣,康熙也大喜,當場賜這個叫雷發達的工匠做了康熙建築事務所常務副總經理,哦不,應該叫“工部營造所長班”,後來又調任工部樣式房掌案,做了樣式房的CEO,這才有了“樣式雷”的稱號。

    雷金玉是雷發達的長子,樣式雷家族的第二代傳人,也是朝廷最常識和重用的雷氏傳人。從雷金玉開始,雷家真正進入了家族上升通道。

    雷金玉技藝高超,才思敏捷,康熙非常欣賞他,任命他為圓明園楠木作樣式房掌案,主持修建圓明園。後來康熙在《暢春園記》裡提到他非常掛念一位傑出的匠師,說的就是好基友雷金玉。而雷金玉七十歲生日之時,當時的太子弘曆賜書“古稀”匾額,死後奉旨歸葬,樣式雷家族的聲望達到了頂峰。

    做建築設計需要先製作模型,在當時稱作“燙樣”,而樣式雷就是製作這種沙盤模型的高手,甚至比現在的沙盤還要精緻:屋頂可以開啟,內部的樑架結構、彩畫樣式、傢俱屏風都栩栩如生,如微縮景觀一般讓人愛不釋手。

    雷聲澂是雷金玉第六位夫人張氏所生。(雷金玉71歲去世,真是不虛此生,你懂的...)雷金玉去世後,聲澂還在襁褓之中,四個哥哥也無人能繼承雷家祖業,只得計劃南歸,而樣式房掌案之職也被雷金玉的夥計所篡奪。張氏深知責任重大,並沒有隨家族南遷,而是帶著三個月大的幼子雷聲澂獨自留在了京城。她懷抱幼子在工部泣訴,據理力爭,為雷家爭得幼子成年後重掌樣式房的資格。為此,雷氏後人在同治年間為張氏撰寫碑誌,褒揚了她在家族史中不可磨滅的功德,而聲澂也不負眾望重新奪回樣式房掌案。

    雷聲澂成年以後,正是乾隆大興土木之時,雷聲澂與他的三個兒子家瑋、家璽、家瑞都受到重用。三兄弟通力合作,承辦了諸多行宮、樓臺、園林的工程,其中雷家璽更是三兄弟中的翹楚,接任了樣式房掌案職位,使低潮的雷氏祖業重新發揚光大。

    雷景修是雷家璽的第三個兒子,雖然十六歲就隨父親在樣式房學習營造技藝,勤奮謹慎,但在雷家璽死前,還是覺得景修不甚重任,將樣式房掌案之職交與了同僚郭九。而到了景修成年,郭九暴亡,才又將掌案之職爭奪回來。

    咸豐十年(1860),英法聯軍焚燬西郊的三山五園,樣式房工作停止,雷景修雖身懷絕技,卻沒有用武之地,他趁機收集祖傳的營造法式圖稿和大大小小的“燙樣”,加上說明,編成目錄,數量之多要用三間屋子才能容納得下。樣式雷圖檔之所以流傳至今日,雷景修功不可沒。

    雷思起是雷景修第三子。因技藝高超,執掌樣式房,並承擔起設計營造咸豐清東陵的任務。為慈禧太后修建陵寢時,因要滿足慈禧的各種不合理要求,嘔心瀝血,數次修改設計,耗盡心血,最後勞累而死。用事實證明了甲方的狗血要求真的會弄死設計師!

    雷廷昌是雷思起長子,隨父親參加了修建定陵、重修圓明園等工程,並獨立承擔設計了同治的惠陵、慈安、慈禧太后的定東陵、光緒帝的崇陵等項大型陵寢工程以及頤和園、西苑、慈禧太后六旬萬壽盛典工程。朝廷的腐敗卻給樣式房帶來了機會,樣式雷也於雷思起雷廷昌父子兩代聞名遐邇,地位更加顯赫。

    雷獻彩是雷廷昌的長子,自幼學習祖傳手藝,未滿二十歲就擔任圓明園樣式房掌案。參與圓明園、普陀峪定東陵重建、頤和園、西苑、崇陵、攝政王府、北京正陽門等工程。辛亥革命後,專為皇家擔任建築設計的樣式房隨之消失,樣式雷家族也就開始沒落。雷獻彩雖娶兩房,但也沒能留下子嗣。雷獻彩死後,雷氏家道隨之迅速敗落,幾乎沒有人再從事建築行業。

    在中國乃至世界建築史上,從沒有一個家族參與過這麼多皇家建築的設計和修造,時間跨越兩個世紀,幾乎一座城市都是他們建造的。雖然樣式雷家族逐漸沒落,但留下了大量的圖檔和燙樣,這是研究中國古建築和歷史的第一手資料。五四運動以來,我們一直都在積極的“破舊立新”,大量的歷史和文化被摧毀和掩蓋,各個城市不斷拔起無數奇奇怪怪的建築物。中國五千年來的文明需要傳承和保護,而不是先打破再去蓋個假的...說到這裡有點雞凍了,去平復一下心情先...

  • 11 # 西府趙王爺

    “樣式雷”家族是古代建築業的標杆,作為中國建築史上最富有神秘色彩的建築家族。

    “樣式雷”家族為大清帝國主持修建皇家園林、行宮、陵墓長達二百多年,是康熙皇帝欽定的“皇家工程師”。

    “樣式雷”家族主持建造了清東陵、清西陵、承德避暑山莊、圓明園、北海、天壇、景山、頤和園、中南海。這些令西方人大為驚歎,並且在人類歷史上璀璨奪目的“建築寶石”,都是出自於“樣式雷”家族之手,他們是描繪古代建築藝術的巔峰工程師,亦是中華特色建築的偉大的締造者。樣式雷家族開山鼻祖——雷發達

    康熙中葉,在康熙大帝的領導下,大清帝國國泰民安,百姓安居樂業,戶部庫府充盈。

    康熙大帝為彰顯大清皇室的威嚴,卓工部、戶部計劃紫禁城的擴建工程。

    康熙大帝對太和、中和、保和三大宮殿的工程十分重視,經常親自觀禮。

    一次,康熙大帝在下了早朝後,前往太和殿監督工匠“上樑”,幾個彪形壯漢將大梁舉起,對準機括處正準備“上樑”,突然榫卯卡住了大梁,幾個大漢沒了主意,工匠們呆若木雞,面面相斥…

    康熙大帝正要發作,只見一個年輕工匠,腰別鐵斧,順著大梁爬了上去,一番令人眼花繚亂的操作之後,“大梁”順利歸位,這個年輕工匠就是雷家開山祖師雷發達。

    康熙大帝慧眼識英,將雷發達升為“工部樣式處掌案”。

    “樣式雷”家族書寫的百年史詩就此拉開序幕。圓明園的締造者—第二代·雷金玉

    雷發達的長子雷金玉,自幼便對建築十分熱愛,成年後的雷金玉思維敏捷、設計獨特、技藝高超,絲毫不遜色於雷發達,

    雷金玉不僅是一位建築學家,還是一位模型藝術家,在設計建築皇家園林之前,雷玉金都要親手製作建築的“燙樣”(模型),出自雷玉金之手的燙樣十分精緻,連康熙大帝都愛不釋手。

    經過雷發達的大力舉薦,康熙大帝任命雷金玉為圓明園的總工程師,雷金玉不負眾望,以天下第一園林的成績,祖國江山添上了美麗的一筆。

    自此,“樣式雷”家族的名望、聲譽,達到巔峰。沒落之族的星星之火——第三代·雷生澂、第四代·雷家璽

    雷金玉71歲過世,膝下5子,可惜長子、次子、三子、四子都是遊手好閒的庸碌之才,無法繼承家族事業,此時的雷生澂還在襁褓之中。

    正所謂“屋漏偏逢連夜雨”,工部樣式處掌案一職被雷金玉的徒弟篡奪,雷發達傳下來的設計圖也被奪去,其餘四子好賭成性敗光了家業,心灰意冷的雷氏家族決定去南方定居。雷生澂的母親是雷金玉的六夫人,她抱著雷生澂,跪在雷發達和雷金玉的靈位前…痛哭不止!

    她不甘雷家兩代人的心血被無恥之徒篡奪,於是帶著三個月大的雷生澂,跪在工部門口整整一天一夜,終於為雷家求得了“幼子成年後重掌樣式處”的特權。雷生澂彷彿是上天賜予雷家的“救世主”,雷生澂在曾經追隨雷金玉的學徒中學到了不少本事,他在雷氏家族的建築風格上,融入了“康乾盛世”的政治思想,乾隆皇帝對雷生澂大為讚賞。

    他不僅重新奪回了樣式處掌案的官職,還將自己的三個兒子家瑋、家璽、家瑞,都培養成了清朝頂尖的建築人才,第二子雷家瑞更是三兄弟中的翹楚。

    雷生澂在死前,為雷家的子孫後代留下了四個字“不忘祖業”,“樣式雷”家族得以重振家風!雷家精神的傳承者——第五代·雷景修、第六代·雷思起

    英法聯軍入侵北京,樣式處工作被迫停止,雷景修空有一身本領卻無處施展,

    在閒暇之餘,他望見了祖宅中掛起的“不忘祖業”四個大字,雷景修萌生了一個念頭,後來他將雷家祖傳的手稿、燙樣整理成書,國家博物館中儲存的樣式雷圖樣,大多都是出自雷景修之手,

    雷思起是雷景修的第三子,因技術高超而得到慈禧太后的信賴,主持修建慈禧陵墓,為了滿足慈禧太后的各種要求,而累死在了工作崗位上……

    雷思起,累死你……最後的太陽——第七代·雷廷昌、第八代·雷獻彩

    雷思起被累死後,長子雷廷昌便接任了樣式處掌案一職,雷廷昌和長子雷獻彩主持了惠陵、崇陵、頤和園、重修圓明園等清朝末期的幾項重要建築工程,慈禧太后對雷家的器重,成為了黑夜前的最後一米Sunny。

    辛亥革命爆發後,中國已經不再需要“皇家建築設計師”,雷家從此沒落。

  • 12 # 詩中的遠方

    “樣式雷”,是對清代200多年間主持皇家建築設計的雷姓世家的譽稱。中國清代宮廷建築匠師家族包括:雷發達,雷金玉,雷家璽,雷家瑋,雷家瑞,雷廷昌等。樣式雷祖籍江西永修,從第一代樣式雷雷發達於康熙年間由江寧(現江蘇南京)來到北京,到第七代樣式雷雷廷昌在光緒末年逝世,雷家有七代為皇家進行宮殿、園囿、陵寢以及衙署、廟宇等設計和修建工程。因為雷家幾代都是清廷樣式房的掌案頭目人(用今天話說就是首席建築設計師),即被世人尊稱為"樣式雷",也有口語話"樣子雷"的叫法。

    “‘樣式雷’是清代一個著名的建築世家,從清康熙皇帝開始直至清末兩百年間,雷氏共八代人主持了皇家建築設計。包括圓明園、承德避暑山莊、北京故宮、天壇、頤和園及清東陵和西陵等這些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建築設計都是出自這個‘樣式雷’家族。他們是中國古代建築設計史、科技史上成就卓著的傑出代表和傳奇。

    據瞭解,“樣式雷”家族來自江西,是一個很古老的家族。明末清初動亂的時候,他們家族在南京住著,後來三藩基本平定以後,這個家族就有人到北京。其中就包括雷發達和雷發宣,他們帶著自己的子女,就住在海淀。他們在南方的時候就用楠木蓋樓、裝修、做傢俱,來到北京後就透過自己的手藝幹活兒。康熙二十二年,雷發達來到了北京,參加了清廷宮禁營建,於康熙三十二年去世。繼他之後,包括雷金玉、雷家璽、雷景修、雷廷昌等雷氏子孫繼續著祖輩的事業,長期主管著樣式房的工作。

  • 13 # 溫讀

    每個時期都會有那個時期的名門和望族,這些望族的誕生有的是因為身份和血統,而有的則依靠傳統的技藝和手藝,以及歎為觀止的手法。在漢朝到三國的時期,量定一個人是不是名門望族,量定一個人的家族是不是很厲害,要看這個家族中人在朝廷中所擔任的官職,要看這個家族中人在朝廷中的影響力,例如東漢末年的袁氏家族,袁紹和袁術之所以能夠發家,不是因為他們自己有多少本事,有多少能耐,而是因為他們的祖上大都在漢朝官居要職,正是因為如此,他們才會被稱為“四世三公”之後,在有了這樣的頭銜後,他們便在一定程度上比別人有了更多的機會,比別人有了更多的人脈資源和公信力。

    而我們今天要說的雷氏家族,則是活躍於清朝時期的一個名門望族,這個家族之所以能夠在後來得到發達,得到別人所讚歎的榮耀,那是因為在十七世紀末的時候,一個叫做雷發達的南方人,為了追求更為廣闊的生存空間,為了謀求較高的地位,他便離開了家鄉,來到了當時中國的政治中心,也就是帝都北京。在來到了這裡後,他便透過一定的門路,參加了製造宮殿的活,在工作的過程中,當時的負責人看此人做事沉著冷靜,做事的手法很是高超,所以便將其從底層進行提升,一舉提升到了負責設計的工作。也正是擔任了這樣的工作,才使得他在後來有了發達的機會,才使得他在後來有了與別人不一樣的人生。

    在有了祖輩的起點後,雷發達的後八代都因為“前人栽樹”的原因,而世世代代的投入到了為皇家建築陵園的工作中,比如較為著名的宮殿、清朝的皇陵,以及大家所熟悉的兩大園:圓明園、頤和園等,都是當時的雷氏家族所負責的。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潛移默化,使得人們將這個雷性的家族稱呼為“樣式雷”。

    就對於這個家族來說,“樣式”的意思便是一種模板,而且是一種較為優秀的體現。正是這樣的熟練和優秀,才使得當時的雷氏家族能夠把持著清廷的建築設計很久的時間。要知道這便是一種權力,很多人對於權力的定義只是在官職上,只是在做了多大的官上,但是這樣的思想是錯誤的,因為“權力”是一種“可以使用和把持的某件事”,雷家之所以能夠在當時很是發達,在當時的分量很重,那是因為當時他們家族對於建築的設計和建設,是一種壟斷式的把持,再加上該家族長時間的為皇家做事,所以就使得這是一種潛移默化的依賴。就比方說你是一個領導,每天用一個人很是順手,而且此人做事也很是得力,久而久之就會導致你會有一種使用該人的“熟悉感”和“依賴感”。正是對於雷氏家族的這種依賴,即使當時周圍有些人的手藝會比這個所謂雷氏家族中的人強,當時的清廷也是不會用的,因為他們在當時只信任“樣式雷”,只信任雷氏家族的手藝。也正是因為如此,才使得當時的雷氏很是風光。

    所以說,雷氏家族是一個以為皇家修建建築起家的家族,而在後來幾代人的積累中,使得他們越來越被皇家所重視,也越來越被皇家所看重,也正是這樣的重視和看中,才使得當時的雷家能夠把持著皇家建築設計的權力,把持著皇家對於該家族的依賴和喜愛。

  • 14 # 張三vs瘋子

    大家好我是張三瘋子。

    受到觀眾廣泛喜愛的節目《國家寶藏》第二季已經結束了。而在這季的第一期中出現的一個寶藏:燙樣,無疑吸引了太多人的目光。而這小卻又細節詳盡的建築模型到底出自何人之手?正是出自那傳奇般的建築世家——“樣式雷”。

    “樣式雷”的絕技

    製做燙樣是樣式雷的絕活。在綜藝節目《國家寶藏》中,樣式雷家族的燙樣引起了大家的關注, 樣式雷完成建築設計方案後, 會按1/100或1/200比例製作模型小樣, 然後進呈內廷,供皇帝審定。之所以叫燙樣, 因為是用紙板、秫秸和木頭為原材料, 再用剪子、毛筆、蠟版、烙鐵熨燙成型。 燙樣不僅是效果展示,還是施工參考模型。從形式上看,“樣式雷”燙樣有兩種型別:一種是單座建築燙樣;一種是組群建築燙樣。所以建築專家說:“一家樣式雷,半部古建史。”可惜的是,燙樣工藝後隨雷家的衰落而傳。

    “樣式雷”的成員

    上面說過“樣式雷”是一個建築世家,從康熙帝開始發跡一直傳承到清朝滅亡而衰落,歷經200餘年八代子孫。第一代樣式雷,雷發達。他應募來到北京,參加皇宮的修建工程,以其精湛的卓越的技術才能得到康熙帝的賞賜,並獲得了官職工部樣式處掌案。第二代樣式雷,雷金玉。康熙時供役圓明園楠木作樣式房掌案。嚴格地說,雷家有聲譽於外者,自雷金玉始。第三代樣式雷,雷聲徵。他成年後,正是皇家園林‘三山五園’大興土木之時,他當有所貢獻。但雷氏家譜卻難見記載。第四代樣式雷,雷家璽。此時形成第四代樣式雷最為強大陣容。第五代樣式雷,雷景修。咸豐十年,因戰爭樣式房工作停止。他聚集的樣式雷圖檔裝滿了三間房屋。第六代樣式雷,雷思起。雷思起繼承祖業,執掌樣式房,承擔起設計營造咸豐清東陵定陵的任務。第七代樣式雷,雷廷昌。獨立承擔設計營造同治惠陵、慈安、慈禧太后的定東陵等大型工程。此時樣式雷地位更加顯赫。第八代樣式雷,雷獻彩。參與圓明園、普陀峪定東陵重建、頤和園、西苑、崇陵、攝政王府的工程等。

    “樣式雷”歷史地位

    第一、“樣式雷”糾正了紫禁城古建築工匠“純經驗”的傳統觀念。傳統觀念中,包括紫禁城在內的中國古建築,其造型的優美、結構的精巧純粹源於工匠豐富的經驗,並不認為工匠也有文字、影象組織及表達能力。樣式雷家族留下來的大量燙樣實物,提供了紫禁城古建築從設計到施工的豐富圖檔、畫樣及燙樣,說明中國古代建築工匠不僅具有良好的建築施工技藝,而且具有圖紙設計表達能力及立體模型表達能力。

    第二、“樣式雷”改變了中國古代建築傳統中“見物不見人”的弊病。樣式雷家族留存的燙樣模型,給人以清晰的資訊,便於我們瞭解、研究紫禁城及圓明園、頤和園及清帝陵等建築實物的設計理念,更可作為古建築設計、修繕、研究參考的依據。樣式雷家族7代人主持了清代皇家多種建築的設計,體現出豐富的建築思想,堪稱最牛御用設計世家,他們的故事已經成為傳奇。

    第三、“樣式雷”是對中國古代建築營造制度的重要補充。中國古代建築的營造制度,主要源於《周禮·考工記》《周易》等文獻中關於建築技術、建築做法及建築禮制的相關規定,突出在建築等級、建築工藝、建築佈局、建築構造、建築色彩等方面的文字表達,其意義往往不明晰。宋《營造法式》提供了古建築的營造法則、營造尺寸、做法大樣等內容,但上述的制度規定並未上升到實物角度。樣式雷家族留下的燙樣實物,有助於我們互相參照,從材料、尺寸、樣式、工藝等角度全面研究中國古代建築的營造制度。

    ”樣式雷“是紫禁城古建築燙樣發展過程的一個縮影,其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中國古建築的豐厚文化內涵、藝術水準和高超的建築技術。而其所代表的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更值得我們學習。

  • 15 # 葭明通半瓶歷史

    說到樣式雷這種家族,王安憶的小說《天香》有著更深入更瑣細的描述。

    小說說的是明朝兩個進士老爺在上海造景觀園子的故事,很有看頭,建議有時間的讀者去翻他一下。

    我們抄上兩段:

    再向北行二三里,剎那間便清淨下來,一條細水,綿延於蘆花之間,古時棲息過白鶴,於是,水叫白鶴江,村叫白鶴村。白鶴村的村落十分規整,村道東西向,巷道南北通,形成一個連一個的井字。院落一般大小,屋脊一齊高低,門和窗是普通白木,匠作卻精到,木面光潔,推拉輕巧。迎門的案上,供的是祖師魯班,這就是大木匠的家。——王安憶《天香》第一卷·第一章·《桃林》

    上面描述的是主人公“樣式章”的家居環境。

    我們再來看看“樣式章”家的飲食起居和待客禮數:

    白木匠本姓章,在白鶴村算是有輩分的,祖師爺給明太祖洪武帝造過皇宮和花園。走進院中,與普通農家無異,案几簡要,但色澤極沉,近荸薺色,又泛紅,看不出紋理,又不著漆,因沒有浮光,知道不是平凡材質。章師傅喊上茶,就有一個村婦端托盤來,茶盞有吃飯的碗大,一色的白,瓷不細,卻潤厚結實。又不知什麼名目的土茶,葉闊根粗,塞了慢慢半盞,無香無臭,喝進口極為青澀,好比食草,不時就覺腹空,飢腸轆轆,似有清脂去羶的功用。一看天,也到了正午,該是用膳的鐘點。送茶的村婦又帶了幾個村姑,往往返返,八仙桌中央便浮屠樣的架起漆盒,最底下八個,各色菜蔬;疊六個冷葷;再疊四個熱菜,如此疊上去,至高一個大盒,正是傳聞中的四腮鱸魚。——王安憶《天香》其起居和飲食,非普通人的境界吧!無官威,無銅臭,亦無貧乏,小康生活中不經意間顯露有大品味也。

    章木匠待的客人是兩名進士老爺,進士老爺在古代對老百姓來說,那是天上的人物。

    而,現在這兩個進士老爺為了自己造園子的事情,親自到木匠家相請,還要給主人面子留下來喝茶吃飯。

    這是什麼?這是打破階級隔閡的交往。

    一個木匠就有這麼大的面子,他為什麼有這麼大的面子呢?

    因為他這個木匠不簡單,如果一定用現代人物類比的話,章木匠應該等於貝聿銘+開放商+八級木工+施工隊長+物業經理。

    我們都知道,明清時期,蘇杭滬地區有很多美輪美奐完全迎合了古代“大文化人趣味”的園林建築,那些大文化人基本上是讀書的呆子,動手能力一毫也無,他們只會在那裡想象園林應該是什麼樣子,那些有錢鹽商能想象的奢侈鹽商也還是造不出來呀!

    這就需要章木匠聽得懂文人的趣味了,理解大文人胸中的山河溝壑了,也要照顧鹽商的奢侈不要那麼粗野的展現了。

    這——都需要章木匠是一個讀書人。

    因為章木匠也是一個讀書千卷的人,所以進士老爺和他才有的天聊。

    甚至,都有可能成為布衣之交的朋友!

    而,樣式雷是從南方到的北京,他們家族敗落的時候,下意識的反應也是——回到南方去,南方有更廣闊的市場,有更多的同伴。

    樣式雷家族是南方園林建築市場培育出來的專業營造家族企業。

    其技藝有著幾百年的積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炮彈落地為什麼要喊臥倒?到底是臥倒好還是蹲著好或者站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