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魁哥說歷史

    建安十六年(211年)三月,曹操派遣鍾繇、夏侯淵率領軍隊出河東,想要透過名義上歸順自己的馬超等涼州軍閥的領地,討伐不聽話的漢中張魯。可能是曹操事先沒有通知馬超、韓遂等人,產生了誤解,以馬超、韓遂為首的關西軍閥都高度懷疑曹操“假道伐虢”,名為漢中,實為要攻打吞併涼州。

    地盤就是軍閥的命根子,這些軍閥視土地如性命,激起了他們的全體反對。馬超和韓遂也不例外。他為了地盤,不顧遠在許都的父親馬騰及兩個弟弟等人質,聯合韓遂、張橫、梁興、楊秋、侯選、程銀、李堪、馬玩、成宜等十部共十萬人馬起兵反曹,聲勢浩大。

    馬超為了拉攏韓遂,還說出了“今超棄父,以將軍為父,將軍亦當棄子,以超為子”如此無情無義之言。韓遂和馬超父親馬騰一個級別,不屬於馬超部將。其餘韓遂、張橫、梁興、楊秋、侯選、程銀、李堪、馬玩、成宜八人勉強算馬超部將,有的地方稱之為馬超八健將,再加上龐德和馬岱,構成了馬超手下的十員猛將。

    馬超就是憑藉這十員戰將及十餘萬西涼鐵騎,才有底氣和曹操對著幹。曹操聽聞馬超反叛之後,對自己手下大將沒信心,一面下令駐紮在潼關的部將固守待援,一面集合大軍,親自西征,掃除馬超叛軍。雙方在潼關對峙,互相征戰,各有勝負。

    曹操在聽聞馬超的據守之計後,感嘆:“馬兒不死,吾無葬地也。”因為如果馬超採用這個計策,曹操大軍糧草不濟,數月之後,只能退去,馬超就在關中站穩了腳跟。可惜的是,馬超之計,被韓遂的“半渡擊之”取代,曹操逃過一劫。

    在前期,馬超佔據優勢,多次殺敗曹操,如果不是許褚奮不顧身,一手用馬鞍擋箭,一手撐杆,護送曹操坐船逃走,曹操很可能命喪馬超之手。曹操和馬超征戰,前期並不佔優勢,多次吃敗仗。

    隨著曹操渡過渭河,來到渭南安營紮寨,和馬超、韓遂聯軍對峙,經過多次交鋒,逐漸掌握了主動權。馬韓聯軍失去戰略要地,再加上糧草不濟,給曹操寫書信,請求割河西一帶和談,卻被曹操手下謀士賈詡利用了。

    曹操採取賈詡的計策,假裝答應馬超、韓遂求和,在陣前和韓遂談言歡笑,又給韓遂寫了一封塗改得面目全非的招安信,成功離間了馬超和韓遂兩個主將。曹操趁此機會發動大決戰,大敗馬超、韓遂聯軍。馬超求和不成,只能退兵回到了涼州上邽,休養生息,準備東山再起。曹操留下夏侯淵、張郃等名將把守,防備馬超捲土重來,自己回到河間平叛去了。

    《典略》:是歲,曹公西征,與超等戰於河、渭之交,超等敗走。超至安定,遂奔涼州。

    馬超手下十員猛將,龐德和馬岱在潼關之戰後,還繼續跟著馬超而其他八員部將卻分崩離析了,死的死,歸順曹操的歸順曹操。龐德是在馬超離開張魯後,留在漢中,機緣巧合之下歸順曹操,最後在樊城被關羽擒殺,而馬岱跟著馬超歸順劉備,最後成長為蜀漢的高階將領,結局相對完美。

    那麼其他八健將張橫、梁興、楊秋、侯選、程銀、李堪、馬玩、成宜結局如何?他們一共有以下三種結局。

    潼關之戰戰死三人,分別為李堪、梁興、成宜,在馬超和曹操的征戰中,戰死沙場。投降曹操三人侯選、程銀和楊秋,他們在馬超戰敗之後,投降了曹操。下落不明兩人,分別為張橫和馬玩,在潼關之戰後,他們兩人就沒有了記載。

    《三國志》中記載:公乃與剋日會戰,先以輕兵挑之,戰良久,乃縱虎騎夾擊,大破之,斬成宜、李堪等。

    潼關之戰中,馬超等十部被曹操徹底擊潰,分崩離析,元氣大傷,從此之後,馬超雖然東山再起,也沒有太大的作為呢?

    而在演義中,這八人卻是韓遂的八健將,他們結局是這樣的。李堪、成宜、程銀、張橫四人戰死,其中李堪被于禁誤殺射死,成宜被夏侯淵所殺,程銀和張橫死於陷馬坑;馬玩和梁興被馬超殺死;侯選和楊秋歸順曹操,被封為列侯,算是善終。

    透過以上可知,馬超的這八員健將演義中和歷史上結局不同,演義只是參考,應該按照正史上為準。

  • 2 # 笑看三國風雲

    馬超麾下有八員猛將嗎?應該是沒有的,如果他真的有那麼多位猛將供他驅使,那麼在對抗曹操的時候,也不至於敗得那麼慘,以至於闔家老小被曹操屠戮一空。

    在馬超麾下倒是有兩員比較厲害的猛將,一個就是他的堂弟馬岱,另外一個就是龐德。這兩人在歷史中事蹟倒是可圈可點,然而其部下確實沒有其他可以值得記錄的八員猛將。

    其實不同版本的《三國演義》,這八員猛將隸屬於不同人的麾下。比如,毛宗崗修改的版本中,這八人是馬超麾下的大將,而一般流行的《三國志通俗演義》也就是羅貫中所作的小說裡面,則將這八人歸於韓遂麾下。

    在小說《三國志通俗演義》中則提到馬超的盟友兼義父韓遂麾下有八員猛將,他們分別是侯選、程銀、李堪、張橫、梁興、成宜、馬玩、楊秋,然而這也只是小說演繹而已,並非真實的歷史顯現。

    羅貫中之所以要把這八個人歸於韓遂的麾下而不是馬超部下,也是為馬超日後失敗作出的鋪墊而已,想為馬超的失敗找一個合理的藉口,在無形中暗示馬超失敗並非個人原因,而是盟友韓遂的反叛才導致一敗塗地,因此給人的感覺就是馬超雖然失敗了,但不是他本人的過錯而已。

    那麼回到正題上來,在正史中,這八個人其實也不是韓遂麾下的猛將,他們這些人都是相對獨立的諸侯,並非隸屬馬超或者韓遂。根據《資治通鑑》記載:

    關中諸將果疑之,馬超、韓遂、侯選、程銀、楊秋、李堪、張橫、梁興、成宜、馬玩等十部皆反,其眾十萬,屯據潼關。

    當曹操打算借道關中征討漢中的時候,關中這些諸侯們紛紛起兵反抗,並且結成聯盟。從這裡可以看出,當時關中大大小小的諸侯總計有十多個,他們這十個人的勢力最大。其中馬超和韓遂在這十個人中勢力又是最大,而以韓遂資格最老,其他八位則是附和他們兩人起事。

    因此可見,除了馬超和韓遂外,其他的八位都是獨立的諸侯,平時割據關中,相互爭鬥,一旦面臨外部威脅,危及到他們地盤的時候,就會聯合起來對抗曹操。

    在十位諸侯中,以馬超和韓遂為首,其他附從,而在實際的征戰中則是以馬超為主,其抵抗曹操的決心最大最厲害,其他部則多是見機行事,這也為曹操分而攻之創造了條件。

    假如這八位將領都是馬超的麾下,也就不會出現後來紛紛叛變的局面,也不至於出現戰場上一人對抗曹操而其他人出工不出力的現象。正因為他們不是馬超的麾下,這才導致關中聯軍不能合力為一,從最終失敗。

    那麼我們也一起看看這八員猛將的最終下場吧。

    1.侯選。

    侯選是河東人,和關羽是同鄉。在公元194年的時候,侯選就和其他同鄉們一起興兵作亂,一直在關中活動,並且割據一方。

    公元211年,曹操進犯關中,他就跟隨馬超等人一起反抗曹操,結果在潼關之戰中慘敗。侯選就和馬超等人敗退到涼州,在涼州聚集人馬後再次失敗,就和馬超一同逃往漢中,依附張魯。

    也許是經歷太多失敗,對於這種爭鬥早就已經厭倦,也許是已經是力不從心,反正是當馬超投靠劉備的時候,候選沒有跑去跟隨,而是留在漢中。

    在張魯投降後,他和張魯一起歸順了曹操。曹操對於這個造反分子也是既往不咎,讓他官復原職,該給的爵位也沒有吝嗇。此後,在歷史中再也沒有見到他,也算是善始善終的一位吧。

    由此可見,不管是英雄還是狗熊,只要順勢而為,還是能夠在歷史中得以順利落地,不至於死於非命。

    2.楊秋。

    楊秋是一個比較幸運的諸侯,道路雖然比較曲折,但是都走在點子上。他和侯選等人不太一樣,他並不是造反起家,他本人是關中地區的豪強,擁兵自重。

    當曹操要借道征討漢中的時候,也是力主對抗曹操。在潼關之戰失敗後,他並沒有跟隨馬超一起逃往涼州,而是回到老家安定。曹操本著窮寇勿盡的理念,從長安一路而上,直接圍住安定,楊秋就成了甕中之鱉。

    此時的馬超和韓遂也是自身難保,眼看著這個難兄難弟也無法救援。楊秋也是一個識時務的人,見著打不過,也逃不掉,繼續困守下去,也是闔族滅亡,因此舉城向曹操投降了。

    曹操對楊秋既往不咎,反而是歷盡拉攏。楊家畢竟是當地大族,不好斬盡殺絕,就讓他官復原職,也沒有按照慣例把他遷徙到其他地方,而是讓他留在原地,治理當地,由此可見,曹操對他還是很是重用。

    在小說《三國演義》中,楊秋投降後,就沒了蹤跡,實際上在正史中,他還是留下了濃濃一筆的。

    在曹操的兒子曹丕稱帝后,出於安撫關中的意圖,楊秋被敕封為冠軍將軍,畤鄉侯。後來又在平定關中叛亂的戰鬥中屢立戰功,因此又加官至討寇將軍,被封臨涇侯。

    此時的楊秋早就不是那個只知道割據一方的諸侯,而是國家重臣。在曹丕稱帝之際,他附和其他人一起勸進,其名字列在勸進表中第八名,可見當時的楊秋已位高權重,在朝中也是一言九鼎的人物了。

    最終楊秋得以壽終正寢,也算是功德圓滿了吧。

    3.程銀。

    程銀和候選一樣,都是犯上作亂,從而成為一方割據諸侯,在關中地區盤踞了大約十多年。

    在曹操企圖借道關中去漢中的時候,程銀也是反對的。畢竟曹操這個事情做得不夠地道,明眼人都可以看出來居心不良,想借途滅虢,只要有點歷史常識的人都知道他的計策。

    程銀參與了馬超發動的潼關之戰,結果慘敗,就和馬超一起逃到涼州。在冀州城慘敗後,又跟隨馬超逃到漢中投靠張魯。

    程銀投靠張魯後,失去了關中地盤,人馬也損失殆盡,也失去了往昔的雄心壯志,變得務實多了。當馬超去投靠劉備繼續奮鬥的時候,程銀選擇留在漢中,和張魯一起投降曹操。

    程銀投降曹操後,並沒有受到虧待,官復原職。曹操雖然沒有虧待他,但也沒有升他官職,算是既往不咎吧。

    程銀的結局和《三國演義》還是有些不同的,在小說中他死於潼關之戰,在正史中,應該是善終了。

    可能是能力問題,沒有繼續得到重用,沒能像龐德那樣大放異彩。對於能力一般的人來說,這也不啻是一個良好的結局吧。

    4.李堪。

    李堪和候選一樣,都是河東人,也是老鄉一起造反的窩案,不同的是他造反的過程比較慘烈一些。

    當時關中比較混亂,大小諸侯們都是打來打去的,搞得老百姓沒有辦法搞生產,從而導致糧食嚴重短缺,李堪就率領部下從咸陽跑到長安。這個時候的長安已經沒有什麼人煙,很難養活這麼多士卒。他就屯兵於塢堡中。這個塢堡是董卓修建的,現在雖然已經荒廢了,至少還可以遮風擋雨。沒有食物吃,李堪就以酸棗梨為食物,沒有衣服穿,就挖墳墓穿死人的衣服。

    由此可見,李堪混的確實非常落魄,日子過得非常悽慘。等到熬到關中好日子來臨的時候,曹操又看中這塊沃土,就發兵過來攻打。李堪對於曹操的意圖也是非常反感,好日子才來又有人來打擾,李堪就加入了馬超的聯盟一起反對曹操。

    在潼關之戰中,李堪面對曹操精銳虎豹騎的進攻,依然悍然面對,可惜由於自身力量薄弱,最終戰死渭南。根據《資治通鑑》記載:

    操乃與剋日會戰,先以輕兵挑之,戰良久,乃縱虎騎夾擊,大破之,斬成宜、李堪等。

    李堪的一生是英勇的一生,也是奮力搏鬥的一生,雖然最終失敗,也算是為自己光輝的一生作出了最後的努力吧,不努力怎麼會知道不成功呢?

    5.成宜。

    成宜也是關中諸侯之一,沒有李堪那麼糟糕的遭遇,一直在關中地區混,但是混了十多年也沒有什麼名堂。

    成宜雖說能力不大,但是也不太願意被外來者曹操吞併,畢竟在關中這個地方能夠佔據一定的地盤,那也是屬於自己的,當一個土皇帝多好,上頭沒有人管,還是比較舒服的。當曹操要來關中後,成宜也知道好日子到頭了,就加入了馬超的反曹聯盟大軍。結果在潼關之戰中,和李堪一起承受著曹操虎豹騎猛烈進攻,最終雙雙戰死於軍中。

    能力不太行,也不能夠正視自己的缺點,反而要強出頭,結果退出了歷史舞臺。

    6.張橫。

    這個張橫不是梁山中的那個張橫,雖然同名,但是不是一個人。三國中的這個張橫名氣不大,屬於打醬油的角色。他和另外一個人賈詡是同鄉,都是武威郡姑臧人。

    他也算是有功之人,在公元198年的時候,他投機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聯合梁興、段煨這些人擊敗了橫行一時的李傕,並且將他的頭顱送給了曹操。按理說,他對於曹操來說還是有功的,可惜他沒有能夠像段煨那樣識時務為俊傑,順勢投靠曹操,獲得大好前途,反而在曹操進軍關中的時候,加入馬超的反曹聯盟,結果在潼關之戰中大敗。

    此戰失敗後,他也是下路不明瞭,既沒有說他逃走了,也沒有說戰死了。那場大戰,十分的慘烈,估計他應該是死於亂軍之中吧。

    7.梁興。

    梁興和張橫一樣都是武威郡姑臧人,和賈詡屬於同鄉,可惜他的智謀也沒有賈詡那個詭異,也許出身太過於低的緣故。在他造反之後,一直都是和張橫等人一起混。

    隨著抗曹大業的興起,他也加入了馬超等人的聯盟。在潼關之戰中,梁興大敗後隨同馬超一起逃往涼州,隨後屯兵藍田。

    梁興的職業就是賊寇,擅長於打家劫舍,不擅長於治理民政,沒有糧食就搶,也不知道合理徵收賦稅。當梁興屯兵藍田的時候,把周圍的縣搶掠一空,搞得大家怨聲載道,紛紛起兵反抗,梁興在這個地方也混不下去了,勢力日趨縮小。

    往昔的同夥紛紛離去,不再和他從事這個不再光榮的事業。等到夏侯淵統領大軍來到的時候,梁興已經是窮途末路,隨便一推就慘敗,最後在鄜城失敗被殺,完成了一個賊寇應該去的地方。

    看到當賊寇也要當一個有前途的賊寇,不能夠識時務,也是最終不免馬下死。

    8.馬玩。

    馬玩和張橫,梁興一樣,他們基本性質是一樣的,都是那種飽一頓飢一頓型別的,屬於打家劫舍出身。在關中也有屬於自己的地盤,可以耀武揚威當土皇帝。

    可是自從曹操來了後,這種逍遙自在的好日子也到頭了。他也知道,一旦歸於朝廷,這種日子就由不得他。況且本人也沒有什麼特別的能力,歸順朝廷能夠做什麼呢?

    因此他也是積極的反對曹操,就加入了馬超的聯盟軍。在潼關之戰後,由於戰況過於慘烈,他就失蹤了。沒有人看到他去哪裡了,打機率也是沒入亂軍中。

    可見,要想在殘酷的戰場上倖存下來,沒有兩把刷子也是不行的,馬玩最終把自己給玩死了。

    總而言之,侯選、程銀、李堪、張橫、梁興、成宜、馬玩、楊秋這八員猛將並不屬於馬超的部將,而是各自獨立的諸侯,他們只是諸侯聯盟的關係。可是人生際遇不同,各自最終的命運也是跌宕起伏。有人不識時務,不撞南牆不回頭,有些人卻能夠及時醒悟,及時止損,為自己留下了一條後路。

    這八員猛將的遭遇也只是整部三國曆史萬千人物的一個縮影罷了,最終都跌入了歷史的塵埃中,幾乎湮滅不見。

  • 3 # 信陵小司徒
    (一)關西諸將 聯軍反曹

    漢獻帝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三月,曹操派遣司隸校尉鍾繇與夏侯淵率領大軍數萬走出河東郡,試圖借道馬超與關中隴西諸將的地盤,進攻漢中張魯。

    鍾繇、夏侯淵此舉使得馬超等人相當疑惑,當時的隴西、關中、河東諸地,實際上掌握在涼州軍閥韓遂、馬超與關西諸將的手裡。

    是為馬超、韓遂盤踞在隴西諸郡,張橫、梁興各自擁眾萬餘人,盤踞在關西之地,楊秋擁兵近萬人,盤踞在隴西安定郡。

    而河東郡則盤踞著候選、程銀、李堪、馬玩、成宜等人,諸將各自擁兵萬人上下,而除卻韓遂外,這八個人是為當時關西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但是他們並不是馬超的部將。

    相反,卻是相對平等的關係,而題主所說的屬於馬超麾下的十位猛將,應該還算上龐德與其從弟馬岱,加上這八個人,是為所說的十位猛將。

    但實際上,前八位實際上只是與馬超合作或投奔關係,只有馬岱與龐德,才真正隸屬於馬超所部。

    而此時,司隸校尉鍾繇與夏侯淵的數萬大軍,在馬超等人看來,雖然你揚言攻打張魯,但實際上,攻打漢中張魯是假,假途滅虢,趁機偷襲涼州、關中諸將是真。

    故而,馬超聯絡韓遂,對韓遂說道:

    “如今,馬超棄父,以韓將軍為父。韓將軍亦當棄子,以馬超為子。”

    在這樣的緊密聯絡下,最終,馬超、韓遂、程銀、候選、楊秋、李堪、馬玩、成宜、梁興、張橫等組成關中聯軍,共十部十萬人,推舉韓遂為都督,大軍駐紮在渭水、潼關一線,安營紮寨,對抗前來的曹操軍隊。

    此時,因為忌憚聯軍的精銳,曹操一方面派遣曹仁率軍前往支援夏侯淵,一方面嚴令諸將定要固守不戰,等待自己親自率領大軍前往支援。

    七月,曹操終於率領大軍趕到潼關,與馬超所部十萬聯軍對峙。

    此時,面對曹操大軍駐紮在蒲坂,馬超認為,只要據守渭水北岸,不出二十天,曹操大軍糧草必然難以為繼,那時候,曹操自然不得已而退軍!

    可是,韓遂卻認為,應該等待曹操率軍渡河之時,擊其半渡,這樣一來,曹操大軍必敗,由於韓遂被推舉為都督。

    所以,這個擊其半渡的計策得到了大家的認可,事實上,一旦採取了馬超的計策,則曹操大軍必將陷入險境,後來曹操聽聞了馬超的計策後,後怕的說道:

    “馬兒不死的話,我恐怕連葬身的地方都沒有了”。

    (二)渭南決戰 聯軍大敗

    就這樣,雙方一直對峙到了八月,此時,曹操從潼關北渡黃河,派遣徐晃、朱靈等率領四千人夜渡蒲阪津,馬超知道後,派遣梁興率領五千兵進攻徐晃,但被徐晃擊退,徐晃佔據河西設立營寨。

    而在此之後,曹操親自率軍從潼關北渡黃河,當大軍前隊剛剛渡河之時,馬超突然率領萬餘人殺到曹操面前,此時曹操身邊只有許褚、張郃率領一百餘人!

    大驚失色之下,許褚張郃拎起曹操便是快速渡河,馬超大軍萬箭齊發,曹操險些命喪於此,幸虧虎痴許褚一面用馬鞍抵擋弓箭,一面撐船北渡黃河,否則,曹操真要葬身於黃河之上了。

    後來,曹操笑著說道:

    "今天差點被馬兒的困住了!"

    就這樣,曹操渡過黃河,來到了渭南之地,此時,聯軍已然失去了戰略要地,韓遂擊其半渡的計策,沒有取得成功。

    恰巧此時,曹操拉攏韓遂,實施離間計,聯軍果然更加的相互猜忌,趁著這個機會,曹操發動所部大軍向渭南地區的十萬聯軍發起了兇猛的攻擊,在渭南大決戰中,聯軍所部成宜、李堪戰死沙場,馬玩、張橫二人因史書失其所載,不知去向。

    此戰,聯軍大敗,軍民死傷者數以萬計,無奈之下,馬超率領龐德、馬岱逃回涼州, 程銀、候選逃奔漢中張魯,楊秋直接投降曹操,梁興被夏侯淵一直追殺到藍田,最終戰敗被殺。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馬超在涼州徹底失敗,不得已帶領馬岱、龐德並千餘騎兵投奔漢中張魯,借兵攻打祁山一月未果,受到張魯所部猜忌,不得已,投靠了劉備,從這以後,馬超、馬岱便一直是劉備陣營的存在。

    馬超在劉備陣營共計七年,歷任平西將軍、左將軍、驃騎將軍,章武二年(公元222年)十二月,病逝於成都,年僅四十七歲。

    馬岱在蜀漢官至平北將軍,封陳倉侯,建興末年,還曾率軍北伐曹魏,被魏將牛金擊敗,此後失其所載,不知最終如何。

    而龐德,則因馬超投奔劉備時,留在了漢中,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在曹操的軍事打擊下,張魯投降,龐德、候選、程銀也就一起投降了曹操,龐德受封立義將軍。

    在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七月,關羽發動襄樊之戰時,龐德跟隨左將軍于禁率領七軍三萬餘人前往救援曹仁,最終被關羽水淹七軍,龐德戰敗被俘,在關羽勸降無效後,被關羽斬殺。

    而程銀則是在投降曹操後被封為蕭王,候選被恢復原來的官職,此後二人事蹟不詳,至於之前投奔曹操的楊秋,則成為了曹魏在隴西的名將,歷任冠軍將軍、討寇將軍,最後失其所載,亦不知所蹤,所以,以上便是所說的馬超麾下十員猛將的最後結局,敬請各位朋友的指正。

  • 4 # hyacinth2019

    據《三國志馬超傳》注引《典略》載:“建安十六年,超與關中諸將侯選、程銀、李堪、張橫、梁興、成宜、馬玩、楊秋、韓遂等,凡十部,俱反,其眾十萬,同據河、潼,建列營陳。”而龐德和馬岱原本就是馬超的部將。

    《三國演義》第五十八回,原文如下:

    (韓遂)乃點手下八部軍馬,一同進發。那八部?乃侯選、程銀、李堪、張橫、梁興、成宜、馬玩、楊秋也。八將隨著韓遂,合馬超手下龐德、馬岱,共起二十萬大兵,殺奔長安來。

    其中,韓遂、楊秋、李堪、成宜(見於三國志武帝紀與馬超傳),其餘諸將見於《典略》。

    其實,依據歷史來看,馬超十足一個恃勇逞強莽夫,既無戰略,也無戰術。所以,潼關之戰、渭南之戰,都吃了敗仗。三國志記載,超既統眾,遂與韓遂合從,楊秋、李堪、成宜等相結,進軍至通關。曹操用賈詡離間計,成功擊敗馬超韓遂。超走保諸戎,曹公追至安定。曹操退軍後,馬超率諸戎,來攻隴上郡縣。馬超殺掉,涼州刺史,自稱徵西將軍,督涼州軍事。吏民楊阜、姜敘、梁寬、趙衢等,合謀擊超。阜、敘起於滷城,超出攻之,不能下。寬、衢閉冀州城門,超不得入。進退狼狽,乃奔漢中依張魯,後歸附劉備。

    也就是說,馬超第二次攻取隴上之後,殺了涼州刺史韋康。之後,幾個吏民,就將給馬超收拾了。可見馬超是個恃勇無謀的匹夫。

    潼關之戰後,馬超部將,龐德投降曹操。後龐德隨於禁戰於襄樊,被關羽斬首。馬岱追隨馬超投降劉備,馬岱後追隨諸葛亮南征北伐。其餘諸將,三國志有記載的,安定被圍困之後,楊秋投降,復其爵位,使留撫民。其餘沒有記載,估計是隨戰死了或下落不明。

  • 5 # 燕過紫禁城

    實際上,無論史書《三國志》,還是文學作品《三國演義》中,都並不存在“馬超麾下十猛將”的說法。

    史書的說法

    史書《三國志·馬超傳》注:“建安十六年,超與關中諸將侯選、程銀、李堪、張橫、梁興、成宜、馬玩、楊秋、韓遂等,凡十部,俱反,其眾十萬,同據河、潼,建列營陣。”由此可見,歷史上,所謂“十部”,是指包括韓遂、馬超在內的關中起兵的十部,並非“馬超麾下”。歷史上,常將包括馬超、韓遂在內的這十人,稱為“關中十將”。

    《三國演義》的說法

    即使是文學作品《三國演義》中,準確地說,也沒有“馬超麾下十猛將”的說法。“(韓遂)乃點手下八部軍馬,一同進發,那八部?乃侯選、程銀、李堪、張橫、梁興、成宜、馬玩、楊秋也。八將隨著韓遂,合馬超手下龐德、馬岱,共起20萬大軍,殺奔長安來。”

    可見,按照《三國演義》的說法,是韓遂點自己手下八部,與馬超並馬超手下龐德、馬岱等起兵。對侯選等八人,一般來說,常稱為“馬超八健將”。

    猛將們的結局

    綜上,可見,當時起兵的首領是韓遂、馬超,而龐德、馬岱則是直接隸屬於馬超麾下的。至於其餘八人,則很明確,分別是:“侯選、程銀、李堪、張橫、梁興、成宜、馬玩、楊秋”。

    這八人的結局,按照《三國志》等史書所載,如下:

    侯選:公元215年,曹操平定關中,侯選投降,恢復其原來官爵;

    程銀:與侯選相同,公元215年,曹操平定關中,程銀投降,恢復其原來官爵;

    李堪:建安十六年,李堪參加與曹操的渭南大戰,李堪戰死;

    張橫:建安十六年,渭南大戰後,張橫不知所終;

    梁興:渭南大戰後,梁興逃到藍田縣,後被夏侯淵擊敗,被斬殺;

    成宜:與李堪一樣,建安十六年,成宜參加與曹操的渭南大戰,戰死;

    馬玩:與張橫一樣,建安十六年,渭南大戰後,馬玩不知所終;

    楊秋:楊秋是這八人中結局最好的。投降曹操後,楊秋逐漸成長為曹魏的一位名將,他曾擊敗山賊和盧水胡,安定關中,還與同僚一同勸進曹丕。最終,楊秋官至討寇將軍、臨涇侯,善終。

  • 6 # ww3721王建文

    馬超部下,連同韓遂部隊,有十萬多人,將領龐德和兄長龐柔,侯選,程銀,李堪,張橫,梁興,成宜,馬玩,楊秋等。對曹操要經過涼州馬超地盤,進攻漢中張魯。

    懷疑曹操是真攻打涼州的,有用假道滅虢之計,採取聯合西羌十部,拉攏韓遂一起反曹,也曾去拉攏劉雄鳴勢力,但其拒絕後被馬超聯軍給滅了。

    馬超等西羌聯軍,以韓遂為頭領,屯兵渭河,潼關,建營列陣號稱為關西兵,與曹操對陣拒守。曹操首先從江陵城調來曹仁率領夏候淵鍾繇取漢中,馬超阻擋得厲害,曹操令其堅壁固守,不要擅自進攻.

    等待曹操親來支援,曹操在帶來大軍在潼關對峙駐紮。突然令軍在蒲坂津要渡河西行,馬超率軍被韓遂要半渡擊之計的代替了堅守之策。結果曹操北渡過黃河,令徐晃朱靈等率領四千人成功夜渡蒲坂津。馬超令梁興也率領五幹兵進攻曹軍,卻被擊退佔據了河西,設立營寨。

    在曹操最後渡河時,曹操和許褚以衛兵虎士百餘人,看河面平靜無事。曹操還在立胡床河邊遊閒趟著,養神作詩。思想未來

    馬超突然率領萬兵衝到曹軍大軍跟前,陣角大亂,曹操嚇得在趟床上不能動彈。喪魄失神。許褚,張郃將見況,事情緊急將曹操帶入船中,許褚一手劃漿,一手舉著馬鞍和曹洪照遮住箭雨,急忙渡河,兩人都是兩層重甲都受傷在身。箭如雨下,曹操幾乎喪命。好在後衛小舅子丁佩,急中生智,把牛馬全都放開,使牛奔跑,馬超士兵全都跑去抓馬抓牛去了,才使他們拚死救出曹操上岸。

    馬超的土兵,見到大量牛馬 都跑去抓奔跑牛馬,使馬超不能乘勝追擊。曹操成功渡河,過河後,曹操對馬超如此英勇善戰,心有餘驚,悚悚地說,馬超小兒不死的話,我恐怕連葬身的地方,都沒有了。

    曹操用賈詡的離間計,離間關西聯軍,導致了關西聯軍十部軍閥們,相互猜疑,相互防賊。曹操趁此機會發動攻擊,成宜,李堪在決戰的混戰中戰死。馬超韓遂想割河西之地求和,曹操不許。馬超聯軍各自潰散就退兵了,馬超帶兵回涼州的天水地方,梁興被迫逃蘭田,成為土匪,進攻周圍郡縣劫掠,夏侯淵徐晃率軍進攻蘭田,伐討梁興時。梁興己經掠奪成率領伍幹多戶人家,強迫他們一同燒殺搶掠,使各縣無力抵抗,人們都很恐懼,都到跑到高陵的左馮翊那裡,在夏候淵率軍趕到,與當地民兵軍首領鄭渾領導下擊破梁興的部眾,並斬殺梁興。滅了及其黨羽。張橫,馬玩在關中決戰失敗後,下落不明。馬超的兩個弟,馬休,馬鐵被跑到京城躲避後來連同他們父親馬騰家屬都被曹操斬殺。侯選,程銀在失敗後一直跟隨馬超入漢中張魯處,和龐德一起,在曹操平定漢中後,張魯投降後都歸附曹操。原回地方成為原來的地方長官。楊秋比他們早些時,逃到天水時,曹軍也追到安定。楊秋就投降曹操。成為安定郡地方長官。曹丕成帝,為冠軍將軍,封鄉侯。在魏國地位因為主動進勸曹丕稱帝。比曹休,曹真,張遼,張郃,徐晃,朱靈名次還在之前的第八名,地位高貴,成為名將。涼州鄭甘,盧水胡山賊作亂,楊秋奉命同張郃,郭淮等征討大獲全勝,功勞顯著,使得關中再次安定,百姓樂業。二二六年以討寇將軍,封臨涇候,壽終正寢。

    侯選,程銀,楊秋都結果美滿,龐德,龐袤弟兄分別投奔曹操和劉備不在細表。龐柔和龐德原在一起生活。嫂子不賢,被龐德殺了,龐柔所恨,所以兄弟老死不相往來。

    馬超是西北名將,隨父出征,風流瀟灑。乘曹操平定河北時,在平陽之戰中大破幷州刺史高幹,和南匈奴呼廚泉的聯軍。父親馬騰勝後交班養老京城,自己獨立割據關西,雄踞隴上,在關中勢力弱小分散,自己和實力與韓遂相當,卻相互猜疑,爭鬥不絕,使相互雙敗俱傷,被曹操各個擊破,在合戰潼關失敗後,部下戰死很多。投降者更眾。從此又以張魯處投奔劉備才能安身立命。害得父母兄弟百多口被殺,只有馬岱有後裔存世。

  • 7 # 不書公子

    在《三國演義》一書中,馬超之父馬騰被曹操害死,馬超怒而聯合叔父韓遂(馬騰與韓遂是結義兄弟)起兵討伐曹操。這時候,馬超麾下的猛將有馬岱和龐德二人,其他不詳。至於馬玩、張橫、楊秋、成宜、梁興、侯選、程銀、李堪八人,則是韓遂部將。因此,馬超麾下有“十大猛將”這一說法是不存在的!

    且說二人舉兵,與曹軍戰於潼關。此役,西涼軍大勝,馬超本人奮起神威,力挫曹營數將,殺得曹操割須斷袍,最終為曹洪所救!

    不久之後,雙方再次戰於渭南,韓遂的軍隊中了曹軍的埋伏,西涼軍損失慘重,程銀、張橫、成宜三將戰死。此戰結束後,韓遂開始向曹操求和,並與曹操約定共同滅掉馬超!

    得知訊息的馬超闖進韓遂軍帳,被馬玩、梁興、侯選、李堪、楊秋五將圍攻。馬超的單兵作戰能力再一次得到證明:五將殺馬超不成,反被馬超殺掉馬玩、梁興二將,其餘三人見勢不妙,護著韓遂逃脫。此時,曹、韓聯軍將馬超的軍隊圍住,馬超所部大敗!混戰中,李堪被于禁誤射身亡。

    逃出生天的韓遂被曹操封為西涼侯,碩果僅存的楊秋、侯選二人受封列侯,鎮守渭口,後不知去向。

    馬超的軍隊幾乎全軍覆沒,再無與曹操抗衡的實力,只好投奔張魯,後轉投劉備。劉備稱帝后,馬超與關羽、張飛、趙雲、黃忠四人合稱為“五虎上將”,領涼州牧,不久後病逝於任上!

  • 8 # 不沉的經遠

    題主問的有問題,說龐德、馬岱是猛將,那就是《三國演義》,可《三國演義》裡馬超手下也沒十員猛將,只有龐德、馬岱。倒是他的盟友韓遂,手下有八部軍馬,由侯選、程銀、李 堪、張橫、梁興、成宜、馬玩、楊秋八將統帥,加上馬超手下的龐德、馬岱,共是十將。

    侯選、程銀等八將在《三國演義》裡的下場我們可以看一下。

    話說曹操用計把馬騰騙到許昌殺死以後,又寫信給韓遂,讓韓遂殺死馬超。但是韓遂沒有聽從,反而殺了使者,和馬超一起起兵攻下了長安、潼關。曹操親自帶兵來救,在潼關下被馬超殺敗。

    曹操無法攻克潼關,於是渡渭水北上。韓遂和龐德率軍五萬去劫曹軍南岸大營,結果中計,龐德落入陷阱,韓遂被圍。幸虧龐德武勇,跳出陷阱,步行殺出重圍,又救了韓遂,韓遂手下程銀、張橫兩人戰死。

    馬超和韓遂見曹操渡河以後在河北還沒下營,於是再次夜襲。這次馬超命成宜帶三十騎先去哨探,果然曹軍又有埋伏,大軍衝出包圍了成宜,混戰中成宜被夏侯淵所殺。而馬超、龐德、馬岱率軍從後殺來,和曹軍混戰一場。

    不過接下來因為徐晃、朱靈渡河西斷了西涼軍的後路,韓遂等人想和曹操求和。曹操趁機用塗改的書信離間了韓遂和馬超二人,韓遂被逼無奈,只能決定投降曹操。韓遂和楊秋商議設宴誘殺馬超時,馬超卻先一步殺了進來,砍斷韓遂左手,楊秋等五人應戰,馬超砍翻馬玩,剁倒梁興,又殺了兩將,其他三將趁亂逃了出去。

    西涼軍就此大亂,馬超和韓遂所部混戰起來,曹軍趁機殺來,混戰中於禁想放箭偷襲馬超,卻被馬超躲過,反而誤殺了李堪。

    馬超兵敗以後,此時韓遂的八將只有楊秋、侯選兩人還活著,都被封為列侯,留守渭口。

  • 9 # 石頭說歷史

    題目中說的馬超麾下的八員猛將,應該指的是“旗本八騎”,又稱西涼八健將,他們分別為:侯選、程銀、李堪、張橫、梁興、成宜、馬玩、楊秋 。在演義中,他們是韓遂的部下,並不屬於馬超。

    不過在正史中,他們也不是韓遂的部下,而是割據西涼的八個獨立軍閥,同馬超、韓遂在211年共同叛亂,進攻曹操。《典略》記載,“(馬)超與關中諸將侯選、程銀、李堪、張橫、梁興、成宜、馬玩、楊秋、韓遂等,凡十部,俱反,其眾十萬。”

    這八人擁兵數量在數千人左右“各有眾千餘家”,雖然不多,但足以割據西涼一方。

    那麼他們的結局如何呢?

    候選、程銀都是河東人,他們在211年被曹操擊敗後投奔漢中張魯。曹操進攻漢中時,兩人投降曹操,被恢復官爵。

    李堪,河東人,211年被曹軍斬殺。

    張橫,正史並未交待其下落。演義中在潼關之戰時陣亡。

    梁興,部下5000餘人。潼關之戰被曹操擊敗後逃往藍田,為害一方。212年被夏侯淵斬殺。

    成宜,211年被曹操虎豹騎斬殺於潼關。

    馬玩,正史未交待其下落。演義中被馬超拔劍砍死。

    楊秋,211年被曹操擊敗後逃往安定,後歸降曹操,被封為冠軍將軍。220年,楊秋上表勸曹丕登基,其排在武將序列的第八位,在張遼、曹真等人之前,可見其地位並不低。

    後來,楊秋多次平定西涼、關中叛亂,被封為討寇將軍、臨涇侯。

  • 10 # 南方鵬

    這是演義說法,但史實上確有這十個人,大概意思也差不多,另外八人是與馬超韓遂聯軍的部帥,與韓馬二軍合起來共好十部。曹操赤壁兵敗北歸,重整旗鼓後覺得後方不穩,又得知周瑜曾向孫權建議取益州然後聯合馬超攻曹,就準備先打掉益州與涼州中間地帶漢中,有備無防。211年,派出鍾繇、夏侯淵率領軍隊出河東,試圖經過馬超等涼州軍閥的領地進攻張魯。馬超等感到危險,懷疑是假途滅虢之策,乾脆先發制人,馬超、韓遂聯合張橫、梁興、楊秋、侯選、程銀、李堪、馬玩、成宜等十部共十萬人馬起兵反曹。

    而留在漢中張魯處的侯選程銀,在曹操攻打漢中時為張魯部將,陽平關失守,張魯封掉倉庫退守巴中,曹操派人招降,侯選程銀與張魯一同歸曹,二人官爵復原職。

  • 11 # 我善良可愛

    馬超手下只有龐德和馬岱,但是有八個割據的軍閥,同馬超、韓遂在211年共同叛亂,進攻曹操

    西涼八部兵馬將領:侯選、程銀、李堪、張橫、梁興、成宜、馬玩、楊秋

    侯選、李堪、梁興、馬玩、楊秋反叛馬超,梁興,馬玩被砍死,侯選楊秋投靠曹操,封侯

    程銀張橫在渭南一戰,被敵亂槍刺死

    李堪在渭橋決戰後,被于禁誤射殺死

    成宜作為馬超軍的先鋒試探敵營,被夏侯淵一刀砍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唐朝,王維在詩壇的地位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