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我第一次知道他是幾年前看一張網路上的圖片,一直鳥落在屋簷,夕陽西下,鳥影靈巧,圖片下方有評論好像~的一幅畫,然後就去搜索畫家,果然畫風是我最愛的畫家。有關於他您還了解多少呢?
8
回覆列表
  • 1 # 律律有為321

    這是朱耷一首題畫詩,他是明末清初畫家,號八大山人,繪畫以大筆水墨寫意著稱,善於潑墨,以花鳥畫稱美於世。

    八大山人處於國破家亡的年代,從皇裔貴胄淪為閣裡庶民,其內心自有其不可名狀的痛楚。同時,造就了他沉鬱、孤獨、怪癲的個性,加上當時政治上高壓,八大山人只能潛心於藝事,並在藝事上盡情發洩對清統治者的不滿。

    他一生主要從事書畫創作,是一位極富個性、創造性的書畫家,擅長繪畫、書法、詩詞、篆刻等,繪畫精於花鳥、山水,尤以花鳥著稱於世。

    他的花鳥繼承了明代陳淳、徐渭寫意的技法,但畫風比陳淳更冷峻清逸﹔比起徐渭更狂放怪誕,寓意也更深刻,並達到了“筆簡形具”、“形神兼備”的境界。

    他的山水取法黃公望,但受董其昌的影響更大,山水多取材荒山剩水,渺無人煙﹔樹木歪斜,枯枝敗葉,意境荒寂。

    八大山人的書法也是獨樹一幟,成就極高,只不過畫名掩蓋了書名,黃賓虹曾認為八大山人“書法第一,畫第二”。

    他的書法早年學歐陽洵的楷書,行書師黃庭堅、米芾、董其昌,後又臨鍾繇、王羲之的法書。

    晚年善用禿筆,線條粗細均勻,佈置大小參差,流暢圓潤,剛勁內涵,處處表現出傲岸不馴的筆致情態。從其藝術特色看,總體可以概括為簡、奇、意三個字。

    簡:即繪畫以簡取勝。

    八大繪畫主張一個“省”字,往往以極其精簡的筆墨表現複雜的事物。

    在他筆下,無論是小鳥、小魚、小雞,還是一花、一木、一石,寥寥數筆,似乎已到了不能再少一筆的境地,但能畫出物件質感的立體感,非常的生動,這在花鳥畫上尤為突出。

    當然,他的簡筆花鳥畫不是憑空臆造的,而是畫家透過對大自然的精細觀察,把真實形象進行高度的概括,加以其藝術誇張而創造出來,做到“筆不工而心恭,筆不周而意周”。

    這一點,也是所有古代畫家難以企及的。

    奇:即構圖奇特,八大的構圖多“截枝式”,形象往往怪異,基本不顧法度,信筆狂塗,這已形成了八大藝術的一大特色。

    拿其花鳥來說,八大擅畫松、荷、石、魚、鳥,他畫的荷,與以往畫家有著明顯不同,他筆下的荷,不重花而重時,寫其臨風搖曳、舒轉自如的風姿。

    他畫的松,高古奇崛,醜中見美﹔他畫的魚、鳥形象誇張,常把魚鳥的眼睛畫成方的,眸子點在眼眶邊,白眼朝天,冷光逼人。

    他有一幅畫,畫中只有一二條游魚,別無其它,留下來的空間似乎也成了一片汪洋大海,煙潑無盡,並留給觀者想象餘地﹔他的山水構圖也是別具一格,常繪“殘山剩水”的景緻,卻能表現出旺盛的生命力。

    意:即寓意深刻。

    八大依仗一支筆,從立意、構圖和題詩、落款都充分表達對國破家亡的難言陷痛和悲憤淒涼的心境。同時渲洩著他對現實的強烈不滿,他曾作《牡丹孔雀圖》題有一詩:“孔雀名花雨作屏,竹梢強半墨生成,如何了得論三耳,恰逢春坐二更”。畫面為二隻醜陋孔雀,尾拖翎毛三條,站於不穩的石土,以諷刺清王朝。

    另外他的落款也是獨具風格,含意深刻,題時將“八”與“大”、“山”與“人”緊聯起來,寫成“哭之”或“笑之”的形象,寓有哭笑不得之意,表達他憤世嫉俗,但又無可奈何的心情。

    鄭板橋曾題過這樣的詩句:“國破家亡鬢總皤,一囊詩畫作頭陀,橫塗豎抹千千幅,墨點無多淚水多”。

  • 2 # 沈福倫

    此詩作者為明末清初畫家朱耷(號八大山人),其繪畫以大筆水墨寫意著稱,善於潑墨,以花鳥畫稱美於世。取法自然,筆墨簡煉,大氣磅礴,獨具新意,創造了高曠縱橫的風格。大寫意花鳥畫以簡潔孤冷的畫風,而自成一代宗師。

    此題畫詩第一句“墨點無多淚點多”,就言簡意賅地說出了他繪畫藝術特色和所寄寓的思想情感。

    由於他的特殊身世,和所處的時代背景,使他的畫作不能像其它畫家那樣直抒胸臆,而是透過他那晦澀難解的題畫詩和那種怪怪奇奇的變形畫來表現。例如他所畫的魚和鳥,寥寥數筆,或拉長身子,或緊縮一團,傾是而非。特別是那對眼睛,有時是個橢圓形,都不是我們生活中所看的魚、鳥的眼睛,生活中魚、鳥的眼睛都是圓圓的,眼珠子在中央也不會轉動。八大的魚、鳥的眼珠子都能轉動,有時還會翻白眼瞪人哩。他畫的山石也不像平常畫家畫那個樣子,渾渾圓圓,上大下小,頭重腳輕,他想擱在哪裡就在哪裡,也不管它是不是穩當,立不立得住。他畫的樹,老幹枯枝,僅僅幾個杈椰,幾片樹葉,在森林中幾萬棵樹也挑不出這樣一顆樹來。他畫的風景、山、光禿禿的樹,東倒西歪,荒荒涼涼,果真有這麼個地方,我想誰也不肯到這裡來安家落戶。

      八大山人題畫詩,是解開他畫意的鑰匙,然幽澀難解,如迷如霧,許多學者都下過一番功夫進行破釋。這就是說,八大山人的作品,除了一般的國破家亡的情緒表達之外,有時還具體有所指。

     

  • 3 # 野駱駝9777

    “墨點無多淚點多,山河仍是舊山河”這句話是誰說的?你怎麼看?

    回答;

    我淺說幾句,

    畫者雕工:何須用筆墨展現豐富的想象力,傷心落淚,如泉水奔湧動,【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

    筆墨繪寶留住的山水,永遠展現在世人面前,如【黃瀑倒影】;

    明末清初畫家朱耷題畫詩“墨點無多淚點多,山河仍是舊山河。”

    畫作上的題詩,多是呈現畫作的章詣,畫家的文采宣洩,進而顯示出畫家高超的畫技,高尚的文風,自己對作品的深刻理解和肯定。

  • 4 # 高銘川號湖舟

    出自朱耷。

    明末清初畫家,中國畫一代宗師。本名朱統託,字雪個,號八大山人、個山 、人屋、道朗等,漢族,江西南昌人。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世孫,是明朝亡國見證人。因逃難遁入山林,保全性命。

    墨點無多淚點多:

    本是皇家血統,如今亡命天涯。命運多舛的無奈之嘆,嫉世如仇的悲憤之情,已經沒有心情著筆點墨了;以往故國中的回憶,現實生活中的無情,經常潸然淚下。

    山河仍是舊山河:

    太陽還是那個太陽,月亮還是那輪月亮,星星還是那顆星星,山還是那座山,河還是那條河。但是,產權發生了變化。不是“出售”的,而是被“搶劫”了。最重要的是,沒處說理,憋氣不?山河還是舊山河,抒發作者對“物是人非”的憤恨不已和無可奈何。

  • 5 # 奇正國學

    體現了寫實畫表現個性,講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韻意趣的特點。

    “墨點無多淚點多,山河仍是舊山河。橫流亂世杈椰樹,留得文林細揣摹 。”朱耷首題畫詩,明末清初畫家,號八大山人,繪畫以大筆水墨寫意著稱,善於潑墨,以花鳥畫稱美於世。

    取法自然,筆墨簡煉,大氣磅礴,獨具新意,創造了高曠縱橫的風格。

    譯文:每一個墨點如同自已的眼淚,我畫的山水,仍是大明時的河山,可是江山已不是我的,水往東流才是道,這橫流是北往南(暗喻清軍南下),這就違背常理。

    我的畫是留給後世揣摩我的心情,那就是對故國的懷念,杈椰樹是老樹枯枝,老樹乃王候,枯枝是王孫。

    擴充套件資料:

    八大山人處於國破家亡的年代,從皇裔貴胄淪為閣裡庶民,其內心自有其不可名狀的痛楚。

    同時,造就了他沉鬱、孤獨、怪癲的個性,加上當時政治上高壓,八大山人只能潛心於藝事,並在藝事上盡情發洩對清統治者的不滿。

    他一生主要從事書畫創作,是一位極富個性、創造性的書畫家,擅長繪畫、書法、詩詞、篆刻等,繪畫精於花鳥、山水,尤以花鳥著稱於世。

    他的花鳥繼承了明代陳淳、徐渭寫意的技法,但畫風比陳淳更冷峻清逸﹔比起徐渭更狂放怪誕,寓意也更深刻,並達到了“筆簡形具”、“形神兼備”的境界。

    他的山水取法黃公望,但受董其昌的影響更大,山水多取材荒山剩水,渺無人煙﹔樹木歪斜,枯枝敗葉,意境荒寂。

    八大山人的書法也是獨樹一幟,成就極高,只不過畫名掩蓋了書名,黃賓虹曾認為八大山人“書法第一,畫第二”。

    他的書法早年學歐陽洵的楷書,行書師黃庭堅、米芾、董其昌,後又臨鍾繇、王羲之的法書。

    晚年善用禿筆,線條粗細均勻,佈置大小參差,流暢圓潤,剛勁內涵,處處表現出傲岸不馴的筆致情態。從其藝術特色看,總體可以概括為簡、奇、意三個字。

    簡:即繪畫以簡取勝。

    八大繪畫主張一個“省”字,往往以極其精簡的筆墨表現複雜的事物。

    在他筆下,無論是小鳥、小魚、小雞,還是一花、一木、一石,寥寥數筆,似乎已到了不能再少一筆的境地,但能畫出物件質感的立體感,非常的生動,這在花鳥畫上尤為突出。

    當然,他的簡筆花鳥畫不是憑空臆造的,而是畫家透過對大自然的精細觀察,把真實形象進行高度的概括,加以其藝術誇張而創造出來,做到“筆不工而心恭,筆不周而意周”。

    這一點,也是所有古代畫家難以企及的。

    奇:即構圖奇特,八大的構圖多“截枝式”,形象往往怪異,基本不顧法度,信筆狂塗,這已形成了八大藝術的一大特色。

    拿其花鳥來說,八大擅畫松、荷、石、魚、鳥,他畫的荷,與以往畫家有著明顯不同,他筆下的荷,不重花而重時,寫其臨風搖曳、舒轉自如的風姿。

    他畫的松,高古奇崛,醜中見美﹔他畫的魚、鳥形象誇張,常把魚鳥的眼睛畫成方的,眸子點在眼眶邊,白眼朝天,冷光逼人。

    他有一幅畫,畫中只有一二條游魚,別無其它,留下來的空間似乎也成了一片汪洋大海,煙潑無盡,並留給觀者想象餘地﹔他的山水構圖也是別具一格,常繪“殘山剩水”的景緻,卻能表現出旺盛的生命力。

    意:即寓意深刻。

    八大依仗一支筆,從立意、構圖和題詩、落款都充分表達對國破家亡的難言陷痛和悲憤淒涼的心境。

    同時渲洩著他對現實的強烈不滿,他曾作《牡丹孔雀圖》題有一詩:“孔雀名花雨作屏,竹梢強半墨生成,如何了得論三耳,恰逢春坐二更”。

    畫面為二隻醜陋孔雀,尾拖翎毛三條,站於不穩的石土,以諷刺清王朝。

    另外他的落款也是獨具風格,含意深刻,題時將“八”與“大”、“山”與“人”緊聯起來,寫成“哭之”或“笑之”的形象,寓有哭笑不得之意,表達他憤世嫉俗,但又無可奈何的心情。

    鄭板橋曾題過這樣的詩句:“國破家亡鬢總皤,一囊詩畫作頭陀,橫塗豎抹千千幅,墨點無多淚水多”。

  • 6 # 道藝學堂

    八大山人。金枝玉葉老遺民,書畫俱佳,用筆簡練生動,用墨精妙出神入化,借魚鳥等白眼向世界,表達自己內心的孤傲和怨恨。

  • 7 # 邁克劉

    一、原文“墨點無多淚點多,山河仍是舊山河。橫流亂世杈椰樹,留得文林細揣摹 。”出自明末清初的書畫大家朱耷的一首題畫詩。全詩大意為:每一個墨點如同自已的眼淚,我畫的山水,仍是大明時的河山,可是江山已不是我的,水往東流才是道,這橫流是北往南(暗喻清軍南下),這就違背常理。我的畫是留給後世揣摩我的心情,那就是對故國的懷念,杈椰樹是老樹枯枝,老樹喻王候,枯枝喻王孫。

    朱耷(1626-1705),號八大山人,明寧王朱權後裔,明亡後曾為僧、道。清初四僧〔原濟(石濤)、朱耷(八大山人)、髡殘(石溪)、漸江(弘仁)〕之一。繪畫以大筆水墨寫意著稱,善於潑墨,以花鳥畫稱美於世。取法自然,筆墨簡煉,大氣磅礴,獨具新意,創造了高曠縱橫的風格。書法用筆外拓,似有篆意,渾勁凝練,結構極善疏密誇張,字勢空闊灑脫,整體氣息高遠淨潔。

    二、我是在看鑑寶類節目時,看到關於八大的介紹,並對八大的稱謂產生好奇,並近一步瞭解其人其畫其書的的。

    三、八大山人處於國破家亡的年代,從皇裔貴胄淪為閣裡庶民,其內心自有其不可名狀的痛楚。同時也造就了他沉鬱、孤獨、怪癲的個性,加上當時政治上高壓,八大山人只能潛心於藝事,並在藝事上盡情發洩對清統治者的不滿。

    他一生主要從事書畫創作,是一位極富個性、創造性的書畫家,擅長繪畫、書法、詩詞、篆刻等,繪畫精於花鳥、山水,尤以花鳥著稱於世。

    他的花鳥繼承了明代陳淳、徐渭寫意的技法,但畫風比陳淳更冷峻清逸﹔比起徐渭更狂放怪誕,寓意也更深刻,並達到了“筆簡形具”、“形神兼備”的境界。他的山水取法黃公望,但受董其昌的影響更大,多取材荒山剩水,渺無人煙﹔樹木歪斜,枯枝敗葉,意境荒寂。

    八大山人的書法也是獨樹一幟,成就極高,只不過畫名掩蓋了書名,黃賓虹曾認為八大山人“書法第一,畫第二”。他的書法早年學歐陽詢的楷書,行書師黃庭堅、米芾、董其昌,後又臨鍾繇、王羲之的法書。

    他晚年善用禿筆,線條粗細均勻,佈置大小參差,流暢圓潤,剛勁內涵,處處表現出傲岸不馴的筆致情態。從其藝術特色看,總體可以概括為簡、奇、意三個字。

    簡:即繪畫以簡取勝。八大繪畫主張一個 “省” 字,往往以極其精簡的筆墨表現複雜的事物。在他筆下,無論是小鳥、小魚、小雞,還是一花、一木、一石,寥寥數筆,似乎已到了不能再少一筆的境地,但能畫出物件質感的立體感,非常的生動,這在花鳥畫上尤為突出。當然,他的簡筆花鳥畫不是憑空臆造的,而是畫家透過對大自然的精細觀察,把真實形象進行高度的概括,加以其藝術誇張而創造出來,做到“筆不工而心工,筆不周而意周”。這一點,也是所有古代畫家難以企及的。

    奇:即構圖奇特,八大的構圖多“截枝式”,形象往往怪異,基本不顧法度,信筆狂塗,這已形成了八大藝術的一大特色。拿其花鳥來說,八大擅畫松、荷、石、魚、鳥,他畫的荷,與以往畫家有著明顯不同,他筆下的荷,不重花而重實,寫其臨風搖曳、舒轉自如的風姿。他畫的松,高古奇崛,醜中見美﹔他畫的魚、鳥形象誇張,常把魚鳥的眼睛畫成方的,眸子點在眼眶邊,白眼朝天,冷光逼人。他有一幅畫,畫中只有一二條游魚,別無其它,留下來的空間似乎也成了一片汪洋大海,煙波無盡,並留給觀者想象餘地﹔他的山水構圖也是別具一格,常繪“殘山剩水”的景緻,卻能表現出旺盛的生命力。

    意:即寓意深刻。八大依仗一支筆,從立意、構圖和題詩、落款都充分表達對國破家亡的難言隱痛和悲憤淒涼的心境。同時渲洩著他對現實的強烈不滿,他曾作《牡丹孔雀圖》題有一詩:“孔雀名花雨作屏,竹梢強半墨生成,如何了得論三耳,恰是逢春坐二更”。畫面為二隻醜陋孔雀,尾拖翎毛三條,站於不穩的石土,以諷刺清王朝。

    另外他的落款也是獨具風格,含意深刻,題時將“八”與“大”、“山”與“人”緊聯起來,寫成“哭之”或“笑之”的形象,寓有哭笑不得之意,表達他憤世嫉俗,但又無可奈何的心情。

    四、總而言之,八大山人一生坎坷,正如上述“八大山人”四字聯綴,類哭之笑之,蘊藉著他複雜的思想。世人從八大山人作品中體味到明顯的禪味,清、幽、寒、靜,自然適宜、渾然天成、平淡天真。而從凝練的形象、菁萃的筆墨中也無不感受到徘徊悱惻的吁嘆,冷逸的表象下蘊含著突奔的情感。

    八大山人在花鳥畫、山水畫和書法藝術三方面,都取得了超越前人的成就,不過成就突出的當屬花鳥畫。八大山人筆下的物象既是取法自然,體察入微的,又是誇張變形的。他使畫中魚鳥有了各種人的表情,或驚慌、或孤傲、或沉思、或悠然自得,神態稚拙,意趣盎然。也恰如其詩所言“墨點無多淚點多”,儘量以最精簡的筆墨表現出最豐富的意蘊。

    八大山人得儒、釋、道的文化精髓,其山水畫獨具一格,並未因花鳥畫光彩而被掩。他的山水作品既有筆挾風雷之氣,又有堅貞不屈的民族氣節,更著意於心靈與自然的融合,創造了一種平和寧靜的心境,凸顯八大山人的思想、學識、情操及高超的藝術修養。

    八大山人的畫在清代早期影響並不太大,但他對後來畫壇影響是深遠的。他的藝術成就,沒有俗套,自有創造。300年來八大山人領袖群倫,被畫壇推為革新的巨擘。此後的水墨大寫意畫家如清代中期的“揚州八怪”,晚期的“海派”吳昌碩以及現代的齊白石、張大千、潘天壽、李苦禪等大師,都深受八大藝術的感染和影響。 "揚州八怪" 之一的鄭板橋曾題過這樣的詩句:“國破家亡鬢總皤 ,一囊詩畫作頭陀,橫塗豎抹千千幅,墨點無多淚水多”。

    2018年6月17日,在北京保利2018春拍會上,朱耷《枝上鸜鵒圖》以1840萬元成交。這個價格,再次引發收藏界對“清初四僧”之八大山人的極大關注。 相信有關八大山人的傳奇故事還在不斷地向前延伸……

  • 8 # 簡愛語錄

    “墨點無多淚點多,山河仍是舊山河。橫流亂世杈椰樹,留的文林細揣摩”。這是明末清初畫家朱耷的題畫詩。意思是每一個墨點如同自己的眼淚。我畫的山水,仍是大明是的河山,可是江山已經不是我的。這橫流是北往南(暗語清軍南下),這是違背常理的。我的畫是留給後世揣摩我的心情,那就是對故國的懷念。杈椰樹是老樹枯枝,老樹指王侯,枯枝指王孫。

  • 9 # 凌霄Hua

    “墨點無多淚點多,山河仍是舊山河。橫流亂世杈椰樹,留得文林細揣摹 。”朱耷首題畫詩,明末清初畫家,號八大山人,繪畫以大筆水墨寫意著稱,善於潑墨,以花鳥畫稱美於世。

    取法自然,筆墨簡煉,大氣磅礴,獨具新意,創造了高曠縱橫的風格。

    譯文:每一個墨點如同自已的眼淚,我畫的山水,仍是大明時的河山,可是江山已不是我的,水往東流才是道,這橫流是北往南(暗喻清軍南下),這就違背常理。

  • 10 # 簡一影

    “墨點無多淚點多,山河仍是舊山河。橫流亂世杈椰樹,留得文林細揣摹。”是八大山人的一首題畫詩。詩的大意是:我作畫時所潑出的墨點都沒有我流的眼淚多,我所畫的山水仍是大明時的山河,可是江山已不是我的,水往東流才是道,這橫流是北往南(暗喻清軍南下),這是違背常理的,我的畫是留給後世的文人雅士揣摩我的心情的,那就是我對故國的懷念。這裡杈椰樹是老樹枯枝,老樹喻做王侯,枯枝喻做王孫。

    八大山人是明末清初傑出的書畫家,八大山人的字、號、別名特別多,他原名朱統,又名朱耷,號八大山人、雪個、個山、個山驢、人屋、良月、道朗等。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六子朱權的九世孫。生於明朝天啟六年,卒於清朝康熙四十四年,享年八十歲。以“八大山人”的名聲最為顯著。與原濟(石濤)、弘仁、髡殘合稱“清初四高僧”。位四僧之首。

    由於他的特殊身世,和所處的時代背景,使他的畫作不能像其它畫家那樣直抒胸臆,而是透過他那晦澀難解的題畫詩和那種怪怪奇奇的變形畫來表現。例如他所畫的魚和鳥,寥寥數筆,或拉長身子,或緊縮一團,傾是而非。特別是那對眼睛,有時是個橢圓形,都不是我們生活中所看的魚、鳥的眼睛,生活中魚、鳥的眼睛都是圓圓的,眼珠子在中央也不會轉動。八大的魚、鳥的眼珠子都能轉動,有時還會翻白眼瞪人哩。他畫的山石也不像平常畫家畫那個樣子,渾渾圓圓,上大下小,頭重腳輕,他想擱在哪裡就在哪裡,也不管它是不是穩當,立不立得住。

    八大山人以繪畫為中心,篆刻也都有很高的造詣。在繪畫上他以大筆水墨寫意畫著稱,並善於潑墨,尤以花鳥畫稱美於世。八大山人花鳥畫最突出特點是“少”,用他的話說是“廉”。少,一是描繪的物件少;二是塑造物件時用筆少。每每一條魚,一隻鳥,一隻雛雞,一棵樹,一朵花,一個果,甚至一筆不畫,只蓋一方印章,便都可以構成一幅完整的畫面,可以說少到不可再少了的程度。前人所云“惜墨如金”,又說“以少少許勝多多許”,只有八大才真正作到了這點,可謂前無古人,後難繼者。八大山人能詩,書法精妙,所以他的畫即使畫得不多,有了他的題詩,意境就充足了,他的畫,使人感到小而不少,這就是藝術上的巧妙。正如開始的那首詩的第一句“墨點無多淚有多”最言簡意賅地說出了他繪畫藝術特色和所寄寓的思想情感,只有沿著他所提示的這條線索,才能真正地理解和欣賞這位畫家的偉大藝術作品。

    八大山人畫上的題詩、簽名和印章,都是怪怪的。例如他自號“八大山人”,解釋的人很多,至今學者們還有不同爭論。他有一方印章,印文刻作,有人說它是由“八大山人”四字組成,有的人則持慎重態度,稱之為“屐形印”,因為它的形狀像只木屐。至於他畫上的題詩,許多句子更是令人難解。他的題畫詩,是解開他畫意的鑰匙,雖然幽澀難解,如迷如霧,許多學者都下過一番功夫進行破釋。他的畫作在中國美術史上佔有特殊的地位,有的作品至今還被世界各地的博物館珍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村裡好多人有車了,我也想買個貨車回家做點事,這個想法現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