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我是趙帥鍋
-
2 # 有雪片片57321
董卓為人不忠不孝不仁不義,是三國時大家公認的虎豹豺狼,這樣的人在文明治世大概沒有人願意給他棲身立足的機會,可是當逢亂世妖孽橫行,奸臣賊子禍國殃民的時候,他自然就會有縫下蛆了,董卓就是靠著身家背景還算不錯,所以有條件賄賂十常侍,雖然破黃巾的時候無才無能無功而返,依然因為走了宦官的後門而被封了西涼太守的爵位官職。
沒想到後來更是走狗屎運,被何太后的哥哥何進大將軍召來京師,何進因為智謀不足,所以本想召來各路兵馬清理朝廷,掃除十常侍的,可是不想開門揖盜召來的是董卓這包藏禍心的亂臣賊子,正所謂前門狼未趕走,後門又進了虎,於是董卓便藉此機會駐足京師裡興風作浪,挾持天子號令諸侯,自封丞相兼太師太傅,上欺天子下虐黎民,皇室淒涼慘不忍睹,百姓遭殃不可聊生。
如此一番直攪得海內震盪,於是,各郡英雄憤怒而起,曹操因為刺殺董卓不成,轉而逃出京都洛陽,回到山東譙郡,發起檄文號召天下英雄共集兵師,勤王室而誅董卓,於是各郡英雄紛紛響應鳴鑼敲鼓而來,十八路兵馬匯合一處,袁紹四世三公名望最大,所以以他為首,大家同心合力共擊董卓。
董卓本來有呂布這個猛將,一人可抵萬人,本可高枕無憂,可是當逢亂世能人輩出,虎牢關下劉關張三兄弟三戰呂布,呂布縱然英勇也難抵敵,所以輸了一陣退回虎牢關堅壁不出。董卓眼看形勢不利,洛陽恐怕守不住,於是劫了天子公卿和京都百姓,遷都長安避難,那麼問題中的現象就出現了,董卓敗走,去路又沒有什麼奇山險峰可以阻擋追兵的,為何各路人馬都不願意追擊?只有曹操一人獨自追打不肯放棄呢?
這種形勢和當年六國合縱共抵秦國最後以失敗告終是同一道理,兵馬再多人不同心也是白費力氣,袁紹雖然聚集了十八路兵馬,可是大家彼此各懷鬼胎,眼前的軍功都去搶,危險的衝鋒都躲避,那袁術若不是私心怕孫堅搶了頭功,也就不會故意遲延糧草,搞得孫堅轉勝為敗,到了狼狽境地。所以十八路兵馬都不願意追擊董卓,為的就是誰也不願意冒險犧牲自己的人馬,若董卓死了,最最得勢的人是盟主袁紹,犧牲自己成全袁紹,袁紹還沒有這個眾望所歸的征服力。所以大家急著撤回老家,都是為了守住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群雄逐鹿,自己當家做主的日子還是最好過的。
-
3 # 思淵默言
為什麼會有十八路聯軍?因為利益;又因為什麼聯軍勝利後不乘勝追擊呢?還是利益。
實際上,在討董卓的過程中,所謂的十八路聯軍其實都已經是各懷鬼胎。曹操和孫堅是當時絕對的中流砥柱,雖然他們實力較弱,但是已經體現出了英雄氣概。
也正因為他們,尤其是孫堅一直對董卓部隊的窮追猛打,才取得了第一階段的勝利,但當董卓西涼軍的主力逐漸到達前線之後,以曹操和孫堅的實力,根本不可能和董卓的部隊繼續抗衡。曹操和孫堅作為作戰最賣力的兩個人,都險些雙雙喪命。
而原本就心懷鬼胎的各路諸侯,就根本不可能損失自己的力量繼續作戰。
我們看看討董卓大軍散夥之後的情況,袁紹先是和韓馥玩了個反客為主的把戲,把冀州拿在手上;再和公孫瓚火併,最終圖霸河北。而孫堅拿到傳國玉璽之後引火燒身,不久被殺,袁術自立為帝……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當時的所謂天下十八路諸侯原本就心懷鬼胎,更別提董卓主力抵達前線之後,各路諸侯的心計了。
有一個很常見的歷史規律就是,往往所謂的聯軍都沒有什麼好結局。
比如苻堅形式上統一北方帶領著各民族的聯軍討伐東晉,結果就發生了著名的淝水之戰,謝安,謝玄一戰成名。
更別提十八路諸侯了,十八路諸侯原本就沒有一個統一的領導,所謂的總盟主袁紹,連他的堂弟袁術都完全看不起他,發小曹操雖然賣力打仗,不過打心底裡看不起這個袁本初。
而事實也確實如此,十八路諸侯裡大部分都是碌碌之輩。這些碌碌之輩又怎麼可能真正把握戰場主動,瞭解天下大勢,能夠對董卓進行窮追猛打呢?
-
4 # 文殳子
董卓控制洛陽形勢後,關東諸侯紛紛興義旗、反董卓,組成了以袁紹為首的聯軍部隊,但因為政治上組織分散,號令不一,難以形成合力;軍事上,沒有制定統一策略,在孫堅取勝、董卓退卻後,沒有乘勝追擊,致使功虧一簣;隨後,各方諸侯求名的目的已達到,加上後方不穩、糧草匱乏,於是主動退卻,開始掀起新一輪的割據和征戰。
一、政治上,諸侯號令不一,組織混亂諸侯聯軍是憑藉大義和聲望組成的非正式聯盟,不如正式軍事組織那樣,號令統一,行動一致,配合默契,加上諸侯各有心思,很容易被各個擊破,更別說對董卓形成威脅。
1、諸侯聯軍組織鬆散,缺乏統一號令
初平元年(190)正月,關東數個州軍起兵討伐董卓,推舉出身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渤海郡太守袁紹為盟主。當時參與盟軍的諸侯職位最高的是後將軍袁術、冀州牧韓馥,其次如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再有是河內郡太守王匡、陳留郡太守張邈、廣陵郡太守張超、東郡太守橋瑁、山陽郡太守袁遺、長沙太守孫堅、濟北國國相鮑信及驍騎校尉曹操,總共13路人馬。
從構成來看,盟主袁紹職位不高,而職位最高的袁術、韓馥卻擔任他職,難以實施真正的管轄權。同時,反董只是聯盟的口號,並沒有細化成具體可實施的分步計劃,對應給各個諸侯的軍事任務,只是籠統的分屯河內、潁川、魯陽,大部隊屯酸棗,韓馥負責軍糧供給,但並沒有進一步的行動安排。
況王爵不加,尊卑無序,若恃眾怙力,將各棋峙以觀成敗,不肯同心共膽,與齊進退也。2、聯軍組織混亂,分工不明
諸侯聯軍抵達後,總兵力達到十餘萬,但沒有立即進軍,而是徘徊觀望,整天飲酒會友,不思進取。曹操對此提出謀略,說袁紹率軍從河內進攻洛陽北邊的孟津,駐紮酸棗的部隊駐守成皋和敖倉,袁術從南陽率軍攻打武關,同時堅守不戰,設為疑兵,驚動京師內亂,這樣能很快解決董卓叛亂,但因為人微言輕,加上不合當時形勢,並沒有被接受。
今兵以義動,持疑不進,失天下望,竊為諸君恥之!——曹操3、諸侯個人能力不足
縱觀出兵的諸侯,以名家子弟、儒家文士為主,沒有相應的軍事才能,臨陣決機,自然不是他們的長項。比如袁紹、袁術雖然出身袁氏,但自幼在洛陽長大,沒有經歷過戰陣之事;劉岱、張邈等都是以學問、名望得官,善於坐而論道,有軍事謀略和經驗得也就長沙太守孫堅、驍騎校尉曹操,這倆人也是反董最有實際行動的,其中以孫堅立功最大。
袁本初公卿子弟,生處京師,張孟卓東平長者,坐不窺堂,孔公緒清談高論,噓枯吹生。並無軍旅之才,臨鋒決敵,非公(董卓)之儔也。二、軍事上,畏敵不擊,丟掉機會1、董卓強橫,前期大敗諸侯
董卓出身軍旅,年少從軍,雖然不是智勇雙全的統帥,但手下部隊多以胡羌及幷州的剽悍之士,遠非中原臨時徵召的部隊可比,而且騎兵重多,對待中原步兵如同秋風掃落葉,諸侯未戰而先弱三分。
董卓在雒陽,袁紹等諸軍皆畏其強,莫敢先進。諸侯聯盟後,董卓派兵分擊各處,先是派徐榮在梁地擊敗孫堅,擊敗河內太守王匡,虐殺降兵,手段慘烈,後又在滎陽擊敗曹操,一下子震懾住諸侯聯軍,使諸侯部隊更加裹足不前,最後酸棗諸將師老無功,糧草不濟,隨後退敗散去。
頃之,酸棗諸軍食盡,眾散。2、諸侯固步自封,坐失良機
諸侯聯軍雖然軍事上與董卓有差距,但並非完全沒有機會,長沙太守孫堅是堅定的反曹派,數次作戰擊敗胡軫、呂布等部將,隨後果斷拒絕董卓的求和,直逼洛陽城。董卓隨後強迫公卿大臣及上百萬民眾遷都洛陽,孫堅乘勢進入洛陽城。
卓謂長史劉艾曰:“關東諸將數敗矣,無能為也。唯孫堅小戇,諸將軍宜慎之。”此時諸侯聯軍如果能夠有所配合,共同尾追的話,在內部人的策動下,還是有很大機會擊敗董卓,可惜諸侯聯軍仍然沒有動靜,最終坐失良機。
今(董卓)焚燒宮室,劫遷天子,海內震動,不知所歸,此天亡之時也,一戰而天下定矣。——曹操
隨後,董卓派遣各將駐守洛陽以西的山地,防止關東諸侯繼續向西攻擊,如東中郎將董越駐屯澠池,中郎將段煨駐屯華陰,中郎將牛輔駐屯安邑,其餘中郎將、校尉也分佈各縣,打造完整的防禦體系。這樣,孫堅也不敢再孤軍深入,諸侯聯軍也失去了再次進攻的機會。
乃使東中郎將董越屯澠池,中郎將段煨屯華陰,中郎將牛輔屯安邑,其餘諸將布在諸縣,以御山東。三、思想上,諸侯以求名為主,各懷心思1、諸侯出起兵主要為名,目的已達到
反董聯盟的建立,最早是由東郡太守橋瑁假作京師三公的檄書,分送給各州郡,書中說"見逼迫,無以自救,企望義兵,解國患難。"諸州牧或刺史、郡太守或國相見此檄書,都想籍此提高名望,於是興兵聚集,但看到形勢困難時,便都打了退堂鼓,在駐地遷延時日。等到董卓退兵回長安後,事情早已超出他們的控制,而自己求名的目的已然達到,也就沒有太多的必要逗留了。
曹操曰:"舉義兵以誅暴亂,大眾已合,諸君何疑!”2、各州郡仍有亂賊騷擾
當時黃巾之亂平定沒幾年,各地還有大量殘餘的黃巾餘黨,主要在青州、冀州、幷州等地。如青州刺史焦和起兵討伐董卓,但剛剛渡過黃河,黃巾軍便在後方大亂起來,被迫回去平叛。
另外,西河郭太等率眾襲迫太原,轉戰河東,南下接近京畿之地,甚至擊敗了董卓部將牛輔,稱“白波賊”。另外,原本出使漢朝的南匈奴於扶羅因為部落大亂自稱單于,與黃巾餘黨黑山賊等聯合襲擾郡縣,停在河東地區。
這些地方都是前線諸侯的後方之地,如果遷延日久,後方發生變亂,自己就得不償失了。而後諸侯散去,果然拿這些人開刀,掙到了漢末稱霸的第一桶金。
3、諸侯意欲割據,不願消耗實力
當時漢室不振,尤其是天子已被劫持到長安,關東地區頓時成為統治真空,給各州郡留下了很大的發揮空間。最開始,大家尚未撕破臉皮,想出一招新立皇帝的辦法,共同推舉漢朝宗室、幽州牧劉虞為帝,劉虞堅決拒絕,甚至不惜投奔匈奴自絕,這才停止。
同時,各州郡開始相互兼併攻殺,如袁紹搶佔韓馥冀州、劉和青州地盤,袁紹、袁術兄弟分離,劉岱殺死橋瑁,劉虞、公孫瓚相互攻打等,共同推動開始了漢末軍閥混戰的時代。
-
5 # 劇透歷史
《三國演義》中,十八路諸侯聯軍討董卓,可以算是全書的第一個小高潮。
曹操向天下發出矯詔召集義軍,以袁紹為首的十八路諸侯大軍匯聚洛陽城外,對董卓的西涼軍發起進攻。期間湧現了汜水關關羽溫酒斬華雄、虎牢關劉關張三英戰呂布等精彩情節。董卓軍大敗,於是火燒洛陽,將漢獻帝挾持往長安,不久聯軍也就各自散去。
這個結果似乎有些不合理,明明是聯軍佔上風,逼得董卓不得不跑路,但他們居然沒有乘勝追擊,為什麼不痛打落水狗呢?
其實,真實的歷史和小說還是有不少差距的。最大的差異在於兩個點:
第一點是各路諸侯的數量沒有那麼多。小說中有十八路諸侯,而在史書中只有十一路,而且發起人也不是曹操,是東郡太守橋瑁。小說中有,但歷史上並未參與的是徐州陶謙、西涼馬騰、北海孔融、北平公孫瓚、上黨張楊。而在戰爭中表現亮眼的曹操和孫堅,當時也都不算一路諸侯,而是分別屬於張邈和袁術手下的將領,他們並沒有自己獨立的兵馬錢糧。
更關鍵的是第二點,各路諸侯並不是像小說中寫的那樣全部在洛陽城外聚集,而是分別駐紮在四面八方。諸侯數量最多的地點是酸棗,有張邈、張超、劉岱、橋瑁、袁遺五路兵馬聚集(這五家還都沒什麼實力),而其他地方都只有一兩路兵馬。
也就是說,聽上去浩浩蕩蕩的聯軍,實際上不過是各自為戰罷了。連袁紹這個“盟主”,都是酸棗會盟的幾家“遙推”的。這樣的聯盟,其凝聚力、戰鬥力如何,我們都要打一個問號。
於是,我們就能推斷一下後來各路聯軍退兵的理由了。
聯軍總體雖然人數眾多,但論單一戰場,大多數諸侯根本不是董卓的對手。這些諸侯出工不出力,只是秉持“政治正確”,壓根沒打算真刀真槍跟董卓幹。
所以這場“聲勢浩大”的討董大戰,在歷史上的交戰記錄可謂寥寥無幾。酸棗會盟的眾人中,只有曹操真的跟董卓軍血拼,結果戰敗歸來。
《三國志·武帝紀》記載:“太祖(曹操)到酸棗,諸軍兵十餘萬,日置酒高會,不圖進取。”
看看,人家是來聚會的,既然如此,等到糧草差不多耗盡了,不退兵幹什麼?當然也就作鳥獸散了。
聯軍的領導核心也有問題。聯軍討董卓,盟主是袁紹,但是剛剛說了,袁紹只不過是其中幾路諸侯遙推的而已,別的諸侯是否服從袁紹?至少,袁紹的親弟弟袁術就第一個不服他。
汝南袁氏四世三公,哥哥袁紹是庶出,弟弟袁術卻是嫡出。可在現實局勢下,因為袁紹早年在洛陽就是著名的“西園八校尉”之一,又曾剿滅宦官,廣有賢名,於是被推舉為盟主。但袁術打心眼裡看不起這個小老婆生的哥哥的。
更麻煩的是,袁術偏偏是這群人裡官職最高、勢力最大的。他是朝廷的後將軍,屬於高階將領重號將軍,與那些地方州郡的官員不可同日而語。而且袁術佔據的江淮一帶,魚米之鄉,糧草充足,又控制了荊、豫、徐、揚四州多處土地,在各路諸侯中可謂首屈一指。
名義上的首領和勢力最大的人是兩條心,你說這個隊伍怎麼帶?後來,袁紹和韓馥想另立漢朝宗室劉虞為新君,袁術不同意,二人正式分道揚鑣,這個聯盟也就算土崩瓦解了。
此外,各路諸侯之間矛盾重重,存在著的利益衝突,使他們難以聚合。除了袁家兄弟這種因為出身導致的嫌隙之外,更多的離心力則是赤裸裸的爭權奪利。
盟主袁紹,官職是渤海太守,而渤海郡屬於冀州,所以冀州牧韓馥按行政體系來說,應當是他的頂頭上司。但是因為袁紹的出身高貴,聲名顯赫,韓馥不得已推舉袁紹做了盟主。而袁紹也早就覬覦全冀州的豐饒土地,所以後來韓馥被袁紹打敗,投奔張邈,最終自殺。
聯盟的發起人橋瑁,本為兗州刺史,結果不知道什麼原因改任東郡太守。東郡是兗州下轄的一個郡,這麼看來橋瑁實際上就是被降級了,而新任兗州刺史劉岱也在聯盟中,你說橋瑁看著他能好受嗎?後來兩人矛盾果然爆發,劉岱殺了橋瑁。
不同諸侯之間這麼鬧還不算完,即便各股勢力內部,也是暗流洶湧。
在討伐董卓的程序中,戰績最為耀眼的要數袁術麾下的破虜將軍孫堅,他在魯陽擊退了董卓的大將胡軫,又在陽人二次大敗胡軫、呂布,斬殺董卓部將華雄,並最終進入洛陽。
但就在孫堅屢戰屢勝之時,袁術卻因擔心他勢力坐大威脅自己的地位,居然背後捅起了刀子,把原本授予孫堅的豫州刺史官職,另給了周昂,並讓周昂乘孫堅與董卓交戰,偷襲他的大本營。
孫堅不得不回軍與周昂交戰。就這樣,群雄中為數不多的真正與董卓戰鬥的部隊也就此撤兵,討伐董卓的聯盟行動,隨後也就不了了之了。
由此可見,所謂討董聯軍,只不過是聽上去聲勢浩大,真的打起仗來各懷鬼胎,只能是一群烏合之眾。 -
6 # 音樂小妖
以袁紹為首的十八路聯軍一起打敗了董卓,之後果斷退兵撤回老家,其實就是利益的問題。
看似他們為了所謂的漢室江山一起發動了討伐戰,實際上這一切都是為了自身的利益更大化而已。
之前董卓在朝中一手遮天,任何人都不敢對其不遵,哪怕袁紹當朝跟他對抗,依然沒有人敢站出來說一句話,說白了就是董卓的威望太高了,不管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反正沒人敢跟他對抗。
而十八路諸侯的主要目的並非為了光復漢室,雖然他們打著這麼一個名頭,實際上只是想把董卓的威望給推倒而已。
當董卓被迫逃跑之後,這些聯軍的目的就已經達到了,也就是說整個天下不是董卓說了算,現在大家都處於混亂之中,誰能儘快的掌控自己的地盤,在將來就可以得到更多的權勢。
然後就不用想了,這些諸侯一個個爭於撤退,就是想回到自己的地盤擴大戰果而已,尤其是袁紹直接拿下了翼州的控制權,這才是他爭於撤兵的重要原因,一切都是為了利益,跟光復漢室無關。
-
7 # 歷史作者
東漢末年,大將軍何進為了遏制十常侍的勢力,建議天子下詔召西涼刺史董卓衰兵入京勤王。可令他始料不及的是,董卓的兵馬還沒有趕到京師,何進便被十常侍用計騙入宮中殺死。朝廷一下子失去了主心骨,而兵強馬壯的董卓入京後,自然也就成了第一無二的權臣。他獨攬朝政,蔑視天子,天下人人慾除之而後快。直到曹操持七星刀刺殺董卓失敗,逃出京師起兵勤王后,由袁紹、曹操等人組成的十八路諸侯正式結盟,討伐董卓。可沒過多久,轟轟烈烈的討董聯盟便不歡而散。聯軍兵馬數倍於董卓,本來應該是勝券在握,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失敗呢?
首先,十八路諸侯雖然不是烏合之眾,可是他們都是離開根據地遠征,相對於能否擊敗董卓,諸侯們更在意的是自己帶大軍外出會盟了,自己的根據地會不會有危險。所以,他們手下的猛將和精兵八成都被他們用於留守城池了,討伐董卓即使失敗,大不了也就是各回各家。所以,除了孫堅之外聯軍也沒有什麼拔尖的猛將了。不要說要面對天下無敵的呂布,單單是一個華雄,便令十八路諸侯們傷透了腦筋。如果不是當時身為馬弓手的關羽挺身而出,溫酒斬華雄,那麼這一戰,十八路諸侯可真的是要貽笑大方了。
其次,十八路諸侯中沒有像樣的謀士。要說聯軍中的謀略擔當,那就要數曹操了。可遺憾的是,諸侯會盟討伐董卓是曹操軍旅生涯中的第一次大型戰役,在此之前,曹操並沒有經歷過什麼像樣的戰鬥,戰略和戰術思想都比較青澀。而反觀董卓的謀士李儒,相對於曹操來說要老練的多了,他不僅在用兵方略上為董卓出謀劃策,在很多方向性決策中也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而最令人心痛的是,曹操很多好的建議並沒有被袁紹採納,試想,本身雙方智囊的實力就有些差距,而作為盟主的袁紹還不能察納雅言,怎麼可能不失敗呢?
再者,十八路諸侯共同推舉袁紹為盟主,而這位袁盟主根本沒有能力領導聯軍,後來的失敗也就成了理所應當的事了。我們來看諸侯們推舉袁紹為盟主的理由,是袁紹家族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佈天下。總而言之,袁紹之所以成為了盟主,並不是因為他自身的能力,而是因為他顯赫的家族背景。在後來袁紹與曹操的決戰中,曹操也準確地指出了袁紹不具備領導能力的弱點,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曹操才得以擊敗袁紹,取得了官渡之戰的勝利。
最重要的是,這十八路諸侯都不是理想主義者,他們雖然打著匡扶大漢、討伐董卓的旗號,但是實際上每個人心裡都有自己的小算盤。所以,這十八路諸侯互相勾心鬥角,每個人都希望這這場大戰中讓其他人去與董卓進行拼殺,自己則儲存實力,坐山觀虎鬥,企圖等到董卓被消滅之後自己能夠有足夠的力量奪取戰果。大環境會影響人的行為,諸侯們也不能例外。如果大多數人都在勾心鬥角、互相算計,那麼即使有個別人是真的想匡扶漢室,那麼他們也很難獨善其身。別人都在算計,如果自己沒有點防人之心怎麼可能生存的下去呢?
我們且不說別人,身為盟主和糧草提調官的袁紹、袁術兄弟便帶了個爭權奪利的好頭。他們在先鋒孫堅勢如破竹、乘勝追擊的時候擔心他獨佔了剿滅董卓的大功,以後朝廷對孫堅的封賞會高於自己。於是他們便對孫堅加以掣肘,故意斷掉孫堅的糧草和援軍,導致他孤軍深入,中了呂布的埋伏,鎩羽而歸。而氣憤的孫堅前來質問袁氏兄弟時,他們只能將責任推到部下的身上,讓部下背了黑鍋。
試想,戰事剛剛有了一點點起色,身為盟主的袁紹和掌握盟軍糧草的袁術本來應該積極地為先鋒提供支援,一鼓作氣將董卓的敗軍擊潰。可他們二人呢?一心想著如何爭奪朝廷的封賞,甚至為此不惜令盟軍來之不易的優勢化為泡影。就像還沒有賺到錢就幻想著怎麼花一樣,怎麼可能會有好結果呢?盟主尚且如此,就更不要說其他的諸侯了。所以,十八路諸侯最後不歡而散的根本原因還是人心不齊,如果只是袁紹、袁術兄弟去討伐董卓的話,那麼以袁氏家族的勢力,也許真的可以消滅董卓,大漢江山也許就又可以延續幾百年了!真是可惜!
-
8 # 釀松山閣舊主
十八路諸侯幹董卓一家,說到底正因為董卓不是軟柿子,他們只能聯合起來一起對付董卓。
當董卓被他們壓制,只能棄洛陽遷都長安的時候,他們各自的小算盤就打起來了,利益已經出現了,因為利益集合在一起的人就要爭取自己的權力,所以隨後都進駐洛陽,然後發生了著名的袁紹奪傳國玉璽事件,從而各路諸侯分崩離析,各回各家了。
再說為什麼他們不敢追擊董卓,說到底,要不是董卓怕了自己退走,十八路諸侯也不見得能打進潼關,他手下呂布有萬夫不當之勇,謀士李儒等人也不是等閒之輩,西涼軍自古就是強軍,所以董卓能很容易的依靠他們挾天子令諸侯。董卓退走,說到底是被十八路聯軍的氣勢嚇到了,他也怕這天下民心,也怕家國大義,漢室猶有民心,因此董卓乃至後來的曹操都不敢自立,都得假借漢天子的名義來征伐不臣。
-
9 # 江湖小曉生
其實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本身就是天大的一個笑話。每個人出師的目的都不一樣,不過幾乎沒有一個是為了匡扶漢室,準確說只有一個人是為了匡扶漢室。大漢朝已經到了危如累卵的時候,沒有人願意犧牲自己的力量,來幫助一個扶不起的王朝,董卓實力強大,十八路諸侯誰都不願意全力以赴,散夥是遲早的事情。
袁紹為何起兵?目的是為了擴大自己的地盤。最初袁紹只有渤海郡這一個地盤,實力極為有限,他也算是比較勵志的人物了。當時的冀州牧韓馥正在公孫瓚緊緊盯著,因為冀州這塊地盤物阜民豐,是當時中原地帶最繁華的地方。如果能夠拿下這裡,那絕對是崛起的重要一步。所以韓馥選擇跟袁紹結盟,而袁紹也不是傻瓜,他也想要奪取冀州這塊地盤。
馥曰“吾,袁氏故吏,且才不如本初,度德而讓,古人所貴,諸君獨何病焉”從事趙浮、程奐請以兵拒之,馥又不聽。乃讓紹,紹遂領冀州牧。---《三國志》問題是袁紹這個渤海太守,原來是受韓馥節制的,所以韓馥是他的上司。這回之所以要起兵討伐董卓,其實袁紹就是想要以盟主的名聲,掩蓋自己地位的差距。甚至讓厚道的韓馥認為,自己只有依靠袁紹,才能在北方站穩腳跟。沒想到的是,韓馥在袁紹手下一幫人的慫恿之下,居然主動讓出了冀州牧的位置,真的是太老實厚道了。正是因為奪取了冀州,袁紹才開始了自己的強大之路。
公孫瓚起兵也是想要奪取冀州,只是輕信了袁紹的詭計。公孫瓚也是一位梟雄,只不過地方距離中原遠了點,他想要奪取冀州的話,必須要強攻冀州才行。這不是最穩妥的辦法,所以只能想計謀。恰好這個時候袁紹準備召集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那公孫瓚就有理由帶兵進入冀州了。
後馥軍安平,為公孫瓚所敗。瓚遂引兵入冀州,以討卓為名,內欲襲馥。馥懷不自安。---《三國志》他帶兵入冀州其實是為了攻打冀州而已,這次的結盟他壓根就不想去。不過有袁紹在這裡,他想要拿下冀州是很不容易的。袁紹一邊告訴公孫瓚,說自己要跟他結盟打下冀州,一邊又去恐嚇韓馥這個老實人,說公孫瓚兵強馬壯,他馬上要來打你了,恐怕你抵擋不住。所以韓馥就把冀州讓給了袁紹,而袁紹獨佔冀州,沒有給公孫瓚一點地盤。公孫瓚大怒,引兵前來攻打,卻被袁紹數次擊退。
陶謙兩面三刀,一邊攻打董卓,一邊偷偷賄賂董卓。陶謙早在黃巾起義的時候,就被冊封為徐州刺史。不過刺史和州牧還是不一樣的。刺史對徐州沒有主宰權,而州牧擁有軍隊、經濟自理權。所以這次陶謙討伐董卓,無非就是為了給自己混一個徐州牧的名頭來。劉焉在四川混了個益州牧,簡直就跟做皇帝一樣,陶謙看了當然眼紅。
董卓之亂,州郡起兵,天子都長安,四方斷絕,謙遣使間行致貢獻,遷安東將軍、徐州牧,封溧陽侯。---《三國志》而十八路諸侯根本就是一盤散沙,沒有辦法奪取天子,釋出詔令,陶謙這個徐州牧的名頭也就沒什麼希望了。好在他腦子比較靈活,偷偷找關係聯絡上了董卓,畢竟董卓是挾持天子的人,他透過賄賂的手段,讓董卓頒佈了天子詔令,敕封陶謙為徐州牧。這麼一來陶謙本人在徐州便擁有了絕對自治的權力,他的想法僅此而已。
袁術憑藉打手孫堅,一路搶關奪寨,會盟是為了讓自己的地位坐實。袁術運氣比較好,董卓十分信任他,給了他一個後將軍的職位。然而袁紹跟董卓關係不好,袁術自己也害怕,就找來了一個打手孫堅,幫他搶奪地盤。他搶奪的第一個地盤便是南陽郡。這個地方人口上百萬之多,財富就更不用說了。
會長沙太守孫堅殺南陽太守張諮,術得據其郡。南陽戶口數百萬,而術奢淫肆欲,徵斂無度,百姓苦之。---《三國志》南陽是中原人口最多的一個州郡,不過這是搶來的,要想給自己正名,那必須要參與十八路諸侯會盟才行。會盟的時候袁術沒有怎麼出兵,只是讓自己的部下孫堅打頭陣,自己再出錢出糧,證明自己是合法的南陽太守。後來他更是殺掉了揚州刺史,奪取了揚州的地盤,甚至拿出了孫堅的傳國玉璽,登基做了皇帝。
可能只有曹操是真心而來,也是令人心寒。當時曹操還只是一個驍騎校尉,手裡壓根就沒有幾千人馬,還都是自己從家鄉招募來的,所以他算是十八路諸侯裡最寒酸的一個。不過他卻是真心前來搭救天子的,當時袁紹為了跟公孫瓚奪取冀州的地盤,方便自己管理冀州。所以他邀請曹操跟他一起,改立劉虞為皇帝,曹操聽了連連搖頭,拒絕了這件事。
其實曹操對漢獻帝是忠心的,他知道只有解救了漢獻帝,才能真正匡扶漢室。這次袁紹邀請他一起討伐董卓,營救漢獻帝,他立刻就來了。可見曹操當時是多麼迫切地拯救漢獻帝,他的每一步都是自己艱苦地走出來的,並沒有為了奪取地盤而參與這次的會盟,所以只有他一個人是真心的,其他人都帶著各種目的。不過幸運的是,這十八路諸侯中,最後也只有他一個人是成功的。
總結:十八路諸侯各懷心思,只有曹孟德是真心匡扶漢室。 袁紹為了奪取冀州地盤,矇騙韓馥和公孫瓚,所以主動發起了這場討伐董卓的戰爭。公孫瓚佔據幽州,本來就像要奪取冀州,現在會盟恰好給了他出兵冀州的好藉口。陶謙為了拿到徐州牧的頭銜,前來參加會盟,後來發現沒機會後,居然主動討好董卓以此換取徐州牧的名頭。袁術派遣大將孫堅奪取了南陽郡,可是這裡是擁有百萬百姓的大郡,只有參加這次的會盟,才能證明自己真正擁有了南陽郡。各路人馬心懷鬼胎,只有曹操是抱著一顆赤誠之心,前來參加會盟,他希望透過大家的努力,重新構建一個大漢王朝。可惜他當時的力量太薄弱,而這些有實力的人,卻都有異志,所以曹操只能黯然離去,回家鄉發展。 -
10 # 影子講歷史
東漢末年,董卓廢少帝立獻帝,專權亂政,搞得民怨沸騰。
於是,後將軍南陽太守袁術、冀州牧韓馥、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河內郡太守王匡、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喬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北海太守孔融、廣陵太守張超、北平太守公孫瓚、上黨太守張楊、長沙太守孫堅、渤海太守袁紹、驍騎校尉曹操、西涼太守馬騰、徐州刺史陶謙十八路諸侯組成聯軍,討伐董卓。
然而,十八路諸侯聯軍氣勢洶洶而來,最後卻不了了之而去,草草收場,以失敗告終。原因何在?
說起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為何會失敗,大家可能都會想到,袁術想自己稱帝、聽信讒言斷絕孫堅的後勤補給,袁紹與袁術兄弟內鬥等十八路諸侯各懷鬼胎,貌合神離,內部矛盾重重的原因。
十八路諸侯發動討伐董卓之初,鄭泰就曾對董卓分析認為:其一、袁紹只是一個公子哥,張邈只是忠厚長者,孔融只會高談闊論,這些人全無軍事才能,臨陣交鋒,決不是董卓的對手。其二、十八路諸侯中,大多數人的官職是自己封的,未得朝廷任命,尊卑沒有次序,互不服從。加之他們各自都存了儲存實力、以觀成敗之心,不肯同心合力,共進共退,失敗只是遲早的事。
即便是聯軍內部的鮑信也對曹操說:“夫略不世出,能撥亂反正者,君也。苟非其人,雖強必斃。”言下之意就是,聯軍如果不是由曹操這樣的人才來統一指揮,必將失敗。
後來局勢的發展果然如鄭泰、鮑信所料。因為袁紹家族底蘊深厚,四世三公,聯軍推舉袁紹為盟主。結果袁紹不聽曹操之言,不僅無法約束各部,諸侯們每天只在酒桌上“討伐”董卓,駐足不前,自己也以權謀私,趁袁術派孫堅前去攻打董卓之機,任命周昂為豫州刺史,偷襲並攻佔了孫堅的根據地陽城,終於導致糧食吃盡,兵眾四散,討伐董卓的義舉就此不了了之,草草收場。
確實,十八路諸侯各懷鬼胎,貌合神離,內部矛盾重重等,是討伐董卓失敗的重要原因。但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任何事情的成功或失敗,往往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之所以失敗,除了大家一再強調的諸侯內部矛盾這個原因之外,也不應該忽略了董卓的應對之策。因為董卓的應對之策,也是導致十八路諸侯失敗的重要原因。
董卓的應對之策:
1、毒殺少帝
董卓在廢少帝劉辨、立獻帝劉協時,原本並沒有打算殺了少帝,而是改封少帝為弘農王,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董卓便讓李儒用毒酒殺了少帝。
時人對董卓廢少帝、立獻帝很有意見,這也是十八路諸侯興兵討伐董卓的主要原因之一。現在董卓把少帝毒殺了,這就絕了諸侯們重新擁立少帝之心,並使諸侯內部出現矛盾和分化——袁紹想擁立幽州牧劉虞為帝,袁術想自己稱帝,而曹操則支援漢獻帝。
2、遷都長安
殺了少帝之後,董卓又動議遷都,將都城從洛陽遷往長安。司徒楊彪、太尉黃琬、城門校尉伍瓊、督軍校尉周毖反對遷都,董卓便免去了楊彪、黃琬的官職,處死伍瓊、周毖,堅持遷都。
董卓為何堅持遷都?
當時,袁紹與王匡駐軍河內、韓馥留守鄴城,供應軍糧,孔伷駐軍穎川,袁術駐軍魯陽,而劉岱、張邈、張超、橋瑁、袁遺、鮑信和曹操都駐軍在酸棗,形成了對洛陽東北一線的圍攻之勢。
面對如此情況,董卓決定遷都長安,實際上就避開了諸侯聯軍的鋒芒,為自己應對十八路諸侯軍的圍攻贏得了更加廣闊的後方。
3、堅壁清野
在遷都長安時,董卓隨意捏著罪名處死洛陽城中富豪,把他們的財物全部沒收,又強迫洛陽城中的數百萬居民背井離鄉,遷徒長安。有不願意遷徙的,都被董卓下令殺死。
之後,董卓命部下縱火焚燒洛陽城內的宮殿、官府及百姓住宅,方圓二百里內房屋盡毀,雞犬不留。又讓呂布率兵挖掘歷代皇帝陵寢和公卿及以下官員的墓地,蒐羅珍寶,一併帶走,不給諸侯軍留下丁點人力、物力。
4、加強內部控制
董卓的部下徐榮、李蒙打敗孫堅,生擒潁川太守李曼。董卓煮殺了他,又將所擄獲計程車卒用布纏裹,倒立在地上,用熱油灌死。
董卓還曾設宴招待群臣,並在席間把數百個反叛者的舌頭割下,砍掉手腳,挖去眼睛,放進鍋裡去煮,嚇得與會者瑟瑟發抖,連筷子都拿不住,而董卓卻視若無睹,照常吃喝,神情自若。
太傅袁隗、太僕袁基是袁紹、袁術的族人,董卓殺了他們及其家人五十餘口;城門校尉周毖、督軍校尉伍瓊“身在曹營心在漢”,吃裡扒外,董卓把他們殺了;衛尉張溫暗中與袁術有聯絡,董卓命人將其抓到鬧市中笞打而死;太尉黃琬、司徒楊彪因為與董卓政見不和,也被免職了。
董卓煮殺反叛者,誅殺大臣,排除異己,手段確實慘無人道,但如果我們站在董卓的立場來看,也是可以理解的。他這是在殺雞儆猴,警告、震懾群臣不要背叛自己,從而達到加強內部控制的目的。
當然,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壓迫越強反抗就越激烈。事實也證明,董卓試圖以恐怖手段達到加強內部控制的目的,只是一廂情願罷了。不過,就當時的情況而言,董卓的這些措施,在短時間內確實起到了一定的震懾作用,為他把更多精力投放在應對十八路諸侯軍贏得了有利條件。
5、拉攏分化
為了應對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授意漢獻帝下詔,任命劉表為荊州牧,可謂妙招。
當時,荊州境內宗黨勢力林立,道路不通。劉表得到詔命,單人匹馬進入宜城,請來蒯良、蒯越等名士,用計引誘江南宗黨五十五首領,把他們全部處斬,吞併了他們的部隊,迅速平定了荊州屬下的長江以南地區。
董卓任命劉表為荊州牧,實際上是在袁術和孫堅的勢力範圍內插入了一把刀,從而牽制住袁術和孫堅參與討伐董卓的精力。
袁術和孫堅聽說劉表平定荊州,自己的老巢都快沒了,大為緊張。初平二年(191年)四月,袁術命孫堅征伐劉表。劉表則與袁紹結盟,並派黃祖迎戰。黃祖敗走,逃到峴山,孫堅追擊,黃祖伏兵從竹林間發射飛矢,孫堅中箭身亡,享年三十七歲。
董卓曾對長史劉艾說,十八路諸侯中,真正令他有所忌憚的唯有孫堅。為了拉攏孫堅,他還曾想與孫堅聯姻。而事實也是如此,孫堅率部斬殺華雄,擊退呂布,打敗董卓,攻入洛陽,在十八路諸侯中是戰果最為顯著的。
孫堅死,袁紹、袁術反目,討伐董卓的十八路諸侯的中堅力量死的死,反目的反目,力量被嚴重削弱。這一切,都源於董卓讓劉表擔任荊州牧的妙招。
除此之外,董卓還徵召皇甫嵩為城門校尉、幽州牧劉虞為太傅、前冀州刺史公孫度為遼東郡太守,也都是有的放矢。
皇甫嵩當時擁兵三萬駐紮在扶風,劉虞則是漢室宗親,德高望重,在幽州、青州、徐州擁有很高的威望,袁紹等因此想擁立劉虞當皇帝。董卓任命皇甫嵩為城門校尉、劉虞為太傅,既是安內之策,也是拉攏分化之策。
至於董卓任命公孫度為遼東太守,目的也很明確。冀州是袁紹的老巢、大本營。董卓拉攏公孫度,讓公孫度去當遼東太守,實際上是在袁紹的背後插刀子。
6、軍事對策
為了應對十八路諸侯聯軍,遷都長安之後,董卓並沒有馬上跟著逃往長安,而是親自坐鎮洛陽,又派董越駐醒池,段煨駐華陰,牛輔駐安邑,其餘諸將、校尉分佈在各縣,以抵禦十八路諸侯聯軍。
與此同時,董卓還採取“槍打出頭鳥”之策,重點打擊那些敢於率先向自己發難的諸侯軍。
孫堅率先出頭,率軍駐紮在梁縣以東,董卓派部將徐榮打敗了孫堅。王匡駐在河陽津,董卓派軍襲擊,大破王匡軍隊。
曹操也想出頭,率軍向西準備攻佔成,結果他的軍隊行進到滎陽汴水,董卓又派徐榮打敗了曹軍。在此次戰鬥中,曹操本人還被流箭射中,所騎的馬也受了傷,差點丟了性命。
我們前面提到,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失敗,主要原因之一是都存了儲存實力、以觀成敗之心,不肯同心合力,共進共退。而他們之所以存有這樣的心思,實際上與董卓“槍打出頭鳥”的策略不無關係。
總之,董卓雖然是亂臣賊子,是歷史上的大惡人,但客觀來看,他在應對十八路諸侯聯合討伐自己的策略上,還是很有成效的。如果不是後來禍起蕭牆,被王允從內部陰了一招,董卓專權亂政,恐怕還沒那麼快結束,天下大勢往何處去,也未可知。
-
11 # 史海泛舟擺渡人
根據《三國志》記載,董卓被諸侯聯軍擊敗後,諸侯們都按兵不動,只有曹操帶領軍隊追擊,結果曹操被董卓擊敗,險些丟了性命,諸侯們看到曹操戰敗,也就一鬨而散,全都撤回了老家。歷史上的諸侯聯軍只有十三路諸侯,公孫瓚、陶謙、張揚、孔融、馬騰都沒有參加討董聯軍。而反董聯軍之所以在擊敗董卓後按兵不動,主要有三個原因。
第一點:董卓軍隊精銳,董卓的軍隊是東漢末年最精銳的西涼兵團,西涼地區盛產精兵猛將,董卓的軍隊無不以一當十,在前期的交戰中,諸侯聯軍雖然取得了一定的優勢,但是董卓主力仍然還在,而且在前期的作戰中,諸侯聯軍已經見識到西涼軍團的厲害,因此諸侯聯軍都不敢繼續追擊。
第二點:諸侯們人心不齊,諸侯聯軍本身就缺乏統一的指揮,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諸侯聯軍十三個人聚集在一起,肯定是各懷鬼胎,都不願意真正的出力。在開戰前期的時候,諸侯聯軍還能夠團結協作,共同抵抗董卓的進攻。在取得一定的優勢之後,諸侯們就開始考慮戰勝後瓜分勝利果實的事情,不再像以前那樣的賣力。等到董卓撤離洛陽的時候,諸侯聯軍都按兵不動,每天只是喝酒吃飯。這些諸侯們的小算盤打的都非常好,幻想著別人出兵消滅董卓,自己坐收漁翁之利。可以說在諸侯聯軍中,只有一個人稱得上是真正的英雄,這個人就是獨立帶兵攻擊董卓的曹操。雖然曹操在後來成為了“漢賊”,但是在諸侯聯軍時期,曹操的內心肯定是忠於大漢王朝的。
第三點:公孫瓚、陶謙、張揚、孔融、馬騰、劉表等人沒有參加諸侯聯軍,諸侯們擔心這些人在背後捅刀子。陶謙的地盤徐州處於四戰之地,四周分別是橋瑁(演義中喬瑁)、曹操、袁術、劉岱、張邈、鮑信等人的地盤,劉表的附近是孫堅和袁術的地盤,公孫瓚的附近是袁紹和韓馥的地盤,這些人都沒有參加諸侯聯軍,如果他們在背後捅刀子,諸侯們立刻就會陷入腹背受敵的境地。實際上這些人不參加反董聯軍,主要目的就是要坐山觀虎鬥,因為這些人的存在,反董聯軍根本不敢和董卓放手一搏。
反董聯軍失敗後,十三路諸侯相互攻擊,開啟了東漢末年諸侯爭霸的局面。
-
12 # 胡侃解密三國
很多人認為十八路諸侯(雖然實際上沒有十八路)不追擊董卓是為了爭地盤,增實力,誠然有這個因素,但不是最重要的原因,因為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們都不敢!
至於爭奪利益這個都比較清楚,這裡就不多贅言了,主要看下他們為何不敢?!原因一,原因二是現實,而原因三是最主要的。
不敢追擊原因一:自身安全這裡所說自身安全,並非個人的身家性命,而是本勢力的安危,不知道各位仔細看過十八路諸侯當時的職位沒有,絕大多數都是一郡太守而已,濟北相鮑信更只是一個郡國的國相,實權不及一個郡守。
再看下,何為諸侯?按原本的意思至少是有天子分封的爵位,雖然後來也能指掌管地方軍政大權的長官。但是一個郡守能否作為諸侯?當時有爵位的有兩個,分別是祁鄉侯袁紹,烏程侯孫堅,官職分別是渤海太守,長沙太守。而真正能掌握一方軍政大權的只有冀州牧韓馥一個,擁有州郡實權的州刺史三個,分別是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徐州刺史陶謙。
如果再仔細看下,會發現有好幾個本該是從屬關係的,比如東郡,山陽郡,濟北國都應該屬於兗州刺史部,而陳留郡屬於豫州,廣陵郡屬於徐州,所以這本身就是一個相當混亂的組合,從屬關係也都平級而坐,說明當時很多州刺史或者太守對自己本身勢力的控制都不太完全的,一旦輕易離開老巢,隨時可能被別家攻佔,真正的割據還沒有形成,漢帝國對各地還有一定的控制能力,所以各位都不敢輕出。
不敢追擊原因二:依然強大的黃巾軍雖然之前張角的黃巾軍主力基本被滅了,但是各地的黃巾軍並沒有就此平息,比如後來圍困了孔融了管亥,兗州刺史劉岱更是在跟黃巾軍作戰時戰死,這時也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之前平起平坐的十八路諸侯鮑信成了劉岱的手下,還勸劉岱不要出戰,結果戰死,鮑信就把曹操請來主持兗州大局。
仔細看還能發現,十八路諸侯的根據地多數都是黃巾軍猖獗的青州、兗州、徐州。曹操後來到任兗州後更一舉收降了30萬黃巾軍,精簡出來的就是“青州兵”,但事實上曹操打的也不輕鬆,比如請曹操入主兗州的鮑信就在此時為了就曹操而戰死。強大的黃巾軍讓東面的各諸侯心有顧忌,不敢出動。
不敢追擊原因三:實力不足這個應該也是最主要原因,當時單個諸侯的實力必然是不如董卓的,不如也不用這麼聯合了,但是聯合之後的整體實力一定是強過董卓的,但為何還說實力不足呢?不知道各位想過沒有,假如,猜想一下,如果十八路諸侯不管不顧,追著董卓死打,就算把董卓滅了,接下來怎麼辦?十八路諸侯有幾個完全忠心漢朝的?而控制漢帝之後的那個人就是董卓第二,只不過是多一個人提前挾天子以令諸侯罷了,而這個人是袁紹,袁術兄弟的可能性比較大,難道各諸侯不能忍董卓,換一個人就能忍了麼?
那控制漢帝的那個人就是第二個被群起而攻之的物件,比如後來的李傕,即便是後來的袁紹也因為考慮到這一點,不願意迎接漢獻帝,才讓曹操摘了桃子,不過曹操的政治水平顯然不是董卓、李傕可以比的,不過即便如此曹操還是被袁紹以此為名進攻,只是官渡一戰實在意外,如果不然,曹操就會是董卓第三了。
-
13 # 喜歡歷史的大叔
為什麼董卓被十八路聯軍打敗之後,以袁紹為首的各路軍都不願追擊,而是急於撤回老家。
十八路諸侯討董卓,這是《三國演義》中的說法。為什麼袁紹他們不願意追擊呢,首先袁紹們是奉詔討賊,誰是賊就是董卓,他們為什麼要討賊?董卓是軍閥階級,而袁紹們是士大夫,十八路諸侯從心裡就瞧不起董卓,因為就是董卓進京之後,搶了他們的地位,金錢,女人,所以十八路諸侯和董卓是有不共戴天之仇。當時十八路諸侯聲勢浩大,雖然董卓大敗,但是董卓的實力並沒有損失,他從洛陽撤回長安就可以看的出來。從洛陽到長安必須要經過一道雄關,那就是函谷關,戰國時候秦國就是據守函谷關,以抗六國合縱。再有一個就是各路諸侯,各自心懷鬼胎,都想儲存實力,所以才有了董卓大敗,各路諸侯各自撤軍,反而相互攻伐。
當時漢室勢微,各路諸侯心裡都跟明鏡似的,嘴上說的匡復漢室,各自卻幹著分裂漢室的事,所以最後十八路諸侯討董卓,不了了之也是再正常不過了。
-
14 # 李雲飛40897054
歷史的長河中有很多雙方實力差距懸殊的戰役最後結果卻是出人意料的,但若仔細分析又會發現也是情理之中的。在未形成三國鼎立之勢時,十八路諸侯曾會盟合力討伐董卓,在旁人看來這是一場必勝的戰役,最後結果卻令人失望,奸賊董卓沒有被滅掉,反而挾天子西遷長安。反觀十八路諸侯結盟內部,再來看此次討伐為何失敗便一目瞭然。 首先:既然會盟就要有一個可以讓人信服的盟主,這樣才能帶領眾人為了一個目標而共同努力。但此次會盟盟主袁紹確實另有他心,他真正的目的不是懲除國賊,匡扶漢室,而是為了趁機奪取城池壯大自己。其他諸侯大多也是如此,之所以選擇會盟,也是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藉此機會使自己變得更加強大。十八路諸侯會盟看似來勢洶湧,勢不可擋,實則內部盡是一盤散沙,為了自身利益明爭暗鬥互相算計。 其次:此次討伐中孫堅作為先鋒率先出徵,剛開始軍隊士氣很高,很快便攻下了白馬要塞,但袁術卻從中作梗,答應好的糧草軍械暗中扣押遲遲不到,導致孫堅沒有後背資源很快兵敗。袁紹對此也是包庇袁術,自此各個盟員對盟主也是大失所望,更加沒有想要衝鋒陷陣的念頭。誠信在任何時候都顯得格外重要,失信後更是很難再將其彌補。由是導致後來即使打敗了董卓,也無人敢乘勝追擊一舉殲滅董卓。 其三:袁紹對於屢立戰功的人員非但沒有給予任何獎賞,反而處處刁難。特別是對於劉關張三兄弟,在其會盟初期董卓大將華雄前來挑釁,十八路諸侯中竟無一人可以將其斬殺,一時人心惶惶,各路諸侯也是對董卓心生敬畏。後來還是關羽親自請命前去斬殺了華雄,重新高漲了士氣。再後來當呂布前來叫陣之時,十八路諸侯中也是無一人能與之匹敵,最終還是劉關張三兄弟出面化解了這次危機。就算是這樣屢屢立功,袁紹卻也不以為然,讓不少將士寒心。 其四:討伐袁紹失敗最主要的一點還是各路諸侯根本就沒有奔著一個目標而去,雖然他們此次討伐都有目標,但都是為了自己,並不是以大局為重。如若此次討伐各路諸侯齊心協力目標一致,董卓絕對連西遷的機會都沒有,可能早已死在兩軍交戰的廝殺中。可是各路諸侯互相觀望,誰也不想第一個衝上去與董卓廝殺,他們害怕自己在此次戰爭中會有所損失而不是使自己壯大。如此不團結的一支隊伍,討伐失敗也是早晚之事。 在很多時候,我們不得不承認團結的力量,這力量有翻山倒海之勢。董卓雖然在兵力上糧草上不及十八路諸侯,可是在人心團結上卻是遠勝於各路諸侯所謂的聯盟。由此看來,董卓之所以沒被除掉而西遷長安,歸根結底於各路諸侯沒有拿出誠意各為己私。
-
15 # 長城說歷史
說起這段歷史,筆者就想起了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之事。以袁紹為首的盟軍,召集各路諸侯進行商討。
其實,筆者認為這是袁紹的一個計謀,十八諸侯都心知肚明,正因為此事,而導致都撤回老家。什麼計謀,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
一:討伐董卓前由於漢朝的衰弱,導致董卓霸權朝政,廢舊住,立新主。起初,袁紹在朝廷上本來就對董卓不滿,一直想找機會討伐他。
後來袁紹召集各路諸侯討伐董卓,在召集之前,每個諸侯都有自己的想法,也都是一方霸主。大家可以想一下,在這個動盪的年代,俗話說:“亂世出英雄”,每個諸侯都想當英雄,誰也不想被別人所領導。
選討伐董卓盟主的時候,每個諸侯都想當盟主,以當時的勢力,只有袁紹與袁術,這兩兄弟的勢力比較大。肯定不用說了,盟主之位就在這兩兄弟中產生。
袁術從頭腦上沒有袁紹精明,所以袁紹就做了盟主之位,不過袁術管理整個糧草的分發。這也是一個掌權的差事,糧草乃是整個軍中的命脈,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袁紹負責調派兵力,這是一個最大的實權,這也是袁紹計謀的開始。
二:討伐董卓中選完盟主之後,每個諸侯都會想,大權都在袁氏兄弟手裡,他們是不是有什麼目的。剛才在調派兵力的時候,讓其他諸侯打頭陣,自己卻斷後。
在這個時候,打頭陣肯定沒有好果子吃,勢力肯定會被削弱的,袁紹兵力放在後面,肯定是有好處。這一行動徹底暴露了袁紹的想法,讓十八路諸侯對他開始有想法了,只是大家不明說而已。
那袁術更不用說,對袁紹那是更加不滿。由於聯盟的時候,沒有軍事這樣的人才,在加上袁紹用私心調兵;董卓身邊大將與謀士眾多,都有出謀劃策之人。第一戰下來就失敗了,後來關羽毛遂自薦的去斬華雄,導致呂布出場。由於呂布過於厲害,有了後面三英戰呂布。
從這裡都能看出,曹操與劉備等人,都是一心向漢,其餘諸侯,乃是各有各的想法。此時沒有人願意出兵送死了,只有劉關張三人應戰呂布。這就導致人心不齊,十八路諸侯想法不一。
三:討伐董卓後由於人心不齊,董卓失敗之後,每個諸侯都撤回老家,只有曹操前去追擊,不料曹操兵敗而歸,眾人還看笑話。
從這裡都能明白,各路諸侯在笑曹操不知袁紹的想法,笑他折損兵力。這裡各路諸侯不去追擊董卓,第一怕董卓有伏兵,第二怕討伐了董卓,袁紹得到好處。
如果討伐了董卓,作為盟主的袁紹,可以統領十八路諸侯,依照朝廷的命令而掌握大權。其實這就是袁紹最早的想法,也是他召集十八路諸侯的目的。不過這個計謀,早選盟主的時候,十八路諸侯有一部分人都知道。
-
16 # 戴老師講歷史
因為這個時候是搶佔地盤的最好時機,漢帝所代表的朝廷已經被摧毀的差不多了,而試圖挾持漢帝達到操控朝政的董家集團也在連續的打擊下,走向四分五裂,這個時候還不抓緊時間回老家進行爭奪地盤,什麼時候回老家爭奪地盤?
我們看這個聯盟破裂之後,各路諸侯的去向和他們的前景,我們首先來看聯軍的盟主袁紹,袁紹出身名門,拿著大義組建了這個十八路討董聯軍,為他掙足了面子和名聲,他回河北之後幹了什麼?他去搶韓馥的基業了!
人家冀州刺史,做得好好的,他非要跑過去搶人家的地盤,為什麼?因為這個時候漢朝廷已經沒有辦法管理他們了,妄圖代替漢朝的管理,他們的董家集團又被打崩了,這個時候正是他們這些軍閥割據擴張地盤的絕佳時機。
小霸王孫堅回老家之後不久就開始南征北戰,為了什麼?還不是為了擴張地盤!陸遜的爺爺是朝代名正言順的廬州刺史,資歷老名聲大,也沒什麼惡名,你孫堅圍了廬州是什麼鬼?人家一個漢朝重臣憑什麼要向你這個暴發戶軍閥投降?於是就有了廬州城破後,陸家幾乎死絕的情況。請問,這是什麼情況——不是說要匡扶漢室嗎?
所以說,匡扶漢室都是說說而已,諸侯人人都心懷不軌,人人都想要割據稱雄!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和那些偷偷摸摸的人不一樣,袁術這個人很直接,直接一回壽春就著手準備稱帝了。立馬把旁邊偷偷摸摸擴張地盤的諸侯們給驚到了!
-
17 # 見證腳印
董卓是上下一心,而十八路諸侯是十八條心,焉能不敗!
真正去出兵勤王的又有幾個?當時的曹操算一個!其他的人呢?
袁紹袁術兄弟倆尚且明爭暗鬥,何況是那些非親非故的其他諸侯!
這是十八路諸侯解體的最根本原因!
-
18 # 守其黑X知其白
雖然董卓敗了,但不傷筋骨,還是塊硬骨頭。
孫堅發現傳國玉璽想退兵,各路諸侯勾心鬥角,都有自己的小算盤。所有人都知道,大漢已不可救。不如自己儲存實力,割據一方,圖謀天下。
回覆列表
首先糾正個錯誤,董卓並沒有被關東聯軍打敗,當時的局面是雙方各有勝負,但誰也滅不了誰。
據史書上記載,袁紹到關東後不久,就組織起關東聯軍討伐董卓,而當時參與討伐董卓的關東聯軍主要包括:
袁紹和他的堂弟袁術、冀州牧韓馥、豫州刺史孔佃、兗州刺史劉岱、陳留太守張邈、廣陵太守張超、河內太守王匡、山陽太守袁遣、東郡太守橋瑁、濟北相鮑信等人,他們每人各有幾萬人,都打著討伐董卓的旗號殺向關中。
表明上看,關東聯軍實力非常的強大,因為這些人全部加起來,足足有三十多萬人,基本上可以碾壓董卓的軍隊。問題是,如果我們仔細取分析,就會發現它們的實力其實非常有限。
因為,當時天下有13個州、105個郡國,這樣合起來,至少可以拉出一百多個諸侯,但前去討伐董卓的人員,總共算起來也就18路諸侯,連五分之一的比列都沒有佔到。關鍵是,這枝關東聯軍,完全就是一群烏合之眾。
首先是冀州方面,冀州牧韓馥起兵,下面九個郡國,卻只有渤海太守袁紹起兵。
關鍵是,冀州牧韓馥、渤海太守袁紹一直就勾心鬥角,韓馥害怕袁紹利用討伐董卓的機會,把他的權力奪去,所以在這個過此處種,兩個人一直互相拆臺。
接著是荊州方面,荊州刺史王睿本打算起兵討伐董卓,但是還沒有出發,就被自己的盟友孫堅給火併出局;南陽太守張諮也打算起兵討伐董卓,但是也沒有出發,也被自己的盟友孫堅給火併出局。後來接任的南陽太守袁術起兵響應,但他與孫堅一直是勾心鬥角,互相拆臺。
最後是兗州方面,兗州地區有八個郡國,卻只有四個郡國起兵,關鍵是,這四個兗州大佬,也是勾心角。於是兗州刺史劉岱直接就把東郡太守橋瑁給火併出局。
在這種背景下,這枝關東聯軍,能放開手腳討伐董卓嗎?顯然是不能的。
因為,一方面是他們隨時要提防自己身邊的盟友趁機兼併自己;另一方面,其它觀望的80多個郡國,在關鍵時候會怎麼做,誰也沒有底。如果他們憑盡全力和董卓打得兩敗俱傷,那剩餘的那些群國太守,豈不是坐收漁翁之利。
畢竟,當時天下大亂已呼之欲出了。各地大佬,難免都會產生要割據、搶地盤的心思。這十八路諸侯跑到前面與董卓打仗,後面的人趁機在後方擴充實力,搶地盤鬧割據,大發國難財,那他們最後為誰辛苦為誰甜呢?
而且,當時的黃巾叛亂雖然被鎮壓,但是黃巾的殘餘力量大量散落在民間。在帝國政府保持相對穩定的背景下,黃巾殘餘力量自然無法興風作浪,如果帝國政府的大佬們開始全面大火併,黃巾殘餘力量自然隨時會死灰復燃的。
在這種背景下,整個討伐董卓的戰爭,自然是進行的雷聲大雨點小,因為大家都想著要趁這個機會搶地盤。
因此,在解除掉董卓的威脅之後,大家都爭先恐後的跑回去去搶地盤,於是袁紹佔據冀州;陶謙佔據徐州;曹操佔據兗州;劉虞、公孫瓚佔據幽州;劉表佔據荊州;袁術、孫堅佔據揚州;劉焉佔據益州。到此時為止,軍閥混戰也正式拉開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