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睿媽來也
-
2 # 木槿心理
原生家庭是一個人無法選擇的,無論父母是智慧的還是糟糕的,我們都沒辦法拒絕。
如果降生在不那麼美好的家庭,如果原生家庭給你帶來很多性格的缺陷,走出陰影,改變自己。但是你是可以付出努力走到接納與原諒之路,並且與原生家庭和解才是一個人心理健康的狀態。著名演員孫儷原生家庭也是問題重重,但是她透過自己的努力,現在的小家幸福美滿。以下是需要走幾個不同層次的心理路程:
1. 接納不完美的自己,原生家庭確實帶來不好的影響,但我接納這個帶著陰影的自己。這樣的自己也有很多發光之處,非常可愛,值得被愛!(無論你怎樣,都會有人視你如珍寶)
2. 學習追問自己的痛點,跟自己對話。問問你自己為什麼一直放不下這個陰影,你潛意識一直帶著這種痛的原因是什麼?難道你想一輩子用原生家庭的錯誤懲罰自己嗎?(潛移默化的暗示自己,我想拜託這個陰影,並且我可以拜託這個陰影)
3. 要相信生命之路是自己造成的,不是別人帶給你的。上天讓你降臨在給你帶來陰影的家庭,是自己的累世修行造成的,只是你現在的父母恰巧跟你一樣需要在此世完成同樣的業力。(原始家庭並不束縛你,你命由你定)
希望可以幫到你
-
3 # 路遇少商
你好,在不瞭解情況下的人,單方面勸你包容大度,都是不負責任的。
但是,我還是想說,要包容,理解,因為,畢竟是家人。
一, 正確的看待,
有時候,你會發現你和家裡人抱怨的語氣一樣,其實抱怨起來也就無非就哪幾種。
大人和小孩之間說相互不理解。既然你不支援我,不讓我過自己想要的日子,你養我幹嘛等等。
夫妻直接說相互不關心愛護,你就一天天的打牌喝酒,我是上輩子欠下你的了等等,
父母和在大一輩人的人說,你看我嫁進來,你們啥也沒幫助過,或者我那會說啥啥你們不聽,現在弄的我成這樣了。
其實抱怨起來就那些話,並非只有你家有,只是多少,嚴重程度不同而已,正確的看待。
二、抱怨是人生的必須品
抱怨是一種情緒,在任何人身上都會有,產生抱怨的從來不是人,而是相處的方法,同時抱怨也是必須品,是人宣洩情感的一種方式,因為誰也不可能一輩子所做的事,說的話,自己的行為,都讓別人理解接受。當對方,不能責怪你,不能讓你改變時,抱怨就成為一種折中的表達方式了,只能減少發生,是不可避免的,是情感的需要。
三、如何避免
這種感覺在少年時尤為的明顯,因為這個時候的你,比較敏感,容易情緒化,想問題會偏激,那該如何避免。
1,要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哪一個更重要,比如我,家裡也亂,父母天天吵架,但是,即使也亂,這是我的家,我不想我的家分離,我會告訴他們我是如何想的,讓他們顧慮我的感覺,也會在他倆之間調和,週轉,為了這個家我有我需要承擔的責任,也有需要付出的代價,但是和我想要的來比,這些有算的了什麼呢。
2,學會轉移他們的注意力,學會開導,比如,比如,你為什麼要生我,開導方向就是,你看他們把你照顧的很好,讓你健健康康的長大,這麼多年吵吵鬧鬧的還不是一直關心你嗎,比如禍害我從來都沒過過好日子,那就說,那他不是還在為這個家努力嗎、我感覺對我還是好的、只是不懂如何照顧咱們的感受,本心上不是好的嗎,等等。
一個家庭的組建,絕不是發生在互相憎恨的情況下,那麼,也就一定也有開心快樂,幸福的事情,也是有讓他們決定在一起的理由,瞭解它,找到它,就是開導的方向。
3,自己如何不受影響,不管你能理解也好不能理解也罷,你只要做你自己,會有人能改變你嗎,正因為你經歷過,你才知道這樣的事有多不好,真可謂,有過痛苦,方知眾生痛苦。有過執著,放下執著。有過牽掛,了無牽掛。你的經歷,是你避免你以後重蹈覆轍的重要經歷,如果你都不知道有這樣的事,你還會去注意嗎,只有承受這樣的壓力,你才能有推開他的動力,和能力。
放手往往是最簡單的,承受才是困難的,不怕辣是能力,享受辣才是生活,不管如何,百行孝為先,你的存在,可不是你一個人的事,莫要輕言輕生,去承受一個男人該承受的,只會逃避的叫男孩,敢於面對叫男人,享受一切都才叫男子漢。
-
4 # 金華市觀自在心理諮詢
看到你提的這個問題,心裡五味雜陳,說實話很心疼你。雖然你說的很簡單,只有寥寥數語,但從這寥寥數語當中,也可以體會到你的心情,鬱悶、失望、委屈、傷心以及對未來的擔心。
我想,你提的問題,怎樣才能擺脫原生家庭的影響?這個問題很有代表性,我試著回答一下。
確實我們每個人都會,受到原生家庭的強烈影響和塑造。如果原生家庭充滿了愛,接納和肯定,一家人相親相愛,互相扶持。這樣的人是幸福的,也是幸運的。但是如果原生家庭裡面相互嫌棄、抱怨、充滿了指責和批評。沒有相互接納和欣賞,缺少愛的溫暖。在這樣的家庭裡成長的孩子,是不幸的。
有很多心理疾病或者人格缺陷,都和原生家庭裡缺愛有關。有句話叫做“幸福的童年療愈一生。不幸的童年用一生去療愈”。
可見原生家庭重要性。儘管如此,我們卻不可以陷入對原生家庭的抱怨和絕望中。
所謂的“父母皆禍害”論我是不贊成的。這樣的視角太狹隘,太自我中心,是偏面的謬論。
從更宏觀的視角來看,每一個人都被他的原生家庭和環境所限制。就像你自己說的,當你抱怨你媽媽的時候,你媽媽也在抱怨她媽媽,抱怨你爸爸。你覺得你很吃虧,生活在這樣一個缺愛的家庭裡面。渴望家庭充滿愛,充滿幸福,這樣的願望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你沒有看到,你的爸爸媽媽,事實上已經盡其所能給了他能夠給你的,已經做了他能夠做的。儘管這一切不符合你的心意,更不符合你頭腦中理想化的要求。
沒辦法,這就是現實。爸爸媽媽也只是普通人,也曾經是一個脆弱的小孩,面對殘酷的生活,也會很無助,很無力,很無能,也渴望自己生活在一個富裕的,充滿愛和幸福的原生家庭裡面。但是恐怕他們也沒有得到過,他們沒有得到的又怎麼給你?
如果你一味的抱怨他們,沉浸在自己的不幸中,那麼你就是在逃避責任。就像你父母所做的一樣,自己沒有成長,讓下一代承受不幸的童年。你父母已經養你到18歲,至少沒有讓你流落街頭餓死,至少你現在四肢健全身體健康,這已經不容易了,接下去的路,需要你自己來走。
儘管一定會有很多困難,但是如果你不想以後你的孩子也抱怨你,也和你一樣吃盡苦頭。那麼你需要從現代開始,認清現實,承擔起改變的責任。過去的你還是一個小孩子,對很多事都是無知無覺,必須依賴父母照顧。但是你現在已經是一個成年人了。成人跟小孩最大的差別就是,成人主動的承擔責任,努力的去改變自己的命運。
沉溺在被原生家庭禍害這樣的思維裡面,是非常可悲的,也是錯誤的。
儘管原生家庭確實對我們造成了傷害,但那是無意的,也是無奈的。如果一定要說傷害,那也是生活,是生活太不易了。你要相信,父母已經盡其所能做到最好,只能是這樣了。
但是你的頭腦可能不會接受,頭腦會比較,會判斷,別人的父母是如何如何,所以我的父母也應該如何如何。
這是一種自欺欺人的思維,實際上,沒有哪個父母是不愛自己的孩子的。如果能夠做到更好,能夠看清自己的不足,能夠認清自己的行為對孩子造成的傷害。我相信沒有哪個父母是願意去傷害自己孩子的。
從家族系統傳承的視角來看,家族的鏈條。從過去一直延伸到未來,每一代人都是這個鏈條當中的一環。前面的一環沒有做好,沒有成長,那麼就會把成長的重任留給後面一環。
所以如果你不想將來你的孩子,到這個世界像你一樣受苦。那麼如果你不承擔成長的責任,誰來承擔呢?
一個成熟的人,就會認清和接納現實,不再抱怨,抱怨是一種無力的逃避行為。在抱怨的同時也把責任推到了別人身上。生活其實很簡單,對自己誠實,努力的去做好自己。好好的愛自己,成長自己。如果還有餘力,再多關愛身邊的人,這樣就很好啦。
能做多少算多少,心不要太高,不要跟別人攀比。命運對每一個人來講,即是公平的又是不公平的。不公平的是每個人的出生,公平的是,人這一生,其實只不過是來體驗一番而已,短短的幾十年。走的時候,所有的名利成就,都會煙消雲散,一切歸零。
原生家庭的影響,從本質上來說不需要擺脫,也無從擺脫,沒有原生家庭就不會有你,只是需要你努力成長自己而已,成長了能夠自己照顧好自己,也就是所謂擺脫了吧!
所以從現在開始,接納自己,疼惜自己,放下過去,努力,加油吧!
-
5 # 半成青年
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非常大,甚至可能影響他對今後生活和感情的態度。和自己的潛意識,糟糕的原生家庭讓自己覺得不北愛甚至不值得愛,自卑,做事情放不開。不好的原生家庭大部分也很難和父母溝通,也無法溝通,所以第一部上要經濟獨立,不要再他們的g干預下生活。然後是自我療愈自己的內在小孩。
-
6 # 玉出昆岡
有一句話說得好,性格決定命運。那麼性格從哪兒來呢?就是從原生家庭裡面來。所以說,我們沒辦法選擇自己的原生家庭,也就沒辦法選擇自己的性格,然後我們的命運就這樣被定下來了。但是命是定的,運是動的。我們可以改自己的運。怎麼改運呢了?凡四訓裡面。告訴我們要積德行善。有的同學是唯物主義者,他不信這一套。那麼我們就要。受教育,透過教育來反思我們自身成長的過程。反思我們的缺陷,那麼家庭呢,給我們帶來的這種性格缺陷,我們要努力的改,成本是很高的,需要很大很大的毅力。這個除了受學校教育之外,在我們工作之餘呢,要多讀書,書讀多了自然薰陶,我們的氣質和處理事情的方法。從而改變家原生家庭對我們的影響。最後是多交朋友。多交朋友。跟朋友學業處理各種問題。
-
7 # 眼裡有光的女孩
其實每個人都脫離不了原生家庭的影響和印記的,有好的有不好的,如果你覺得父母傷害了你,你一定要努力去告訴你的父母,可以是面對面、寫信啊或者其他方式。這個情緒無論用哪種方式都需要發洩出來,一直憋著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的。發洩也是一種溝通方式,並且你自己還要做好心理建設,與父母討論這些問題。即使你提出來他們不承認錯誤也沒關係,主要是要將父母傷害你的那些東西還回去。只有還回去了,這種壞的影響才不會被你轉移到另一個人身上。我相信一個開明的愛你的父母願意與你一起去面對和解決這些問題的。推薦你去看一下《原生家庭》《母愛的羈絆》這兩本書,它會教給你具體的方法,療愈你的心理。如果看了書你還是沒有解決問題,請求助專業的心理醫生!謝謝!望好!
-
8 # 花弄花藝
你好,看了你分享出來的問題,很是心疼你的感受,被原生家庭影響的孩子,很多時候內心是糾結的,但是並不是被影響就沒有改變,改變的關鍵點還在於我們自己。
每個人在成人之前,一般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0—6歲,這一階段主要是心理胚胎的發展和身體各個器官的成長,也是自我性格形成的關鍵階段,變化比較大;第二階段是6—12歲,也就是小學階段,屬於發展的平穩期;第三階段是12—18歲,初中高中,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進入叛逆期。為什麼要提到這三個階段呢?主要是為了幫助你瞭解原生家庭對我們影響,並如何去擺脫這種影響。
第一階段,嬰幼兒時期,我們對外界很多事情是不懂的,唯一的目標就是自身的發展,性格的形成、身體各個器官的運用,以及瞭解並認識我們生存環境。這個階段從表面上看原生家庭尤其是我們的第一撫養人如父母對我們影響不大,但實際上人從出生起就有“心智”,所以周圍環境的好壞以及健康程度對我們是有影響的,這也會伴隨我們成長而成為我們性格中的一部分。因為太小我們無法去調整內心的狀態,也改變不了影響我們心智成長的外在環境。
第二階段,相對於我們來說,成長屬於比較平穩,性格形成已經基本定型,除非身邊發生重大事件影響,會對性格造成特別大的改變。這個時候原生家庭裡面成員的性格,尤其是父母的情緒情感狀態,對待我們的方式可以讓我們從情緒上去感受到,也會受到影響並且會有一定的“模仿”。
第三階段,進入青春期、叛逆期,這個階段的變化也是比較大的,有一部分孩子在這個階段展現出來的性格狀態和小學階段會有很大的差異,這是由於在這個時間段我們的心理層面處於“半成熟”狀態,身體已經是逐漸“成熟”,由此會給心裡造成一種感受,就是自己可以像成人一樣解決問題,不需要再透過父母或監護人來規範,也有意去躲避家庭成員的關心和照顧。這個時候面對原生家庭的問題,其實已經慢慢會從我們的態度、做事方式、語言溝通、人際關係相處等方面看出來了。
當你成人後,你選擇繼續深造、進入企業上班、談戀愛,你會發現性格當中有一部分會受到家庭環境的影響,就像我們這位朋友一樣,媽媽的憤怒、消極,爸爸的抱怨會讓他在剛成人的年紀會擔心自己的心態會影響到以後的小孩,對自己的人生也不是非常的樂觀。這個時候其實是最好的時機,擺脫你原生家庭影響的時機,擺脫不是要讓你割捨你和家庭成員的關係,而是從心理上去剝掉原生家庭對你成長的影響。
首先,擁抱內心受傷的小孩。請你認同一點,從身體上心理上你都是獨立的唯一的,你應該享有你為自己做主的權利,父母的情緒和態度只能說明他們在面對他們自己人生問題的時候,由於內心的脆弱和自卑,把他們自己的責任轉移給其他人,所以他們的人生問題不需要你來承擔,你也承擔不了,他們也是獨立的個體。不能承擔父母的負面情緒不代表我們不愛他們,愛和捆綁責任是完全不同的內容,當父母的言行對你造成影響的時候,你可以暫時與他們保持距離,回到你的內心,好好抱抱你內心裡那個小孩,他才是最需要你關心疼愛的(這個小孩其實就是小時候受原生家庭影響而沒有辦法改變困境的你,你是無辜的)。
其次,不要試圖改變原生家庭的成員,哪怕是你最親近的父母。我非常理解每個“受傷”的孩子多希望改變自己的家人,希望他們快樂,不要爭吵,不要太悲觀,不要暴躁等等一系列不好的行為、心態。但是如果你想自己的內心享有自由,如果你真的想擺脫原生家庭的影響,那麼請記住我說的,不要試圖改變他們,他們的人生請他們自己負責,你如果想改變,這份責任就會壓垮你,而且你也改變不了。做到這一點有點難,因為你會把愛和孝順混淆,但是每一次的堅持,你會發現如果你不試圖改變他們,讓他們自己解決自己的人生問題,慢慢的你會越來越輕鬆,而不久之後他們就很少再找你“麻煩”。
還有一點,也是我今天在這裡想分享的最後一點。擺脫原生家庭的影響,你可以不用原諒他們對你造成的影響,但是你可以理解他們的行為。因為我們都是普普通通的人。作為家人,他們也有無法解決的問題,多想想他們對我們好的一面,也許在這個層面上, 他已經做到他能做到的做好狀態了。我們父母也是普通人,他們也有自己難解的題,人生的煩惱。
-
9 # 正華心理盧正華
原生家庭是一個被一些半吊子學心理學的用壞了的一個概念。原生家庭本來指的是你成長起來的那個家庭,可是現在一提起原生家庭,在很多地方彷彿原生家庭都和童年創傷是同義詞,這是不對的。
要說原生家庭對你最大的影響,就是用什麼方式把你養大的。如果他們是把你愛大的,那麼你的世界也會充滿愛,如果他們是把你嫌棄大的,那麼你會感到你是被這個世界嫌棄的。
看你的提問,你好像是在抱怨中長大的,所以你也就學會了埋怨。
如果你的問題可以改成:我怎麼能擺脫來自原生家庭的不良影響?大概你就會知道怎麼做了。
對任何事情的抱怨,都會讓你削弱自己內心的力量,沒有辦法讓你自己去有足夠的動力把握自己的命運。你對父母,對家庭的抱怨,往往會分散了你自己內心解決問題的責任動力。
是的,家庭對你的不良影響,這真的不怪你,但是這個世界並不公平,如果你不想把這種抱怨繼續傳承下去,那就需要在你自己的身上改。
怎麼才能走出家庭代際傳承的命運的魔咒呢?
首先,要咬緊牙關,為自己的命運負責任。接納目前的狀態,從自己開始努力去改變,不抱怨,不推諉,從自己做起,你的改變一定會帶動整個家庭氣氛的改變,把家庭裡的互相抱怨變成互相鼓勵。整個的家庭幸福感就會增加。
第二,學會把笑臉帶回家,樂觀的力量是無法低估的,一個互相幫襯,樂觀向上的家庭關係能增加家庭的幸福感,家庭會因為你會變得更美好。你也會從這個過程裡尋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也許幾代人都沒有找到的家庭幸福是由你帶回來的。
第三,和家庭的成員逐漸建立心理界限,誰的抱怨還給誰,不能把別人的抱怨都變成你自己的抱怨;把別人的不開心留在你心靈之外,他們不開心有他們的原因,不能變成你的不開心。學著覺察家庭每個成員都有不一樣感受和狀態,繼承那些能夠帶給你力量和積極改變的,摒棄那些對你有負面影響的。
第四,積極地肯定自己的進步,對自己的肯定是你進步的臺階,會讓你一步一步走上去,你就會變成能夠改變整個家庭命運的福星。
我以前抱怨我媽,為什麼要生下我
可當我有一次親耳聽見她
說:“你婆為什麼要生下我,你爸為什麼要來禍害我,我一天好日子都沒得過”
而我爸呢,由於生理上的缺陷,他也會抱怨我爺爺
突然間我覺得,或許這世界就是這樣
我在想,我18歲了,當我24歲,甚至35歲
我還是不能改變自己,那麼我也不會讓我的子女承受我所遭遇的。不想重蹈覆轍
我想如果24歲,我仍然這樣
是否還有存在的意義
回覆列表
這是我發在父母皆禍害小組裡的文章:首先在你們看正文之前,先記住以下幾條:1.人心有著強大的自我修復功能。(不要隨便說出“我覺得我這輩子再也不會好了”這樣的話來,要相信人類之所以能夠成高等動物,不是靠蟲子那樣的繁衍,而是靠智慧。)2.父母只是普通人!3.想想你未來的孩子。知道上面最重要的是哪條麼?想想你的孩子!當你不由自主地犯著和父母一樣的錯誤,或者因為性格缺陷讓你的孩子受到和你年少時一樣的傷害,你想一想,能夠容許自己變成這樣的人麼?請跟我大聲念出這句話:【讓傷害到我為止!】好了廢話不講,這是正文。我們究竟受了父母多少的“迫害”呢?說迫害是不準確的,確切地說許多是對於幼小的人生觀不穩固的孩子進行的“非愛行為”。如果把我們的父母扔到大街上,他們只不過是最最平常不過普通人。可僅僅因為關係的親密,以至於那些對路人來說沒什麼大礙的缺點卻成了孩子們的滅頂之災。但是傷害已經造成了,去追究責任(直到逼死孩子那一天都有眾多家長不會承認是自己的問題)或者改變他們(別開玩笑了你一個二十來歲的年輕人妄圖改變活了五十多年的人的根本價值觀?)都沒有太大的意義。你已經意識到自己受到傷害了,很好!意識到這可能不是你的錯,很好!意識到需要做點什麼來改變這種生活,非常好!那麼,讓我們想想能做點什麼。第一章:還是他媽的得自己掙錢啊。這一點是如此的重要以至於我非得放到第一條來說。你知道這個人類社會有多殘酷嗎?如果你不知道,沒關係很快你就會知道了。(參考書目:卡夫卡《變形記》)人類社會的殘酷在於人類最最擅長的事叫做自欺欺人,為真正的殘酷蓋上各色偽善。家庭的本質依然是資本博弈,而由於年紀的關係,你差不多是掌握資源資本最少的一個。資本是多樣化的,有些寵愛孩子的家庭裡,孩子有感情資本可以調動各種資源;有些媽媽任勞任怨的家庭裡媽媽是掌握道德資本最多的一個(道德資本通常不好使)(參考書目《浮生取義》)。可是非常不幸,你的父母沒有給予你感情資本,那麼看上去最辛苦其實最省力的方式就是掌握資源資本——錢。(我再重申一次道德資本通常是沒有用處的,被壓榨的長女姐姐們注意了!請參看《浮生取義》中所研究的眾多自殺案例)經濟獨立有多重要呢?當你能自食其力的時候,你的生活質量不會因為他人的心情波動而大幅波動,不再有少年時那種被他人和命運隨手甩來甩去甩的七葷八素的無力感。你能夠控制你的生活。你自己的生活!聽到了嘛,是【你!自!己!的!生!活!】(這個詞將成為本文的中心思想,快點拿熒光筆劃下來!)看我不爽?沒關係,我正好也看你不爽。我搬出去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