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Leo斌209216225

    我們都知道,宋江在喝了朝廷毒酒之後斃命之前,毒死了黑旋風李逵,然後智多星吳用和小李廣花榮也跟著去了,而這些人中,只有混不吝李逵曾經表示要起兵造反,鄉村教師吳用和將三四代花榮也不知道是傷心還是害怕,都哭哭啼啼地上吊了。

    失去了宋江這主心骨,瞎參謀吳用真的就無用了,雖然做著武勝軍承宣使,但手下其實沒有一兵一卒,因為所謂的承宣使,原先叫節度觀察留後,就是個虛名,屬於有級別沒實權(無定員,無職守,雖冠有軍名而不赴任,僅為武臣加官虛銜),等於一個退居二線的調研員,當地軍政主官想要他的命,那也就是分分鐘的事。

    而花榮當的應天府兵馬都統制,那是個有兵有權的,相當於一個軍分割槽司令,也算一個不太小的軍閥。但是花榮這個人其實是沒啥膽量的,在小的時候就跟宋江混社會(當知寨五六年前就認鄆城縣小吏宋江當大哥),只是仗著父祖的餘蔭才當上了清風寨知寨,要想獨立拉桿子造反,能力和魄力都差得太多。

    吳用有智謀(我們暫且認為吳用有智謀)沒兵權,花榮有兵權沒膽量,盧俊義已經被搞死了,就剩下大刀關勝、雙鞭呼延灼、美髯公朱仝這三個有兵有權有能力的天罡正將了,但是這仨人就像沒聽說宋江吳用等人已經掛了一樣,還是踏踏實實地當自己的一鎮諸侯——甚至可能還心中暗喜:報應,宋江吳用你們兩個也有今天?

    我們先來看看雙鞭呼延灼,他是較早被逼上梁山的,不過不是被朝廷裡的貪官汙吏奸臣,而是被宋江吳用設計給坑了。

    想當年呼延灼是與梁山不共戴天的,要知道呼延灼是大宋開國名將呼延讚的後代(關於呼延讚的事蹟,我們可以看一看《楊家將》《呼家將》這類的小說,因為是《水滸傳》也是小說,咱們就不提正史了),骨子裡是有著忠君愛國的基因的,自然跟“梁山賊寇”水火不相容。而且當時呼延灼當著汝寧郡都統制(花榮最後受封的官職跟呼延灼上山前一樣),掌管著上萬兵馬,騎著宋徽宗欽賜的“踢雪烏騅”,正想報答皇帝的知遇之恩,所以殺起梁山人馬來那是毫不手軟第一仗就打得宋江兵馬“各自逃生”“折其大半”,呼延灼樂呵呵地清點戰功:“殺死者不計其數,生擒得五百餘人,奪得戰馬三百餘匹。”意猶未盡的呼延灼還當了一把城管——順手把梁山的坐探酒店也拆成了一堆瓦礫,“石勇、時遷、孫新、顧大嫂都逃命上山”。

    隨後宋江吳用設計,把呼延灼的三千鐵甲連環馬消滅得乾乾淨淨——那可以說是呼延灼的畢生心血和親近嫡系外加起家班底,也是數十年來朝夕相處的親密戰友,更可悲的是很多戰馬受傷後被宋江拉上山吃掉了,那可是不會說話的戰友呀,按照人之常情,呼延灼的心都在滴血。

    呼延灼殺了梁山數千人馬,梁山滅了呼延灼一萬兄弟,這仇恨估計用黃河水都洗不清。而呼延灼在招安之後,還當上了宋徽宗的御營兵馬司指揮使,相當於京城衛戍區兼皇帝御林軍司令,這份信任可是宋江給不了的——如果宋江二次造反,呼延灼只會出兵剿滅。替宋江報仇?呼延灼不放鞭炮慶祝就是很念舊情的了。

    還有一個大刀關勝,那是武聖人關羽的後裔,但到了宋代卻只當了個蒲東巡檢,比芝麻綠豆大不了多少的小武官。正是因為征剿梁山,關勝才有了出頭之日,從一個每天抓小毛賊的巡檢變成了統領一萬五千人馬的上將軍,但卻中了宋江吳用的反間計,被呼延灼給坑了,這才無奈何上了梁山,全家老小也被宋江派人搬上了梁山,捉賊的家屬進了賊窩,估計關勝也沒少受家裡人的白眼,但即使這樣,關勝也一直沒有得到林沖秦明等人的認可,雖然身為“馬軍五虎將”之首,但卻沒有直屬部隊,就是一個超級打手。

    招安後的關勝做了大名府總管兵馬,要知道大名府一直是蔡京的地盤,而關勝征剿梁山,正是蔡京發現並保薦、任用的,可以說蔡京對關勝有知遇之恩。要想讓關勝帶著大名府兵馬為宋江報仇,且不說那裡的兵馬聽不聽他的,就是能夠一呼百應,估計關勝也不會為了一個曾經的敵人宋江,而跟自己的“伯樂”蔡京翻臉。

    最後一個有能力為宋江報仇的,就是美髯公朱仝了。身為保定府都統制的美髯公朱仝,手下也有上萬人馬,也能指揮得動,但是人品高過宋江幾個檔次的朱仝,才不會為宋江報仇呢——要說他心裡不恨宋江,估計很少有人相信。

    要知道宋江當年要“賺”朱仝上梁山,是殺死了朱仝打心眼裡疼愛的小衙內的,而且是虐殺——黑旋風李逵把這個可愛的小童一斧子砍開了腦袋,直把朱仝氣得發誓與李逵不共戴天。李逵卻很不仗義地出賣了幕後主使:“教你咬我鳥!晁宋二位哥哥將令,幹我屁事!”

    雖然朱仝沒有公開跟宋江吳用翻臉(當時吳用正給他磕頭賠罪,砍腦袋正順手),但卻盯住李逵不放:“若有黑旋風時,我死也不上山去!”這話裡的意思實際上也捎帶了宋江吳用——我恥於與你們這些滅絕人性的傢伙為伍。

    所以宋江吳用掛了,朱仝頂多嘆息幾聲,然後加緊操練人馬,因為他還有正事要幹——忙著跟劉光世打金兵呢,國家危亡時刻,哪有時間去管一個偽君子的死活?

    要說真有可能替宋江報仇的,只有一個人,那便是行者武松。這位打虎英雄原本崇尚有恩報恩有仇報仇,而且報仇絕不隔夜。雖然只剩下一條胳膊,但是仍然揮得動戒刀,天神一般的力氣還在,天不怕地不怕的義膽雄心尚存,而且武松做事,不論成敗只求無愧於心,發起火來殺上金鑾殿也是可能的。

    但是對於宋江之死,武松也沒有說話,因為宋江一心想招安,早已“冷了”武松的心,而勝利後別人離開,宋江都是哭天抹淚地挽留,但是看著武松斷了一條胳膊,在他眼裡“已成廢人”,卻只是冷冷地道出四個字:“任從你心”。

    雖然武松自己也瞧不起李逵,但是宋江向自己的兄弟下毒,這也是武松所不能容忍的。所以不管宋江死不死,武松都已經萬念俱灰看破紅塵,要不然他也不會成為梁山凡人中的最長壽者——八十而善終。

  • 2 # 他狼叔

    剩下手握兵權的幾個都是什麼人,呼延卓,關勝,孫立等,這些人都是以前就是武將,大部分又都是聽了宋江說招安才降的,孫立等人是沒辦法了,殺人劫獄才上的梁山,解珍,解寶兩兄弟也死了,又幫忙破了祝家莊,也算是還了宋江的收留之情了,他們很宋江的情誼,沒那麼深,很簡單,人家本來就是公務員,你把人家拉過來做黑社會,好不容易回到了正規編制,誰還會再為一個死人去較勁,而且從大義上說,宋江之所以拉著李逵,就是怕他造反,毀了兄弟們忠義的名聲,這一點講只能說明剩下沒被宋江拉著喝毒酒的人都是比較理智的

  • 3 # 亂世史詩

    這照當時的情況來說,宋江死後一切也就結束了,其實從梁山好漢接受朝廷招安開始,距已經暗示著各好漢的悲劇結局了,到後來徵方臘,損兵折將,宣告了梁山聚義的徹底失敗了。

    儘管宋江死後,諸如呼延灼、關勝和朱仝等人還手握重兵,但卻無一人為他報仇,這其中有著一以下原因。

    其一,宋江手下的好漢沒有理由為宋江報仇,為宋江而死了。

    呼延灼本是大宋名將呼延贊之後,對朝廷自然忠誠不二,宋江當初為了使呼延灼投降,雖然自己傷亡了幾千人,但也破了呼延灼的連環馬,消滅了他手下的一萬個弟兄,如果不是宋江,呼延灼也不會淪落到落草梁山的地步,不是為了保全性命,誰願意背棄忠君愛國的將門氣節和放著好好的官職不當心甘情願去當“土匪”。還有大刀關勝,本是武聖關羽的後代,也和關羽一樣忠於自己的國家,被宋江等人打敗後,他寧死不降,但還是被宋江說服了,宋江總是以同樣的套路對於敵方的將士以禮相待,他們最後心甘情願歸順。而對於朱仝,宋江為了讓他能夠入夥,竟不惜派李逵殘忍地殺害了他最疼愛的小衙內,朱仝被逼無奈只能上了梁山,但他肯定內心肯定恨死了宋江和李逵。這三個人因為在未上梁山之前就對朝廷已經是忠心耿耿的了,徵方臘後重新被朝廷委以重任,雖然當初他們都是被逼無奈投靠了宋江,現在朝廷對他們既往不咎,他們肯定會死心塌地地追隨朝廷了。所以他們不會想要替宋江報仇的,也沒有理由去那樣做。

    其二,估計那些手握重兵的好漢們手下的兵絕大多數不是梁山上的兄弟們了,沒有一定的凝聚力。

    宋江徵方臘後梁山計程車兵損失慘重,能夠手握重兵的好漢手裡的兵絕大多數是忠於宋朝廷的兵,他們怎麼會為宋江去報仇,還有奸臣在的一天,他們就會“提防”著宋江等人的報復,不會給任何梁山好漢太大的兵權,於是就算好漢們自知道宋江被奸臣害死了,他們也沒有能力去報仇。

    其三,是宋江至死忠於宋朝廷,但招安所造成的惡果已經無法挽回了,冷了眾兄弟們的心。

    如果沒有招安,沒有去徵方臘,梁山眾好漢也不會損失慘重,是宋江把自己和眾多的兄弟們送上了一條不歸之路,冷了兄弟們的心,他們也許經歷了慘烈的戰場,看到過太多兄弟們的慘死,內心已經麻木到了極點,也許他們真的接受了宋朝廷的招安了,但無論怎樣,他們都不願再讓自己的兄弟們犧牲了。

  • 4 # 紅谷灘交警

    宋江、李逵二人毒斃後,花榮和吳用先後得知了訊息,二人心中明白朝廷奸佞橫行,卻又不知道該如何解決。於是不約而同地來到宋江葬身之處蓼兒窪。花榮和吳用交談後,得知彼此都作了相同的夢,夢中宋江為他們講述自己的委屈,痛斥朝廷的腐敗。最後,花榮和吳用雙雙為友殉義,在墓前自縊身亡。後人深感其義氣,便將宋江、李逵、花榮、吳用四人合葬於蓼兒窪。

    花榮、吳用二人為何不能調遣兵馬,為兄弟報仇呢?宋廷的奸臣們可不是傻子,梁山集團的利用價值清零後,他們絕不會再給梁山好漢實權。表面上看花榮和吳用都是軍隊高官,可實際上朝廷給的只是虛名,更沒有兵符可以調兵遣將。與此同時,梁山好漢裡還有三位兄弟成為朝廷信任的統帥,大刀關勝、雙鞭呼延灼、美髯公朱仝三人都有自己的兵馬。不過,三人對宋江並不感冒,甚至對這位老哥哥頗有意見,他們才不會冒著生命危險起兵造反。更何況,三人的身邊也有著數不勝數的宋朝官兵。

    總而言之,宋江自己一手成就了他的忠名,有兵有權的人不願意為他報仇,想要為他鳴不平的都被他帶去了地府,這就是為什麼宋江死後,梁山集團無人有逾越之舉的原因。

  • 5 # 驕然

    是這樣的,細心的朋友也許會發現,現在我們看到的水滸傳,實際上的作者是兩個,施耐庵和羅貫中,施耐庵是羅貫中的老師,施耐庵寫成了水滸傳以後,其實並沒有宋江招安這部分,但也正因為沒有這部分,施耐庵的水滸傳一直沒有受到官方的承認,因為它在某種程度上是主張造反,這和統治者的利益相違背,為了讓這部小說能夠留存下去,他的學生羅貫中替他的老師寫了水滸傳的後40回,也就是宋江招安這段,所以,當我們讀這部小說的時候,就會發現宋江招安這段,有些和前面的戲搭接不好,原因就在這裡,因為這不是原作者寫的,是羅貫中後加的,也正因為羅貫中後加了這40回,才讓水滸傳流傳至今,應該說,羅貫中才是水滸傳這部小說流傳下來的重要功臣。

    看了我前面說的,我想你們就應該理解,為什麼不能寫為宋江報仇,因為如果手下人為宋江報仇,就又不能符合統治階級利益了!

  • 6 # 泊圖泊途

    這些人走向各自的道路,從此分道揚鑣。

    大刀關勝,雙鞭呼延灼,美髯公朱仝,小李廣花榮,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有兵權的人都是謀朝廷舊將。

    關勝做到了大名府兵馬總管,呼延灼封御營兵馬指揮使,朱仝先為都統治,後為節度使。花榮也做到都統治。前兩位原本就是大宋將軍,朱仝也在朝廷做一小官。在水滸傳裡有些人是堅決反對詔安的,比如魯智深,武松,有些人是中間派,有些人是同意招安的。

    這四位握重兵的就是同意招安的。本來他們就沒想造反,迫不得已上梁山。雖然恨貪官但是沒有對抗皇帝的想法,本質上還是忠於朝廷的。他們的兄弟情比不了對皇帝的忠誠。況且地方武將沒有辦法在言論上威脅到四大奸臣。我們知道話語權是很重要的。

    花榮則是怕奸臣迫害直接自殺,毫無鬥志。

    朱仝早就覺得宋江等人心狠手辣,離心離德久矣,後來也算善終。

    關勝、呼延灼更不願意趟這渾水,關勝“酒駕”而亡,呼延灼陣亡,一個死的冤,一個死得其所,但都不想因宋江送命。

    綜上,這些兄弟沒辦法在政治上打倒蔡京等人,更不能用武力的方法“兵諫”殺賊。

  • 7 # 海天一色249515902

    原本就是一群烏合之眾。原名水邊蕩寇志,沒殺過人的叫壯士。殺過人的叫好漢。鳩佔鵲巢後。梁山建立時,沒一個好人。體制裡被人陷害的。體制裡貪汙殺人的。黑社會混到體制內,殺人狂的。坑蒙拐騙。開黑店吃人肉。設計,讓別人妻離子散,假冒別人某返。迫使大量體制先進人才被迫進入涼山。類似例子,不勝列舉。打壓天字一號頭目。汙衊誹謗強取豪奪。整個水滸,就是赤裸裸一部黑社會史!後期,幾位中擁有重兵的,恨不得宋江早點死。你看看宋江吳用乾的那些缺德事兒。

  • 8 # 一切隨願65

    那都是歷史,都是無法考證的,小說都是虛構,作者編造的,水滸傳雖然是四大名著之一,也有當時的侷限性,作者最後的結局的編寫的意圖,只有他明白,按理說好人有好報,梁山寨都是好人就應該有一個好的結局,可是最後卻死的很悲慘,

  • 9 # 浪花評論

    《水滸傳》裡的108條好漢在梁山聚義,遠比不上《三國演義》裡劉關張桃園結義的義重情深。

    《水滸傳》裡的梁山好漢是逼上梁山,具有劫富濟貧的江湖義氣,也有替天行道的大義。可是從兄弟情義上看,好漢們內部也是個小社會,人分三六九等,各有盤算,心懷芥蒂。

    自從詔安進入體制內以後,梁山反叛履歷成了頭頂上摘不掉的無形帽子,打上了原罪的烙印,各皆諱莫如深,避之不及,在這樣的氛圍下,原有的情義難免沖淡。

    既然招安後成了官僚體制內的人,就難以回頭重走逼上梁山的老路了,不可能形成氣候再來一次革命起義了,自然對於宋江哥哥被毒死也是有心無力、愛莫能助、鞭長莫及了。

  • 10 # 假裝獨立思考

    我想這個問題應該是基於水滸傳中情節和場景,要是扯史實就沒勁了。不過雖然情景是虛擬的,人性是相通的。其實宋江心理很清楚,他死以後,真正會為他報仇的,就是李逵而已。因為做老大並不是天然的,他是靠自己的威望和人脈整合資源,資源整合好了,就能做出大事。然而每個能人都有自己的訴求和利益,並不是老大的腦殘粉,會完全以老大的意志為自己的意志,以至於老大死了,還會拼上身家性命和整個親族去報仇。更別提這裡還有不同意招安的勢力(如林沖),或者跟梁山面和心離的人物(比如祝三娘)。為什麼李逵會想著報仇呢?因為他相當於宋江的親衛隊長,這樣的身份,讓他死死綁在了宋江的效忠鏈上,即使宋江死了也沒法解脫——沒人會願意用別人的死忠粉。小時候曾經特別不忿宋江的懦弱和愚忠,覺得就算自己不反,也不該毒死李逵,簡直是出賣朋友的人渣。現在想來,他未必不是在保護李逵,至少是他的家人和朋友——如果他死了,李逵還活著,按照李逵的忠義思維和效忠邏輯,必然要造反,然而以他的能力,造反必然失敗,終究難逃一死,甚至於會死得很慘,還牽連親友。至於其他人,當然樹倒猢猻散,大難來時各自飛了。這並不算人情涼薄,古代集權的體制下,很少有真正為高尚目標(至少是虛幻的高尚目標)組織起來的人群,都是面向個人層層效忠的結果。即時是天天高喊“雷霆雨露,俱是君恩”計程車大夫們,平時袖手談心性的不少,真到關鍵時刻,也沒幾個“一死報君王”的。反觀宋江能在接受招安以後,依然保有自己的勢力很長時間,已經是非常了得的成就了。

  • 11 # 宇晟廣告yusheng

    徵繳方臘之後,朝廷封官賜爵,但重用的仍然是上梁山之前就是朝廷的那一批官兵,農民出身的要麼是芝麻官,要麼明頭大無實權。宋江被毒死後,像關聖,朱仝,呼延灼這類不得不降梁山的是不可能為他報仇的,可以仔細分析他們上梁山的過程,而且之後朝廷給的官位不比以前差,沒理由為心裡的仇人報仇。

    再看其他的人馬,原梁山宋江的嫡系人馬,李逵,花榮,吳用,戴宗,這些人馬,沒有多少兵力,吳用沒實權,組織不起報仇隊伍還會害的宋江名聲和家業不保。宋江要的就是正宗的朝廷名聲啊!誰敢壞他名聲就弄死他。

    再看晁蓋的班底人馬,阮家兄弟和劉唐這些已經損失完了,他們心裡也恨宋江啊,一來沒能力,二來不願意。

    最後就剩武松,公孫勝和出海的李俊,他們可是本就不稀罕朝廷封官的人啊!傷心了看破紅塵,所以也沒那份心了。

    再說,宋江也樂意死啊!最起碼也算是死於皇命,最後一次為朝廷做貢獻,家族得以發揚光大。

    所以這個故事不適合小夥子們看,心血來潮就結為兄弟,一共事,發現觀點不和,還被套住資金沒法退出。一起打天下卻不能一起享成果,最大的股東要上市。

  • 12 # 雨老師

    第一,雖然梁山好漢們招安後立下戰功,但朝廷對他們的猜忌並沒有消除。害死領頭的宋江,盧俊義,把其他人分散安置。估計碩果僅存的關勝,呼延灼,朱仝,花榮身邊也安置了監視的人了。他們一旦兵變,估計先死的就是他們自己!

    第二,他們雖然握有兵權,但已經不再是梁山兵馬,而是朝廷的部隊。誰會跟隨新任的長官造反呢?

    第三,關勝,呼延灼本來就是體制內的中級軍官,重新回到體制內,已經是萬幸了。和宋江雖然兄弟一場,但交情不至於讓他們再次拼上性命。

    其實真正會不顧一切起兵報仇的只有李逵,可惜被毒死了!

  • 13 # 東方木大叔

    在小說中,當梁山踏上招安路程的那一刻,事實上輓歌已經唱起。梁山的兄弟或隱遁或陣亡或遭奸臣迫害,蕭索之感逐漸濃厚,末路悲歌日漸淒涼,尤其是宋江,從堅定的招安主義到眼見弟兄們依次凋零,內心之複雜、之動搖、之自我質疑,也在不動聲色的氛圍營造以及對弟兄們的一次次哀悼中絲絲流路。這樣的走向設定,情節必然推進到宋江、盧俊義被毒死,這是梁山輓歌最哀傷的完結,也是必然的結局,既是對宋江等投降派幻想重重一擊,也是英雄挽救時局的絕望,當然還有對當局腐敗的絕地抨擊,此時倘若再畫蛇添足讓未死的梁山好漢起兵復仇,顯然不符合小說主旨的設定,且極大破壞小說的悲劇力度,對小說整體氛圍是巨大的破壞——也就是說從文學藝術性來說,完全無此必要。

    其次,從事實邏輯上來分析,也很難有此可能——其時僅剩下吳用、花榮、呼延灼、關勝、朱仝等寥寥數人。這其中,吳用、花榮是宋江集團的核心成員,與梁山眾好漢義氣深重,他們眼見一個個弟兄或死或散,常理揣測,恐怕早已心灰意冷,意氣蕭索。宋江在一日,他們還有精神主心骨,或可苟延殘喘,宋江不在,他們的精神世界也亦坍塌,尤其是吳用,招安時他出謀劃策,出力甚多,眼見如此結局,恐怕愧悔之情更甚於宋江,以死向弟兄們交待也是題中因有之義。即便他們以決死的姿態起兵復仇,那也需有一股心勁,而此時他們的狀態,哪裡還有心氣?速死可能是最合理的下場了。

    至於呼延灼、關勝、朱仝本來就是朝廷的人,完全是被逼上梁山,他們心心念唸的還是一刀一槍搏個功名,更不可能明知必敗必死而起兵。其次,宋朝將不知兵、兵不知將的體制,也決定了他們雖然有職位,卻很難以一已之力調動兵馬,更何況他們上任都不久,在軍隊裡尚沒有形成深厚根基,如何能讓手下將士跟他們去造反?

  • 14 # 知足常樂6144539457

    宋江被毒死很可憐,但也很無奈,因為愚忠連累眾多梁山好漢!一般人都很厭惡宋江這種人,連死都要李逵作伴,也害了吳用,花榮一眾無辜自殺喪命!可悲可恨!

    但世上很多事無法理解,宋江大概也用心良苦,他為梁山之首,他真的不願意看到108人都以“叛逆,強盜,山賊”等壞名聲生活於天地間!如今幸好有朝廷招安歸入正統編制軍隊,為國效力,洗除人生的一大“汙點”乃大好時機,何樂而不為,人生死之何懼,死得其所!不再是以“叛逆強盜”罪名被處死,而是為國捐軀,至少也象岳飛一樣遭奸所害!

    所以極限於當時封建社會,思想,文化,法制道德教條所融入,人的思想變得愚忠!

    談起另外不死的好漢,何來重兵,再說你在梁山或許是一條龍,一旦進了朝廷便是一條蟲,英雄無用武之地,好漢也鬥不了人多!

    事實一時一局,倘若不是那些奸臣從中作梗,公報私仇,或許宋江的選擇是正確的,其實宋江確實是為眾兄弟好,只是這種好要用慘重的代價換來,但在宋江個人來看若能“扶正”縱死也值得,再也無人說我是賊頭了!

    其實也只有到現在的人才會發現他們太愚忠了!但不論在什麼朝代,對朝延忠心不二是一件好事!也讓世人稱頌,沒有什麼不好啊!這是每一個朝代的產物!誰不想名正言順,封官蔭妻,尋求一份朝廷合法官員!其實有這種心態也很正常!但他太天真了。

  • 15 # 忍之龜

    征伐方臘就損失慘重,況且宋江盧俊義都死了,沒有那個實力,況且為宋江報仇就會是謀反誅滅九族,宋江泉下有知恐怕也不希望他們如此

  • 16 # 清史宴

    梁山泊從白衣書生王倫被林沖怒殺之後,便開始了高速發展之路,先是晁蓋主政,梁山泊無論是地盤還是兵馬都得到了大幅的進步,在晁蓋意外身亡以後,及時雨宋江成為了梁山泊的一把手,由於宋江在江湖上的名頭甚響,所以有許許多多的末路英雄前來投奔,使得梁山泊的勢力達到了頂峰,大宋朝廷先後幾次派兵進剿都大敗而歸。當梁山泊眾兄弟們整日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的時候,作為梁山泊一把手的宋江開始茫然了,難道我梁山眾兄弟一生都要這樣碌碌無為的生活下去嗎?兄弟們的未來的路又在何方?深受儒家忠君思想薰陶的宋江,首先想到的是招安,只有得到朝廷的招安,才能徹底除去梁山眾兄弟草寇的罵名,子孫後代才能挺直了腰桿做人。為了得到朝廷的招安,宋江等人是煞費苦心,然而大宋的朝廷中樞早已被奸佞之人把持,再加上皇帝也是一個昏聵無能之輩,使得梁山眾兄弟在通往招安的路上死傷無數。當宋江帶領梁山泊眾兄弟為朝廷平定了江南方臘之亂後,蔡京高俅等人便開始密謀向梁山僅存的幾位核心人員動手了,首先遭遇不測的是玉麒麟盧俊義,緊接著就是宋江,然而宋江擔心自己被害之後,黑旋風李逵又一次揭竿而起為自己復仇,所以在臨終之時把李逵也一起帶走了,當宋江和盧俊義都死了以後,昔日強盛一時的梁山泊也就此沒落了,剩餘在世的且手握實權的梁山好漢根本沒有足夠的號召力與影響力來抗衡北宋朝廷,再說了他們也都不是宋江昔日的心腹,又怎會為了已死的宋江而賠上身家性命呢。

  • 17 # 歷史密探

    縱觀整個水泊梁山,能有資格為宋江報仇的,也就那麼幾個。吳用有智謀,但無兵權,花榮有兵權但無膽識,所以這樣的應該排除。還有幾個人是有勇有謀,又手握兵權。

    他們就是大刀關勝、雙鞭呼延灼、美髯公朱仝。這三個人算是最有兵有權最有能力的天罡正將了,但是這三個人其實是絕對不可能為宋江報仇的,宋江出事後,他們可能還有點高興,甚至跳起了C哩C哩。

    呼延灼本來就是將門之後,沒想到在宋江設計下,三千精銳盡數被滅,是典型的逼上梁山。招安後,他又當上了宋徽宗的御營兵馬司指揮使,如今的呼延灼,怎麼還可能聽宋江的。

    大刀關勝,本來是剿匪的,但陰差陽錯居然也上了梁山。招安後被委以重任,加上本來就在曾經的伯樂蔡京身邊,所以他根本不可能為了宋江與他翻臉。美髯公朱仝就更不可能為宋江掉一滴眼淚了,本來就是仇家,李逵當年一刀劈開了他最心疼的小衙內,朱仝發誓和李逵不共戴天,李逵心直口快說自己是宋江指使的,試問宋江死了,他有什麼理由不慶祝三天呢。

  • 18 # 網文作者夏少斌

    恕我直言,宋江起義是北宋末年的一次民變。其事蹟被後世不斷演繹,成為《水滸傳》的歷史原型素材。 宋徽宗宣和元年(1119年),宋江聚眾36人在梁山泊(又名梁山濼)起義,率眾攻打河朔、京東東路(治青州,今山東省青州市),轉戰青州、齊州(今山東省濟南市)至濮州(今山東鄄城北)間,攻陷十餘州縣城池。十二月,徽宗納亳州知州侯蒙建議,招安宋江,未成,再命歙州知州曾孝蘊率軍征討。宋江從青州南下沂州(今山東臨沂)。

    宣和三年(1121年)二月,攻取淮陽軍(治下邳,今江蘇省睢寧西北古邳鎮東),從沭陽乘船到達海州(今江蘇省連雲港西南海州區)。五月,宋江率眾登岸後,遭海州知州張叔夜伏擊,船隻被焚,宋江戰敗被俘,起義失敗。 南宋之後的一些野史,常記載宋江參與徵方臘之事。但《東都事略·徽宗紀》將平宋江列在平方臘之後,《折可存墓誌》也稱折可存在平方臘之後,參與平宋江的戰鬥。

    梁山分三類人,一類是被逼,被騙,被各種手段強迫上山的。也是能力最強的人,之前基本是公務員,一類是為一個義字上山的,稱為俠。還有一類,之前基本就是強盜,沒文化也沒什麼本事。想招安的是第一類人,做夢都想。特別厭煩招安的是第二類人,比如魯智深武松,李俊一夥等。最後一類人老大說什麼就是什麼,也沒主見,也沒本事。就是這樣。

    水滸傳真是讓人越看越生氣!一群強盜殺人越貨,濫殺無辜,賣人肉包子……簡直是無惡不作的烏合之眾也被稱做英雄?最可氣的是宋江這個孬種最後還投降了,害了別的人死無葬身之地。唯一一部不喜歡看的作品,弄不明白怎麼就成了四大名著之一了!

  • 19 # 使用者900990976160

    我認為剩下的梁山好漢大概分為兩類:第一,繼續為朝廷效力。代表人物大刀關勝,雙鞭呼延灼,美髯公朱仝。他們本來就是朝廷官員,不得已才落腳梁山。如今又為朝廷效力,不會為了宋江再次反叛。第二,看淡名利歸隱江湖。代表人物浪子燕青,混江龍李俊。這類人物不再追求名利,只想逍遙自在過完後半生。再加上對招安的看法本就與宋江不同,如今正好遠離是非之地。

  • 20 # 簡單

    主要是水滸裡大多數都不願意詔安,本來就對宋江一心想詔安心存不滿。詔安後死了很多好漢,最後還被害死了。留下的人有想報仇的但不會是主要為宋江報仇的,可惜的是大部分的人死了對梁山打擊太大沒那麼大的實力了。有的是真心累了隱居去了。主要還是宋江管理讓有的人心寒了。爾活這的大部分還是這些對他心寒的兄弟,剩下的實力不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英超歷史高效王:阿圭羅力壓亨利排名第1,為啥在阿根廷不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