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墨韻神音黑哥
-
2 # 農民小六
玉米丫子(多餘分櫱)用不用掰?
這裡首先給大家明確一下,玉米丫子不用掰。今年種了春玉米的,過一段時間可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玉米根部長了許多小分叉,這些多餘的分櫱也就是俗稱的玉米丫子。應不應該掰掉它,有不少的爭議!其實不用太擔心,不用掰它。
玉米丫子產生的原因是因為養分過多,氮肥(尿素)用多了,玉米營養生長旺盛,就會產生多餘的分櫱,把多餘的養分先放到丫子裡面,這樣就把多餘的養分分流了。
這些玉米丫子可以增加根的係數,增加玉米整體的葉面積,減少了土壤水分的蒸發,削除頂端優勢。對玉米生長有利。此外,玉米丫子最大的作用就是替主莖保留養分的,等到主莖養分不夠的時候,丫子再把養分迴流到主莖,丫子也就枯萎了,所以你掰的不是丫子,是把養分都扔掉了。玉米丫子對主莖基本沒有啥影響。所以你的玉米長丫子了不用費那勁去掰,就讓他自生自滅去吧。
-
3 # 大山裡的小村倌
玉米丫子主要是因為土壤太肥,我們有施肥過多,使肥料堆積,多餘的營養沒地方去,就分化出丫子來把營養成分儲存起來。
丫子的作用
1.玉米長出丫子來無形當中增加了玉米葉片的數量,使其葉片面積更多,更有利於玉米的光合作用。
2.玉米丫子在增加葉片的同時也增加了玉米是根系數量。葉片在進行光合作用時,增加的這些根系就能從土壤中吸收更多的養分輸送到果穗上。
3.根系增加了以後,自然的也就更好的鎖住了土壤中的水分,提高了玉米的抗旱能力。
4.分化出來的丫子,為玉米提供了更多的葉片,更多的根系,輸送了更多的養分,鎖住了更多的水分,讓玉米莖稈更加粗壯,也很好的抑制了徒長,使得果穗能夠更好的吸收營養,為豐收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5.當玉米抽出雄穗後,這些分生出來的丫子會自動的枯萎,其中的營養成分會迴流到主莖上,再次為玉米籽粒提供營養。
我們將分生出來的丫子掰掉非但不是好事,即將丫子中的營養成分掰掉了,還給玉米制造了無畏的傷口,增加了玉米受到病蟲害侵襲的可能性。
如果分生出來的丫子太多的話,我們只需將丫子的尖打掉就可以了。
而玉米結出的多餘的棒子,在生長過程中會分掉很大一部分營養,但它又無法長出飽滿的籽粒。
因此,玉米丫子是不用掰掉的,而多餘的棒子是要掰掉的。
-
4 # 幸運喵嗷
一、玉米丫子不應該掰
玉米地分櫱過多,也就是俗稱的長丫子,就意味著光照、水分、養分資源的爭奪,那玉米丫子應不應該掰?而與這一現象類似的就是一株玉米多結了幾個棒子應不應該掰?以及玉米田裡多餘的頂部雄穗應不應該掰?究其原因可如下分析:
(一)玉米丫子產生的原因
其實刨除種子和天氣雨水這些因素,最大的原因是因為養分過多,也就是氮肥(尿素)用多了,現在大家都追肥,追肥時期都可勁上尿素,尿素效果還來的快,可是玉米不會說話啊,不像你人喝酒,你喝多了,還知道吐去呢,吐完了你舒服了,可是玉米沒長嘴,你一個勁喂玉米就只能吃,吃多了還吐不出來。
怎麼辦?玉米也有招,就是分個老二出來,也就是丫子,把多餘的養分先放到丫子裡面,這樣就把多餘的養分分流了。
(二)丫子的好處:
1.增加玉米整體的葉面積。
研究表明:不去分櫱的實驗玉米品種每公頃的葉面積為35610-46510平方米,而去分櫱的每公頃葉面積僅為24690平方米,前者比後者葉面積大得多,為玉米產生更多的幹物質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2.增加了根系數。
對根系的測定結果表明,留櫱平均每株根數是56條,而去櫱株為29條,平均增加27.6條,即增加95%。
3、減少了土壤水分的蒸發。
測定留櫱比去櫱地表10釐米處土壤含水量高14.49%,留櫱後形成較大的葉冠層減少了土壤水分的蒸發,起到了保持土壤水分的作用。可見在這種情況下,葉片蒸騰與地表蒸發相比,蒸發的作用更大,故留孽可保持土壤水份和抵抗乾旱。
4.削除頂端優勢。
凡是丫子多的玉米主莖形態上都是矮粗胖,丫子越多,主莖旺長的可能性就越小。植株矮粗胖才是豐產的標誌!
5.生殖要素的迴流。
丫子在玉米抽雄後會逐漸枯萎死亡,其中的水分、光合產物、生殖要素會迴流到主莖,最後為玉米成熟提供養分
-
5 # 幸福一家人140113721
玉米丫子掰掉與不掰掉的問題我早前就回答過了,今天又看到了朋友提問就再重複幾句。我個人認為無所謂的事,對玉米產量沒有什麼影響。你如果有功夫,掰掉也不錯,但要早點掰掉,發現它露頭不要等它長得幾十公分高了,把地力養分已吸收了,再掰就沒意義了。
出現玉米丫子主要有這些原因,品種、地力水肥充足、稀植等。長久以來,專家對這個玉米丫子掰與不掰掉,也持兩種意見,一直沒有達成一致,取折衷的意見,就是無所謂。我也做過對比產量試驗,對產量影響不明顯,就是說可以忽略不計。對地力的消耗吸收率就不知道了,因為沒有具體用儀器測試。
專家的意見,各有說辭和根據,堅持不掰掉的意見是,有好處。說玉米長丫子,肯定是地力肥沃,養分足,玉米生長過旺才生出丫子,但不要掰掉,好處是丫子等於把養分貯存起來了,待玉米主株結棒子後,丫子的營養又回返回供給與玉米棒子,增加千粒重和品質。掰掉的壞處是,掰掉處玉米的傷口最易受病蟲害的侵擾,使植株染病或受蟲害。
主張掰掉的專家意見是,早點掰掉避免了養分的損失,有利於玉米植株的充分吸收營養,有利於增產。肥力在土壤貯存比長成丫子再返回更實惠,(且不說丫子能不能返回營養,或返回多少營養,丫子的幹秸稈已成事實,肯定是佔用部分養分而形成的物質)。至於玉米植株根部的傷口,以防病菌或蟲害侵擾,可以噴施藥物防治,一般沒有問題。
基於這些說法,農民朋友,你是掰掉與不掰掉,自己掌握即是,我認為都是無所謂的事。
-
6 # 老周說三農
地裡的玉米丫子和多餘棒子到底應不應該掰掉?
過去種植本地玉米種很難看到玉米分枝的現象,現在種植的玉米發生分枝是比較多的。
在玉米地裡,玉米拔節前,現在經常可以看見在玉米莖基部節上的腋芽長成的從側枝,也叫玉米丫子,這是玉米的分櫱,玉米分櫱力的強弱和玉米品種、水肥條件有著密切的關係。一般硬粒型玉米分櫱多,土壤肥沃、水肥充足時發櫱多,密度大分櫱少。玉米丫子的長相與主莖相似,如果讓這些分枝長大,它的頂部仍然長有雄花序,但是一般是不結果的,或者玉米棒小而且晚熟。這些分枝對玉米主莖生長髮育影響非常大,消耗養分和水分,因此,必須除掉。一般在中耕除草時把這些玉米丫子掰掉。平常發現有玉米丫子也要隨時掰掉不能讓它繼續生長,影響主莖的生長,早發現早處理。
多餘棒子一般但是不會結果的,如果結果都是非常小的玉米棒,雖然消耗養分和水分,如果掰掉就會損傷玉米主莖,引起病害的發生,效果適得其反,一般不主張掰掉。然其自由生長。
-
7 # 小苗話農
玉米丫子和多餘的棒子好比羊產的羔子。產一隻羔子往往比產兩隻羔子更強壯。
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經驗,永遠占主導地位。本來想分析一下此問題的前因後果,後來一想,各位三農達人必定早已講的清清楚楚。在此不必囉嗦。總結一句話:植物生長也存在爭先恐後,結果多了必定擇優劣汰。
-
8 # 三農孺子牛
玉米丫子我們這裡叫支玉米,或支叉子。玉米丫子有無或多少主要於玉米品種有很大的關係。於氣候、乾旱、雨澇、施肥等關係不大。本人有過這方面的經驗和試驗,結合本人實際情況與大家分享一下。
玉米丫子許多農業專家都講過,根本不用勞心費神的去掰掉。在生長過程中自然就萎縮了,對產量不會受到影響。從實際中看某些品種可以不去掰,生長到一個階段確實就枯萎死不了,也不在生長了。對玉米產量不會受到影響。但是有些玉米品種支出的丫子會一直生長,和主莖爭奪水份和營養。
有一年我也是相信了農業技術員的話,沒有去掰丫子。結果那個品種丫子瘋狂生長,有的超過了主莖,而且結出了玉米穗。一株玉米三個穗,三個穗沒有一個正常穗大。產量受到嚴重影響。
玉米丫子掰與不掰要根據品種確定。生長逐漸減弱的,可以不去掰。如果生長不停止,而且長勢強的一定要及時處理掉。以免影響到產量。
題主說的多餘的棒子指的是一株上面結的雙穗以上的玉米穗子吧。這個其實不用管它。經過實踐證明,一穗也好,多穗也罷,最終都要保證有一個好的棒子成功。第二個稀植的情況下可以結個小穗子,如果密度大,最終只能成一個棒子,其它的都萎縮停止生長了。根本不用去掰掉。掰與不掰一個好棒子總是會有的。
-
9 # 冒藍火的小農民
地裡的玉米丫子和多餘棒子到底應不應該掰掉?
如今北方的小麥基本上都已經收割完畢,夏玉米也都趁著墒情好的時候播種了下去。其實這個玉米播期確實很重要,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理論上是越早播增產的效果越好,不然晚幾天每天都不一樣。在五月尾抗旱播種的玉米苗就比六月中雨後種的苗要旺的多。目前來看,這夏玉米的長勢不錯,但是近一段時間都是雨季,希望雨水還是不要太頻繁,田地發澇可就不好了。
而對於題主的問題,今年我們家種的春玉米就出現過這種情況,或許是因為我們玉米種在菜園裡的緣故,地塊肥力大,早期就有出現多丫的情況,每次我奶奶見到後都會拔掉。而且如今也正值玉米的抽穗結實期,因為這連日雨水的情況,也出現了不少“香蕉穗”。所以今天就針對於這玉米“多丫多穗要不要去掉”的情況,和大家談一談我的看法!
-
10 # 農技廣播站
“玉米丫子掰不掰?”,這個話題貌似每年都會說一遍,但是每年還都是有人問。這兩天還是有朋友問我這事,所以今天咱們就把“玉米丫子到底該不該掰?”這件事講個明明白白!
以我個人的觀點和這些年的生產經驗來看,玉米丫子是不需要掰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第一點、玉米丫子掰不盡:玉米丫子不是什麼生理性的病害,而是玉米的分櫱。玉米作為禾本科作物,分櫱屬於正常的生殖生長範疇,所以在玉米丫子中是儲存了生殖生長所需的各種營養元素的。它會不斷的生長,掰一遍,長一遍,是掰不盡的。如果你掰過玉米丫子你就會知道,就算掰了三、四遍,玉米丫子還有。
第二點、玉米丫子對產量影響不大:玉米丫子大多都無法結棒,而且和主莖相比發育也比較小,隨著玉米的生長髮育進行,玉米丫子會不斷的被主莖競爭掉,基本上在玉米抽雄後就會逐漸枯萎死亡。所以不會消耗太多的養分和水分,更不會和主莖產生養分爭奪,影響玉米的產量。
第三點、掰丫子會產生傷口:玉米丫子如果掰掉的話,會產生一定的傷口。為了修復傷口,玉米會消耗大量的養分,反而會阻礙玉米正常的生殖生長,對產量有影響。而且傷口的出現會增加玉米感染病蟲害的機率,對生長極為的不利。
第四點、玉米丫子能增加玉米的葉面積:和沒有丫子的玉米植株相比,有丫子的玉米植株整體葉面積比較大,光合作用也會提高。光合作用強,幹物質積累就比較快,為最終的產量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而且丫子所形成的葉冠層能夠有效的阻擋陽光直接照射的土壤表面,可以起到保持土壤水分的作用。
第五點、玉米丫子能增加根系數:玉米丫子一般發生在根莖部,所以可以明顯的擴大根面積、提高根系數。根系數增加,玉米吸收水、肥的能力就增加,能夠促進玉米的快速生長,加快玉米早熟。
第六點、玉米丫子可以消除頂端優勢:玉米丫子多的玉米主莖大多都是粗矮型的,主莖粗矮是玉米高產、穩產的標準。因為粗矮的玉米,抗倒伏的能力比較強,並且不容易發生徒長,不會將養分浪費在營養生長之上。
第七點、玉米丫子的生殖要素會迴流主莖:玉米丫子在抽雄之後大多都會枯萎死亡,而其中含有的養分、水分、光合產物等等生殖要素都會迴流到主莖之內,最終為玉米的生長、成熟提供所需養分。
第八點、玉米丫子掰了不划算:玉米掰丫子沒有機械能夠完成,只能靠人工進行。但是現在大多數農民種植玉米的面積都比較大,如果靠人工來掰丫子的話,那不知道要多花費多大的成本了。而且丫子掰掉之後既沒有增產的效果,還有可能危害生長,又會增加成本,那還掰它幹啥。
綜合以上幾點來看,我覺得玉米的丫子是不需要掰的!
除了玉米丫子之外,不少朋友還發現了玉米有多穗的情況,就是在玉米單株上長了多個果穗。面對這種情況 ,又有人開始犯難了,玉米多穗到底掰不掰呢?對於這個問題,答案可以肯定,那就是掰,必須得掰!
和玉米丫子不同,玉米多穗不是一種正常現象,玉米多出來的果穗基本上都是不能結實或者結實很少的無效穗,這會嚴重影響到玉米的產量和品質的。
玉米多穗主要有三種狀態:第一種、手指穗:表現為玉米主穗的周圍會出現多個小穗圍繞,就像是人的手指一樣。這些小穗基本上都不結籽,但是會和主穗爭奪大量的水分和養分。第二種、單杆多穗:在玉米的不同莖節上同時分生出玉米穗,和主穗呈上下分佈,比主穗個頭小,結籽也小,也會爭奪養分、水分。是玉米生產中比較常見的一種多穗形態。第三種、多株多穗:一些分櫱比較強勢,在抽雄之後沒有枯死,反而發育成另一株玉米,長出果穗,形成多株多穗的問題。但這些分櫱長出的玉米穗一般都是不結實的無效果穗。玉米多穗的主要原因:1、品種原因:現在市面上有不少品種是多穗品種,這類品種多穗是正常表現。但是多出來的穗都是可以結實的有效穗,而不是無效穗。
2、天氣因素:高溫乾旱:高溫乾旱的氣象條件會使雄穗無法抽出或者發育異常,導致雌雄抽穗不在同一時期,授粉受精的質量變差,甚至無法授粉。這樣養分就無法正常傳遞,只能在莖節處積累,刺激腋芽的生長,形成多穗。連續陰雨:連續的陰雨會導致玉米雄穗花粉粘結成團無法散粉,或者花粉粒吸水膨脹破裂死亡,影響授粉受精。同樣也會使養分無法正常傳遞,刺激腋芽的生長,從而導致多穗的發生。
3、水肥過剩:玉米的生長過程中需要大量的水肥,但是玉米施肥過多,尤其是偏施氮肥會導致營養過剩無法正常消耗,刺激分櫱的生長髮育,形成玉米多穗。除了水肥過剩之外,控旺過度也會抑制玉米植株的正常生長,導致養分向分櫱分流,促進側芽生長,形成多穗。
4、病蟲害原因:受一些病蟲害的影響(蚜蟲、玉米粗縮病等等),玉米的頂端無法正常生長髮育,養分和激素下移,打破玉米體內的營養平衡,形成多穗多棒。
玉米多穗處理方法1、及早掰除多餘雌穗,適時人工輔助授粉
一旦發現植株上有多穗的情況,就要及時摘除主穗之外的其他果穗,避免養分浪費。如果田間水肥比較充足的話,可以適當的保留上部1~2個果穗。掰果穗的時候注意輕重,別損傷了莖稈和葉片。為了能加快傷口的癒合,可以在溫度較高的時候掰,以晴天的上午9點後、下午5點前為宜。
另外在開花授粉期可以透過人工輔助授粉提高授粉質量,可以減少異常抽穗的數量,提高果穗的結實率。
2、加強田間管理
玉米在各個時期對水肥的需求是不同的,要根據玉米的生長狀況和土壤肥力進行追肥、澆水。切記不要過量,在合理密植的條件下,滿足玉米的生長的需求即可。但也要注意一些特別時期,比如玉米抽雄前後是需水的敏感期,此時要保證田間溼度足夠,土壤最大持水量達70%~80%為宜。除了水肥的管理之外,還要做好病蟲害的防治措施,這一點大家可根據自家田間的實際情況進行防控。
-
11 # 鄉村小翠兒
玉米丫子掰不掰,多餘棒子摘不摘?對於這個問題,其實小翠兒覺得道理很簡單,優生優育。在以前,種地的時候,很難看到玉米分枝的現象,但是現在種植的玉米發生分枝是比較多的。看到很多人問玉米丫子掰不掰,多餘棒子摘不摘的問題,之想用最簡單的一句話回答:優生優育。
玉米丫子要掰掉,因為留著多餘的玉米丫子,只能吸收另一棵的養分,導致那棵玉米也長不好,如果不掰掉的話,叉出來的玉米丫子後續也長不好,即使長出來玉米穗,也是秕穀,質量也是不好的。多餘的玉米棒子也要摘掉,道理跟上面是一樣的,不過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如果它們的狀況一樣,完全可以全部都留下來!但如果它們差異性很明顯,一定要把比較小的去掉,因為比較小的不但不會結籽粒,而且還要和其它玉米穗爭養分,影響其它玉米穗正常生長。
-
12 # 肖為華
地裡的玉米丫子和多餘的棒子要不要掰掉,人們眾說紛紜,有的人贊成掰掉,有的人反對掰掉,多餘的玉米棒子掰掉的我至今還沒有發現,下面我就根據我自己多年的種玉米經驗跟大家說說。
咱先說玉米丫子。玉米丫子分對長和單長兩種,那什麼是對長呢?顧明思義就是玉米丫子在玉米植株上對稱著長出來的,這樣的丫子一般長不太大,到了秋季玉米結棒時就自然幹掉消失了,這樣的丫子我建議不用掰掉。單長的丫子是在玉米的一側長出來的,另一側沒有,一側長出來的有好幾個丫子,這樣的丫子長勢旺盛,特別是一個丫子的,基本和玉米主幹一樣大,這樣的丫子到秋天在頂端結一個光突突的小玉米棒,籽粒特小,沒有產量,這樣的玉米丫子我建議要及時的掰掉,因為這樣的玉米丫子會跟玉米主幹爭水爭肥,影響玉米產量。
玉米都結棒期有不少玉米結兩到三個穗,如果都受上粉了秋季會都結棒子,出現一個大棒和一個小一點的棒子,沒受上粉的多餘玉米棒到了秋季會自然幹掉,把它的養份又迴歸到玉米植株當中,所以我建議,多餘的玉米棒不必掰掉,如果掰了會把受粉的玉米棒掰錯的,那樣就得不償失了。
-
13 # 中原八零後
玉米萌生孽芽和多穗的問題早在八九十年代就己經是老生常談的話題。那時的農民普遍的文化程度都不是很高,對於玉米的異常現象也給不出一個正確的答案。總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爭的是紛紛揚揚,雞飛狗跳,到頭來也沒有一個正確答案。隨著教育程度的不斷提高,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這些在那時看似十分無解的事,也漸漸的揭開了它神秘的面紗。
現代科技種植證明,玉米萌孽和多穗的現象,都是玉米自身的自然生理原因。一般在土層深厚,肥力較高,水分充足的田塊比較容易產生。對於網友提問的多餘的丫子和棒子要不要摘除,我的建議是看個人的時間和精力來決定。如果是自家小菜園種植的僅僅是為了自給自足的生產方式,如果時間允許不妨全部摘除。如果是大田種植成幾畝或者十幾畝種植如果採用人工摘除的方法有點不現實,也可能根本就做不到。
對於玉米多棒和側芽的問題,根據農村幾十年的種植經驗,要想根除這個難題也是非常容易的事。玉米提倡密植,前期少澆水,以旱代蹲苗自然就沒有側芽的發生。至於多棒的問題一般種子沒有特別大的誤差雙棒結實也是一項增產的渠道。
這是河南中部今年的春玉米種植真實圖片,畝留苗四千株,基本上杜絕了以上現象的發生。
回覆列表
以我的經驗玉米丫子是不用分的,子子有個好處,它可以分擔主株的多餘的養分,因為主枝長得太旺盛,反而不結果。玉米主枝只要求矮粗壯,這樣結的玉米就會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