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益帆風順
-
2 # 愛爾狼
男孩叛逆期一般在13-15歲,教育不是一天兩天就會有明顯成效的,要從小家庭學校配合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
3 # 組織戰略教練
最早的叛逆期在2歲左右,是孩子剛剛產生自我意識的時候,這個時候家長要注意多關注孩子的需求,儘量尊重孩子的訴求,幫助孩子度過第一個叛逆期、
接下來在三歲的時候,孩子擁有語言表達能力的時候,這個時候要區分孩子的需求本質,不能什麼事情都答應孩子,讓孩子知道有什麼需求是可以和爸爸媽媽溝通,如果合理的是可以得到滿足的,要給孩子足夠的關心和愛,讓孩子感受到爸爸媽媽的溫暖,這個時候做為父母要特別注意孩子的自理能力的培養,自己的事情要讓他自己獨立完成,千萬不要什麼事情都替他做,否則真正到六-七歲的時候就會進入另一個叛逆期。
這時候孩子可以具有生活自理能力,他對自己的行為要有約束力了,約束力就是來自之前日常的培養,透過生活自理,和家庭成員的秩序感,感知自己做為家庭成員要承擔的責任,而不是凡事都依著自己,此時是孩子步入小學,走進社會的關鍵期,他可以透過語言和其他小朋友交流,會受到影響,這時候家長要及時瞭解孩子的心裡動向,體貼理解,並給予正確的引導,爸爸要對媽媽細心的關愛,讓孩子懂得照顧別人,媽媽要尊重爸爸,樹立爸爸的權威形象,讓孩子在家中擁有敬畏心,學會何事知止,何事可談,何事免談。
男孩子最重要兩個叛逆期是小學畢業11歲,以及14歲的時候,隨著孩子年齡大了,突如其來的想法也會多,如果6歲前的基礎沒有打好,此時就會完全顯露出來,這時候,出現叛逆,比較難管了,這種情況家長要有耐心,走進孩子的世界,細心的聆聽孩子,然後慢慢引導。
-
4 # 51速練字總部
孩子的叛逆期一般有兩個階段,小時候3歲到5歲,還有就是青春期11歲到17歲左右。
表現主要是:不服從老師或家長的教育;結成同齡群體,尋找“知音”和“朋友”;對社會產生不滿情緒,向社會挑戰等。處於“逆反期”的青少年通常對教育者有明顯的“反控制”、“對抗”心理,即你越是要求他這樣,他偏不這樣。而這種情形,最容易引起老師、父母的惱火。而老師、父母越是惱火,對他(她)越發訓斥,就會使他(她)更加反感,直接影響到與父母、老師之間的正常關係,以至於將叛逆性格發展至極端,導致人格和行為的不健康。所以要多加引導:當孩子出現叛逆心理的時候,作為父母應及時和孩子溝通,幫他樹立正確的生活觀念。不要對他的行為潑冷水,也不要採取強制的手段,要多給孩子一份愛心和寬容。
作為孩子,經常會有失敗的經歷和由此帶來的煩惱。做父母的,在孩子失敗時要給予鼓勵和幫助,這是消除孩子逆反心理的最好方法。
-
5 # 用心點亮教育
叛逆期應該是在11歲,大概讀5年級的時候。開始有自己的想法,什麼事情偏要和你反著來,並且表現得特別自信,說過一點就是盲目自大。而且對爸爸也不是那麼崇拜了,以前爸爸是什一般的存在呀。
其次就是開始吹毛求疵,覺得你這也沒有做好,那也沒有做好,慢慢開始關注班上的女同學對自己的看法了,每天穿什麼衣服還有自己的一個套路。有時候表現得很衝。還好是五年級的孩子,大人還是壓得下來。希望自己和孩子不要漸行漸遠才好,慢慢地老覺得自己深入不到他的內心。
-
6 # Mi逗英語
我孩子現在7歲,我感覺已經進入到第一個叛逆期了,覺得挺好笑的。叛逆期是生長過程,是不可逆的,關鍵在於我們自己怎麼去引導,叛逆期,實際上也是很好讓孩子樹立正確處理問題以及學會控制自己情緒的時期,所以,我們應該更加主動的去關心孩子。
現在的孩子,相信每個家長都深有體會,比起自己當年成熟的早,懂事的早。那麼,這也需要我們自己更多的學習,讓孩子能在叛逆期中獲得更多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一味地只考慮叛逆期的弊端,會擾亂我們自己的判斷和教導。如果一開始,我們就把叛逆期定義為可以幫助孩子成長的最佳時期,是不是我們的心態會更好,面對問題也會更加的從容呢?
孩子是父母的影子,這句話一點也沒錯。叛逆期的孩子,是形成個性的時期,而作為父母的我們,應該感到欣慰,因為,孩子已經長大了。不要顧慮什麼,正確去面對即可。
-
7 # 無語無我
本就無逆返期,只不過是孩子自我覺醒成長罷了,好果從小獨立性培養,思維習慣,學習生活習慣建立到位,則會順其自然;反之,過嚴,保護過多,干涉過多等,學生必會走向自閉或暴發,教育因材施教,孩子是教育主體,主體不自知,教育會很難。
-
8 # 中門吹雪
1、孩子生長髮育的過程中,會經歷大約三個階段的叛逆期,第一個出現在兩週歲到三週歲之間,這時候會對一些外界的行為充滿了好奇,第二個叛逆時期也出現在6週歲左右,也被稱為兒童時期的叛逆,當孩子的年齡達到12週歲到18歲的時候,就是青春都叛逆時期了。
2、這幾個時期裡面,家長要採取一些正確的方法,來及時的對孩子的錯誤行為進行糾正,生活中要做好榜樣的力量,對於待人接物,以及處理問題的方法都要非常的正確,在工作和生活空餘的時間段裡面,就要及時的帶孩子到遊樂園,公園等地方遊玩,這樣可以對孩子的內心世界進行了解。
3、事情出現之後,家長要學會正確的思考方法,可以站在孩子的角度來處理問題,有些孩子還會表現出對父母的反叛,任何事情都要對著幹,這時候家長要透過耐心的方法進行溝通,平時可以透過一些書籍,電視以及生活中的實際事例,來採取有效的教育,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
9 # 香花滿園桃李天下
男孩叛逆期並沒有一個固定的年齡期限。以我為例,我在15歲左右開始有叛逆期,只要是我爸說的話我就來氣。就覺得刺耳。就是不想和他說一句話。所以我經常捱揍。20歲就好多了,以後結婚尤其生了孩子才體驗到父母的不容易。叛逆期徹底結束。
-
10 # 跟邵老師學寫作
有的四五歲就開始啦,有的初中,還有的高中,沒有好辦法,耐心點,不要讓你們的親子關係惡化不然你也會成為他叛逆的原因和攻擊的物件,孩子成長自有其規律,家長不必太過干涉兒孫自有兒孫福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成才,不走邪路,走正路就好了!
-
11 # 嗯行啦行啦
其實每個人青春期到一定年齡都會有叛逆期的
撫養孩子長大成人是一場漫長的長跑,而途中我們會遇到許多困難和障礙。在這重重障礙中,叛逆期也許是路上的一座高山了。“不聽話”“學習沒精神”“做事不積極”“回到家裡拼命地玩遊戲”“講道理不管用”“油鹽不進”……在我們看來,還沒長大的孩子,有時候會處處覺得自己很有理,處處和我們對著幹,就是不服管,就是不聽話,這就是叛逆期的表現。
在人的一生中,通常會出現三次叛逆期,其中第一次叛逆期在2.5~3歲之間,第二次叛逆期會在7~9歲之間,第三次叛逆期會在孩子12~15歲之間。
-
12 # 慕小徐
一般的流行觀點是男孩青春期,可現在更多情況顯示兒童時期即0 到6 歲都有一個階段
是兒童叛逆期. 但幼兒時期的叛逆容易被忽略
-
13 # 壹森老師
您好,男孩子一般的話逆反期在讀初中和高中的時候。因為大部分孩子現在還在校園裡,如果孩子表現出逆反期行為,建議這個時候不要過度嚴厲去管教,去糾正,想方設法的去讓孩子聽你的話。首先逆反期是很正常的,家長不用太過擔憂,要放開心態和孩子相處,經常給孩子傳播正能量。其次,要注意一些言語表達,比如說逆反期的孩子非常反感父母把自己和別的孩子比較,多鼓勵自己的孩子。最後的在學習方面,家長可以透過獎勵的方式,比如說你讓孩子達成一個小目標,獎勵某某一個東西或者什麼事情,都是非常有效的。
-
14 # 大古教學
你好,這個問題相信所有的家長都會遇到的,我覺得這個時候父母的做法就顯得格外重要了。
叛逆期這個是每個孩子都會有的,不僅僅是男孩子,就連女孩子也有這個叛逆期。那麼叛逆期什麼時候來呢?一般的情況是孩子長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心智上有所成熟。一般這個階段就是孩子上初中的階段。有的孩子早熟,說不定5年級6年級就會出現叛逆期了。
那麼父母應該怎麼做,才能讓孩子平穩的度過這個叛逆期呢?我覺得至少要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多跟孩子溝通。
溝通是解決任何事情的第一步,如果沒有很好的溝通,你都不知道孩子身上發生了什麼事情,這樣你也不知道去如何解決。
如果孩子身上的問題沒有解決,那麼有可能會變的越來越嚴重的,所以說溝通是第一步。
做到每天隨時跟孩子溝通,做到第一時間發現孩子身上的問題,這就是一個良好的開始。
第二:尊重孩子,理性對待,講道理。
叛逆期的孩子之所以叛逆,那是因為他們覺得自己長大了,自己懂事了。所以作為父母的我們一定要學會尊重孩子,遇到問題要跟孩子講道理。千萬不要實行強硬的措施,或者是“虎爸熊媽”的教育方式,這樣的方式只會導致孩子越來越叛逆,最終後果是非常嚴重的。
所以做父母的我們一定要注意,尊重孩子的觀點。如果孩子的做法是錯的,也要用講道理的方式來解決,因為孩子的確長大了,明白事理了。只要你把道理講清楚,相信孩子是會聽你的。
第三:多陪伴孩子。
孩子從小到大都是需要家長的陪伴的,這會讓他們有安全感,叛逆期的孩子一樣的需要的。
父母多陪伴孩子,孩子才會跟父母親,他一旦有什麼問題才能第一時間告訴你,跟你溝通。如果你陪伴孩子少了,孩子有什麼問題也不定會告訴你的,這樣自己壓抑,或者自己解決的方式錯了,可能會導致比較嚴重的後果。
第四:肯定和鼓勵孩子。
叛逆期的孩子自以為是大人了,所以他們急需要家長的肯定和鼓勵。
所以這個時期我們就要多鼓勵和多肯定孩子,當然那是對對的時事情。如果事情不對,還是要溝通講道理來解決的。
-
15 # 君山老師
每個孩子的情況不一樣,所以沒有一個確切的年齡可以提供給你。
一般情況下,14歲左右會是青少年叛逆行為的高發年齡,到20歲前或結束叛逆期,但是有些人也有些可能要到24、5歲之後才能順利度過這個時期。01、什麼是叛逆期呢?叛逆期是指青少年正處於心理的過渡期,其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日益增強,迫切希望擺脫成人(尤其是父母)的監護。他們反對父母把自己當小孩,而以成人自居。為了表現自己的“非凡”,他們也就對任何事物都傾向於批判的態度。叛逆期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但是,如果孩子叛逆期的反應特別的激烈的話,那麼就需要人為進行一定的干預。
02、男生髮生叛逆期問題的機率,要高於女生。叛逆期並不是男生的專利,但是從學校裡的學生去看,男生髮生叛逆期問題的機率,顯然要高於女生。作為男生的父母操心的也自然比女生父母要多。
究其原因:
因為女生大多文靜、內斂、順從,容易在學業、或者其他方面找到自信、得到大人更多的肯定;而男生則恰恰相反,由於男生好動、衝動、易怒,遇到問題習慣性用較為暴力的方式去解決、發洩,往往會把一個簡單的問題複雜化。具體表現就是:
在學校當中,我們經常出現的是“陰盛陽衰”的情況。就是一個班,班長是女生、團支書是女生、學習委員是女生、讀書好的是女生、文藝好的是女生,反正好的,基本都和女生搭邊兒;而上課睡覺,被老師點名批評,考試不及格,淘氣打架,則大部分都是男生的專利。當然,以上現象當然也不絕對,但或多或少反映了這個問題。
03、答題跑偏了麼?不!君山其實是想和你說以下這些話:之所以和你談以上內容,是因為,你會提這個問題,肯定是你這個時期的兒子,已經有叛逆期問題的苗頭了,你正著急呢。
君山想和你說:
真沒有什麼好著急的,你看,男生叛逆期問題是一個挺普遍的現象,雖然發生的機率比女生大一點,但只要你掌握一些方面,幫助孩子順利度過了這個時期,那也就沒問題了。畢竟,優秀的男孩子在校園裡也不是說沒有嘛。這些男孩子的家長的做法,肯定有可取之處的。 04、那麼,和叛逆期的孩子交流,該怎麼辦呢?君山給你提幾點意見:1、要避免進入叛逆期的兩個誤區。
很多家長因為沒有經驗,在教育叛逆期的孩子時,容易走入兩個誤區。這裡,君山特別向你指出來,希望你可能繞開誤區。
第一個誤區:全面打壓。
孩子上學前,爸爸媽媽就是權威,說一不二;孩子上學後到小學畢業前,老師就是權威,唯老師馬首是瞻。對於這個階段的孩子,不論是爸爸媽媽也好、老師也好,採用的都是專制型、權威型的管理方式,也就是很多時候講話都是命令式的、壓迫式的,在很多問題上,逼孩子就範。
孩子小,沒有關係。但是,到了孩子初中階段,也就是逐漸進入叛逆期了。心理學上講,他心目中的重要他人可就換了。不再是爸爸媽媽,也不再是老師,而是朋友。你還採用全面打壓的方式,他不會再聽話,而會進行反抗。然後呢,把關注點轉移到朋友。
也就會發生什麼情況呢?在初中階段,家長打壓的越兇的孩子,變壞的機率越大。比如厭學啊、早戀啊、抽菸喝酒啊、離家出走啊。這些,在中學裡,君山都碰到過。所以,全面打壓已經不是一個好方法。我們要從“朋友”兩個字上做文章。
第二個誤區:放任不管。
因為全面打壓無效,孩子屢教不改,雙方經過一段較為持久的“相愛相殺”之後,家長終於全面宣佈,“就當我沒生這個兒子!”
試問,天下哪有不愛孩子的父母?但是,就是這種心灰意懶的情況,則經常在我們的校園裡發生。
這裡,我想說,家長對孩子放任不管,表現的那麼決絕,那麼恨鐵不成鋼,自己一時是輕鬆了,但是,以後呢?後患無窮啊。
孩子這一輩子可能就這樣毀掉了。
2、不能打壓,有不能不管,那麼家長到底該怎麼辦呢?
a、做孩子的朋友。
既然叛逆期的孩子,生命中的重要他人已經變成了朋友。那麼,這個朋友可以指同齡的朋友,當然也可以指不同齡的朋友啊。家長也可以從這個上面去想想辦法,及時從管理者的角色轉變為陪伴者的角色。
具體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呢?
想象一下,你的單位來了一個新來的年輕同事,你的老闆讓你給他“老帶新”。對,就是這種“老帶新”的感覺,既耐心又有愛心。你只要把這個感覺用到孩子身上,他很快就會接納你了;
b、適當向孩子示弱。
剛強有時不一定是真強;柔弱有時也不一定是真弱。
有一個爸爸,孩子叛逆期問題嚴重。在一次孩子犯錯之後,爸爸啪打了他一個打耳光。之後,嚎啕大哭。後來,這個孩子得到了轉變,考上了好大學,過上了好日子。後來有人問他,是當時爸爸的那一個耳光打醒了你麼?他回答,“不,是爸爸的眼淚!”叛逆期的孩子就是如此,他是遇強則強,遇弱則又柔軟的。這是他們這個階段的特點所決定的。
所以,我建議家長,尤其是媽媽們,當遇到兒子叛逆期問題特別嚴重時,示之以弱。比如談談你的苦衷、說說你的煩惱。說不定你就會有以外收穫了;
C、把一些權力下放個孩子。
叛逆期的孩子,最想要的是得到大人的肯定,他想主宰自己的人生。那麼,作為家長,就儘量給他這樣的機會嘛,讓也有獨當一面的感覺,那麼,他自然也會為你這個家撐起一旮旯大的天。
比如,你們家庭在做出什麼樣的決定是,你也可以問問孩子的意見,讓他出出主意,如果主意正合你心意,你也可以順水推舟當作是孩子主意。這樣一來,想他不親近你都難。05、結束語:好了,以上是君山的一點看法。
叛逆期的孩子之所以難相處,那可能是因為你沒有找到相處之道。這也不怪你,誰不是第一次當家長啊,哪有那麼多經驗啊。
君山是一名中學老師,常年就和這些叛逆期的孩子相處。君山深知一件事:
-
16 # 一名教書匠
這個問題我真的是親眼目睹,要不是發生在身邊的事兒真不知道叛逆期竟然這樣嚴重,男孩子的叛逆期一般就是在初中高中那會兒,具體時間不一樣,程度也特別不一樣,恰好我兩個表弟全部都是叛逆期特別嚴重的,所以我都看到了。
我大姨家表弟叛逆期發生在高中,高一的時候,可能是初中的稚氣未脫又或許是從小寵溺的太厲害,導致他簡直無法無天。
高一去了之後就一直被叫家長,要麼是打牌,要麼是違反紀律,高中不讓用手機,他卻大膽到用手機淘寶買東西,買了之後還直接郵寄到學校門衛室。
在我們這樣的學生看來簡直是膽大包天,要知道我們學校還是特別特別傳統的,並且從來沒出現過這樣的事情,所以被老師當成典型來批評教育,然後叫家長。
他聽說叫家長,當場跟老師拍桌子,然後揚言不上了,然後自己裝書包就真的回來了。後來,家裡頭急的夠嗆,找人託關係請老師吃飯說說好的,道歉,結果他愣是把道歉的飯局吃的亂七八糟,把老師快氣死了,所以就不上學了。
我小姨家表弟是發生在初中,他學習特別好,一直髮獎狀的孩子,誰見了誰誇聽話。就是這樣的一個好孩子乖孩子,竟然初中輟學。這個結果一度讓我小姨哭的昏天黑地,不知道如何是好。
我表弟初二上學期開始,抽菸喝酒不學好,跟著一群學習亂七八糟的學生一塊兒學的越來越不像樣子,於是,我小姨他們把他轉學到當地最最嚴厲的私立學校,但是去了之後他鬧的更歡,打破了這也多年來這所私立學校的記錄,他竟然鬧的一整棟樓跟著看熱鬧,揚言要跳樓,誰也不讓管。
後來,學校不要他了,不敢要了,但是也是花了好多錢給他找人,辦了個休學,讓他冷靜一下再去,結果冷靜了半年回去後半天又鬧了這麼一出,這下學校徹底不要了,所以輟學了。
我兩個表弟都是特別聰敏的孩子,而且前期都特別招人喜歡,是別人家的孩子,結果最後這樣輟學了。
現在都後悔了,可是卻也沒辦法了。而且,大表弟結婚一年就離婚了,真的特別不順,所以說叛逆期真的特別重要,一定要好好幫他們度過。
-
17 # 平安夜7511
根家庭環境有直接的關係,有些孩子或許有科倫的叛逆期三至五年,有些單親家庭的孩子因為缺愛,往往會透過一些叛逆的行為來滿足內心的需求,叛逆期會更長
-
18 # darvie達維
逆反期是從父母角度定義的時期,父母掌握著這一過程的話語權,這種定義不是公道的,如果從孩子的角度定義,稱之為獨立期會顯得更加的準確。
這一時期的開始時間是在15歲前後,也就是從身高跟成人差不多的時候。隨著外形特徵的成人化,心理上自然也要追求獨立性。
這是一件好事情。
有哪個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能夠獨立呢?
逆反期(獨立期)反應的強度取決於以前的兒童期獨立的機會,也就是過去獨立面對問題的機會越多,在這一時期所獨立性的需求就越少,那種反應就會顯得不是那麼強烈。反之,則容易出現暴發。
逆反期(獨立期)反應的強度還取決於孩子的性格特徵和個性特質。不穩定的情況,不管是內向不穩定,還是外向不穩定均容易產生在這一時期的強烈的反應。
應對策略:
一,放得下。這一點尤其提醒媽媽。家長要跳出以往的習慣性思維,抓大放小,除了一些大是大非的問題,儘可能把許多小的決定讓TA自己做出。比如穿衣問題,對錯放一邊,美醜放一邊,均由TA自己個人決定。TA也許會走彎路,這是正常的,從來就沒有所謂的捷徑,走彎路才是正道,在犯錯中總結。不要低估孩子的判斷力。
二,讓TA贏。父母和子女難免會有一些爭論,過去的情況下,這種爭論往往是父母贏,現在父母要懂得如何後退,在爭論的結果上,要有讓TA贏得更多機會。這種讓TA贏的機會,也會使TA的自信心得到迅速增強。
三,善溝通。這一時期的溝通方式也要跟著發生變化。過去往往是命令式的,變更為商量的方式,更多的變為問句,你覺得應該怎麼辦?你的想法是什麼?你覺得這樣好不好?不是讓簡單的事情變複雜,而是體現出更多的尊重。
結語
醫生常常說,人可以早生病早免疫。不是所有的疾病都可以透過吊瓶打抗生素去替代自身免疫系統。
青春期叛逆(獨立期),該來的讓他來吧,如果錯過,可能要等下輩子了!
回覆列表
一般都是讀初二時,出現逆反期。生理開始漸漸變化,課程開始加重,對人對事有個人看法(雖然不現實),對很多不符合自己的事開始逆反。這時學校家庭都應倍加關懷!才能順利走向穩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