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墨緣怡情
-
2 # 抱璞齋主
書法臨習過程中,要把握以下幾點:
一,字帖選擇過程中,應該選擇符合自已審美的,因為自己喜歡的,更願意去表現它。但又不能太偏門,選擇大家審美相同的,作為入門更好。
二,臨寫過程中,死摳字形,精準點畫要作為重中之重。鍛鍊自己再表現能力,多看帖,記字形為必備功夫,力求意在筆先。
三,初臨可單字臨寫,找有能力駕馭的字,進行臨寫,提高自己興趣點。從點劃的形似,到偏旁形似,學會分解,再進行偏旁組合,不失為一種好方法。
四,單字形似之後,再進行通臨。要注意字與字的變化處理。如上下關係,左右關係。對角關係。孫過庭《書譜》中雲,一點成一字之規,一字為終篇之準。再追求章法的和諧,和書寫的生動。
-
3 # 楚都墨客
學習書法,應先過單字關,單字都練不好,怎練通篇。
.單字是練字的筆畫搭配運用和結構,通臨是練字與字之間呼應,間距,氣韻。兩者都應練習,以先過單字關為主。 如何練好單字,應善於讀帖,就是把一個字拆開來看,先看各筆畫的起,行,收。再看筆畫之間的搭配關係,如何穿插避讓,合理按排的。然後找出字的主筆與字中心點。最後再落筆臨寫,每寫完一遍,應與原帖字對照,找出不足之處,再繼續臨寫,至致與原帖相似為止,並將字的筆畫運用與結構記於腦中,進行背默。如此反覆練習,方為正法。 一曰之內,不應多學,以三五字為佳,臨慕不在多而在精,天長曰久,會的字多了,水平自然進步,單字寫好後,臨通篇自然不會吃力,學起來也會得心應手。
個人見解,不足之處還望指正/
-
4 # 元真子登明
先找本自己喜歡的古代經典字帖,剛開始先過單字關,臨之前先讀帖,如字的形狀、大小、筆畫位置、粗細變化、筆畫角度等等再下筆,做到心中有字。先逐字精臨,等臨帖有七八分像時再通臨,掌握字跟字的連貫、大小、濃淡、變化、章法等,練習9分像時可以先集字後創作!
-
5 # 其人墨坊
您說的這個問題,應該指的是初入書法的學習者。
學習書法,當然是要從單字練習開始。我經常和初學書法的朋友溝通的時候說,建議是臨帖。根據自己當前的書寫水平和欣賞風格,選擇適合自己的字帖(一般推薦古貼)。
臨帖,要單個字逐一突破最初的臨帖,要一個字一個字的分析,比如藏鋒或者露鋒,如何入筆和受筆,筆畫如何行走,字形的結構走勢,橫與豎的寬窄處理,等等此類。就像學繪畫一樣,學構圖,得從最初的單個正方體或者椎體等簡單的立體實物開始畫,而不是一開始就畫一幅山水圖。
臨帖(分為看臨和背臨)這個過程很重要,透過這個過程,記住單個字的寫法,記憶在心,從入貼(看臨階段到背臨階段反覆練習)到出貼(完全脫離字帖也能臨得很像原貼的字),就基本達到臨帖的目的了。
這個過程,有的人需要對單個字臨摹加練習幾十次就能完成,有的則需要幾百遍,學書法者,一定要做好這個不怕吃苦的準備,找對方法,就堅持練習。
整句臨摹到全篇臨摹完成單字的練習,就可以整句話,甚至整篇的臨摹了。這個階段,是對單個字的鞏固,更重要的是學習前人書寫的章法。
很多人寫某個字會寫的很好,但是放在整篇,總覺得感覺不對,與其他字搭配不起來,這就是章法問題。比如各個字的大小變化、字間距等等問題。
這個時候,可以研究同一位前人的多篇字帖的章法,慢慢領悟和讀懂。
-
6 # 墨海麒麟
學習書法,單字關必須要過。選帖要取法乎上,然後必須進行單字訓練,不要貪多,每天數字,我認識的朋友甚至每天就一個字的訓練。單字訓練,我認為有三步。第一步,像。找出這個字你能看到的用筆方法及所有特點,然後把自己寫出來得字進行比對,然後修正。特點一般包括粗細,大小,方圓,向背,動靜,縮放,欹側,疏密,開合等等。臨摹首先追求像,正如書譜所說察之者尚精,擬之者貴似。但寫像不是最終目的,第二步還要在像的基礎上尋求變化,要進行嘗試,如原帖的字用粗線寫,能不能用細線去改造,原帖是右傾,能不能試著向左斜。找出那些變化最合理,最美。你變化的合理和美,那麼這個字就是你的了,你就可以在將來的創作中使用。日積月累,你會找出很多結字規律。第三步,還需要學書者開動腦筋去生髮,去舉一反三,學會的結字方法能否用在類似的字上,學會的偏旁部首能不能用在其他字上,如果你掌握多了,那麼你的學書就是個加速度。
-
7 # 老院大門一號
這個問題,我個人覺得,是要分階段的。
首先,如果是剛入門階段,肯定要單子練習,每個字還要多練幾遍,以便不斷加深印象,練得多了,相同的偏旁部首及字型結構才會瞭然於心。
其次,書法的最高階段應該是創作,如果我們想要用一種字型進行創作,應該能讓行家知道,我們的字出自何處,所以在臨摹階段就要不斷單字練習,熟能生巧,以期望能做到背臨。
何為背臨,這個詞好像不常用,剛開始我也沒聽說過,後來我的單子練習差不多時,老師便讓我合上字帖,然後他提幾個書中的字,讓我默寫,我一直覺得默寫只能在語文中出現,沒想到,在書法中也有。我以為自己練得很好了,誰知默寫的結果真是差強人意,平時覺得練得很熟的字,真的提筆去寫的時候才發現用著並沒有想象中那樣熟悉,所以單字練習要做,而且要持續很長時間;
當第一階段熟練以後,對所練字型有基本的認知了,便要上升到對作者思想內涵的瞭解,即全貼通臨。也就是由區域性上升到整體。
全篇通臨的好處可能就是更好地體會作者寫此文章時的情感,領會當時的意境,從而更好地把握通篇字帖的節奏,因為節奏感是書法創作中很重要的因素,它讓欣賞者知道高超在哪裡,情緒表達是怎樣在展現的。
所以,一個問題不可以偏概全,不同的認知階段,當有不同的方法論學習,無論書法還是任何問題,我們都要秉承辯證唯物主義的方法去看待和解決?
-
8 # 書法功課
瀉藥~
學習書法,是單字過關還是全貼通臨,哪種方法效果好一點?我想給你說說什麼是有效果的臨帖,然後你自己判斷哪個方法好!
一般情況下,功力只能等於時間,不等於水平。臨帖不正確,就是寫古人的字,練自己的毛病,而且是用功越多,毛病越多。美應該是多種多樣的,豐富多彩的。
臨帖要講究效率,什麼樣的效率是最好的呢?一本字帖,拿來,臨兩三遍,就明白了,就能用於自己的創作了。臨帖的境界分為以下幾種:
普通:拿一本帖,反覆臨多遍,才能創作
較高:拿一本帖,臨1-2遍,就會創作
極高:拿楷書或篆隸類、行書類字帖,看幾頁,就創作出集大成的楷書、篆隸、行書作品。
書法的學習方法看似簡單,就是個臨摹,其實隱藏著很多問題。結體和用筆哪個更重要?在臨摹的過程中,結構是第一性的,用筆是第二性的。康有為在《廣藝舟雙楫》中說道:“古人論書,以勢為先。中郎曰九勢,衛恆曰書勢,羲之曰筆勢。蓋書形學業,有形則有勢。兵家重形勢,拳法重樸勢,義固相同。得勢便已操勝券。”體勢的變化,最終導致了點畫發生變化,線條也發生了變化。
怎樣評價各種點畫、線條?應以誰能用線條把結構(字形)組織生效為標準。用筆千變萬化,用筆要想成為一種合理的存在,必須有一種結構來組織。沒有不好的用筆,只有不好的結構。
在本質上,寫字應該注意什麼?
應注意字的筆畫關係,即:長短、方向、比例、角度、節奏、疏密等等。假如一個不認識中國字的人,看到一個“中”字,第一個反應是什麼?只有造型,沒有音義。而我們呢?首先反應的,是“音義”,然後才是“形”,而且,這些“形”,在我們的頭腦中,已經有了一個固有的形式,這就是“視覺習慣”。視覺習慣干擾了我們對原碑帖的觀察力。
以前老師讓我們把字寫得方正,是為了導讀。這就麻煩了,如果各位不是幹“導讀”工作的。我們等於是帶著鐐銬去做另一種工作,唉~~“人生識字憂患始”啊!當你認識一個字的時候,把一個字寫好的能力就減弱了。作為一箇中國人,要把字寫好,就要排除這種干擾。搞書法藝術,是給懂書法的人看的。臨帖不能減弱或者消滅原碑帖的特點,若原帖10分,臨摹若8分,創作就只剩6分了,是逐漸減弱的過程。
臨帖時,應該強化、放大特點。我們的臨摹,相當於與自己的視覺習慣做鬥爭的過程。所以,要寫“生”不要寫“熟”。要不斷訓練自己,把眼睛改變,把對漢字的認識改變,善於用各種線條來組織漢字,並組織得漂亮。如果說,對社會對人生的認識叫人生觀,那麼對書法的認識,就叫“書法觀”。就是要確立一個正確的書法觀,就是有一個客觀的認識。
我們在臨帖時所犯的錯誤,大多是四個字:“熟視無睹”。“結構者,謀略也。”意思就是:意在筆先。好的字,就是有效地組織點畫。衡量臨摹效果的標準是什麼?就是創作。所謂書法的能力,有兩個:一是處理結構的能力(形的意象);二是用筆能力(線條的意象)。
要帶著這種意識去臨帖:極大地採集原碑帖中的資訊,把每一個字的資訊點都找出來。打個比方,臨帖,相當於掙錢,創作相當於花錢。只有“掙”的多了,“花”的時候才能從容不迫、隨心所欲。
隸書的藝術價值,不在蠶頭雁尾,而且,隸書就恰恰是因為蠶頭雁尾而死亡的。不信,你從西漢到東漢再到唐宋的隸書,你看看,到最後,是“但有點畫爾”。任何一種藝術,在它的發生階段,是最美的。因為雖然不成熟,但是有很多天然的、自然的東西在裡面。不要注重在犄角旮旯處下功夫,那都是“末節”。
書法家應該具有兩種能力,漢字結體能力和操縱毛筆的能力。要做到:能大能小:能寫榜書也能寫蠅頭小楷;能快能慢:能寫快的行草,也能寫慢的篆隸、楷書臨帖要點是:要練就用有意味的線條組織完成高效的藝術化字形的能力,而不是簡單地背字。
毛筆拿在手裡,要有感受,不能像電焊夾子夾焊條一樣——它是活的東西。張遷碑的特點不是“放”,而是“收”。能收的好,收的稚拙,才是高手。開啟一本字帖,找出其中一頁,要先整體地看,觀察字與字之間的關係,進行體量感分析,疏密關係分析,思考每一個字與周圍的字的關係及空間存在,然後是每一個字的特點。
-
9 # 分享快樂的歌
個人覺得要先一個字一個字的臨摹,每一筆的起落與收放,都需要反覆練習。然後再成篇的練習。初學者建議首選唐楷大家的書法做臨摹的字帖。
目前市面上比較推崇的有:
柳體:筆法、筆勢最多的書法字型,練習之後能從中學到很多技法。
歐體:筆畫撇筆稍彎,捺筆稍直,字形內斂,中宮收緊,堂堂正正。
顏體:結構大方舒展,筆畫橫輕豎重,筆力雄強圓厚。
各大家都有各自的特點,看自己喜好了。不過練字需要持之以恆,反覆推敲練習,一蹴而就是練不好字的。
-
10 # 千年蘭亭
我曾看過一篇文章,說不同年齡段的人看《紅樓夢》,關注的重點不一樣:
年少時關注愛情,包括賈寶玉初試雲雨之類的描寫,會為黛玉掉眼淚;中年會關注管理,會琢磨王熙鳳的手腕,也許還會不自覺地運用到自己的工作生活中;老年時則更關注人性,從本質上去各色人等的表演。
一本《紅樓》可以讓人看一輩子,同樣,在書法上,一本好的碑帖也可以讓人臨一輩子。
初臨時,先要求其形,也就是要寫得像,那就必須單字過關。
單字過關是有技巧的。臨帖之前可按結構和偏旁部首將字分類,然後按類別練習,這樣更容易找出其規律,能舉一反三,事半功倍。
待單字過關後,再通臨,從整體上把握其氣息和風格。
要高效把握作品的風格,還須參考作者的其他作品或歷代大家的臨作。
以《聖教序》為例,由於它是碑刻,筆法並未完全表露出來,練習時可參考王羲之其他法帖,或者歷代大家臨習王字的作品,這樣能更好地理解王字。
而在整體掌握碑帖的風格之後,則是意臨,或者臨創,帶著自己的想法去臨,以形成自己的風格。
當然,對於初學者來說,單字過關和通臨,可能是個漫長的過程,而對書法高手來說,即使是一件從未見過的碑帖,稍加琢磨,也許都能臨得像模像樣。
臨帖,是一輩子的事,同一碑帖,不同時間臨摹會有不一樣的收穫。
-
11 # 晨曦寫字
學習書法,首先基本筆畫得過關,再考慮去臨寫單字,透過不斷的臨寫掌握字型結構要點,只有達到了一定程度後,通臨才是有意義的,不可急於求成,過早的通臨可能會浪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
12 # 蒼山書童
臨摹正書,以摹為主,得形似的同時,力求神也似。臨摹行草書,以臨為主,先多讀帖,加深對帖的記憶,推敲其用筆技巧,速度節秦,字法之勢,章法之韻,臨習以意臨為主,力求神韻一致,形則次之。反覆讀帖,反覆推敲,循序漸進。
-
13 # 禪意書法家高洪祥
學習書法,究竟是單字過關,還是全貼通臨?二者需要有機結合。單字臨是為了打通筆法和結構,通臨則是為了照顧謀篇和佈局,初級階段精臨居多,高階階段通臨居多。
通常人們習慣通臨字帖,通臨字帖的方法不夠科學,雖然書寫數量大速度快,往往容易將臨帖變成“抄帖”最終影響其學習的效果。此種抄書式的方法,難以達到學習者對技法的學習與強化目的,收效甚微。通臨的方法較適用於對古法、章法及貫通之趣的學習研究。
而選字臨習,則更有助於對單字單點畫的學習研究、理解與把握。數量可多可少,其方法為按字的偏旁部首分類,選擇在字法、筆法、字形、結構、風格等方面有代表性地字作為重點來學,使每個字的技巧,透過反覆習練而得到強化,直至熟練。
那麼怎樣臨帖才好呢?
要按照字組來臨寫!可以四個字一組,也可以七、八個字一組來臨寫。這樣臨寫的好處是,可以學習到原帖中字的黑白布局,筆畫粗細變化,重心變化,位置變化,還有連續書寫中,結字向背等關係的變化順序等等,這才可能學到原帖的全部內容或者大部分內容。反覆臨寫字組後,如果某個單字怎麼也寫不好,才可以單字多臨寫幾遍。要注意即便是單字臨寫,也不可以過分糾結和困擾在某一個字上。因為,單字寫不好,一般是筆法未通、筆路不對!這時,可以繼續學習下一個字組。等到技法通曉,理解程度提高之後,返回來再寫之前寫不好的字,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還有,最好把所學字帖的內容熟諳於心,結合內容含義來學習,有助於記憶,更有助於寫出情緒。這至關重要!
書法臨帖,可以逐字臨,也可以字組臨,還可以一頁一頁的臨,更可以通臨,具體的要視個人的喜好和字的易難程度而定。
-
14 # 書法老師曼特琳
很多人在練字的過程中,不喜歡反覆寫一個字帶來的枯燥感,而是喜歡通篇臨帖,因為這樣可能更能帶來成就感!
我個人認為:單字過關是學習書法最需要走的基礎環節,而全帖通臨是學習書法的進階之路,兩個環節都非常重要。
一、先來說說單字過關
單字過關並不是簡單的把一個字按自己的想法寫很多遍,而是仔細觀察對比,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首先要注意線條和用筆
線條就像一個人的骨頭,骨頭當然要能撐得住身體,所以線條也要能撐得住字。那我們應該怎樣寫好線條呢?想要寫好線條就要注意用筆。
比如注意起筆與收筆,張懷瓘說,“起筆蹙衄,如峰巒之狀,殺筆亦須存結。”
比如藏鋒與露鋒,“藏鋒以包其氣,露鋒以縱其神。”
再比如中鋒和側鋒,古人多用中鋒,但不也不廢側鋒。中鋒可以讓線條更加飽滿有力,我們在握筆的時候,也要注意用力不要過大,要讓筆在指尖能轉動起來,這樣才能保持中鋒。
我經常在課堂上跟學生們這樣形容中鋒用筆:毛筆的筆尖就像是一隻小羊,毛筆畫出來的線條就相當於小羊走的路,不管怎樣小羊只能在馬路的正中間走,不要跑到路旁去吃草。
2.其次要注意筆勢
筆勢,就是點畫之間的相互呼應關係,比如上一筆的收筆與下一筆的起筆之間要有呼應關係:或牽絲相連,或筆斷意連,這樣一來字就有了生命力。
3.再有要注意結構
筆畫之間的相對位置,筆畫的長短比例,筆畫與水平線或垂直線的夾角……這些都是我們需要細緻觀察的結構;除了這些,我們還需要觀察單個字佈局的疏密、筆畫的粗細等等。
4.最後要注意節奏
一副好的書法作品,要像音樂那樣有節奏感,每個字也有它的節奏感,比如在寫一個橫畫時,它有起筆、運筆、收筆三個動作,這三個動作經歷了慢、快、慢三個階段,這三個階段並不是孤立的,而是毫無違和感地串在一起,這就形成了筆畫的節奏感。
我在課堂上經常對學生說:“寫100個字不如把一個字寫100遍。”你按照以上幾點把一個字反覆練習了,即使寫不到100遍,這個字也爛熟於心了,這就是我們說的從臨帖到背帖的過程。
二、單字通關以後,我們就進入了進階階段,也就是全帖通臨。
因為我們學習書法,最終也是要寫出優秀的書法作品來。那麼全帖通臨可以幫助我們很好的瞭解章法,理解了章法,加上之前的單字練習才能寫出好的作品。
說到章法,其實簡單來說,就是書法作品的“排版設計”,首先要看它的整體風格,是古詩詞的還是現代散文?和你用的作品紙風格搭不搭?還要看整體的疏密聚散,有沒有錯落跌宕?有沒有大小、粗細、曲直等變化?節奏感怎麼樣?
章法也包括墨法的變化,雖然在字帖裡表現不出來,可是在優秀書法家的作品裡,墨法是非常重要的。曾經看過這麼一句話,“如果說筆法是書法藝術創作中的筋骨,那麼,墨法則應該是書法血肉之靈魂的體現。”
一副好的書法作品一般會同時使用幾種不同墨法,比如濃墨與淡墨、幹墨與溼墨、漲墨與衝墨……這些選擇取決於書家個人喜好和追求。
綜上所述,學習書法,單字通關和全帖通臨都非常重要,只是學習的不同階段。
我們臨帖不僅僅是要獲得具體的某些技巧,更重要的是要透過技巧的表象,去窺視藝術更深層的東西。這也是我們學習其他東西的的規律啊!大道至簡。
作為一名書法老師,我希望教給學生的並不只是學習書法的技巧,而是讓他們體會到:學習任何技巧的表象以後,我們還需要透過表象去窺視它更深層的東西。
以上!
@藥師小平 @艾達在德國 @安妮職場說 @燕妮在職場 @魯超 @小兔布萊可
-
15 # 書法有云
書法臨寫學習是單字臨寫還是通臨還需要注意以下的幾點以便做出判斷。
一、若是臨寫草書,建議通臨。
書法有五體:篆隸楷行草。其中,篆書、隸書、楷書是正體字(正體字就是某時代的官方文字,比如當今的官方文字就是簡體楷書)。
草書貴在氣脈相連,若只單臨一字很難得其神采,故要通臨為上。
二、正體字及行楷,可以單字臨習。
正體字及行楷的作品基本都是以單字的形式出現,單字中蘊含筆法及結字規律,學習其即可單字學習並總結規律以便將來的厚積薄發。
因此,草書通臨,正書單臨。如此便可事半功倍。
回覆列表
書法學習,臨帖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臨帖的目的是向古人學習筆法,字法,章法和墨法,結合我學習的體會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筆法的學習:
我覺得臨帖一定要單字過關。選好自己喜歡的字帖,然後要先讀帖,把單個字拿出來做分析,每個筆畫的入筆是露鋒還是藏鋒,方向在幾點,行筆的方向,收筆是回鋒收還是筆鋒送出。
二,字法的學習:
在筆法學習的基礎上,還要把每個單字的結字規律做個分析,每個筆畫所處的位置,分割的大小,留白,鬆緊的變化等,都關係到你的“字”臨的精確度,所以,臨帖一定要認真仔細,能把每一個單字都寫好,記在腦子裡,逐漸的你就會掌握結字的規律了。
三,章法的學習
把單個字臨好後,就單個句子臨寫,然後再通篇臨寫,在整體的章法上,要特別注意其中每個字距之間的關係,大小的變化,粗細的變化,墨色濃淡的變化等。
四,墨法的學習
在通篇臨寫時,要嚴格按照字帖臨寫,字帖中的字墨色變化一定要體現出來,粗細的變化,墨色的濃淡,都是我們必須要學習的內容。
透過以上的學習,只要把筆法,字法,章法和墨法都掌握了,在進行大量的練習,臨的越像越好,達到形似然後再神似,反覆的臨寫,形成習慣,記在腦子裡,這是我學習的一點體會,僅供大家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