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敏哥說歷史

    在歷史長河中,秦惠文王這個人物可以說是很出名了,那麼大家知道秦惠文王東征天下這個故事嗎?

    秦孝公嬴渠梁崩逝後,其子嬴駟繼位,是為秦惠文王。“惠文”是他的諡號,王則是他在位期間爭來的。當時之世,七雄並起,除楚國外,最早稱王的是魏國的魏惠王(前344年),其後是齊國的齊威王(334年),接著就是秦惠文王了(前325年)。此後,韓、趙、燕、中山相繼稱王,周王室連名義上的天下共主都不復存在了。

    秦惠文王繼位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車裂商鞅。商鞅雖死,但商鞅之法卻被完整保留了下來。秦國在商鞅建立的這套制度上,開始走上強國之路。終惠文王一世,他最大的功績就是將秦國帶到了七雄中軍事實力最強的位置,他是怎麼做到的呢?

    東扼函谷,西並巴蜀

    公元前333年,秦惠文王起用魏陰晉人公孫衍為大良造。第二年,魏國就很無奈地把陰晉(今陝西華陰東)送給了秦國,作為魏晉修好的禮物。

    不過,秦國顯然並不想因此就罷休。同年便又派公孫衍大舉攻魏,奪取了魏國雕陰(今陝西甘泉南),俘虜魏將龍賈,斬首八萬。

    這一戰,魏國西線被打穿,防守上郡、西河郡的主力部隊全被殲滅,遭遇了三晉抗秦戰鬥中第一次重大挫折。

    “龍賈之戰、岸門之戰、封陵之戰、高商之戰、趙莊之戰,秦之所殺三晉之民數百萬,其生者皆死秦之孤也。”(《戰國策·燕策二》)

    第二年,魏國就被迫把河西地割讓給了秦國。

    同時,秦國還派名將樗裡疾率軍攻取了黃河以東的曲沃和焦(都在今河北三門峽以西)。接著又攻取汾陰(今山西萬榮西南)和皮氏(今山西河津東),不得已,魏國又把上郡十五縣(包括少梁)全部割讓給了秦國。

    這一切,讓秦國在面對六國時取得了一種得天獨厚的地緣優勢。從此,秦國便可以憑藉陝西、山西交界處的這條狹長地帶(一面是水流湍急的黃河,一面是難以行軍的大山),進則東出爭天下,退則安然守雄關。在以後的戰鬥中即便一時吃了大虧,退回函谷關內便萬事大吉了,容錯率極高。

    惠文王為秦國立下的另一大功績是吞併巴蜀。巴蜀之地,天下糧倉,當時還被諸侯視為蠻荒之地。

    大約是在“五國伐秦”失敗之後,秦國君臣開始坐下來討論將來的工作重點。當時有兩種不同意見:張儀主張應該進攻韓國的新城、宜陽,“以臨二週之郊,據九鼎,索圖籍,挾天子以令天下”。司馬錯反對,他認為攻韓劫天子白白招致罵名,卻得不到實利。不如先去攻滅西南“戎狄之長”的蜀國,“取其地足以廣國”、“得其財足以富民繕兵”,而且吧,諸侯輕視巴蜀,應該不會有太大反應。惠文王一聽,馬上批准了司馬錯的意見。

    公元前316年,司馬錯、都尉墨等人從漢中經牛道伐蜀,蜀國滅亡。接著,司馬錯又進一步攻滅了巴國和苴國。公元前312年,秦將魏章又攻取漢中六百里地。

    從此,秦國關中平原和巴蜀連成一片,不僅解除了楚國對秦國本土的直接威脅,而且基本解決了糧草不足的難題,極大地提高了秦國的國力。

    縱橫家張儀,將星樗裡疾

    惠文王的時代,也是秦國牛人輩出的時代。其中佼佼者,張儀主外交,樗裡疾主軍事,兩人軟硬結合,縱橫捭闔,天下難敵。

    張儀是魏國人。他的最大對手是曾經幫助秦國收取了河西之地的公孫衍(公孫衍在張儀入秦後便離開了秦國)。張儀主張“連橫”,公孫衍主張“合縱”。所謂連橫,是指“事一強以攻眾弱”。所謂合縱,則是“合眾弱以攻一強”。目的都是透過抱團提高自身實力,只是策略不同。

    張儀和公孫衍的連橫合縱,基本上是交替進行的。公元前322年,秦攻取魏國的曲沃(今山西聞喜東北)、平周(今山西介休西)後,魏國不得不採用張儀“欲以秦、韓與魏之勢伐齊、楚”(連橫)的策略,用張儀為魏相,對齊國發起進攻。誰知被齊國名將匡章打得大敗。於是,連橫計劃破產。

    魏國趕走張儀,起用公孫衍為相。公孫衍聯合楚、趙、韓、燕,促成“五國攻秦”,兵峰一度抵達函谷關外。不過,五國雖然以楚為縱長,但實際上出兵與秦交戰的只有魏、趙、韓,結果被秦國擊敗,合縱計劃也破產了。

    張儀和公孫衍的連橫合縱計劃雖然相繼失敗,但兩人的聲勢可謂傾動天下,當時人就曾說:

    “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滕文公下篇》)

    秦國在張儀這樣出色的外交家、謀略家的輔助下,在外交上可謂如魚得水,遊刃有餘。同時,秦國還擁有樗裡疾,這顆將星的光芒就算是放到秦始皇時代,也絲毫不遜色。

    樗裡疾是惠文王的異母弟,號稱“智囊”,是出色的外交家和軍事家。在“五國伐秦”中,是他率軍擊敗了三晉聯軍。接著又在第二年,取得修魚之戰的勝利,斬首八萬二千。

    公元前315年,樗裡疾又擊敗韓國於岸門,“斬首萬,其將犀首(公孫衍)走”,迫使韓國不得不向秦國屈服,把太子倉送到秦國當了人質。前313年,樗裡疾又攻趙國,俘虜了趙將趙豹,奪取了藺邑(今山西離石西)。第二年,又協助魏章攻楚,在丹陽擊敗楚將屈匄,奪取漢中。樗裡疾因功受封為嚴君。前311年,樗裡疾又敗齊國於濮上,包圍了衛國,這時候惠文王去世了。

    秦惠文王在位26年,這期間,他重用張儀、樗裡疾等賢才,外交軍事兩手抓兩手都硬。不僅東出函谷,西並巴蜀,還向南攻下了商於之地,遏制了楚國;向北又擊敗義渠,取二十五城。連翻擊敗魏、齊、楚等當世大國,將秦國從一個只能“霸西戎”的區域性強國帶到了戰國一流強國的位置,惠文王不愧為一代雄主。

  • 2 # 甄府小號

    秦惠王上任後首要任務是打通秦國通往中原的道路,對手就是魏國。於是秦惠王重用知己知彼的公孫衍和張儀,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而且,秦惠王在公孫衍和張儀之間有意的製造了一些矛盾,使這兩個魏國人成了死敵,從秦國國內一直打到了國際舞臺上。

    魏章就是當初商鞅詐取的公子魏昂。魏章在魏時就已經是名滿華夏的名將。商鞅知道,如果憑戰場上的真功夫,秦軍肯定不是魏章的對手。要想戰勝魏章,只能靠詐取。魏章被俘後,得到了秦孝公的熱情接見。當時秦國由商鞅獨掌朝政,朝中能人不多。孝公有意留魏章在秦,魏章在聽說家人由於自己喪師辱國而被法辦後,也就留在了秦國。秦惠王對魏章是十分器重的,在攻楚戰爭中,公子疾和甘茂兩位秦國的重臣被作為魏章的助手使用,足可以看出魏章在秦惠王心裡的位置。而魏章也不負秦惠王的厚望,連敗齊楚名將,奪取了戰略要地漢中。 成就:秦惠王用了大量的外籍能臣,其中以魏國人為最多。魏國是一個盛產外交家和軍事家的國家,張儀、公孫衍、魏章、司馬錯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 3 # 夢想的不甘者

    秦惠文王一生最大的成就在於他善於任用賢才,而秦惠文王也的確做到了“不拘一格降人才”。 秦國在秦惠王朝是一個大發展時期,不僅打通了中原通道,而且奪取了魏國的河西郡和上郡,攻滅了巴蜀,佔領了漢中,使秦國的領土面積驟然擴大了數倍。更重要的是,巴蜀、漢中與秦國的本土關中一樣,是當時第一等的良田。

    秦惠文王嬴駟在位其間:武有司馬錯、文有樗裡疾、張儀,也算是文武俱備。張儀雖為丞相,其實就是外交丞相,主職就是分化離間六國;樗裡疾作為右丞相,主領秦國內政;司馬錯作為秦國國尉兼上將軍,主司對六國作戰。張儀對秦惠文王在擴張領土上的建議是連橫說。主張秦國參與各諸侯複雜的鬥爭,秦國在參與過程中,進行謀利。秦惠文王任命張儀為謀士,讓他出使各諸侯國當外交家,張儀不辱使命,他將各諸侯國縱合抗秦一論轉變為連橫親秦,深得秦惠文王的認同和賞識。在擴張上,秦國先對東邊的魏國下手,魏國抵擋不住來勢洶洶的秦兵,隨後便敗下陣來。為了保全國家政權,魏國只好被迫割讓15座城邑給秦國,使得秦國領土進一步得到增加。蘇秦與戰國四公子合縱六國聯軍48萬攻秦,秦人開關延敵,五國之師逡巡而不敢前。於是秦人奮力一擊,六國大軍作了鳥獸散。

    除此之外,秦惠文王還平定了義渠。當時,義渠是匈奴的一個分支,他們多次侵害秦國邊境,致使民不聊生。在大臣的建議之下,秦國士兵燒掉了邊境上的草地,讓義渠不敢輕易前來,後來,義渠發生內亂,秦軍乘機平定義渠,秦惠文王時期,討伐了義渠二十五座城。

    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十三年),秦惠文王做了一個重大決定:效仿六國,把公稱號廢除,改用王稱號,即廢公稱王,從此秦國曆代君主都稱王。秦惠文王此舉,彰顯了秦國的強大國力,也彰顯了秦惠文王要統一天下的決心。公元前311年(秦惠文王二十七年),秦惠文王因日夜勤政,最終操勞過度而病死,終年45歲。

    秦惠文王一生最大的成就在於他善於任用賢才,而秦惠文王也的確做到了“不拘一格降人才”。縱觀秦惠文王時期的大將,都是數一數二的能手,比如張儀、樗裡疾、魏冉、公孫衍、司馬錯等。正是因為秦惠文王善於用人,敢於用人,所以秦國才能快速

  • 4 # 小江讀史

    秦惠文王,公元前325年改元,是秦國第一個稱王的國君,在執政期間,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為秦統一六國奠定了基礎。在對外戰爭方面,秦惠文王取得的主要成就分為以下幾方面。

    一、南伐巴蜀,將巴蜀納入版圖,收穫良田,使秦國越來越富裕。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採用司馬錯攻蜀的主張,否決了張儀主張攻打韓國的策略。秦軍在葭萌關贏得了勝利,蜀滅亡,從此之後,秦國改蜀主為侯,派秦臣陳莊去擔任蜀的相國,蜀成為秦版圖的一部分。

    二、北取義渠,安定秦國後方,秦國獲得了優良牧場。義渠是當時秦國西北最強大的一個遊牧民族,屬於羌戎民族的一個分支,憑藉著優良的騎兵,經常對秦國的邊境實行騷擾,成為秦國在北方的一個後患。惠文君七年,義渠發生內亂,秦國趁機平定了義渠。從此,義渠的力量大大的削弱。惠文君十一年(公元前327年),秦國在義渠設縣,義渠稱臣。公元前315年,秦取義渠二十五城,使秦國收穫了一批優良的牧場,同時領土也得到了擴充套件,義渠瀕臨滅國。

    三、東進,取魏國河西之地。秦惠君七年(公元前331年),公子卬與魏軍交戰,俘虜了魏軍將領龍賈,斬首魏軍八萬人。秦惠君八年(公元前330年),秦國派大良造公孫衍出征攻打魏國,魏國在雕陰大敗,割河西之地給秦國。秦惠君九年(公元前329年),秦軍又一次打敗魏軍,佔領河東的汾陽、皮氏、曲沃等地。在秦國的多次攻勢,魏國多次敗於秦國,被迫割上郡十五縣給秦國。從此,秦國不僅將黃河以西之地收入囊中,擴充套件了領土,而且東渡黃河,佔領了一些黃河以東的地區,並在此站穩了腳跟。

    四、大敗楚軍,挫傷了楚國的國力。秦惠文王十三年(公元前313年),秦國派庶長魏章攻打楚國,在丹陽打敗楚國大軍,楚國將領屈匄被俘虜,斬首楚軍八萬人;同一年,又攻打楚國的漢中郡,佔領了楚國六百里的土地,設定了漢中郡。秦惠文王十四年,攻打楚國楚,攻佔了召陵。

    五、打敗五國聯軍,挫傷各國合縱抗秦的銳氣。秦惠文王七年(公元前317年),韓、趙、魏、燕、齊五國聯合匈奴組成第一次合縱聯軍。秦國羑里疾為將在修魚與聯軍展開大戰,經過大戰,聯軍大敗,傷亡8.2萬餘人,韓將申差等被俘,五國合縱抗秦以聯軍失敗告終。

    縱觀秦惠文王執政27年,在帶領秦國征戰天下時取得這些豐碩的成就,主要原因是善於用人,善於馭人。在他那個時代,大批人才的能力得到了張揚,著名有公孫衍、張儀、魏章、司馬錯等等,善於用人,是秦惠文王取得這些成就的關鍵所在。

  • 5 # 一尾江鯉

    秦惠文王,姓嬴名駟,秦孝公之子,秦國第一位稱王的君主。在位期間,開疆擴土,北伐義渠,西平巴蜀,東出函谷,南下商於,為秦統一中國打下堅實基礎。

    關於他是怎麼帶領秦國東征天下的呢?我們來看看他的生平。

    秦惠文王19歲即位,即位後第一個擋路人就是商鞅這個大尾巴,然後就是一些位高權重的大臣。這時,嬴虔,公孫賈這些曾經被商鞅處罰過的人就跳出來誣陷商鞅謀反,於是秦惠文王就把商鞅抓住,以謀反罪把他車裂了,後又因為商鞅謀反查無實證,公子虔和公孫賈純屬陷害為由,順手除掉了二人及其大量黨羽。這時內部威脅已經基本剷除,權力得到集中,國力日漸強盛,便開始著手對外工作了。

    但此時有一個叫蘇秦的人,遊說六國,組成六國聯軍共同伐秦,好你個蘇秦,不就是在秦國沒有采納你的建議,沒給你官做嘛,你居然叫了六個國家來打我,你在趙國是吧,你給我等著,於是秦惠王派犀(公孫衍)首逼迫齊國、魏國,共同出兵攻伐趙國,藉此破壞各國盟約。

    趙肅侯斥責蘇秦,蘇秦十分恐懼,請求讓他出使燕國,一定報復齊國。而蘇秦一離開趙國,聯合盟約便土崩瓦解。

    聯盟一破,秦惠文王便開始了對各國的蠶食。

    第一個開始對付的就是老對頭魏國,這個曾經在秦國頭上拉屎拉尿的國家,我要把你曾經對我的傷害一點一點的討回來,於是秦惠王八年派大良造公孫衍進軍魏國,破魏軍於雕陰,魏以河西地予秦。秦惠王九年,攻魏,取河東的汾陽,皮氏,及焦,曲沃。秦惠王九年,乘勝攻魏,取魏蒲陽,此時張儀勸說秦惠王把蒲陽歸還魏國,而且派公子繇到魏國去作人質。張儀又趁機勸說魏王道:"秦國對待魏國如此地寬厚,魏國不可不以禮相報。"魏國因此就把上郡十五縣獻給秦國。從此,秦國不僅把魏國黃河以西的地盤全部吞併,而且在黃河的東岸建立了東進的前進陣地。

    公元前322年,秦張儀自齧桑還而免相,相魏,欲令魏先事秦而諸侯效之;魏王不聽。秦王伐魏,取曲沃、平周。(秦惠文王還真是強勢啊,別人不認他做大哥,他就出兵打別人。)

    公元前319年,秦國進攻韓國,奪取鄢陵。

    公元前318年,韓國、趙國、魏國、燕國、齊國帶領匈奴一起進攻秦國。秦國派庶長疾與他們在修魚交戰,俘虜了韓國將軍申差,打敗趙國公子渴和韓國太子奐(huan,換),殺了八萬二千人。聯軍敗走。

    公元前317年,秦敗韓師於魚,斬首八萬級,虜其將、申差於濁澤。諸侯振恐。(又欺負韓國)這一年魏國退出聯盟,與秦國修好。

    公元前316年,派司馬錯攻打蜀國,滅掉了蜀國。蜀國從此成了秦國的糧倉。

    公元前314年,秦入侵義渠,得二十五城。秦國在西北地區佔有了大片的優良牧場。

    同年魏人叛秦。秦人伐魏,取曲沃而歸其人。又敗韓於岸門,韓太子倉入質於秦以和。

    公元前313年,秦右更疾伐趙,拔藺,虜其將莊豹。

    同年派張儀出使楚國,張儀以商於六百里騙取楚王與齊王毀約斷交,還派人去辱罵齊王。後齊與秦結盟。楚王因被張儀騙,出兵伐秦。公元前312年,秦師及楚戰于丹陽,楚師大敗;斬甲士八萬,虜屈及列侯、執七十餘人,遂取漢中郡。楚王悉發國內兵以復襲秦,戰於藍田,楚師大敗。韓、魏聞楚之困,南襲楚,至鄧。楚人聞之,乃引兵歸,割兩城以請平於秦。

    後張儀以三寸不爛之舌不但讓楚王放了自己,還讓楚國與秦國和好,後又遊說五國,使六國親秦。

    《資治通鑑》:惠王卒,子武王立。韓、魏、齊、楚、越皆賓從。

    秦惠文王開始繼位時,六國聯合伐秦,死時,六國親秦。這應該就是他最大的成就吧!

  • 6 # 歷史小李唐

    秦惠文王(公元前356年—公元前311年),嬴姓,趙氏,名駟,咸陽(今陝西咸陽市)人。戰國時期秦國國君(公元前337年—公元前311年在位),秦孝公之子。

    秦國曆史上第一位王(在此之前國君都稱君)。當時之世,七雄並起,除楚國外,最早稱王的是魏國的魏惠王(前344年),其後是齊國的齊威王(334年),接著就是秦惠文王了(前325年)。此後,韓、趙、燕、中山相繼稱王,周王室連名義上的天下共主都不復存在了。

    公元前337年,秦孝公病逝,19歲的嬴駟繼位。秦惠文王在位期間一共做了五件大事。

    繼位以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車裂商鞅。

    有兩個原因:

    第1個是,在秦惠文王還是太子的時候,一度觸犯了當時變法新規,正好當時有人反對新法,法令不好推行。於是商鞅就趁此機會實行法治,要拿太子開刀,但是太子不能受刑,就來處罰師傅。(就是公子虔,處以劓刑)這樣一下就立了威,法令暢行無阻,但是卻得罪了太子。秦惠文王繼位以後,越想越不高興,正好公子虔、杜摯等人趁機捏造說商鞅造反。於是秦惠文王便趁此機會,除死商鞅,受車裂之刑並滅其家。

    第2個原因是,秦惠文王剛剛繼位,從當時的情況來看,秦國的法治建設已基本成功,倒是獨掌大權的商鞅的存在成了秦國改革成果的最大威脅。秦國的法治建設是靠強力完成的,也就是商鞅所說的霸術。在法治建設完成後,秦國有兩個人是雙重性質的,秦惠文王和商鞅。他們由於擁有巨大的權力,既是法治的最強維護者,也是法治的最大危害者,而君主制下的法的象徵只能是一個人。像商鞅這種人,秦國不用,也必然是不會讓別國來用的。秦惠文王在除掉商鞅後,以商鞅造反查無實證,公子虔和杜摯等人純屬陷害為由,順手除掉了老氏族這顆毒瘤及其大量黨羽。從而鞏固了自己的權利核心。

    第二件事就是,用分權立相,任用張儀連橫破合縱。

    張儀,師承鬼谷子,學習縱橫之術,出山之後,首創“連橫”的外交策略,遊說六國入秦。得到秦惠王賞識,封為相國,奉命出使遊說各國,以“橫”破“縱”,促使各國親善秦國。接連遊說山東六國的王,不擇手段的讓其他國家背棄合縱聯盟,並且讓其他國家互不信任,自相殘殺。秦國最終坐收漁翁之利。張儀單憑一張嘴就為秦國遊說出許多領土。秦惠文王重用張儀連橫破合縱,是他一生中最大的亮點。對張儀,嬴駟求之,試之,任之,信之。在秦與到列國間複雜的邦交鬥爭中,多次逆轉危勢,擊潰五國滅秦之兵。繼孝公用商鞅之後譜寫了又一頁君臣合璧華彩篇章。

    第三件事是,東進攻魏。

    秦惠文王嬴駟,在鞏固權力之後,繼承秦孝公遺志,東進攻魏。公元前330年,秦國大良造公孫衍破魏軍於雕陰,第二年魏國就無奈的把魏國領土河西的地方割讓給秦國,作為魏秦修好的禮物。不過,秦國顯然並不想因此就罷休。公園前329年,秦軍再次攻魏,奪取河東的汾陽(今山西萬榮縣西南)皮氏(今山西河津縣)及焦(今河南三門峽市西南)曲沃(今河南三門峽市西南)。次年秦軍乘勝攻魏,取魏蒲陽(今山西隰縣)。魏國在秦軍數次強大攻勢之下,又被迫割讓上郡15縣(今陝西東北部地區)給秦。這一下魏國西線被打穿,防守上郡、西河郡的主力部隊全被殲滅,遭遇了三晉抗秦戰鬥中第一次重大挫折。

    從此,秦國不僅把魏國黃河以西的地盤全部吞併,而且在黃河的東岸建立了東進的前進陣地。這一切,讓秦國在面對六國時取得了一種得天獨厚的地緣優勢。從此,秦國便可以憑藉陝西、山西交界處的這條狹長地帶,進則東出爭天下,退則安然守雄關。

    第四件事是,吞併巴蜀,手握天下糧倉。

    公元前316年,司馬錯、都尉墨等人從漢中經牛道伐蜀,蜀國滅亡。接著,司馬錯又進一步攻滅了巴國和苴國。公元前312年,秦將魏章又攻取漢中六百里地。從此,秦國關中平原和巴蜀連成一片,不僅解除了楚國對秦國本土的直接威脅,而且基本解決了糧草不足的難題,極大地提高了秦國的國力。為以後對六國用兵,後勤補給得到了保障。尤其是之後的長平之戰,如果不是秦國擁有巴蜀之地,後勤補給,糧草可以源源不斷的運過來,硬生生的耗了三年把趙國給拖垮了,趙國和秦國誰輸誰贏也不一定。

    最後一件事情是北平義渠,穩固了自家後院。

    義渠是匈奴的一個分支,是當時秦國在西北部最強大的一個少數民族政權。義渠佔有今天的陝西北部、甘肅中北部和寧夏等地。義渠憑藉騎兵特有的機動性對秦國的邊境進行劫掠,甚至曾經侵入到秦國的洛河流域。正是義渠的巨大危害性和破壞性,才使公孫衍能夠說動秦惠文王暫停攻魏而轉為攻義渠。秦國對付義渠這些遊牧民族的辦法主要是燒荒,很有效果。遊牧民族不敢靠近牧草被燒光的秦國邊境,以避免大批馬牛羊被餓死。秦惠文王七年,義渠發生內亂,秦派庶長操趁其自相殘殺,平定了義渠。義渠的力量遭到了很大的削弱。秦惠王十一年(公元前327年),秦國在義渠設縣,義渠稱臣。 [8] 秦惠文王更元十年(公元前315年),秦伐取義渠二十五城。秦國在西北地區佔有了大片的優良牧場。

    秦惠文王在位26年,這期間,他重用張儀、樗裡疾等賢才,外交軍事兩手抓兩手都硬。東出函谷,西並巴蜀,還向南攻下了商於之地,遏制了楚國;向北又擊敗義渠,取二十五城。連翻擊敗魏、齊、楚等當世大國,從鞏固變法,富國強兵以後,平定自家後院,手握富饒糧倉,東出函谷至黃河以東,背靠天塹,以俯視之姿問鼎山東六國,惠文王不愧為一代雄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未來五年,從事西點行業有發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