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手機使用者71440698141

    現在評職稱由於利益關係,所以造假的比較多,比如我們這裡聽說進職也有規定(通常都不對老師公佈的);要是一線教師,每週上課要達到12節,近三年要當個班主任,要有教學論文等等,可事實上進職稱的大部分都是學校的領導班子,他們有的教一個班的物理,一週才三節課,有點教一個班數學,一週才五節課,還有的教一個班思品才二節課,關於論文通常也只是交給老師們去寫的,可是他們進高階職稱的時候都過關了,這說明進職稱造假是完全沒有關係的,只要你有本事搞到指標就可以

  • 2 # 雲霧128230455

    對教師評職稱,網上一片喊打之聲,估計是工作一段時間,評不上職稱的人居多。總想問一下,不評職稱,有什麼高招促進教師提高教學水平,當好班主任,研究教學方法,遵守師德師風?如果沒有一個機制促進教師成長,其結果傷害的是教師隊伍本身,禍害的是下一代甚至幾代人,影響的是國家的未來。教師職稱應該評,關鍵是要進一步最佳化。教師本身要調整心態,都能上高階的職稱,那倒是無意義之舉了。

  • 3 # 莽原1

    關於職稱評定,我以為順其自然比較好。評上了,固然值得高興;評不上,也不要怨天尤人,牢騷滿腹。 我所在的縣,實行“退一進一”的政策,有高階教師退休了,才有可能有人補上去。2014年評的高階職稱,到現在還沒有掛鉤。

    今年的職評,縣教育局、鎮教育組、學校裡不上課的老師,都不能參評。近幾年,學校裡能評上的大多是教齡比較長的老師。

  • 4 # 北斗7389

    世界上最公平的,最不合理是中國教師職稱工資制度。幹同樣的活工資不一樣,幹輕鬆的活工資高,三十年教齡不如二十年教齡工資高,太不合理,立刻要求取消職稱工資!

  • 5 # 中醫藥拔罐

    教師職稱與工資掛鉤,是最不合理的。

    職稱評聘與各種活動論文等掛鉤,就更不合理。

    教師的工作物件是活生生有思想有觀點有觀念,來自不同的家庭教育和希望的孩子。他(她)們都有各自的思想、目標和理想等。

    教師是不可能滿足所有人的理想的。

    農村人都知道:下種要選好種子,…

    工廠工人都知道:給的好材料,浪費更少,…

    教師都不知道,自己接下來的種子和材料是咋樣的,…

    但是,所有人都希望收成最好!

  • 6 # 甲乙54

    這多年的實際明擺在哪,還用再問嗎?除產生社會不公平磨滅了廣大教師積極性,滋長了學術研究的偽真性,還有什麼?從一個學校一個學校查一下凡是袱得高職稱的有多少人是同行教師表率的?

  • 7 # 鬱水老九

    關於教師職稱,能說的太多了。評職晉級伴隨著老師們整個教學生涯,不光是一種榮耀,更看重的是那每個月多出來的工資。同一個學科教師,同一個辦公室,相同的工作量,如果有人是高階職稱,而有的還是初級職稱,那麼這種不公更能摧毀一個人。每年都有教師關於評職稱而抑鬱跳樓的事件,難道還不能引起相關部門的注意?職稱改革勢在必行。至於怎麼改我說了也不算,但是現行職稱有什麼弊端我是清楚的。

    1、收入不均。這也是每個教師最關心的問題,每一檔職稱工資差距都挺大的,如果同時進校的兩位老師,有一個是副高了,另一個還是初級,那麼他們的收入會差一倍以上。

    2、名額稀缺。每一個學校職稱都是固定的,多少高階,多少中級,都是有規劃的。越往上越稀少,就造成中級職稱的評不了高階,長期佔據中級名額,這對於年輕教師來說就是一個災難,年輕教師本科生在工作一年後會定初級職稱,如果遇到這種情況,也許10年,20年,都評不了中級。

    3、低能高聘。經常聽教師朋友說的一句話就是某某教學成績還沒我好,還是高階教師呢?高階職稱不代表高教學成績,大家都懂,在我國都是人情社會,其中一部分高階教師難道就真的是憑自己本事評上的嗎?不能否認,還是有一些高階教師是有真才實學的,但是往往就是那麼一部分人會讓整個群體都蒙羞。

    4、高薪養老。大多數高階教師應該都已經白髮蒼蒼了,對於這樣的老教師我打心裡是敬重的。學校在安排工作的時候會考慮給他們比較清閒的工作,而不會再在一線奮鬥了,這樣的安排也合情合理。但是我想說的是某些高階教師,年級不大,也許是真本事評上了,但是我想更可能的是你家親戚夠本事吧,總之就是40歲不到就是高階教師了。然後會順理成章的退居二線,讓我氣憤的是在我們學校就有一個,拿著全校最高的工資,幹著最休閒的工作。你叫全校教師怎麼想?能不抑鬱嗎?

    5、領導權威。一個學校官威最大的那個人就是校長了,關於這個學校評職稱的事基本都聽他的,怎麼考核都是校長室說了算,普通教師能做的就是儘量在往年的基礎上去增加自己的評職稱籌碼,也許辛苦準備了好幾年,一個校長會就可以把你否決。別以為學校就是一片淨土,拉幫結派的應該會有不少學校吧?

  • 8 # 使用者453682152133

    看看我們省的評職稱再說吧!首先要上公開課即優質課。這個優質課怎麼上呢?先寫好教䅁,再由學校的所謂教研討論、研究制定好教學流程,再讓這個所謂要參評的優質課老師上公開課,一次不行再上第二次。把學生和老師整的半死。然後再到網上東摘點西抄些拼它個幾千字的論文發表,大功告成!這些人大多數都是些領著薪水不上課的傢伙,他們有的是時間去弄這些東西。一線教師整天上課,批改作業,寫教案,哪有時間去折騰這些事情呢?個人認為這樣的課不叫優質課,只能叫示範課。論文就不要說了太假了。教學論文應該結合自己的教學過程中總結出某個教學方面經驗交流探討的文章。這樣的職稱評的才有意義,才能促進教學的有效性。

  • 9 # 赤橙黃綠青藍紫518

    對於教師的職稱評定,我想每一名中小學教師都會有很多話要說。因為職稱評定關係到廣大教師們的切身利益。

    我要說的話是教師職稱評定首先要做到公平合理,儘可能地減少人為因素的干擾。要制定出臺一整套法規式的職稱評定細則,做到科學化、制度化。有的地方對教師平時進行量化管理,職稱評定的時候按留檔分數高低依次決定職稱的評定結果我覺得就挺好。

    明確學校領導幹部在職稱評定工作中的職權範圍,一把校長應該只有組織權、稽核權,不應該有具體的評定權。真正杜絕學校主要領導左右職稱評定的現象。有效消除老師們對職稱評定的誤解怨氣。

    教師在晉升中級職務和高階職務後,被學校及上一級機關聘任後,工資待遇會有較大幅度的提高,同等條件,能力又難分上下,有的老師透過職稱評定晉級了,有的老師卻遲遲評定不上,這的確是非常考驗相關老師們的心裡承受能力的事。好多老師在職稱評定的過程中都會有這種感受。

  • 10 # 小姚仔

    說到職稱與積極性的關係,我還真看不出。你說評上的有積極性,還是沒評的有積極性?一定要說有的話也只是評的這幾個學期裡有而已。

  • 11 # 都好才真好

    職稱已經成為當前老師們的最大追求,膨脹了老師們的功利心理,拉大了老師們之間的收入,因此老師們的心態、心理不平衡,怨聲載道,出工不出力,消極怠工,為什麼?評上的逐漸不帶課了,評不上的沒希望了。一個學生的成績或者一個班的成績,乃致一個學校的成績僅僅是那幾個評上職稱的老師幹出來的嗎?再說,為了促進教育教學進步,用這種互相追逐功利的方式競爭,是健康的方式嗎?由此看來,教育從這一制度本源就扭曲了教育所承載的任務!結論不難得出:職稱有沒必要存在?有沒有必要徹底改革呢?

  • 12 # 海峰原創

    職稱,在教師隊伍中比之其他部門更加重要。因此職稱評定也就更讓廣大教師牽腸掛肚。做為恢復高考後第一批師範大學生,畢業後,原本可以留在大城市,為了照顧家人,回到了小縣城一個重點學校,開始教初中,然後教高中,直到現在。

    1、評職稱,除了一系列指標要達到,一系列條件要合格外,還有就是評。一個評字,道盡無限意蘊。我曾申請了兩次高階,都沒過,也就是沒評上。不是條件和指標沒有達到,而是名額有限,沒“評”上。拖了三、四年,直到我一個本家親戚,有了點權力,才評上。

    做為普通教師評職稱,教學內事情,包括論文,都可以努力做好;而教學外事情,真說不清。

    2、職稱評定真是不好評,暫不說公平、公正,先看一看構成。一是學校校委會成員,會佔很大比例。第二,各方面綜合評價突出之優秀教師,或者學科帶頭人。第三,按部就班升級升上來,或特別政策括號括進來之老教師。

    3、對於第二部分,沒什麼可說。這是一個學校之品牌和象徵,大家都沒得比;對於第三部分,人們心理雖不太認同,但出於關愛,也不好說什麼。

    4、引起較多之議論為第一部分,對於校委會成員應不應該評職稱,原本就有爭議,再加上操作時優親厚友,就更讓人感覺失衡,甚至產生不滿情緒。

    5、教師職稱改革,也是教育改革一個重要方面,目前在執行過程中出現了一些雜音,出現了一些偏差。評職稱之過程,就是一部名利場之傳記,跑關係,烤大火,無所不用其極,各種招數,各種手段,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

    硬是把講臺當擂臺,把田徑場,變成了角鬥場;弄得道德淪喪,人心惶惶。

    6、就是讓人相對覺得合理些,教學分解指標來說。也有人對是好學生成全了好老師,還是好老師帶出了好學生爭論不休。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嘗試過將入校報到時,前一百名學生,相對平均分配到每個班,老師也相對均衡,來調動全體師生積極性。經過三年,高考結果出現下滑,第二輪,又採取了變相重點班和平行班之套路。

    7、當然,任何一項制度和規定,都不可能完美無缺。對於我們,更應該看大局,看這項制度和規定對於事業之推動效果,對人們積極性之激勵。

    8、公平正義,比太陽還要有光輝。而現實中,這種感覺總讓人覺得差強人意。為什麼會這樣,我覺得有幾方面之原因;一是制度本身是否嚴謹,二是規則是否合理,三是任何一種模式,總會讓部分人受惠,那些沒有受益之人,能否透過其他方法,有所補償。

    9、教師的職稱評定,需要在制度上和程式上更加完整些,以顯得更加科學、更加公平和公正。

    朋友:看完了,順手關注;是積善之舉,必有福祐!

  • 13 # 知足常樂ZC光

    國家、政府和社會上的一些資訊總是說要提高教師待遇,我認為自然晉升職稱(到了年限就晉級)也是提高教師待遇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

  • 14 # 木頭人6468

    想說的太多,但有用嗎?

    還是說說吧,首先:為什麼需要有名額比例,這個比例的依據在哪?

    其次:如何體現公平性,和工資掛鉤的職稱究竟體現的什麼?如果是體現能力和工作量的話是否真正有體現,如果體現的是教齡是否又真正體現了?即然啥都體現不了為啥還存在呢?

    再次:小學教師,中學教師(這裡指初中,當然也有部份高中),評副高或正高職稱?我想我們國家真有這麼多教授?名真能符實?糟踐教授這個稱謂。

  • 15 # 無可替代148283891

    取消這個制度挽救教育吧,搞得幹群關係緊張,教師之間勾心鬥角,在這麼下去教育……。再不取消的話請繼續收看由職稱引發的血案吧!

  • 16 # 星星知我心279

    我覺得職稱沒什麼問題,問題是指標太少,農村學校更少,導致同樣情況的老師有人評上了,有些評不上,矛盾很大,建議增加指標,尤其增加農村學校指標,讓夠資格的老師都能評上。再就是縮小收入差距,還有就是教師職稱就是教師專用職稱,行業行政人員不能佔用指標。

  • 17 # 安安爸爸794

    職稱人為因素太多,已經成了領導腐敗的土壤,我們學校很少有人安心教書了,都是年末想法設法給領導送禮,跑關係評優秀,有的人一節課不帶偷偷摸摸連續5年都是優秀,何談公平,何談調動教師工作的積極性!

  • 18 # Flowerflower892

    職稱簡直就是我的惡夢,整天吃不香睡不好的,感覺像個精神病人一樣,也經常勸自己看開些,看淡些,可每次看到那些人得意洋洋的樣子,總覺得自己心裡有根刺,又彷彿吃了個蒼蠅一樣噁心。

  • 19 # 慢熱1945126

    多勞多得,勞好多得,這是三歲小孩都懂的道理,可是職稱卻違背這一基本人性,幹著同質同量的活,中小學教師之間工資卻相差幾倍。主要是職稱決定的,甚至不乏勞少多得的現象!這顯然不符合公平,和諧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一,聘評為高階職稱後,一勞永逸。因此,許多人為評上高一級職稱,你爭我搶,同學科相互封閉,還有一些人產生腐敗。 二,有些評上高階後得過且過混日子,帶很少的課或不帶課卻拿高階教師工資,這是標準的在吃大鍋飯,並且站居崗位數。不利教育教學的發展。 三,職稱怎麼評上的大家心裡都有數。所以現實中職稱高的教師很多能力並不高。有的職稱雖低而代課又多又好,工資卻很少,有人忽悠說年齡大了工資就高了。可是年齡大的也有很多老實人評不上高職稱的,代課能力也不差,怎麼解釋。晉級還有名額等種種限制!讓年輕人看不到希望!所以近年有不少年輕教師辭職也不難理解。應該鼓勵教師終身從教,教師工資應側重教齡和績效而不是職稱。職稱不能成為終身的福利。

    因此,希望英明的領導一定要改革職稱工資制!至少要縮小這種不公平的巨大工資差距!才能讓年輕人安心教書,否則將很少有年輕人願意當教師。

    按教齡,按工作量,按績效發工資,能力強的年齡大的照樣高工資。所以只有沒能力的,不想代課的教師才害怕取消萬惡的職稱!

    或者和公務員一樣,按年限自動晉級,能力出眾和發表有價值論文的可以提前晉級或發獎金。簡單合理的方案為什麼不能實施呢?

  • 20 # 思維數學小課堂

    作為新教師,看似非常遙遠,在學校是那麼多教師沒有拿到職稱,都似乎在等著自己 的職稱機會,所以對於青年教師更加難了。

    一是教師多,而職稱的指標少。每年很多教師都想去評上職稱,但是那麼多,誰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輪到自己,因為自己不是領導,很多不知道領導會給誰。而且很多事情似乎都論資排輩,所以怎麼說也輪不到新教師。

    二是新老師,不肯屈服領導的管理。新一代的教師,似乎看待很多問題看不慣時,都會跳出來說幾句,所以領導不好說話,面子也過不去。所以沒有領導好過,評職稱你說會給你嗎?但是領導的管理問題本身存在,只是很多老教師要不已經麻木習慣了,要不就是已經被磨滅了鬥志。

    所以評職稱的過程並不是順利的,但是希望改革能帶給更多機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硬筆書法練習了三年的水平,請大神指出不足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