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愛民國風
-
2 # 審山
我認為是進入養老院比較妥當,因為大家都是老人,當到了大家都年齡稀老時候,自顧自也來不及,萬一幾個老人生病了送醫院,那麼是阿叫爺,完全處於無法動,抱團養老不可取,建議進入養老院是十分必要的,而且照顧得十分周到!
-
3 # 閒人愚見
很難行得通。之所以難,就難在有的人總斤斤計較,錢多了,錢少了,幹多了,幹少了,吃多了,吃少了等等。同學聚會,AA制都產生矛盾,女同學說,她沒抽菸喝酒,AA制不公平。所以,抱團養老,必須能包容,大度不計較才行。
-
4 # 柳花芬
這個方案個人認為可以落地!因為中國目前出現老齡化現象!
真正有人願意去為老年人提供這樣的場地,讓老年人在一起豐富娛樂活動,開闊心胸!一定是利國利民的專案!!!
-
5 # 無奈的人1968
抱團養老是以後的發展處勢,這樣自由度高些。二個興趣愛好差不多的人在一起,相互有所照應,生活成本也低些,可以請一個保姆打理一下雜事。如果有什麼不快,隨時可以散夥
-
6 # 東方錢幣行
我覺得很難,因為人到老年後大多數的人都很固執,性格古怪,工作了一輩子了,也讓人管了一輩子了,可下閒下來恢復自由身了,很難受人約束了,都願意做點自己喜歡的事,不願去隨幫唱影了,對有些事還非常看不慣,又沒能力和耐心去協調,原生的家庭習慣很難改變,在讓他、她去適應和妥協新的事物和環境一定會不和諧的,我想老年後,能動,能自理的儘量在家養老,適當的去參加一些社會活動,不能自理了,根據自己的經濟條件選一個適合自己的養老院去安度晚年最好!
-
7 # 老人家一小樓又東風
這個問題應該是受條件的限制,同等條件的有可能,經濟收入差距太大的,有共同語言及需求的有可能,並不是說所有的老年人都可以抱團養老的。
-
8 # 墨菊九朵
行的通,合的來就一起抱團養老,合不來誰愛走誰走,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抱團養老的基本方式不變。[贊][贊][玫瑰][玫瑰]
-
9 # 使用者6341768444149
我讀中學時,一女生在河邊洗衣服,肥皂掉到河裡面去了。河水很深,幾個女生一商量決定一個拉一個潛到河裡去撿。說好了無論如何不能鬆手。後來來了一個男生,聽她們一說嚇了一跳,他潛到水裡把肥皂撿上來了。
你說老年人抱團養老能行嗎?就像這幾個女學生能把肥皂撿上來嗎?[流淚][流淚][流淚]
-
10 # 藍天劉392
看在哪裡住,城裡人有退休工資可以抱團養老。這是硬體。從發展趨勢看,隨著老齡化日增,獨生子女多,子女壓力山大,無暇顧及父母,抱團養老,互相照應,子也安心。農村就不行,農村老人每月只有幾十元養老錢,不足以應付抱團養老,農村老人也閒不住,七十歲還喜歡在田園裡動一動。當然,隨著黨的政策好,農村老人福利提高,作為子女也樂意讓老人抱團養老,自己也安心在外打工。一舉兩得。
-
11 # 使用者2248072076479
我對養老的理解是不能自理以後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養老,他們的抱團養老實際上是又 能唱又 能跳又能幹活的組成一個團隊,過退休後的幸福生活,我跟一個唱歌的團隊旅遊了一次,他們說冬天去海南,夏天去山東海邊,還 問我會不會烙蔥花餅,我說會,結果家裡有事沒能成行,短期一塊玩是很愉快的
-
12 # 商界光頭頑童
隨著技術的發展,很多行業都會出現抱團的現象。
未來只會出現兩個社群,一個是家族社群,一個是興趣愛好社群同種愛好的人會越來越走在一起,抱團做大家都喜歡做的事情。
抱團養老也是一樣同種興趣愛好的老年人會越來越走在一起,大家相互支援,相互鼓勵,相互關懷,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其實從母系是到父系時代,進入農耕到工業時代,到今天的資訊時代。你會發現越來越多,興趣愛好的人會進入同一個圈子,最後有可能會生活在一個社群裡面,不一定是以前認識的人。
-
13 # 手機使用者58788829071
不可能抱團養老,如果有兒女,如果有老伴,如果抱團的某一人斤斤計較都不可能抱團養老,相互關係不錯大家經濟差不多玩個年把,應還可以
-
14 # 瑜249859681
自己家的兄弟姐妹可以,老了在一起養老,孫子輩放在一起帶,能動的時候分工合作,年老體弱了,請兩個阿姨,一個做飯,一個做家務。
-
15 # 沿流溯源
不少老年人要抱團養老,能行得通嗎?
老年人抱團養老,能不能行得通,關鍵在於如何“抱團”。老年人年紀大了,社會閱歷豐富,歷經人世滄桑,一般對社會人情世故看的都比較明白,也淡泊名利 。
如果一群老人抱團養老的目的,是為減少給孩子們帶來的不必要的麻煩和負擔,以至於為減少孩子們家庭的生活壓力和拖累,讓孩子們能集中精力放在學習和工作上,是值得提倡的。
一、利用社群的老人活動場所,一群老人聚攏起來,組織成一個“大家庭”,進行養老,還是能行得通的。
1.每個老人都保持自己與兒女通訊,且24小時不間斷。
為什麼每個老人要和子女保持良好的通訊關係呢?
①有些老人畢竟年邁,人老體虛,患病的機率在大大提高。從安全起見,需要和子女有密切的通訊聯絡。
②經常與兒女間自由的通訊,既了卻老人與子女間的相互牽掛。
2.一群老人包團養老好處在於:
①老人之間的相互抱團,說明他們之間相互都比較瞭解,且心氣相通。
②既然能抱著一團的老人,說不定,老人與老人的經歷和性格也大致相當。
④這些抱團的老人,始終會處在一個無憂無慮的、“沒大沒小”的、毫無拘束的,自由自在的環境中。既利於心理健康,也利於身體健康。
⑤能抱團養老的老人,自然而然會形成一個大集體。這樣的話,誰有了困難、誰有了疾病,大家都會同心協力的幫助和照顧。
3.一群老人抱團一起養老,需要一個認真負責的社群領導幹部,對老人做些日常的管理和護理工作。
①統籌規劃管理好老人們的日常開支,和經濟支出。
②監督老人們日常生活起居和身體鍛鍊。
④組織老人出去旅遊,參觀學習。
⑤對有特殊的興趣愛好的老人,鼓勵他們去上老年大學;並講他們的特殊專業知識,多加推薦給相關部門,在他們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做些對社會有益的事,即滿足他們的願望,也有利於他們的身心健康。
二、利用社群原有的養老院,一群老人聚攏起來,組織成一個大家庭,進行養老,也是能行得通的。
1.現有的養老院,可以騰出一個相對獨立的養老場所,提供這些抱團的老人養老。
2.一群抱團的老人在養老院裡養老,同樣需遵守養老院的紀律規則。
3.養老院,應積極的提供以抱團老人養老的休慼相關的服務內容。
以上還有很多情況和內容可以列舉,老年人要抱團養老,既利於老人的身心健康,也利於社群“模組化”的具體管理,也能適當的節約成本。 更利於社會的安定團結。所以說,老人包團養老,是行得通的。
-
16 # 夕陽園夢507
能自理,咋做可以,只要合意均可,不能自理了,誰和你抱呀?就是想抱團,能堅持下去嗎?老人抱團,就圖個樂趣,開心,你行動不自如了,誰抱你樂呀
-
17 # 哈蜜瓜1217
我認為一半一半吧,有一種豁達開朗不太計較的人可以抱團,有一種比較固執,不太愛言語的人,就不太好合群,就不適宜抱團,所以要因人而異,找一種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
18 # 內蒙老朽
為什麼要抱團養老?不抱團就不會養老嗎?你自己沒有足夠的養老資本,啥團都沒用。安排好自己的養老生活才是硬道理。
-
19 # 喬一二
肯定行不通,這好比先前吃公共食堂,大家都不滿意。好多兩口子都搞不好,不要說老人抱團養老。極個別志同道合的可能能過一年半載。
-
20 # 觀1世1界
所謂抱團養老,只是民間在討論,還沒有聽說過哪兒已經實施了。用哪種形式抱團也是在探討。老人都是實在力不從心了才想辦法,稍微能動彈都是自食其力。現在討論抱團養老都是假設在健康老人上的,沒有從年老體衰,癱瘓半癱瘓,神智晃忽痴呆等等去考慮,所以這種討論沒有實際意義。
我們的同學都有70多歲了,想串聯一些同學一起住進一個養老院,大家都說好,但要在80歲以後再說。想想,80歲以後是個什麼狀態了吧,恐怕那時已不在乎在哪裡養老以什麼形式養老了,再說自已也說了不算了。
我曾經聽一種說法:死不害怕,是怕老,老不死。過去覺得這話不可思議,現在真的切身體會到了。
回覆列表
我覺得行不通,人們性格脾氣不同,生活起居習慣各異,身體狀況差別不一,聚一起出遊活動等短時間還能相互照應體諒,長期在一起必定會因以上及各種原因出現分歧,由此影響到友誼和身體等方方面面,繼而無法共同居住養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