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董力12
-
2 # 珉山
林海雪原是一部解放初東北剿匪的史詩小說。作者描繪出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和壯美河山。人物刻畫精準傳神,故事情節引人入勝,是一部反映時代風貌的力作。由此改編的樣板戲《智取威虎山》電影《林海雪源》老新版都取得了極大成功,這無不說明原作的生命力和影響力。我本人對《智取威虎山》情有獨鍾,經典唱段耳悉能詳,打虎上山更令人蕩氣迴腸,終生難忘。天王蓋地虎,寶塔鎮河妖。
-
3 # 民國年間那些事
《林海雪原》是著名作家曲波根據自己經歷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也是一部家喻戶曉的紅色經典,塑造了少劍波、楊子榮、小白鴿、座山雕、蝴蝶迷、鄭三炮等眾多栩栩如生的文學形象。1957年,《林海雪原》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不到一年即發行55萬冊。據曲波夫人劉波介紹,1960年代初期,曲波有一次去北京醫院看病,無意中遇見賀龍元帥。賀老總得知他在一機部工作,就問:“一機部有人寫了一本《林海雪原》,你知道嗎?”曲波愣住了,只好說自己就是作者,賀老總聽了很高興,拉著曲波的手向周圍的人介紹,曲波回家後對妻子說:“萬沒料到賀老總也看了這本書。” 1960年,八一電影製片廠將小說中“智取威虎山”一節改編成電影《林海雪原》,引起了巨大轟動;此間,現代京劇《智取威虎山》也搬上舞臺,成為八部“樣板戲”之一併拍成電影;近年來,《林海雪原》又被重新演繹,以各種新穎的形式拍成電影和電視連續劇,深得廣大觀眾的喜愛。
小說作者曲波是山東黃縣人(今山東省龍口市),抗戰期間曲波一直在膠東軍區工作,曾任文化教員和連、營指揮員。1945年底,曲波隨羅榮桓從黃縣渡海去東北,擔任了牡丹江軍區二團副政委,這時他才是個22歲的小夥子。當時抗戰剛剛勝利,國民黨政府收羅一些偽滿潰兵、警察憲兵及土匪武裝,組成“中央先遣挺進軍”,以便控制東北。1946年初,東北民主聯軍以師旅為單位分散到東北各地,清剿殘餘偽軍和土匪,建立根據地。此間,曲波率領一支驍勇善戰的小分隊,深入牡丹江一帶剿匪,建國後,曲波根據這段經歷創作了長篇小說《《林海雪原》。
《林海雪原》講述的故事是曲波和戰友們的親身經歷,書中“203”首長少劍波其實就有曲波自己的影子,而小說中那位可愛的小分隊衛生員“小白鴿”白茹,其原型據說就是曲波的妻子劉波。《林海雪原》中關於愛情的描寫也成為那個年代許多年輕人的愛情啟蒙,其中許多段落一些讀者甚至能夠倒背如流:“她的腳步像她的心一樣,是那樣地愉快,像飛騰一樣地跑回小隊部。她想出其不意地出現在劍波的面前。所以當她一跨進正間門時,便躡手躡腳地向劍波的房間走去。”
遼瀋戰役中曲波受重傷,後來轉業到地方工作,他經常回憶起當年戰友和往事,同事們也愛聽他的剿匪故事。曲波在《林海雪原》後記中寫道:“及抵家,一眼望見那樣幸福地甜睡著的愛人和小孩子,一陣深切的感觸湧上我的心頭……我的宿舍是這樣的溫暖舒適,家庭生活又是如此的美滿,這一切,楊子榮、高波等同志沒有看到,也沒有享受到,但正是為了美好的今天和更美好的未來,在最艱苦的年月裡,他們獻出了自己最寶貴的生命。”1955年,曲波調北京一機部工作,小說也在這一年完成,《人民文學》選發了其中的《奇襲虎狼窩》一章,並在“編者按”中這樣介紹:“作者是一位解放軍的軍官,現在工業部門工作……這本書將是我國文學創作上的一個可喜的收穫。”
-
4 # 欣可為
受京劇«智取威虎山»的深刻影響,長篇小說«林海雪原»是我從小夢寐以求的精神"美食"!從京劇中的故事情節感到,這部小說中反映的人民解放軍在茫茫林海雪原剿匪的故事一定非常精彩!直到自己上了高中,才終於從學校圖書館借到一本,真是如獲至寶!
說起這部反映解放戰爭時期,人民解放軍在毛主席和共產黨的領導下,克服難以想象的困難,機智勇敢,消滅土匪,領導人民實行土地改革,勞苦大眾翻身解放的小說作品,故事扣人心絃,情節引人入勝。真是一部建國後的優秀作品!回憶解放戰爭的歲月,無數的先烈為了新中國的誕生付出了寶貴的生命,正是他們的英勇犧牲,才換來了今天和平生活。作者說過這樣的一種感受: 忙碌之餘,回到家中,一眼望見那樣幸福地甜睡著的愛人和小孩子,一陣深切的感觸湧上心頭……,我的宿舍是這樣的溫暖舒適,家庭生活又是如此的美滿,這一切,楊子榮、高波等同志沒有看到,也沒有享受到,但正是為了美好的今天和更美好的未來,在最艱苦的年月裡,他們獻出了自己最寶貴的生命。這是作者發自內心的真切感受!經歷過戰爭年代的人,他們對於和平的幸福的感受是現在的人體會不到的!經歷過戰爭,方知和平的可貴!
經典作品應該永久傳承,衷心希望祖國昌盛,國泰民安!雖然社會在不斷前進,不斷髮展,但我們不能忘記過去。這部長篇小說應該成為教育青少年的優秀作品,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永遠懷念和敬仰逝去的先烈們!
-
5 # 奇思奇談
紅色小說,有人說文學性差,但少年時代這部小說深深吸引了我,課外時間,我曾如飢似渴閱讀,現在想起來,我的閱讀大部分是小學和初中完成的,紅巖,紅日,紅旗譜,創業史,李自成,烈火金剛,野火春風斗古城,鐵道游擊隊,呂梁英雄傳,甚至八個樣板戲的劇本都看過了,好多臺詞,好多情節深深烙在腦海,有人說沒有意義,我這麼想,如果我生長在現在,整天泡網咖,玩榮耀,哪個更有意義?
-
6 # 大海125112320
紅色經典中最精彩的一部小說了(沒有之一),裡面有奇襲,智取等等情節而且驚險刺激一氣呵成不託泥帶水,大可以與現在的美劇劇情一拼,總之鬥智鬥勇諶稱那個年代的高智商燒腦小說,甚至還有類似“無間道”的情節,個人認為作者曲波很有才華,這種故事結構現在看來也很優秀。
-
7 # 19860501聞雞起舞
《林海雪原》這部小說是我一生難忘的記憶。在六七十年代貧困的農村,看電影不多,互相借書看是打發無聊時間的最佳選擇。因為書少,我捧著一本殘破不全《林海雪原》,看了一遍又一遍,裡面的人物及故事情節都熟記得背下來了。如小分隊的官兵少劍波、楊子榮、劉勳蒼、孫達德、欒超家、高波和白茹等;土匪座山雕、許大馬棒、蝴蝶迷、一撮毛、小爐匠等,至今還記憶猶新。故事情節跌宕起伏、曲折離奇、扣人心絃和引人入勝;描寫少劍波與白茹的愛情既純真甜蜜又矜持含蓄,令人憧憬遐想。感謝作者曲波在那個文化生活極度匱乏的年代,給予我們美好的精神食糧,陪伴我度過那段艱辛難忘的時光。
-
8 # 南山騷客
《林海雪原》,在當代文學史上舉足輕重,是八大紅色經典之一。承載著一帶人血與火的記憶,寄託著人生理想,以及一代人的精神風貌,愛恨情仇;也影響了青年一代的價值取向,情感追求,理想追求。
《林海雪原》的魅力在於,真實而震撼的現實主義筆法,充滿英雄主義的浪漫色彩,是當代的英雄傳奇。繼承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養分,是中國傳奇小說、英雄小說在新時代的結晶,遙相呼應的經典,珠明玉潤,光耀文壇。
-
9 # 愛吐泡泡的小丑魚
在那個崇尚英雄激情澎湃的時代,《林海雪原》及英雄楊子榮橫空出世,整整影響了幾代人,將革命英雄主義演繹到了極致,成為了時代民族精神的脊樑,成了人民心目中永恆的經典!
-
10 # 手機使用者張和新
這本書是那個年代的經典作品,曾經影響了我們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的成長。崇尚英雄,為人民為祖國不懼生死,是那個年代的價值觀。該書就是迎合了時代感,才深入人心,得以傳頌。 如今時代變遷,價值觀不一樣了,很少有人再去探索書的內涵。不少人把那個心思放到所謂真實性,藝術性和人性化的猜疑上,甚至懷疑詆譭醜化英雄形象。這不能怪他們,他們沒有親身經歷體驗。可氣的是新編影視的編劇導演的胡編亂造,離奇古怪,看似神話了英雄,其實是拿歷史搞笑,很不嚴肅,很不負責。
-
11 # 細雨縹緲孤影回
《林海雪原》是一部很不錯的小說,它反映了土匪的殘暴和剿匪的艱辛,現在,又一部林海雪原電視劇開播了,可惜了,昨晚安徽臺墦放的第六集中,小分隊集結即將出發,少劍波表態:″不成功,則成人"和田副司令講話中″班師回朝"毀了這部劇。連國民黨出戰表忠心和封建王朝班師回朝都出在人民軍隊軍官口中,連其碼的常識都沒有,可見編劇,導演,還有演員的政治常識都不知道,可悲。
-
12 # 悅讀能量師開心
《林海雪原》因一部林更新、張涵予主演的《智取威虎山》而再度成熱搜小說。其實智取威虎山不過僅僅是《林海雪原》故事裡的一小部分。
“以最深的敬意,獻給我英雄的戰友楊子榮,高波等同志!”這是曲波先生的回憶文,也是他的經歷他的故事還有他想說的話。
我想這部小說的價值,在於傳遞給世人正能量的價值觀和感情:
1.國與家連在一起
無論是在那個風雨飄搖的四五十年代,還是在和平發展的二十一世紀,不變的是國與家。有國才有家,沒有國哪來的家。
2.獨木不成林
戰爭年代戰友之間生死與共,可以為彼此放棄生命的情誼。這種感情真正超越了生死。而無論在任何時候,國難面前,軍民都是一體,中華兒女必須抱成團。
3.同生共死的愛情
有種感情讓我覺得震撼,並非纏纏綿綿到天涯,而是生死與共,在困難的日子裡彼此支援,互相扶持彼此相愛的人無論怎樣都會在一起,這也是戰鬥中孕育出來的愛情。
-
13 # 海浪175942152
《林海雪原》的作者曲波,山東龍口人,就是智取威虎山裡的少建波,給我們留下這部佳作,現在《林海雪原》又搞出來新版《林海雪原》,可以說故事情節完全被導演意思化了,真實的《林海雪原》傷心的哭了
-
14 # 大浪淘沙151618658
這部小說太感人了,我是在在上高小(完小)的時候,在煤油燈下讀完的,大概讀了十晚左右。讀到哪兒都如身臨其境的感覺,隨書中悲而悲,隨書中樂而樂。看完後能將厚厚一本書大體能連續講下來。才播的電視劇《林海雪原》胡亂歪曲,搞笑,誤導年輕人,越看越生氣,再也不看下面幾集了。
-
15 # jin趙雲
說《林海雪原》很多虛構成分這話本身就是外行,小說本身就以虛構為主,虛構與否不能構成小說成功和優秀的標準。現代和傳統評價小說的相同點在內容與形式上是否有創新與深刻。如果用九品中正制,它應該屬上上品居中下。理由太長不贅
-
16 # 秋高氣爽112332581
《林海雪原》這部紅色小說堪稱為經典,作者曲波根據個人在東北地區剿匪的親身經歷,寫成了長篇小說《林海雪原》,這是由二o三首長少劍波,偵察英雄楊子榮,長腿孫達得,小白鴿白茹等三十六名英勇善戰,足智多謀的解放軍戰士組成的小分隊,在茫茫的林海雪原中與窮兇極惡的匪徒展開鬥智鬥勇的較量。
作者採用現實主義與革命的浪漫主相結合的手法,透過一個一個的故事,反映了剿匪的全過程。,使人讀後對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士英勇善戰,大無畏的英雄氣概而感慨,是的,正因為有這樣一些視死如歸的戰士,有這樣一支攻無不克部隊,才使解放戰爭後期我國邊境地區的剿匪取得了徹底的勝利。
《林海雪原》這部小說,影響了幾代人,特別是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對這部小說是反覆閱讀,有的人直至背下來為止,後來根據同名小說又改編為京劇,電視劇其影響可想而知。
-
17 # 野草的沉思
《林’海雪原》是新中國誕生之初所產生的一部‘‘優秀的文學作品,也是迄今為止,當代文學作品中曲指可數的優秀文學作品之一。它是作者的革命激情和革命經歷的結晶。小說描寫的是解放爭中解放軍的一支小分隊在東北剿匪的故事,成功塑造了揚子榮,少劍波等生動的,鮮活的英雄形象。↗這些英雄的故事和形象感動和影響了整整一代人。
真實是文學作品的生命。真情是文學作品的靈魂。而成功的高超的表現手法,則是文學作品的翅膀。《林海雪原》在真實的基礎上,傾注了作者的真情,再融以浪漫的藝術表現形式,終於成就了這一朵革命文學的奇葩。
-現在的中國需要《林海雪原》這樣的作品教育和鼓舞人。
-
18 # 願做真實真言的人
新版電視劇林海雪原對作品有失尊重、胡編亂造、毀了原作、戰爭題材鬥爭如此殘酷、弄個小鮮肉面孔、徹底顛覆了人們心目中年輕成熟穩重的首長203、濃濃的奶油味令人生厭、為吸眼球追求時尚、武打動作神化無底限做秀、更感遠離那個年代的林海戰士、只是為了某種利益、對藝術的求真早丟擲九霄雲外!
-
19 # 秦一農夫
我們這些和共和國同年齡的人,那一個沒有讀過林海雪原,青春之歌,保衛延安,紅巖等一大批建國初期的文學作品。正是這些史詩般充滿革命英雄主義題材的文學鉅著深深地感動了我們,教育了我們,使我們這一代健康成長。和當代這些令人啼笑皆非,荒誕不經的大量電視劇,抗戰神劇相比,後者枉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
,荒誕不經
-
20 # 紅蜻蜓4454500
第一次見到這本書時。是上世紀六五年,文革還沒有開始。是一本沒有頭沒有尾的,連續看了兩遍才知道叫《林海雪原》。書中有些標題至今還能想起來,如(蘑菇老人神話奶頭山)(分兵三路.如此如此)(白茹的心)(大戰四方臺)…………。曲波、楊子榮、高波山東煙臺人。
回覆列表
記得我是在初中時借讀的小說“林海雪原”那時宣傳英雄主義時代,對英雄十分崇拜,眼裡心裡全是揚子榮,少劍波……全是高大上的英雄人物,當時革命樣板戲盛行,“智取威虎山”讓我喜歡的了不得,在讀過“林海雪原”後才知人物,情節,跟塑造出來的有些出人。揚子榮原來是身穿皮毛祆的大鬍子,少劍波原來就是曲波的原型,還有夾皮溝,小火車,奶頭山,座山雕……哆少的多少在我少年留下了許多記憶,雖然都是在書本上。可以這樣說,“林海雪原”‘丨對我當時的世界觀有很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