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8
回覆列表
  • 1 # 陳廣逵

    偉大的教育家孔子

    其實,在孔子之前就有“教育”,但人們談起教育自然會把孔子當作教育的祖師。其原因之一是他是第一個把教育普及到平民社會的人。孔子以前,只有貴族子弟才能受到正規的教育,教師是國家任命的一種官吏。《周禮·地官·保氏》記載,一種叫“保氏”的官吏,職責之一是教育貴族子弟,教育內容是“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到了孔子生活的春秋晚期,貴族教育不受重視。於是,孔子毅然承擔起教育家的職責,首開私人講學授徒之風。他的弟子很多,數十年間,受其教誨者約三千人,其中學業有成的達七十多人,早年招收的弟子,有的年齡跟孔子接近,秦商只比孔子小四歲,子路只比孔子小九歲。晚年招收的弟子,有的是孫輩、重孫輩,像曾參是孔子弟子曾晳的兒子,比孔子小四十六歲,公孫子石竟比孔子小五十三歲。弟子中頗有一些突出的人物,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以德行突出著稱,宰我、子貢以善於辭令著稱,冉有、子路以從事政治著稱,子游、子夏、曾參則精通文獻,成為孔子學說的重要傳人。

    孔子說:“有教無類。”(《衛靈公》第39章)“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述而》第7章)孔子的教育物件異常廣泛,只要嚴格要求自己而不斷上進的人,他都諄諄教育。孔子的弟子主要是平民,但也有貴族,如南宮敬叔,是孟釐子的兒子。有的人家境比較富裕,如公良孺,“以私車五乘從孔子”(《史記·孔子世家》)周遊列國。有的人則窮得很,如顏淵,住在狹小的房子裡,每天吃竹筐中的粗糧,渴了就喝清水,死了沒有錢辦喪事——對這樣的弟子,孔子從不輕視,而且特別推崇他的好學與道德,把他看做是自己最得意的弟子。公冶長雖被關進監牢之中,但孔子認為不是由於他自己的罪過,因而不僅不輕視他,還把女兒嫁給了他。

    孔子的教學內容非常廣泛。“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述而》第6章)他強調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六藝”中的“禮”屬於德育,“樂”屬於美育,“射”屬於體育,“御”屬於實踐技術,“書(歷史和文學)”“數(數學)”屬於智育。孔子重視實踐,特別強調道德實踐,就連周遊列國之時,他還與弟子們在樹下演習周禮——我們今天提倡的“素質教育”不外乎如此。

    孔子教學經驗豐富。

    第一,他善於調動弟子的積極性。《論語·先進》第24章記敘他與四個弟子在一起談話的過程,他啟發弟子各自陳述志向,仔細傾聽,充滿平等和樂的氣氛。他把培養弟子的興趣和志向擺在重要位置,他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雍也》第20章)

    第二,他善運用啟發式教學。他善於調動人的智慧,因勢利導。他說:“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子罕》第8章)這就是從不同角度引導發問者自己思考。他又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述而》第8章)

    第三,他善於因材施教。當有國君、官員或弟子向孔子“問政”“問仁”“問智”“問勇”等時,孔子對不同人的回答是不一樣的。《論語·先進》第20章記載了一個故事: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第四,他強調對知識的複習鞏固。孔子提出“溫故知新”的學習方法:“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11章)《論語》開篇之章就是“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個學習方法至今我們還在沿用。

    做為教育家的孔子,他用自己的言行展現了教育者的風範,他“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述而》第2章)“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述而》第9章)這種敬業求學精神,造就了這位偉大的教育家,使他成為“萬世師表”。

  • 2 # 達文有話說

    兩千多年來,孔子被後人奉為至聖先師,他關於教育的主張非常多,很難在這裡一一列舉。因此,這裡我們只探討問題的核心:孔子關於教育的主張,可以分為“教育目的”的主張,和為實現其教育目的,“教育方法”的主張。

    孔子主張的“教育目的”是什麼?

    我們都知道,孔子生於東周末年(春秋)這樣一個“禮崩樂壞”的時代,面對這樣的春秋亂世,應該如何救世呢?孔子知道,想要救世就必須要找到這個亂世的病因。

    (圖 | 《孔子問禮》)

    天命又是什麼?這個世界為什麼會這樣的亂?

    孔子認為老天爺是人格化的,他是通人性,有道德的。周禮,即代表天道(天命)。然而,世間確是“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禮崩樂壞”就是當前亂世的答案,為何“禮崩樂壞”?那是因為世人不認周禮。

    政治秩序也是人的秩序,孔子認為政治的最高形態是教育,這種教育首先應該是當政者們的自我教育,也就是和而不同的君子人格和情操陶冶。君子能在具體的行為選擇當中,隨時遵從周禮,從而樹立人事的典範。只要教導世人嚮往成為君子,那麼這個世界的秩序也就恢復了。

    因此,孔子的畢生理想就是將“禮崩樂壞”的社會恢復到之前周禮的秩序中。為實現這一理想,就必須要以教育的形式教化世人。

    孔子的教育核心可以由一句話概括:以文化教養實現對個體人格的整體提升。正所謂“克己復禮”,這是孔子“教育目的”的主張。

    孔子為實現“克己復禮”的教育目的,又提出了哪些主張?

    “儒”在最初的時候,是對某些職業的概括,其來源分別是以六藝教民的“儒”,和以德行教民的“師”。而孔子既是“儒”也是“師”,所以為後世的儒家奠定了基本面貌。

    以六藝教民的“儒”,是當時社會上掌握特定專業技術的人員。比如觀星象、辨別農時、預報天氣等,以及來自社會各個階層的禮節、儀式的專家,尤其是治喪禮儀顧問。禮壞樂崩之際,朝廷之禮雖然被貴族們拋棄了,但在民間還完整地保留著一部分周禮(如喪服、相見、昏姻等禮),在人們的生活當中持續地起作用。

    以德行教民的“師”,則與官學中的樂師有關。先秦典籍中若單單提到“師”,則往往特指是樂師。樂師所教授的樂舞,一方面保留了很多上古巫覡傳統的遺蹟,如祭祀、祈雨等儀式。另一方面,周代的樂舞教育已經人文化,樂教主要以培養人的協調的德性、“無相奪倫,神人以和”為目標。這是一種以藝術教育的形式呈現的德育。然而,這種教育面向的不是普通人,而是貴族子弟和未來的政府官員。

    所以,孔子一生所關切的內容,就是禮樂文化。無論是授徒、從政、還是刪詩作史的事業,孔子都是為了學習禮的內涵、恢復禮的秩序、發揚禮的精神,而這些主要是透過美育(樂)的途徑來實現的。

    然而,實現復禮的目的並不容易,必須克服多個問題:

    首先,他能教育的人,只是貴族子弟和未來的政府官員。為了實現將“天”引入到人的精神世界和行為方式當中,孔子面對的首要問題就是:如何擴充“人”的內涵?

    一、如何擴充“人”的內涵?

    孔子答:有教無類。

    子曰:“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

    ——《論語·述而》

    孔子說:“我的品德是上天所賦予的,桓魋能把我怎樣呢!”,這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宗法架構崩潰、個人意識覺醒以,個人的精神世界進一步擴大的歷史潮流。孔子格外注重周文化中天人關係的傳統,因而提出了“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的觀點。這裡的“人”也不再指貴族,而是一般意義上的所有人。

    要知道,在春秋之前,只有貴族階層才能接受完整的教育,這本身就是禮的一部分。而當時周朝的貴族或者其他文化人,不是依附於君權,就是被貴族豢養的門客。貴族依附君權,那些文化人呢,為君主和貴族服務,也通通都是官家人。

    孔子認為,這樣的人既沒有獨立的身份,更談不上心靈的自由。春秋戰國時代,社會禮崩樂壞,原有的社會制度逐漸解體。於是,那些貴族和文化人逐漸地流落到社會中,這樣一來,他們的身份獨立了,心靈也解放了,也就可以自由地傳播自己的思想了。

    孔子把“學在官府”變為“學在民間”,自己辦學的時候,所主張的是“有教無類”。

    那個時代的人想跟他學習,只要交適當的學費就行了。孔子擁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弟子當中,從事什麼職業的人都有。所以,他是歷史上第一個,可能也是那個時代獨一無二的老師。

    孔子將“人”的內涵擴充了,問題又來了:

    二、如何傳教,選擇什麼樣的文化載體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持禮的精神?

    孔子答:禮教為體,詩教為用。

    比起那些形式性的禮樂儀節,春秋賢者們其實更關心曾作為天人秩序之載體的“禮”在當下混亂社會形勢中呈現的實際生命力。這一點,從《左傳》中各種“禮也”和“非禮也”的評論就可以體會到,當時的人們已經把禮作為規範、衡量人的行為的基本正義原則。

    《詩》(即《詩經》)最初是民間口口相傳的詩歌,在當時閉塞、資訊稀缺的古代社會,是人們最得力的精神共享手段,它包含了地方風土人情的多樣形態,成為溝通上下、遠近的橋樑。

    那時的人們透過《風》來溝通王政和民情,透過《雅》來諷喻和抒情,還要透過《頌》來完成莊敬典雅的儀式。所以,《詩》在那個時代是宗教、是政治、是教育、是社交,它是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發揮著巨大的社會功能。

    這麼說可能略顯乾巴,那麼舉兩個例子:

    在詩經中有這麼一句話: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小雅·鹿鳴》

    這句話意味著什麼?詩》是當時是各諸侯國間進行溝通交流的話語平臺。歌詩待賓和賦詩言志,是上層社會流行的交往和表達方式,也是貴族交往禮儀中所必需的手段。無論邦國外交還是宴饗賓朋,都要歌《詩》並伴以優美的音樂。

    外交官掌握了《詩》的內涵,就可以在樽俎鼓樂之間,得心應手地曲抑強權,展現本國的文化實力。如果一個士人大夫不具備欣賞和靈活運用《詩》的素養,就無法在往來酬酢的場合中合適地發言。這不僅自己丟人,更讓國家蒙羞。

    孔子曾經對他的兒子孔鯉說:

    “不學詩,無以言。”

    ——《論語·季氏》

    意思不是說,不學詩就不會說話,而是說,如果不學習《詩》的話語和表達方式,你就不知道如何恰當地與人說話(如何恰當地表達複雜的、微妙的意思)。

    你看,《詩》不僅塑造了貴族文化,而且向世人傳遞了一種恰當、含蓄、得體的表達習慣。

    其實,在之前周代的王官之學當中,已經有了詩教,主要是教導人做對社會有意義的事情,這樣的功利作用。而孔子擴充套件了《詩》的用途,提出了“詩可以興”。

    “興”其實有兩個意思:

    第一層意思,是作為一種與“比”和“賦”並列的創作方法。鄭玄指出,“興者,託事於物。”“興者,以善物喻善事。”(《周禮注》)興與比經常聯用,都是產生一種意象以指喻他事。第二層意思,是作為欣賞詩而產生的升騰高越的情感效果,也就是所謂的怡情。

    詩歌的興,用情景合一的審美意象來讓普通人的情懷具有文采,讓君子士人的憂懷得到宣釋,讓這些幽微的情愫感人益深,流傳久遠。客觀自然世界沒有改變,然而人們當下的精神世界意蘊卻因為“興”而變得不同。不僅如此,詩教的盪滌使人們從日常侷限當中跳脫出來,由貧乏的“小我”而成為“大我”。人的精神世界因為“能興”而變得前所未有的自由、開闊、包容,逐漸擺脫了小人的習氣。

    因此,解放並提升人們的精神思想,這是孔子詩教的最終理想,孔子為詩教注入了審美式教育的新內涵。

    孔子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復禮,而為了實現這一目的,就要讓審美式的教育與政治發生聯絡。

    三、審美式的教育與政治如何發生聯絡?

    孔子答:

    “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論語·為政》

    用政令來治理百姓,用刑罰來制約百姓,百姓可暫時免於罪過,但不會感到不服從統治是可恥的;如果用道德來統治百姓,用禮教來約束百姓,百姓不但有廉恥之心,而且會糾正自己的錯誤。

    孔子主張用審美式的教育方式把秩序、條理化入理想人格的修養當中,使人成為豐富與協調相統一的“君子”。

    “君子”常常和“小人”一起出現,那時候的“君子”和“小人”只是社會等級與分工的分野,還不包含價值褒貶的意味。“君子”是中上層貴族與社會的管理者,“小人”則是承擔具體職事的下層貴族或從事生產的庶人。概括地說,前者是協調組織者,後者是具體執行者。

    孔子強調了“君子”精神意象層面的意義,弱化了“君子”與“小人”身份、社會分工方面的意義。“君子”與“小人”最明顯的差異,在於對“道”的把握: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論語·子路》

    孔子說:“君子在人際交往中能夠與他人保持一種和諧友善的關係,但在對具體問題的看法上卻不必苟同於對方。小人習慣於在對問題的看法上迎合別人的心理、附和別人的言論,但在內心深處卻並不抱有一種和諧友善的態度。”

    “和”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一個重要的觀念,作為人格素養的“和”,至少有如下兩個層次的內涵:

    一,“和”意味著一個人具有協調各種要素、創造新意義的能力。二、“和”也意味著君子擁有廣大的氣量、心胸。

    因此,君子的“和而不同”,是一項美好的情操。

    孔子煞費苦心地教導世人成為“君子”,想讓人“克己復禮”,然而,問題又來了:春秋時期,人們眼看著不遵循周禮的諸侯越來越強大,天命並沒有對其制裁,那麼人們有何動力一定遵循周禮呢?因此,孔子必須要為禮找到一個內在動因。

    四、禮的內在動因是什麼?

    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論語·八佾》

    孔子認為,仁是德性之根本,是一個人對道德規範的內在自覺。它並不僅限於諸德目之一,而是具有統御功能的基礎性的道德概念。

    “仁”還是善惡、美醜評判標準的最終依據:“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孔子認為美惡並沒有一個外在的、客觀的標準,唯有仁人能準確地辨別善惡與美醜。

    對於現實世界的政治,孔子主張實行“仁政”。仁政最直接的體現就是以對待家人的態度愛護生民,以文化、道德來維護秩序,反對濫用戰爭、刑政。周文化以民為天命之源,看重生命的尊嚴。殷人殺俘虜,周人則不殺而遷之。

    管仲曾以大智大勇維護了周文化的尊嚴,他當政期間沒有導致生靈塗炭,而且惠澤長遠。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上服度則六親固。四維不張,國乃滅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順民心。”故論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史記·管晏列傳》

    所以孔子不吝把“仁”的至高評價許給這位被世人認為品行有瑕的政治家。

    孔子反覆地強調,仁是人的心靈秩序,失去這個秩序,禮就找不到內在動因;仁是禮樂的精神內涵,丟棄了這個內涵,禮樂就成了沒有生命的死物。

    結語

    孔子主張以文化教養實現對個體人格的整體提升,以“克己”實現“復禮”的“教育目的”。為實現這目的,孔子提出了“有教無類”的主張,把“學在官府”變為“學在民間”,實現了“人”之內涵的擴充;孔子主張“禮教為體,詩教為用”,最大限度地保持禮的精神;孔子主張用審美式的教育方式把秩序、條理化入理想人格的修養當中,使人成為豐富與協調相統一的“君子”,讓審美教育與政治聯絡起來;孔子提出仁是德性之根本的主張,為禮找到了內在動因。

    正是因為這樣,孔子是中華文明當之無愧的“先知”。

  • 3 # 茶知事

    關於教育:孔子主張“有教無類”(《衛靈公》),類,應作種類、族類、類別解。

    孔子此語的本義是:教育的物件不分貴賤、庶鄙,不論種類、族類,“宜同資教”。孔子也在其一生的教育中實踐著他的這一主張,孔門三千弟子中,既有擁有很大權力和財富的貴族子弟,又有家境貧寒的平民百姓;既有商賈之人,又有勞動者,甚至有人還曾經為盜,所以荀子也說孔門多雜(《荀子•法行》)。《呂氏春秋•勸學》說:“故師之教也,不爭輕重、尊卑、貧富,而爭於道,其人苟可,其實無不可”,這也是“有教無類” 的真正含義。

    教育主體:孔子是中國第一個以教育為職業的人,在他之前不農不工不商不仕,而只以講學為職業並以此謀生的人是不為我們所知的。

    孔子早年雖也“嘗為委吏”,“嘗為乘田”,但自從“大夫之後”,大收學生以來,即純以講學為職業,為謀生之道。孔子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明確了教師這個社會階層,從教育的角度而言,孔子第一次明確主張了老師的專職性,在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義。

    孔子是我國教育史上第一個將畢生精力貢獻給教育事業的人,他對後世的教育活動產生了深 遠的影響。孔子的思想學說和他的事蹟,弟子們各有記錄,後來彙編成一本書,名為《論語》,這是 研究孔丘教育思想最重要的材料。

    《孔子的教育思想》一書僅6.2萬餘字,在這樣的篇幅內就不可能對孔子的思想體系,尤其是教育思想體系進行充分的、詳細的論述。同時,由於孔子的教育思想是與其政治、倫理道德、哲學思想等緊密不可分的,論述教育思想,必須在這些方面有所涉及並互相比照,陳景磐先生的這本著作在這方面也存在不足。雖然如此,作者在書中提出了許多頗有見解的觀點,總結了孔子的教育思想,並純熟地引經據典進行分析,肯定了合理因素,指出了應揚棄的思想。全書論證邏輯緊湊嚴密,觀點鮮明,行文簡而有要,不失為一本介紹孔子教育思想的優秀著作。

  • 4 # 聽從指引進行遠航

    孔子發現了糊塗,取名中庸;老子發現了糊塗,取名無為;莊子發現了糊塗,取名逍遙;墨子發現了糊塗,取名非攻;如來發現了糊塗,取名忘我。世間萬事惟糊塗最難,有些事,問的清楚便是無趣。連佛都說:人不可太盡,事不可太盡,凡事太盡,緣份勢必早盡。所以有時,難得糊塗才是上道。看淡世事滄桑,內心安然無恙。人生,說到底,活的是心情。

  • 5 # 歪廬

    孔子的教育主張用八個字概括,就是因材施教,有教無類。作為春秋末期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教育主張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教育上,孔子倡導教育面前人人平等,倡導根據每個人特點的不同因材施教,同時也提倡嚴謹的治學態度。

    現在這種教育思想已經深入人心,可能不會讓人驚豔,但是在那個年代是個突破性的主張。孔子作為一個出身貧寒的學子,生活沒有壓垮他,自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自幼發憤學習周禮。

    孔子三十歲時辦起了私學,招收了很多學生,據說他的學生前後大概有三千多人,弟子中精通六藝的得意門生就有72人之多。這在當時也是個創舉。

    其實要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還是要從原典瞭解他的本來面貌。套用李零《喪家狗》裡的一段話。儘管李零的理念不必完全去贊同,但是這段描述還是很精彩。

    “孔子不是聖,只是人,一個出身卑賤,卻以古代貴族(真君子)為立身標準的人;一個好古敏求,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傳遞古代文化,教人閱讀經典的人;一個有道德學問,卻無權無勢,敢於批評當世權貴的人;一個四處遊說,替統治者操心,拼命勸他們改邪歸正的人;一個古道熱腸,夢想恢復周公之治,安定天下百姓的人。他很犧惶,也很無奈,唇焦口燥,顛沛流離,像條無家可歸的流浪狗。讀他的書,既不捧,也不摔,恰如其分地講,他是個堂吉訶德。”

  • 6 # 獵人與自然

    孔子的教育思想主張是“仁、義、禮、智、信”的基礎道德和“中庸之道”的人生態度,是儒家思想的鼻祖和奠基人。以他為代表的儒家文化,對於中國文化教育的發展,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

    其最著名思想論著是《論語》,也是由弟子編纂而成。與《孟子》《大學》《中庸》合稱為“四書”。可以說奠定了整體儒家教育思想體系。孔子的教育主張具體有三方面:

    1、主張教育的改造性。“性相近也,習相遠也”,所以他注重後天的教育,主張“有教無類”。在道德思想主張裡,以“仁”為核心和最高道德標準,主張“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強調忠孝和仁愛。同時,又主張差異化教育,所以主張“因材施教、循循善誘、不恥下問、身體力行、學思結合、溫故知新”的教學方法,“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教學態度等。

    2、主張教育的啟蒙性。“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表現啟發性教學原則。“憤、啟、悱、發”四個字將教育的啟蒙性和塑造性生動形像地展現出來。“憤”就是引導學生對某一問題正在積極思考,急於解決而又尚未搞通時的矛盾心理狀態。“啟”就是指教師應對學生思考問題的方法適時給以指導,以幫助學生開啟思路。“悱”是學生對某一問題已經有一段時間的思考,但尚未考慮成熟,處於想說又難以表達的另一種矛盾心理狀態。這時教師應幫助學生明確思路,弄清事物的本質屬性,然後用比較準確的語言表達出來,這就是“發”。

    3、主張教育的實踐性。“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強調學習和行動相結合,要求學以致用。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重要性闡述出來。一味讀書、死讀書而不思考,就會陷入形而上學,最終脫離實踐誇誇其談。如果一味空想而不去進行實實在在地學習和鑽研,則終究是沙上建塔,一無所得。

    儒家文化對中國教育的現實意義,在於其道德基礎的建立、教育思想的奠基的應用,主入中華文明的精髓中。

  • 7 # 搜搜看了來

    不論學生的等級階層如何,都有資格接受教育。因為春秋時期只有貴族才能接受教育,孔子的這個觀點促進了私學的興起,培養了大批的人才,促進了儒家思想的傳播,後世的教育觀點因此而起。。

    有教無類,說的是教育的物件。既然說的是公平,也就是對於大家都一視同仁,無論貴賤與貧富。

    有教無類:任何人都享有受教育的權利

    因才施教:每個人都是獨立存在的個體,有著不同的性格和特點,因用不同的方法教育

    3人行,必有我師焉: 學習的方法有很多,向他人學習是很有效的方法

  • 8 # 小強背後的故事

    詩詞茶座

    關注

    《論語》反映了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學術思想和教育思想,是儒家最重要的經典。在諸經中,《論語》得到的評價極高,對後世影響的時間最長久、地域最廣遠。孔子作為一個偉大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至今值得引起我們重視和學習。

    1.重視教育的社會功能和促進個體發展的作用

    《論語》中可以看出,孔子認為治國治民,政治、軍事、法律都不可缺少,但最根本的還是教育,他把教育放在很高的地位。

    孔子認為教育可以把社會的政治思想、倫理道德,傳播到民眾之中,從而對政治產生重大影響。《論語為政》載“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雲:‘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這就是說,透過教育把孝順父母、友愛兄弟的風氣傳播開來,就會影響政治。

    孔子認為教育是立國治國的三大要素之一,教育事業的發展要建立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論語子路》中“子適衛,冉有僕。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透過冉有之問,孔子扼要地闡明瞭他的庶—富—教的施政大綱。“先富後教”的觀點表明,須先發展經濟,教育才能更好地發展,教育要受經濟的制約。

    孔子認為治理國家不能只靠政令、法律,而要透過教育引導實現德政。他透過“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論語為政》)表明:教育可以感化人,既使百姓守規矩,又使百姓有“羞恥之心”,形成道德信念的力量,收到德治的效果。

    孔子對教育在人的發展過程中起關鍵作用持肯定態度。他在中國歷史上首次提出“性相近也,習相遠也”。指出人的天賦素質相近,打破了奴隸主貴族天賦比平民高貴、優越的思想。孔子的“舉賢才”及整個教育思想都放在這種天賦平等的人性論基礎上,他盡力將教育推向平民,為其“有教無類”主張提供理論根據。同時,孔子指出人的個性差異是後天作用的結果,充分肯定了教育的影響力,肯定了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2.倡導培養志道弘道的志士和君子的教育目的

    《論語》反映出孔子致力於透過教育來培養“士”、“君子”,以完善人格為教育的首要目的。

    孔子一生以“朝聞道,夕死可矣”的精神追求道。他教育他的學生“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人,有殺身以成仁”。他的學生也頗有體會,曾參說:“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學以致其道。”可見,教道和學道是孔門師生共同的目的,孔子的教育目的已轉化為學生的學習目的。

    孔子主張的教育目的是培養“士”,而“士”的標準就是“君子”或“君子儒”。“君子”原是奴隸主貴族統治者的專稱,即奴隸主貴族老爺的意思。孔子把它發展成為具有一定道德標準的精神貴族的理想人格,即把“君子”當作教育的培養目標。他明確提出作為一個“君子”,一要能“修養自己,保持恭敬謙遜的態度”,即要有“德”。二要有“使親族朋友以及老百姓都得到安樂”的治國安民之術,即要有“才”。君子德才兼備,以德為主。

    “學而優則仕”概括了孔子教育目的另一個重要方面。“學而優則仕 ”包容多方面的意思:學習是通向做官的途徑,培養官員是教育最主要的政治目的,而學習成績優良是做官的重要條件,如果不學習或雖學習而成績不優良,也就沒有做官的資格。“學而優則仕”和孔子倡導的“舉賢才”是一致的,確定了培養統治人才這一教育目的,在教育史上有重要的意義。它反映封建制興起時的社會需要,成為當時知識分子積極學習的巨大推動力量。

    3.實施以道德教育為重心的豐富的教育內容

    根據《論語》,人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概括孔子的教學內容: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論語述而》),這是指教學內容的四個基本方面。其中“行、忠、信”都是道德教育的要求。孔子還說“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論語學而》),首先要求做一個品行符合道德標準的社會成員,其次才是文化知識的學習。所以,在孔子的教育內容中,道德教育佔首位,文化知識的學習必須為德育服務。

    禮、樂、射、御、書、數等“六藝”,是指孔子教學的主要科目;《詩》、《書》、《禮》、《樂》、《易》、《春秋》等“六書”,是孔子所使用的基本教材。“六藝”偏重於才能和技術的訓練,“六書”偏重於文化知識,屬於文的範圍。

    總之,孔子的教學內容包括道德教育、文化知識和技能技巧培養等三個部分。這三個方面,從教育內容結構,以及社會需要和個人人格形成看,是初步完整化了的。這是孔子在教學內容發展史上的貢獻。值得注意的是,孔子對這三方面不是等量齊觀,他把道德和道德教育放在首位,為三者的重心,也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

    4.主張“有教無類”,擴大了教育物件

    春秋以前,平民是沒有資格入學接受教育的。孔子創辦私學,在教育物件上進行了相應的革命,實行“有教無類”(《論語衛靈公》)的辦學方針,這是孔子教育實踐和教育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

    為實現這一原則,孔子說“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誨焉。”(《論語述而》),意思是:只要本人願意學習,主動奉送10條幹肉作為見面禮,就可以成為弟子。

    事實表明,孔子招收學生不分貴賤、貧富、地域、種族。他的弟子來自各個諸侯國,分佈地區廣;弟子成分複雜,出身於不同的階級和階層。其中大多數出身平民,如顏回、子路、曾參、原憲、仲弓等,也有貴族家庭出生的孟懿子、南宮敬叔、司馬牛等,還有商人出生的子貢和“大盜”出生的顏涿聚。

    孔子“有教無類”的招生原則,打破了貴族壟斷、學在官府的格局,把受教育的物件擴大到一般平民,使教育活動擴充套件到了民間。雖門下人品混雜,卻皆能兼收幷蓄,教之成才,這說明了孔子教育家胸懷的寬大能容,教育藝術的高明善化。

  • 9 # 靈雲子

    孔子伸一根手指,曾子說“唯也”。弟子問曾子,夫子說的什麼意思?曾子說“恕,忠恕”。

    孔子講,道以一貫之。

    講:仁,義,禮,智,信。仁,義為核心。

    #萌新作者進階計劃#!!!

  • 10 # 風雨闌珊

    孔子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偉大的教育家,他首創私學,廣收門徒,號稱弟子三千,達者七十二,為繼承、發展和傳播古代文化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他的教育主張、教育目的、教育方法和治學方法,直到今天仍然閃耀著思想的光輝。 孔子的教育實踐活動主要集中在三個時期:

    一、在孔子“三十而立”前後,大約在他三十至三十五期間。

    二、在孔子於魯昭公二十七年自齊返魯之後到仕魯之前,也就是他三十七至五十歲期間。這一時期中,孔子的教育思想、教育事業有了很大的發展,弟子遍及齊、魯、楚、晉、秦、陳、吳各地,同時越來越引起全社會的廣泛注意。

    三、孔子晚年,結束長達十四年的流浪生活,自衛返魯,從他六十八歲到七十三歲去世,孔子進行了他最後五年的教育活動。這期間他刪定六經作為教材,使教學經驗進一步系統化,最終形成了完整的教育理論體系。

    孔子的教育主張由於孔子生前非常注重教育,並取得了極高的成就,因此,從孔子去世後第二年開始,孔子就不斷受到祭奠和追封。

    孔子的封號從漢平帝時的褒成宣尼公逐漸提升到唐玄宗時的文宣王,以及清順治時的大成至聖文宣先師,在中國乃至世界上享有崇高的地位。作為一生從事教育工作的教育家,孔子在長期的教育工作中,積累了豐富的教育經驗,並經過深入的思考,提出了許多教育主張,一直為人們所重視。

    這些主張,滲透到教育過程的各個環節,形成一套完整、獨立的教育體系。

    1、教育物件 孔子主張“有教無類”(《衛靈公》),類,應作種類、族類、類別解。孔子此語的本義是:教育的物件不分貴賤、庶鄙,不論種類、族類,“宜同資教”。孔子也在其一生的教育中實踐著他的這一主張,孔門三千弟子中,既有擁有很大權力和財富的貴族子弟,又有家境貧寒的平民百姓;既有商賈之人,又有勞動者,甚至有人還曾經為盜,所以荀子也說孔門多雜(《荀子·法行》)。

    《呂氏春秋·勸學》說:“故師之教也,不爭輕重、尊卑、貧富,而爭於道,其人苟可,其實無不可”,這也是“有教無類” 的真正含義。

    2、教育主體 孔子是中國第一個以教育為職業的人,在他之前不農不工不商不仕,而只以講學為職業並以此謀生的人是不為我們所知的。孔子早年雖也“嘗為委吏”,“嘗為乘田”,但自從“大夫之後”,大收學生以來,即純以講學為職業,為謀生之道。孔子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明確了教師這個社會階層,從教育的角度而言,孔子第一次明確主張了老師的專職性,在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義。

    孔子在教學方法上要求老師“有教無類”、“經邦濟世”的教育觀,“因材施教”、“啟發式”的方法論、注重童蒙、啟蒙教育。

    他教育學生要有老老實實的學習態度,要謙虛好學、時常複習學過的知識,以便“溫故而知新”、新知識引申拓寬、深入,“舉一而反三”。

    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內容是“禮”和“仁”。其中“禮”為道德規範,“仁”為最高道德準則。“禮”是“仁”的形式,“仁”是“禮”的內容,有了“仁”的精神,“禮”才真正充實。

    在道德修養方面,他提出樹立志向、克己、踐履躬行、內省、勇於改過等方法。“學而知之”是孔子教學思想的主導思想。

    他最早提出啟發式教學。他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意謂教師應該在學生認真思考,並已達到一定程度時恰到好處地進行啟發和開導,他又是在教學實踐中最早採用因材施教方法的教育家。

    透過談話和個別觀察等方法,他了解和熟悉學生的個性特徵,在此基礎上,根據各個學生的具體情況,採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培養出了德行、言語、政事、文學等多方面的人才。

    孔子熱愛教育事業,畢生從事教育活動。他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不僅言教,更重身教,以自己的模範行為感化學生。他愛護學生,學生也很尊敬他,師生關係非常融洽。他是中國古代教師的光輝典型。

    擴充套件資料:

    孔子的教育活動不但培養了眾多學生,而且他在實踐基礎上提出的教育學說,為中國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論基礎。

    在《論語·堯曰》中還記載,孔子主張“因民之利而利之”,即對民眾有利的事情才去做。另一方面,他又主張賦稅要輕一些,徭役的攤派不要耽誤農時。

    《論語·述而》記載,孔子還對當時的為政者進行說教,要求為政者不要過於奢侈,要注意節儉。他說:“奢則不遜,儉則固。與其不遜也,寧固。”同時,還主張“節用而愛人”。這裡麵包含了把孔子“仁”的思想運用於經濟領域。

  • 11 # 靳強1

    孔子在教育上的主張主要是因材施教。他有弟子三千,閒者72,這是有成就的有72人。當然,孔子作為一代先師,開創了平民教育的先河。以前,文字都是掌握在當政者手裡底層民眾完全是睜眼瞎,對國家事情也是以不參與為主。孔子的治國方法主要是以,仁,使仁政,使仁心,仁者無敵。

  • 12 # 說文解字侃文化

    孔子思想家、教育家!被後世稱為“至聖先師、萬世師表”我就從孔聖人眾多的教育貢獻中,列出主要四個方面教育主張。

    第一因材施教,有教無類。二幹多年前能提出此教育方針,就是放到現在也仍然大放異彩,真可謂牛人!從受教育者的實際情況出發,以智力水平和個性差異,來做到有的放矢的教育。因智商有高低,天賦有差別,所以教育者不能忽視學生個體的客觀區別。應充分考慮每個學生的特點,正確引導學生個性化的成長。如現在學習好的,你可以考大學;學習吃力的,你可以上職業大學!;理解能力高的,可以講深奧的知識;成績差的,應多講基礎知話。以不同的教育方法針對不同的個體,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人人都應該受到教育,他提倡“有教無類”,創辦私學(乃私人辦學的鼻祖),開放式的仁愛教育理念,學生只要來,我都會教你的,和現在“九年義務教育”差不多,估計這方針也是借鑑孔聖人的教育方針!第二是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倡導正確的學習風氣和教育者的學習觀念!學習知識要系統深入;教育者要盡心盡力。要求學生也好,教師也罷,都應該有“學不厭,教不倦”的思想觀念!

    第三是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即學習與思考相結合。如果你光讀死書,而不深入思考,就會茫然無知,是一個十足的書呆子。那麼只會空想而不深入學習,就會更加疑惑,是妄想罷了!只有把學習和思考緊密結合起來,不僅能學到知識,又有思考的感悟,所以能舉一反三,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四是教育要全方位,即現在提倡的“素質教育”是一回事!孔子曰:“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既要重視學習,又要塑造高尚的道德品質!孔聖人教學生又以禮、樂、射、御、書、數,這就是“六藝”。即當今的德、智、體全面發展!哎呀,學習孔聖人的教育主張這麼多年,我們還“唯分數論”,汗顏呀!

    孔子的教育主張還很多如“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種善於自省的優良學風。孔子是中國古代教師的光輝典範!為中國教育事業奠定了理論基礎!

  • 13 # 牛人牛語好利連

    孔子在教學方法上要求老師“有教無類”、“經邦濟世”的教育觀,“因材施教”、“啟發式”的方法論、注重童蒙、啟蒙教育。他教育學生要有老老實實的學習態度,要謙虛好學、時常複習學過的知識,以便“溫故而知新”、新知識引申拓寬、深入,“舉一而反三”。

    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內容是“禮”和“仁”;在道德修養方面,他提出樹立志向、克己、踐履躬行、內省、勇於改過等方法;“學而知之”是孔子教學思想的主導思想;主張不恥下問、虛心好學的同時,強調學習與思考相結合;同時還必須“學以致用”,將學到的知識運用於社會實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資料視覺化軟體和工具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