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每天瞭解一個人

    其實,吳三桂投靠清廷是形勢所逼,也並非是本意,而陳圓圓卻成了遠離李自成的導火索。

    獻關降清 是形勢所逼還是有更大的目標

    崇禎十七年初,面臨覆亡命運的明朝便把賭注押在了關外擁有重兵的吳三桂身上。李自成直指京師,崇禎詔徵天下兵勤王,三月五日加封吳三桂為平西伯,命吳三桂火速領兵入衛北京。三月十九日吳三桂率軍到達山海關,繼而率兵西進京畿。二十二日吳三桂兵至玉田一帶,這時突獲京師陷落崇禎自縊的訊息。明朝的滅亡使吳三桂失去倚靠,為了尋找新主,此後一個多月,吳三桂在各種政治勢力間進行投機活動。

    大順李自成曾多次招降,吳三桂再三猶豫,據傳後來聽說其愛妾陳圓圓被李自成部下擄去而作罷。兩面受敵的吳三桂,對內不敵李自成,對外難擋多爾袞。陳圓圓和吳家親人都成了李自成的人質。為保全家人性命,吳答應與李自成議和,同時又私下以黃河南北分治為條件向多爾袞求助。四月十三日,李自成親率六萬大軍奔向山海關。吳三桂得知李自成親自率軍東征的訊息後,即派人迎候李自成大軍於北京之東不遠的三河縣,表示投降之意,以拖延時日,等待清軍。在派赴清軍求援的使者攜帶多爾袞的覆信返回山海關後,吳三桂馬上又致書多爾袞,求其“速整虎旅,直入山海”。李自成直至行抵關門之時,吳三桂派去接洽投降的代表妄圖脫逃,才發現吳三桂假投降的真實意圖,但已貽誤了輕兵速進奪取關門的有利時機。而多爾袞卻在接到吳三桂的二次求援信後,經過一晝夜的強行軍,於二十一日抵達關門十五里之外。

    四月二十一日,多爾袞利用吳三桂所處的危急局面,逼迫吳三桂放棄聯清擊李的政策而徹底投降清朝。四月二十二,吳軍初敗,吳三桂求救於多爾袞,多爾袞將計就計,趁吳三桂與李自成談判之機,突然向李自成發動攻擊。在一片石戰役中吳三桂聯合清軍擊潰李自成。清軍入關後,攻入北京,多爾袞把年幼的順治帝以及朝廷由東北的盛京遷都至北京,清定都北京後封吳三桂為平西王。

  • 2 # 丶等過去的曾經消失於現在

    分析一下當時局勢,明末三股勢力,一是關外的清軍,二是關內的李自成,三是山海關吳三桂的明朝殘餘。這三股勢力無疑吳三桂最弱,但吳三桂也是最關鍵的,他的決定直接會導致當時戰爭結果的改變。我認為吳三桂當時第一反應應該是降李自成的大順,為什麼?就一點,因為他是一個漢人。而他後來也確實這麼做了,直至返京途中收到兩封密報,一是李自成的追贓助響政策,二是愛妾陳圓圓被李自成部下霸佔。家父被囚,家產被奪,愛妾被佔,換了任何一個男人都會一怒衝冠吧,隨即斬掉李自成來使轉頭與多爾袞談判。這裡要注意吳三桂不是直接降清的,這時候他還站在大明的立場上問多爾袞“借兵”,達成聯盟協議。直到李自成先發制人吳三桂實在擋不住十萬大軍才像多爾袞求救,狡詐的多爾袞逼迫吳三桂剃髮才肯發兵。此時的吳三桂為了生存也顧不得那麼多了,剃髮就等於徹底降清。所以當時吳三桂降清是客觀形勢下多種因素而造成的不得不降清結局,陳圓圓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偶然因素。用吳三桂自己的話來說,大丈夫保不了一女子何以談天下!

  • 3 # 橋幫主說

    當然不是。

    北京被攻破的時候,陳圓圓根本就不屬於吳三桂,根本就不在他老吳家裡,所以他急個什麼勁?

    身為天下第一名妓的陳圓圓,是被崇禎的老丈人田弘遇從蘇州強取豪奪搶到手,然後帶到北京的。

    一般的說法是,田弘遇眼見形勢越來越不好,想找個有軍權的當靠山,就在家裡設宴,專門請吳三桂來,讓他和陳圓圓見面。

    陳圓圓果然魅力無雙,誰見誰淪陷,吳三桂一見就眼睛發直,步子都邁不開了。

    田弘遇趁機問,如果李自成打進來,怎麼辦?

    吳三桂說,你把陳圓圓送給我,即使我保不住國家,也一定保你全家平安。

    這個情節在很多影視劇裡都有,可以說是深入人心。

    但是這裡有一個大bug:

    北京被攻破的前幾個月裡,吳三桂一直鎮守在寧遠,歷史上根本就沒有進京的記錄!

    我就不給你們一條條地引用古書的記載了。反正有人查過了,真沒有。林奎成寫的《吳三桂與甲申之變》分析得清清楚楚,感興趣的自己去看。

    想想也是,清兵的攻勢也是一波接一波,身為軍分割槽司令員的吳三桂,哪有功夫離開自己負責的戰區?

    而且他這種級別的官員,要到首都述職,必須要皇帝下命令。史書上一定都記得清清楚楚。

    可偏偏就沒有。

    李自成的手下劉宗敏確實搶走了陳圓圓,可他是從田弘遇手上搶走的。

    本來就不屬於自己的女人,會引起吳三桂那麼大的怒火,以至於改變心意,倒向另一方勢力嗎?

    不存在的。

    事實上,直到吳三桂和李自成在慶都進行大戰,李自成被殺得狼狽敗逃,把物資、美女、金銀都當包袱一樣甩掉,陳圓圓就是在這時候被丟下的,吳三桂才真正地第一次得到了她。

    那時候,決定吳三桂一生命運以及死後幾百年功過評價的“向清兵借兵復仇”這一選擇,已經發生了。

  • 4 # 水天一色history

    明末清初大詩人吳偉業曾在《圓圓曲》中寫到“慟哭六君俱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說的就是吳三桂因為小妾陳圓圓被劉宗敏擄走而怒髮衝冠,最終由降順改為降清。我認為這是很有可能的。

    一.二人感情比較深厚

    吳三桂是愛陳圓圓的,陳圓圓雖出身風月場所但出塵絕俗,氣質高貴,有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之貌。吳陳二人第一次見面是在大明左都督田畹府中,當時吳三桂身為寧遠總兵,崇禎賜予尚方寶劍,手握四萬關寧鐵騎,威震寰宇意氣風發,成為大明的最後一支勁旅,因此成為朝中大員爭相巴結的物件。和陳圓圓相見時,吳三桂只有三十歲,陳圓圓十九歲。長期的軍旅生涯,使他周身散發出一種英武之氣;常年戍守在胡沙之地,又使他神情舉止間流露出一種粗獷之氣。他平日在營帳之中,與將士們大碗喝酒大口吃肉,早已調笑慣了。但在她面前,他還是不自覺地微微收斂了平日的作風。因她並不是一般的風塵女子。

    吳三桂對陳圓圓一見傾心,自然不希望他將自己看輕。酒筵之上,佳人煙波流轉,頻頻斟酒,他亦頻頻舉杯。他望著眼前的美人,覺得她除了美得不可方物以外,更是一劑撫慰自己靈魂的良藥。兩軍陣前,他殺伐決斷,幾乎從未有過心慈手軟,從未有過猶疑。於戰場上,他縱橫馳騁,所向披靡。於感情上,他卻忽然變得患得患失起來。一份感情,或者一個人,往往越是真實,越是不知如何是好。他視她若生命,心下難免一時徘徊不定,思想良多,包括她的意願,她會願意跟從自己嗎?

    眾人正飲酒作樂,警報響起,田畹惶恐問到:“寇至,將若何?”三桂答:“若能以圓園見贈,吾首先保護君家無恙。”未及田畹作答,他一邊仰頭大笑,一邊起身拉著她兀自向門外走去。

    從此陳圓圓做了做了吳三桂的妾,三桂尊稱陳夫人,即使身在戰火紛飛的遼東,三桂與其父吳襄的通訊中經常提及圓圓,對她甚是。後來即使曾被劉宗敏霸佔,也沒有影響他對她的愛意,這份感情,應當說難能可貴了。陳圓圓隨他從山西一直打到雲南,東征西討,跟了他36年。三桂起兵失敗後,陳圓圓為儲存吳家血脈,帶領吳應麒等人,在大將馬寶的護送下,躲入深山,今在貴州省黔東南自治州岑鞏縣馬家寨,三桂子孫得以繁衍至今。應該說她們的感情是很深厚的的,正是基於此,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

    二.吳三桂性情中人

    三桂雖然智勇雙全,對時局洞若觀火,卻也是性情中人,當得知圓圓被劉宗敏擄走之後,仰天長嘆:“大丈夫不能保一女子,何面目見人耶”。對於一個血性方剛的男人而言,心愛的女子被對手擄走,無疑是人生最大的屈辱。吳三桂的大腦裡,已經完全沒有了理智,他要復仇。於是乎,他做出了那個改變歷史的決定——投降清軍,開啟城門,將大明江山拱手相讓。

  • 5 # 月關馬談古今

    選她還是選他,吳三桂是為愛投降嗎?

    且作七日秦廷哭,不負紅顏負汗青

    山海關前,滿目素白。五萬明軍將士盡著白盔白甲,舉白旗揚白幡,整齊而肅穆地面向西南方。佇列前吳三桂擺起香案,焚香致祭,伏地慟哭。霎時間,悲聲大作,五萬將士整齊劃塵埃,為60裡外的崇禎帝致哀。只是此時,距離崇禎自縊。已經過去了二十多天。

    鼎湖當日棄人間,破敵收京下玉關。

    始哭六軍俱素,衝冠一怒為紅顏。

    吳偉業的一首《圓圓曲》,讓後人記住了這位“衝冠一怒為紅顏”“英雄無奈是多情的吳三桂,也記住了這位引清入關、鎮壓農民起義軍的“漢奸”。世人傳說,吳三桂在北京城破之後便有向李自成屈投降的打算。在給他困於北京的父親的一封信裡,吳三桂寫道:“接二十日諭,知已破城。欲保家口,只得降順,達變通權,方是大丈夫。”這就是說,吳三桂得知北京城被李自成攻破之後,並沒有考慮去為崇禎皇帝報仇,再造大明王朝,而是為了保全一家老小的性命,已經打算向李自成屈膝投降了。

    然而當他得知愛妾陳圓圓被李自成所擄之後,“拔劍砍案曰:“果有事,吾從若耶!”也不再顧老少性命,又修書一封給其父“兒以父萌,待罪皮行,以為李賊猖狂,不久即當撲滅,不意我國無人,望風而聖主晏駕,不勝眥裂,但喜吾父奮拳一擊,痛不欲生,不則刎頸以殉國,何乃隱忍偷生,訓以非義,既無孝寬禦寇之才,復愧平原罵賊之勇。父既不能為忠臣,兒安能為孝子乎?信中說得冠冕堂皇,但與上一封家書相比,態度是一百八十度大轉彎,全然忘了幾日前的尋求歸順之語。

    接著吳三桂率諸將馳回山海關,令軍士為崇禎帝服喪,設座遙奠,獻血結盟,消滅李自成,為明覆仇。訊息傳到了京師,李自成得悉後大怒,立即下令把吳襄投入獄中,作為報復。不久,李自成得到一個精確的情報:多爾袞正率20萬清兵向山海關趕來。盛怒的李自成一下子平靜了下來,當即下令把吳襄從獄中放出來,並馬上帶著明皇朝的太子、吳襄、陳圓圓以及朱由檢的其他幾個兒子永王,定王等人質,親率20萬大軍急赴山海關,準備招降吳三桂,以免腹背受敵。但此時的吳三桂,似乎已經鐵了心要做“漢奸走狗”了。他並不知李自成是來求和的,只知道,大清國攝政王多爾袞,已經領兵到達寧遠。吳三桂面臨前後受敵的境遇思前想後,決定向清軍借兵。

    信中言道:明平西伯遼東總兵吳三桂謹上書於大清國攝政王多爾袞殿下:我朝李闖作亂,攻陷京師,先帝慘遭不幸,祖廟化為灰燼。三桂受國厚恩,據守邊地,意欲為君父復仇,怎奈地小兵少,不得不泣血而求助。我國與北朝(清及前身)通好二百餘年,今無故面遭國難,北朝應亦念之,而且亂臣賊子當也北朝所不能容之。夫除暴安良者大順也,拯危扶顛者大義也,救民水火者大仁也,取威定霸者大功也。索聞大王乃蓋世英雄,值此摧枯拉朽之會,誠為時不再得,乞念亡國孤臣忠義之言,速印立選精兵,直入中原,三桂自率所部,以合兵而抵都門,滅流寇之宮幃,而示大義於中國。則我國之報於北朝若,豈惟財帛?行將裂地以酬,決不食言!多爾袞趁此大事要挾,強迫吳三桂率部投降,拱手讓出大明錦繡江山。吳三桂此時也抱定了“且作七日秦廷哭,不負紅顏負青”的想法開門揖清。

    鼎湖當日棄人間,破敵收京下玉關。

    靈六軍俱素,衝冠一怒為紅顏。

    紅顏流落非吾,逆天亡自荒宴。

    電掃黃中定黑山,哭罷君親再相見。

    偉業的這幾句詩,站在了亡明的立場

    汙衊了農民起義,帶有階級侷限性。但他

    不愧被稱作“詩史”,短短56個字將當時

    是三桂心中的所想、所感以及引清入關的過程,寫得盡數。

    吳三桂“一怒為紅顏”

    吳偉業在《圓圓曲》中寫道:“慟哭六

    俱素,衝冠一怒為紅顏。“這兩句詩生

    動地揭示了吳三桂投降清朝的心態。“縞素

    是為死去的崇被帝戴孝,“紅顏”自然吳

    三桂的愛妾陳圓圓。明朝末年清兵攻打到錦州,吳三桂在崇楨的命令下奔赴北方前線。由於明朝制度軍秘中不能攜帶姬妾,所以吳三桂只能讓陳圓圓留在北京。不料,李自成的起義軍很快就攻清北京城,吳三桂之父吳襄也投降了闖王的軍隊。當時吳三桂率領的軍隊乃是當時號稱為“關東鐵騎”的數萬精兵,李自成和清朝都急於得到這支軍隊。吳三柱自己則持觀望態度,遲遲沒作出決定。在這個關節上,李自成軍隊的一個將領劉宗敏聽說了陳圓圓的美貌,便想要得到她。於是這位將領抓來吳襄,拷問陳圓圓的下落,並帶兵到吳三桂的府上帶走了陳圓圓。這個訊息傳到了吳三桂的軍帳,吳三桂勃然大怒,拔劍斬案曰“大丈夫不能保一女子,何面目見人耶?”於是轉而向清乞兵,使六軍披麻戴孝,打著為大明王朝的崇被帝報仇的旗號,帶兵打入北京。就這樣,吳三桂投降了清朝,成為了清王朝統一中原的開路先鋒。接下來,他又引兵進攻李自成,接受清朝官爵,鎮壓大順政權,追殺南明政權水歷帝,儼然是清王朝的一員猛將。

    吳偉業的《圓圓曲》一出,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的降清原因,幾乎成為定論。但是有人提出了異議。他們指出,吳三桂降清不可能起因於陳圓圓被掠。對於帝王將相來說,女子不過是他們的玩物而已。陳圓圓雖然美貌,但是她不過是妓女出身,不過是被別人當做禮品送來的政治投資。像吳三桂這樣一個聰明的人,怎麼可能為了她而確定自己的重大政治決策?從劉宗敏這方面講也是不合情理的。劉宗敏是一個忘我投身李自成事業的人,是李自成手下的忠實部屬,甚至曾經在危難的時候殺掉了自己的妻子追隨李自成。他不會不明大義,為了一個女子而影響大順政權前途。之所以會有吳三柱為陳而降清的說法,一方面是人們對吳三桂降清的諷刺貶斥,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後人事的附會加工以及文學創作上的需要

    為父報仇

    根據《遼東海州衛生員張世珩塘報》記載,當時李自成的軍隊實行了一項追贓助餉的政策,對明王朝的大小官吏嚴加拷問,逼要銀兩資助軍隊。吳三桂的父親、明朝遺臣吳襄,本來已經歸順大順,然而也被捉拿拷打,強逼交銀,“止湊銀五千兩”。後吳三桂得悉父親被大順軍拷打將死,怒不可遏,於是放棄了本要投靠李自成的計劃,轉而投靠清朝,決計攻滅大順,為父雪仇。

    但是有學者認為此說不實。明代學者計六奇的《明季北略》記載,吳襄投降大順後,曾經充當說客,寫信給吳三桂勸他降大順。吳三桂對此非常生氣,並因此聲稱斷絕父子關係,說:“兒與父訣,請自今日。父不早圖,賊雖置父鼎俎之旁,以誘三桂,不顧也。”後來,當起義軍以他全家性命相威脅的時候,吳三桂也同樣置之不顧,結果全家三十多口人被殺。為父報仇不過是一塊遮羞布而已。這樣的吳三桂可能為父報仇嗎?他不過是為了貪戀榮華富貴罷而投降。李自成所率的農民起義軍在進入北京後,基本保持著農民起義軍本色。吳三桂也許曾經有過投靠李自成的想法,但是那不過是為了保全自己利益的政治投機罷了。尤其是當他知道李自成的軍隊在北京城內拷掠明朝降臣後,他對李自成的幻想就完全破滅了。而清朝對他則會是高官厚祿,他出於為了保證自己的榮華富貴,也必然會作出投降清朝的選擇除降清外,吳三桂別無選擇在吳三桂給多爾袞的信中,他並沒有提出降清之事,而僅僅是懇求多爾袞出兵剿滅李自成的義軍。他此時自居的身份為“亡國孤臣”,要的是再建明朝。換句話說,他僅僅是要藉助清的軍事實力,來實現復國之願罷了此時的多爾袞不再以吳三桂所言的“不唯財帛,將裂地以酬”為滿足,他的志向是入主中原,多爾袞趁此大事要挾,強迫吳三桂率部投降,拱手讓出大明錦繡江山。

    除降清外。吳三桂已別無選擇。

    李自成已經大兵壓制山海關,多爾袞按兵不動,等待吳三桂給一個降清的肯定答覆。如果吳三桂單以自己的力量去李自成對抗,勢必難以為敵。此際再降李自成?早無可能。唯有依多爾袞所示,親往清營,剃髮跪拜,方能讓自己的身家性命不至於毀於一旦。萬般無奈之下,吳三桂只得將自己從忠君報國的道德外殼下剝離出來,於四月二十二日投降了清朝。

    關於吳三桂降清的真實原因,眾說紛紜,看來,還要繼續地爭執下去。

  • 6 # 煮茶道史

    慟哭六軍俱縞素,

    衝冠一怒為紅顏。

    這兩句詩出自於明末清初詩人吳偉業所作的《圓圓曲》。它把賣國求榮的吳三桂說成最是多情的偉男子,卻要讓一位弱不禁風、手不掌權的女子去為他揹負千古罵名,用"齷齪"二字來形容這種不堪的行徑,亳不為過。

    陳圓圓是明末年間名滿天下的"秦淮八豔"之一,名頭之響,甫一出道便被權貴名士爭相攀搶。後由人將她獻於祟禎,祟禎憂心國事而無暇女色,幾經輾轉,最終被吳三桂收納為妾。

    我們由此可以想見,一個連自己的命運都無法左右的弱女子,她又有什麼能力可以改變一國之命運?

    自古紅顏多薄命,從來都是背鍋俠。這幾乎成了中國歷史的一個傳統。如為博一笑,烽火戲諸侯的褒姒;如玉體橫陳、天生尤物的北齊后妃馮小憐:更有那一雙美足,步步生蓮的南朝齊妃潘玉奴,凡此種種,不勝列舉。又有誰會想過,在那個男尊女卑的年代,女人的地位何曾達到了讓男人言聽計從的地步。

    我們就拿與陳圓圓同為"秦淮八豔"的柳如是來說,她雖是名妓,卻才情出眾,被當時的文壇領袖,也是南明的禮部尚書錢謙益娶為正妻,可謂轟動一時。當清軍兵臨城下於南京之時,有家國情懷的柳如是勸說錢謙益和自已一道投水殉國,兩人來到湖邊,站了整整一天,結果錢謙益伸手摸了摸湖水,說了句:"水太涼了!"居然就轉身回家了。

    乍聽得這個故事,只覺得這老錢也太三字經操蛋了。可見這男人再欣賞一個女人,再對她情有獨鍾,事涉到生死關頭,也會全然不顧,將曾經一切的美好送入到浩瀚的煙塵之中。

    因此,吳三桂斷然不可能是為了陳圓圓自毀名節而降清。縱然陳圓圓美豔之名冠絕於天下,說到底,她也無非就是附庸於男人身上的一尊玩物。

    把所有的過錯都推給女人,而為自己的無恥去開脫,這樣的事情在中國的歷史上實在太多太多。我今"衝冠一怒為紅顏",紅顏本無罪,奈何鳥人多!

  • 7 # 小龍女5505

    明未叛將、一世梟雄吳三桂並不是因為名妓陳圓圓才引清入關,他是為自己慾望野心、榮華富貴、官位權勢才投降清朝,甘願成為大明叛將,背上叛君投敵、背國不忠的千古罵名,也害苦了名妓陳圓圓背上了紅顏禍水的罵名。

  • 8 # 塵埃讀歷史

    “衝冠一怒為紅顏”是充滿詩文色彩的說法,難道吳三桂真的只是為了陳圓圓而開啟山海關的大門的嗎 ?歷史上的傳奇總有它醞釀的土壤。當時的客觀情況又是怎樣的?

    首先,明朝從萬曆年間開始走向衰敗,最終走向滅亡是不可避免的。

    而且清兵入主中原也不是因為吳三桂才臨時決定的 ,而是準備已久了。早在三月底,清軍就有了出兵的打算。四月初九多爾袞統率清軍南行,當時清廷還不知道李自成已經入京,認為農民起義軍比較好對付,但是要透過吳三桂重軍把守的山海關,必定會發生激戰,不僅會損失兵力,而且會延遲時間,所以他們計劃不攻山海關,而是從喜峰口、古北口一帶入城,由薊州、密雲向南行進。他們已經出發,只是恰巧吳三桂要“借兵”,於是清兵轉道從山海關長驅直入,避免了軍事衝突,縮短了行程,同時也打破了農民起義軍的全盤計劃與整個部署。所以說,即使吳三桂不開關,清軍入關也是早晚的事。

    其次,李自成進入北京城,成立了“大順”政權,可惜他缺少一個改朝換代者的眼光與胸襟。

    由於農民起義軍對於地主豪紳和 明朝官僚痛恨無比,所以大順軍的許多將士對明朝降臣進行拷掠追贓 。吳三桂為一代梟雄,不會不明白這其中的道理,即使他現在向李自成投降,一旦清軍入關,大順的覆滅也是必然的。再從區域性來講,吳三桂的反叛也是被逼的,如果李自成真想招降吳三桂,就應該善待其家人,以誠招降。可是吳三桂的父親被關押拷打,他的愛妾被霸佔,這對一個統領上萬將士、手握重兵、曾經不可一世的戎馬英雄來說怎能就此罷休?於是血氣方剛的青年武將在斬了李自成的使節並口出狂言“李賊自送頭來”之後,面對李自成的十萬大軍緊逼關城,他只得向清軍借兵。

    再次,吳三桂開關迎接清軍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當時北京的瘟疫。

    三月二十三日到三月二十七日之間 ,吳三桂降而復叛,原因不僅是因為知道家人受虐待,更重要的是他知道了京城的虛實,知道大順軍瘟疫流行,所以才敢背關一戰。他的真實想法是把滿清也引進疫區,讓這場瘟疫幫他消滅李自成和後金。到達北京之後,吳三桂率軍進攻李自成的軍隊,但是他追了一半不追了,因為他的部下有的也開始發病了。

  • 9 # 北慕成痴

    吳三桂投降清朝是有很多原因,聽我一一道來。明清在關外對峙時期,吳三桂作為一個明朝將領,雖然參加過一些戰鬥,但是敗多於勝,過大於功。然而,出人意外的是,在明末清初政治形勢急劇變化的時刻,他卻在各種政治勢力之間屢行投機,左右逢源,一躍而成為政治舞臺上的一顆“新星”。首先,明朝政府對吳三桂表示了特別的重視。到崇禎十七年(1644)初,在經過與李自成起義軍的長期戰鬥之後,明軍主力損失殆盡。此時,李自成起義軍又師出西安,北渡黃河,很短時間內,連下臨汾、太原、真定、宣府、大同,矛頭所向,直指北京。面臨覆亡命運的明朝便把賭注押在了關外擁有重兵的吳三桂身上。不少朝臣如王永吉、吳麟徵等先後上疏,要求撤寧遠之師以入衛京城。在這種輿論的推動下,崇禎皇帝先是於二月間召見吳三桂的父親吳襄,詢問吳三桂的兵力情況並將吳襄提升為中軍府都督,而後,又於三月五日將吳三桂加封為平西伯,飛檄急調其入衛京師。一時之間,朝野輿論幾乎一致把吳三桂看成是挽救明皇朝的唯一救星了。在吳三桂接到撤離寧遠的詔書之前,由於去秋中後所、前屯衛、中前所三城的失守,寧遠早已是處於清軍包圍下的一座孤城。為了保住自己的身家性命,吳三桂已有棄守寧遠之意。因而,在北京發出撤兵通知後,不過十天,吳三桂便已將寧遠兵民五十萬眾撤至山海關。接著,又自山海關率師進京,二十日抵達永平。但是,就在此時,北京形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腐朽透頂的明皇朝未待吳三桂率師至京便已於三月十九日被李自成起義軍推翻了。明朝的滅亡使吳三桂失去倚靠,為了尋找新的主人,此後一個多月的時間裡,吳三桂便在各種政治勢力間進行投機活動。永平和北京之間相距數百里,吳三桂於三月二十三日抵達薊州時始得知李自成進京和崇禎皇帝吊死的訊息。不久,在京的絕大多數明朝官員投降李自成的訊息也紛紛傳來。面對敵我懸殊的軍事、政治形勢,為了保住自己的特權地位,吳三桂最初決定投降李自成,恰在此時,李自成派來的招降人員李甲、陳乙也到達吳三桂軍中,吳三桂遂“決意歸李”,率領所部繼續西進,並且還於所過途中,大張告示,宣稱進京“朝見新主”。幾天以後,李自成在致左良玉等人的檄文中也聲稱:“唐通、吳三桂、左光先等知天命有在,回面革心”。可見,在李自成進京之初,吳三桂確曾投降過李自成。吳三桂之“決意降李”,並非是其立場的轉變,而是在敵我形勢懸殊下的投機之舉。他希望自己的投降至少可以保證已有的特權和在京家小財產的安全,也許還抱有充當新王朝的佐命功臣的幻想。但是,農民軍進京以後的革命措施使得吳三桂的這些幻想成了泡影。就在吳三桂剛剛決定投降李自成並向北京派出約降使者不久,從三月二十五日開始,農民軍領導人劉宗敏、李過等便開始了對俘獲的明朝在京官員進行拷夾、追贓等行動,吳三桂的父親吳襄也在被拷夾之列。這一行動,觸犯了官僚地主階級的切身利益,詆譭、攻擊農民軍的流言蜚語開始像瘟疫一樣從北京傳往外地。吳襄也私下致書吳三桂,要他“亟來救父”。兩三天後,這些訊息和吳襄私函一起到達了正在西進的吳三桂軍中。這對吳三桂的降李活動來說不啻是當頭一棒。帶有戲劇性的是,就在吳三桂得知其父被拷夾的同時或稍早些時候,李自成也注意到吳三桂對鞏固自己政權的重要性,指示劉宗敏釋放吳襄並命吳襄寫信,勸告吳三桂投降。同時,又派出了降將唐通、降官王則堯、張若麒、左懋泰等人攜帶吳襄手書和大批銀兩直至吳三桂軍中,進一步勸其投降。從時間上來說,這批招降人員到達吳三桂軍中的時間僅比吳襄致吳三桂的私函晚到一兩日(約在三月二十九日左右),而兩封信的內容卻截然相反,這不能不使吳三桂認為李自成的招降不過是一場騙局,是想誘己進京再行消滅。因此他立即停止西進,率部重返山海關。在致父吳襄的覆信中表示與李自成的決裂。促使吳三桂降而復叛的還有一個陳圓圓被擄的問題。明末清初的不少史書都記載,甲申之變時,陳圓圓在北京被李自成的重要將領劉宗敏所佔有,吳三桂得知後,盛怒之下叛李降清。這些記載,把對一個女人的爭奪作為吳三桂叛李降清的主要原因,顯然是失之片面的。但是,這一事件的確觸發了吳三桂的感情。明末,封建士大夫不惜重金購置美妾已成為一種風氣。陳圓圓既是吳三桂以千金之資所購得,而他本人又是擁兵數萬的封疆大吏,在自己的這一特殊財產受到侵犯之時,他在感情上無論如何是不能與之合作的。因此,否認或是忽視陳圓圓被劉宗敏所擄掠這一事件對吳三桂舉兵反李的作用,也是失之於片面的。在政治上和李自成相決裂使得吳三桂處於腹背受敵的局面。山海關之西,李自成重兵近在咫尺,一場惡戰迫在眉睫。山海關之東,又有日益逼近的宿敵強大的清兵。降李的道路既已堵塞,為圖本身生存之計,吳三桂被迫把目光轉向了雄踞東北的清朝政權。就當時形勢而論,吳三桂投向清朝雖然是勢所必然,但是將這一設想付諸實行仍然有許多現實的困難。首先,幾十年來,明清兩個政權一直處於嚴重的軍事爭戰狀態,不獨那些戰敗降清的軍政要員如洪承疇、祖大壽等為士林所不齒,就是那些主張停戰議和的大員如楊嗣昌、陳新甲等也為此飽受唾罵,現在自己卻要去步這些人的後塵,會不會因此而給李自成政權制造一個動員各階層人士討伐自己的口實?其次,由於兩個政權長期仇殺,自己軍隊中的仇滿情緒也是相當強烈的,此刻,自己在政治上倒向清朝,會不會引起部隊的譁變?還有,皇太極在世時,曾對自己多次勸降,卻都被拒絕,當此窮蹙無路的情況下貿然求救,清朝會不會答應,會不會燒香引鬼而使自己處於更加困難的境地?為此,吳三桂先在三月底和李自成決裂之後製造了他和清兵聯合入犯的假軍情,以試探包括李自成政權在內的各階層的反應,其後,又到處散發傳單,大造復辟輿論,宣揚“周命未改,漢德可思”,“試看赤縣之歸心,仍是朱家之正統”,並煽動在京計程車紳官僚為崇禎帝服喪。核之《清世祖實錄》卷3 順治元年三月並無清軍攻打山海關事。以此可知,此為吳三桂和李自成決裂後所製造的假軍情。在他確知前者並未引起各界人士的惡感而後者卻得到了大部分亡明官僚士紳甚至部分儒生的同情或支援後,四月初十左右,吳三桂才開始了他的聯清擊李計劃的實施。

  • 10 # 南朝居士

    陳圓圓只是一個背鍋俠,

    女人對於吳三桂這樣的人算什麼?只要吳三桂能保住權力,女人要多少有多少,一個秦淮河畔的女人又算什麼?

    歷史上的名女人,像秦宣後、呂雉、鄧綏、賈南風、武則天、述律平、蕭太后、孝莊、慈禧,這樣的女政治家可以影響歷史,他們是政治家,權力擁有者。

    而像妲己、褒姒、西施、楊貴妃、陳圓圓,這都是權力的附屬品,擁有權力就可以擁有的,他們本身不擁有權力,也影響不了權力擁有者,

    說唐玄宗愛楊貴妃,結果呢?馬嵬兵變,賜死楊貴妃,

    陳圓圓只是一個妓女,用錢就能買到,吳三桂把她養在家裡,也只是養一隻寵物一樣,會為了她而引清軍入關?

    作為一和將領,如果為了一個女人投敵,整支軍隊會聽他的?將領只有代表整支軍隊的利益,他才擁有權力,不然,他想投降,別人都不想投降,他算什麼?為了女人?對不起,那是你的女人,又不是我們的,憑什麼為了女人賣國?

    其實吳三桂最早是打算投降李自成的,新聞按照他的地位,投降李自成,不說升官吧?既得利益肯定是可以保住的,這也是他能讓隊伍投降的原因。

    在半路上,聽到家被抄了,父親被抓了,陳圓圓被搶了,於是衝冠一怒,

    真的是因為陳圓圓?顯然不是,

    因為按照規矩,新王朝建立,舊貴族、舊官僚、舊地主的利益是會保證的,前朝怎麼樣,新朝就怎麼樣,

    但是李自成不按套路出牌,縱兵洗劫京城,打擊官僚地主,吳三桂知道,自己回去什麼都沒有了,人頭都可能落地,於是引清軍入關了。

    一個陳圓圓不算什麼,影響不了吳三桂的決定,

  • 11 # k笑笑生

    吳三桂與陳圓圓的故事一直都被人津津樂道,樂道的是一個將軍為了一個女人背叛國家;樂道的是野史中闖王李自成與二人之間的三角戀故事;更樂道的是紅顏禍水又薄命。不過這一切都是不真實的,因為我們誤會了吳三桂,更冤枉了陳圓圓!

    吳三桂是明末山海關總兵,手握重兵,鎮守國門,面對的是勢頭正盛的滿清。也是各方勢力爭取的物件,畢竟誰都想兵不血刃的奪取政權。陳圓圓就是被明朝國舅爺送給吳三桂的一件禮物,目的自然也是為了討好攀親,以求安全。

    那麼吳三桂與陳圓圓有感情嗎?最起碼吳三桂是喜歡陳圓圓的。但是陳圓圓是被當做禮物一般送入吳府,很難想象她能有多愛吳三桂。而且在入府沒有多久,吳三桂就前線告急,奔赴山海關,剛入門就守了空房。

    知道闖王李自成攻佔了京城,鎮守山海關的吳三桂很焦急,派人打探北京吳府的情況。先問了自己的父親如何?又問了自己的孩兒如何?又問了很多人如何?最後才問到了陳圓圓如何?當然得到的答案都是吳三桂不想要的,自己的親人被李自成所害,陳圓圓也被李自成手下一員大將所擄走。面對這樣的結果,怒髮衝冠的吳三桂寧可揹負罵名也要出一口氣,引清兵入關。不過這是衝冠一怒為紅顏嗎?充其量是捎帶腳而已。

    所以,吳三桂放清兵入關是因為家裡人的原因,但卻並非因為陳圓圓一人,更主要的還是自己的父親親人都被李自成所殺害,為了報仇才會作此下策。

    被封為平西王的吳三桂,想要陳圓圓做王妃,不過陳圓圓不肯,因為陳圓圓並不愛這個男人,她有著自己的初戀,所以她想要脫離這塵世,去寺院清修。吳三桂答應了。後來吳三桂造反被誅,陳圓圓雖然在寺院清修,不過她深知自己已經和這個自己並不愛的吳三桂有著擺脫不掉的關係了,與其等待清兵入門,不如自行了斷,紅塵殞命!

    陳圓圓還是沒有逃脫紅顏薄命的宿命,卻揹負了她本不該揹負的一切。

  • 12 # 奕天讀歷史

    吳三桂放滿清入關,誘因是陳圓圓這個是可以肯定的,正史中已經清清楚楚的記錄了整個事件的經過。

    《明史·李自成傳》中吳三桂“聞愛姬陳沅被劉宗敏掠去,憤甚,疾歸山海,襲破賊將。”

    《清史稿·吳三桂傳》中吳三桂“聞其妾陳為自成將劉宗敏掠去,怒,還擊破自成所遣守關將。”

    我們來看一下整個事情的經過。

    1644年初,李自成攻破了北京城,崇禎皇帝在煤山自縊身亡。

    吳三桂當時正率軍趕往北京勤王,結果剛走到灤州,遇到了已經投降了李自成的明朝舊將唐通、白廣恩的軍隊。吳三桂的戰鬥力當然強於他們了,一戰之下就將唐通和白廣恩軍擊潰。但是,這時候吳三桂也得到了北京已經失守,崇禎已經駕崩的訊息,於是只能退守山海關。

    李自成當然知道吳三桂的大名了,於是就派唐通帶了四萬兩賞銀前往山海關招降吳三桂,並且拿吳三桂的老爹吳襄等家眷作為要挾。崇禎皇帝已經死了,吳三桂當然選擇投降了。於是,唐通等人率二萬士兵代替吳三桂鎮守山海關,而吳三桂則率軍前往北京,準備拜見李自成。

    結果就是,當吳三桂再次行進到灤州時,聽說了陳圓圓被劉宗敏掠去的訊息。灤州真是個事情多發之地呀,吳三桂得知訊息後大怒,就率軍返回了山海關,擊敗了李自成派來的守軍,重新佔領了山海關。注意,這時候吳三桂的父親吳襄等人都還活著。

    李自成在得知吳三桂降而復叛之後,一氣之下,屠殺了吳三桂全家,並且親率大軍討伐吳三桂。

    吳三桂還真打不過李自成親率的起義軍主力,於是向滿清求助。吳三桂雖然說是請求滿清幫崇禎和他的父親復仇,並且可以割地作為報酬,實際上就是投降滿清了。

    陳圓圓被劉宗敏霸佔的事情,讓吳三桂看清楚了一個事實,那就是李自成的起義軍並沒有脫離“流寇”的本質,根本沒有能力治理好天下。而從吳三桂的個人感情從發,他真的喜歡陳圓圓,對於陳圓圓被搶一事,確實很氣憤。怎麼能幫搶自己女人的強盜守大門呢?於是,吳三桂這才“衝冠一怒為紅顏”,引清軍入關,並且幫助滿清平定了起義軍。

    所以,吳三桂引清軍入關,誘因的確是陳圓圓,但更深層的原因是吳三桂認為跟隨李自成不足以成就大業,只是拿陳圓圓作為一個藉口罷了。

  • 13 # 三觀粉碎機

    這個是完全的謠言了,歷史有陳圓圓這個人,但和吳三桂之間的交集跟去向除了些捕風捉影的民間傳說以外,沒有任何證據可以證明吳三桂是為了陳圓圓開啟山海關大門的。

    當然了,關於吳梅村那首著名的《圓圓曲》,什麼“衝冠一怒為紅顏”的。其實吳梅村真名叫做吳偉業,是著名的藝術歷史詩人,啥叫做藝術歷史詩人(這個封號其實是我自己取的)呢?就是說其詩作多為描述歷史事件,卻又有著深度的藝術加工,類似《三國演義》之於《三國志》。

    不過吳梅村這個人了不得啊,從他詩裡傳出一個吳三桂謠言,後來他還寫了首順治詩,自此世人皆以為順治最後是心灰意冷出家了。所以這個人單寫了兩首詩,就騙了華人數百年,可以說非常牛逼了。

    而吳三桂之所以會反水,是因為當初李自成抓了吳三桂全家以此要挾吳三桂投靠自己。你想想,一邊是多爾袞許諾吳三桂只要開門就可以享受榮華富貴,一邊是李自成把刀架在吳三桂全家的脖子上逼吳三桂投靠自己,如果你是吳三桂?你覺得投靠水更靠譜,腦子不用想也知道。

  • 14 # 張傑談史

    坊間的說法千奇百怪,就筆者所知,所謂陳圓圓被人凌辱,就有李自成和劉忠敏兩種說法,從這個角度來看,所謂陳圓圓是導致吳三桂投靠清軍大有可疑!

    事實上,如吳三桂這樣的人,政治素養不會低到為了一個姬妾而使得自己的情緒有很大波動,這不是一個成熟的政治家所為的表現,即使真的有這樣的情況發生,吳三桂受不受影響也是二話!

    吳三桂先答應投誠後又反水,還是和李自成集團錯誤的政策有所關係!李自成集團太過於急躁,沒有一個合理拉攏明朝高官的方法,這樣就容易導致出現錯誤!對吳三桂之父吳襄,就出現了錯誤,這使得吳三桂必然懷疑李自成集團的出現!

  • 15 # 北門猿

    吳三桂投降清軍,陳圓圓是重要因素之一,但並不是全部因素,也很難說是決定性因素。

    在李自成向北京進軍時,朝廷就調動遼東軍入關勤王。但吳三桂剛走到半路,就得到訊息,農民軍已經攻破京城,既然如此,再去救援北京就毫無意義了,因此他就停下來考慮出路。

    現在明朝已經滅亡,擺在吳三桂面前的,理論上只有三條路:要麼往左投降農民軍,要麼往右投降清軍,要麼自成一派。

    第三條路是不可能了,因為遼東軍只是一支部隊,並不是一個完善的統治集團。何況就以夾在北京和遼東之間的那麼點地盤,想對抗農民軍和清軍任意一方,都是不可能的。吳三桂想必沒有以死報國的心態,他肯定是要找一條活路。

    那麼接下來就是投降誰的問題,這個問題也很好解決,看誰開價高唄。

    應該說,吳三桂手下部隊還是一支相當可觀的戰鬥力,所以李自成和多爾袞(當時清朝實際掌權者)都派人來拉攏他。

    問題來了,李自成這邊出了亂子。農民軍進城之後,秩序一度有點失控,李自成是想招降吳三桂的,但是手下人就把吳三桂的家給抄了。吳三桂父親吳襄當時在北京,也被抓進大獄。至於陳圓圓,落到了劉宗敏手裡。

    吳家有人逃了出來,跑去給吳三桂報信。吳三桂一看京城來人了,問:

    “我家裡怎麼樣?”

    “被抄家了。”

    “……我爹呢?”

    “被抓起來了。”

    吳三桂這時候還很鎮定:“沒事,這是誤會。李自成正招降我呢,等我到了北京,一切都好辦。”

    然後又問:“陳圓圓呢?”

    “被劉宗敏霸佔了!”

    吳三桂大怒,於是下了決心倒向清朝,開啟山海關放清兵入關。經過一番激戰,吳、清聯軍擊敗了農民軍,清軍一路南下,最終佔領全國。吳三桂也因為屢立戰功,被封為平西王。

    以上就是事情的經過,可見吳三桂之所以放清兵入關,陳圓圓被霸佔是原因之一。但根本原因還是,他當時必須投靠一方,陳圓圓被搶這個因素,只不過是促使他在搖擺猶豫的狀態中做了決定。

    但是,這個決定有多少是因為陳圓圓本身,那就難說了。寵妾被霸佔是小事,背後反映出的問題才是大事:

    1.李自成一邊招降自己,一邊放縱手下做出這種行為,可見沒把我當一回事。

    其實這時候李自成對手下人已經有點失去控制了,但吳三桂不一定知道,就算他知道,【李自成管不住部下】這也照樣是個減分項。

    2.既然家產被抄,父親被抓,愛妾被佔,誰能保障我投降之後的人身安全?

    這一點最為重要。要知道吳三桂之所以要選一邊投降,無非是為了保全身家性命。可現在“家破人亡”,後半個字雖然暫時沒看到,前半個字已經實現了。這怎能讓他放心?

    綜上所述。吳三桂之所以投降清朝,有一部分原因和陳圓圓有關。但不僅僅是由於她本身,更是由於陳圓圓被霸佔這一事實,給吳三桂帶來的不安全感。

    順便說一句,吳三桂起初沒打算投降,他的想法只是借清軍來對付農民軍,屬於合作關係,並且約定割地作為報酬。奈何多爾袞也是老狐狸,當清兵入關之後,清軍強大,吳軍弱小,投不投降,就由不得你了。

    漢奸這條路,走上去之後,是那麼好回頭的嗎?

  • 16 # 關河南望

    鼎湖當日棄人間,

    破敵收京下玉關,

    慟哭六軍俱縞素,

    衝冠一怒為紅顏。

    ……

    這首《圓圓曲》寫的就是吳三桂衝冠一怒,為了陳圓圓叛國當了漢奸的故事。

    民間之說是,當吳三桂領兵赴京朝見新主(李自成),走至永平沙河驛時,遇到從京城逃出的家人,吳三桂問:“我家裡人好嗎?”家人說:“被闖王抄了。”吳三桂說:“沒關係,我到後就會歸還。”又問:“我父親好嗎?”答:“被拘捕了。”吳三桂說:“我到後就會釋放。”又問“陳夫人(指陳圓圓)還好嗎?”答:“被闖王(一說為劉宗敏)帶走了。”此時,血氣方剛的吳三桂勃然大怒,厲聲叫到:“大丈夫不能保一女子,何面目見人耶?”隨後,掉頭打回山海關,以明朝大臣的身份,向昔日的宿敵清軍遞去了請兵書,希望多爾袞“合兵以抵都門,滅流寇於宮廷,示大義於中國。”這就是“衝冠一怒為紅顏”,也就是說吳三桂為了一個蘇州名妓陳圓圓,將江山出賣給了滿清。

    但事實上,將整個國家的成敗,一個古時候大人物的抉擇,推到一個女子身上,卻是不妥當的。

    李自成入京大肆搶奪,還控制了吳三桂的家人,強佔了陳圓圓(這只是傳說,而另一種說法則是吳三桂在後來才認識陳圓圓)其實吳三桂能夠當上遼東總兵,還是有能力也被朝廷信任的,他被明廷召回就星夜兼程去勤王,但得知京城被攻破以後,他是會要分析利弊的,皇帝死了,回去自己衝到前邊和農民軍打似乎不那麼划算,而當時農民軍和滿清對於手握重兵的吳三桂似乎也都有拉攏,吳三桂回到山海關,再圖發展才是明智之舉,要說那個時代誰能為了一名女性而放棄什麼,根本就不現實的,他是感覺下注到農民軍那裡會輸,後來他的降清,更多的是一種對當時局勢分析的一種萬全之策。

    吳三桂並沒有猶豫太久,他給多爾袞寫信說的是想以黃河為界,他帶兵去南京,重建大明政權,仍擁護朱姓為正統,與清朝井水不犯河水,而且清朝過了山海關後,不能驚擾老百姓,把自己撇清,然後就請清兵入關共滅農民軍,總兵吳三桂順帶著就成了漢奸吳三桂了。

  • 17 # 鳶飛九天2018

    自明末清初詩人吳偉業的一首“慟哭六軍俱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的《圓圓曲》出現後,吳三桂的漢奸行為似乎也多了一層緋色,吳三桂和陳圓圓的所謂愛情故事更是廣為傳唱。真實歷史上,吳三桂真的是因為陳圓圓而衝冠一怒投靠滿清嗎?當然不是真的。

    第一,陳圓圓小妾的身份決定了,她不可能有這麼高的重要性,無論她多麼的受到吳三桂的寵愛。陳圓圓雖然有諾大的名氣,更是聞名天下的秦淮八豔之一。但是,歸根結底,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會,陳圓圓也只是一個美麗的飾物而已,她的身份原來是名妓,後來也僅僅是吳三桂的小妾。

    在封建社會,達官貴人們將小妾視為物品,甚至有互相贈送的習慣,妾的地位也由此可知。對於自己擁有的一個美麗物品,人們會十分真愛,丟失也會十分傷心,但絕不可能傾盡家產,甚至押上身家性命去找回,精明如吳三桂,就更不會如此。

    第二,關寧集團雖然以吳三桂為首,但吳三桂絕不是一手遮天,更不能一聲令下,就令存在幾十年之久的關寧集團轉變自己的利益訴求。當時的關寧集團內部,也有許多根深蒂固的實力派。關寧鐵騎的組成,是以家族率領的家丁為主要戰鬥力。

    這些已完全家族化、私有化的家丁部隊,只會聽從給他發軍餉裝備的家族,而不會聽從並非直屬的吳三桂。因此,如果吳三桂想帶領關寧集團作出關係整個集團前途命運的重大決定,必然要得到大部分內部實力派的支援。而顯然,這些實力派絕不會因為陳圓圓被擄而作出決定。

    第三,吳三桂帶領關寧集團,最終做出剃髮易服,引清兵入關,投靠滿清八旗的決定,其實是吳三桂和整個關寧集團基於自身利益的共同決定,跟陳圓圓沒有一點兒關係,陳圓圓被擄,甚至連導火索都不算。

    作為一個龐大的軍事利益集團,在賴以生存的明朝滅亡後,它必然面臨著三種選擇:或投靠李自成,或投靠滿清,或自立。地處滿清和李自成之間的戰略要地,再加上山海關地域狹小,既沒有時間,也沒有足夠的資源養活數萬關寧大軍,同時,關寧集團及吳三桂也沒有足夠的魄力自立,因此,這一個選項率先被排除。

    剩下的兩個選項,其實也是絕大部分明末士大夫階層面臨的選擇。在滿清八旗和李自成之間,令今人大跌眼睛的是,不僅僅是吳三桂,大部分的明末士大夫階層,都更傾向於滿清八旗,甚至妄想“借虜剿匪”。

    因為,在這些官僚士大夫階層看來,李自成是造反殺官的,是被他們剝削的泥腿子出身,他們的造反行為格外不能容忍。而滿清八旗即使入關,他們也不過換一個皇帝罷了,雖然會經歷一定的動盪,自身的特權和利益依然能夠儲存。在滿清朝廷,他們的地位或許能更上一步也說不定。

    而作為明末最大的農民起義軍首領,李自成自身也十分不爭氣,他既沒有明確切實可行的施政方針,也沒有穩固的根據地,麾下的部隊雖然人數上百萬,卻依然如流寇土匪一般,再加上進京稱帝后,李自成集團以不可思議的速度墮落。

    最終,毫不意外的,吳三桂和關寧集團在李自成和滿清八旗之間選擇了滿清。從此,也開始了中華民族由巔峰淪落至深淵的滿清近300年統治。

  • 18 # 海鏡清

    當然不是,只不過是文人的演繹而已。

    我們先來分析一下吳三桂投降大順軍之前的處境。

    首先,作為寧遠總兵,由於奉命勤王,吳三桂已經放棄了自己的根據地寧遠,客居山海關(山海關是總兵高第的地盤,吳三桂只能算是客人),身邊帶著所有的家當,什麼金銀財寶、老弱婦孺,可以說就是無根漂萍。

    其次,當時除了山海關,其他的北方都已經是大順軍的地盤,吳三桂憑著自己的三萬部隊,帶著十餘萬家屬,想從河北、山東這麼一路殺下去投奔南明,顯然是不可能的。而且明軍精銳全在北方,現在非死即降,誰都知道南明肯定打不過大順軍。

    因此吳三桂做出了唯一合理的選擇,就是投降大順軍,憑藉自己的實力在新朝搏一個封妻廕子。為了這個目的,一個歌姬,即使是天下第一美人,又有什麼不能捨棄的?何況根據後世的考證,陳圓圓此前就已經病逝於寧遠,香消玉殞了。

    但是,沒想到新朝不靠譜。

    大順軍的政策導致其支持者只有貧苦農民,但那個時代最有實力的是士紳

    大順軍的致命弱點就是崛起得太快,從李自成進軍河南到佔領北京只有幾年時間,之所以成功佔領北方,主要還是明朝統治者和士紳階層對農民剝削得太狠,對軍隊壓制得太狠,結果農民活不下去,軍隊又沒有戰鬥力,這也導致大順軍雖然有民心支援,但沒有來得及與士紳階層合流。不像朱元璋農民軍北伐之前,就已經得到了淮西士紳的支援,由農民武裝轉變成為新計程車紳代言人。

    朱元璋雖然也是農民軍出身,但他成功與士紳合流,完成了華麗轉身

    沒有什麼文化的大順軍懷著對貪官汙吏、土豪劣紳的刻骨仇恨,在北京城大肆拷掠官員士紳,剝奪其財產,這必然引起士紳階層對強烈反彈,當時河南已經接連爆發士紳主導的叛亂,大順軍不得不派出十萬大軍南下平亂。

    而作為被大順軍侵犯了根本利益的吳三桂,此時當然不可能再投降大順軍了。前文已經說過,南下不現實,那麼清軍就成為唯一的選擇。畢竟吳三桂的舅舅祖大壽早已降清,備受恩寵,對比之下,吳三桂自然選擇降清。

    至於華夷之辨、民族大義,對於吳三桂這樣的人來說,哪裡有權力和利益的價值高呢?所以後來康熙不讓他在雲南繼續當土皇帝,他就立刻變臉反叛,真是一點都不稀奇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孩子現在一年級,成績不好,注意力不夠集中,錯過的題,再做還是同樣錯,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