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兄弟果業
-
2 # 曙光55118373
肥水充足的情況下,還有充足的密原,我今年種了100多畝,水肥都充足,只是密原少了點,120畝地租了10箱蜜蜂,產量沒上去110公斤,
-
3 # 陳倉紀事
籽用西葫蘆瓜籽的種仁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和獨特的醫療保健功效,尤其是其帶有的一股特有的、極具刺激性堅果的味道和芳香味,使得用其製作的麵包、奶類沙拉和果仁類佐餐食品,都具誘人的食味與口感。在歐美,還用其榨成食用油,不但能起到良好的保健功效、預防前列腺炎和癌類等疾病,並可增強男性的性功能。同時,還含有人體必需的八種氨基酸、維生素B、C和E等微量元素和鈣、鎂、鐵和鋅等,而被廣泛地應用於食品、醫藥和化妝品等行業,年需求量呈穩定增長的趨勢。目前,籽用西葫蘆瓜籽在國內甘肅、內蒙、新疆、黑龍江、山西、陝西和雲南等十一個省和自治區都有種植,但以甘肅、內蒙、新疆和黑龍江種植最多。籽用西葫蘆瓜籽市場前景好,產量高,效益好。
一、籽用西葫蘆目前有哪些優良品種?
籽用西葫蘆的品種很多,有金平果超金九號、金平果瑞豐九號、金平果AA、金平果粒豐一號F1、金平果光板新一號、金平果12號、光板鴛鴦會、光板黃金搭檔、豐冠168、寶豐白玉等。還有最新繁育的炒貨首選品種“金蘋果2號”,它將成為我縣今年推廣的主要品種。
二、我縣目前種植籽用西葫蘆的品種有哪些?
目前在我縣種植的品種主要有:金平果瑞豐九號、金平果AA、金平果粒豐一號F1、金平果光板新一號、還有新推廣的“金蘋果2號”等。
三、最適宜我縣種植的籽用西葫蘆品種及其品種特性如何?
金平果光板新一號品種特性是: 該品種是精品一代雜交種其瓜呈高橢球形,有漂亮花紋,單瓜產籽120—150克,蔓極短,適宜密植,抗病性強,其籽粒商品率極高,是打籽者首選品種。
“金蘋果2號”品種特性是:該品種是在多代選育後,精心組配的全新雜交種,它以其瓜子飽滿亮白,產量高(平均畝產180公斤,具有260公斤的增產潛力),適應性廣(耐鹽鹼、耐瘠薄、宜粗放管理,適宜密植),抗病性強(高抗白粉病、乃疫病、乃果實腐爛病),坐果性好 (第一雌花節位低,雄花開放早,花期相遇良好,早座果)等多個優勢,將成為我縣新的推廣品種。
四、籽用西葫蘆適宜在什麼環境條件和土壤條件下種植,一般生育期多少天?
籽用西葫蘆耐旱怕澇,喜通風通光,適合在土層深厚的沙壤土或壤土上種植,且籽用西葫蘆喜在晝夜溫差大的地區生長,生長期100天左右。
五、影響籽用西葫蘆產量的原因是什麼?
由於粗放型種植,經常會出現減產甚至絕產現象。原因有以下幾點:1、播種期乾旱,影響發芽出苗;2、播期過晚,生長期向後延長,結果期易遇伏旱,影響座果;且不易防白粉病。3、成熟期前,雨水較大容易造成瓜的腐爛;4、授不上粉也影響產量。
六、提高籽用西葫蘆產量可採用哪些措施?
應改變種植方法:1、在避開霜凍的情況下播種越早越好;2、播種時一定要保證土壤水分充足;3、保證花期有足夠的蜂源或人工輔助授粉,以確保掛的結籽量; 4、在沒病的情況下防病越早越好;5、採收時間在不爛瓜的情況下,挖籽越晚越好,但不能遇霜凍。
七、籽用西葫蘆應選擇在什麼樣的土壤條件下種植?
應選擇土層厚而疏鬆的沙壤土或壤土 ,有灌溉條件的更好。
八、選擇什麼茬口種植籽用西葫蘆?
前茬作物最好是非瓜類作物,以玉米、小麥、大豆、甜菜等為好。
九、種植一公頃籽用西葫蘆需投入多少肥料?
公頃施優質農家肥20—30噸,磷酸二銨75 公斤左右,硫酸鉀複合肥100公斤,再充分地耕翻1~2遍,以使農家肥、化肥和土壤都能均勻混合。
十、籽用西葫蘆的播種方法有哪些?
播種方法有催芽播種和幹籽直播兩種。在我縣主要採用幹籽直播。
十一、籽用西葫蘆適宜的播種期應如何確定?
播期的確定要根據地力、自然環境、灌溉 和蜂源等條件。 在土層厚疏鬆的沙壤土或壤土、有井灌條件的、不跑風的地塊,採用蜜蜂授粉(蜜蜂必需在開花期及時引入)的可適時早播,播期應在5月1日—5日結束。沒有井灌條件,地力一般的能採用蜜蜂授粉的不跑風地塊,播期應在5月5日後根據降雨情況,雨後及時播種。小面積種植,在沒有蜂源的情況下,可採用人工授粉的也應適時早播,播期在5月10---15日之間。大面積種植而且只能粗放經營的,播期可延長至5月25日。
十二、選擇什麼樣的種植方式種植籽用西葫蘆?
根據地力可選擇種兩壟或四壟空一壟,也可以挨壟種這兩種種植模式。種兩壟或四壟空一壟的模式,株距30~35釐米,畝保苗2150—2460株以上;如挨壟種的模式,株距45—50釐米,畝保苗2200--2400株以上。土地肥沃時少保苗,貧瘠時多保苗.根據品種特性不同密度可適當增減,若套種時密度酌減。
十三、籽用西葫蘆如何保全苗,造成缺苗的原因是什麼?
整地精細,墒情良好是獲得全苗的基礎,同時還要查苗補苗、,力爭做到保全苗。造成缺苗的原因一般有出苗不齊、土壤表層因雨後板結壓住幼苗無法自行伸出、病蟲危害、風力強勁刮斷幼莖等。所以,要加強查苗,補苗工作.
十四、籽用西葫蘆從播種到出苗在水肥管理上應注意什麼?
籽用西葫蘆抗旱性較強,從播種到出苗幾乎不用灌水、施肥。但如果地力不好,保水保肥能力弱,並且當植株出現明顯的萎蔫,到下午四點還不能恢復時,則應少灌一些水,但不可施肥,否則,易引起徒長而造成座瓜困難。基肥中少施或不施純氮型肥料,如尿素、硝氨等。
十五、籽用西葫蘆從出苗到果實膨大期間水肥管理應注意哪些問題?
從出苗到坐果大約需要35—40天,當幼果坐穩在70%以上的果有雞蛋大小時,應及時施追肥、灌水.畝用量為:硝氨15~20公斤加磷酸二胺10公斤,或尿素10~15公斤加磷酸二胺10公斤。施肥後應立即灌飽水一次。再隔10~15天再飽灌一次,幼果膨大的速度快、時間短,對肥水較為敏感,施肥灌水應及時有效,否則,易出現畸形瓜而影響產量和質量。
十六、籽用西葫蘆(葫蘆瓜)授粉應注意哪幾個問題?
葫蘆瓜是雌雄異花植物,要靠蜜蜂等昆蟲來授粉。首先,按播期計算好花期,一般從播種到出苗需7—10天(大田直播),從出苗到開花需35—40天,所以在播種後45—50天要及時引進蜂源,若蜂源不足,應進行人工輔助授粉。進入花期後,每天早晨4---9點到田間進行人工輔助授粉。授粉方法:取雄花一朵摘去花冠,把雄蕊上的花粉抹在雌蕊上,每朵雄花最多可抹兩朵雌花。授粉應選擇晴天。
十七、籽用西葫蘆有哪些病蟲害?
蚜蟲和白粉病是西葫蘆的主要病蟲害。
十八、怎樣防止籽用西葫蘆的病蟲害?
應重視防治。一旦發生蚜蟲,用吡蟲啉或啶蟲咪防治;白粉病對籽用西葫蘆危害最重,必須及早防治,一般開花前結合灌水進行第一次噴藥,撒硫磺粉。瓜座穩後每隔7天噴一次腈菌唑或戊唑醇, 整個生育期共噴三次,可達到防治白粉病的目的。
十九、籽用西葫蘆後熟應注意哪些問題?
籽用西葫蘆的後熟十分關鍵,一般瓜秧在八月上、中旬便開始枯秧,此時,不應立即採收挖籽,而是應該在地裡面放置,再後熟20~40天。否則,不但籽粒色澤不好、無光澤,而且飽滿度將大打折扣,產量也會明顯減低。
二十、籽用西葫蘆採收應注意那幾點?
取籽時間應掌握在霜凍前,如果晾曬時遭遇霜凍,就會出現凍片,影像品質。所以應適時取籽,避免出現凍片。取出的籽應用清水淘洗後放在水泥地上或網片上晾曬,繃皮前不能翻動,繃皮後及時翻曬以免黴變。水分降至13%以下後裝袋待售。
-
4 # 農民四嫂
籽用西葫蘆瓜籽的種仁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和獨特的醫療保健功效,尤其是其帶有的一股特有的、極具刺激性堅果的味道和芳香味,使得用其製作的麵包、奶類沙拉和果仁類佐餐食品,都具誘人的食味與口感。那麼怎麼樣才能種植好籽用西葫蘆呢?
一、品種選擇
種植西葫蘆可以選用生育期105天左右,植株生長健壯,抗病性強,單瓜籽粒數400粒左右,千粒重185克左右,平均每畝產量150~180公斤的品種。
二、選地
該作物是耐旱、怕澇的作物,適合在土質疏鬆的向陽坡地種植,二、三年荒地更適合種植。選好地後應及時瞭解前茬種植作物所使用的農藥,是否使用了阿特拉津等殘留藥害時間較長的農藥,如前茬使用了殘留時間超過12個月的農藥,第二年不適合種植瓜類,防止藥害的發生,造成減產,嚴重的可導致絕產。
三、施足基肥
耕地前畝撒施磷酸二銨15公斤,硫酸鉀10公斤,深翻入土。
四、播種
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基本上與玉米播種期一致,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種。行距60釐米,株距40~45釐米,每畝地種植2470~2800株。土壤墒情不足時要穴內點水後播種,播種深2~3釐米,播後輕輕鎮壓。如種子未包衣須加放適量的殺蟲劑以防治地下害蟲。播種後10天出全苗,及時查苗、補苗、間苗,保證每穴一株健壯苗。
五、田間管理
1.苗前封閉:每畝用72%都爾80~100毫升(或96%金都爾45~60毫升)兌水40~50公斤均勻噴施於土表。儘量不要使用乙草胺,否則容易造成畸形苗。
2.中耕除草:待苗出齊後要先進行第一次中耕除草,在瓜生長到5葉時進行第二次中耕除草。
3.灌水追肥:從出苗到坐果大約需要35—40天,當幼果坐穩在70%以上的果有雞蛋大小時,應及時施追肥、灌水,畝追施尿素15公斤。間隔10天再飽灌一次,幼果膨大的速度快、時間短,對肥水較為敏感,施肥灌水應及時有效,否則,易出現畸形瓜而影響產量和質量。全生育期灌水4次 。
4.輔助授粉:按播期計算好花期,一般從播種到出苗需7~10天(大田直播),從出苗到開花需35~40天,在播種後45~50天要及時引進蜂源,若蜂源不足,應進行人工輔助授粉。進入花期後,每天早晨4~9點進行人工輔助授粉。授粉方法:取一朵雄花摘去花冠,把雄蕊上的花粉抹在雌蕊上,每朵雄花最多可抹兩朵雌花,授粉應選擇晴天進行。
5.防治病害:籽用葫蘆常發生白粉病、疫病等,建議在未發病地塊及時噴藥預防,葉面噴施30%已唑.醚菌酯8-12克/畝、或30%苯醚甲環唑7.5克/畝、或30%己唑醇5克/畝,建議農戶噴藥2—3次。以上藥劑任選一種均可。
六、適時採收晾曬
籽用西葫蘆的後熟十分關鍵,一般瓜秧在8月上中旬便開始枯秧。此時,不要立即採收挖籽,而應在地裡集堆放置,後熟10~15天,可增產一至兩成。否則,不但籽粒色澤不好、無光澤,而且飽滿度將大打折扣,產量也會明顯降低。取籽時間應掌握在霜凍前,如果晾曬時遭遇霜凍,就會出現凍片,影響品質。取出的瓜子應用清水淘洗後放在水泥地上或網片上晾曬。如果沒有條件也可以用扇布晾曬,在晾曬過程中,把瓜子推平後,用耙子翻曬,繃皮前不能翻動,繃皮後及時翻曬以免發生黴變,當瓜子水分降至13%以下後裝袋
回覆列表
西葫蘆又叫做角瓜、白瓜,葫蘆科南瓜屬的一年生草本植物。西葫蘆原產於北美洲南部,在明末清初從西洋傳入我國,在世界各地均有種植,是世界上重要蔬菜之一。
西葫蘆的營養十分豐富,富含多種氨基酸、鹼物質,並且鈉鹽含量低,是公認的保健食品,因而深受廣大市民的喜愛。西葫蘆在我國的大部分地區均可以種植,尤其在我國的東北、華北、西北等地區普遍栽培。由於日光溫室的快速發展,西葫蘆的栽培種類、栽培面積以及產量都有了大幅度提,從而使西葫蘆逐步實現週年供應。今天,農學博士就給大家講一下西葫蘆的高產種植技術。
一、西葫蘆的形態特徵
西葫蘆的根系十分發達,入土較深。在直播種植時,植株的主根入土深度可以達到2米以上。西葫蘆的根系生長快、易老化,斷根後再生能力差。莖為蔓生,長度在0.5-1米,中空,易劈裂和折斷。植株的真葉掌狀深裂,互生,葉面粗糙多刺,顏色為綠色,個別品種的葉脈交叉處有銀白色花斑。葉片較大,葉柄長,易折斷。西葫蘆為單性花,雌雄同株。雌花通常不具備單性結實的能力,必須經過授粉後才能坐瓜。西葫蘆的果實為圓筒形,果面光滑。嫩果皮綠色、淺綠色或深綠色,一般會有網紋或無網紋,成熟果實為黃色,果面無白霜。西葫蘆的種子為橢圓形、扁平,灰白色或淡黃色,千粒重在140-200克,有效使用期為3年。
二、西葫蘆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1、溫度
西葫蘆屬於喜溫性蔬菜。種子發芽的最適溫度為25-30度,最低溫度為12度,在20度以下的環境,種子發芽率很低,在低於12度、高於35度不能發芽。西葫蘆的開花結果期要求15度以上,發育的適溫為22-33度。根系伸長的最低溫度為5度,一般的大棚溫室應保持在12度以上,才能保證植株的正常生長。
2、光照
西葫蘆對光照要求較高,由於大棚溫室冬季光照弱,西葫蘆往往開花較晚。西葫蘆屬於短日照植物,苗期的短日照條件有利於增加雌花數、降低雌花節位,節、葉生長也正常。在西葫蘆的結瓜期,晴天強光照有利於坐瓜,不易化瓜,可以顯著提高早期的西葫蘆產量。
3、水分
由於西葫蘆的根系強大,吸收水分的能力強,故而比較耐旱。但植株根系水平生長較多,葉面積大,蒸騰作用強,連續乾旱也容易引起葉片萎蔫、長勢弱,容易出現花打頂和發生病害,因此,在種植過程中,對土壤溼度要求較高,但不宜過高,以防止發生各種病害。冬季種植時,需要嚴格控制水分,以促根控秧,並適當抑制莖葉生長,促進根系向深層發展,為豐產打下堅實的基礎。
4、土壤條件
西葫蘆不耐鹽鹼條件,適宜的土壤pH值為5.5-6.8。對礦質營養的吸收,以鉀最多,氮元素次之,其次是鈣和鎂,磷元素最少。在有機質多而肥沃的砂質壤土種植易獲得高產、優質產品。
三、西葫蘆的高產種植技術
1、品種選擇
在種植西葫蘆時,適宜選擇植株矮小、株形緊湊、葉片較小、雌花節位低、生長髮育快、耐寒性強的品種。目前市面上常見的有早春一代、灰採尼、鄭州一窩雞等。
2、培育壯苗
一般採用營養缽育苗或營養土塊進行育苗。育苗的最適合時間為10月10日至11月25日。具體方法為:將種子平放入穴內,蓋上1.5-2.0釐米厚的營養土,在覆土後及時蓋地膜,以保溫提溫。苗前保持較高的溫度,一般掌握在28-30度。等到種子有出土跡象時,將地膜去掉,並加蓋60目的防蟲網,以防蚜蟲、白粉蝨、斑潛蠅等。在出苗後,我們需要將溫度控制在18-22度。西葫蘆的育苗期一般不澆水,如果底水不足或苗土沙化嚴重出現乾旱的時候,用噴壺噴水,切忌大水漫灌。在子葉展開時,需要對苗床噴施殺菌劑,如惡黴靈、普力克等加農用鏈黴素,可以有效防治猝倒病、立枯病等,苗期一般需要15-20天。
3、選地定植
在種植西葫蘆時,我們應選擇近2-3年未種過瓜類作物,土壤中病菌基數低、線蟲少的田塊進行定植。如果不得不選用近期種過瓜類的田塊種植,則應在定植前進行土壤處理,具體方法有水旱輪作、翻田後曝曬、高溫悶棚、藥劑燻蒸消毒等,進而可以保證田塊適合西葫蘆長季節栽培。
在種植之前,我們需要深翻土壤,耕深在25釐米以上為宜,每一畝土地施入充分腐熟的優質農家肥1000-2000公斤、磷酸二銨20-25公斤、過磷酸鈣70-90公斤、硫酸鉀15-20公斤。我們一般採取溝施和普施相結合的方法,過磷酸鈣宜集中施入,按照80釐米行距築畦並覆蓋地膜。
西葫蘆的栽培密度不宜過大,行株距為80釐米×50釐米,一畝地保苗1600-1800株即可。而適度稀植有利於通風透光,可以減少病蟲害發生,同時有利於田間作業,充分減少對植株的損傷。
4、田間管理
(1)水肥管理
西葫蘆的水肥管理上,在幼苗期至開花坐果之前,以中耕保水、控水控肥為主,以有效防止因土壤水肥過多而出現的徒長或“瘋秧”。在根瓜果實開始膨大時,一般在根瓜長到5-6釐米時,開始澆水追肥。結合灌水,每一畝土地追施磷酸二胺15-20公斤,第二、三果實膨大時,我們可以進行第二次追肥,每畝種植地追施尿素20-25公斤。在這以後,應一直保持土壤溼潤。一般在每次採收以後,都應及時進行追肥澆水。灌水追肥後,我們要格外注意放風排溼,以防止灰黴病的大面積發生。
(2)保花保果
在棚室內栽培時,西葫蘆易出現化瓜,必須進行人工輔助授粉。其方法是:每天上午的6-10時,採下雄花並去掉花冠,將雄花的雄蕊輕輕在雌花柱頭上塗抹,即可完成人工授粉,每朵雄花一般可以授3-4朵雌花。當然,用適宜濃度的2 4-D處理柱頭和果柄,可以有效防止化瓜,促進果實膨大。向幼果柱頭噴施0.1%速克寧藥液,可以有效防止灰黴病為害幼果。
(3)激素處理
在冬季雄花較少時、溫度低時,花粉少,可用激素處理以防止落花落果。最常用的激素有2, 4-D,處理時間在早晨的8-10時,冬季適宜濃度為100-200mg/kg、春季25-30mg/kg。塗抹在剛開的雌花花柱基部和花冠基部之間,也可以塗抹在幼瓜上,但千萬不要塗到植株的莖葉上。為了防止重複塗抹,我們最好在2, 4-D中加入紅色染料。
(4)整枝吊蔓
吊蔓是調節長勢、增加生長空間、合理利用光能、增產增效的一種新型栽培措施。在植株開始甩蔓時,我們就要及時拉繩吊蔓,並注意抑強扶弱,使龍頭保持等高。在吊蔓時動作要輕,以避免碰斷頂尖。
5、病蟲害防治
(1)病害
猝倒病:在發病的初期,每一畝土地用防毒礬64%可溼性粉劑60-80克配製成500-600倍液,或每畝土地用甲基託布津70%可溼性粉劑50-70克配製成600-800倍液,進行葉面噴施。在保護地內,一畝土地可以用百菌清5%粉塵劑1公斤進行噴灑。
病毒病:西葫蘆的病毒病,應該以預防為主,控制和殺滅蚜蟲、斑潛蠅等傳播害蟲。
白粉病:一畝地可以用奧寧25%可溼性粉劑2500-3000倍液,在發病初期進行噴施。對於設施種植的西葫蘆,一畝地需要用百菌清45%煙劑110-180克或者速克靈10%煙劑200-250克,進行燻煙。
灰黴病:每畝西葫蘆地用速克靈50%可溼性粉劑1000-2000倍液,在發病初期噴施。保護地內,每畝土地可用百菌清45%煙劑110-180克,進行燻煙處理。
褐腐病:在發病初期,推薦一畝地用防毒礬64%可溼性粉劑65-80克配製成500-600倍液,進行噴施,防治效果極佳。
(2)蟲害
蚜蟲:一畝地用啶蟲脒20%乳汕16-20毫升配製成2000-2500倍液或氯氰菊酯10%乳油4000-80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
白粉蝨:在為害初期,每畝地用10%吡蟲啉1500倍液或1.8%阿維菌索3000-4000倍液進行噴施。
紅蜘蛛:在為害的初期,一畝西葫蘆用苯丁錫50%可溼性粉劑1000-2000倍液,進行全面的噴施。
6、適時採收
西葫蘆盛瓜前期採收標準為單瓜重500-600克,中期單瓜重700-800克時採收。在天氣好、水肥足、植株生長旺盛時,單株可同時結3-4個瓜。我們應加大通風,重施水肥,做到及時採收。西葫蘆盛瓜期時間長短與管理技術有關,水肥不足、溫度過高、病蟲嚴重、採收偏晚等都會導致植株早衰,嚴重縮短盛瓜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