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元元日記
-
2 # 葉虹時光說
人間後事悲前事,鏡裡今年老去年。 ------郭鄖《寒食寄李補闕》
這兩句詩詞描寫詩人感傷光陰變化之快。人們總是在悲傷世事變化是如此之快,照著鏡子一年比一年衰老,已然沒有了去年的容顏。
-
3 # 詩為諸藝之魂
簫聲咽 秦娥夢斷秦樓月 秦樓月 年年柳色 灞陵傷別 樂遊原上清秋節 咸陽古道音塵絕 音塵絕 西風殘照 漢家陵闕(李白《憶秦娥》)
上闋寫女子幽思。男女曾有過小樓歡聚的短暫幸福,美妙的簫聲猶在耳邊,但已變成悽慘的迴響。重點句是“年年柳色 灞陵傷別”,說愛人自別後,多年不歸,生死難卜。女子唯一能做的只是痛苦地思念,盼望奇蹟能夠出現。
下闋是此時境況依舊,節令之時眺望遠方,是她獨立風中的形象。相信愛人還活著、能回來,是支撐她虛弱身軀的精神力量。她待在此地已經一整天,推而廣之,幾乎天天如此、年年如此。西風,是深秋,象徵極度的痛苦。殘照,是傍晚,殘陽即將消失,黑夜即將降臨,象徵生命的最後一抹光輝。漢家陵闕,直接是寫地點。闕頂小片光亮,反襯這個場景更加昏黑。這個場景籠罩著濃重的死亡氣息,預示了人間的又一場悲劇。
這首詞指出千百年來戰爭頻仍,民不聊生、生離死別是常態。這首詞,是站在生來看死,或者站在死來看生。再或者是,生等於死。生命短促,幸福難得。
-
4 # 屠蘇公
《成全》
彼方的天國
有隻不知名的鳥
在飛
此地的我
折斷翅膀
給自己羨慕
自由
-
5 # 魅力華夏文化中原
1、詩經·齊風·東方之日
東方之月兮,彼姝者子,在我闥兮。在我闥兮,履我發兮。
《詩經》中諸如《關雎》或者《蒹葭》等名篇,詩句雖美好,但少了一點愛的火焰,這一首就比較特別。詩人說,我的愛人,就像月亮一般溫婉賢淑,很漂亮,但有時候,我們兩人在屋中的時候,她會俏皮地赤足踩在我的兩隻腳背上,要我慢慢踱步將她帶進內室中。
不說這位詩人洋洋得意的模樣,你若是個單身的男子,是不是也希望有這樣一位溫婉又俏皮的女孩,能夠成為陪你走過往後餘生的那個人?
2、詩經·鄭風·子衿
挑兮達兮,在城闕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我知道你對“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很喜歡,但這最後一章就說的跟前面質問男子的語氣完全不同了,一個刁蠻的女孩不見了,她又恢復了溫婉女子的模樣。
她說,我在城樓上不停地走來走去,看不到你真是讓人心神不寧。一天見不到你,就像隔了三個月那麼久了。
3、樂府詩·子夜歌
氣清明月朗,夜與君共嬉。郎歌妙意曲,儂亦吐芳詞。
這在如今,就是兩個相愛的人兒一起唱歌,這場景實在是讓人浮想聯翩啊。
4、樂府詩·子夜四時歌·春歌
朝日照桂林,初花錦繡色。誰能春不思,獨在機中織。
仲春之時百花初放,女子懷春之時,將那所有的相思都放到了眼前所織的布帛中。
5、樂府詩·子夜四時歌·夏歌
春別猶春戀,夏還情更久。羅帳為誰褰,雙枕何時有?
我的檀郎,你何時出現?我已孤枕難眠。這樣的女子,你,心不心動?
6、樂府詩·越人歌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好吧,這首古樂府,瞭解的人應該不會少,詩中大意也不用解釋相信大家都已經明白。
7、樂府詩·讀曲歌
所歡子,不與他人別,啼是憶郎耳。
我想你念你,除了想你念你,我又怎會流淚?
8、樂府詩·讀曲歌
打殺長鳴雞,彈去烏臼鳥。願得連冥不復曙,一年都一曉。
這首詩真真是驚世駭俗了。兩情繾倦之時只恨夜太短,就希望永遠都不要天亮,一年就破曉一回吧。也許我把那打鳴的雞給殺了,把那煞風景的烏臼鳥給趕走,天是不是就真的永遠不會亮了?
9、樂府詩·溫庭筠·江南曲
拾萍萍無根,採蓮蓮有子。不作浮萍生,寧作藕花死。
與其做那無根的浮萍,不若做那嬌豔的荷花,直到花兒全都凋謝之時也是嬌豔的顏色。
10、古詩十九首·東城高且長
馳情整中帶,沉吟聊躑躅。思為雙飛燕,銜泥巢君屋。
這是真正的一見鍾情。彈完琴的女子在窗前踟躕不前,不是在猶豫別的,而是想告訴窗外的男子,我想和從你從此做那雙宿雙飛的燕子,為你,為我們,日日銜泥,築一座屬於你我二人的愛巢。
11、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
置書懷袖中,三歲字不滅。一心抱區區,懼君不識察。
古詩中“區區”常為真摯情感之意。女子丈夫離家遠遊數年,三年前寄回一封書信,雖無非是“長相思”、“久離別”之類的話語,但女子一直把書信放在懷中。“三歲字不滅”,她定然是常常拿出來看,但三年字都沒有磨滅,可見對這封信有多麼珍視,可她不擔心別的,就只是擔心丈夫不能明白她的真情意。
12、古詩十九首·客從遠方來
著以長相思,緣以結不解。以膠投漆中,誰能別離此。
丈夫從遠方寄回半匹絲帛,她只想做成錦被,裡面填滿絲棉,不,填滿相思,就像膠投到漆中,終於是如膠似漆,哪裡能分開彼此!
13、樂府詩·皚如山上雪
悽悽復悽悽,嫁娶不須啼。願得一人心,白頭不相離。
有版本為“願得一心人”,此詩又叫《白頭吟》,傳說為卓文君在司馬相如想要納妾之時所作,但無具體考證。
此詩叫人嫁娶之時無須哭泣,開篇之時女子話語相當決絕,但這裡“願得一人心,白頭不相離”更為人們所熟知。
14、樂府詩·枚乘·蘭若生春陽
蘭若生春陽,涉冬猶盛滋。願言追昔愛,情款感四時。
蘭草和杜若生在陽春時節,但經歷寒冬還是茂盛生長,就像兩個人的感情,不管四時如何變幻,不管經歷幾多風雨,對你的愛永不會變。
15、樂府詩·蘇武·留別妻
努力愛春華,莫忘歡樂時。生當復來歸,死當長相思。
這是被匈奴扣留,在北海牧羊19年的蘇武,在出使匈奴前給妻子留下的一首詩。最後兩句情感真摯,等若立下生死誓約,活著要攜手終老,死了也會永遠愛著她。
16、樂府詩·秦嘉·贈婦詩其三
顧看空室中,彷彿想姿形。一別懷萬恨,起坐為不寧。
秦嘉為東漢時人,與妻子始終恩愛,而在秦嘉早逝之時,妻子徐淑誓不改嫁,生前身後兩人的感情都為千古佳話。
這是妻子因病回孃家修養,秦嘉寫給妻子的詩,說自己在家坐立不安,到處都是妻子的影子,真是思念如狂。
17、樂府詩·徐幹·室思其三
自君之出矣,明鏡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窮己時。
東漢末年“建安七子”之一,性格恬淡,詩也恬淡。這幾句詩說的是思婦在丈夫遠行之後,原來光亮的銅鏡早已黯淡無光,為什麼?女為悅己者容,那個人兒不在,哪裡還有心思梳妝打扮?只是相思就像那東流水,似乎永遠沒有窮盡的時候。
18、樂府詩·繁欽·定情詩
時無桑中契,迫此路側人。我既媚君姿,君亦悅我顏。
這本是一首長詩,描寫女子與人相遇、相知到最後失戀的整個過程。這4句詩大意是說,兩人雖然沒有什麼秘密幽會的約定,但終究是兩情相悅。應該說,這女子與男子都是長得很標緻的人吧。
19、樂府詩·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君當作磐石,妾當做蒲葦。蒲葦韌如絲,磐石無轉移。
這就是《孔雀東南飛》,兩個可憐的人兒。劉蘭芝是希望焦仲卿猶如磐石般堅固,而自己則像蒲葦那般雖柔弱卻堅韌。誓言如此讓人心折,可惜最後只能做那一對“仰頭相向鳴”的雙飛鳥。
20、樂府詩·陸雲·為顧彥先贈婦往返
目想清惠姿,耳存淑媚音。獨寐多遠念,寤言撫空矜。
陸雲是西晉大詩人陸機的胞弟,二人與這顧彥先被稱為“洛陽三俊”。不知道這兄弟二人有著怎樣的惡趣味,總喜歡代顧彥先寫贈婦詩,然後以他妻子的身份再回一首,算是往返。
21、樂府詩·江淹·西洲曲
置蓮懷袖中,蓮心徹底紅。憶郎郎不至,仰首望飛鴻。
海水夢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風知我意,吹夢到西洲。
這位正是才情驚世的江郎,其中“憶郎郎不至,仰首望飛鴻”與“南風知我意,吹夢到西洲”堪稱絕唱,具體大意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看我專門介紹江郎這首詩的文章。
22、長短句·宋·張先·千秋歲·數聲鵜鴂
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
說實話,我是極願意將這首宋詞列為樂府詩的,因為樂府詩中也有類似的句子,卻實在不及這四句,可惜早已被列入《宋詞三百首》。因此這是今日我選出的唯一一首非古體詩。
今天選出的詩句,除最後一首來自張先的宋詞,其他全部來自《詩經》與樂府詩。為的是讓那些尋愛的少年和少女可以找到怦然心動的感覺。當然,早已是夫唱婦隨的你,也一定可以從中找到當初戀愛時的心動。
很多人會認為可能格律詩更讓現在的人熟悉,畢竟唐詩的影響力實在太大了,而且,其中也有很多情詩,也都會讓人有怦然心動的感覺。但我想,為古體詩做一些普及,並讓人們多瞭解一些帶有古意的詩句,未嘗不是一件快樂的事。
-
6 # 野駱駝9777
可以分享一下,大家看過的詩歌中哪句詩或者哪首詩引起你的共鳴嗎?
我還是今天與大家分享一句,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開國領袖,詩人毛澤東的一句詩,大家非常熟悉,而且耳熟能詳,勵志的詩句;
【……未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
這句詩,是詩人毛澤東在1959年6月25日第三次回到家鄉韶山,他的家鄉,在國內外多重複雜的歷史條件下寫下了《七律,到韶山》這首詩。
全詩原文:
《七律到韶山》
別夢依稀咒逝川,
故園三十二年前。
紅旗捲起農奴戟,
黑手高懸霸主鞭。
為有犧牲多壯志,
敢教日月換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
遍地英雄下夕煙。
全首詩根據該答題意,我也不便多做解釋。
【……未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這句詩的釋義是:
(1),因為太多的壯志,才會有犧牲,但我敢令天地反覆,換一副新顏。
(2),只有犧牲許多少年的青春志向和美好時光,才能換來今天的幸福生活。
我再結合自己的社會生活經驗淺說幾句,
我們現在新時代,非常適合這句詩的第二解釋。
我們一個人生存在世界上,雖然沒有偉人的寬廣胸懷,洞察深邃的眼光,但是我們同樣擁有勵志,探索,前進,提高的願望。
“任何的成功都沒有捷徑可走,只有在崎嶇小路的攀登上,不畏勞苦的人,有希望到達光輝的頂點。”這也和【換新天】的豪情壯志不謀而合。
2020鼠年馬上到來!在新的一年開始之際,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煥發出嶄新的面貌,來迎接每一天早升的太陽,煥發出洪荒偉力,在新的一年裡收穫滿滿豐收的希望。
-
7 # 詩林擷英
本人最喜歡的詞人是蘇軾,最喜歡的作品是《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全詞如下: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彷彿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觳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宋神宗元豐三年即1080年,蘇軾因烏臺詩案謫貶黃州,住在城南長江邊上的臨皋亭。後來又在不遠處開墾了一片荒地,種上了莊稼樹木,名之曰東坡,自號東坡居士,還在這裡築屋名"雪堂”。本次正是作於哲居黃州時期,雪堂夜飲醉歸,是一首即事抒情之作。上闋寫東坡醉酒夜歸臨皋的情景。下闋抒情寄託對寫意人生與自由人格的追求。"長恨此身非我有",透露出身不由己的無奈,以及空有才華,壯志難酬的心情。"何時忘卻營營?",化用了莊子"無使汝思慮營營"。
全詞意境深遠,蘊含哲思,表現出作者的真性情,表達出超然物外的心境和超脫於世的願望。這首詞中化用莊子的話,也表達了出世的思想。在身不由己的處境之下,他卻依然闊達開朗,反思自身的遭遇,渴望自由自在的人生。
-
8 # yx素年錦時
我最喜歡的一句詩句是: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這是唐朝韋莊寫的《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中的一句。這首詩的全文: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這首詞描寫了江南水鄉的風光美和人物美,既表現了詩人對江南水鄉的依戀之情,也抒發了詩人飄泊難歸的愁苦之感。
總詩的翻譯:人人都說江南好,讓遊人只想在江南待到老去。春天的江水清澈碧綠更勝天空的碧藍,還可以在彩繪船上聽著外面的雨聲入眠。江南酒壚邊賣酒的女子美麗無比,賣酒時撩袖盛酒時,露出的手腕白如霜雪。在老之前不要回到故鄉,不然回到家鄉後會因為家鄉戰亂而悔斷肚腸。
“春水碧於天”是江南風景之美,江南水的碧綠,比天色的碧藍更美。“畫船聽雨眠”是江南生活之美,在碧於天的江水上,臥在畫船之中聽那瀟瀟雨聲,這種生活和中原的戰亂比較起來,是何等的閒適自在。
單從這兩句就可以看出,這種生活真的很美好,簡單、純粹、舒適。傾聽窗外的雨聲,讓自己的內心變得很平靜,享受那一刻的安靜感覺。
-
9 # 古今人文擷英拾萃
唐朝“詩魔”白居易的“蝸牛角上爭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即是。這是出自其《對酒》一詩。
【原詩】蝸牛角上爭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隨富隨貧且歡樂,不開口笑是痴人。
人活在這個世界上,就好象蟄居在那蝸牛的小角上,天地是那樣的侷促狹小,又有什麼好爭的呢!人的生命十分短暫,一閃即逝,就好象那石頭相擦碰時所發的一剎火光而已啊!
白居易此詩,言簡意豐,筆姿搖曳,感慨遙深。人生在世,又短暫,又渺小,什麼事都斤斤計較,什麼事都放不開,未免太可笑,太荒唐,太無謂,所以作者原詩末二句說:“隨富隨貧且為樂,不開口笑是痴人。”明白如話,發人深省,令人回味。
-
10 # 紅泥品名著
“美人自古如名將,不許人間見白頭。”
時光易逝,紅顏易老,英雄遲暮。在時間的長河中,每個人都會無法挽回地老去。
-
11 # 巴山燕姐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一個打工仔每當過節" 不能陪伴家人 無法與家人團聚是最不能言表孤獨。。。。。。。
-
12 # 鐵馬憶冰河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高中未畢業的我在打工受傷後,毅然選擇了從軍,在部隊這個大熔爐學會了很多知識,既鍛了身體,又陶冶了情操,人生的三觀得以磨合修正。每一次訓練,每一次越野,每一次射擊,每一次投彈,每一次考核,每一次比武,每一次施工,每一次群演,都深深的印在我的腦海,每每回憶起來,已是淚溼衣襟,像窗外的風雨一樣,勾起我的軍旅生涯。
-
13 # 鹿人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還有個 關於 鄉愁的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
14 # 陳清陽666
量大利小利不小,
量小利大利不大。
人的一生全靠奮鬥,
唯一奮鬥才能成功。
本人閩南人,
愛拼才會贏。
-
15 # 浪and甜
看到這個題目突然想起兩句詩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幫我分析一下,我這是什麼思想
-
16 # 碧水藍天6594
獨臥池溏如虎居,
綠蔭樹下養精神。
春來我不先開口,
那個蟲兒敢作聲。
這首詩是一代偉人毛澤東主席,最初詩詞領袖風範的體現。
-
17 # 雪溪梅紅
今夜美麗的月光 你看多好
照著月光
飲水和鹽的馬
和聲音
今夜美麗的月光 你看多美麗
羊群中生命和死亡寧靜的聲音
我在傾聽
這是一隻大地和水的歌謠,月光!
不要說,你是燈中之燈,月光!
不要說心中有一個地方
那是我一直不敢夢見的地方
不要問,桃子對桃花的珍藏
不要問,打麥大地 處女 桂花和村鎮
今夜美麗的月光,你看多好!
不要說死亡的燭何須傾倒
生命依然生長在憂愁的河水上
月光照著月光,月光普照
今夜美麗的月光合在一起流淌
-
18 # 雨後元前之scan-頭條哪裡跑
李白的詩中最喜歡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杜甫的詩中最喜歡:漫卷詩書喜欲狂。蘇軾辛棄疾的比較多了
-
19 # 金剷剷叭叭叭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時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初聞這首詩,是張藝謀的電影《滿城盡帶黃金甲》,那樣粗製濫造的電影,被人詬病的色情畫面,卻配上了這樣一個名字,氣吞山河,桀驁不馴。於是去查了這句詩,沒想到竟然出自一個農民起義家——黃巢。
黃巢,史學家說他是一個殺人魔王,有的小說裡捕風捉影,說他是地獄賜給人間鬼差,因為誤放了三萬惡鬼出人世,因此要他來投胎,補回地獄空空。《新唐書•逆臣下》裡說“富家皆跣而驅,賊酋閱甲第以處,爭取人妻女亂之,捕得官吏悉斬之,火廬舍不可貲,宗室侯王屠之無類矣。”黃巢起義軍所到之處,血流成河,白骨森森,逃竄到山東河南之地,竟然將30萬普通百姓充作軍糧全部吃掉。難道這樣一個殺人狂魔,真的能寫出如此富有文采和氣勢的詩嗎?
自古以來,暴民往往因暴政而生,相信如果能夠吃飽穿暖,99.99%的人都不會去當那個腦袋別在褲腰上的暴民,但是,黃巢就是那0.01%的例外,他不僅家境富足,還讀過書,頗富文采。當他一次又一次的來到長安考取功名,想到自己自幼便天賦異稟,五歲便可對詩,考取功名還不是輕而易舉。
然而,註定黃巢沒有做官的命,一次又一次的落榜,重重的打擊著他,他寫的文章自認為很好,只是入不了考官的眼,空有一身的文采,無奈,科舉要的不是文采,黃巢你太年輕了,你不懂這痼弊的科舉制度已經是長在歷史上深深的毒瘤,那些明經典籍已經被考官翻爛,隨便斷章取義出來的詞句就能做一道題,考生不知所云,考官亦不知所云。
這個年輕人一次又一次被打擊著,終於最後一次,他望著深惡痛絕的長安,憤恨的說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多年之後,黃巢回來了,作為一個惡魔,報復性的屠戮著長安,你說你的制度是自然規律,自古使然,好吧,那我就毀了他。曾經意氣風發的讀書少年,被制度折斷了筆,打斷了手,把他拒之門外,那就不要怪他有一天捲土重來,長安,你既然容不下我,我會回來徹底毀掉你,然後在建起一座我自己的城。
那些起義的農民軍,稍微有點人性的,藉著天時地利,建立了新的政權,恐嚇史學家抹去了黑暗的暴政,那些失敗的loser,被人當做逆賊口誅筆伐。
黃巢只留下三首詩:
《題菊花》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不第後賦菊》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自題像》記得當年草上飛,鐵衣著盡著僧衣。天津橋上無人識,獨倚欄干看落暉
我想這個曾經的少年也胸懷大志,想要做出一番天地,只是世界不容他,註定還是做了個惡鬼。
-
20 # A阿森V_yangkezan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這句還不錯美酒直至特此吟誦出來的[我想靜靜][我想靜靜]古人的酒文化多濃多味[機智][機智]
回覆列表
我給大家分享一句詩詞,是:“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告誡我們的子女,孝敬父母要時時刻刻牢記心頭,不要活著的時候不當回事,真的在父母老去的那天,你哭天喊地,後悔莫及,父母把生命給了我們,養育之恩可不是簡單的,“百善孝為先”就能言表;也不是父母活著的時候不懂的孝敬,老了給花費很大的給辦個葬禮,這也不是孝敬;更不是把自己的父母寄託在養老院,讓其自生自滅……孝順是早晨起來的一句簡單的問候;孝順是出門在外的子女,時常給父母打電話報的那一聲平安;孝順是我們做子女的抽時間陪父母聊的那些家長裡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