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痛經是女生最煩惱的麻煩事之一,哪些女生更容易患上痛經呢?
6
回覆列表
  • 1 # 健康活力桔

     根據調查結果顯示,超過一成的女性朋友正受著這種由子宮劇烈收縮所形成的毛病所煎熬。中醫體質學認為:不同的體質容易患不同的疾病,那麼什麼體質的女孩容易患痛經呢?

      易患痛經的體質之一——陽虛

      陽虛質人的表現:肌肉不健壯,時感手腳發涼,胃脘部、背部或腰膝部怕冷,衣服比別人穿得多,夏天不喜歡吹空調,喜歡安靜,吃或喝涼的東西總會感到不舒服,容易大便稀溏,小便顏色清而量多。性格多沉靜、內向。經期小腹隱隱冷痛,或小腹及陰部空墜,喜揉按,月經量少,顏色偏淡。

      飲食調理方法:

      藥膳指導

      當歸生薑羊肉湯:當歸20g,生薑30g,沖洗乾淨,用清水浸軟,切片備用。羊肉500g剔去筋膜,放入開水鍋中略燙,除去血水後撈出,切片備用。當歸、生薑、羊肉放入砂鍋中,加清水、料酒、食鹽,旺火燒沸後撇去浮沫,再改用小火燉至羊肉熟爛即成。本品為漢代張仲景名方,溫中補血,祛寒止痛,特別適合冬日食用。

      易患痛經的體質之二——血瘀質

      血瘀質人的表現:面色偏暗,嘴唇顏色偏暗,舌下的靜脈淤紫。面板比較粗糙,有時在不知不覺中會出現面板淤青。眼睛裡的紅絲很多,刷牙時牙齦容易出血。容易煩躁、健忘,性情急躁。月經時小腹疼痛,不喜揉按,經血色暗,有血塊。

      飲食調理方法:

      多食山楂、醋、玫瑰花、金橘等具有活血、散結、行氣、疏肝解鬱作用的食物,少食肥肉等滋膩之品。

      藥膳指導

      山楂紅糖湯:山楂10枚,沖洗乾淨,去核打碎,放入鍋中,加清水煮約20分鐘,調以紅糖進食。可活血散瘀。

      黑豆川芎粥:川芎10g用紗布包裹,和黑豆25g、粳米50g一起水煎煮熟,加適量紅糖。分次溫服,可活血祛瘀,行氣止痛。

    還有一箇中醫秘方,以上兩種體質都可以用效果很好:

    桂圓百合棗仁茶

    準備酸棗仁20克,鮮百合15克(或幹百合5克),桂圓、茯苓、枸杞、小麥各5克;

    2、百合提前冷水浸泡一晚,酸棗仁炒至微黃;

    3、將所有材料加水熬煮一小時後關火;

    它是《千金方》裡著名的補氣血調經舒鬱方子,集有百合、酸棗仁、茯苓、桂圓、小麥等補氣活血的食材,非常適合月經量少、體弱宮寒、不孕等體質,市面上的成品也很多,不妨買點來調理,食療雖然相對費時,但勝在安全。另外,不管是哪種體質,多運動、營養均衡、按時作息、保持心情愉快,都是利於體質變好的。

  • 2 # Pa在牆上等紅杏

    痛經是女生最煩惱的麻煩事之一。研究認為女生原發性痛經病因多是由於子宮內膜所分泌的黃體酮數量過多,與其他激素不平衡所致 (Harada 2013)。雖然有各種說法,服止疼藥,喝薑糖水,用暖寶寶……到底也只能緩解,而不能解決根本問題。

    倒不如反過來想想,什麼樣的女生容易出現痛經?什麼生活習慣可能會招來痛經的危險呢?

    這方面我們不妨來看看日本的一項研究(Kazama M et al, 2015)。

    研究者在1018名已經來月經而且身體正常的中學女生中進行了調查。剛來月經的第一年發生痛經的比例較低,而到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發生痛經的比例隨著年級而升高。至於月經週期有多少天、出血時間有幾天,倒是和痛經沒什麼關係。

    研究者對女生們的生活習慣進行了調查,發現了一些非常值得注意的趨勢:

    1 不吃早飯的女生,痛經比例高。

    和天天吃早飯的同生理年齡女生(年齡和月經初潮年份都一樣)相比,那些基本上不吃早飯的女生,中度痛經比例上升了107%,重度痛經比例上升了69%。

    2 熬夜的女生,痛經比例高。

    和11點之前入睡的同生理年齡女生相比,到12點還不睡覺的女生,中度痛經比例高出82%,重度痛經比例高出44%。

    3 睡覺不足的女生,痛經比例高。

    和7點之後醒來的同生理年齡女生相比,6點前就醒來的女生,中度痛經比例高出51%。每天睡眠不足6小時的女生,和每天睡眠達到8小時的女生相比,中度痛經比例高出200%,重度痛經比例高出33%!

    4 體力活動少的女生,痛經比例高。

    每週參加體育俱樂部運動超過10小時的,中度痛經比例降低15%,重度痛經比例降低41%。

    雖然人們還不太確認為什麼不吃早餐會影響到痛經的發病率,但不吃早餐引起營養供應不平衡的問題,已經有過多項研究報道。例如,不吃早餐可能提升炎症反應,而同時有研究表明經前期不適可能與低度的炎症狀態有關(Bertone-Johnson ER, 2014),痛經者的炎症反應水平(CRP和IL-4、IL-10、IL-12、IFN-γ等炎症因子水平)顯著高於不痛經的人(Gold EB, 2016)。有研究發現奶類食物(Abdul-Razzak et al. 2010)和富含膳食纖維的穀類和蔬菜食物(Nagata et al. 2005)都有利於減輕痛經。

    西方調查發現,鈣、血紅素鐵(Chocano-Bedoya PO, 2013)、維生素B1、維生素B2(Chocano-Bedoya PO, 2011)攝入偏少的女性更容易出現痛經問題。過多攝入糖和鹽也是一個可能的因素(Bianco V, 2014)。而不吃早餐的學生對膳食質量關注度低,多種營養性的食物攝入不足,可能是更容易出現痛經的原因之一。很多女生都發現,節食減肥之後,痛經情況往往加重;而在增加食量,特別是吃蛋白質豐富的食物(魚肉蛋奶和大豆食物)和富含鈣的食物(奶類、深綠色蔬菜和豆製品)之後,痛經的情況有所緩解,可能與營養素攝入狀況的改善有關。

    此外,痛經女生往往睡眠時間短,可能與精神壓力過大、失眠等情況有關,而這種情況肯定是不利於激素平衡的。適度做運動有利於放鬆壓力,平衡激素,因此有利於嚴重痛經的預防。

    痛經的女生不妨好好思考一下,自己的飲食和睡眠情況是什麼樣的?飲食的數量和質量夠不夠?有沒有按時休息、避免熬夜?有沒有適當放鬆,做做運動?不要總是追求一種神奇藥物來解決問題,長期照顧好自己之後,身體體質改善,自然會用舒服的感覺來回報你的。

  • 3 # 張志軍悠哉悠哉

    月經期不注意涼水,夏季愛吃冰棒,平時飲食以寒涼食品為主,比如海鮮類帶殼的貝類屬於寒性的,再加上本身身體屬於寒冷性身體。

  • 4 # 六小小

    1、血運不暢型經血顏色暗沉,感覺黏稠,有時有血塊,經血量多,經期7天或以上。

    2、怕冷型一到經期,腹部就有受寒的感覺,痛經嚴重,月經通常都遲來,經期持續7天以上。

    3、壓力過大型經期前情緒焦慮不安,容易發脾氣。貪食或厭食、便秘或腹瀉反覆交替,會長痘痘,會腹脹或腹痛。4、貧血型經血顏色是粉紅色或淺紅色,經血稀,經期很短。月經遲來的情況很嚴重,月經不規律。經常覺得全身無力。5、虛弱型一到經期,容易疲勞,且腰痠背痛,食慾減退,經血量有時多有時少,呈兩極化。新陳代謝差,水腫嚴重,尤其下半身肥胖。

    平時注意不要喝冰水,少吃辛辣食品,保持心情愉悅。

  • 5 # 每日一安利

    哪些女性易痛經?

      1、過敏體質

      除了經期過度勞累、緊張、寒冷外,過敏體質的人士也更容易有痛經。

      2、做過多次人流

      人工流產手術在兩次以上或宮腔操作過頻的女性,容易引起粘連炎症而導致痛經。

      3、已經上環

      子宮內放置避孕環的女性,其子宮內膜組織前列腺素生成量增高,會導致痛經加重。

      4、愛吸菸

      喜歡抽菸的女性也容易痛經,而且痛經程度常隨吸菸量的增加而增加,因為吸菸常會造成血管收縮而導致缺血產生疼痛。

      5、私生活不潔淨

      在經期、孕期、產褥期對生殖器的衛生重視不夠;過早開始性生活的女性。此外,有很多性伴侶的女性容易發生婦科炎症從而引起痛經。

      6、月經初潮來得早

      有關研究顯示,月經初潮年齡的大小與原發性痛經有明顯的相關性。其中,初潮年齡偏小的女性痛經發生率較高,同時痛經表現的程度也更為嚴重。

      女人如何緩解痛經?

      1、補充礦物質

      女性在痛經的時候還應該要注意補充礦物質,如鈣、鎂、鉀等,這些礦物質都可以有效的幫助女性緩解痛經的症狀。

      2、避免咖啡因

      女性在月經期間一定要注意避免咖啡因,咖啡、濃茶、可樂等都是不可以喝的,這裡面都含有咖啡因的成分,會使人神經緊張,加重痛經的症狀。

      3、注意做好保暖措施

      女性在月經期間一定要注意保暖,加速身體的血液迴圈,是肌肉可以鬆弛,這樣是有助於緩解痛經的症狀的。在就是要多喝一些熱水,這對於緩解痛經也有幫助。

      4、注意避寒

      女性要緩解痛經的症狀就一定要注意避寒,比如說在月經期間不要碰涼水,也不要去游泳,另外也不要坐臥在比較溼的地面上等,這樣才可以幫助緩解痛經的症狀。

      5、適當服用一些止痛藥

      如果實在是痛的很厲害的話那麼可以適當的服用一些止痛藥,比如說芬必得一類的,一般來說效果好的止痛藥可以在半個小時左右緩解疼痛,但是不能依賴止痛藥。

      6、服用維生素

      現在很多女性之所以在經期會有痛經的現象就是因為缺乏了維生素而導致的,對於這樣的情況想要緩解痛經就必須要適當的補充維生素,可以是平時的時候服用,也可以是在月經來時服用,一天可以吃數次。

      7、點穴按摩

      從中醫的角度,人的穴位對應不同的症狀,穴位按摩有助舒緩不適。痛經時,可試在以下穴位按摩:

      關元穴:重要的保健穴位,具有補培元氣的功效,可治帶下、經痛、月經不調,正確位置是肚臍下三吋處。

      中極穴:人體重要穴位之一,具有治療月經不調、經痛、崩漏的功效,位於肚臍下四吋處。

      方法:每個穴位按壓兩至三分鐘,直至有區域性酸脹的感覺即可。

      8、改善不良姿態

      站姿和坐姿不良也會引致痛經?事實是脊椎與子宮以韌帶相互連結,姿勢不正確會造成子宮頸口變窄及子宮傾斜等問題,經血不能順利排出便會引致痛經。久坐對腹股溝會造成壓迫,令子宮附近的肌肉血液迴圈不良,所以平日要注意保持正確的姿勢,坐久了更要不時走動。

  • 6 # 青春是一首歌65788841

    就我自身經歷說些關於例假的體會哈

    一、涼東西平時能不吃就儘量不吃,不僅僅指例假期間,由其是我們那些陽虛體質,容易手腳冰涼的女同胞

    二、心情,心情很重要,無論發生什麼事情,都一定要控制好 心裡難過的那個度

    三、生活作息規律,睡覺不要太晚,不要晚於十一點,

    四、運動,每天抽出時間來運動,由其那些坐辦公室的,日常活動比較少的,

    五、穿衣上也要注意,腹部要保暖,那些露臍裝、露腰裝還是少穿,儘量不要穿,我們身體受涼是不知不覺中進行的,你當時不太容易感覺得到,等你真的認識到嚴重性已經來不及了

    六、已經痛經的,或者月經不太規律的女同胞們,可以嘗試下晚上泡腳,早上喝點兒姜水,或者早餐時配合著吃幾片姜,還有晚上睡覺前躺在床上,以肚臍為中心,用雙手按揉肚子(這個不僅暖肚子,對大便還好,減少肚腩),按揉二十分鐘,半個小時吧,堅持段時間,看看有啥變化

    隨後想到啥再補充吧!上面五點都很重要哦!

  • 7 # 榮耀與傳承

    說句模糊的話

    痛經是也是:“三分天註定,七分看後天”

    有一部分菇涼天生無痛體質

    還有一部分菇涼就比較可憐了

    因為無痛體質的菇涼

    就算吃冰吃辣痛的機率都小

    可憐的菇涼喝開水都痛

    不過千萬不完絕望 我:“我堅強的菇涼”

    區區“姨媽痛”何懼之有

    對的治療方法可以讓你:“六親不認”

    姨媽雖可戰勝

    可一路難免有荊棘擋道

    想要:“安全,快速”的走向勝利

    菇涼必然需要披荊斬棘的:“神器”

    正所謂:“神器在手,天下我有”

    悄悄的告訴你:“神器”我有,天下你要嗎?

  • 8 # 中華醫學科普

    痛經是婦科最常見的症狀之一,是指月經前,月經後或月經期出現下腹墜脹、疼痛,伴腰痠或其他不適,疼痛嚴重時可影響生活及工作質量。痛經分兩種,即原發性和繼發性,前者生殖器官無器質性病變,後者是由盆腔器質性病變所致。原發性痛經大多開始於月經來潮或月經來潮前數小時,常為絞痛,痙攣性,持續1/2-2h。在劇烈腹痛後,轉為中等程度陣發性疼痛,可持續12~24h。經血流出暢通後疼痛漸漸消失,也偶有需要臥床2~3d的患者。疼痛部位多為小腹,嚴重的可放射到腰骶部或股前內側。約一半的患者伴有胃腸道和心血管症狀,偶有暈厥及虛脫 。

    原發痛經的發病率較高,據我國1980年的抽樣調查,痛經的發病率33.19%,而原發痛經佔36.06%,有13.55%嚴重影響工作。其中少女中的原發痛經佔75%。在加拿大,近2011年的流行病學調查中發現:60%的婦女有中到重度原發痛經,其中51%的痛經婦女日常生活受到影響,17%的重度痛經患者因痛經而缺工或缺課 。在馬來西亞中學生流行病學調查,有69.4%的被調查的女生經歷過原發痛經的.國外有學者報道少女原發性痛經的發生率為43%~91% 。所以重視原發痛經的機制研究十分必要。

    痛經的主要表現為子宮平滑肌的病理性收縮,即痙攣性收縮,表現為子宮肌張力增高,收縮幅度增加等。這種子宮平滑肌不協調的劇烈收縮,使收縮間歇期問子宮無法得到適當的放鬆,這種情況下,血液流動受到限制,子宮的氧氣供給受到約束,導致厭氧代謝物貯積,刺激疼痛神經元,從而引起痛經。

  • 9 # 老塗說健康

    西醫學講,原發性痛經是因為月經時子宮內膜前列腺素分泌增加,引起子宮平滑肌過強收縮、血管發生痙攣,造成子宮相對缺血、缺氧狀態而引發痛經。

    飲食、睡眠、情志、過度勞累等因素都會影響前列腺素的分泌情況。

    當然要排除一些繼發性的痛經,如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腺肌病、盆腔炎性病變等引發的經行腹痛。

    今天我們從中醫學角度分析一下痛經的原因、分型。

    中醫講,痛經的發生與衝任、胞宮(子宮)的週期性生理變化密切相關。經期前後衝任二脈氣血的生理變化較大,需要明辨虛實。

    注:衝任,中醫學中的醫學術語,衝為太沖脈,任為任脈,這兩條脈均屬於經脈學中奇經八脈的兩條脈絡。任脈有調理陰經氣血的職責,故有“陰脈之海”一說,行於胞胎(子宮和卵巢)。衝脈為“十二經脈之海”,參與女子月經和孕育功能,任衝同起於胞宮,相互交通,所以衝任失調會使得月經失調、痛經等一系列婦科問題的出現。

    精血虧虛,經期衝任、胞宮失於濡養,“不榮則痛”,或外邪內伏,經期衝任、胞宮氣血執行不暢,“不通則痛”,故使得痛經發作。下面逐個病因進行解析。

    1、腎氣虧損所致痛經

    多是因為房勞過度、多胎多產、久病虛損等一些因素傷及腎氣,中醫講腎氣虧損則精虧血少,衝任血虛,經後精血更虛,引發痛經。

    常見症狀:經期前後,小腹隱隱作痛,用手按壓小腹疼痛能夠緩解,多伴有腰部和骶骨位置痠痛,經量比較少,顏色比較淡,質地比較稀疏,舌淡,苔薄。

    在治療上中醫多采用補腎填精,養血止痛的原則。

    2、氣血虛弱證導致痛經

    多是因為素體虛弱、大病久病、脾胃虛弱等因素引起的氣血不足,經後衝任氣血更虛,胞脈失於濡養,加之衝任氣虛,無力流通氣血(中醫講氣推動血液執行),則血行遲滯,引發痛經。

    常見症狀:經期前後,小腹隱痛,喜按壓,經量少,顏色較淡,質地較希,神疲乏力,頭暈心悸,失眠多夢,面色蒼白。

    中醫多采用補養氣血,和中止痛的治療原則。

    3、氣滯血瘀證引起的痛經

    多是因為長久抑鬱,肝鬱氣滯,氣滯血瘀所致“不通則痛”。

    常見症狀:經期前後,小腹脹痛拒按,經血量少,經行不暢,經血顏色紫黑有塊,血塊流出痛減,胸脅、乳房脹痛,舌紫,或有瘀點。

    中醫多采取行氣活血、祛瘀止痛的手法。

    4、寒凝血瘀所致痛經。

    經期前後,感受寒邪,或過食寒涼生冷,寒邪侵犯衝任,與血相搏,以致瘀阻衝任,氣血凝滯不暢,不通則痛。

    常見症狀:經期前後,小腹冷痛拒按,得熱則痛減,可能會使得經期後延,經血量少,色黯有塊,畏寒肢冷,面色青白,苔白。

    中醫多采用溫經散寒,祛瘀止痛的治療方法。

    5、溼熱蘊結所致痛經。

    素有溼熱之邪內蘊,或是經期產後餘血未盡,感受溼熱之邪,溼熱與血搏,以致瘀阻衝任,氣血凝滯不暢,不通則痛。

    常見症狀:經期前後,小腹灼痛拒按,痛連腰部,或平時小腹痛,至經前疼痛加重,經量多或經期長,經色紫紅,質稠或有血塊,平時白帶量較多,多黃稠有異味,或伴低熱,小便短赤,舌紅,苔膩。

    中醫多遵循清熱除溼,化瘀止痛的治療原則。

    溫馨提示:切勿將宮外孕當成痛經,劇烈疼痛及時就醫,同時要排除器質性病變。

  • 10 # 文史評鑑

    女人的體質不同,體質偏弱的女人會招惹痛經的煩惱。

    以下是5類體質的女生更容易發生痛經,看看自己屬於哪類,進行自我調理吧。

    第一,血運不暢型

    經血顏色暗沉,黏稠且有血塊,經血量多,經期7天或以上。

    第二,體寒型

    經期時,痛經嚴重,月經通常都遲來,經期持續7天以上。

    第三,壓力過大型

    經期前情緒焦慮不安,容易發脾氣。貪食或厭食、便秘或腹瀉反覆交替,會長痘痘,會腹脹或腹痛。

    第四,貧血型

    經血顏色較淺,經血很稀,經期很短。月經遲來的情況很嚴重,經常覺得全身無力。

    第五,體虛型

    經期時,容易疲勞且腰痠背痛,不太有食慾,經血量有時多有時少,呈兩極化。新陳代謝差,水腫嚴重,尤其下半身肥胖。

    特別提醒:少用冷水,不僅是經期,平常也要注意。

  • 11 # 童釋釋

    中醫認為,女性若體內氣血不足、胞宮虛寒或寒溼侵襲、淤血阻滯,就有可能引發子宮收縮導致痛經。

    痛經其發病機制主要是在此期間受到致病因素的影響,導致衝任、胞宮氣血阻滯“不通則痛”;或衝任胞宮失於濡養“不榮而痛”,其病位在衝任、胞宮,變化在氣血,表現為痛經。痛經病因複雜,易反覆,經期一定忌生冷寒涼或刺激性食物,忌涉水、游泳,注意保暖!

    按摩合谷穴止痛,經前灸腎腧穴,經期灸氣海穴。可以喝桂圓蓮子八寶粥、韭菜汁兌紅糖水等,緩解痛經。

  • 12 # 沐杉1027

    一般來說除了原發性痛經,也就是你第一次來就會痛經的除外,也有一些其他原因導致,比如:

    一、氣血比較虛的女生,這型別的女生一般月經量少,可能一兩天就結束了!

    二、宮寒血淤的,一般來之前就會隱隱作痛,一般我們女孩子不注意腹部保暖,長期喝冷飲容易導致宮寒,嚴重後痛經;

    三、肝腎不足型別的,一般月經後出現腰痠背痛的。

  • 13 # 醫聯媒體

    痛經對很多女性而言都是經歷過的,也是很多女性煩惱的麻煩事情之一,那麼到底什麼樣的女性更容易痛經呢?

    痛經和女性朋友的身體體質有關係,一般而言體質比較弱的女性朋友更容易痛經。體質弱又包括陽虛質體質、血瘀質體質,陽虛質體質的女性朋友一般有肉比較不健壯,經常手腳發涼,比較怕冷的特徵,即使在炎熱的環境下只要一吃偏涼性的食物就容易引起腸胃不適、身體不舒服的狀況。這類體質的人在生理期間一般比較容易痛經,小腹和陰部都會有隱隱作痛的感覺。

    第二種習慣來說,也有一些習慣容易導致痛經,一種是經常不吃早飯的女性朋友,經常熬夜或熬夜成癮的朋友,睡眠狀態不好,經常失眠的女性朋友,經常不鍛鍊,鍛鍊較少的朋友。還有報告聲稱某些營養含量偏少的女性也容易痛經,例如缺鈣、卻維生素B1、B2等等,而經常不吃早餐或者飲食習慣不好的朋友就容易造成人體需要的營養元素含量的減少和不足,從而容易痛經。此外,痛經和個人的衛生生活習慣逃不了關係,平日裡特別是經期間不注意飲食衛生的更容易引發多種問題,更容易導致痛經。

    指導專家:張雲梅,吉林省敦化市第二人民醫院副院長,婦產科主任。

    一直從事婦產科臨床工作,熟練掌握婦產科的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和治療,並對產科急症,不孕不育,內分泌,更年期等方面有頗深的造詣。

  • 14 # 昆明送子鳥黃金萍醫生

      痛經是女生最煩惱的麻煩事之一。研究認為女生原發性痛經病因多是由於子宮內膜所分泌的黃體酮數量過多,與其他激素不平衡所致 (Harada 2013)。雖然有各種說法,服止疼藥,喝薑糖水,用暖寶寶……到底也只能緩解,而不能解決根本問題。

      倒不如反過來想想,什麼樣的女生容易出現痛經?什麼生活習慣可能會招來痛經的危險呢?

      這方面我們不妨來看看日本的一項研究(Kazama M et al, 2015)。

      研究者在1018名已經來月經而且身體正常的中學女生中進行了調查。剛來月經的第一年發生痛經的比例較低,而到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發生痛經的比例隨著年級而升高。至於月經週期有多少天、出血時間有幾天,倒是和痛經沒什麼關係。

      研究者對女生們的生活習慣進行了調查,發現了一些非常值得注意的趨勢:

      1 不吃早飯的女生,痛經比例高。

      和天天吃早飯的同生理年齡女生(年齡和月經初潮年份都一樣)相比,那些基本上不吃早飯的女生,中度痛經比例上升了107%,重度痛經比例上升了69%。

      2 熬夜的女生,痛經比例高。

      和11點之前入睡的同生理年齡女生相比,到12點還不睡覺的女生,中度痛經比例高出82%,重度痛經比例高出44%。

      3 睡覺不足的女生,痛經比例高。

      和7點之後醒來的同生理年齡女生相比,6點前就醒來的女生,中度痛經比例高出51%。每天睡眠不足6小時的女生,和每天睡眠達到8小時的女生相比,中度痛經比例高出200%,重度痛經比例高出33%!

      4 體力活動少的女生,痛經比例高。

      每週參加體育俱樂部運動超過10小時的,中度痛經比例降低15%,重度痛經比例降低41%。

      此外,痛經女生往往睡眠時間短,可能與精神壓力過大、失眠等情況有關,而這種情況肯定是不利於激素平衡的。適度做運動有利於放鬆壓力,平衡激素,因此有利於嚴重痛經的預防。

  • 15 # 南京京科醫院範曉健

    首先大家應瞭解一下什麼是痛經?

    痛經是最常見的婦科症狀之一,指行經前後或月經期出現下腹部疼痛、墜脹,伴有腰痠或其他不適,症狀嚴重影響生活質量者。

    痛經分為原發性痛經和繼發性兩類,原發性痛經指生殖器官無器質性病變的痛經,佔痛經90%以上;繼發性痛經指由盆腔器質性疾病引起的痛經。

    臨床表現

    1.原發性痛經在青春期多見,常在初潮後1~2年內發病。

    2.疼痛多自月經來潮後開始,最早出現在經前12小時,以行經第1日疼痛最劇烈,持續2~3日後緩解。疼痛常呈痙攣性,位於下腹部恥骨上,可放射至腰骶部和大腿內側。

    3.可伴有噁心、嘔吐、腹瀉、頭暈、乏力等症狀,嚴重時面色發白、出冷汗。

    那麼,哪些女性比較容易痛經呢?

    1、過敏體質

    除了經期過度勞累、緊張、寒冷外,過敏體質的人士也更容易有痛經。

    2、做過多次人流

    人工流產手術在兩次以上或宮腔操作過頻的女性,容易引起粘連炎症而導致痛經。

    3、已經上環

    子宮內放置避孕環的女性,其子宮內膜組織前列腺素生成量增高,會導致痛經加重。

    4、愛吸菸

    喜歡抽菸的女性也容易痛經,而且痛經程度常隨吸菸量的增加而增加,因為吸菸常會造成血管收縮而導致缺血產生疼痛。

    5、私生活不潔淨

    在經期、孕期、產褥期對生殖器的衛生重視不夠;過早開始性生活的女性。此外,有很多性伴侶的女性容易發生婦科炎症從而引起痛經。

    6、月經初潮來得早

    有關研究顯示,月經初潮年齡的大小與原發性痛經有明顯的相關性。其中,初潮年齡偏小的女性痛經發生率較高,同時痛經表現的程度也更為嚴重。

    如何緩解

    一、躺在床上休息,喝些生薑紅糖茶、玫瑰花茶等暫時緩解。有條件的話可亦叫家人用紅醣煮些雞蛋來吃;

    為了減輕痛楚,還可亦在腰下面墊個小枕頭或者用熱水袋放在肚子上。還可以輕輕的適度的按摩,多喝些熱開水。

    二、飲食調節法  

    痛經女性可在臨睡前喝一杯加蜂蜜的熱牛奶能減輕痛經痛苦,還可以吃一些香蕉來減輕痛經痛苦。因為香蕉中富含的維生素B6有穩定情緒、減輕腹部疼痛感的作用。

    補充礦物質,女性在痛經的時候還應該要注意補充礦物質,如鈣、鎂、鉀等,這些礦物質都可以有效的幫助女性緩解痛經的症狀,多吃蔬菜、水果、雞肉、魚肉,少吃過甜或過鹹的食物,均衡飲食也有助於緩解痛經。   

     

    一定要注意不要飲用咖啡,由於咖啡因會令人神經緊張,容易導致月經不調,而且咖啡所含的油脂也會刺激小腸。所以痛經女性要少吃或不吃含咖啡因的食物。    

    三、熱敷緩解痛經    

    在腹部放置熱水袋,保持體溫能明顯減輕痛經痛感,也可以多喝熱開水。    

    四、按摩法治療痛經    

    身體完全放鬆的俯臥在毯子上,舒展身體,平伸雙臂,腳趾向內。讓朋友摸到你背部的骨盆上脊,輕輕向腳的方向推去。每秒大約1-2次。要注意的是前後推,而不是畫圈。

    痛經注意事項    

    常見的緩解痛經的方法如下:    

    1、儘量少食用咖啡,茶,可樂,巧克力等含咖啡因的食物。    

    2、多喝草茶或檸檬果汁及熱牛奶。    

    3、禁飲酒,特別是容易出現水腫的女性更應禁止。   

    4、保持溫暖可加速血液迴圈,同時令緊張的肌肉得到鬆弛。    

    5、常洗溫水浴,有條件者可選擇泡溫泉,在水中加入香薰洗液更能鬆弛肌肉及神經。    

    6、練習瑜珈,彎腰,放鬆等動作有助改善經痛的問題。    

    痛經是婦科常見病和多發病,病因多,病機複雜,反覆性大,治療棘手,尤其是未婚女青年及月經初期少女更為普遍,所以大家要注意預防和保健,以免引發痛經症狀,帶來身體不適。

  • 16 # 腺肌症呂春梅

    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原發性痛經一般在正常月經期痛經現象持續一二天就開始後有緩解,如果實在疼痛可以吃點止痛藥,而繼發性痛經常見於痛經,經期延長且月經量大,嚴重者在月經期前一二天就開始陣痛,伴有腹痛、墜脹感,每個人感官反饋出來的痛疼條件不同。

    間質侵入子宮肌層形成瀰漫或侷限性的病變。多發生於30歲~50歲左右的經產婦,但是未生育的女性資料顯示也在逐年增長,約15%的患者合併子宮腺肌症。

    痛經原因有多種:精神緊張、過敏、遺傳等;若因子宮位置不良、宮頸口狹小造成經血瀦留導致的,一般在生育後能好轉;但如果出現痛經長期無法緩解,疼痛程度嚴重影響生活,應警惕,因為這種疼痛可能是疾病的訊號,子宮腺肌症、子宮肌瘤、盆腔炎、腫瘤等,可能會導致不孕。

    在月經期前就開始出現痛經,月經期正常時間結束開張逐步延長結束時間,並且量開始增多伴有暗紅色血塊,就務必引起重視,一定要去醫院做個檢查,確診是那個方面引起。

    如果不嚴重,輕微的,可以靠藥物緩解,如果確診為腺肌症或者肌瘤等,就建議儘早做保宮術。

  • 17 # 隱形的燕尾帽

    痛經是大部分女性每月都要經歷的,一般是小腹隱痛,疼痛能忍受,透過喝黃糖水,抱熱水袋,再加休息,基本都能緩解,如果疼的實在厲害,一定要去醫院做下檢查,排除有沒有子宮內膜異位症,腺肌症或是別的什麼原因。

    月經是女性進入青春期後,子宮內膜受卵巢激素的作用,出現週期性的子宮出血,所以引起子宮不正常的收縮,子宮內膜脫落不完整,經血排出不暢或受阻,都可引起痛經。如子宮發育不良,子宮生殖道畸形(處女膜閉鎖,陰道閉鎖),盆腔感染,子宮肌瘤或息肉,宮內節育器,宮頸黏連或狹窄等,不同型別的痛經病因不同,原發性痛經主要與月經來潮時子宮內膜前列腺素分泌過多有關,而繼發性的痛經多與盆腔器官器質性病變有關,如子宮內膜異位症,腺肌症等。

    如果沒有器質性的病變,排出原發性痛經,那就得找找生活習慣中容易導致痛經的原因,比如愛喝冷飲,喜歡吃生冷的食物,經常加班熬夜,精神壓力大,性格急躁,長期睡夢不足等。有多次流產史,刮宮史,多個性伴侶 的女生容易發生宮頸黏連或狹窄,盆腔感染,子宮內膜異位症,腺肌症等,而這些是導致痛經比較常見的原因。

    總之,痛經一定是有原因的,不管是生理的還是病理的,都會影響生活,容易痛經的女生注意避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 18 # 婦科王醫生

    痛經是女生最煩惱的麻煩事之一。

    研究認為女生原發性痛經病因多是由於子宮內膜所分泌的黃體酮數量過多,與其他激素不平衡所致。雖然有各種說法,服止疼藥,喝薑糖水,用暖寶寶...到底也只能緩解,而不能解決根本問題。

    那麼哪些女生容易痛經?

    1、經常不注意保暖的女生

    愛美之人人皆有之,我曾經見過一個女生在零下四度五的情況下,還是隻穿一條單褲和薄薄的羽絨服,站在寒風裡發抖,其實這樣是大可不必的,對於女生來講,這樣的傷害還是比較大的,很容易加重痛經的問題。

    2、不愛吃早飯的女生

    研究表明,和那些每天都吃早飯的女生相比,哪些經常不吃早飯的女生痛經比例更高。

    3、愛發脾氣的女生

    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這樣的女生還是比較多的,遇到一點小事兒就開始亂髮脾氣,稍有不順就滿滿的負能量,其實這些都會加重痛經,所以在經期的時候還是要多加註意為好。

    4、作息不規律的女生

    經常熬夜,不僅傷害我們的面板,而且還會影響到我們的健康,但還是有不少的年輕人,因為工作或者刷劇的原因熬夜。

    以上幾種的女生都是很容易造成痛經問題的,而其原因與自己的生活習慣是息息相關的,所以還是要多加註意為好。

  • 19 # 李翠英醫生

    哪些女生更容易患上痛經!

    根據一項調查研究,在1018名已經來月經而且身體正常的中學女生中進行了調查。他們對女生們的生活習慣進行了調查,發現了一些非常值得注意的趨勢:

    1.不吃早飯的女生,痛經比例高。

    和天天吃早飯的同生理年齡女生(年齡和月經初潮年份都一樣)相比,那些基本上不吃早飯的女生,中度痛經比例上升了107%,重度痛經比例上升了69%。

    2.熬夜的女生,痛經比例高。

    和11點之前入睡的同生理年齡女生相比,到12點還不睡覺的女生,中度痛經比例高出82%,重度痛經比例高出44%。

    3.睡覺不足的女生,痛經比例高。

    和7點之後醒來的同生理年齡女生相比,6點前就醒來的女生,中度痛經比例高出51%。每天睡眠不足6小時的女生,和每天睡眠達到8小時的女生相比,中度痛經比例高出200%,重度痛經比例高出33%!

    4.體力活動少的女生,痛經比例高。

    每週參加體育俱樂部運動超過10小時的,中度痛經比例降低15%,重度痛經比例降低41%。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老師的教學方法不適合自家孩子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