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飛奔而來的橙子

    我認為此時中英之間不是禮儀之爭,而是思想之爭,國力之爭。

    先來看馬戛爾尼訪華的時間,公元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

    這一段時間裡發生了什麼事呢?

    英國此時已經開始了工業革命,瓦特改良的蒸汽機正在得到廣泛的應用,這是生產力正在進行大變革的時代。當然,此時工業革命剛剛開始,對思想上的影響並不大。

    那這一時期歐洲思想上發生了什麼變化呢?

    歐洲是有跪拜的禮儀的,不管是單膝還是雙膝,終究是有的,但在文藝復興開始,歐洲的思想觀念就開始發生變化,在人人生而平等的影響下,禮儀也開始發生變化,鞠躬握手脫帽等禮儀開始流行。

    而到了十八世紀末,啟蒙運動已經深入人心。啟蒙運動的精髓就是反國王反教會,對馬戛爾尼來說,皇帝和國王都是君主,並沒有什麼不同,在歐洲已經不再流行跪拜的情況下,為什麼要為一個東方國家的君主打破慣例呢?

    此時的英國早已是君主立憲國家,處死國王也不是沒有過,面見國王只需要保持基本的禮節就夠了。而在法國,大革命正如火如荼,路易十六已經被推上了斷頭臺。要知道法國的君權一直是比較強勢的,如此有權力的國王都被處死了,馬戛爾尼對待君主的態度可想而知。

    除了思想上的碰撞外,還有一點是國力上的碰撞。

    1756-1763年,英法七年戰爭。這次戰爭在歐洲、亞洲、美洲爆發,最終結果是英法簽訂《巴黎和約》,加拿大和印度成為英國的殖民地,英國是最大的受益者。

    戰爭勝利能極大增強一個國家的實力和自信心,英國剛剛打敗法國,正是實力急劇擴張和自信心爆棚的時候,憑什麼要向中國皇帝跪拜。哪怕中國實力也很強大,那也應該是對等關係,而不是誰比誰低。

    馬戛爾尼這時候來中國,就是因為英國的實力極大地增強,在印度的擴張也順風順水,有了印度這一跳板,英國選擇與中國進行貿易也是理所應當的。兩國剛剛接觸時發生衝突也是不可避免,如何處理這種衝突才是更重要的事。

    當然,結果顯而易見,英國不再謀求與中國的正常貿易,半個世紀後以鴉片開啟中國大門。這也與英國在印度的擴張有極大關係,在往前推就是與七年戰爭有極大關係。

    歷史從來都是環環相扣,單獨分析馬戛爾尼訪華時的中英衝突是沒有意義的。

  • 2 # 穿插游擊隊

    乾隆年間英國馬戛爾尼使團訪華失敗的故事,揭示出古代中國陷入發展停滯的根本原因。

    以下內容觀點參考自法國作家阿蘭·佩雷菲特《停滯的帝國》

    1860年,英法聯軍劫掠並縱火焚燒了圓明園。在那裡,他們意外地發現了許多沒使用過的英國大炮、炮彈和其他各式武器。這些西式武器怎麼會出現這裡呢?這要從1793年英國馬戛爾尼使團訪華說起。

    那時距離1840年的鴉片戰爭還有將近半個世紀,英國使團抱著與中國談判互相通商的目的來華,他們帶著當時最先進的武器、最精巧的科技成果。但是,這次和平訪問徹底失敗了。因為清朝政府要求馬戛爾尼等人對皇帝行三拜九叩的大禮,而馬戛爾尼卻要求施平等的禮節。雙方爭執不下,最後不歡而散。然而這次訪問失敗的背後真的只是禮儀問題,還是有著更為深層的原因呢?

    磕頭之爭背後的深層碰撞,這是新舊世界兩個最強大的帝國的第一次正面撞擊。他們擁有的是完全不同的國際秩序和南轅北轍的思想觀念。因為這些根本性的差異,這次訪問的失敗是不可避免的。訪問的失敗讓英國萌生了武力開啟中國大門的想法,為中國近代所遭受的殖民侵略埋下了伏筆。

    我們從三個方面重點解讀這個歷史事件。

    首先,我們將回顧當時的時代背景,然後跟隨馬戛爾尼使團一起,去經歷這一次史無前例的衝撞,去觀察它是如何失敗的。

    接下來,我們將揭示東西方文明的國際秩序、思想觀念等方面的巨大差異,分析為何這次失敗是必然而非偶然。

    在最後,我們將以今天的視角,回顧此次訪問帶來的種種影響,探尋這一歷史事件留給我們的啟示。

    第一部分

    首先,我們會介紹這次出訪的時代背景和兩國國情,然後再覆盤雙方的衝突,見證這一次跨越半個地球的來訪是如何失敗的。

    我們先來看一下當時世界是個什麼樣子。1793年,距離哥倫布發現美洲已經過去了三百年。在這三百年裡,歐洲國家爭先恐後地在世界各地建立殖民地。而當時最為強大的殖民帝國,非英國莫屬。在政治上,英國率先進行了資產階級革命,建立了較為先進的君主立憲制度。英國政府奉行重商主義政策,用國家力量推動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發展。在經濟上,英國也是第一個進行工業革命的國家,實現了從手工生產到機器生產的巨大飛躍,工業實力飛速發展。英華人此時迫切需要開拓原料產地和商品市場,他們把目光投向了遙遠的東方。

    而此時的中國,正處於“康乾盛世”的晚期,達到了古代社會發展的最高峰。總體上看,整個國家社會穩定,國庫充盈,人口龐大,疆域遼闊,是一片安寧祥和的景象。但在盛世的表面下,也存在著許多問題。經濟上,中國只有技術水平低下的農業和手工業;政治上,君主絕對專制,官員腐敗嚴重;文化上,朝廷大興文字獄,扼殺新思想,維護儒家禮教;對外政策上,清朝閉關鎖國,對外貿易僅限於廣州一個港口,規模也十分有限。

    但是在當時沒有華人意識到這些問題的存在,並且認為中國是天下唯一一個文明國家,是“天朝上國”。周邊小國仰慕中國的儒家文化,其政治制度也是模仿中國建立的。他們定期派貢使前來朝貢,並獲得中國皇帝的認可和賞賜。但當時的歐洲並不瞭解中國的虛實。他們認識的中國,是馬可波羅筆下繁榮的城市與鄉村,是傳教士寄回歐洲的書信裡所描繪的謙謙君子的國度。以伏爾泰為代表的啟蒙哲學家們,在批判歐洲社會的時候,經常拿中國作為樣板,認為中國是一個理性和文明的國度。

    因此,英國政府對此次出訪十分重視。出訪的名義,是給中國的乾隆皇帝祝壽。國王委任的特使馬戛爾尼伯爵,是一個經驗豐富的外交家和政治家,曾經代表英國國王出使俄國,也在加勒比和印度地區的殖民地當過總督,功勳卓著。國王交給他的任務,是與中國朝廷談判通商,並尋求建立正式的外交關係。

    在此之前,英國政府已經派出人員向廣州的清朝地方大員呈遞了書面檔案。翻開清朝留下的皇家檔案,我們還能看到當時的廣東巡撫向皇帝彙報的奏摺。奏摺中的大意是英吉利國的夷人為了給皇上祝壽,特意派遣了使臣馬戛爾尼前來進貢。

    這裡有兩個十分重要的細節。第一個是,巡撫將英華人稱為夷人。所謂夷人,指“蠻夷之人”,也就是未開化的人。在清朝君臣的眼中,只有大清朝才是文明之地,遠在天涯海角的英華人,當然只能是蠻夷。另一個細節是,奏摺中說,馬戛爾尼一行人是來進貢的,也就是來表示臣服於清朝的。而事實上,英華人的書面檔案中明確表示,他們此行,是為了增進兩個國家的友好往來,發展貿易關係。我們可以看到,雙方從一開始對此次訪問的理解就是水火不容的,這也為後來在禮儀上的爭執埋下了伏筆。

    乾隆皇帝得知此事,龍顏大悅。一個從未聽說過的國家派人前來朝貢,這表明在他的治下,大清朝的強大和繁榮使得遠在天邊的蠻夷都仰慕不已。他下旨各地官員優待使團,並派欽差大臣帶領馬戛爾尼等人前往熱河。皇帝將在熱河的行宮中舉行慶典,接受來自蒙古王公、各國貢使的朝貢。

    馬戛爾尼一行人登上中國的領土後就發現,中國官員把自己稱作“貢使”,禮物也叫做“貢物”,甚至要求他們在面見皇帝時要行“三拜九叩”的大禮。此前做過充足功課的馬戛爾尼等人知道,自己平等的出訪被當成低人一等的朝貢了。他們向欽差提出抗議,指出中英是兩個平等的主權國家,自己代表英國國王,只能對中國皇帝行平等的禮儀。這可把官員們急壞了,從沒有人要求跟中國皇帝平起平坐,即使是提出這種說法都是大逆不道的,所以他們不敢把事實上報給皇上。英國國王寫給乾隆皇帝、表明來訪目的的國書,原本用的是平等而尊重的口吻,也被翻譯成了卑躬屈膝的口氣。但馬戛爾尼總要面見皇上,英華人恭順臣服的假象遲早會穿幫。無奈之下,官員們只好硬著頭皮據實報告了。

    乾隆聞訊,勃然大怒,下令降低接待規格,減少食物供給,懲罰這些不識禮數的蠻夷。馬戛爾尼也不甘示弱,堅決不肯下跪。從天津到北京,再到熱河,雙方討價還價好幾輪,連乾隆的寵臣和珅都出動了,也沒能談妥。由於英吉利前來朝貢之事已經眾所周知,為了清朝的臉面,朝廷最後只好做出讓步,允許馬戛爾尼對中國皇帝單膝下跪,就像對自己的國王一樣。這次禮儀之爭,以馬戛爾尼取得勝利而告終。但是佩雷菲特發現,在清朝的官方記錄中,都確鑿地寫道,貢使馬戛爾尼對皇帝行了三拜九叩的大禮。就這樣,朝廷不動聲色地掩蓋了事實,維護了自己的禮法和尊嚴。

    馬戛爾尼對自己的堅持換來的勝利感到滿意,但他不知道的是,朝廷的妥協只是為了避免面子上的損失。覲見完成後,馬戛爾尼請求與中國政府談判建交與通商的事宜,結果被毫不客氣地拒絕了。極度失望的馬戛爾尼,只好帶著他的使團離開京城,回到了英國。這次史無前例的出訪,就此宣告失敗。

    好了,上面為你講述的就是第一個重點內容:希望以對等地位與中國進行談判的英國馬戛爾尼使團,遭遇了不由分說將他當作貢使的清朝制度。雙方在磕頭問題上爆發了激烈的衝突,最終馬戛爾尼雖然免於下跪,但並沒有達到出使的目的。

    第二部分

    這次出訪的失敗是必然的,而非偶然的。這種必然性在於,兩個國家代表著新舊世界,他們在國際秩序和思想文化上存在根本差異。

    首先,東西方世界中的國際秩序是完全不同的兩種邏輯。由於歷史的原因,歐洲一直都是一片破碎的大陸。各個國家共處了成百上千年,互相之間的交流和爭鬥綿延不斷。在國家尊嚴平等的前提下,它們根據利害關係和實力強弱,互相締結各種條約。兩個國家要結盟對付共同的敵人,就籤個盟約;一場戰爭打完了,要明確戰後安排,就籤個和約,這樣的國際秩序被人們稱為“條約體系”。而在世界的東方,一直以來都是中華文明一家獨大。在有歷史記錄的數千年裡,從來都沒有哪一個文明能夠對中國構成持續的挑戰。中國周圍的小國,往往仰慕中原帝國,積極引進中國的制度、文化和技術。到了明清兩朝,在華夷觀念的指導下,朝廷更是建立起了“朝貢制度”,形成了以中華為核心,周圍小國拱衛的“朝貢體系”。所以,當馬戛爾尼使團到來的時候,清朝君臣便不假思索地認定了他們是來朝貢的蠻夷。

    那麼,假設馬戛爾尼接受清朝禮法的要求,向皇帝磕頭,是不是就可以換得朝廷的慷慨,進而開啟中國的國門呢?答案依然是,不可能。在馬戛爾尼離開中國後,一群荷蘭人也決心敲一敲中國的大門。他們吸取了前者的教訓,對朝廷的安排惟命是從,他們凌晨就爬起來,和北韓的貢使、蒙古的王公貴族一起跪在皇宮的門口等候,不但對乾隆皇帝磕頭,甚至還對賞賜的禮物磕頭。可是到最後也沒有任何機會與皇帝對話。他們最終只得到皇帝對荷蘭君主的一句問候,諷刺的是,荷蘭是個共和國,壓根就沒有君主。

    荷蘭人的經歷表明,中國的專制王朝只會用對待藩國的態度來對待西方國家,而不會意識到,世界正在發生著劇烈的變化。

    其次,東西方文明在思想文化上存在著南轅北轍的差異,這也使得出訪必然失敗。西方國家衡量文明的標準是科學和技術,而在中國古代王朝的眼中,文明的體現在於道德和倫理。

    透過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歐洲人從教會的思想禁錮中解放出來,開始用理性來指導現實生活。人們投身於科學和技術的探索,追求更高的效率。機器生產取代了手工生產,新的發明迅速投入使用。西方國家你追我趕,在科技、工業、殖民地等等方面展開持續競爭,發展日新月異。

    這在馬戛爾尼使團的情形中體現得淋漓盡致。使團擁有四艘船,其中最大的一艘是裝有64門火炮的“獅子”號軍艦。他們還帶上了一支衛隊,準備在皇上和大臣們面前展示現代炮兵的威力。為中國皇帝準備的禮品也是經過精挑細選,力求展示英國最新的科技發明。這裡面有火炮、步槍之類的先進武器,也有精密的天體執行儀、地球儀和一些光學器械,還有蒸汽機、織布機這樣的工業裝置。使團的上百名正式成員中,有數量眾多的學者、技師、醫師,以至於有內閣成員幽默地評價說,馬戛爾尼是帶了一支“皇家學會的代表團”。

    馬戛爾尼相信,這支使團帶來的先進器物一定可以讓聰慧的華人感到新奇不已,從而產生跟英國建交通商的願望。但是讓他意想不到的是,中國的大臣們對這些儀器裝置毫無興趣,也不想看什麼炮兵操練。

    這是因為,古代中國雖然為世界貢獻了無數重要的發明,但它們大多是在生產生活中發現的經驗成果。古代中國並沒有建立起完整的科學體系,掌握國家權力的精英飽讀聖賢書,致力於維護儒家文化中的秩序,但對於科學技術毫無興趣。他們把西方科技當成是“奇巧淫技”,在大一統的帝國中,只要人人守好君、臣、父、子的倫理本分,就不用擔心會出什麼亂子。

    上面就是我們今天講的第二個重點內容:馬戛爾尼訪華失敗的必然性。世界秩序上,“條約體系”與“朝貢體系”的根本差異,思想文化上,雙方衡量“什麼是文明”的不同標準,讓互相之間的溝通變得沒有可能。雙方都認為自己的體制才是合理的,自己的文明才是真正的文明。

    第三部分

    接下來,我將為你講述這次出訪產生的歷史影響,以及我們能從中吸取什麼樣的歷史教訓。

    馬戛爾尼訪華失敗的最直接影響,是為近代中國的百年屈辱埋下了伏筆。使團觀察到了中國盛世景象下的貧窮和落後,並將訊息傳回了歐洲,中國在歐洲的形象開始一落千丈,從學習的物件變成了鄙夷的物件。透過和平手段無法開啟中國的大門,武力逼迫中國開放的想法開始成形,並在半個世紀後付諸實踐。

    在中國的土地上,馬戛爾尼一行人看到的景象,與自己的想象大相徑庭。朝廷官員愚昧無知,貪腐嚴重;絕大部分國民都目不識丁,其中大多掙扎在貧困線上。清朝的軍隊也已腐朽不堪,士兵們衣衫不整,用的還是刀槍劍戟之類的冷兵器,偶爾見到的火器也十分落後。科技上,清朝更是落後了西方將近兩個世紀。

    隨著使團成員的回憶錄陸續出版,歐洲人對於中國富庶強大的印象被打破了。積貧積弱的中國,成為他們開拓殖民地的一個選項。在敲門做客人的努力失敗之後,以英國為代表的歐洲列強發現,直接踹門闖進來也是一個未嘗不可的選擇。

    使團中的一個人物恰好見證甚至推動了從“敲門”到“踹門”的轉變,他就是馬戛爾尼的副手斯當東的兒子,小斯當東。那次歷史性的覲見發生時,小斯當東才12歲。天資聰慧的他學會了中文,甚至後來又回到中國,在廣州常住。在華期間,他蒐集了中國歷史、政治、經濟和社會等方面的各種資料,成了英國第一號“中國通”。

    1816年,不甘心失敗的英國政府再次派出一支使團訪問中國,小斯當東成為使團的副使。但是,使團的命運甚至還不如他們的前人。因為不願意磕頭,他們連皇帝都沒見到,就被趕出了京城。這讓小斯當東和他的同胞們對和平手段再也不抱希望。鴉片戰爭前夕,英國議會就是否對中國開戰展開了激烈辯論,形勢膠著。在最關鍵的時刻,當時已經成為議員的小斯當東站出來,堅決要求開戰。他歷數中國的腐朽和落後,指出這是開啟中國大門最好的機會。最後,英國議會以9票的微弱優勢,通過了對華開戰的決議。

    回顧這段歷史,一個更重要的意義在於,我們可以透過這次衝突,透過第三方的視角來認識中國的古代社會。佩雷菲特尖銳地指出,是絕對的君主專制制度,和單一的儒家思想,使得整個國家陷入了封閉與停滯,最終導致了近代中國的落後與捱打。

    可以說,一部中國古代史,就是一部君主專制不斷加強的歷史。尤其是在清朝,皇帝的權力達到了頂峰。偌大一個國家裡,大政方針都要出自皇帝之手,官員的賞罰升降,也要取決於皇帝的好惡。因此,官員無論是上奏還是做事,最重要的不是實事求是,而是要揣摩聖意。

    這就造成了一個嚴重的後果:龐大的文官系統的效率十分低下,連基本的上傳下達都成問題。被後世稱為“開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林則徐,他在廣東時看到了西洋的強大,並意識到了中國的落後所導致的潛在危險,於是他大力譯介西方書報,在私人信札中也坦言學習西方的必要。但是在官方奏摺中,他依然十分諱言這一點。原因很簡單,這與皇帝和百官的認識是牴觸的,說實話可能會給自己招致禍端。整個帝國的行政系統彷彿在上演一出“皇帝的新裝”,即使越來越多的人明白皇帝沒穿衣服,也沒有誰敢做那個大聲說出來的小孩。

    與專制皇權相配套的,是單一而嚴密的儒家思想體系。從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開始,儒家思想就是中國曆朝歷代的官方意識形態。儒家思想的統治地位如此穩固,其原因在於,在生產力低下的古代社會,儒家思想追求道德,而輕視甚至否定利益,重視倫理綱常,而無視競爭和效率,因此也最有利於維護社會穩定,事實上,其邏輯就是犧牲進步以換取穩定。在這種指導思想下,技術的進步、生產的發展都成了多餘的事情。

    於是,中國這個曾經一枝獨秀的先進文明,慢慢停下了前進的腳步,被歐洲的後來者們趕超。甚至在後者將先進科技成果拱手送來的時候,中國專制王朝的統治者們依然固執地選擇了拒絕。從百家爭鳴、思想多元的春秋時期,到重新審視儒家文化的新文化運動,中間相隔兩千多年。其間,中國在思想文化上經歷了一個漫長的停滯期。

    客觀地說,高度的君主專制、深入人心的儒家思想,對古代中國的統一和穩定是功不可沒的。但是,中國在近代要面對的,是一個“數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古人引以為傲的制度與文化,此時已成了先進生產力的阻礙,這使得曾經領先世界的文明陷入了沉睡。

    總結

    好了, 現在,讓我們回顧一下本書的精髓。

    馬戛爾尼使團對中國的訪問失敗了。表面問題是磕頭不磕頭的禮儀之爭,而深層問題則是雙方完全不同的國際秩序和思想文化。此次出訪的失敗,讓中國失去了一個學習西方、追趕西方的大好機會,更讓英國和其他歐洲列強產生了武力開啟中國國門的想法。絕對的君主專制制度,僵化封閉的儒家思想,使得中華文明陷入了長久的停滯,導致了近代以來的百年國恥。

    最後,再說一下這一歷史事件對於我們個人的啟發意義。曾經的領先者因為因循守舊而逐漸落後,這樣的事情時時刻刻都在我們身邊發生。一個經典的商業案例,來自美國柯達公司。

    “柯達”曾經是影像產業的代名詞,其全盛時期幾乎壟斷了全世界的膠片業務。但是,在數碼技術的競爭中,它卻被後起的佳能、尼康等公司遠遠地甩在了後面。市場份額急劇下滑,市值在10多年裡蒸發了99%。事實上,最早實現數碼技術商業化的公司,不是別人,而恰恰是柯達自己。問題出在其守舊的柯達管理層。因為不肯放棄利潤巨大的膠片業務,他們選擇了將數碼技術雪藏起來,繼續依靠傳統業務掙錢。而在柯達故步自封的同時,其他公司正在緊鑼密鼓地研發數碼技術,並很快趕超了柯達公司。失去了先發優勢的柯達想要追趕,但為時已晚。

    柯達由盛轉衰的故事讓人們唏噓不已。大到一個國家,小到一個公司,一個人,如果不能居安思危,自我革命,而是流連於過去的榮光和舒適,遲早都會付出相應的代價。

  • 3 # 東林Sam哥

    這是中國傳統的天朝上邦的朝貢外交和英國期待的平等外交之爭。馬戛爾尼訪華時,英國國力蒸蒸日上,他在進京然後到承德避暑山莊覲見乾隆的途中,已經對中國的國情有所瞭解。覲見之後,他的外交使團從中國內陸南下廣州,更是深入觀察到了大清帝國的外強中乾。可以說從馬戛爾尼訪華後,歐洲原來對中國的認識——來源於馬可波羅遊記裡的遍地黃金和絲綢,開始破碎,開始客觀地觀察中國。本來這次出使,給了中國一個睜開眼睛看世界的好機會,英國使團帶來的禮物中,有火槍,地球儀等當時算“高科技”的產品,可惜偌大中華,沒有一個人去認真瞭解,這些禮物到半個多世紀後英法聯軍進入圓明園搶劫時發現幾乎原封未動。使團裡有個11歲的小男孩,叫托馬斯•斯當東,當時是副使的孩子,在航行途中學會了少量的中文,據說得到了乾隆——當時已經是耄耋之年——的喜愛,特別賜予了香包的小禮物。這個孩子後來入職東印度公司在廣州工作近20年,成了中國通。當時中國官員依然傲慢無知,英國商人在中國的經商,受到很多限制和無理的對待,這些,肯定斯當東都非常清楚。後來他第二次參加了英國出使中國的使團,這次皇帝是乾隆的兒子嘉慶,這次更慘,連覲見皇帝都沒見到。到1839年,這個當年乾隆皇帝抱過的小孩,當時59歲的斯當東爵士,已經成了英國的議員,在英國的議會里,他力主對中國開戰。他因為最瞭解中國,可以想見,他的發言,一定起了重要的作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花椒在開花前後噴什麼藥能放病蟲害和增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