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在家的生活

    其實,這完全符合一個才華音樂人的成長軌跡,如果單純是為了迎合大眾興趣進行創作,他也不會有現在的成就,這句話也適合龔琳娜、薩頂頂等人。同樣,只有接受和包容多種“個性”和“風格”的音樂,流行樂壇才能持續保持活力、精彩紛呈。

    13年《快樂男聲》,華晨宇攜《無字歌》參賽,因為尚不會寫詞,這首歌沒有歌詞,甚至沒有歌名,從那時起,音樂就只是他表達情緒的一種方式。當時臺上作為評委的陶晶瑩和尚雯婕,給出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評價:

    陶晶瑩率先叫停,並直接發問,你的人生快樂嗎?她的心裡,《無字歌》這首歌怪,華晨宇這個人更怪,或者說,她在沒有真正進入到歌裡的意境前,就已經否定了這種風格,也不會繼續給演唱者機會。

    尚雯婕卻堅持讓華晨宇繼續唱下去,很明顯,她感知到了《無字歌》裡帶有的靈魂。從對華晨宇的點評也能看出,被稱為“異類”“電子音樂先鋒”的歌手尚雯婕,對音樂人有著更加敏銳的嗅覺。她對華晨宇的認同,並非只是簡單的惜才愛才,更準確的說,是來自同類人的惺惺相惜。

    如果沒有尚雯婕,《無字歌》的表演就會中斷,陶晶瑩也就沒有機會看到完整的華晨宇。最後她評價華晨宇是“最獨特”的,也給了他“透過”,這也表明,透過《無字歌》,陶晶瑩或許並未真得開始欣賞華晨宇,但她或多或少已經感知到,這個人的音樂創作是厲害的。

    陶晶瑩彼時對待《無字歌》的態度,與如今很多人對華晨宇的認知,非常相似:還沒有代入式地欣賞,便過早下了定義。

    而欣賞華晨宇的人,也不只是單純沉醉於他的音樂魅力,而是透過他的音樂,多了一種認識世界的方式。《好像愛這個世界啊》是感同身受的痛,《你要相信這不是最後一天》是設身處地的愛;《煙火裡的塵埃》是孤獨、也是放縱,《齊天》是桀驁不馴,也是永珍皆空。

    “如果你不喜歡我的歌,請閉上耳朵;接下來要大開殺戒,穿透你的耳膜”。《異類》這首歌的歌名,貼切地道出了華晨宇在人們心中的位置,而這句唱詞,則十分霸氣地說出了他的追求。

    曲風上的獨樹一幟,在聽眾已經習慣的流行音樂這條路上,華晨宇幾乎是在逆流而上。即便出道數年之後,他的歌依然被認為是“小眾”,但這絲毫沒有更改他的初衷,生活中的安靜少年,早已成為自己舞臺上的鬥士,一邊繼續吟唱自我,一邊開始大殺四方。

    搖滾樂初興起時是“叛逆”,周杰倫剛唱歌時是“念詞”,就連鄧麗君的歌也曾被叫做“靡靡之音”。音樂喜好上的兩極分化,從來不代表沒有生存空間,而恰恰說明了它有繁衍生息的無限可能。

  • 2 # 牌娛樂創作者

    《歌手》節目舉辦到了第八季,依然保持著普通音樂綜藝難以企及的熱度。雖然《歌手》賽程才剛開始,但黃霄雲的奇襲、毛不易的淘汰、華晨宇的名次三大熱門話題,已經為節目帶來了非常高的討論度。其中有關於華晨宇節目表現的爭論主要集中在兩點:第一,有人認為華晨宇的表現名不符實、欣賞不來;第二,粉絲認為節目組魔鬼剪輯、後期製作別有用心。首先,第一個問題的本質其實是審美差異,唱法、創作、舞臺表現的評價都帶有很強的主觀性,再激烈的爭論也不可能得出唯一正解。另外,很多人認為華晨宇的演唱怪異,但他其實是有非常符合華語聽眾傳統聽感的音色,尤其在翻唱一些經典歌曲時體現的更加明顯。

    下面我們著重討論,節目組的後期是否對歌手的表演有所幹擾?答案是肯定的。華晨宇第二場演唱的《鬥牛》,是透過極大的反差來營造效果的歌曲,但節目不僅沒有強化反倒是縮小了反差感,這就會造成現場聽眾和線上聽眾做出截然不同的判斷。例如在歌曲前段加入了零碎的真實鬥牛畫面,不僅破壞表演的連貫性,也無法起到渲染歌曲情緒的作用。臨近結尾,在軍鼓和說唱轉接的關鍵段落,配樂的音量沒有跟上人聲,後面的戲劇效果也大打折扣。其實,這並不是《歌手》節目第一次對錶演進行“魔改”,最為嚴重的一次發生在第二季時,鄧紫棋演唱歌曲《你不是真正的快樂》。樸素混亂的打光,誇張的表情特寫,剪接和歌曲情緒完全不符的觀眾反應,甚至還有很多虛焦的鏡頭,難以相信這是一檔錄播的頂級音樂綜藝。

    《歌手》節目的本質,是以音樂為素材來打造的娛樂節目。在它之前,選秀是音樂綜藝的主流,呈現的是草根向專業精英進階的歷程。而《我是歌手》的出現,則將專業精英挪下神壇,以普通聽眾的現場感受為標準來進行打分排序。理清這個邏輯再看《歌手》的排名,很明顯是為了增加娛樂性和衝突性而設定的環節。爭論名次而不討論音樂,這完全是本末倒置的做法,音樂表演最重要的部分是無法量化的精神感受,而《歌手》節目的排名,實際上是在將觀眾分化、聚集為兩個不同的群體:認可名次的觀眾和不認可的觀眾,他們在各自的誇獎和批評行為中收穫歸屬感,這相當於在每期節目結束後都會形成兩個臨時的“粉絲圈”,如果圈子間發生爭執,還會衍生出熱度。《歌手》節目之所以能夠長存至今,正是把握住了觀眾這種奇妙的心理。

    鳥巢連開兩場九萬人演唱會,四面臺體育場連開三場演唱會,這種級別的票房成績不是僅靠粉絲經濟就可以支撐得起,說明華晨宇的受眾除了忠實粉絲以外,還有很多非粉絲群體,這部分聽眾或許不會在網路上發聲,但在網路輿論之外的現實世界,他們會用實際行動來為華晨宇投票。藉助這次《歌手》引發的爭議,我們還可以延伸出另一個話題——目前華語歌手之所以有形象撕裂的問題,主要還是評價體系的缺失:沒有專業的音樂評論媒體,沒有權威的歌曲榜單,甚至沒有合格的打歌節目,觀眾居然要靠綜藝節目的排名來衡量歌手。在唱片時代,還有專輯銷量可以作為評價指標,如今卻只剩下廉價的播放資料和無數自嗨的粉圈。也正是從唱片業崩盤開始,華語樂壇再也沒有過橫空出世的超級新人。2019年華晨宇釋出了“火星三部曲”,其中《好想愛這個世界啊》僅在單平臺發行就成為了銷量第一的華語數字單曲。即使有如此穩定的創作才能和強大的影響力,華晨宇依然要面對沒有專業機構背書的危機。這不是歌手個人的侷限,而是整個音樂體系的問題,未來也還會有更多新人歌手深陷其中,值得我們警惕。

  • 3 # 娛我記

    因為華晨宇的音樂本身就是非常獨特化的。

    再加上,我認為目前中國音樂界裡出現的歌曲較為單一化,音樂群眾的自我輸入也相應的較為單一。而與之相反的,華晨宇的音樂是一種突出,另類,多元的存在,這種所謂華氏曲風的新事物必然無法適應一部分音樂群眾的舒適區。

    而且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風格,而華晨宇應該恰恰就不是你所欣賞的那種。但是,華晨宇是個天才,音樂上的天才,並不是靠什麼造型取勝,我可以說,這個世上比他好看的人有很多,請不要評價一個人的時候,總拿他的顏值說事。你可以不喜歡他,但請不要質疑他在音樂方面的天賦,成就。

    不過主要原因應該是與個人口味相關的啦不過我倒是覺得華晨宇爭議很大無所謂,et再怎麼擔心,你看他自己玩音樂很爽的。而且,一個極富爭議性的華晨宇,不覺得很帥嗎?

  • 4 # 壯小槿

    其實,這完全符合一個才華音樂人的成長軌跡,如果單純是為了迎合大眾興趣進行創作,他也不會有現在的成就,這句話也適合龔琳娜、薩頂頂等人。同樣,只有接受和包容多種“個性”和“風格”的音樂,流行樂壇才能持續保持活力、精彩紛呈。

  • 5 # 雛田小可愛

    因為獨特。

    獨特的東西往往是比較極端的,就像抽象畫一樣。

    喜歡抽象畫的人很多都能接受寫實派的畫,雖然不算很喜歡,但他們不會討厭。

    喜歡寫實派的卻不一樣。他們看到抽象畫的色彩和表達,很多人是難以接受並且非常抗拒的。不存在大群體的“不喜歡但能接受”的狀態。

    華晨宇的音樂前衛,風格獨特,表達也獨特。

    喜歡的人喜歡得要命,滿滿的共鳴。不喜歡的人很難get到,局外人看不到那種感覺。

    所以兩極分化。

    像一首抒情歌,它緩緩的,慢慢的,有些人或許喜歡快節奏或者雷鬼,但他們聽抒情是不會覺得不舒服的,最多就是無聊。

    但喜歡聽慢歌的人聽rap之類的他們會覺得非常不舒服。評價就會很極端。

    不管怎麼說,我希望大家彼此間都尊重對方的音樂喜好。你可以不喜歡,但請不要貶低。

    我個人很愛他的音樂。

    還有就是,回答區裡的大男子主義大可收一收。音樂表現只是舞臺的一方面而已,作為女性的我比起看影片更喜歡自己聽網易雲,音樂的畫面感有很大一部分人喜歡的是自我想象,這無關性別男女。

  • 6 # 嗨聊姐姐

    先說一說為什麼那麼多人愛華晨宇的歌。

    一.他獨特具有極強的辨識度

    第一次認識華晨宇是《Teana之戰》張藝興作為嘉賓的一期,我是去看張藝興的。

    聽到花花改編的《爸我回來了》,真的驚了。我第一次聽到這樣的音樂,每一句唸白都很能打動人,在高亢的時候聲音通透又有一定厚度。

    音樂有態度,有自己獨特的想法,他一下子被我記住了。

    如果你看音樂類節目,一定常聽到評委點評說“你的聲音很有辨識度”。辨識度能讓聽眾迅速記住你,華晨宇便擁有極致的辨識度,這份辨識度維度更寬,體現在他對音樂的整個理解。

    花花自己說過,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與眾不同,但是與眾不同的人又會被別人嘲笑是怪物。他的心中有一套自己的價值觀,不會因為外界的聲音而改變,這樣一份強大才讓他保持了獨特,不隨波逐流。

    每個人都渴望堅守本心,但是生活讓我們不敢堅守,所以人們更珍惜華晨宇的獨特。

    二、他的音樂風格變幻多端

    從那期認識華晨宇後,我就開始追《Teana之戰》,他的每一首改編讓我驚喜。

    他本身也像個寶藏,你以為他是擅長搖滾的,他下一首抒情歌曲唱得潸然淚下,你驚訝他兩種風格都能駕馭,下一首發現他的說唱也很棒,還會寫歌會改編。

    三、他在舞臺上全身心演繹歌曲

    對比一下,更發現他的舞臺是與別人不同的。

    有些歌手的歌傳唱度高,也很打動人心,但是更適合在家裡開啟音樂app戴上耳機慢慢欣賞,屬於唱片質嗓音,放到舞臺上整體表現力會打折扣,比如毛不易。

    但華晨宇是屬於舞臺的。他的每一場live,除去聲音,他每一個眼神、表情、動作,都在為了傳達歌曲情緒服務,他的全身心都在表達歌曲。如果你投入的欣賞,就會被他帶動情緒的起伏,這也是為什麼在現場的觀眾總是很多人流淚。

    他的技巧可能沒到極致,他的音色可能不是唱片質,但他在舞臺上能夠輕易掌握觀眾的情緒。

    跟第二點一起總結一下就是,他是唱rap裡唱功最好的,是唱功好的裡最會寫歌編曲,是會寫歌編曲裡舞臺最炸的。

    四、他始終堅守初心

    一些歌手取得一些成就後,會轉戰影視圈,影視歌三棲大有人在。同年出來的快樂男生,歐豪、於朦朧,都轉到影視圈了。

    可華晨宇跟卻還是13年那個華晨宇,音樂初心始終沒變。

    只要他始終是那個堅持初心的華晨宇,那麼他的音樂道路就是不可估量的。

    浮躁的娛樂圈裡,能這樣堅守初心真的很難得。

    再來說說為什麼有人對他的歌曲欣賞不來。

    一、他的音樂不符合大眾已有經驗

    2013年快樂男聲,華晨宇在全國總決賽9進8的表演前說起他音樂的興趣啟蒙,是在6歲的時候開啟電視聽到一首交響樂,他聽哭了。

    6歲的時候我們在聽什麼?聽得懂交響樂?這份音樂感知力,你品,你細品。

    不誇大的說,他是音樂上的天才。

    哥白尼40歲時提出日心說,遭到了教廷的強烈反對,因為他的理論不符合人們經驗,甚至是顛覆性的,人們對顛覆有著強烈的不安全感。

    周杰倫的音樂一開始也被人們稱為“大舌頭”“詞都聽不清唱得什麼”,隨著時間流逝才漸漸接受,他成為了一個標杆一樣的人。

    音樂就像是一種語言,表達著喜悅、興奮、悲傷、苦痛,但是很多聽眾只關心第一耳聽得符不符合主流標準的好聽。

    《快男》海選時蔡國慶、陶晶瑩在聽到《無字歌》時,一樣在沒認真感受前便以自己的主觀經驗武斷下判斷,皺眉叫停,不是他們不懂音樂,是經驗固化讓他們一時理解不了新鮮的表達。

    好在華晨宇聰明的在接下來的比賽中,將自己的音樂用一種適合更多人審美的方式呈現,評委們開始接受了他的獨特。

    也有很多聽眾聽懂了他的表達,感受到了那份情緒,自然就很愛他。

    二、他的歌曲有大愛

    現在音樂的主流都是歌頌小愛,最多的是歌頌愛情,然後是歌頌親情、友情,或者生活中的喜悅與悲傷。這些都是能夠引起人們共鳴的。

    而他呢,《鬥牛》表達了對鬥牛賽場的敬意與哀嘆,《好想愛這個世界吧》又是對抑鬱症患者的關愛,《你要相信這不是最後一天》鼓勵了在疫情中被病痛折磨的人,而更厲害的是《降臨》《神樹》《新世界》,更像是跳出世界俯瞰大地的悲憫。

    於是聽懂了他宏大格局的聽眾沸騰了,找不到共鳴的聽眾便否定了。

    三、他的歌曲不是完美的

    他的歌曲不是每一首都完美,就像你不可能每次考試都是一百分。

    就像丹丹姐在《歌手•當打之年》對花花說的,你還年輕,音樂需要閱歷積累,你現在受點挫折沒什麼不好,你得給以後攢一點。

    可太多人愛華晨宇,他的人氣太高,導致人們對他的期待也更高,一旦不符合他的期待,便會產生失望感,加上他的音樂不符合人們慣有經驗,便會加以否定批評了。

    四、每個人對音樂的感受不同

    這就像你喜歡吃辣他喜歡吃甜,有人愛古風有人愛搖滾,有人天生吃不了香菜,有人覺得他的音樂就是欣賞不來也是沒有錯的,只是個人喜好不同而已。

    總結

    他的先鋒他的宏大,讓懂得的人愛慘了,也讓不懂的人退避三舍。有人覺得欣賞不來也沒關係,不愛可以,但請不要攻擊,請尊重。

    音樂市場之所以多種風格的音樂,多種型別的歌手,就是為了滿足不同的需求,還有其他歌手其他音樂風格,總有一款適合你。

    (說點題外話,我其實是因為答題去仔細瞭解了下華晨宇,結果有點掉坑裡出不來了,要讓我誇他,我估計又能寫一篇文了。從人格魅力,到音樂,可說的太多了。反正就是我現在也好愛他)

  • 7 # 娛八奶

    華晨宇作為快男總冠軍選秀出道後,流量一路走高,大有成為新一代流行天王的架勢。在南韓的一檔音樂節目上,是這樣介紹華晨宇的:這名中國歌手有著獨特嗓音和魔力,粉絲們都稱他為花花,他受歡迎的程度超乎想象,演唱會門票幾乎一出售就被一搶而空,粉絲群體龐大堪稱一個人養活了一家娛樂公司。

    華晨宇的創作能力很強,曾經在Teana之戰中有過諸如《我的滑板鞋》、《齊天大聖》等神改編。在圈中得到廣大前輩認可,歌手總導演這樣評價華晨宇:

    他的現場演唱能力已經到了一種藝術境界。就像評委說的,他把整個流行樂壇的審美和地位都提高了。我想每一個真正愛音樂的人,都很感恩於像他這樣的人的出現。即使你不喜歡他的風格,但是他的不同你卻無法否認。

    華晨宇是一個很嚴謹的音樂人,在演唱和創作中特立獨行,風格特色自成一派。在明日之子節目上指出選手袁成傑樂理知識差,創作套旋律,標榜創作歌手必須先弄清楚自己寫的是什麼。當然這也成為後來某些黑粉反擊華晨宇,指責其過於嚴苛,用自己的標準去要求選手純屬耍大牌。不過在我看來華晨宇只是表達了自己對音樂的觀點,作為評委這一次可能略顯嚴苛,但是這也可以看出華晨宇對音樂的嚴謹態度,作為音樂人來看這並沒有什麼好過於指責的。

    如今華晨宇也陷入了瓶頸,作品和表演評價出現兩極分化,在歌手當打之年上的表現備受爭議。部分網友表示很難欣賞華晨宇的音樂,覺得華晨宇的音樂就是靠著高亢的高音嘶吼,表演時過於浮誇,情緒上戾氣太重。有人說華晨宇作曲形式過於單一,每次都要接一段說唱,中間還有吟唱部分。

    音樂是多元的,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作為歌手,華晨宇唱功紮實,高音炸裂,創作思想前衛。既然追求特立獨行,就必須要面對爭議。我想華晨宇是知道自己想要哪種音樂的,同時也需要在爭議裡不斷進步。由於家庭和成長環境的影響,失去母親缺少陪伴,華晨宇前期的音樂充滿了自由和憤怒的表達,帶著青春叛逆,也是對愛的渴求。隨著時間的沖刷,伴著音樂上的獲得的認同,和歌迷的真愛,華晨宇逐漸開啟自己,漸漸與過去的自己妥協。這個時期華晨宇創作了《神樹》、《好想愛這個世界》、《和火星的孩子對話》。我們似乎可以洞見毀滅與重生,華晨宇的格局在變大,境界也在提高。

    任何事物都需要在矛盾中獲得源源不斷的前進動力。華晨宇歌曲評價的兩極分化是自我與觀眾之間的矛盾,既不能一味自我看不見外界,也不能受外界施壓消滅自我。歌手需要爭議保持進步,觀眾也需要多元的音樂來衝擊提升審美

  • 8 # 深夜八卦

    華晨宇的歌曲評價兩極分化的情況,從上了這季的《歌手》以後,越發明顯了。

    而華晨宇又來參加《歌手》呢,據說還是臨危受命,被請來救場的。

    本以為觀眾們依舊像之前一樣期待華晨宇的表演,沒想到在節目播出後,華晨宇的歌曲評價卻出現了兩極分化的情況。

    華晨宇第一場表演了《寒鴉少年》,這時還沒有受到太多批評,並且還奪得了第一期的冠軍。

    普通觀眾也表示這一首《寒鴉少年》真的很不錯。

    不過從第二期,華晨宇表演了《鬥牛》開始,就逐漸出現了說“華晨宇唱歌不好聽”的聲音。

    而這期的《鬥牛》,還讓華晨宇以409票的絕對優勢打敗了奇襲歌手劉柏辛,

    最後還又奪得了冠軍...

    知名樂評人耳帝寫了一篇樂評,誇讚《鬥牛》這首歌的優點

    還有人在感嘆華晨宇粉絲那極強的空瓶能力:

    於是,#華晨宇難.聽#也慢慢刷上了熱門,

    順著這個話題,小主還發現華晨宇竟然都有黑粉bot了

    三萬的粉絲數是不能和嘲羊區bot比,不過更讓人在意的還是這個bot以前的名字,是叫花子bot...網友們都是起名鬼才嗎?

    看了看這個博主釋出的圍脖內容,除了發一些華晨宇唱歌的影片外

    有一說一,華晨宇的粉絲,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評價華晨宇的歌難.聽這件事上,做出了很大貢獻。本來大家都對華晨宇還有些好感,結果粉絲整天給華晨宇帶上“華語樂壇領軍人物”“華語樂壇領軍唱作人”的title

    正是粉絲的種種行為引起了路人的反感,在看了《歌手》以後,聽過華晨宇唱的歌,再想起粉絲吹過的牛,能不讓路人們氣憤嘛

    如果說每個人審美不同,讓大家不能接受華晨宇“華語樂壇領軍人”這個稱號,那麼“華語樂壇領軍唱作人”這個稱號可能就更要受到質疑了

    有網友扒譜了華晨宇的《失戀無字歌》和齊柏林飛艇《天梯》,

    這兩首歌的相似程度也讓一些網友們直接表示華晨宇抄襲

    再說回對華晨宇的評價,有網友說華晨宇唱歌總是用一個模式唱所有歌,吟唱、高音、rap、吟唱,最後結束。

    但在《歌手》第五期,華晨宇做出了大膽的改變,在一個固定鏡頭面前演唱了陳奕迅的《我們》

    小主認為華晨宇還不像一些流量明星歌手那樣,出的專輯和歌曲只有粉絲買單。華晨宇的歌曲都在表達一定的主題和內容,向聽眾們傳達著他的思想。

    而他本人也在嘗試各種各樣的音樂風格,搖滾、重金屬、雷鬼等,都有涉獵。

    至於為什麼他的歌曲評價兩極分化如此嚴重,大概正如這位網友說的,是實力還不夠吧,沒有什麼能拿的出手的、出圈的作品。

    就算是粉絲一直吹上天的《好想愛這個世界啊》,銷售的專輯裡有多少是真正的純歌迷(非刷榜死忠粉)買的呢?

    現在提到華晨宇,小主印象最深刻的歌曲還是當初那首《煙火裡的塵埃》呢...

    一首歌好不好聽,大家還是見仁見智,畢竟音樂圈也存在鄙視鏈啊,喜歡什麼都是自己決定的。如果不喜歡,那就切下一首歌就好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到底是活輕鬆點好還是拼一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