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6
回覆列表
  • 1 # 周朝文DMU

    至少有三種不同的說法:一是熙寧元年(1068),王安石應召自江寧(南京)入京(開封)任翰林學士,途徑瓜州;二是熙寧七年(1074),王安石第一次罷相,自京城返回江寧,途徑瓜州;三是熙寧八年(1075),王安石第二次拜相,自江寧赴京城,途徑瓜州。

    我傾向於認同第三種說法。第一種,第一次奉召入京,春風得意,不太可能生出懷鄉的惆悵;第二種,京口瓜州距離南京鐘山不遠,如果說“還”的目的地是南京,不該有“何時”之嘆。如果說“還”的目的地是京城,“春風又綠江南岸”一句不免懸空;只有第三種說法,一、二兩種說法的問題才都不存在,最合乎情理、語境。總之,我認為應該是作於熙寧八年,這一年王安石55歲。

    需要說明一個情況,江寧(南京)是王安石青年時代生活的地方。王安石出生於江西臨川(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17歲那年,隨父親王益定居江寧,在那裡生活了三十多年,因此有深厚的感情。

  • 2 # 會奔跑的金絲魚

    王安石辭官的第二年,皇帝又起用他,召他進京。一日,詩人乘船路過瓜洲,因懷念金陵故居,在船停泊瓜州小憩時,王安石立在船頭遠眺,看到京口和瓜州就隔著一條長江,鐘山也只是相隔著幾座大山,春風已經吹到了江南,大地又是一片春光,他想到這裡,不禁又想起自己推行的變法運動,他深信自己一定會使變法成功,怎奈朝廷內部鬥爭尖銳,自覺前途迷惘,不由又觸動了對家鄉的情思。面對此情此景,詩人不由吟出了一首七言絕句:“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在這四句詩中詩人特別喜歡“春風又到江南岸”一句,因為春風暗示了他推行的變法運動,可是,又覺得“到”這個字用得還不夠生動,他想改成“入”和“過”,後來又想到了“滿”,又都覺得不滿意。整整想了一夜,卻沒有結果。第二天一早,他又來到船頭,忽然看到江岸一片蔥綠,於是心中一亮,這個“綠”字就此誕生了,春風又綠江南岸”因此成了千古名句,這首詩也成了流傳千古的名作。

    《泊船瓜洲》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詩,它抒發了詩人眺望江南、思念家鄉的深切感情。從詩題中我們又知道,詩人的立足點是在長江北岸的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間”寫的是遠眺所見,詩人站在瓜洲渡口,放眼江南,看到 “京口”與“瓜洲”這麼近,中間只隔一條江水,由此聯想到家園所在的鐘山也只不過隔了幾座大山,也不遠了,於是水到渠成地就有了“鐘山只隔數重山”。前者寫的是所見,而後者寫的是所想,這一想,就為讀者提供了豐富的形象再塑空間。同時,“鐘山只隔數重山”不僅寫了瓜洲與鐘山之間並不遙遠的距離,也流露了詩人思念家鄉的濃濃的情懷。

    “春風又綠江南岸”不僅點出了時令已是春天,也不僅僅是描繪“江南岸”的春色,其中一個“又”字,又深深地蘊含了詩人多年的企盼。春風吹過江南已不知多少次,江南的田野山川也不知綠了多少回,如今春風依舊,明月依然,思鄉之情也在,可是詩人自己又身在何處?再看句中的 “綠”字,它也不單單是今年吹綠了“江南岸”,而是年復一年,不止一次地“綠”遍千山萬水,就連整個江南都被染出了靈氣,卻終究難以染綠遊子此時的思鄉情結。 “明月何時照我還”是由 “春風又綠江南岸”觸動詩人的思鄉情懷自然引發而來,詩人滿目新綠,想起春風已經不止一次吹綠大江南岸,可自己依然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回到久別的故鄉,不覺寄情於明月:皎潔的明月啊,你什麼時候才能陪伴著我回歸故里呢?再一次表達了詩人思念家鄉的心情。

  • 3 # 長安18子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泊船瓜洲》是北宋著名文學家王安石的一首非常著名的七言絕句詩。在這首詩中,首句透過寫京口和瓜洲距離之短及船行之快,流露出作者一種輕鬆、愉悅的心情;第二句,寫詩人回望居住地鐘山,產生出依依不捨之情;第三句,描寫了春意盎然的江南景色;最後一局以疑問語氣結尾,再一次強調了對故鄉的思念。

    全詩不僅借景抒情,寓情於景,而且在敘事上也很富有情致,境界開闊,格調清新,特別是“春風又綠江南岸”一句中的“綠”字,形象生動地描繪出春到江南的景緻,歷來為人們所稱道。

    關於這首《泊船瓜洲》,大約創作於王安石的晚年時期,但對具體的寫作時間和背景,長期以來都有爭議,具體主要有三種意見:

    ①宋神宗熙寧元年(1068年),王安石應召自江寧府赴京任翰林學士,途經瓜洲後所作;

    ②神宗熙寧七年(1074年),王安石第一次拜相自京還金陵,途經瓜洲時所作;

    我的回答,你滿意嗎?

  • 4 # 蘑菇雅說

    這是個有趣而且值得探討的問題。泊船瓜洲這首詩可以說是王安石比較著名的詩句了,直到今天也還是中小學課本的必背詩詞之一。

    名詩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京口和瓜洲不過一水之遙,鐘山也只隔著幾重青山。溫柔的春風又吹綠了大江南岸,可是,天上的明月呀,你什麼時候才能夠照著我回家呢?

    那麼我們回到題主的問題,其實這裡所講的京口並不是說王安石去京口,而是說王安石在進京城途中路過京口而已。雖然不太確定題主問的是哪個京,那我下面就把王安石進京的原因也說一下吧

    入京

    王安石49歲被任命為參知政事(副宰相);次年被任命為同平章事(宰相),開始推行變法。由於反對派施壓,他被迫去職還鄉。

    這首詩作於1075年的早春二月,55歲的王安石第二次拜相,再扛改革大旗。從江寧沿水路赴京,夜宿瓜洲(今揚州,古運河由此入),舉目眺望。長江對岸即是京口(今鎮江),夜色掩映下遠處的鐘山藏著多少青春的記憶。王安石不禁感慨:改革坎坷,九死一生,壯士暮年,何日歸鄉?

  • 5 # 東秋妮

    話說,王安石離開鐘山,坐船去汴京,經過京口,歇在瓜州;回望故鄉,思緒萬千!感慨此次赴京,二次拜相,吉凶難料!

    便寫就了這千古名句!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變法圖強,遐希稷契,是王安石的政治理想;退居林下,吟詠情性,是王安石的生活理想。終有一日,王安石會投老山林,縱情山水!

  • 6 # 終南望月

    《泊船瓜洲》是一首大家耳熟能詳的詩。其中,“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更是千古名句,廣為流傳。

    從詩所表達的情感來看,應該是作者得到朝廷重用赴任所做。

    眾所周知,王安石是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一生中更多時間致力於政治改革。既然是改革,就免不了有阻力,有挫折。

    對於這首詩的寫作時間,歷來眾說紛紜,但是都圍繞在兩點上。一說是王安石第一次改革遭遇挫折,繼而罷相,然後由開封汴梁返回金陵(今南京),路過瓜州時所做;另一說則是由江寧前後兩次赴京路過瓜州時其中一次所做。對於這一點,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我更傾向於第二種說法中的第二次入京所寫。我們知道,鐘山即南京紫金山,而南京是王安石家所在的地方,即他心目中的家鄉。作者末句用了一個“還”字,說明作者應該是離鄉赴京。至於是第一次入京,還是第二次入京,我個人更傾向於第二次入京。

    我們看看詩第三句:春風又綠江南岸。這裡的春風,可以是虛實兼備。不單單是春天的風,還應該是朝廷重新重用他的“春風”。個人認為,作者借這句詩交代了寫作背景:首次改革失敗,繼而落寞返鄉,這次又重新被朝廷啟用,想趁著朝廷決心改革的春風,一展宏圖,實現抱負。可以說此時的王安石是躊躇滿志,志在必得。“又”字就是二次入京拜相的佐證。作者深知此去要麼“一入侯門深似海”,前途漫漫,險阻艱難,回鄉只能等到功成名就之時;要麼就是改革再次失敗,繼而再次身陷新舊黨爭,世事難料,能否回到家鄉,恐怕也很難說了!

    從後兩句可以看出,雖然美景當前,春光無限,但是王安石當時的心情是很矛盾的,這與他即將面對的現實密不可分。

    綜合以上幾點,我認為這首詩應該是王安石二次赴京重擔大任的路上,路過瓜州時的作品。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 7 # 大妮談古今

    王安石字介甫江西撫州市臨川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王安石在文學界有著突出成就,其散文論點鮮明有很強的說服力名列唐宋八大家。1068年春王安石應召入京,行至瓜州時寫下了流傳至今的泊船瓜洲其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成為流傳甚廣的絕句。

    入京後宋神宗王安石為參知政事,王安石提出當務之急在於改變風俗,確立法度,提議變法,並得到宋神宗允許。為加快變法的實施同時設立三司條例司,由王安石,陳昇之共同掌管。派遣選舉管達四十多人頒行新法。

    熙寧三年王安石任同書省門下平章事位同宰相,推行均輸法,青苗法,免疫法在軍事上推行置將法,保甲法,保馬法。

    但由於宋朝嚴重的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新法推行矛盾重重,艱難重重。最後王安石罷相後怕王安石回朝甚至陷害王安石其弟王安國。

    可惜到最後轟隆烈烈的變法最終失敗了。一個朝代宣告結束。

  • 8 # 李丘北

    《泊船瓜洲》--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品讀詩意,可以看出王安石應該是在第二次拜相去往京城的途中寫下這首《泊船瓜洲》。

    《泊船瓜洲》

    這首詩是王安石的一首七言絕句,詩中透過寫京口和瓜洲距離之短和行船之快,太表露一種輕鬆愉悅的心情,但這首詩的最後一句,卻是和第三句形成照應,表達出一種對家鄉的依依不捨之情。

    這首詩實為借景抒情,借情於景,我想王安石其實是想表達對家鄉濃濃的思念之意。

    創作背景

    王安石在神宗熙寧八年寫下這首詩,正是他第二次拜相進京的時候。

    第一次拜相是他在熙寧二年,既1069年,任參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了熙寧變法。

    1075年,王安石拜相後,同年,《三經義》寫成,王安石被加封為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

    王安石進京

    因此,從《泊船瓜洲》的詩意來看,應該是王安石再次拜相進京上任。

    其實,王安石進京之路也不容易,在他第一次罷相之後,向神宗奏請讓呂惠卿任參知政事,又要求讓韓絳代替自己。可呂惠卿掌權以後,擔心自己的權力被收回,所以想發設發阻撓王安石進京。

    他設立陷害可王安石的弟弟王安國,又興起李士寧案件來顛覆王安石,不過,韓絳還是機警的發現了呂惠卿的用意,秘密奏請神宗召回王安石。

    所以,王安石在這首詩創作時,應該是在回京途中,又因為所遇情色,觸景生情,將對家鄉的思念之意借景抒發。

    進京後事

    在王安石順利抵達京城後,再次拜相,向神宗奏請外調呂惠卿為陳州知州。可他回來之後卻沒有得到更多的支援,加上熙寧變法的主張派內部分裂,導致新法難以推行。

    熙寧九年,王安石多次託病請辭,同年十月,因長子病故傷心不以的王安石終於得此宰相一位,外調為鎮南軍節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寧府。

    次年,改任集禧觀使,封舒國公。

    1079年,再次被認命左僕射,觀文殿大學士,改封荊國公。

    結尾

    要說王安石的一生,應該算是有過光彩,也有過黑暗,但王安石的詩歌文化確實非常出色。

    熙寧變法沒有成功,可他卻足以千古留名。

  • 9 # 古書新說

    看了前幾個老哥的回答,全特麼是網上抄的,加幾個圖片就是你的了?還特麼歷史領域專家?不害臊嗎?能認真讀讀書再來說嗎?

    剛剛查了皇宋通鑑長編紀事,他是在春天接到覆命詔書。

    行程大概在二月甲子到三月戊午之間,春天路過的瓜洲。

    簡單說就是他第二次拜相時離開鐘山到東京時路過瓜洲作的。他罷相和再次拜相時會路過瓜洲,如果是罷相沒幾天就回家了不會是這樣的情緒。

  • 10 # 以史為詩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這首《泊船瓜洲》是北宋文學家王安石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是王安石最為傳唱的力作,也是宋詩絕句的代表作之一,因其經典,一直成為小學語文教材傳統詩。其中名句“春風又綠江南岸”,更為後人稱道 ,公認為煉字的典範、推敲的傑作。南宋著名學者洪邁在《容齋隨筆》記載:王安石先寫為“到”,後為“過”,又圈為“入”,為“滿”,最終定奪為“綠 ”。 後人欽佩其斟酌文字的功夫,認為“綠”字詩意深沉,情思浩蕩 ,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江南春風和煦、百草漸生、千里江岸一片新綠之景。

    除了詩詞以外,他的散文是更是博取眾長、融會貫通,形成峭刻幽遠、雄健剛直的獨特風格。如《遊褒禪山記》是一篇以遊記說理的優秀散文,讓人們領悟“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只有具備主客觀條件,才有希望成功的道理。

    再如他的政論文立意高遠,辯理深透,筆力雄健,言簡意賅,被後世稱為政論文的典範。如《答司馬諫議書》,觀點旗幟鮮明,毫不含糊;策略柔中有剛,直刺要害;構思謹嚴縝密,重點突出,是一篇力重千鈞的優秀政論文。

    我們回到樓主所提《泊船瓜洲》裡王安石去京是幹什麼這個問題上來,簡單說明一下,王安石此次進京途中是路過京口瓜洲,而不是說王安石去京口。我想樓主應該是問王安石去京城幹什麼,既然問道王安石去京城幹什麼,那就一定要知道這首詩創作的時間。因此為了弄清《泊船瓜洲 》的寫作時間 , 先要簡單瞭解王安石一生在政治舞臺上的主要活動軌跡。

    王安石生平簡介

    王安石 ( 1021—1086 ),字介甫,江西臨川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封荊國公。年十七八,即以天下為己任。宋仁宗慶曆三年 (公元1043年),王安石中進士後,愈憂國民,關疾苦。北宋中期,種種原因導致 “冗兵” 、“冗 員”、“冗費”;內部黨爭,階級矛盾 、民族矛盾紛紛激化。為了緩和矛盾,解決社會危機,王安石主張變法。熙寧二年 (公元1069年 ),宋神宗提拔他為參知政事(副宰相 ),從此他積極推行新法。但因舊黨堅決反對,熙寧七年(1074年),王安石被罷相,辭官還鄉,任江寧知府。

    熙寧八年(1075年),王安石再次拜相,繼續推行變法,但是這一次更是舉步維艱 :

    支援的人少,連一直支援變法的宋神宗也產生動搖。

    新法在執行過程中過於急功近利,出現了負面效果。

    熙寧九年(1076年),變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加之愛子王雱病故,王安石便辭去宰相,退居江寧(南京)。宋神宗死後,宋哲宗趙煦即位,改元元祐,由太皇太后高氏垂簾聽政。高太后在神宗時就強烈反對變法,等到自己聽政後,立即起用舊黨司馬光,全面廢除新法。當王安石聞訊所有新法都被廢除後,憂病抱憾而終,享年六十六歲。

    王安石少年有志,一生兩度拜相,但變法終以失敗告終,可以說他一生的詩文創作 , 不少都與政治活動密切關聯,《泊船瓜洲 》便是其中之一。但歷來關於這首詩的創作時間爭議比較大,在查閱了一些相關資料後 , 發現在《泊船瓜洲 》的寫作時間上 , 大致有三種觀點:

    《宋人絕句選 》認為寫作時間是:宋神宗治平四年(1067年) ,宋神宗因久慕王安石之名,應召自江寧府赴京任翰林學士 , 途經京口 , 與僧寶覺會晤於金山留宿一夜 , 此詩應該為辭別寶覺於瓜洲所作。並分析全詩為 : “首句致意寶覺 , 次句思念家鄉 , 三句感激皇恩知遇 , 末句感慨仕途多險 , 前途未測。"

    熙寧七年 (1074 年 ) 王安石初次罷相赴江寧返鄉途中 , 路過瓜洲時因“近鄉更思鄉 ”而寫 ,表現了他急於回到家中的迫切心情。

    熙寧八年(1075 年) ,王安石罷相十個月後 , 又被宋神宗重新起用 , 從江寧趕赴汴京途中所作。

    下面我們逐一分析這三種觀點,從而得出創作的時間。

    詩歌創作時間安石性強忮,遇事無可否,自信所見,執意不回。

    從《宋史 ·王安石傳 》的記載中可以看出王安石是個“天變不足畏 ,祖宗不足法 , 人言不足恤 ”的堅強剛毅之人。《登飛來峰 》一詩中便表現了他的勇氣和膽識 : “不畏浮雲遮望眼 , 只緣身在最高層”;宋神宗治平四年初次應召入朝, 是王安石風帆正滿 , 欲大展鴻圖推行新法之時 ; 同樣王安石在《答司馬諫議書 》中亦表明了心跡 : “如曰今日當一切不事事 , 守前所為而已 , 則非某之所敢知。”由這些詩文中可看出 , 初入朝廷時 , 王安石是躊躇滿志 , 信心十足 , 不可能在治平四年“才應召便思歸 ” , 吟出“明月何時照我還 ”感慨仕途多險 , 前途未測的詩句。

    《泊船瓜洲 》是否寫於熙寧七年王安石初次罷相返回江寧之時呢 ? 王安石一生堅持政治革新 , 以濟世安民為己任 , 年青時代寫的《河北民 》就對黃河以北邊民的苦難寄予無限的同情 : “今年大旱千里赤 , 州縣仍催給河役。老少相依來就南 , 南人豐年自無食”。 同樣在《答司馬諫議書 》中就說道 : “人習於苟且非一日 , 士大夫多以不恤國事 , 同俗自媚於眾為善 , 上乃欲變此 , 而某不量敵之眾寡 , 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很難想象這樣一位憂國憂民、以天下蒼生為己任 , 有雄心壯志的政治家會在變法剛走上正軌的情況下 , 僅僅因為自己罷相而半途而廢 , 更便一味思念故鄉。王安石治平四年自江寧入京至熙寧九年第二次罷相 , 其中兩次赴京 , 兩次回江寧 , 途經瓜洲渡口共四次 , 《泊船瓜洲 》到底是寫於哪一次呢 ? 由詩句“春風又綠江南岸 ” , 可以判斷寫作時間應該是春季。中國古代 , 春是四季之首 , 一般指農曆正、二、三月。古詩詞中 , 多數以二月代表春天,唐代賀知章:“不知細葉誰裁出 , 二月春風似剪刀 ” ;宋代晏殊:“陽和二月芳菲遍 , 暖景溶溶 ” ; 清代高鼎:“草長鶯飛二月天 , 拂堤楊柳醉春煙 ”。 史料記載王安石兩次罷相由京城返江寧的時間 , 第一次是熙寧七年“夏四月 ” ;第二次是熙寧九年“冬十月 ” ;而王安石第一次自江寧入朝是治平四年“夏四月 ” , 都不是春天。只有熙寧八年 , 王安石被重新任命為宰相 , 由江寧趕赴汴京的“春二月 ” , 才是“春風又綠江南岸 ”的季節。因此 ,可以推斷 , 《泊船瓜洲 》的寫作時間應該是熙寧八年王安石重任宰相 , 赴京途中泊船瓜洲渡口時。去京目的

    可以推測想象 , 當時詩人站在船頭 , 極目遠眺 , 皎潔的月光下 , 一江春水泛著微波緩緩東流 , 對岸京口 , 一抹春色如黛 , 遠處山巒起伏 , 隱約可見 , 不禁百感交集 ,詩興大發。詩中“春風 ”、“明月 ”均是一語雙關 , 既是指自然景物 , 又是指宋神宗。“春風又綠江南岸 ”指神宗又任用他為宰相 , 其中的“又 ”字 , 含而不露 , 耐人尋味 , 說明當時詩人的心情異常沉重複雜 : 一方面希望繼續實行變法 , 對宋神宗重新起用他感到高興 ; 另一方面 , 他經過幾年的變法實踐 , 已明白獨力難支 , 在朝廷中“群疑並興 , 眾怨總至 ”的情況下 , 新法不可能推行。所以他此去京城重任宰相就是繼續推行變法,但是對未來充滿了迷茫 , 因此發出“明月何時照我還 ”的感慨。

    結語

    “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詩歌最後水到渠成地發出了內心的詢問:“此去京城重任宰相繼續推行變法,前途未測,什麼時候才功成身退,榮歸故里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對夜景有好的描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