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步步小贏
-
2 # 巴山夜雨涮鍋
下面結合具體年份來對比兩人乾的事情,更加清楚直觀。
劉備取川的背景,是基於208年赤壁之戰,以及209年的孫劉聯軍取南郡、退曹仁之戰,奠定三足鼎立基礎下,劉備在210年獲得孫權借南郡江北之地後,謀求進一步擴充套件。
而這一年,曹操在春天準備出兵討伐張魯,卻引起了馬超等關西軍閥的警惕,起兵造反,佔領潼關。曹操在秋天親自出動和馬超、韓遂決戰,打了幾個月,用反間計大破關西軍,斬成宜、李堪等,楊秋投降。《演義》中的割須棄袍是沒有的,但“登船避箭”卻是事實。總之,曹操徹底平定了關中地區,留夏侯淵屯守,但也消耗了不少時間。
212年,劉備大部分時間待在益州,整頓軍力,收買人心,到年末時候才正式動手,藉口增援孫權,向劉璋索要進一步的援兵和糧草,然後藉口劉璋給的增援不夠多,和劉璋翻臉,佔領白水關,斬殺楊懷、高沛,進據涪城。
而曹操這一年,春天是藉著征討馬超的功勞,給自己加威儀,“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如蕭何故事”。
夏天是殺了馬騰,誅滅三族。
秋天派夏侯淵與西涼軍馬超、梁興繼續在藍田、馮翊等地作戰,夏侯淵取得勝利,斬殺梁興。
到冬天,曹操東征孫權。由於在此之前,他用董昭的建議,準備進封魏公,加九錫,由此引發了荀彧的反對。最終荀彧在東征孫權途中留在壽春,服毒自殺。
這一年曹操有整整大半年時間沒有大的軍事行動(對付馬超、梁興並不是舉國戰爭),然而他光折騰內部去了。雖然安定了關中地區,但也損失了第一謀臣荀彧。
213年,是劉備進取西川的關鍵一年。由於劉璋沒有采取鄭度的堅壁清野之計,劉備趁機大舉進攻,擊敗川將劉璝、冷苞、張任、鄧賢、吳懿、李嚴等,攻克綿竹,吳懿、李嚴、費觀投降,張任被擒殺,劉備進圍雒城。同時,諸葛亮率領的第二路軍隊應也於這一年開始入川,可以說劉備集團的全力都投入到西川爭奪戰中。
而這一年曹操在幹啥呢?
春天是在濡須口和孫權大戰,號步出動騎四十萬,對峙了一個多月。
回來之後,詔並十四州為九州,又拒絕蔣濟的忠言,準備把靠近長江的老百姓遷徙到內地,結果造成廬江、九江、蘄春、廣陵的十多萬戶人口都跑到了江東。
五月,曹操自封魏公,加九錫,封冀州十郡,正式形成國中之國。荀彧死亡的代價也終於得到了收穫。
七月,魏建社稷、宗廟,曹操的三個女兒嫁給漢獻帝為貴人。
這一年初,馬超、張魯圍攻冀城,從正月打到八月,曹操只顧著封公建社稷,救兵不至,刺史韋康終於堅持不住,投降後被馬超殺。之後才到的夏侯淵也被馬超擊退。此後,楊阜、姜敘等人起兵反叛馬超,與夏侯淵夾擊,這才擊敗馬超,使馬超南奔張魯。
而十一月,魏置尚書、侍中、六卿,曹操還打算恢復肉刑,後來在眾人的反對下才作罷。
整個213年,曹操的態勢更加明白。面對劉備在西川不斷開疆拓土,曹操絕大部分精力都用在自己加魏公,賜九錫,成國丈,建立魏國上面。甚至對於已經打到臉上的馬超,都應對不及時,半年不出救兵,直接導致了韋康之死,只是因為此時馬超勢力大不如兩年前,才勉強未釀成大錯。
214年,劉備在付出龐統中箭的代價後,終於攻克雒城,並在諸葛亮所率南路軍的策應下包圍成都,迫使劉璋投降,獲得西川。這樣,劉備集團成功從只有大半個荊州,擴充套件到益州,《隆中對》“跨有荊益”的規劃初步實現。
而曹操在幹什麼呢?
年初,曹操繼續派夏侯淵擊敗馬超,這屬於軍事行動,但也只是區域性行動而已。
三月,確認魏公曹操的地位在諸侯王之上,授金璽、赤紱、遠遊冠。
到夏天,孫權開始主動進攻了,甘寧攻克廬江,生擒朱光。
秋天,曹操反擊孫權。
冬天,曹操派夏侯淵、張郃等攻滅枹罕的小軍閥宋建,征服河西諸羌。而曹操自己則發現了十多年前伏皇后寫給父親的書信,因此派郗慮、華歆殺死伏皇后和兩個皇子。
這一年的下半年,曹操主要是在和孫權拉鋸戰,但上半年曹操大部分精力也就是自己坐在朝廷裡面,繼續加自己魏王的威風。
由上面這幾年的歷史記載,我們可以看出,劉備取川這三四年中,曹操雖然在西北、東南地區都打了不少戰爭,但基本上限於防禦戰,只有等馬超、孫權打到頭上,這才反擊,而且這反擊往往都不及時。在西北和東南沒有戰局的時候,曹操主要精力就是在朝廷內部搞鬥爭,不斷加強自己魏公九錫的地位和威風,逼死荀彧,殺死伏皇后和皇子。
當初曹操在官渡之戰前不斷東征西伐,連續攻滅呂布、袁術;在官渡之戰後不斷北進,盡滅袁氏勢力,直達遼西的曹操;在攻滅袁氏後立刻轉戈南下,攻打劉表。這些,都充分展現了一代梟雄的進取精神。如今的曹操,經過赤壁之戰的挫敗,顯然已經老了。他並不太積極開疆拓土,也不去主動扼殺潛在的強敵孫權、劉備,而是醉心於自己官爵的增加。雖然這三年他也增加了關中、西涼的領土,但卻坐看平生勁敵劉備吃下西川這一大片領土,而沒有采取絲毫的手段去遏制。
這也就不難理解,他會在數年之後首次敗給劉備,丟失漢中,致使三足鼎立的局面保持半個多世紀了。
-
3 # change79479352
在三國演義中,羅貫中是這樣描寫的。首先張松借出使之便,欲獻寶圖予曹操,以助曹操收取西川。劉備剛剛鞏固其在荊州的地位,也欲圖西川。正如諸葛亮隆中對:劉璋闇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慧之士思得明君。描寫的正是如此之事。曹操並不失為‘明君’,至少相比於劉備就是如此,所以張松首選曹操。然而曹操的眼光絕對是長遠的,曹魏剛剛經過赤壁之戰,百萬大軍灰飛煙滅,可以說是銳氣大減,此時最需要的是休養生息。曹操是識人善用的人,對張松來意心知肚明。唯有自稱深知丞相的楊修不知,多次向曹操舉薦。無可奈何之下,張松心灰意冷離開許都之後被劉備誠意感動,選擇投靠劉備。
事實證明,曹操的戰略是對的。如果曹操取得西川自然是輕而易舉,然而荊州有劉備,西有羌人,南有蠻夷,以曹操的實力,是很難長遠守之。何況還會給自己戰後的爛攤子雪上加霜。倒不如先休養生息,把肥肉拱手相讓,讓二劉相爭,隨後挑撥孫劉反目,屆時何止西川,連東吳都是唾手可得。雖然諸葛亮姜維連年北伐,使得蜀漢苟延殘喘了幾十年,但是並不形象曹操休養生息的戰略方針的進行。所以說劉備取西川這段時間,曹操休養生息,可以說是對後來的三國格局產生巨大影響。
-
4 # 秋山三國
回答這個問題應該從公元211年作為一個重要時間點。
公元211,劉備採納二五仔法正張松等人的建議,入蜀抗張魯,明為救援,實為奪權。
劉璋不笨,在劉備身後也安排了精兵強將。有所提防。
曹操太明白劉備的算盤,於是打算先搶漢中,然後可以等劉璋劉備翻臉,乘機入川。保險起見,涼州大軍閥馬騰一家早就已經被他控制。
然而,曹軍的行動還是激起了涼州軍閥們的猜忌。中央軍要來收編了?集體叛亂。曹操起初以為曹仁足夠對付,結果沒有效果,於是親率大軍平叛。這一打,一年過去了。
211年,孫權遷都建業。建江北濡須大營,大有北侵壽春威脅豫州之意。
曹操沒辦法,為了拱衛許都,轉過年來,也就是212年,留夏侯淵繼續掃蕩西涼,自己大軍南向,攻破東吳江北大營,對峙長江。最終雙方休戰。
同年,張魯迫於北面夏侯淵虎步關右,暫緩南侵巴蜀,讓劉備得到了實施龐統奪蜀方案的時機。雖然二五仔張松暴露被殺,但劉備誘殺楊懷突襲身後的劉璋軍取得了一定優勢。
但到了213年,蜀中戰事開始膠著。曹操休養生息,恢復元氣。
214年,龐統死於雒,劉備軍不利,便抽調荊州精銳入蜀,諸葛亮趙雲隨張飛逆江而上,奪江州,策應劉備。劉璋見戰略不利,投降。
曹操得知劉備全力滅蜀的訊息時,應該就已經料定需要趕緊解決張魯。但沒想到劉璋這麼廢物,投降了。
215年,曹操以絕對優勢圍攻漢中,意欲速決,張魯投降。四個月就攻克天險,把張魯打到巴中。殘喘數月後,張魯投降。
這期間,劉備孫權翻臉,孫權趁著張飛等人入蜀奪了荊州三郡,劉備親自出蜀進駐公安與魯肅呂蒙甘寧等人對峙。因得知張魯投降,匆忙議和。
曹操派張郃偏軍試探性進攻巴地,劉備派張飛帥主力擊破,彰顯了戰力。經過多種證據的綜合推理,曹操判斷,在諸葛亮劉備的殺伐決斷下,蜀中已基本大定,於是放棄入蜀,改為扼守漢中的戰術,持續壓制劉備軍。
與劉備議和後的孫權,北攻合肥,二次尋求江北戰略據點,結果被張遼大破,雖然被擊敗,但江北已有據點。曹操回軍居巢,再攻濡須,掃蕩孫權江北據點。孫權求和,孫曹和親。
孫曹大戰為劉備爭取到了備戰時間,公元218,趁曹操還在東線,強攻漢中。
綜上,不要把孫權不當回事兒,曹操疲於在東西兩線左攻右擋,十分傷神。涼州動亂,兩次濡須大戰大大打亂曹操軍事部署,慢了劉備一步。
同樣,劉備對孫權背信棄義也是一點辦法都沒有,所謂議和,不過是承認孫權已經實際控制的荊州三郡而已,根本沒有演義裡那麼大方。奪了益州,丟了半個荊州。
-
5 # 尹禾
這個問題翻譯過來應該是“曹操為什麼坐視劉備奪取西川”。
簡單說,不是不想管,是沒法管。
至於為什麼沒法管,就是問題的答案了。有圖有真相,先看一下曹魏勢力的地理位置。西北馬騰,西南張魯(距離西川之間,還有個張魯),南面劉備,東南孫吳。玩過搶灘登陸的大家都知道,轉著圈的開槍,保不準背後就有飛機飛過來了。好了,道理大家都懂了,現在開始說具體事情。
211年曹操剛剛經歷赤壁之敗,對內休養生息,對外嚴防死守。可以說,本來無心開戰。然而樹欲靜而風不止,作為當時仍然最強大的政權,又是“四爭之地”,不管和哪裡開戰,總要防著後面。這一年裡,馬超頻頻挑釁,孫吳也小動作不斷,於是曹操為了改變局面,一面佯攻張魯,一面排夏侯淵等迎戰馬超,奈何馬超太猛,最後曹操只能親征。期間張魯在曹操眼皮子底下進攻劉璋,曹操都沒心思去管,孫吳此時也小動作不斷,可以說這一年曹操過得十分充實,收穫也不小,破了韓遂和馬超的聯軍,留下夏侯淵去剿滅殘部,一直到214年劉備入西川,夏侯淵才徹底擊敗馬超。
212年這一年主要是忙內政,畢竟天子還在手裡面攥著,也得好好經營一下。這一年在董昭等人的籌劃下,曹操的“地位”又進一步,可以“參拜不名、劍履上殿”,當然這是名義上的,因為實際上曹操的地位不需要別人去封賞,他自己就是名副其實的老大。不過不要小看這名義上的進步,因為他越接近至高皇權,漢室就越動搖,儼然是大廈將傾之兆,一個小小的動作,都會帶來極大的政治影響。這一年仍然邊患不斷,內政也需要處理,曹操依舊很充實。
213年曹操終於受不了孫權的騷擾,親自帶兵征伐。孫權也親自迎戰,兩軍隔江對峙月餘,誰也去討不到便宜,最終草草收兵了。也是在這年,漢獻帝封曹操為魏公,建立魏國,漢獻帝儼然成為春秋時期的周天子,曹魏勢力已經完全轉變成了諸侯國。
214-215年劉備已經坐穩益州,這期間劉備用的各種手段就不多說了,反正是把劉璋拿下了。而曹操也是先後平了馬超和張魯,再也不用擔心後院起火。也就是這關鍵的五年時間裡,三大勢力都劃定了自己的勢力範圍,消滅了其他諸侯勢力,確定了三分天下的局面。
總結211-213這三年中,曹操忙於變革內政和清除外患,可以說都是十分必要的事情。首先在名義上擁有了合法的諸侯地位,有了合法的轄區、行政機構和軍事力量,其次安定了後方,為以後南征做好了鋪墊。彼時還未收復張魯,所以無法直接阻止劉備勢力入西川,同時邊患不絕,也沒有精力去阻止。總之就是鞏固了自己的勢力,為以後對抗劉備、孫權做準備。
-
6 # 將心向明月
公元211年,盤踞西川地區的劉璋邀請劉備入川,劉璋希望利用劉備進攻自己北方的張魯。而劉備反而要奪取西川,經過了將近4年的戰爭,劉備最終進入了成都城。而有一個情況十分奇怪,作為一方之主的劉璋為什麼要邀請劉備入川?作為劉備的老冤家,曹操絕不可能坐視劉備逐步壯大,那麼在劉備進攻西川時,曹操又為什麼毫無動作呢?
一、劉璋的統治並不穩固,希望利用劉備對付張魯
四川地區的割據政權是比較奇怪的,一直都是外來戶建立的政權。從西漢末期一直到元朝末期的明玉珍都是這個情況,盤踞西川的劉璋也不例外。劉璋統治西川期間,西川本地的豪強一直反對他的統治,劉璋的統治基礎很差。其實劉備後來也遇到了這個問題,川中本土人士不服。劉璋之所以能夠維持統治完全依靠自己的軍隊,也就是他父親留下了的東州軍。雖然這支軍隊對劉璋很忠誠,但是畢竟數量有限。而此時盤踞漢中的張魯準備南下,劉璋認為自己的統治岌岌可危。原來北方的曹操在赤壁之戰以後,不敢再輕易南下,他選擇向西北地區發展,而首要目標就是漢中。曹操命令在長安地區集結軍隊和囤積物資,準備一鼓作氣拿下漢中。
而漢中地區的張魯底子很薄,為了抵抗強大的曹操,他希望奪取西川作為自己的本錢。從雙方實力而言,劉璋的實力明顯強於張魯,但是如果自己的軍隊與張魯軍隊陷入鏖戰,那西川的反抗勢力就會趁機起義。所以劉璋面對比自己弱小的張魯,不得不選擇守勢。此時他手下的謀士張松、法正則建議讓荊州地區的劉備過來幫忙,在二人的忽悠之下,劉璋竟然同意了這個坑爹的建議。不過劉璋不是十足的傻瓜,劉璋不會讓劉備待在自己的地盤裡。劉璋想利用劉備去進攻張魯,劉備暴打張魯沒有任何問題。這樣自己就等於把漢中地區送給了劉備,劉備會欠自己一個很大的人情。更重要的是漢中是西川的屏障,可以利用劉備抵擋曹操。
二、劉備奪取西川時,曹操正忙著馬超血拼
劉璋自己的小算盤相當精明,不過劉備不是他手中的棋子,會聽從他的擺佈。劉備在還沒有到達前線之時就藉故停留,緊接著就開始收買人心。事已至此,傻子也很看得出劉備想幹什麼。就這樣,劉備和劉璋全面鬧僵,劉備開始使用武力奪取西川。起初劉備的進攻很順利,但是隨著龐統的去世,劉備與劉璋的戰爭竟達成率陣地戰。雙方的對耗持續了兩年,在這期間,即便是被嚴重神化的諸葛亮也沒有什麼辦法。有人一定要問,既然劉備軍隊的主力在進攻西川,把曹操或者孫權為什麼不從背後給他一刀。不要說什麼荊州守將關羽不可戰勝,事實證明他也有戰敗的時候,並沒有什麼可怕的。
曹操當然很想趁機進攻荊州,但是他抽不開身。就在劉備進攻西川的同一年,曹操與馬超的戰爭也開打了。馬超的軍隊勢頭很猛,一度進入了關中,曹操戰勝他的經過並不輕鬆。而且馬超在第一次戰敗以後,並沒有被徹底打垮,他與曹操的戰爭也打成了持久戰。根據曹操的實力,他完全還有能力進攻荊州。但是此時孫權又找事了,孫權趁曹操忙於西北事務時,主動進攻曹操控制下的兩淮地區。曹操西面的軍隊忙著對付馬超,而東面的軍隊忙著對付孫權,再也抽不出兵力進攻荊州了。就這樣,曹操眼睜睜的看著劉備進入西川,只能乾著急沒有辦法。東面的孫權在進攻受挫之後,暫時退了回去,而西面的馬超完全無法和談,曹操必須徹底消滅馬超。
三、曹操平定西北與劉備進入西川是同一年
公元214年年初,曹操的大將夏侯淵擊敗了馬超,馬超的根據地涼州被曹操佔領。而馬超在無奈之下只能暫時投降張魯,此時劉備進攻西川的戰爭也已經接近尾聲。經過了一年多的反覆攻守,劉備擊潰了劉璋之子劉踲率領了東州軍主力。劉備兵臨成都城下,也就在這一時刻,剛剛投降張魯的馬超被派來增援劉璋。接下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馬超投降了劉備,而漢中的張魯投降了曹操。在小說三國演義中,劉璋似乎是一個仁義的廢物,這僅僅是文學形象。真實的劉璋其實是一個陰險狡詐的人,只可惜智商遠遠玩不過劉備。最終劉備佔領了西川,再加上之前的大半個荊州,劉備開始擁有與曹操、孫權正面叫板的實力。不過在奪取西川行動中,龐統的去世是一個很大的損失,這直接導致了劉備後期一系列的被動。
-
7 # 魚包同學
我來幫大家梳理一下這其中的時間軸,讓大家瞭解一下曹操有多忙?
題目中所指的這個時間段應該是這樣的,劉備建安十六年,也就是211年,聽張松的建議,在法正的邀約下,自帶數萬步兵入蜀,建安十九年,也就是214年,勸降劉璋,佔據益州,自領益州牧。大概三年多將近四年的時間,曹操這個時間段在忙些什麼?
第一,穩定內部,集聚人才赤壁之戰後,曹魏方面進行了休養生息,恢復生產,逐步重新穩定了內部。建安十五年春天,210年,曹操釋出了著名的求賢令——
“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賢之急時也······二三子其佐我明揚仄陋,唯才是舉,吾得而用之。”這篇求賢令,曹操寫的情詞懇切,感人肺腑,為了集聚人才,還修建了銅雀臺。(跟大小喬真沒關係)
第二,發兵漢中,一舉解決西北張魯、馬超、韓遂問題從建安十六年,211年開始,曹操騰出手來,開始對漢中用兵,派出朝中司隸校尉級別的鐘繇帶著夏侯淵討伐一直在漢中作死的張魯。
在曹魏大軍劍指關中的時候,張魯很慌張,身處涼州的馬超、韓遂也很不安,生怕曹操也是針對自己的,所以也立刻起兵反叛。
這年七月,曹操放心不下關中局勢,率軍親征,逐步大敗關中聯軍,馬超、韓遂想要割地求和,曹操聽取了賈詡的意見,假裝同意求和,卻逐步分化馬、韓二人。馬、韓二人敗走涼州,曹軍斬殺幾員叛將,關中也就得以平定下來。
大勢已定之後,曹操率軍會師,留下夏侯淵堅守漢中西線戰場。兩年之內,馬超一敗再敗、韓遂兵敗身死、滅宋建、橫掃羌、氐,虎步關右,涼州地區也得以平定。
第三,親征孫權,魏吳兩軍對峙數月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大軍休整完畢,曹操親率大軍,號稱四十萬,征伐東吳。
起初進軍濡須口,曹軍一帆風順,一舉攻破孫權建設的江北大營,俘虜了孫權的江北都督公孫陽。但是孫權大軍集結後,曹操沒有討到什麼便宜。兩軍對峙幾個月,曹操就帶兵而回,留下張遼、李典、樂進守東線。
第四,進一步攫取權力,位極人臣建安十七年,212年,取得蕭何一般的特權,“入朝不趨,劍履上殿”。
曹操接著被封為“魏公”,開始建設魏國的社稷宗廟,漢獻帝還寫了一封很肉麻的冊封書。(太肉麻了,我就不引用了)
接著曹操享受的權利如同漢初諸侯王之制,開府建制,置丞相以下的群卿百官,權力已經到達頂峰。
以上四點,就是劉備奪取西川的幾年,曹操的作為,還有些平定內部叛亂、穩定周邊少數名族的事情沒有提,我只舉出了其中的大事件,大家也可以看出來,這幾年,曹操實在是很忙。
劉備奪取西川的全過程還是比較順利的,曹操無暇顧及他,也是其中之一吧。
-
8 # 澤安君
大家可以看看我寫的編年史
兩分鐘看完三國編年史(211年劉備入蜀到215年孫劉分荊州)
https://www.toutiao.com/i6454808966344999438/
在這章裡,我對曹操這三年在乾的事有詳細的描述。
總結來說就是,建安十六年,劉備應邀入川這年,曹操平定關中與馬超,韓遂作戰。
建安十七年,劉備劉璋反目,劉備攻川開始,曹操南征孫權,雙方爆發濡須口之戰。
建安十八年,關中戰敗後的馬超割據隴上,被底下人出賣,夏侯淵又率大軍前來,馬超只好投奔張魯。 同年,漢獻帝封曹操為魏公。
建安十九年,諸葛亮,趙雲率軍從荊州順江而上支援劉備擴大戰果, 不久馬超也歸順了劉備,劉璋投降。 而這年曹操方面在幹嘛呢,在南邊應付孫權派軍攻擊皖城。
-
9 # 我是微時代
公元211年,劉備率領軍隊進入西川。起初是劉璋請劉備去的,但是隨後雙方撕破臉皮。劉備在無奈之下開始強攻西川,劉備的軍事行動從211年一直打到了214年,整整耗時3年時間。作為劉備的死對頭,北方的曹操卻沒有趁機阻止劉備做大。那麼,在3年的時間裡,曹操為何沒有趁機夾擊劉備呢?
一、曹操在赤壁之戰後,只能選擇向西北發展
公元208年,曹操與孫權、劉備展開了大決戰。在赤壁之戰中,曹操損失很大,不得不選擇撤退。對於曹操來說,南下已經變得十分困難。曹操需要暫時休養生息,沒有精力在發動其他的軍事行動。劉備趁機佔領了荊州的中南部地區,終於獲得了安身之地。在經過兩年時間的休整之後,曹操又開始了新一輪的行動。但是這回曹操的目標不是孫權和劉備,而是西北地區的軍閥。當時西北地區的軍閥包括漢中張魯、西涼馬超等等,曹操準備拿馬超下手。馬超的政治能力不足,在沒有任何名義的情況下發動了叛亂,隨後,曹操殺掉了馬超的父親馬騰。曹操本來計劃在很短的時間裡平定馬超,但是他失算了。馬超的軍隊戰鬥力很強,曹操對馬超的軍事行動並不是一帆風順。
在西北地區,曹操與馬超的戰爭繼續著。此時漢中的張魯坐不住了,張魯明白下一個目標肯定是自己。所以張魯希望南下佔領西川地區,作為與曹操對抗的資本。西川的統治者劉璋也不是傻瓜,面對張魯的進攻,劉璋卻無力防禦。從地盤上來說,劉璋的地盤僅次於曹操,比孫權、劉備的地盤都大。既然劉璋擁有這麼強大的實力,為何還要懼怕張魯呢?這是因為劉璋集團的內部不穩定,劉璋本身也是外來戶,與西川本土豪強存在很大的矛盾。這些西川本土豪強曾經發動了兩次叛亂,劉璋依靠自己的家底東州軍才穩住了局勢。面對張魯的進攻,如果劉璋動用東州軍北上,那西川本土豪強很有可能再次叛亂。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劉璋想到了東邊的劉備。
二、劉備進入西川之後,上演了鳩佔鵲巢的一幕
劉璋的如意算盤是:請劉備去進攻漢中的張魯,張魯絕對打不過劉備。劉備佔領漢中之後,可以替劉璋擋住曹操的進攻。劉備也並不吃虧,因為他得到了漢中地區。此外,由於劉備也號稱是漢室宗親,這一舉動還可以震懾西川本土豪強們。劉璋的計劃堪稱了一箭雙鵰,問題是劉備又不是傻子。劉璋將劉備請進西川以後,那可就真是請神容易送神難了。劉備與劉璋最終撕破臉皮,劉備不得不強攻西川地區。此時,曹操與馬超的戰爭仍在繼續。孫權則遠在江東,根本無法涉足這場爭奪。最後曹操和孫權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劉備進攻西川,不過劉備的軍事行動也並不順利。他遭到了西川軍隊的頑強抵抗,劉備不得不命令諸葛亮率領張飛、趙雲等人增援。
在西北戰場上,曹操最終平定了馬超的叛亂。馬超率領殘部投降了漢中的張魯,張魯出於各方面的考慮,命令馬超南下增援劉璋。萬萬沒想到,馬超直接投降了劉備。劉備的大軍兵臨成都城下,劉璋此時選擇了出城投降。曹操平定西北之後,也像南下與劉備爭奪西川地區。但中間還有一個張魯,等曹操平定張魯時,劉備已經佔領了西川地區。當時曹操的謀士司馬懿建議應該趁劉備根基未穩,直接南下進攻西川。不過曹操因為估計淮南地區的戰事,而選擇了撤軍。後來是事實證明,淮南的張遼頂住了孫權的進攻,但曹操卻喪失了進攻西川的機會。等曹操與孫權講和之後,已經站穩腳跟的劉備開始大舉進攻漢中地區。
-
10 # 歷史百家爭鳴
其實回答這個問題非常的簡單,我們直接看看劉備和曹操各自都在做什麼就好了,首先這些事情是發生了赤壁之戰之後,此時荊州已經被三家瓜分,劉備佔有四郡,但是劉備並沒有一個穩定的根據地,按照諸葛亮的《隆中對》他必須要取得益州,才能穩定下來。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劉備接到劉璋的邀請,入蜀商議攻打張魯的事情。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曹操開始對關中用兵。主要借討伐盤踞在漢中地區的張魯為藉口,討伐管仲實際上這一年,曹操和劉備做的是同樣的事情,都為漢中而來。但是呢,兩人都沒能很好的執行。
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張松背叛劉璋事發,劉璋和劉備反目,劉備掉頭攻打益州。
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關中馬超、韓遂、楊秋等十部心生疑懼,一時俱反。曹操派夏侯淵攻打馬超等人,用了兩年的時間,也就是212年,基本肅清了關中的勢力。也是在212年,曹操還辦成了一件事情,漢獻帝准許曹操“參拜不名、劍履上殿”。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劉備和劉璋進入了相持階段,龐統在這一年戰死。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曹操起兵號稱四十萬,親自南征孫權。但是看到孫權軍隊整齊,知道孫權已有準備就退兵,也就是在這一年,曹操封魏公。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雒城被圍近一年才被攻克,劉備乃與諸葛亮、張飛、趙雲等共圍成都。馬超也是在這一年投靠了劉備,劉璋在部下的勸說下投降劉備,劉備佔領益州。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曹操還在為被封魏王而準備,215年,曹操奪取了漢中。216年,曹操被封魏王。並不是曹操不想收拾劉備,而是曹操確實沒有時間和精力做這個事情。 -
11 # 我善良可愛
劉備進攻西川的三年時間裡,曹操為什麼不趁機進攻荊州呢
曹操也不是想幹嘛就能幹嘛的,他很忙,需要做很多的事
這三年時間裡,曹操做了什麼事,簡單來說就是四條
一 休養生息,穩定內部
恢復生產,休兵屯田,逐步重新穩定了內部
210年,曹操釋出了著名的求賢令,唯才是舉
二 平定西北雍涼
解決張魯、馬超、韓遂問題,馬、韓二人敗走涼州,關中得以平定
留下夏侯淵堅守,虎步關右,涼州地區也得以平定
三 徵孫權,對峙濡須口
對峙幾個月,曹操帶兵而回,留下張遼、李典、樂進守東線
四,封魏公,位極人臣
從此入朝不趨,劍履上殿”
開始建設魏國的社稷宗廟,開府建制,置丞相以下的群卿百官
其他的還有平定內部叛亂、穩定周邊少數名族的事情沒有提,他都顧不上劉備奪取益州了,哪還能進攻荊州。
-
12 # 史潭新說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看看劉備取西川是哪幾年。
我們再來看看曹操在這四年時間中,都做了些什麼?
建安十六年,曹操出兵討伐張魯。涼州的很多將領都認為曹操是假意討伐張魯,實際上是要對付自己。所以馬超和韓遂等人立刻反叛了。在七月份的時候曹操率領大軍西征。到了12月份曹操擊敗馬超等人後,從安定返回,留夏侯淵駐守在長安。
到了建安17年十月,曹操率軍討伐孫權。建安18年曹操從濡須口進軍,攻破了孫權的江西營,俘虜了都督公孫陽後便撤軍了,並在同年五月立為魏王。
建安19年正月,曹操派人繼續討伐馬超和韓遂。在討伐戰役中馬超的妻兒都被殺死,自己逃往了漢中。而韓遂和羌、胡部落勾結,率領了萬餘騎兵和夏侯淵交戰,但最終還是被打敗,逃往了西平。到了七月份曹操繼續討伐孫權,於十月份從合肥無功而返。
據《九州春秋》記載,當時參軍傅幹建議說:”現在只有吳、蜀是我們的對手,但是東吳有長江的天險,而川蜀有高山阻隔,都很難用兵討伐,應該以德服人。我覺得應該休養生息,論功行賞,然後修建學校,這樣下來普天之下,就沒有不臣服您的”。可惜曹操不聽,強行討伐孫權,最終導致無功而返。
從上文看來,在這四年中曹操也是做了很多事的。他兩次討伐馬超和韓遂等人,終於平定了涼州。然後兩次討伐孫權而且還俘虜了東吳的都督,這樣極大的打擊了東吳計程車氣。並且在他的操控下在建安十七年自立為魏王。這時天下已基本呈現了三足鼎立之勢,只要將張魯消除,之後便是休養生息,比拼增強國力了。
至於曹操為何沒有進攻西川或者荊州,我覺得有原因應該是這樣,西川本來就是被大山所阻隔,很難派大軍去討伐,而且還有西涼軍和張魯所牽制,不可能率大軍前去和劉備爭奪西川。至於荊州,劉備留下關羽和諸葛亮鎮守,又孫權虎視眈眈,後方還有張魯等,如果貿然出兵爭奪荊州,肯定會促進孫劉聯盟一起對付自己,這樣對自己太不利,不可能去奪取荊州。
-
13 # 泊圖泊途
是啊,劉備在進攻西川時,為什麼曹操沒攻擊劉備老巢呢?曹操在幹嘛?
赤壁之戰後,曹操整頓內務,恢復生產,劉備趁此機會攻取江南諸郡,曹操此時也不急於一統天下了,在他看來,這事很難瞬間完成。何況他還有後顧之憂。
(《三國》中陳建斌曹操)
公元211年,劉璋邀請劉備抵抗張魯,劉備自己帶著步兵就進了劉璋地界,此時曹操在也在解決他的後顧之憂,他的心腹大患就是馬超。他們當時是各幹各的。值得注意的是曹操在平定西涼馬超等人的時候,順便還收拾了氐族和羌族。沒錯,就是後來“五胡亂華”的兩族。總共用了兩年時間。
公元212年和213年正是劉備進攻劉璋的時間,他們因張松之事反目,213年他將諸葛亮等都掉到前線,這是應該是攻取荊州最好的時機了,曹操怎麼沒抓住機會呢?
(《三國》於和偉劉備)
這時候,他在幹另一件事,那就是南征孫權,曹操前期最愛乾的事就是和劉備糾纏,後期最愛乾的事就是打孫權,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劉備宛如不死小強,讓他喪失了興趣,這仗從213年打到214年,孫權親自帶兵和曹操對峙,後來無功而返,只得撤軍。
214年也是劉備正是接管益州的時間。
也就是說劉備打劉備的曹操打曹操的二人互不干預,形成了一個非常有趣的政治默契。
不過中國就那麼大,怎麼辦吧,二人還是要相遇,那就是漢中,215年曹操得到漢中,劉備也蓄勢待發。
-
14 # 小玲子說點史
從公元212年劉備公開和劉璋決裂,到公元214年劉璋開城投降,在這前後三年的時間裡,曹操對劉備的行為完全一副置之不理的態度,很多人肯定好奇曹操究竟在幹什麼,以至於連劉備攻伐西川這種大事都能擱在一旁。答案是,曹操對內對外都忙得不可開交。
在劉備開始大舉攻劉璋時,曹操的軍事資源都集結在淮南一線,當時的曹操和孫權都是親自率領幾十萬大軍在淮南對峙,也就是在這場戰役中,曹操說了一句話非常著名的話,那就是“生子當如孫仲謀”。
公元213年夏,曹操從淮南撤軍,然後到公元214年夏,在這一年時間裡,正是劉備攻伐西川最艱難的時刻,但曹操又在忙著為篡位做準備。在淮南之戰結束後,漢獻帝封曹操為魏公,把冀州屬下的十個郡作為他的封地,並讓曹操繼續擔任丞相,兼任冀州牧。
大家千萬不要小看這個,首先是是封魏公,這個意味著曹操的權力可以完全由曹丕合法繼承,因為魏公是可以世襲的。而在曹操沒有封魏公之前,曹操的丞相之位從法理上來說不是世襲的,如果曹操突然死掉,曹丕顯然沒有辦法繼承曹操的全部權力,從這層意義上來說,這也是荀彧積極反對曹操稱公的原因。
其次,就是曹操的封地,要知道整個荊州不過七個郡,揚州不過六個郡,益州不過八個郡,而現在的曹操一個人的封地就有十個郡,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僅僅從擁有的封地來說,曹操就已經是名符其實的天下第一大實力派。而且,曹操還兼任大漢丞相、冀州牧。你們可以想象一下現在曹操的權勢有多大。
舉個最簡單例子,當時的曹操,既是大漢公司的總經理,又是冀州分公司的總經理;更是新成成立的大魏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在這種背景下,大漢公司的產權,自然會透過各種渠道不斷向大魏公司流動。在這種背景下,曹氏家族篡位的基礎已然奠定。當然,也正因為如此,曹操才會對劉備攻伐西川置若罔聞,因為他要忙著建立自己的魏國。
-
15 # 小凌說史
劉備是在公元211年開始進攻西川的,這個時候赤壁之戰剛過去差不多三年,曹操也基本恢復過來了,但還是沒有恢復到戰前的實力。沒有那麼厲害,不代表曹操就願意眼睜著劉備的發展壯大。
在劉備進攻西川的同時,曹操也是沒有閒著,一邊修整兵力,一邊派兵攻打反叛的馬超,消除西北的威脅,進而穩固大後方。只是沒有想到的是,馬超雖然沒有什麼政治才能,但是他和西涼軍的戰鬥力確實厲害,這也使得曹操沒有辦法速戰速決,戰事拖了很久。
這就使得曹操沒有辦法分身去對付劉備,得到解決了馬超的問題後,劉備已經奪取了成都地區。即使是這樣,曹操的謀士們還是建議他乘劉備立足未穩之際,迅Superb兵佔領張魯的漢中之地,然後出兵攻打劉備。
不過最終曹操也沒有付之行動,因為孫權進攻淮河一帶了,在曹操的背後搞小動作。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曹操自然不敢輕視,於是帶領主力去抵禦孫權的進攻了。這就使得劉備最終得以坐穩西川,之後開始和曹操在漢中展開一場大戰。
-
16 # 湯Ford
一:曹操沒有騰出手來,這是最主要的原因,曹操經赤壁大敗後,元氣大傷,魏的國力已經不出於巔峰的位置,而且這時候西涼馬騰、馬超一直忽視耽耽,他必須先解決了馬騰,馬超父子他才能騰出手來進攻劉備。這三年裡他解決了馬騰、馬超父子,收拾好了張繡,下一步才是和劉備的生死大戰。
二:荊州的守備力量還是很強大。在後方還有威脅存在的情況下,曹操也是不敢貿然進攻荊州的,因為那個時候荊州文有諸葛亮,武有關雲長,這兩個人無不是天下一等一的人物,任誰也不敢小視。雖然曹操曾經在進攻徐州時背後還有袁紹和呂布,但那兩個人無大才,曹操並不擔心,但是荊州就不一樣了。
所以,劉備進攻西川時,曹操在收拾別的敵人,也不敢冒進荊州,所以沒有趁劉備攻西川時而取荊州。
-
17 # 天命蜉蝣
劉備進攻西川的時候曹操剛經歷了赤壁之敗元氣未復,只能讓曹仁等人退守襄陽,根本沒有實力干涉劉備,而且也沒有想到劉璋會那麼廢物,那麼容易就把益州丟了,益州易主後曹操也慌了,於是曹操攻下漢中準備把劉備困死在蜀地,結果棋差一招,未能趁劉備立足未穩之際攻打益州,導致劉備站穩益州後先後打敗曹操大將夏侯淵跟張郃等人,失去了漢中,也徹底絕了曹操入蜀之心,再加上關羽圍攻襄陽,威懾許都,要不是東吳被盟偷襲荊州,曹操都差點被逼遷都鄴城
-
18 # 飛天三蹦子
首先,從時間上看。劉備是在赤壁之戰後趁曹操和孫權都疲軟的時候,而劉備進四川的契機則是馬超的進攻和張松的獻圖。
我們從時間點上看,曹操在赤壁之戰後沒多久便是馬騰到許昌,在馬騰殺曹操失敗後緊接著就是馬超起兵。因為曹操的精銳部隊都丟在了赤壁,所以,曹操是以慘勝結束的戰爭。
西涼之戰和赤壁之戰後,曹操的精銳可以說是損失殆盡,再加上連年戰爭導致的經濟衰退,所以曹操定下國策要休養生息。
而被曹操打敗的馬超則在無奈之下投靠了漢中的張魯。
在張魯攻打劉璋的戰爭中馬超就成了張魯的王牌。劉璋手下都不是馬超的對手,無奈之下,劉璋想到了外援。
劉璋首先想到的是實力強勁的曹操,但此時的曹操卻心有餘而力不足,孫權又離的太遠,最後才是劉備。
劉備並不是一開始就攻打四川,他是被劉璋當救兵的請進四川對抗馬超的。有句話叫請神容易送神難,馬超的麻煩解決後劉璋就想給劉備些東西作為酬勞讓劉備回去,這下劉備不幹了。
當時劉備帶入四川的兵力還不足以對抗劉璋,所以他要從荊州調兵遣將,所以,直接和劉璋麾下開戰的不是劉備,而是劉備手下的將領。
劉備得到增援後便開始了和劉璋的全面對抗,劉璋連馬超都對付不了就更別說劉備了。
劉備進攻四川的時候曹操不是不想動,而是動不了,國策定下就不能隨意更改,其次就是兵員的素質,曹操的精銳死傷殆盡,根本無法和劉備直接抗衡。於是曹操很明智的選擇了旁觀。
回覆列表
劉備是什麼時候進攻西川的?
答案是赤壁之戰後。
赤壁之戰之後,曹軍元氣大傷,一方面軍事實力消耗過大,另一方面也讓曹操意識到統一全國的時機尚不成熟,勉強南征就變成了窮兵黷武,空耗國力。那麼南征不行,曹操在幹什麼?
赤壁之戰後,曹操開始做這樣幾件事:
第一,釋出求賢令,廣羅人才
建安十五年,曹操以迫切的心情,頒佈了這道求賢令,希望有更多的“賢人君子”和他一起“共治天下“,求賢令全文如下:
自古受命及中興之君,曷嘗不得賢人君子與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賢也,曾不出閭巷,豈幸相遇哉?上之人求取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賢之急時也。“孟公綽為趙、魏老則優,不可以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後可用,則齊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無有被褐懷玉而釣於渭濱者乎?又得無有盜嫂受金而未遇無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揚仄陋,唯才是舉,變得而用之。
建安十九年又頒佈了《敕有司取士勿廢偏短令》:“夫有行之士未必能進取,進取之士未能有行也。陳平豈篤行,蘇秦豈守信邪?而陳平定漢業,蘇秦濟弱燕。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廢乎!”
第二,息兵養民,軍墾屯田
屯田制是將流離失所的農民組織起來,在國有的荒廢土地上進行生產,由國家供給農具與耕牛,免除屯田客的兵役與徭役(《三國志·魏志·司馬芝傳》,“武皇帝特開屯田之官,專以農桑為業”),而剝削量則是十分之五、六。在許昌附近實行一年,收穫百萬斛,又推行於各地,“數年中,倉儲積粟,所在皆滿”(《三國志·魏志·任峻傳》)。
最初行屯田制,雖名為“募民”,然常有強迫性質,所以“民不樂,多逃亡”,後來曹操採納袁渙的建議,“樂之者乃取,不欲者勿強”(《三國志·魏志·袁渙傳》),作法上有些改善,推行就更順利。
屯田制施行後,北方農業生產恢復,以至於“數年中,倉儲積粟,所在皆滿”,這當然是由於農民的辛勤勞動,但是在戰亂之中,使農民能免於流離死亡,免於兵役徭役,而能有農具與耕牛,在荒廢土地上安定的從事生產,曹操的屯田制是起了一定作用的。
曹操行屯田制是從建安元年開始的,但是初期由於北方征戰頻繁,兵役繁重,屯田制施行其實有很大困難。至赤壁之戰後,曹操意識到短時間不可能統一天下,因此開始息兵養民,在很多地方開始軍墾屯田,著力恢復生產。
第三,區域性戰爭,穩固防線
建安十六年,曹操開始對關中用兵。十月,曹操進軍安定,楊秋投降,關中地區基本平定。建安十八年,曹操起兵號稱四十萬,親自南征孫權。次年正月,曹軍進至濡須口(今安徽巢縣東南),攻破孫權設在江北的營寨,生擒其將公孫陽。孫權親率軍七萬,前至濡須口抵禦曹軍。二軍相持月餘,各無所獲。曹操見孫權軍容嚴整,自己難以取勝,遂撤軍北還。建安二十年三月,曹操見劉備已取得益州,而漢中是益州門戶,“若無漢中,則無蜀矣”,劉備必然要攻取漢中。於是曹操搶先一步,率十萬大軍親征漢中張魯。十一月,張魯出降曹操,漢中遂為曹操所有。曹操主力退出漢中後,劉備隨後向漢中發動進攻。建安二十三年,劉備親率大軍進至陽平關,夏侯淵等人與劉備夾關對峙。七月,曹操親率大軍趕往關中,坐鎮長安,以便隨時指揮漢中戰局。建安二十四年正月,劉備自陽平關南渡沔水(今漢水),依山而進,駐軍於定軍山(今陝西沔縣東南),夏侯淵出兵與劉備爭奪地勢,被黃忠殺掉,曹軍大敗。之後,曹操親率大軍來奪漢中,但是劉備堅壁不出,曹軍與劉備軍相距數月,無利,遂放棄漢中。建安二十四年七月,曹操剛剛從漢中撤出,劉備大將關羽就從荊州向他的東南防線襄、樊一帶發動了進攻,之後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關羽水淹七軍生擒于禁龐德,孫權偷襲荊州,關羽敗走麥城。
自從赤壁之戰後,曹操進行的一系列軍事行動其實規模都不大,戰略目標都不是要消滅孫權劉備,而只是為了平定後方,穩固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