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聞天下談古今
-
2 # jxw草木一生
是智慧的意思。孔子的本意說的是兩種極端的人不容易改變本性與初衷。一種是大智慧的,通曉一切的因果輪迴,他的思維行為會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做,不會因為外界的干擾而改變。一種是太愚的人,俗語說的一根筋的人,並不是笨的,這種認準一條道不回頭的人也不會輕易的改變自己的初衷。也許這兩種人都是佛所說的具有大慧根的人吧!
-
3 # 龍門天成
“唯上知與下愚不移”,此句出自孔子《論語》。
大概意思是說:只有上等的聰明人與下等的愚笨的人是不可改變其行為的。從這句話的本意來看,孔子認為人的行為大都是可以改變的,只有上等的聰明人與下等的愚笨的人才是不容易改變的。
這裡就“上等聰明”和“下等愚昧”簡單做些說明。一般有點才華自認聰明之人容易心生孤傲,難聽他人之言,此種人難入真正的智慧之門;而愚昧之人容易行生固執,不易改變難以進步,更無智慧可談。所以孔子認為這兩種人是很難改變其思想和行為的,除非他(她)們自己能夠認知到的自己的不足,否則難以改變。
所以人若想獲得智慧,首先必須要改變認知,只有認知到了,方能真正的生出智慧,才會不斷修整自己的思想和行為。這個“認知”就是孔子在《論語》裡面多次提到的“知”。
人的認知特別關鍵,對人、對國家、對社會乃至對宇宙萬物。一個人的認知有多深就會獲得多大的進步和收穫。一個人在什麼地方的認知深,就會在什麼地方有收穫。老子在《道德經》重多次提到的“無為”其實就是不斷的拉高人的認知。認知有多高,境界就有多高,人生就會有多富足。
孔子弟子三千,賢人七十,幾乎合類人都有,但孔子都是平等對待。孔子看人是否卑賤,並不是注重於這個人是否有地位、生活是否富裕,而注重的是德行,注重這個人每個階段的認知。
人,只要有認知便不至於會自作聰明,桀驁不馴;有認知不至於愚昧固執,一意孤行;認知有了智慧無限,人生富足。
-
4 # 鳳凰王兮
“知”應該是智慧的意思。
理解這句話,可以抓住“上知”來說。
上知就是最高的智慧。孔子說有四種人:生而知之、學而知之、困而後學、困而不學。“上智”就是“生而知之”的那種人。
屬於生而知之的人畢竟很少,天才的智慧學不來。被稱為“謫仙”的李白是詩歌方面的上智者,傳說有兩個腦袋的周恩來是政治方面的上智者,發現萬有引力定律的牛頓是物理學方面的上智者。
理解這句話,還要抓住“下愚”二字。
下愚字面意思就是最愚昧的人。有沒有生下來就是下愚之人呢?誰都不會認為自己是世界上最愚蠢的。
下愚者就是孔子所說的“困而不學”的型別,本來就智力平平,還要自以為是,不學無術,不可教誨,是“朽木不可雕也”。
上天賦予人的智慧,分為天才和平凡人,天才是生而知之者,平凡人可以通過後天的學習來彌補先天不足。
傳說曾國藩少年時候智力平平,一篇文章半夜都背不熟,藏在房梁的小偷都氣憤不過,跳下來噴他一頓離開了。但他最終成為集政治、文學、軍事於一身的大家,是學而知之的典型。
三說“不移”。
不移最直接的理解就是不可改變。天才的稟賦不可改變,他可能不需要老師或家長過多督促,自己就會表現出學習的興趣和愛好。駱賓王七歲寫《詠鵝》詩,司馬光少年砸缸救人。
孔子認為這樣的人表現出來的天賦和意志是不可改變的,韓信在軍事方面的天賦總會有人發現,曹雪芹不生貴族家也會表現文學天賦,諸葛亮躬耕南畝也成為一代政治家軍事家。
天才如果是魚類,他就是鯤;如果是鳥,他就是鵬。天才總不會變成燕雀、斥鷃。
也就是說,孔子認為天才不是教出來的。但有幸教育天才是快樂的,正如孟子說,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人生三大樂事之一。
而下愚之人,也是不可改變的。因為他們主觀上沒有前進的動力,任性而為。
孔子曾經批評宰予“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因為宰予花言巧語,學習上不思進取,不聽教誨,大白天孔子上課,他卻在寢室睡大覺。
孔子認為,教育並不是萬能的,有的人智力平庸而且品德鄙下,老師也難以改變。說到底,不是因為“下愚”而“不移”,而是因為“不移”才下愚。
《為學》裡說:吾資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學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與庸也。
後天的學習,可以讓我們變得更聰明,更有能力,也可以成才。蘇秦用錐子刺大腿警醒自己不斷學習而成為縱橫家,王羲之染黑了一池塘的水練就一家力透紙背的書法,曾鞏勤奮好學大器晚成經成唐宋八大家之一。
我認為,孔子說這句話的言下之意是,肯定能夠“學而知之”和“困而知之”的兩種型別。因為我們大多數人都是智力平平的人,需要持之以恆地透過學習來改變自己,充實自己,完善自己。
-
5 # 耘華茶空間
孔子把人分為上智,中人,下愚三等,中人在我們生活中佔大多數,唯上智與下愚佔少數。夫子說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這也引出了孔子教育精神“有教無類,因才施教”
-
6 # 淡漠千里1
孔子曰:“唯上知與下愚不移”。這裡“知”通“智”是沒錯的,但是以為孔子這句話是從主觀上給人的智商分等級,或者是在肯定上智者否定下愚者,卻是不對的,這並不是孔子的本意!
《論語》中這句話和前一句話“性相近也,習相遠也”其實都是孔子點評陽貨的話。該篇前面敘述了陽貨遭遇孔子時當面教訓孔子的過程。陽貨教想讓子出來做官幫助自己管理邦國所說的那些話,聽上去彷彿頭頭是道、句句在理,甚至許多不明覺厲的人都以為陽貨說得孔子無言以對了。可是,眾所周知,孔子打內心是看不上陽貨的,甚至連面都不想見的。“性相近也,習相遠也”,“唯上知與下愚不移”就是孔子對陽貨的總結性點評:陽貨就是個習性遠遠偏離人之本性,愚昧無知卻又自以為智慧超群,還偏愛自作聰明的無可救藥的傢伙!
這裡“上知”、“下愚”都是一個意思,即以智為上、以愚為下,指的就是陽貨這種崇尚使智治民、使智治國的人。而這樣的人在孔子看來就是在禍國殃民,所以根本就不予認同。孔子的治國主張是“上愚與下智”,即“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這同老子的觀點也是如出一轍:以智治國,國之賊也;以不智治國,國之福也!
-
7 # 小手冰涼_74283125
謝謝邀請;唯有上知與下愚不移,孔子說只有上等智者和下等的愚人是改變不了的,人的天性相近,後天的教育和環境影響使人產生差異,除了上知和下愚兩種人,大多數人是可以改變的,不管是持善和惡的觀點都可以有兩種結果,一種是變好,一種是變壞,沒有例外。從道德層面是相好的方面轉變,既改過遷善。也可解釋為上知,一件壞事都做不好的大好人,下愚,一件一件好事都做不得的大壞蛋。這是從道德的上說的,除了這兩種人好多人是可以移,應該移認識到應該變好,需要向更高的臺階邁進,如何邁進,要進德修身,首先要認識到自己的不足,自省來完成,在他人幫助下發現自己不足更實際,在道德上改過向善,學無止境,所以我們這些滾滾紅塵中的中人都是可以改變的,人人都可以做善人,而不是做一個為惡的壞人。祝學習進步。
-
8 # 商業模式師袁連法
這個答案極好!
孔子講德性之知,
所以上知與下愚都是一定範圍內的界定。
這一段文字是緊承著上一段文字說的,人天性是相近的,但後天接受的教育及環境造成的影響會使人產生差異,這是一個普遍規律。孔子認為,除了“上知”和“下愚”這兩類人,大多數人都是可以改變的。“移”就是遷,就是變得和以前不一樣,不管持“性善”的觀點,還是持“性惡”的觀點,都可以將移的結果分成兩種:一種是變好,一種是變壞,沒有例外。從道德層面看,我們追求的是向好的方面轉變,即改過遷善。
關於“上知”和“下愚”,歷來也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認為上知就是前文提到過的“生而知之者”,而下愚就是“困而不學者”。孔安國在為《論語》做注時說:“上知不可使為惡,下愚不可使強賢。”據他理解,上知就是一件壞事都不做的大好人,而下愚就是一件好事都不做的大壞蛋。這是從道德上說的。總結歷代注家對這句話的解讀,基本可以得出這種解釋,即“上知不必移,下愚不可移”,除了這兩種人之外的大多數人,是可以移,而且也是應該移的。
認識到人人都需要“變好”,需要向更高的臺階邁進,之後就是探討如何邁上更高的臺階的問題。要想進德修身,首先要認識到自己的不足。這個過程既可以透過自省來完成,也可以在他人的幫助下完成。自省是一種非常有效的自我提高的方法,但大多數人做不到中肯客觀地自我批評。因而,在他人幫助下發現自己的不足更實際一些。但是,採用這個辦法還要求被評價的當事人有一種“聞過則喜”的誠懇態度,如果聽到別人說自己不好,就大發雷霆,誰還敢勸善規過呢?在定位自己的不足之後,就要想辦法改變這種狀況,最有效的方法莫過於學習。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使受教育者獲得進步,在道德上改過向善,在能力上日益提高。總之,使自己的各個方面都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學習是一件絲毫不能鬆懈的事,每天都要進行學習,放鬆學習的人很快就會被社會、被時代遠遠地拋在後面。正是因為“變得更好”是一件沒有盡頭的事,所以便有了“學無止境”一詞。
其實,即便是聖人和傻瓜也是可以改變的,不過改變的程度很小而已。司馬遷曾說過:“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永遠正確和永遠錯誤根本不存在,因而,上知其實也犯錯,只是犯錯的次數少;下愚也有正確的時候,只是犯錯更多一些。上知需要好上加好,下愚需要改過遷善(我們這裡所說的過並不專指過錯,任何不足都可以包括在內;善也不侷限於道德層面,任何方面的完善都可以包括在內),這不都是移嗎?只不過是幅度的大小有所不同罷了。
每個人都必須認識到,人是可以改變的,而且要認識到,沒有改變就無法實現自我完善。認識到這兩點之後,就要主動自覺地透過學習提高德才,踏上更高的臺階。
-
9 # 經典傳頌
首先,我想說的是《論語》等四書五經,能夠流傳千古,是經得住歷史的考驗,《論語》是孔聖人的主要思想體現,她講的是道的東西,絕不是文字相的知識。如果不瞭解孔聖人本人,就很難理解他的思想!《論語》二十個章節,環環相扣,邏輯思維很慎密,絕不是我們膚淺走馬觀花能得到真意的!
這句話,與上面的子曰:性相近,習相遠。相對應,子曰:唯上知與下愚者不移也!知,是按智慧講。但言外之意是很妙!
一,《三字經》,《千字文》,是現代家庭啟蒙教育的基礎,要求學而時習之,王陽明說的,知行合一。性相近,講人的天性,人之初,性本善,而後天,環境,教育等發生變化,人的習性,習慣就有大的差別了,人天生下來,小孩就沒有好壞的概念,家庭背景,社會閱歷都會改變,使人發行了變化。
但下面,又說,唯上知與下愚者不移也!似乎與上面說話有矛盾,這就是孔聖人的精妙之處,峰迴路轉,我們一般人恰好,就會在這理解錯誤!接著上面的說,唯,<轉折>一下,就怕我們這些不爭氣的孑孫理解錯,才補充,上等智慧的人,與下等愚笨的人,他們的天性是不受外界的影響的,上智者,有自己的主張,有自己的思想,下智者,不敏感,外界干擾就少。現在大家就會明白,這一章是《論語》第十七章,陽貨逼著孔子出來作官,聖人有自己的做人底線,邦有道,可也,邦無道,隱也,做學問,講學。
三,孔聖人在《論語》中,每句話都有妙意,意味深遠,他的風度,溫良恭儉讓,非常儒雅,說話有理有節,陽貨雖然名聲不好,對聖人是很有禮貌,他想請孔聖,知道當會受拒,就使了個心計,估量孔子不在家時,提了一串肉<禮品>,就算禮到,孔子收禮了。孔聖人也不傻,以其人之道,得退回去,也估摸著,陽貨不在家時,把禮給放回,孔聖人運氣不佳,恰好碰上陽貨。陽貨的口才了得,一些說辭,幾乎讓孔聖人沒有回絕餘地。在這個背景下,才有孔子以言論。
四,我們好好體會一下,成才的人,往往是上智與下愚者,原因就是唯,不移。不受外界的影響,能夠專心致志做事,孔聖的兩位得意門生,顏回,生而知之,說一知十,故稱復聖;下愚者,曾參,魯笨,但有恆心,真正傳承了孔子的道統,稱為宗聖。他寫了《孝經》《大學》,又教成了孔聖人的孫子,孑思,孑思寫《中庸》,子思的門人,又教育成功了孟子。
給我們的啟示,在上知與下愚之間者,就是我們這些大多數,自以為聰明者,但往往會受環境影響與干擾,而一事無成。
只略說一二,就不深究,也起個拋磚引玉的作用,不知能有幫助否?
-
10 # 陣雨天852
知就是知道性知識,知書達禮,知已知音,知道萬物生長靠太陽,知道五穀雜糧靠勞動,知道人情冷暖人情練達是文章,知道書中自有顏如玉,知道男女關係要有感情,但是知道得太多就會早死的哦!君不見電視劇中常常會有人問道:你為什麼要殺我?“因為你知道得太多了”
-
11 # 亮亮25252743
您好謝邀!上智下愚是指孔子根據人的智力發展水平對於智力型的劃分。從這句話的字面來看,孔子認為人的性情大都是可以改變的,只有上等的聰明人與下等的愚笨人才是不可改變的。這句話裡的“上智”指的是上層統治階級,“下愚”指的是底層勞動人民,這兩個階層是不變化的。而從這句話的本意來看,孔子對人性是有著很透徹的瞭解的,他說:“性相近也,習相遠也。”,人的天性本來是相近的,因為習慣不同而逐漸使他們差距遠了,所以他主張:“有教無類”,我對每一個都可以加以教育,沒有貧富貴賤等的區別。他因人施教,弟子三千,賢人七十,平等對待,並不是注重於這個人是否有地位、生活是否富裕,而注重的是德行。
從人的觀念來看,這句話的意思還可以這樣理解,他認為最聰明的人總是正確的,自然他的觀點永遠不必產生變化;然後,最愚笨的人總是錯誤的,所以他的觀點也永遠不會產生變化。但是,人的觀點是會隨著知識的更新和社會的變化而不斷更新的,人的觀念也會隨之改變。所以說這裡的“知”是智慧的意思。
-
12 # 亦有所思
然也!
區別方法很簡單,上知下愚,這裡的“愚”和“知”要麼是近義詞,要麼是反義詞。從大體意思來看,顯然是互為反義詞,形成反差與對比。
那麼,愚的反義詞是什麼呢?
尋找方法極為簡單,隨便查一下成語就GET到了。
大智若愚,矜愚飾智,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外愚內智。即大體上知道,愚的反義詞是智。因為還有一個關鍵成語叫做
上智下愚。
而它的出處便是題主的那一句話,因為“智”的古字恰恰是“知”。
知做智慧之意,比如“深知禍福謂之知,反知為愚”《賈子道術》,第一個知為知道明白之意,第二個知便智慧。比如《荀子修身》裡有一句“是是非非謂之知,非是是非謂之愚”肯定正確的與否定錯誤的這叫做智慧,反之便是愚蠢。因此這個知只能是知慧之意。
有篇初中級古文叫《兩小兒辯日》裡面不也記載了那兩個小盆友嘲笑孔子說“孰為汝多知乎?”
題主說到“元芳”,這個就簡單了。要知道,孔子有一種優越感,並且由此產生出一種責任感和使命感,便是讓自己的學說成為主流思想。他敏銳地認同一點,一種學說或者一種思想,從上向下推行很容易,從下向上推行便很難。
一種學說一定要得到統治階級的認同才可以推行下去,從而改變所有人的思維模式。
而悲哀之處也在於此,統治階級倘若看不到實際好處,是不可能推行儒家思想的,對於百姓而言也是如此。做吃不上飯的君子還是做能吃上飯的愚民,選哪一個這是再簡單不過的問題了。
儒學,興於利益,亡於利益。
-
13 # 漫閱書語
子曰:“唯上知與下愚不移”。 只有上等的智者和下等的愚者不可改變,“知”通“智”。
宋朱熹《章句集註》,亦認為這一章是承接上一章(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可以合而為一。人的本性是相近的,由於環境的薰染和所受教育不同而產生差距。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也”。
錢穆《論語新解》:本章承上章言。中人之性,習於善則善,習於惡則惡,皆可遷移。惟上知不可使為惡,下愚不可與為善,故為不可移。孟子言“人皆可以為饒舜,惟自暴自棄者不然”,此與孔子立言若有異。然孔子曰“因而不學,民斯為下”,則下愚亦因其不學耳。故荀子又曰“人皆可以為禹”,不言堯、舜而轉言禹,亦孔子勸學之旨。或曰:子曰二字乃衍文。
可見“唯上知與下愚不移”,孔子本意應是強調學習的重要,鼓勵人們重視學習,透過學習提高自身的修養和素質。
-
14 # 上官恨水
一,懂的多的固執任性,因為灌輸的多,不太好改變。
不懂的也固執任性,因為無知,啥也不信。
二,只有博識智慧的人才能通達。而無知愚蠢是不可改變的。
是哪一種解釋呢?
孔子是克己復禮的主張。是把周禮的做法進行了整理和總結。設計了規則。
周禮是講規矩的,是有等級的。
所以孔子是應該有劃分的。
因此,本人認為孔子是把高大上做為智慧的定位。把下層無知做為無法改變。
封建統治不需要平等。需要各就其位老實聽話!
當然,孔子學說也有許多可取之處。
客觀看待,取優去劣,為今人所用,才是最智慧的選擇!
回覆列表
是的,是智慧的意思。而“唯上知與下愚不移”中最關鍵的字就是“知”。 “上知”的“知”現在解釋為“智”。理由:“智”從“知"來。
根據現有文獻最早解釋孔子“唯上知與下愚不移”這句話的是孔安國。“上智不可強使為惡,下愚不可使強賢”。以後宋版何晏《論語集解》、梁皇侃《論語義疏》、宋邢昺《論語註疏》、宋朱熹《四書集註》、清劉寶楠《論語正義》等等解釋都是在孔安國解釋的基礎上上下左右予以發揮,而現在的專家學者大多沒有脫離這個範疇。還有一些新的解釋多是無根之萍,不能使人信服。有人羅列一下對孔子“唯上知與下愚不移”這句話主要的解釋有以下幾種 一種是《漢書·古今人表》的解釋:“可與為善,不可與為惡,是謂上知;可與為惡,不可與為善,是謂下愚。”這個解釋是指人的品質和行為而言的,是說“上知”是做好事而不會做壞事的人,“下愚”是做壞事而不會做好事的人,“不移”就是不會變化。 第二種解釋是清人孫星衍《問字堂集說》的解釋,認為孔子這話是指人的知識而言:“上知謂生而知之,下愚謂困而不學。”“上知”是生下來就有超人的智慧,“下愚”是無知又不肯學習的人。當然超人為上,無知而不學的人為下。 第三種解釋見宋人朱熹《章句集註》,他認為這一章是承接上一章。“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二章可以合為一章。人的本性是相近的,都差不多,由於 環境的薰染和所受教育不同,便有知識、才智、品質的差異。“下愚”之所以“不移”,主要是不肯學習,不求上進,自暴自棄,怙惡不悛。 第四種是現代反孔派的新解,他們從“階級和階級鬥爭”的觀點出發,大罵孔子說“唯上知與下愚不移”,是吹捧貴族階級是“上知”;誣衊勞動人民是“下愚”,鼓吹天生是“上知”的貴族階級統治,天生是“下愚”的勞動人民,而且永遠不會改變。
我個人認為孔子說這句話呢,其實是在誇讚這兩種人,只有這兩種人,才最接近於“道”,接近於我們的本性、自性。而我們大多數人,都屬於儒家講的“中人”,這個可不是什麼社會地位等級,而是中等根性的意思。我們這些人的特點呢,說句實話,就是俗話說的“一瓶子不滿,半瓶子咣噹”,這是真話,大家別介意,末學也屬於這種人。越是有點知識、文化吧,就越難相信別人,越難接受別人,習氣一大堆,好高騖遠,遇事愛較真,愛耍小聰明。要是聽別人講經或者講點道理,非得死氣白咧的徹底捯飭明白了,這才會相信,才會接受。所以孔子說這句話的意思是,“上智”和“下愚”這兩種人容易教化,我們中間的這些人,才是最難教的,最讓人頭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