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的寵兒
-
2 # 時時樂天天樂
漢字從甲骨文以來發生了許多變化。根據史實,這些變化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類:改革和自然流變。漢字改革是指人們有意識地、主動地治理漢字的過程,而漢字的自然流變是指漢字自然的變化過程。漢字的改革一般是非連續的、劇烈的、短期內完成的;而漢字的自然流變是連續的、緩慢的、長期的。漢字的自然流變有時間上的因素,也有地理上的因素,它使得漢字的字形、字音、字義多樣化,造成異體字越來越多,字音讀法不同,字義發生變化,導致了漢字不統一、不規範。因此,經過一段時間的自然演變後,人們必須對漢字進行改革,使得漢字規範化、統一化。此外,漢字不可能一產生就很完美,就能滿足各個時期生產力發展的需要,因此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也會主動地改革漢字,使得漢字滿足生產力繼續發展的需要。而當改革的措施推廣之後,漢字又開始新一輪的自然流變。漢字的變化好像路的變化一樣。路是人們走出來的;路走出來之後,人們隔一段時間就得修繕一次;修繕之後,路又漸漸發生一些變化,如變寬、變直、損毀,或者出現新的分支,需要再次修繕。此外,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前的路漸漸不能滿足時代 發展的需要,需要建設新的道路,如鐵路、高速公路等等。修路相當於漢字的改革,而路漸漸自然變寬、變直、損毀、分支等變化,相當於漢字的自然流變。這兩種變化過程有著不同的性質、趨勢、規律和作用,因此過去我們籠統地把這兩種變化放在一起討論漢字的歷史演變,得出的一些結論,如“漢字的發展趨勢是由繁到簡”,難免模稜兩可,似是而非。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在全國範圍內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規定通行全國的標準字形。秦始皇命令李斯等整理文字,改定字型,由李斯書寫出標準字型《倉頜篇》,趙高作出《爰歷篇》,胡毋敬作《博學篇》,讓全國統一用他們簡化後的字型書寫,這就是小篆。
-
3 # 淺竹清韻
真正統一漢字的是秦朝。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統一文字,以小篆為通用文字,根據漢代著名文字學家許慎的解讀,秦始皇是用秦國小篆作為統一天下文字的標準。
秦始皇為了統一天下文字制定了三部字書。據《漢書·藝文志》記載,秦始皇令丞相李斯作《倉頡篇》七章,令中車府令趙高作《爰歷篇》六章,又令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學篇》七章。李斯、趙高、胡毋敬均用小篆來進行這三部字書的寫作。
-
4 # 黃旦非遺探哥
當然是秦朝。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就實行了全國同文政策。從全國各地出土的秦漢墓葬中竹文、帛文以及金文等可證明。
-
5 # 左道實驗室
漢字是世界上使用時間最久、人數最多的文字。漢字的發展不僅對中華文化起到了積極的作用,還對世界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印度前總理尼赫魯曾經說過:“世界上有一個偉大的國家,她的每一個字都是一首優美的詩,一幅美麗的畫。這個國家就是中國。”魯迅先生說過,漢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 ,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
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我們現在能見到的古老又完備的漢字,是殷墟甲骨文。甲骨文是商周時代刻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也叫作“卜辭”,“契文”,“龜甲文字”。金文,也叫做鐘鼎文,盛行於西周時期,是鑄刻在青銅器上的文字。金文的形體和結構與甲骨文相似,金文是把字刻在模子上澆鑄而成的,所以金文“字形圓轉,大小均勻”。大篆是西周晚期周宣王時期的一種文字,特點與金文大體一致,筆畫繁多。大篆因刻於石鼓上而得名,是流傳最早的石刻文字,春秋戰國時期盛行於秦國。小篆是秦代實行“書同文”時頒佈的字型,由李斯等人而造。小篆經過整理、簡化後,異體字大量地減少,奠定了“方塊字”的基礎。小篆筆畫勻稱整齊,線條粗細一致,更加圓潤,流暢。
隸書產生於秦代,盛行於漢代。在秦代,隸書與小篆並行,由於小篆難寫,因此書吏抄錄公文時多用隸書。隸書將小篆圓轉均勻的線條變為得方折平直,粗細有致。漢代,隸書正式將小篆取代,成為正式的書寫體,故又稱“漢隸”。楷書產生於漢末,盛行於魏晉,成熟於唐代,一直沿用至今。唐代的歐陽詢、虞世南、顏真卿、柳公權更是將楷書藝術推動到了極高峰。因此,漢字的統一應該是在秦朝,而漢字演化到了唐代則趨於穩定。
-
6 # V度
秦朝統一度量衡,文字,是中華文化的一次提升,是中華文化更好的傳承。
事實依據就是“書同文字”。
“書同文字”一語見於《史記·秦始皇本紀》:
分天下以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監。更名民日「黔首」,大鋪。收天下兵,聚之咸陽,銷以為鍾蘭,金人十二,各重千石,置廷宮中。一法度衡石丈尺,車同軌,書同文字。
殷商以後,文字逐漸普及,但是因為地域差異,一個字就有幾種,甚至十幾種寫法。這種情況在春秋戰國時候,各國分立,不好的影響還不多麼明顯。但秦統一後,這種文字差異化,大大影響了各地經濟、文化交流。也影響了中央政策法令的有效推行。
於是,秦滅六國後,就統一文字,全國統一用小篆。這樣一是維護統治,二是能滅亡六國文化,防止六國死灰復燃。
-
7 # 杉石
我們要搞清楚這個問題,必須先明確一個事實,即:秦朝統一文字,即“書同文”。這一點在歷史上是沒有爭議的。
既然這一點沒有爭議,那為什麼有人還提出這樣的問題呢?這個問題是一個偽命題嗎?
也不是,能提出這樣問題的人對中國文字的發展歷史知識應該是有所瞭解的。因為他們注意到了秦朝時期各種文字在全國同時存在,以及在全國各地區的民間,人們仍在使用各種不同文字的情況。
貝克爾曾說:歷史是說過和做過的事情的記憶。
要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有必要翻翻我們的記憶,回溯一下歷史,看看我們的祖先們在統一文字上都做了些什麼。
再瞭解一下秦代統一文字時的歷史背景,當時全國各地文字的使用情況,以及秦以小篆為標準統一文字後在全國的通用情況。釐清了這幾點,對我們要搞清楚的問題會很有幫助。
秦代統一文字的歷史背景:戰國時期的六國文字分為五大文字派系:齊系、燕系、晉系、楚系,另外一個文字派系便是以秦國為代表的周秦文字了。
齊系文字:是齊、魯、邪、滕、薛、莒、杞、紀、祝、倪、任等國文字。文字特點是有很多異體字,裝飾筆畫多,其形體較西周春秋時期的銘文更修長,字型風格清秀。它的主要載體是銅器。齊系文字受晉系和楚系文字的影響比較大,它是在西周文字的基礎上逐漸發展變化,最終形成了東方文字體系。
齊侯盂銘文拓片燕系文字:是北方燕國的文字。燕國偏安北隅,經濟落後、交通閉塞,文化發展也受到制約,燕系文字字形也較匱乏,有一些特點較為獨特,如“爪形合併”是燕系文字有著濃郁地域色彩的古文字字形。燕系文字比較穩定。其主要載體有銅器、兵器、璽印、陶文等。
燕系文字晉系文字:包括韓、趙、魏、中山、東周、西周、鄭、衛等國使用。晉系文字繼承西周文字的特點,中期的《侯馬盟書》是晉系文字最典型的代表,字形修長,結體生功自然,筆畫細勁。晉系文字載體為青銅器、貨幣、陶器、璽印等。
中山王鐵足銅鼎銘文楚系文字:包括楚、吳、越、徐、蔡、宋等國使用。楚系文字特點是字型修長,特殊字多。字態靈動活潑、結構不規律。楚系文字也是殷周文字的一種變體。殷周文字形體上的一些特點,包括簡化、異化、繁化等結構變化等,都在楚系文字演化過程中有所體現。楚系文字的主要載體有銅器、兵器、璽印、陶器、貨幣、漆器和木器、謙帛及簡牘等。
曾侯乙墓竹簡(最左為出土編鐘上銘文)秦系文字:秦國使用。文字比較規範、穩定。在秦始皇統一文字之前的先秦時期,秦系文字統稱為大篆。大篆包括甲骨文、金文、石鼓石、竹簡木牘和帛書等。載體為銅器、兵器、竹簡,石刻等。
石鼓文這些文字基本都是由金文發展而來,原本差異並不大,但在戰國時期,各國紛爭不斷,人為的將文字做了修改,以體現各自的獨立性。而且各國各自為政,國與國之間長期處於敵對態勢,相互之間的交流也受到阻礙,隨著時間的推移,不同國家地區間也就出現了一現文化差異。這種差異在文字上表現得越來越明顯,最明顯的表現是,各國將文字筆畫隨意的刪減,形體結構也是越來越混亂,文字差異有不斷加劇的趨勢。原來同源的文字變得各種各樣,差異越來越大。
秦始皇統一全國後,認為必須改變這種情況,因為一來文字的差異,異致文化的認同感不強,政令也難以通暢,不利於皇朝統治。
二來各國文字原本同源,是為人因素和各自為政導致了差異化,如令秦始皇統一了天下,必然要將這種情況扭轉過來。可以說皇始皇在統一文字這件事上立下了千古功績,他的這一行為對中國文化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同時也促進了中國文字的發展和書法藝術的發展。
秦始皇決心統一文字,他命丞相,也是當時的的文學家和書法家李斯來搞這個事情,李斯整理規範了秦國的文字,在此基礎上歸納出小篆作為標準文字在全國各地推廣,小篆遂成為官字,在官方文書上和隆重正式的場合使用。
李斯小篆所以說:是秦國統一文字,這一點是沒有問題的。
秦統一文字後,小篆的推廣及其它文字的使用狀況:秦國將小篆作為通用文字推廣後,使用度並不高。因為小篆書寫繁瑣,學習起來並不容易,易識易辨性不強,實用性也不強。所以其它文字如刻符、蟲書、署書、隸書等一些文字仍然被廣泛使用。東漢許慎《說文解字序》中說:
“秦書有八體,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蟲書、五曰摹印、六曰署書、七曰殳書、八曰隸書。”
許慎《說文解字序》中的這段話,概括了秦朝文字使用的基本概況:就是官字小篆和其它各種文字同時存在,同時使用。
說到這裡,我們就明白了為什麼會有人提出文章標題裡的這個問題,那就是有人認為儘管秦始皇以小篆為標準統一了文字,但秦朝仍是處於多種文字並存的狀態,小篆也並未成為唯一被使用的文字。
但是如果持這種看法,認為秦國的文字並未真正統一的話,那就是一個悖論了。
秦始皇統一文字,將文字的發展納入統一軌道,將小篆作為官方通行文字,儘管其它文字仍在使用,但政策導向性的作用凸顯,已經極大的壓縮了其它文字的發展空間。
儘管小篆在秦朝使用度不高,但小篆仍然作為官文和通用文字傳承到漢代。漢代繼承了秦代統一文字的做法,雖然漢朝中後期將小篆演變成了隸書,但漢代多種文字並存的現象卻在急劇減少,秦始皇統一文字的成果,在秦之後的漢朝已經可以看到。
中國文字的發展是個逐漸演變的過程,漢代前期篆書和隸書都有應用。中後期隸書發展成熟,應用廣泛。楷書與草書也逐漸發展。但我們不能說這是多文字共存,因為這些書體都是在秦代小篆的基礎上發展而來,這些文字只是書體不同而已,在文字體系上並無區別。
秦始皇統一文字,將戰國時期的楚系文字、晉系文字、齊系文字、燕系文字都統一到秦國的小篆體系下,將其它文字派系的發展空間壓縮掉。在秦國時期,雖然其它體系文字仍在使用,但已經沒有了發展空間,處於逐漸消亡之中。到了漢代後期和三國二晉時期,這些文字基本絕跡。
所以說:秦朝統一文字的歷史事實脈絡清楚!
到了隋唐時期,文字以楷書、行書、隸書、篆書這四種書體存在,各種書體發展成熟。楷書成為通用書體,廣泛在官文、手札,石刻上應用。所以有人據此認為唐朝是文字發展史上文字真正統一的時期。
但應該看到的是唐代文字是由秦代篆書逐漸演變而來,如果沒有秦始皇的“同文“政策,那也就沒有唐代楷書的興盛,更談不到什麼文字的統一。
而且唐朝楷書通用與漢代隸書的通用,從本質上看並沒有什麼不同,從這個道理上也可以說是漢代事實上統一了漢字。
而且楷書也處於動態發展之中,到了近代還有繁體楷書和簡體楷書之分,因為文字有不斷演變的自然屬性,所以,文字的發展變化永不會停止。也就不能據此認為是唐朝事實上統一了漢字。
秦始皇的“同文”政策,開創了中國文字發展的新局面,之後文字的不斷演變發展,都是秦朝統一文字這條主線的不斷延續。秦朝時期多文字共存的現象並不能說明什麼問題。就像如今普通話是全國推廣的通用語言,但各地方言仍在使用的情況一樣。
秦朝統一文字,促進了經濟、文化的發展,將文字昇華為維繫中華民族歷史發展前進的一條生動鮮明的文化脈絡,歷史貢獻巨大,應當得到肯定和讚揚。
回答完畢。
-
8 # 天晴愛睡覺
漢字統一就是統一,全國官文都是一種文字書寫,不存在真正統一和虛假統一,不要亂造概念!
漢字統一是在秦朝,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統一度量衡,車同軌、書同文
-
9 # 蘋說
漢字的統一應該是自秦朝開始,後續慢慢發展的一個過程。
秦以前由於中華民族種族地域範圍大,文字以及發音都各有不同。
"倉頡造字說"在戰國時即已流行。《呂氏春秋·君守》說:"倉頡作書,后稷作稼。"到了秦漢時代,這種傳說更加盛行。許慎《說文解字·敘》 :"倉頡之初作書,蓋依類象形。"漢字是否為倉頡創造不可考,但應該對漢字的發展有不可磨滅的貢獻。
2.秦始皇統一六國,斬掉其他文字,統一為小篆。
普天之下,摶心揖志。器械一量,同書文字。日月所照,舟輿所載。皆終其命,莫不得意。應時動事,是維皇帝。——《史記·秦始皇本紀》3.北魏孝文帝開啟以胡入漢的助推。
“六月己亥,詔不得以北俗之語言於朝廷,若有違者,免所居官。”孝文帝實施漢化中最重要的政策,即將語言改變,規定不再說鮮卑複合語。而須改說單音節的漢語,《魏書‧咸陽王禧傳》記載孝文帝言:“今欲斷諸北語,一從正音。其年三十已上,習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見在朝廷之人,語音不聽仍舊;若有故為,當加降黜。”改漢姓
孝文帝下令把鮮卑族人的姓氏(通常是複姓),改為單姓。
尊孔子
孝文帝遷都洛邑後,立即下令加緊修建孔廟祭孔。
促進了民族的大融合,為結束長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國家統一,奠定了基礎。從而促進了民族大融合。
-
10 # 曾祥耙
中國曆朝歷代都非常重視文字的規範整理,秦代統一文字是中國古代第一次官方大規模對文字進行整理,唐代是對正體字進行規範。
漢字從殷商甲骨文開始,文字就開始出現大量的異體字及簡化字,一字多寫的現象常有發生,比如“車”字。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列國紛爭,政令不一,文字使用同樣顯得比較混亂,各國文字出現了“言語異聲,文字異形”的現象,給彼此的資訊交流和傳播帶來麻煩。戰國時期的文字最顯著的特點是俗體字的流行,俗體字中最常見的則是簡體。
周代史官籀編撰的《史籀篇》是用大篆書寫的規範字書,是供貴族子弟學習的啟蒙教材,但這只是對文字的整理,還不是對文字的統一。
秦統一六國後,推行“書同文”的政策,秦始皇命李斯作《倉頡篇》,趙高作《爰歷篇》,胡毋敬作《博學篇》,這些書用小篆寫成,是國家頒佈的標準字樣,也是秦代人們的識字教材。這是漢字的第一次大變革,漢字由異而同,大量的異體字被淘汰,字形比較統一了,字型由字無定形變成清一色的長方形,從而奠定了漢字“方塊形”的基礎。但還是不能從根本上限制異體字的產生和使用,簡便的俗體字隸書在民間一直在使用,隸書在秦代是一種輔助性的俗體,《說文解字序》中稱之為“佐書”。於是在秦代,文字就向兩個方向發展了:一方面戰國時期秦國文字中的正體字發展成了秦小篆,另一方面俗體字發展成了秦隸(古隸)。秦代統一文字是中國古代第一次官方大規模對文字進行整理。
至西漢武帝時期,隸書漸漸走向成熟,隸變完成,隸書變成了漢代的正體。文字從古文字變成了今文字,至東漢末,篆、隸、草、行、楷五種字型已演變完成。
至唐玄宗時,顏元孫撰《幹祿字書》,這是一本規範字形的字書,也是唐代科舉取士者的必用之書。《幹祿字書》把楷書文字分為俗、通、正三體,俗體可用於書寫文案、藥方等;通體可用於書寫表奏尺牘等;正體可以用於著書立說、科舉考試等。正體對後來的楷書規範化起到了積極作用
1964年5月國家公佈了《簡化字總表》,從此簡化字作為正體字在全國報刊、圖書使用,這是新中國成立後第一次對漢字的簡化整理,我們稱之為一簡字。今天我們使用的漢字,是1986年10月廢除二簡字後,重新發布的1964年版《簡化字總表》裡的漢字。
-
11 # 活出豪氣來
嫪毐、扶蘇、胡亥這些大名鼎鼎的秦人,他們的名字究竟何意?有學者提出“秦始皇是說蒙古話的女真人”,上述名字是音譯的。《趙正書》出土後,扶蘇的名字被寫作夫胥,看來此說正確。一個上層政治人物都還在使用蒙古語的朝代,雖然提出“書同文”,但可能實現漢字的真正統一嗎?因而我覺得漢字的真正統一時間是在唐朝,其標誌就是以律詩為代表,講究平仄對仗的書面語言正式確定下來,並得到全民族廣泛認可。文字的政策統一是一回事,實行效果如何又是一回事。漢字是一種象形文字,特別適合文學創作,因而一朝有一朝的文學體裁。如東周有詩經、諸子散文,漢朝有楚辭漢賦。但恰好開國五百餘年的秦國是個空白,由此可見其文字統一沒有落到實處,起到實效。秦代的法家統治,注重實際理性,發對虛誇敷衍,很難產生較大文學影響。與秦國同一時間段產生較大影響的文字,基本都不是秦人寫的,以楚人最有影響。
-
12 # 小大書齋
史學界普遍認為漢字真正統一從秦朝就開始了。
秦朝,秦始皇推行一些系列政策。秦統一中原後,秦始皇下令李斯等人進行文字的整理、統一工作。從那時候起,採用了比較方便的書法,規定了統一的文字。這樣,各地的文化交流也方便多了。這叫做"書同文"。這裡的"一"和"同 "同義,就是"統一"。與此同時,在秦國原來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礎上,進行簡化,取消其他的六國文字,創制了統一文字的漢字書寫形式。一直在中國流行到西漢末年(約公元8年),才逐漸被隸書所取代。
秦王朝使用經過整理的小篆統一全國文字,不但基本上消滅了各地文字異行的現象,也使古文字型異眾多的情況有了很大的改變,在中國文字發展史上有著重要的角色。
在歷史書上,我們可以發現唐朝與漢字相關最多被提及的是書法。
唐代文化博大精深、輝煌燦爛,達到了中國封建文化的最高峰,可謂"書至初唐而極盛"。唐代墨跡流傳至今者也比前代為多,大量碑版留下了寶貴的書法作品。整個唐代書法,對前代既有繼承又有革新。楷書、行書、草書發展到唐代都跨入了一個新的境地,時代特點十分突出,對後代的影響遠遠超過了以前任何一個時代。
綜上所述,漢字的真正統一還是從秦朝開始的。事實依據便是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將小篆定為官方統一漢字。
(教材原解釋)
回覆列表
當然是大秦帝國。
理由:(1)大家都知道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採取了一系列措施鞏固其統治,其中包括著名的“書同文”,即將戰國時期各國使用的不同的書寫體統一為後世所稱的小篆,相傳該字型為秦國丞相李斯發明。秦始皇以原來秦國的制度為標準,整齊劃一全國政治、經濟、文化方面的一些制度,企圖儘可能消除由於長期分裂割據造成的地區差異,以利統一。戰國時期,各國文字的基本結構雖然相同,但字型繁簡和偏旁位置卻有差異。李斯受命統一文字,他以秦國的文字為基礎,參照六國文字,制定小篆,並寫成範本,在全國推行。當時還流行一種書法,叫做隸書,比小篆更簡便。書同文,將小篆作為標準文字;“焚詩書”,加強思想控制;以吏為師,嚴禁私學。
(2)唐朝是沿襲隋朝的政治制度,廣義上來講並沒有在文字上做過大的改動。首先就沒有統一文字的條件,秦朝之前是數百年的春秋戰國的亂世,文化的差異,文字的差異,迫使始皇帝統一文字。雖然唐朝文化燦爛,學者、詩人、書畫家多不勝數,但是文字的統一還是要追溯到秦漢時期。
秦二世刻於青銅上的佈告使用小篆
嶧山刻石 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李斯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