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白雲羽飛

    七雅:琴棋書畫詩酒花

    七俗:柴米油鹽醬醋茶

    說白了,七雅就是精神追求,七俗就是人的基本生活需求。

  • 2 # 秦一農夫

    農夫認為古代文人之七雅為:

    琴,棋,書,畫,詩,酒,茶。

    因為古代的文人十之八,九指的是男士。婦女由於受"三從四德“,及"女子無才便是"德“等封建禮教倫理的束縛,很少在外拋頭露面。從古代很多文學作品和戲曲中所見到的都是文人相聚,是以酒,茶招待,很少有同性的文友一同賞花。賞花大都是女人最大的愛好。如著名秦腔歷史劇《火焰駒》中的花園賞花一幕。長篇古典小說《紅樓夢》中,也有很多小姐,姑娘賞花的細節。

  • 3 # 枯僧白葉蝶衣

    七雅一般指的是:琴、棋、書、畫、花、酒、詩,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七雅一直是古代文人墨客所推崇的日常文化活動。一般來說,古代文人都會其中三四種,而且有的詩人在喝酒之後寫出來的詩與不喝酒之前寫的詩意境上有很大的區別。

    首先來說琴,一般認為的琴是古琴,作為琴棋書畫之首,一直被認為是君子之器,禁人邪惡,歸於正道,是一種君子之交,其中的經典故事便是高山流水。俞伯牙與鍾子期是一對千古傳誦的知音之交,在子期死後,伯牙便“破琴絕弦”,從此不再彈琴。

    棋,主要指的是圍棋,圍棋的黑白子與太極圖的黑白魚應該是同樣的道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縱橫交錯之間,相互博弈,與兵法相聯絡,更體現了古人的智慧和哲學思維。

    書,自然是書法了,這種文雅的藝術,一般人是弄不來的。中國書法,博大精深,磨墨運筆之間,透露著一種文人墨客獨有的氣息,更見字如見人說法,一個人怎麼樣從他寫的字便能看出來。

    畫,首先想到的是山水畫,用毛筆蘸墨作畫,主要以山水、人物、花鳥獸為主。三五好友一起玩樂,一人作畫,一人題詩、落款,也是古人一種娛樂方式!

    花,賞花,作為文人墨客喜歡的娛樂方式之一,一直是一件優雅的事,不同的花代表的意義也不相同,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深受詩人特別是遭受磨難的詩人喜愛,花那種不畏嚴寒的特點正是他們精神品質的表現。

    酒,無論在古代還是現在,都受到很多人的喜愛,小飲有利於身體健康,大飲傷害健康。是人際交往中必不可少之物,很多詩人在飲酒寫出了驚世的詩篇,酒更是成為一種文化。

    詩言志,詩是古人表達自己的志氣的一種方式。而詩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兩大類,不同的詩表達的思想感情也不一樣。

  • 4 # 碧水青山0

    七雅是:琴、棋、書、畫、詩、酒、茶。也有的把“”換為“賞花

    古代文人常用“四大雅事”,來衡量一個人“丰姿灑落,人才出眾”的標準。“四雅”是“琴棋書畫,無所不通”。

    也有文人雅士追求“焚香、烹茶、插花、掛畫”這“四藝”為高雅。

    看看,是“四雅”也好,是“四藝”也罷,都可以看出古代文人雅士一個個都富有優雅浪漫的言行,也都流露出溫雅情調的氣質,也難怪古代文化人,不論是腰纏萬貫,還是窮困潦倒,都不缺美女如醉如痴一般終生相隨相伴。(也奉勸一下今天的單身男人,好好學一下“琴棋書畫”,讓自己“無所不通”,肯定沒房沒車也不愁老婆。)

    但有人覺得這不行啊!看,“四雅”也好,“四藝”也罷,都越來越讓人不舒服,這樣一來,搞得我們文人墨客、詩詞雅士與人家大家閨秀的標準沒有什麼區別啊!

    雖然古代流行“陰陽”,而不流行“中性”,不會把男人看作女人,但被人稱為“風流才子”也似乎不大好聽,即使“風流才子”這一標籤也不屬於違法亂紀,但自己還想在官場上混一官半職呢,還要幹一番事業光宗耀祖呢,這“風流才子”的標籤難免會給人不靠譜、難擔大任的感覺。

    於是,追求清新雅緻的文人墨客,為了方便自己前程似錦、為了避免自己落入俗套,就心照不宣地在“四雅”中加了“詩、酒、茶”,作為“七雅”,當作自己的能鶴立雞群的標準。

    畢竟多三門課程,真正在學習時經常撩妹子談戀愛的“風流才子”之類的同學,在考試中難以得到超凡脫俗的高分。

    於是,撫琴、作畫、弈棋、吟詩、吟唱、飲酒、品茶(或賞花),也就成為了儒雅之士更高階的追求。【琴】 典故有“高山流水遇知音”。

    先秦琴師伯牙與善於聽琴的樵夫鍾子期相遇,鍾子期死後,伯牙摔琴不再彈。

    【棋】 典故有“謝安下棋”。

    東晉以八萬人馬,打敗前秦八十萬大軍。當捷報傳回,謝安不驚不喜,依然繼續下棋,頗有“胸有驚雷而面如明湖”的風度。

    【書】 書的典故舉不勝舉,在此就不舉例了。【畫】 典故有“米芾臨畫”。

    北宋一書畫商拿一幅唐代人的真跡來,要賣給米芾。米芾以價高為由,要對方先將畫留下,考慮五天後再決定是否買。五天之後,米芾讓商人把畫拿走了。第二天,商人拿著畫又來了。米芾笑著說,“我知道你今天一定回來,專門在家等你。”於是把真跡還給了書畫商。

    【詩】 詩的典故與【書】一樣,多如牛毛,也偷懶不舉例了。【酒】 典故有“李白斗酒詩百篇”、“曹操煮酒論英雄”。【茶】典故有“以茶代酒”

    三國東吳國君孫皓,嗜酒,每次有客人至少飲七升。但韋曜博學多聞,不善飲酒。孫皓常常為他破例,自己喝酒,對他則“密賜茶荈以代酒”,這也是“以茶代酒”來歷。

    誰說酒亂性。孫皓被人稱為暴君,飲酒也不胡作非為。

    茶,還有夫妻間“相敬如賓”的故事

    看看上面七雅,是不是自己心目中一個理想完美的男人的標準?

  • 5 # 玉見沈華

    古人的七雅,指的是琴、棋、書、畫、詩、酒、花,這是中國文化傳統文化中的七大雅事。

    宋代時期七雅流行,中間變更了茶和禮,也作為七雅之一,期間把7件雅事彙集到一起的活動稱為“雅集。”

    定期在一起,由文人進行聚會和主題傳播,活動的內容都是圍繞這七件雅事而開展,明朝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唐伯虎曾寫過一首言志詩:“琴棋書畫詩酒花,當年漸漸不理他,而今般般結交付,柴米油鹽醬醋茶”。生活不僅讓他無限的感慨,由大雅降為大俗,也讓我們現在的每個人都能感受到生活的壓力和文人雅士的無奈。隨著社會的進步,現在的雅事不再像以前那樣的成規模和成系列的,但是茶席,香集以及文人筆會等各種各樣的形式單獨存在,有的時候會有詩話,筆會等等小型的聚會,也越來越多,這都是過去古人七雅活動的一種延續和傳承。

  • 6 # 拾遺蹟

    古代文人之七雅指的是:琴、棋、書、畫、詩、酒、花。

    嵇康雲:眾器之中,琴德最優。撫琴是涵養精神、性情的絕佳途徑。

    對弈可以靜心,同時考驗一個人的謀略,下棋也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品格。棋蘊涵著古代哲學中一元生兩儀、兩儀生四象等含義,其變化豐富,意韻深遠,魅力無窮。

    古人有云:人之氣質,由於天生,本難改變,惟讀書則可變化氣質。讀書能識禮明義,修生養性。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古人作畫重在寫意寫實。

    詩歌能開發人性、人心,詩詞表現生活和精神世界,有韻律而富有感情色彩。【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是少女的羞澀,【天生我才必有用,散盡千金還復來】是一種自我肯定的灑脫,詩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

    古人飲酒為抒發內心情感,曹操曾有詩曰: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李白酷愛飲酒,大多詩作都與酒有關,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古代詩人大多愛花,或借花言志,或借花抒懷。陶淵明愛菊花,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屈原愛蘭花,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 7 # 冰凌讀書

    古代的“七雅”是指:琴棋書畫詩酒花; 還有就是“七俗”:柴米油鹽醬醋茶。

    俗事:柴米油鹽醬醋茶。

    雅事:琴棋書畫詩酒花茶。

    雅俗共賞唯有茶

    俗事是雅事的基礎,雅事是俗事的精華!

    古人的雅事是建立在俗事的基礎上,只有解決了柴米油鹽醬醋茶,才能有精力有時間去學習雅事,才能更深層次的研究琴棋書畫詩酒花!

    雅事的變遷是把 “茶” (準確地說品茶)升級為雅事的行列中。七雅也就升級為八雅。

    茶之所以是雅事中的新人,是由出身和起源決定的。

    1.琴棋書畫詩酒花作為雅事資深的老字輩,起源於遠古時代。

    在古代,琴棋書畫作為一種文化修養,是上流社會身份的象徵。明朝•馮夢龍在《喻世明言》中就有:風姿灑脫,人才出眾,琴棋書畫,無所不通。看見“琴棋書畫”是多麼被古人看重。

    • 琴指古琴,棋指圍棋,書為書法,畫即繪畫(國畫)。

    古琴產生於上古時期,棋的記載始於春秋時代,書畫則是秦漢之後出現的,秦代發明毛筆之後才有書畫。

    琴棋書畫作為一種概念性的東西是出現在初唐時期,《蘭亭序》中提出:辨才博文和尚時,琴棋書畫皆得其妙。

    第一次把琴棋書畫並列提出,作為一種修養的標誌

    • 至於詩則是由勞動人民在勞動中創造的。

    據考察,遠古時代,人們對風雨雷電等自然現象,無法理解,把一切歸於神明,處於敬畏神明,原始人類唱歌跳舞對神明歌頌,於是就產生了詩歌。

    中國詩歌最早起源於西周時期,《詩經》是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它運用精煉的語言來描寫一些事物,分為敘事詩、戀歌和時令歌。比如: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發展到戰國時期,偉大的詩人屈原打破了《詩經》的四言形式,從四言發展到五、七言,創造了《楚辭》的題材,成就了中國詩歌發展史上的第二個豐碑。《離騷》是屈原的代表作。

    再發展就出現了漢樂府民歌,讀《孔雀東南飛》不難體會到五言詩成了古典詩歌的主流。

    歷史的河流滾滾濤濤,古詩的題材逐漸改進,到唐朝已是百花盛開,無論五言還是七言都是精美絕倫。唐詩宋詞經歷了鼎盛時期。

    • 中國的 酒文化更是源遠流長,經久不衰。有些人更是無酒不歡,到唐朝簡直是詩酒不分家。

    自夏朝杜康釀酒以來,酒文化如火如荼。

    有文人墨客聚集的地方就有詩就有酒,“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一直認為有酒李白就有靈感,詩仙的稱號的得來有酒的功勞

    2. 茶作為雅事的後起之秀,起步較晚,但是,接地氣更親民。

    茶文化源於遠古,興於唐而盛於宋。

    秦朝始皇帝統一中國後,茶葉才普遍在各地區興起,但是,僅限於普通百姓之間。到唐朝,有一位出身卑下的特殊文人陸羽,總結華人植茶、製茶、烹茶和品茶的藝術,寫出全世界第一本茶書《茶經》。

    自此以後,茶才登上了大雅之堂!

    茶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作為雅俗共賞之物,其實用性不可磨滅。琴棋書畫詩花養性,酒和茶則養生。

    “品茶”則為雅,“喝茶”則為俗,亦俗亦雅唯有茶!

  • 8 # 言者青青

    古代文人之“七雅”指的是哪些?這個問題比較簡單,也是老生常談:書、畫、琴、棋、詩、酒、花。但是,隨著時代發展與變化,這“七雅”也有了不同的變化與變遷。

    古代文人雅聚

    書。指的是書法。書法沒什麼變遷,但有變化。在中國書法界出現了“醜書”,不少不按照書法規則來寫字,而是按照自己的情緒亂來塗抹,根本沒有章法,隨心所欲了。雖然出現了不少具有個性的書法家,但多數還是原地踏步走,沒有創新。

    畫。指的是繪畫即作畫。繪畫內容廣泛,風格出現了中西結合。自從西方國家油畫來到中國後,對中國繪畫界影響很大,中西互相影響,互相融合的畫風呈上升趨勢。中國畫經常去西方國家展出,對周邊的國家觸動很大。中國畫已經走向了世界,無論在畫風和畫藝上很有特色。

    琴。指的是撫琴。撫琴指的又是古琴和琵琶。琴藝正在中國火熱地傳承,雖然談不上有什麼變遷,但彈琴人越來越多了。這些人在老師的指導下,在撫琴彈琴技藝上有了很大的提高,經常走出國門,去外國演出。

    下棋

    棋。指的是象棋圍棋等。圍棋和象棋在國際上影響還是很大的。現在中國又引進了國際象棋。中國的象棋和圍棋同樣也走出國門參加比賽。雖然談不上什麼變遷,但是,中國象棋和圍棋已經沒有了國界,在世界年年舉辦中國象棋和圍棋比賽。要說變遷的話這也應該算。

    詩。指的是詩歌。詩歌的變化還是很大的,不過沒有變遷。詩歌在形式上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出現了自由體詩歌,而且還很流行。那些五言和七言詩格律詩群體明顯少了,雖然近幾年有所回升,但是,還是不如自由體詩發展快速,這不僅僅是受西方國家影響,更重要是與社會發展的快節奏有很大的關係。

    酒。指的是以白酒為主的酒類。現在已經形成了酒文化,喝酒蔚然成風,尤其是喝白酒,在酒量上,可以說不次於古人。酒的變化很大,主要體現在酒的類別多樣化,不但有白酒,還有紅酒,啤酒,外國酒如白蘭地等。中國白酒的度數與古代單一的變化很大,根據人對酒精接受能力不同,有了高度酒和低度酒。

    茶花

    花。指的是賞花。賞花習俗已經變遷了,變成了品茶。古代每年春季約定俗成去野外賞花,一邊喝酒,一邊賞花,一邊作詩抒情,那感覺很舒暢。可是,隨著時代變化,賞花已經被當代人用品茶代替了。為什麼會被品茶所替代了呢?也許賞花的季節性較強的原因吧。品茶不存在季節,隨時可以品嚐。品茶的情趣也很優雅,時間久了,漸漸地把賞花變遷為品茶了。

    總之,古代文人之“七雅”歷經幾千年,有了很大的變化,有的已經變遷。這並不奇怪,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斷變化之中走向變化,走向不斷完善。

  • 9 # 狐瓜

    在古代,文人墨客都注重修身養性,焚香作畫、吹簫撫琴、觀景吟詩、登高遠遊、對酒當歌就成了文人士大夫生活的生動寫照。真正灑脫自在的生活,應該是清雅、幽逸、散淡、簡單、閒適的,這才是人們生活的原本狀態,毋須任何豪華豔冶、繁縟複雜來鋪墊。

    七雅

    古代文人的七大雅事——琴棋書畫詩酒茶。但實際上還有四雅、八雅、九雅的說法,八雅增加了賞花,九雅的說法則是焚香、品茗、聽雨、賞雪、候月、酌酒、蒔花、尋幽、撫琴。

    古人重修身格物,陶冶情操,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既有入世的理想主義,也有出世的豁達心境。這些雅事的作用都是讓內心獲得一份寧靜,修養身心。

    七雅詳解

    1.善琴者通達從容

    知音一曲百年經,蕩盡紅塵留世名。落雁平沙歌士志,魚樵山水問心寧。輕彈旋律三分醉,揉斷琴絃幾處醒?縱是真情千萬縷,子期不在有誰聽?

    古琴作為一種具有文人風骨的樂器,如影隨形,成為文人身份的一種表徵,寄寓了文人的凌風傲骨、超凡脫俗的處世心態。

    2.善棋者籌謀睿智

    無聲無息起硝煙,黑白參差雲雨顛。凝目搜囊巧謀略,全神貫注暗周旋。山窮水盡無舟舸,路轉峰迴別樣天。方寸之間人世夢,三思落子亦欣然。

    棋者,奕也。下棋者,藝也。博弈是東方文化生活的重經組成部分,它不但不同於一般的消遣遊戲,還影響和陶冶著人們的道德觀念、行為準則、審美趣味和思維方式。

    3.善書者至情至性

    無芳無草也飄香,石硯研飛墨染塘。筆走龍蛇盤九曲,鸞翔鳳翥舞三江。廬山峻嶺隱深處,人面桃花映滿牆。鐵畫銀鉤書萬古,春秋雅事一毫藏。

    書法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特有的藝術表現形式。書法使人怡情氣爽,陶冶人的情操,修身養性。正所謂“靜以修身 儉以養德”,書法正是修身養德的好形式、好渠道。

    4.善畫者至善至美

    雲雨山川素紙裝,曉風殘月入華章。一毫漫卷千秋韻,七彩融開幾度芳。山路松聲和澗響,雪溪閣畔畫船徉。誰人留得春常在,唯有丹青花永香。

    一支毛筆,一張宣紙,縱橫恣肆,寫意流暢。於生活之中發現美,融合自身思想繪於筆下,由上古神話至山水花鳥,一張紙下含萬千世界。

    5.善詩者韻至心聲

    推敲平仄著新篇,酷愛詩魂已近癲。朝賦別離悲又怨,暮吟相聚笑還憐。春花秋雨盡成韻,曉月寒霜皆入聯。偶得佳詞忘所以,唐風一攬不知年。

    孔子說“興於詩”,就是以詩歌來開發人性人心的根本。盡心盡情的精神,就是人心與人心的相通、人性與人性的照面。這成為中國文化的一個基石,也成為中國文化千年來的一個精神祈向。

    6.善酒者情逢知己

    淡淡馨香微透光,杏花村外送芬芳。別君執手情無限,會友斟杯醉亦狂。常伴騷人對月飲,又隨墨客繞詩徉。天涯萬里情歸路,唯我金樽最愛鄉。

    古代文人飲酒時追求的清雅意境,傳統文化把酒的文化運用到美妙和極致,百家詞曲、歌謠諺語、典故對聯等各種文化內涵,無不出神入化地蘊涵於酒令當中。

    7.善茶者陶冶情操

    枯枝葉底待欣陽,終是情開暗透芳。 日月精華葉底藏,靜心洗浴不張揚。悄融四海千河色,暗潤千年四季香。窗外閒風隨冷暖,壺中清友自芬芳。

    喝茶能靜心、靜神,有助於陶冶情操、去除雜念,這與提倡“清靜、恬澹”的東方哲學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的“內省修行” 思想。

    今人借鑑

    身處喧囂塵世,吾輩當效古人,少一些物慾橫流,多一些閒情雅緻。

    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快,要求人們不斷忙碌,而少去感受思考。人們整天所想的,就是怎樣做好工作,怎樣考出好成績,怎樣搞好和領導與同事的關係等。

    這些雅事可以幫助我們內省自修,在繁忙的生活中提供自我思考的時間,靜下心的審視自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歷史上有沒有花木蘭這個人?有何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