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黃河教練
-
2 # 腕力愛好者
乒乓球意識,是指運動員在乒乓球教學訓練和比賽中的一種具有明確目的性和方向性的自覺的心理活動。乒乓球意識的最顯著特點是它的能動性。正確的乒乓球意識,就是正確的指導思想。運動員有了好的意識,訓練的效率就高,整體競技能力提高得就快。也可以理解為乒乓球發球接發技巧的一個思路或觀點,以判斷意識為例,它只是要運動員想著判斷球,注意區別來球的不同特點。如有人打球時,不看對方打的是什麼球,一律地抽,結果失誤頻頻。這是缺乏判斷意識的典型表現。另一人懂得應該判斷對方來球,實踐中也在緊緊地盯著球,但由於對方發球質量高,結果接發球時還是“吃”了。這就不是判斷意識的問題,而是還未掌握好接發球的方法。研究乒乓球意識,應從意識內容和意識狀態兩方面來加以分析。
一般人都能打乒乓球,但卻不是誰都能打好。乒乓球運動有其自身的客觀規律。欲打好,則必須使自己的行為和心理符合乒乓球運動的客觀規律。為此,我們必須不斷地總結自己和他人的訓練和比賽經驗,不斷地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採用時代可能提供的先進思想和先進的科學技術方法、手段),不斷地探求乒乓球運動的規律,並用這些規律來指導自己的實踐。
沒有一名優秀的乒乓球運動員是不苦練的,但卻不是所有苦練者都能成為優秀運動員。乒乓球運動有其自身的規律,只有當人們的行動符合其規律時,才能獲得成功。探索規律,並用此來指導自己,這就是巧。所以,誰要想打好乒乓球,就必須苦練與巧練相結合。沒有巧練的苦練,是傻練,甚至在一定意義上可說是白練;沒有苦練做基礎的巧練,也稱不上是巧,因為它違反了訓練的最基本規律。
志向,是一種巨大的力量,它能使人產生堅強的意志和毅力,推動人們的實踐活動。志向總是同毅力相伴而行。一名運動員沒有堅定不移的志向,就不可能有堅強的意志和毅力,也就不可能實現自己的志向。
-
3 # 綠萌游泳教學
乒乓球作為世界上最複雜的競技體育專案一直深受人們的喜愛。很多乒乓球愛好者想方設法提高自己的技術水平,但一般都沒有很好的效果。實際上乒乓球技術水平的提高不光需要苦練基本功,還需要在鍛鍊和比賽中貫穿正確的思想意識,才能使自己的技術水平逐漸成熟、穩步提高。下面簡單介紹一下,業餘乒乓球選手應該掌握的6種乒乓球核心意識:
1、步伐是乒乓球靈魂的意識
所謂“三分靠手,七分靠走”,乒乓球比賽中的步伐才是靈魂核心。只有透過靈活的移動到位,才能使擊球更有質量。這往往是業餘乒乓球愛好者最容易忽視的核心意識。一定要養成先動腿、再動手意識習慣。
2、判斷球旋轉的意識
無論是發球、接發球,還是相持環節,都要養成判斷來球上下旋甚至左右側旋的意識習慣。不能想當然的出手,吃一百個豆不知道豆腥味。隨著你判斷的球越多,你判斷的就會越準。這樣在比賽中你才不會減少吃發球情況,面對特殊打法也能夠快速適應。
3、重心控制意識
一般來說手上沒有處理好來球,大多數原因是身體重心沒有控制好。透過控制身體重心來調整擊球點和發力時機,會使球的質量更高,穩定性更強,更容易製造弧線。
4、等球意識
無論是接發球,還是相持過程中在擊球前都要有等球的意識。即等球彈跳到適合的擊球位置再出手。在集中精力盯著來球的情況下能夠有充分的時間去回擊。所以一定不要看到球來了就倉促出手。等一等球,時間完全來得及,而且回球威脅更大。
5、發球變化意識
發球時一定要有變化意識,即長與短變化的結合,上旋與下旋的結合,快與慢的結合,左與右的結合。發球並不是越轉越好或者越快越好,而是要有迷惑性,讓對手判斷失誤的發球才是好球,其次是對手不好上手進攻的球。好的發球變化應該是圍繞發揮自己的技術特長,針對對手的弱點來綜合考慮。
6、連續進攻意識
比賽時千萬不能有“一板過”的思想,任何看起來能夠一招制敵的回合都要充分準備下一板擊球。只要球不落地,回合沒有結束,就不要有絲毫僥倖心理。
-
4 # 銅老虎o上海奧星體育o
乒乓球的意識,簡單來說就是乒乓運動員在訓練和比賽過程中的一種具有明確目的性和方向性的自覺的心理活動。它的特點就是具有能動性。它分為意識內容和意識狀態兩個方面。
第一方面:意識內容
1.科學意識:尊重科學
2.苦練和巧練相結合的意識
3.志向與目標的意識
4.預判斷的意識
5.盯球的意識
6.移步的意識
7.追尋合理擊球點位置的意識
8.打磨結合的擊球意識
9.擊球后身體還原意識
10.擊球動作的時空意識
11,運動過程中動作固定與變化的辯證意識。
12,戰術意識
13,戰略意識
14.落點意識
15.旋轉意識
第二部分 意識狀態
也就是運動員頭腦的清醒程度。
——————————
乒乓球的意識內容和意識狀態兩方面加在一起,才能夠稱為 乒乓球的意識。
這些是在體院上學時,老師的講課內容。現在又重新總結學習一遍。哈哈
-
5 # AI麥迪
1:乒乓球意識理解為乒乓球發球接發技巧的一個思路或觀點,以判斷意識為例,它只是要運動員想著判斷球,注意區別來球的不同特點。如有人打球時,不看對方打的是什麼球,一律地抽,結果失誤頻頻。
這是缺乏判斷意識的典型表現。另一人懂得應該判斷對方來球,實踐中也在緊緊地盯著球,但由於對方發球質量高,結果接發球時還是“吃”了。這就不是判斷意識的問題,而是還未掌握好接發球的方法。研究乒乓球意識,應從意識內容和意識狀態兩方面來加以分析。
2:乒乓球意識,就是永不言敗的王者精神。無論失敗了多少次,我們都會堅強地站起,挑戰風雨。
-
6 # 喜歡功勳球員
興趣是最大的愛好,愛好是最大的心願,心願是最大的意識。興趣是乒乓球的源泉;愛好是乒乓球的動力;心願是乒乓球的拼搏;意識是乒乓球的生命
-
7 # 範文傑86464137
乒乓球意識太大了 對節奏把控的意識 對來球預判的意識 提前步法的意識進攻意識 防守意識過度意識 分析對手 總結自己的意識
-
8 # 狂魔話乒乓
乒乓球的意識分為很多種,在比賽中擁有良好的意識才能把乒乓球打得更好,這是非常淺顯的一個道理。下面我先說乒乓球應該具備哪些意識。
步伐意識
這個步伐意識是乒乓球中非常重要的,乒乓球的步伐是靈魂所在,沒有良好的步伐是不可能打到球的,就算打到要麼是球剛剛好送到你手上,要麼由於步伐不到位打不出高質量的球,必須得清晰知道什麼球用單步,什麼球用碎步,並步,交叉步,側身步等,只有具有這些步伐意識,並且在實戰中能夠靈活運用步伐才算是掌握了。
力量控制意識
比賽中的球千變萬化,我們應該掌控賽場根據球的變化而變化,對於一些該發力的球果斷髮力,有些不能發力的球就先選擇過渡,切忌盲目發力。對於下旋球,出臺或者半出臺我們可以拉高吊,先穩住上臺,再尋求機會進攻,對於不出臺的下旋球,我們可以擺短或者劈長,這些技術都是對力量的把控。對於上旋球,我們切忌發大力進攻,因為上旋球會比較拱,發大力進攻很容易導致球飛出界,應該借力為主。
板型調節意識
板型的調節應該是根據不同來球的旋轉來變化,來球的下旋旋轉比較強的時候,板型應該平一些,來球下旋不是很強的時候,板型應該立一些,來球為上旋的時候,我們應該適當壓一下球拍,這樣才能保證球的弧線不會太高,球才不至於飛出界。
盯球引拍意識
盯球引拍這是擊球時必須具備的意識,沒有這個意識靠感覺打球必然會打不準。雖然很多球友都知道需要盯球引拍,但是就是沒養成這個意識。我們盯球和引拍是同時完成的,如果盯球和引拍分離,那麼這個意識就等於沒有掌握,只有一邊盯球一邊引拍才是正確的做法。
以上三個意識都是比較重要的,另外打乒乓球還有其他50多個意識,我們應該先去分析自己比賽中缺乏哪些意識,然後再帶著這些意識去訓練才能有進步。
-
9 # 馬到成功41078286
談及乒乓球意識多多,簡要總結主要有:判斷來球方向的意識,迎前打球的意識,腳步提前移動的意識,動作還原的意識,進攻的意識,防守的意識,旋轉的意識,線路變化的意識,戰術變化的意識,長吊短打的意識,打空當的意識,接發球的意識等等。
-
10 # 沃德乒乓球體育愛好者
意識分兩種,一種是天生了另一種是後天培養的,雖然我們說人人平等,但是在固定專案上,就會有人有更好的天賦,這也是為什麼會出現大家都是職業選手、國家隊選手,甚至都是核心主力層,但是世界冠軍或者大滿貫就只有那麼幾個人了!這種情況不僅僅侷限在乒乓球,適合所有領域!
然後再說沒有良好意識一輩子打不好球這個問題
首先看你對自己的期待和目標是什麼,這裡分為職業和非職業
走職業路線,那肯定是在沒有練球之前你的先天天賦越高越好了,這一點毋庸置疑,這個“天賦”決定了你以後成長的高度,這一點國乒老指導吳敬平也曾經提到過,吳敬平認為一個運動員只能打到自己天賦內最好的水平,想要突破天賦非常難!當然世事無絕對,只是成功已經非常艱難,如果你先天就不是很足,那就回更加艱難、難上加難!
走非職業路線,這個嘛就好說多了,無論是想要強身健體還是純粹娛樂愛好以及社交目的等等反正不是指著乒乓球吃飯的,其實沒所謂啊,只要你稍微花些時間和金錢在上面,打什麼成績不好說,但是打個中規中矩(有板有眼)、鍛鍊身體、娛樂交友還是不成問題的!
再回到你的問題“沒有良好意識就打不好乒乓球”,這個重點在於“好”什麼叫好這要看標準,你是在拿職業選手來要求自己還是在拿業餘的心態或者說乾脆奔著世界冠軍去的?只要你不是奔著世界冠軍去打,即便是沒有所謂的“良好意識”那也是可以實現的。
-
11 # 九維象棋
第一呢,乒乓球意識好的人,能夠快速,準確的判斷球的旋轉力度和落點位置,提前做好準備,預判好位置,準確的回擊來球!
第二,乒乓球意識好的人能夠更準確的判斷比賽的程序和節奏,預判對手下一步的策略!這個非常重要,因為,打乒乓球的心態特別重要,要在激烈短暫的時間裡做出判斷,就需要有非常好的意識!
第三,乒乓球意識的高低,能夠對自己的乒乓球技術的提高,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良好的乒乓球意識,能夠幫我們事半功倍的提升技術水平!
-
12 # 小鵬帶你看乒乓
如果說努力和正確的指導決定你乒乓球的技術有多紮實,那麼意識就決定你乒乓球水平的高度。意識是對乒乓球整體的認知。包括對乒乓球力量和旋轉的理解,包括對各種情況的預判及處理,這都可以說為乒乓球的意識。乒乓球比賽本身就是一場博弈,見招拆招這個成語再合適不過了,乒乓球賽場即是技術的博弈也是心理的博弈,有良好的意識就決定你對對方心理和技戰術都瞭解透徹,佔據主動,更容易贏得比賽。想反意識不好,只有基本技術,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不會隨機應變,打球很死板不夠靈活,很難得到提高和進步。這就是意識重要性。
-
13 # KawhiLbin
乒乓球意識,是指運動員在乒乓球教學訓練和比賽中的一種具有明確目的性和方向性的自覺的心理活動。乒乓球意識的最顯著特點是它的能動性。正確的乒乓球意識,就是正確的指導思想。運動員有了好的意識,訓練的效率就高,整體競技能力提高得就快。
-
14 # 捌零碼農
1、科學意識
一般人都能打乒乓球,但卻不是誰都能打好。乒乓球運動有其自身的客觀規律。欲打好,則必須使自己的行為和心理符合乒乓球運動的客觀規律。為此,我們必須不斷地總結自己和他人的訓練和比賽經驗,不斷地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採用時代可能提供的先進思想和先進的科學技術方法、手段),不斷地探求乒乓球運動的規律,並用這些規律來指導自己的實踐。
2、苦練巧練
沒有一名優秀的乒乓球運動員是不苦練的,但卻不是所有苦練者都能成為優秀運動員。乒乓球運動有其自身的規律,只有當人們的行動符合其規律時,才能獲得成功。探索規律,並用此來指導自己,這就是巧。所以,誰要想打好乒乓球,就必須苦練與巧練相結合。沒有巧練的苦練,是傻練,甚至在一定意義上可說是白練;沒有苦練做基礎的巧練,也稱不上是巧,因為它違反了訓練的最基本規律。
3、立志意識
志向,是一種巨大的力量,它能使人產生堅強的意志和毅力,推動人們的實踐活動。志向總是同毅力相伴而行。一名運動員沒有堅定不移的志向,就不可能有堅強的意志和毅力,也就不可能實現自己的志向。少兒學打乒乓球,一般多從興趣開始,而教練員則應隨其進步不斷地培養他們立志的意識。否則,就會如同古人所云:“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
4、判斷意識
對付不同的來球,應用不同的打法。若想打好球,首先應對來球作出及時、準確的判斷。這是正確還擊來球的前提。
5、盯球意識
盯球,是正確判斷的基礎。不少人對來球判斷不及時或錯誤,都是因為盯球不夠。運動員每打完一板球后,都應隨球密切注視對方擊球的動作(尤其是擊球瞬間的動作),並緊盯對方擊出球的弧線。
6、移步意識
對方來球落點和節奏不定,為確保在最佳的位置和時間擊球,或最大限度地發揮個人的特長技術(如反手位用側身攻),必須移步擊球。應明確,打乒乓球絕不是單純的手法問題,隨技術水平的提高,腳步移動的重要性將越來越明顯、它是爭取主動、搶先進攻的有力保證。
7、合理擊球
所謂的擊球點位置,即擊球點與身體的相對位置。各種技術動作,都有一個最適宜的擊球位置。它雖有個一般的規律,但因人而宜十分重要。所以,運動員在打球的實踐中必須不斷地琢磨與研究自己擊球時最適宜的位置……
8、打摩結合
打乒乓球有兩個最基本的力,一個是撞擊球的力,簡稱為打;另一個是摩擦球之力,簡稱為摩。除近網大高球,可以用單純的打外,打其它的球,都必須是打與摩的結合。
9、還原意識
每打完一板球后,應迅速調整重心,將身體儘量還原至接近準備姿勢,以為還擊下一板球做好準備。有些人因缺乏此意識,打完一板球后,身體重心、手臂和球拍較長時間地停留在結束動作上,待對方將球還擊過來,往往有來不及的感覺。 體會擊球動作的意識。每打一板球,都要對整個擊球動作有清晰的肌肉感覺和表象,尤其是拍觸球瞬間的發力情況應該清清楚楚。打丟一板球,應立刻回憶動作,哪兒錯了?怎樣才算正確?隨著技術水平的提高,動腦筋還應越來越細。如攻球出界了,出界多少?剛才的擊球動作為什麼把球打出界這麼遠?有了這種意識,練技術才會有收穫。否則,一點體會沒有,技術怎麼能進步? 掌握擊球動作實質的意識。研究技術動作,要注意它的外形,但尤為重要的是應分析擊球動作的實質。擺速快、能發力、打摩結合好、命中率高、適應來球的範圍廣(即能依打不同來球的要求相應調整動作),這樣的動作,就是好動作。
10、時空意識
分析技術動作,應從兩方面入手。一是時間節奏方面,如快帶弧圈,上升期擊球;攻打弧圈球,上升後期擊球;拉下旋球,下降期擊球。二是空間位置(或幾何圖形的變化)。如揮拍路線、拍形、用力方法等。在時間節奏上,還要特別講究從引拍到向前揮拍擊球這段時間與來球的節奏合拍,這樣才能打出又快又狠的球來。即在自己發力的同時,又充分借用了對方來球之力。研究與掌握這個節奏非常重要。 動作不斷分化的意識。在技術訓練中,應不斷將對方的來球總結分類,並明確回擊每一類來球的方法和注意事項。不少運動員樂於打順手球,來球突變,失誤一球,甚為不快。其實,這時應好好想想,此球與順手球有什麼不同,長了、短了?旋轉強了?還是節奏變了?弄清楚此球特點,繼而明確打此類球的方法。這樣不斷將對方來球區分、歸類,並明確打每一類球的不同方法,就可以使自己的技術越來越精細,水平亦越來越高。
11、辯證意識
來球變了,打球動作應隨之而變;但打同類球的動作,則是越固定越好。掌握與提高技術的整個過程是,對來球的區分越來越細,相應打球的動作也越分化越細;但打同類球的動作,又越來越固定。這“固定”與“變化”的統一,就促進了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
12、戰術意識
實踐中有兩層含義。一是注意研究在比賽中運用戰術的方法。因為只有合理地運用戰術,才能使技術充分發揮。二是在訓練中應帶著戰術意識練技術。拿最簡單的右方斜線對攻作例。有人在練習右斜對攻時,能把比賽中的打大角和攻追身的戰術聯絡起來,有意打大角度或時而打對方中路一板。另一人只是一味地盲目攻斜線。很明顯,前者帶著戰術
回覆列表
沒有良好的意識,這輩子都打不好乒乓球,這不是危言聳聽的。不管是訓練還是比賽,沒有意識的進行,看著比較讓人揪心。訓練中表現為:不夠積極主動、擊球沒有感覺、一個動作反反覆覆的犯同樣的錯誤、失去對乒乓球的興趣等等;而在比賽中表現更為突出:毫無戰略戰術可言、比賽消極、一副睡不醒的樣子、球輸了都不知道怎麼輸的。由此可見,意識對於業餘球迷而言是提高技術的首要學習目標,而對於立志要從事專業訓練的青少年,意識,則是他們通往成功的基石!因乒乓球的意識非常重要,我們將用一個月的多篇文章來對乒乓球的意識進行連載,敬請關注!
一:什麼是乒乓球的意識?
在金庸的小說中我們看到那些世外高人不光有招招制敵的外功,還有奪命而無形的內功。運用到乒乓球中,其實可以把外功視為我們看到的擊球動作,而內功則可以視為我們看不到意識,意識是“軟”實力,是由我們主觀的思想而支配我們肢體動作的心裡活動,有意識和無意識說得更通俗一點就是:有意識具有主動性,而無意識則為被動性。
二:正確的意識是如何形成的?
在乒乓球友中我們經常聽到:肌肉記憶,對於乒乓球愛好者和運動員而言如果每一次的擊球動作都富有目的性,帶有意識去擊球,經過常年累月在思想的支配下進行重複的動作,很容易產生肌肉記憶!要達到正確的意識形成,首先要有自己的思路和想法,帶著想法去訓練和比賽才能找到感覺,感覺多了就自然能夠控制自己的動作,多次如此反覆也就形成了自己的意識和肌肉記憶
三:意識和技術有哪些區別?
意識是指導思想,是指我們的思路和想法,而技術就是在我們的意識下完成的一系列技術動作和戰術執行。在這裡我們舉個意識與技術區別的例子,例如盯球意識:盯球是我們判斷來球的基礎,判斷錯誤和不及時都是因為盯球意識不強,我們打球時要緊盯著對方出球的線路和旋轉,對於不同旋轉的來球進行相應的調整回擊,這個就是盯球意識,至於這麼判斷怎麼調整動作回擊那是技術的問題,不屬於意識的範疇了。業餘球迷缺乏盯球意識的具體表現是,不管是對方過來的什麼球愣頭愣腦的去打,結果失誤連連。這個是典型的沒有盯球意識去打球的表現,而有的人在實戰中高度精神集中緊盯著對方的來球,結果還是失誤或者吃發球,這個就不是盯球意識問題,而是他還沒有掌握擊球要領的技術。
四:乒乓球的意識有哪些?
乒乓球的意識多達幾十個,在往後幾期的《乒乓球意識連載》中將會詳細的一一列舉和剖析,幫助球迷樹立帶著意識去訓練,帶著意識去比賽,不光讓大家成為技術者,而且會成為思想者。
乒乓球的意識:
1,判斷意識,2,盯球意識,3,移動意識,4,打摩結合意識,5,體會擊球動作意識,6,調節意識,7,力量調節意識,8,拍形調節意識,9,引拍調節意識,10,手指調節意識,11,發力方向調節意識,12,戰略意識,13,戰術意識,14,搶攻意識,15,搶先發力意識,16,還原意識,17,連續進攻意識,18,弧線意識,19,落點意識,20,旋轉意識,21,速度意識,22,力量意識,23,變化意識,24,記球意識,25,算球意識,26,攻防轉換意識,27,護臺意識,28,打法風格意識,29,表現意識,30,分析研究對手意識,31,用身體打球意識,32,尋找個人擊球點意識,33,兇穩結合意識,34,擊球空間意識,35,自我暗示意識,36,節奏意識,37,重視理論的意識,38,線路意識,39,快速進入狀態意識,40,站位意識,41,科學訓練意識,42,創新意識,43,練得分手段意識,44,苦練巧練意識,45,動作定型與變化意識,46,控制意識,47,防守意識,48,拍頭意識,49,打球合理性意識,50,比賽總結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