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洪通
-
2 # 西樓美月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道德經》第8章
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這裡實際說的是做人的方法,即做人應如水,水滋潤萬物,但從不與萬物爭高下,這樣的品格才最接近道。
達到上善若水的境界,需要滿足三個條件:
1 利萬物;2 不爭;3 處眾人之所惡
利萬物為有本事,不爭為不貪功,處眾人之所惡為不好名。
一個人有本事、不貪功、不好名,才能說是達到了上善若水的境界。
不論是在公司還是在體制裡工作的人,想想身邊的好領導,他們是不是或多或少都有這些特點呢?
但是,古往今來達到這種境界的大人物又有幾個呢?
上善若水四個字濃縮了中華傳統美德。 最早接觸上善若水,只是感覺這四個字很唯美。單單四個字可以在你腦海中營造一副唯美的山水畫,山腳下有一座崖,崖對面有一條河,河邊有一個長髮古裝的美女在舀水,水底沉著幾尾魚,默默個注視著美女。耳邊不禁響起了那首熟悉的歌《在水一方》
綠草蒼蒼,白霧茫茫, 有位佳人,在水一方。綠草萋萋,白霧迷離,有位佳人,靠水而居。
我願逆流而上,依偎在她身旁。無奈前有險灘,道路又遠又長。
我願順流而下,找尋她的方向。卻見依稀彷彿,她在水的中央。
我願逆流而上,與她輕言細語。無奈前有險灘,道路曲折無已。
我願順流而下,找尋她的足跡。卻見彷彿依稀,她在水中佇立。
綠草蒼蒼,白霧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唯美的畫境,如夢如幻猶如神鵰俠侶裡面的小龍女。非要具體化的話就是小龍女的扮演者劉亦菲亦或就如最近短影片熱播《李子柒》。
萬里桃花一點紅
上善若水,是中華美德的一種濃縮。寄語人們對水的感激,也是對道德的最高評價。上善若水出自《道德經》第八章。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 動,善時。 夫唯不爭,故無憂。 人無常在,心無常寬,上善若水,在乎人道之心境,即,心如止水。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處於眾人所不注意的地方或者細微的地方,所以是最接近道的。水,無色無味,在方而法方,在圓而法圓,無所滯,它以百態存於自然界,於自然無所違也。
上善若水是一種心境,我們都知道,水在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中,都是極為重要而活躍的因素.山清水秀,鳥語花香,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是人類追求嚮往的美境,也是人類勞動創造和精心愛護的碩果.水在不停地運動,在人體裡,在農田,在工廠,使世界充滿生機和活力,汙物被水流帶走,稀釋了,化解了,又被大自然淨化了.當我們徜徉在大自然的懷抱的時候,其實我們所面對的全部是水給我們的力量.我們那山木禾水的生活,水給了我們無私的奉獻,是大愛卻不爭。上善若水也告訴我們,要懂得的感恩水,也要做到心如止水。,更要做到像水一樣的大愛。
耳邊又悠悠的響起《在水一方》。歌聲反應了人們的美好訴求,雖然歌詞寫美女,但是也寫到了美女如水一樣美麗。由瓊瑤填詞,林家慶譜曲,這首歌是瓊瑤1975年時為她的電影《在水一方》譜寫的同名主題歌,由高凌風、江蕾原唱。1980年,鄧麗君翻唱了這首歌並將其收錄於同名專輯《在水一方》中,從此,《在水一方》紅透了大江南北。
不得不佩服中華文化,佩服中華的漢字,簡短四個字,濃縮了中華美德以及中華文化。宣揚了水的好處,教導中華人做人的道德,也勾畫了一副唯美的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