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投資道道
-
2 # 基金改變人生
一是看基金經理從業年限,最好5-7年以上,經歷過中國股市完整的一輪牛熊市。因為很多年輕基金經理只經歷過好的市場,熊市來了沒有風控能力。二是看他過往長期業績,短期排名沒有參考價值,通常某一年業績排名前幾的第二年業績很差。長期年化複合收益率15%以上的就是好基金經理。三是風格是否會漂移,不能今年玩價值,明年追成長。要有擅長的風格從這個市場穩定賺錢。滿足這三點不會踩雷。
-
3 # 石太歲
在中國,不是所有基金都可以百分百賺錢,許多基金非但不能讓你賺錢,甚至還讓你虧錢。
那麼我們作為投資者,該如何選擇優秀的基金呢?
1、弄清該基金的品種。簡單有效的方法是看投資標的,即該基金是投資股票(股票型基金)、投資債券(債券型基金)、還是投資股票與債券(平衡型基金),抑或是貨幣市場基金。以上幾個型別的基金預期報酬與風險從高到低依序是股票型、平衡型、債券型、貨幣市場基金。
2、基金經理的操盤資歷、選股哲學、穩定性都會影響基金的績效。建議先到各基金公司網站上去查詢該基金經理人的基本資料與資歷,多瞭解一下基金經理的風格和過往業績。
3、看懂風險係數。風險係數是評估基金風險的指標,通常是以“標準差”、“貝塔係數”與“夏普指數”三項來表示。
4、弄清基金表現走勢贏過大盤的意義。“基金與大盤走勢比較圖”的意義,在於讓投資人檢視該基金的長期績效是否打敗大盤。所以,此圖應該是以成立日為基準的完整圖表。如果該基金的高低點都比大盤波動來得劇烈,則表示該基金的波動比大盤大,風險也相對較大。
我覺得基金挑選主要分三個層次:初級:主要根據基金業績、基金公司知名度、基金經理過往業績等。這個層級主要犯的錯誤是容易追漲短期業績好的基金,認為選出好的基金經理就可以獲得超額回報。我們平時在某一天看到某個基金短期業績、中期業績非常好,長期業績也不錯,就以為該基金非常好,其實這個是容易被套牢的。一個基金如果短期業績非常好,會對中期和長期業績產生較為明顯的拉昇作用,所以就會讓一隻基金“看上去很美”。再差的基金可能某段時間也會表現較為優異,所以短期業績很突出的基金要慎重,短期業績其實不靠譜,其實過往2年、3年、5年的走勢更具有參考意義,當然短期業績也要兼顧考慮。其實評估業績一個更重要的方法是分年來看,比如一直基金如果成立於2007年底,那麼你可以看看該基金2008到2011年每年同類基金業績排名,也就是細看一下他在牛市、熊市環境中是否都可以排在同類基金的前列。如果一個基金連續幾年在牛市、熊市中都能名列同類基金前三分之一,這個基金長期下來的業績肯定是比較優異的。 所以,一般來說不要買關注度過高的基金。
中級:基金沒有絕對的好壞,不同風險偏好、投資風格的投資者可以各取所需,在不同的經濟和市場環境下,動態調整風險程度不同的基金資產和基金品種。比如極端保守投資者,可以考慮貨幣基金、分級基金固定收益份額。對股市有一定了解、善於判斷大盤走勢但不善於選股的投資者,可以波段操作指數基金、分級指數基金高風險份額等。 上證50指數過去四年幾乎是最糟糕的指數,但是目前可能就是一個很不錯的指數,因為現在的50指數安全邊際已經非常高,理性的投資者不會簡單根據業績來選擇基金。所以中級水平的基金投資,應該是對市場有一定判斷能力,可以在不同的市場環境下選擇合適的基金型別及具體的基金品種,可以根據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配置合適的風險類基金資產比例。簡言之,基金的挑選是動態的,除了看業績,更關注基金的型別、基金經理的操作風格。
高階:這個階段的投資者,已經會具體檢視基金的具體資產配置,看看該基金的目前倉位,對基金的具體重倉股未來走勢進行分析。所以這個階段需要投資者對個股、板塊走勢具備較好的判斷力。如果一直基金的行業配置、重倉股票不是自己看好的,那麼這個基金就不會入選自己的資產配置池。當然,能達到這個層級的投資者往往是非常有主見的,可能更願意構建自己的股票投資組合而不去選擇基金投資了。所以這個層級的基金投資者是少之又少的。
落後基金的潛力其實比較難以判斷。指數型的比較好判斷,指數基金透明度高,倉位高,如果我們可以判斷現階段是市場底部,那麼該基金即使過往業績非常差,該基金未來的潛力也會很大,比如上面提到的上證50,或者滬深300這樣過往業績很差的基金,未來潛能反而會比較大。 主動型的基金就比較難以判斷了,需要比較深的功力,需要具備基金重倉的個股的判斷力。簡單點,可以看看該基金的倉位、及重倉的行業,如果認為目前市場是底部區域,那麼倉位高的且重倉的行業是具備較高預期收益的,那麼該基金未來就可能成為一匹黑馬。另外一個方法就是看看該基金經理過往管理的基金的業績,如果業績普遍較差,那有可能就是扶不起的阿斗了。
回覆列表
1.看五年,起碼三年的業績曲線,年複利是多少?
2.看最大回撤。
3.看與大盤指數同比的業績曲線。
4.最好能看到持倉(個股與板塊)是否很集中,很集中的話,有賭博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