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直男A
-
2 # 三羊解說
1、知名度PK
兵仙韓信:關於他的典故有非常多,例如 :胯下之辱,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四面楚歌,國士無雙,一飯千金 ……
殺神白起: 人們最熟知的歷史典故:坑殺趙國四十萬降卒
總結: 韓信的知名度更高
2、功績PK
韓信:漢初三傑,(暗度陳倉)定三秦,破代,攻趙,降燕,伐齊,擊敗項羽,功高震主,絞死於未央宮
白起:前293年,滅韓魏聯軍24萬,一戰成名。 前280年,伐楚,楚國割地求和。 前260年,長平之戰,重挫趙國,賜死杜郵。
總結:韓信為促進民族統一立下了卓越功勳,他的成就更高
白起:
白起生年不詳,沒有人知道他的由來,就像是石頭蹦出來一樣,而透過查閱史料,知道白氏乃是秦人老氏族,然而到了白起時,已經淪為平民階級,也就是說,白起其實是個“泥腿子”的可能性極大。
在秦昭王時,秦國國力經過秦孝公、秦秦惠文王、秦武王三代秦王對法家軍國改革的堅持,已經積累了強大的國力和國民凝聚力。秦國國君雄心勃勃,意欲東出以圖天下,以軍功爵賞天下勇士,白起趁勢脫穎而出,從此打開了職業生涯厚重的一頁。
白起這個人很有才,懂士兵,知兵陣,精戰略,戰術方面也相當狠辣,不打則已,要打就一定會把敵人打報廢。平生大小70餘戰,沒有敗績。伊闕之戰殲滅韓魏24萬聯軍,徹底掃平秦軍東進之路。大破楚軍,攻入郢都,迫使楚國遷都,楚國從此一蹶不振。長平一戰一舉殲滅趙軍45萬人,開創了中國歷史上最早、規模最大的包圍殲敵戰先例,奠定了自己被後世尊為一代名將的基礎。
但是相對於他平淡的出生來歷來說,他的死卻很有傳奇性。
秦國發兵攻打趙國邯鄲。正趕上白起有病,不能走動。秦軍慘敗。
白起病好了,對秦昭襄王說:邯鄲非常難攻;諸侯怨秦已久。不能發兵攻打趙國。秦昭襄王改派王齕進攻邯鄲。秦軍傷亡慘重。
3個月之中,秦軍戰敗訊息連續從邯鄲傳來,秦昭襄王將怒火發到白起身上。秦昭王命令白起即刻動身到邯鄲指揮戰鬥。
白起帶病出發,走到杜郵,接到秦昭王派人送來的利劍,命其自殺。
公元前257年11月,白起自責用欺騙手段活埋趙軍40萬,然後舉起秦昭王送來的利劍自刎而死。
黃道周評價白起:秦將白起,戰功濟濟,拔城如山,殺人如水,至於長平,殘猶莫比,四十萬人,一夕坑盡,應侯受知,武安失意,及敗請之,堅臥不起,士卒先遷,杜郵受死,雖君寡恩,實天報理。
韓信:
和白起一樣,儘管整天拿著破劍遊走於市井之中,自稱貴族後裔的韓信,其實在早期,就是個寄生蟲。
幹啥啥不行,整天在街上游蕩,混白吃,在當時人眼中,韓信就是個啥本事都沒有,混吃等死的廢物,又不會種田種地,好幾次因為沒有了別人的接濟,差點活活餓死。
就連給他飯吃的在河邊洗衣服的大娘,聽到韓信說,要報答她的話,都給了他白眼,認為這個年輕人滿嘴謊話。
後來投靠叔嬸,繼續混吃混喝,在這期間沒少被奚落,直到項羽招兵買馬,韓信的命運終於有了轉機。
終於在項羽部下擔當了一名小軍官,在事後諸葛亮的角度來看,以韓信的才能的確是屈才了,但是在我看來,當時的韓信能當上小軍官已經算是運氣炸裂了。一個名不經傳的小人物,整天混吃等死的混混,突然得到了一個小軍官的角色,這不算是一步昇天嗎?
至於後來在劉邦陣營中發揮出色,成為一代軍神,極有可能是在項羽擔任低階士官後,積累經驗慢慢成長的,真是可憐的項羽!
韓信轉投劉邦之後,經蕭何保為大將。韓信先破楚軍於京、索之間,平定魏豹;背水一戰擊敗趙國; 派人降服了燕國。
跟白起的情況完全不一樣,他幫助劉邦一掃天下的時候劉邦是處於劣勢的,明修棧道暗度陳倉衝出關中之時與他對戰的是秦國最後的名將章邯,韓信卻能在章邯完全沒有預料到的情況下出其不意將其擊敗。平定魏王豹的時候又把這個套路重耍了一遍,魏王豹在懵逼的狀態下就做了韓信的俘虜,後人將這個行動叫做臨晉設疑、木罌渡軍。
背水一戰、拔幟易幟中更是以自己的三萬新兵對陣趙國的二十萬軍隊並最終大勝。沈沙決水、半渡而擊斬殺了身經百戰的楚將龍且並俘獲了大量的楚軍,最後的十面埋伏、四面楚歌則徹底逼死了霸王項羽。所以說韓信用兵不按常理出牌,他更加善於用奇謀欺騙對手,使敵人自己跳進他早已設好的坑裡。“水無常勢,兵無常形。”這句話在韓信身上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而且他對人心理世界的窺探更是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士兵的求生欲,對手的求勝欲他都能拿捏的相當準確。
總結:
綜上所述白起更適合攻堅、野戰和大兵團作戰,而韓信則更善於巧戰,畢竟他們不是一個年代的人不好說誰強誰弱,也許我們可以試著想象一下如果韓信有著和白起一樣的兵力條件他會不會打的比白起更加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