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白字太白
-
2 # 晗笑流年
不是黑,我也不知道他是誰。他應該是一個娛樂圈的人。我想會有人說他是因為受不了娛樂圈的流言蜚語吧。但我想說,抑鬱症,這是一個在社會上正在慢慢擴大的一個群體。很多人因為受不了壓力,或者本身的自帶的問題而患有抑鬱症。娛樂圈確實流言蜚語比較多,但是這是一個很難改變的問題,但更多的是我希望你們能夠注意到抑鬱症這個群體,中國患有抑鬱症的人正慢慢增多但中國關於這一方面的事情還並不完善。國外心理醫生已經是一個很普遍的存在,但是在中國很少。一些意識到自己患有抑鬱症的人並不能得到很好的治療。所以才會釀出如此多的悲劇。所以我希望你們能善待他人,善待自己努力去改變這一切!而且娛樂圈流言蜚語那麼多,最主要噴子們的髒話太難聽了,所以我希望我們能夠在網路上做到最重要的最低底線,最原則的一點:不說髒話!!!
-
3 # 鹹魚帶你看
他是一個特別的攝影師,又是一個被抑鬱症帶走的“可愛”的人!
很多人也許對任航不太瞭解,他是中國現存唯一 一個人體攝影拍的像樣的攝影師。他的作品都是cult味道十足的膠片,透露著一股哥特陰森。可惜他很多跟性有關的作品大多數人還是無法欣賞,大概人對美的理解就是這麼霸道和專斷的。
人們將任航稱為軟色情寫真攝影師。軟色情一詞來自英文softcore pornography,有人也將其稱為軟調色情。和人們平常所說的色情不同的是,軟色情不包含過激的重口味畫面,但在作品中仍然出現裸露的部分。
據說某一天,任航的微博說他的新年願望是,去死。這是一條很嚴肅的微博,不帶有一點戲劇性。看他拍的照片,就像是有一種世界末日快來臨的那種壓抑感,但因為他特立獨行,他有勇氣做那些許多人渴望但不敢的事情,讓很多人喜歡上了他。
他的作品關於身體,是另一個世界。也許任航拍裸體,就是要用私密來反私密吧,他的照片詩歌都是來源於內心世界的寫照。希望對他是個解脫。如果沒有人懂你,希望你到了那邊,沒有痛苦,只有安寧。願天堂沒有痛苦,也請多關愛身邊抑鬱症朋友吧,不要讓悲劇再次發生。
抑鬱症患者需要我們的關愛,希望早日又能夠治癒抑鬱症的良藥,我們雖然看不懂他們的世界,但請不要歧視他們,他們也是我們的同伴!!
-
4 # 雨落薛然夢
攝影師任航,其作品遍及20多個國家。出生於長春,居住於北京,於2017年2月24日從28樓墜樓自殺。
“想被我拍,可以全裸的人,都可以傳送你的名字、照片、電話和所在城市,到我的郵箱”。
開啟任航的微博,被置頂的是上述“招聘”資訊:這位被稱為軟色情寫真的攝影師,雖然拍的是人的身體,想要表達的卻是人的一種狀態和情感,所以他很看重交流的過程。
他所有的作品,由於反應出來的尺度較大,其作品備受爭議。他表示,我沒什麼自我介紹,照片就是我的生活,沒什麼可說的。
“雙生人”
“我們一直在迷路,彷彿這世界,沒有我們的容身之處”。
從這一段微博自述中,不難看出任航的內心深處跟他的作品一樣,住著兩個不同的人。
我看了些他攝影的一些相關作品,從作品上總是滲透著並不和諧,透出陰冷氣息:被魚遮住臉的人,被窗簾擋住頭的人,被草束縛住的人,倒扣在水裡的人,裸露的身體,交疊的身體,扭曲的身體,奇怪的姿勢,以及冷漠的表情。
人格分析:一邊是以第一人稱記錄十年抑鬱症的心路歷程,另一邊他又待人隨和、愛開玩笑。“任航的作品裡常出現‘雙生人’,或許他自己的身體裡也住著兩個人,一個兀自美好,一個玩命想逃。
我想說的是,無論任航也好,喬任梁也罷,其實我們每個人活在這世界上都有諸多不如意,抑鬱症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自己給自己常常設限於遙不可及,從而讓自己的內心越發偏離生活的正常軌跡,無法讓自己內心平靜下來走出常態。
其實身患抑鬱症的人,大多內心都處於長期的孤單中,就像一個圓點脫離了座標系。
這讓我想起毛姆《月亮和六便士》裡有段話:
“我們每個人生在世界上都是孤獨的。每個人都被 囚禁在一座鐵塔裡,只能靠一些符號同別人傳達自己的思想;而這些符號並沒有共同的價值,因此它們的意義是模糊的、不確定的”。
好好活著,即使困惑、潦倒,因為活著才有希望。
-
5 # 新世紀有料
任航,中國男足隊員,效力於河北華夏幸福足球俱樂部,這次男足廣州集訓,任航進入了大名單,但是兩場熱身賽,任航都沒有登場,不知道里皮的用意!
回覆列表
很多默默無聞的人,在因故離世之後反而出名了。
喬任梁是一個,任航也是。
微博真是個神奇的地方,只要有什麼奇葩軼事,自然會有人把你送上熱搜,並附帶一大波不知名的甲乙丙丁對你評頭論足。
昨晚十二點多結束工作之後,習慣開啟微博,看到了這個名字——任航。不在熟悉明星或紅人的名單,好奇心使然,點進了他的主頁。
你看,社交平臺就是這麼神奇,他可以讓你像個小偷一樣,自由來去,無聲無息。
因為,在他所有的微博裡,可以清晰而見的標籤無非就兩個字:攝影、詩人。
而第一條置頂的訊息,卻讓我有些震驚。
沒有過多語言的修飾,就是約拍,而且是全裸為主,先入為主的想法是,不會又是什麼變態的攝影師吧,但一頁頁的往下看,才發現這個人不簡單。
不簡單之一,是他的攝影風格。
所有的照片裡的人物,都充滿了一種說不出的詭異和衝突。而且,他不怯於談性,並且大多數的照片都是以此作為藍本。商業片上,情緒還比較收斂一些,畢竟客戶是上帝。
對攝影、藝術領域不算太懂的門外漢一個,但在這些張牙舞爪的照片背後,多多少少可以看出作者的狀態。
微博上大肆渲染說他因為抑鬱自殺了,回過頭看這些照片的人,多多少少能夠看出他的掙扎、痛苦和吶喊吧。
在他停止更新的微博下,有罵聲、有支援、也有惋惜。一個人的私人領域頓時就像一場狂歡派對一樣,炸開了鍋。人類真有趣,也真可怕。不認識的人,也可以把他變成自己電影裡的角色,為他安排劇情定生死,彷彿自己就是上帝,其他人就是自己手中的倒模。
中國走過千年的封建,到現在為主,比起日本、美國這些國家,更羞於談性。
但每一個人也都熱捧杜蕾斯,說它是廣告界的文案。為什麼,不過是,品牌說出了大家隱藏的心聲。
因為隱晦,所以不說;但因為慾望,始終存在。所以,就有了矛盾。
在他的作品裡,性是赤裸裸的存在。那些屬於人性的,本能的慾望,一一被還原、放大。
我也看的一驚一乍,但最後也變得平靜。因為,發現這不過是日常。
中國的教育,刻意略過了這一重要的部分。誇張點說,80%以上的人對於生理知識什麼的,都是模糊的。
很多女生,第一次來月經,不知道正確使用衛生巾。很多男生的性啟蒙,也只是透過小小的電視螢幕,而小黃片和蒼老師的故事長大後反而成了大家飯後談資。
有人敢站出來,一一還原這些知識,已經是進步,雖然是在他患病的基礎上,這樣的稱讚顯得有些殘忍,也有一絲可笑。
除了攝影,他的詩也寫的很不錯。字裡行間,細細品味,可以感覺到他抑鬱內心尚存的浪漫、溫潤。可惜,最後惡魔還是戰勝了天使。在這裡,分享幾首我個人比較喜歡的:
並不是想蹭熱點對已逝的人評頭論足,只是因為“抑鬱”二字又重新被提起。
坦白的說,我覺得,自己多少也是有些輕微抑鬱的傾向。
有好幾個瞬間,覺得什麼都沒意思。吃飯沒意思,上班沒意思,逛街沒意思,睡覺沒意思。這種近乎厭世的情緒,時不時都會跑出來。
慶幸,我現在,已經學著和自己對話,真正開始試著去了解自己,和內心對話,嘗試消磨這些負面情緒。
可能是因為挫折,可能是因為孤獨,可能是因為不被理解,各種情緒混在一起不被釋放出來的時候,人就會出問題。
我想,大家都沒有那麼健康,更多的都是在外展現“正常”的自己,那個“不正常”的部分通常都被我們關起來了。
就像喬任梁一樣,印象裡,他是個Sunny大男孩,小虎牙總是那麼的調皮。誰會想到,他會拋下所有突然離去。而平靜的生活,在死後反而鬧得滿城風雨。
人好像總喜歡在別人的故事裡,尋求快感,這樣反而顯得自己的生活沒有那麼無趣,或可憐。這難道不是病態嗎?
被稱之永遠經典的偶像,張國榮哥哥,在向大眾坦誠自我之後,反而受到攻擊。那個年代,能夠理解,但卻換不回一條寶貴的生命。而4月1日這個日子,從此之後更像是一種愚蠢的諷刺,像是他故意為自己,設定的結局。悲愴,卻詭異的魅力。
真實的人,在這個世界更多的是不被待見。但奇怪的是,他們又創造出了許多令人讚歎無比的作品。
任航,和喬任梁、哥哥之間不存在可比性。只是,覺得惋惜,這些有才華的人啊,應該可以為大家帶來更多、更美好、更廣闊的世界的呀。
我們所看到的,並不是全部。就像我現在說的,只是個人意志罷了。能走出來被大眾熟知的明星、紅人,都是經過妥協、犧牲的。那些還在默默堅持自我的人,還在奮力跟生活戰鬥,也許清苦,但卻快樂。
選擇無對錯,只是有輕重。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然後用盡一切辦法去爭取、去實現,就算給自己的交代了。
如此一想,任航不過是選擇了他想過的人生。畢竟,他每年的願望就是早點死。
尚雯婕在《暗流》裡唱“這是軀體和心靈的選擇,你贏了軀體就輸掉了心靈,你贏了心靈就只能輸掉軀體”。
那麼,恭喜你,任航,你贏了。
用一件真實的和節目粉絲相關的案件,再次向大眾講述了抑鬱症的可怕和救贖。
雖然節目形式無厘頭、用調侃說時政觀點,但王尼瑪內心還是有堅持的。
很贊,希望這樣的節目組,在商業的滾流當中,依舊能保持這份赤誠。
抑鬱症,帶走了許多生命,但人生在世,還是不能太快放棄的呀。
那麼多沒看過的風景,沒吃過的美食,沒去過的地方,怎麼捨得離去呢?
痛苦常有,但為了那無比珍貴的快樂,咬咬牙挺過去就好了。我就是這樣,一次次鼓勵自己的,希望你也可以。
這是屬於每一個人自己的戰鬥,希望你我都能戰勝這個,如同空氣般,看不見摸不著但卻隱藏在內心陰暗處的惡魔。
週末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