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ke006
-
2 # 漫譚文史
蕭太后的確是我國少數民族一個了不起的政治家。
對她的瞭解就是聽《楊家將》等,知道一點。
既然叫太后,就是兒子年紀小,小孩子當皇帝掌控不了朝廷,怎麼辦?媽媽臨朝稱制。
嘿!蕭太后乾的真好,領導邊疆地區的一個少數民族契丹人,把中原富裕的大宋朝打的服服帖帖,服到什麼程度呢?到時候規規矩矩地向大遼送財物。
當時蕭太后控制的地面,也就是現在的河北北部、東三省一帶,就這麼點地方的遼國,硬生生把幅員廣闊的大宋,打的焦頭爛額。都說貧窮落後捱打,大宋可是有名的富裕朝代,也是被打的稀巴爛。連皇帝都讓人家給弄走了,太丟人了!
蕭太后的確就是厲害角色。
-
3 # 知無為而有益
蕭太后小名蕭燕燕,自小就聰明,美麗,她就是評書《楊家將》裡面殺伐決斷的蕭太后的原型。
不過不是評書描寫那樣不堪,而是一個清正賢良、深明大義,為遼朝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的女功臣。
蕭太后虛心誠懇,用人不疑,這一直為後世政治家所效法。
她心胸開闊,氣魄 宏大, 執法嚴明,手腕強硬,曾“親御戎車,指麾三軍,賞罰信明,將士用命。大敗宋軍,”“澶淵之盟”,就是她與宋真宗簽訂的,宋遼長期和平發展 ,在中國歷史上意義重大。
她統治大遼期間,遼國國力達到鼎盛,她是歷史上不多見的傑出的女政治家。
-
4 # 歷史小白兔
蕭太后蕭綽,也叫蕭燕燕,是遼國曆史上著名的皇后、軍事家、政治家。她少時接觸國家朝政,青年之時掌控國家軍事大權,在她執政期間將遼國帶入鼎盛時期。她文能治世,武能安邦,是巾幗不讓鬚眉最好的體現。
公正的來說,蕭太后的政治成就和其對遼國的奉獻絕對毋庸置疑,這是一位優秀的女政治家,女軍事家。是一位英明無比,為自己的國家做出重大貢獻的領袖。
遼景宗登基為帝之時,的確有一番勵精圖治,帶領國家走向富強的志向。但是因為其自身體弱多病的先天劣勢,沒有太多的精力處置朝政。所以登基之後,國家的軍政大事,大多數都要依賴於蕭太后的父親蕭思溫。蕭思溫因此也成為權傾一時的大權臣。
後來蕭思溫在隨遼景宗前往行獵的死後,被人暗殺,年僅十七歲的蕭綽開始接觸朝政,輔佐自己的丈夫治理國家。十七歲到時候,現在的女孩多數還在讀高中,還是一個不通人情世故的孩子。但是在當時,蕭綽就已經開始治理一個國家了,說她這個人不厲害,實在說不過去。而且最重要的是,她的治理並不是什麼都不懂的亂弄一通,而是很有針對性的施政,將遼國治理的更好。
正是因為有這樣的結果,後來遼景宗基本上就將國家大事都交給蕭綽處理了,他只是聽聽通告,不過加干涉。到了後來甚至還恩澤蕭太后,傳諭史館學士——此後凡記錄皇后之言,“亦稱‘聯’曁‘予’”,並“著為定式”,將蕭綽的地位提升到與自己等同。也就是說,日後蕭綽所言等同於他的權力。
遼景宗病逝之後,皇位由遼聖宗繼承。當時的遼聖宗只有十二歲,主少國疑,蕭太后迅速拉攏朝臣,鞏固自己的勢力。為此還與韓德讓為夫妻,在韓德讓的輔佐下革除遼國弊政,鞏固國家統治。
除了政治手段,蕭太后的軍事實力也堪稱大才。宋太宗因為某些大臣進言:“如今契丹主年幼,國事決於其母。而其母與韓德讓不清不楚傷風敗俗,定然招來國人痛恨,遼國肯定內亂,上下不齊心,會有誰願聽一個敗壞婦德的女人指揮?正是對遼用兵的大好時機。”因此親率發動對遼戰役。
蕭太后面臨宋朝的進攻,耶律休哥抵禦東路宋軍曹彬一路,又以耶律斜軫抵禦西路宋軍楊業一路,後親帶韓德讓和兒子遼聖宗趕到南京,與耶律休哥協同作戰。取得了對宋戰爭的兩次勝利,鞏固了自己的統治地位,也讓宋朝吃盡了苦頭。
這樣一位面對混亂的政治局面,迅速穩定時局,勵精圖治,帶領遼國步入強盛之列的女子,絕對算的上是一位女強人。在如此大的成就下,批判她血腥之語,都可以忽略不計。為什麼?因為政治本來就是殘忍而血腥的,歷史上這類血腥去除政敵的事情不是隻有她一個人在做。
-
5 # 古曲古風
蕭太后蕭焯,小名燕燕,契丹國舅部人;遼國外戚大臣蕭思溫第三女,是遼景宗耶律賢皇后,遼聖宗耶律隆緒生母,在她攝政期間,遼國進入了最鼎盛時期,這與蕭焯過人的政治才能是分不開的。
自幼聰明過人,身世顯赫蕭焯出身在遼國外戚世家,叔公蕭敵魯曾是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時期的宰相,姑奶奶是大名鼎鼎的遼朝開國皇后速律平。因速律平輔佐阿保機功勞卓著,被速律氏家族阿保機賜姓蕭。
蕭焯自幼聰明伶俐,十分好學,做事有始有終,非常注重細節,深受父親蕭思溫器重,認定她未來必成大器。良好的家庭環境,蕭焯耳濡目染,對政治頗為了解。
深受遼景宗寵愛,帝后並稱應歷十九年(969年)遼穆宗耶律璟帶蕭思溫等親信大臣前往黑山打獵,半夜被醉酒侍衛小哥殺害。蕭思溫嚴密封鎖訊息,急傳耶律賢趕赴黑山,在南院樞密使高勳、飛龍使女裡等協助下共同擁立耶律賢繼位。
耶律賢繼位後,為感謝蕭思溫擁立有功,封為北院樞密史,並召蕭焯入宮為貴妃,兩個月後晉封皇后,同時晉封蕭思溫為北院宰相。成為遼景宗皇后之後,蕭焯表現出了她的政治才能。
遼景宗體弱多病,對於軍國大事,常常依賴於蕭焯,下旨蕭焯自稱和“朕”相等於的“予”,並著為定式。此後,蕭焯開始獨掌朝政,凡遇軍國大事,便召集文武大臣綜合商議決定後,再報遼景宗頒佈施行,而遼景宗並不做過多幹預。在蕭焯的執政時期,遼國逐漸走向強盛,成為北方強國。
攝政遼聖宗,穩固朝局遼景宗耶律賢駕崩後,十二歲的兒子耶律隆緒繼位,在主少國疑的時局下,蕭太后只好遵奉遼景宗遺詔臨朝聽政,重用輔政大臣耶律斜珍和漢人韓德讓共同理政。
成了皇太后的蕭焯為了穩固朝局,讓耶律斜珍為北院樞密史,嚴管遼朝擁兵自重的貴族;令韓德讓為南院樞密史,奪取宗親王室的兵權。在兩位輔政大臣的努力下,耶律隆緒的皇位日漸穩固。
鐵腕手段,數敗北宋歧溝關之戰蕭焯因為重用韓德讓,二人傳出了緋聞,訊息很快被北宋嶽州刺史賀懷浦、雄州知州賀令圖父子二人得知,隨即聯合文思使薛繼昭等人上書宋太宗趙光義,趁遼國主少國疑,蕭太后寵幸韓德讓導致遼國人極為不滿,此時出兵定能獲勝,可報當年高梁河一戰失敗之仇。
趙光義很快同意了他們的建議,兵分三路開始北伐。起初,在潘仁美和楊繼業的帶領下,宋軍連下數城,遼國南京(北京)守將耶律休哥節節敗退。眼見戰事不利,蕭太后親率遼景宗耶律隆緒和韓德讓親征,並增派耶律斜珍輔助耶律休哥。
蕭太后親征,果然不同凡響,宋軍很快敗勢凸顯,歧溝關之戰東路軍曹彬大敗,損失慘重,西路軍潘仁美也被耶律斜珍擊潰,副將楊繼業被俘慘遭殺害。
這一戰,北宋可謂是陪了夫人又折兵,趙光義偷雞不成,只好慘敗而歸,不僅沒有一雪高梁河兵敗之恥,反而歧溝關之敗又添了一筆更大的恥辱。
這一段在藝術作品《楊家將》裡演義的比較多。
澶淵之盟歧溝關之戰大敗後,遼宋之間的戰事一直持續不斷,宋軍始終沒有佔到便宜。景德元年(1004年)宋真宗趙恆繼位,同年秋天,蕭太后再次親率遼景宗南下入侵大宋,趙恆在宰相寇準的力諫下率軍親征。
雙方在離都城汴京不到三百里的澶州對峙多日,雙方互有勝負,此時總體上局勢偏向於宋軍。而遼國早已暗通宋軍內應,不斷透露議和傾向。懦弱的趙恆懼怕遼軍的聲勢,不想重蹈父親宋太宗趙光義的覆轍,不久派使者曹利用前往遼營談判。
最後雙方簽訂了澶淵之盟,北宋每年朝貢遼國十萬兩白銀,絹20萬匹,趙恆與耶律隆緒結為兄弟,尊稱蕭太后為叔母,雙方互通使者,開通邊貿。此後,宋遼兩國近百年再無大規模戰事。
蕭焯雖然比不上遼朝開國皇后速律平,但其在位卻創造了大遼最鼎盛的時期,尤其與北宋簽訂澶淵之盟,對胡漢兩族的和平相處做出了巨大貢獻,也進一步加強了中國北方各民族之間的交流,所以現在北方很多地名都是以蕭太后命名,可見其對後世的影響力非同一般。
-
6 # 小龍女5505
蕭綽大遼太后,出身顯赫地位高貴才華出眾。她心胸寬廣、執法嚴明、輔夫助子、任用良將平定內亂、虛心誠懇、清正賢明、用人不疑、氣魄宏大手段強硬,不愧是歷史上一位優秀厲害的女政治家、軍事家,能稱草原無冕之王,遼國一代雄主實至名歸。
-
7 # 品讀中華史
蕭綽,是遼國大臣蕭思溫的女兒,遼景帝繼位後被封為皇后,遼景帝暴病後12歲的遼聖帝繼位,為了輔助幼小的皇帝,皇太后臨朝聽政,面對複雜的國內外形勢,她充分展示了卓越的政治才能。
一、控制兵權
將心腹韓德讓,耶律斜珍為南,北院樞密使,統率御林軍主持朝政。又任命耶律休哥負責邊防軍事,由於任人得宜,其軍事實力也有了相當大的增強,對將士獎罰分明,軍心大振。
二、親自上陣
公元986年6月,蕭太后親自披掛上陣,率軍正面與宋軍對陣,使得宋軍死傷慘重,以至於易州之東的沙河被屍體所堵塞。宋真宗繼位後更是對遼俯首稱臣,1004年蕭太后和遼聖帝親自出戰,深入宋境內地,一直到達澶州,離北宋首都東京只有一河之隔。
三、選拔人才,廢除歧視民族政策
大力重用漢人官員,提倡漢化,學習漢族文化,在遼國開科取士,使大量德才兼備的人才得以脫穎而出。還摒棄了遼國世代的狹隘,陳腐的民族偏見,修改了不合理的法律多達10餘條,規定凡事遼國子民,無論是契丹還是漢人一律平等,緩和了民族矛盾,最得民心的決定是廢除”連做法”,”連坐法”是一條非常殘酷的法律,禍及無辜,蕭太后立即修改律書。
四、發展經濟
獎勵開墾荒田,賑濟救災,使遼國的農業和畜牧業得到了巨大的發展。據遼史《刑法志》記載,自蕭太后變革之後,遼國“國無幸民,綱紀修舉,吏多奉職,人重犯法”,遼國出現了一片興旺的景象。
-
8 # 小白說華史
我是點點文史,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前言宋太宗趙光義在高粱河之戰後,整整糾結了七年。七年後,他等來了一個機會——遼國遼景宗耶律賢病故。遼國繼位的是一個12歲的小皇帝,執政的是小皇帝的母后——蕭太后。遼國此時是一個母寡子弱的政局。這個政局對於宋太宗來說是一個機遇。故此,宋太宗就抓住這個機遇,想要北伐幽州。
然而,他遇到了一個他最意想不到的對手,一個不簡單的女人——蕭太后。同歷史上其他女強人相比,蕭太后有著她的不尋常之處。耶律賢病故,蕭太后蕭綽掌握遼國大權遼乾亨四年九月,35歲的遼景宗耶律賢在外出打獵的時候病死在了行在,他12歲的長子耶律隆緒繼位,他的母親蕭綽攝政,此時的蕭綽30歲。
一個12歲的小皇帝,加上一個30歲的太后,就是此時遼國的實情。這不禁讓我們想起了周世宗去世後的情形,一個20多歲的符太后和一個8歲的柴宗訓。
新老皇帝交替的時期往往是政局最微妙的時期。
《契丹國志》:“諸王宗室,二百餘人擁兵握政,盈布朝廷,皇子幼稚,內外震恐。”
然,事實並不是像宋太宗想象的那樣,雖然12歲的遼聖宗耶律隆緒不是一個可怕的政治對手,但攝政的蕭太后確實一個不簡單的人。蕭太后,蕭燕燕,一個不尋常的女人蕭太后,蕭綽,小名燕燕,蕭燕燕。她所出身的家庭是一個政治世家。她的父親是遼國北院樞密使兼北府宰相蕭思溫,蕭思溫在遼國是一個非常有權力的人。正是因為這個背景,蕭燕燕才做了遼景宗的皇后。而蕭燕燕本身是一個不尋常的女人。
(一)懂政治,有著豐富的從政經驗
蕭燕燕的從政經驗早就嫻熟於心了。首先,跟著她的丈夫遼景宗學的。遼景宗繼位的時候,政局不穩,她是親眼看到他的丈夫是怎麼樣擺平政壇動盪的,遼景宗那一套一套的辦法,她都全看會了。其次,親身實踐而來。雖然遼景宗是皇帝,但是他不能主政,因為遼景宗一直有病。《遼史》載:“(遼景宗)幼染傷寒,未能盡愈。”遼景宗從小就落了傷寒這個病,一直沒好。而且是病到不能處理朝政,所以蕭燕燕嫁給遼景宗以後,就代替他處理國政。
對於政治,蕭燕燕不僅是耳聞目睹,而且是親自操作,親自“下廚”了。(二)迅速完成了政權交接
蕭燕燕以她老到的政治手段,迅速地完成了政權的交接,而且穩定了遼國的政局。為此,她做了三件事。
1)未雨綢繆,解決繼位問題
蕭太后和他的寵臣韓德讓商量好,趁著遼景宗還有一口氣,先下一道聖旨,讓所有掌握兵權的諸王待在自己家裡,奪了他們的兵權。再者,以皇帝的名義召諸侯王的妻子進宮扣為人質。等到遼景宗一嚥氣,所有的事情都解決完了。於是蕭燕燕便召集所有大臣,頒佈先帝遺命,推舉梁王耶律隆緒為帝。
從這來看,蕭燕燕是非常的英明,未雨綢繆解決了繼位的問題,如此也就名正言順了,便以太后掌國政。
2)千頭萬緒,抓住了核心問題
在當時那樣的一個局面之下,最核心的問題有兩個。一個是諸王勢力強大,一個是邊防問題。諸王的問題,蕭燕燕是透過削兵權,扣諸王老婆為人質,很完美地解決了。而邊防問題,她同韓德讓一起也做了相應的安排。
3)頭腦清醒,解決關鍵問題軟硬兼施
強硬的問題就是削弱諸王的兵權,軟的措施就是在朝堂之上演了一段小品,公然哭弱。主角是蕭燕燕,韓德讓和皇室宗親耶律斜軫是配角。蕭燕燕在朝堂之上放聲痛哭,說她老公死了,她又年輕不懂事,孩子又小,她沒有依靠,不知道怎麼辦。此舉,把諸侯王和眾大臣全嚇著了,不知道她要玩什麼。這個時候,就走出了兩個人,要英雄救美。《遼史》:“信任臣等,何慮之有。”您就信任我們兩個人,不要有任何顧慮。
韓德讓和耶律斜軫兩人明確表示效忠蕭燕燕,支援新皇上。這讓其他的人不敢有想法了,因為這兩個人勢力太大。
從這三件事情上來看,蕭燕燕雖然是個年輕的女人,但她卻是一個女政治家,在政治上她是一個不能被忽視的人物。蕭太后的“三駕馬車”在政權交接的關鍵時刻,蕭太后明白此時此刻任何一點失誤都將是悲劇性的,類似的教訓在歷史上比比皆是,為了穩定朝中大局,讓12歲的兒子順利繼位,她把寶押在了韓德讓和耶律斜軫這兩個人身上,同時重用耶律休哥這個有勇有謀的契丹皇族。
韓德讓
作為漢人的韓德讓為什麼那麼有勢力呢?韓德讓的祖父在很小的時候就被契丹人抓去了。後來不知怎麼地就跟當時皇后(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皇后)的家族攀上了關係。因此,深得耶律阿保機的信任,於是韓德讓的家族便一躍成為了當時遼國最有權勢的一個漢族的貴族家庭,一直延續至今。
耶律斜軫
耶律斜軫是皇族成員,他得到了蕭太后的父親蕭思溫的欣賞,蕭思溫把他推薦給耶律賢,耶律賢也是信任他,就讓耶律斜軫娶了蕭太后的親侄女,等於他是蕭太后的侄女婿。在耶律隆緒繼位的時候,蕭太后讓耶律斜軫當著她的面和小皇帝結拜。
耶律休哥
耶律休哥也是出身契丹皇族,他的祖父耶律釋魯是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的三伯父。耶律休哥對新皇是忠心耿耿。他不僅很有權勢而且還是個軍事奇才,在高粱河之戰中,宋太宗就是拜他所賜,中了兩箭。蕭太后慧眼識英才,讓他負責幽州地區的駐防。
韓德讓,耶律斜軫,耶律休哥,這三個人,一個是在遼國最有權勢的漢族貴族,另外二個都是遼國的皇族成員,並且都很有權勢和能力。
蕭太后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所以才牢牢抓住了這三個人,讓他們支援她,站在她這一邊,以此來震懾群臣,誰要想再動她和小皇帝那沒門兒。有了這三個人輔佐她,遼國的政局基本是穩定的,不會因為新朝剛立而使國內動盪。總結蕭太后出身遼國政治世家,自小就耳聞目睹了遼國的政治。嫁給遼景宗以後,更是代替遼景宗主持朝政,親自參與決議國家大事。這與歷史上其他女強人(如宣太后,竇太后,武則天)相比,她佔有獨天得厚的優勢。
另外,蕭太后未雨綢繆,懂得籠絡人心,重用耶律斜軫、耶律休哥及韓德讓這三個重臣,將遼國大權緊握在自己手裡,開始了她長達27年的臨朝攝政生涯。
更是在遼國戰局不利的情況下,逼迫宋朝簽訂澶淵之盟,從大宋獲得了大量的好處(大宋每年送給遼歲幣銀10萬兩、絹20萬匹)。結束了宋遼之間長達二十五年的戰爭。
不得不讓人佩服,這一女強人。
-
9 # 老王講史
導語:蕭太后名叫蕭綽,是遼朝顯貴、北府宰相蕭思溫的女兒。從小蕭綽就受父親的影響比較深,聰明伶俐,處事成熟穩重,深得她父親的喜愛。後來蕭綽嫁給了遼景宗耶律賢,自此開始了她的政治生涯。
蕭太后和歷史上別的女強人相比,更加的大膽和識大局。下面我給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觀點。
1.蕭太后能夠認清大局
蕭綽原本是跟韓德讓是相好。這韓德讓打小就跟蕭綽是青梅竹馬,兩家的家長甚至私下裡給兩人私定了終身。而蕭綽和韓德讓兩人也是十分的願意。原本都會以為兩人能夠結成夫妻,白頭偕老,但是新皇帝遼景宗耶律賢的上臺打破了兩個人的寧靜。
遼景宗耶律賢上臺後聽聞蕭綽文武雙全,並且還是一個美人胚子,於是便下詔讓蕭綽進宮。一對鴛鴦就這樣被打散了。
這種事情放到一般女人身上往往會選擇和自己的愛人私奔,但是蕭綽終究不是一般人。她分析了局勢之後毅然決定去皇宮。
2.蕭太后有別樣的膽識和謀略
公元1004年,承天太后率領20萬大軍,親自登上戰車指揮戰鬥,對宋軍發起了大規模的進攻。遼軍一路南下勢如破竹,這讓當時在位的宋真宗非常頭痛。
宋軍和遼軍在澶城發起了決戰。澶城是宋軍最重要的防線,丟掉了澶城就等於宋軍失敗了。宋真宗在大臣的勸說下也親臨戰場,這讓宋軍士兵士氣大振。遼軍和宋軍僵持了幾個月,雙方勢均力敵。遼軍久攻不下,並且損失慘重。在這種情況下蕭太后用了一計讓宋真宗不戰而降。
她一方面派遣降將王繼忠為信使和宋軍進行溝通,另一方面又派兵猛攻澶城。這也正是這個女人的高明之處,無形中給宋真宗壓力,迫使他求和。宋真宗接到承天皇后的來信後便立即表明願意休戰的心意。隨後兩方又派人去講和商談條件,便有了歷史上著名的澶淵之盟。
總結:蕭太后執政遼國長達40年,在她執政期間遼國的實力達到了巔峰,可以說她為遼國的崛起貢獻了自己畢生的精力。
回覆列表
公元982年(乾亨四年)九月,景宗病逝,他12歲的長子耶律隆緒繼承皇位,是為遼聖宗,次年改元統和。聖宗年幼,其母蕭綽奉遺詔攝政,號承天皇太后。自969年(保寧元年)至1009年(統和二十七年),蕭綽執政達40年之久。
獨特之處是:在自己的兒子即位之初,正是母寡子弱,國事動盪之時,一些居心叵測的諸王宗室時刻窺伺皇位,蠢蠢欲動。面對險峻的形勢,蕭太后只有採取正確果斷的措施,才能立穩腳跟,鞏固統治地位。
蕭綽深知,要想執掌江山,必須親自控制兵權。她分別任命自己的心腹大臣韓德讓(後賜姓名耶律隆運)、耶律斜軫為南、北院樞密使統領御林軍並主持朝政,任命耶律休哥為南京留守,負責邊防軍事;她還想辦法隔絕了諸王之間的接觸,這樣一來,既杜絕了諸王串通謀反的隱患,也穩定了局勢。透過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和縝密安排,蕭綽逐漸增強了軍事實力,鞏固了自己的政權。
需要強調的是:蕭綽對漢臣韓德讓的重用也在她成就霸業的過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據說蕭綽從小與韓德讓訂有婚約,只因皇室向蕭家求婦才使得這段姻緣中途離散。也許正是這一段沒有結果的緣分才使得他們這一對君臣的關係顯得格外的不尋常,而韓德讓能夠為遼室寡弱的命運和前途殫精竭慮、鞠躬盡瘁也就毫不為怪了。
蕭綽“親御戎車,指麾三軍”,但進攻並不十分順利。遼軍所攻城池多遇宋軍頑強抵抗,如攻打瀛州(今河北河間)時,蕭綽親冒矢石,擊桴鼓督戰,死於城下者凡三萬餘人,城池仍巋然不動。特別是遼軍到達澶州城下不久,統帥蕭撻覽被宋兵射死於城下,遼軍士氣大挫,這對蕭綽更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面對懸軍深入、進退兩難的局面,蕭綽審時度勢,認為在宋遼多次戰爭中,儘管遼勝多負少,但除軍事以外,遼各方面都遠不如宋,特別是經濟落後,這樣長久相持下去,對遼未必有利。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蕭綽作出了一個重大的決策:以大軍壓境為前提,脅迫懼戰的宋真宗不戰而降。最後,雙方簽訂了歷史上著名的“澶淵之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