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那年那月lhy
-
2 # 我心釋然2018
八賢王趙德芳,原型人物宋太祖第四子,在現實中的他可沒有藝術作品中那麼拉風,上打昏君下打饞臣,皇帝見了讓三分。在民間,普遍有對趙匡胤及後代的同情情緒,畢竟趙匡胤是宋朝開國皇帝,結束了五代十國軍閥割據的混亂局面,執政期間寬仁大度,勤政愛民,為百姓所愛戴,民間還流傳千里送京娘佳話,而他在燕雲未復北漢未平的情況下,突然離世,並留下斧聲燭影的千古迷題,後世多認為其弟趙光義弒兄奪位,他在位時趙匡胤的兩個兒子先後身死,趙德芳終年僅僅23歲。
出於對太祖的愛戴及後代的同情,文學藝術作品中就出現的手持打王鞭的八賢王。
-
3 # 品味老電影
八賢王是從電視劇和戲劇中讓人們熟悉的。電視劇中把八賢王表演譯成個手持金鐧下打奸臣上打昏君的賢王,多次救過楊家將,但這都是虛構的。宋太祖趙匡胤一共就四個兒子老大和老三早早就死了,老二趙德昭在28歲左右也自殺了,老四趙德芳是23歲左右病死的。宋太祖趙匡胤的皇位是傳給了他弟弟趙光義。趙光義的皇位原本要傳給他弟弟趙廷美,後來有人誣告趙廷美謀反,被趙光義害死了。
所以,根本就沒有八賢王這個人,純屬虛構,估計寫八賢王這個人的作者,根本就是想借趙匡胤的第四個兒子趙德芳來諷刺宋太宗趙光義,違反金匱之盟,又殺侄子害弟弟。所以作者虛構了八賢王這個角色,又配上打皇金鐧,以此為趙匡胤的兒子抱打不平。
-
4 # 倫語說歷史
歷史演義的小說、電視劇中,經常性會有一個角色,這個角色通常會有至高的權力,對皇帝還要忠心耿耿,對忠誠極力的支援與保護,對奸臣堅決的抵抗和消滅。這樣的角色往往是老百姓心目中懲惡揚善,消除奸佞的美好願望的幻化。比如在《薛剛反唐》中的程咬金,而在關於宋朝的演義《包公案》《三俠五義》《楊家將》當中,有一個人物也是起到這樣一個作用,這個人就是八賢王。
歷史演義中的八賢王名叫趙德芳,手持金鐧,上打昏君、下打佞臣。仗義執言,往往力挽狂瀾於將傾,拯救忠良與為難,與龐太師、潘仁美等奸臣機智爭鬥,配合包拯、楊家將等極力輔佐皇上。演義中的八賢王的身世一直沒有細細交代,只在一些篇幅中說明他是皇帝的弟弟。在《狸貓換太子》故事中對八賢王的身世多少做了下介紹。
公元960年宋太祖黃袍加身,在陳橋驛稱帝建立宋朝,到了公元976年,十月壬午夜,太祖趙匡胤大病,召晉王趙光義議事。趙光義進了萬歲殿後,摒退左右,其餘人等不可以聽他們兄弟講話,所有侍者、衛士只能在屋外候旨。席間有人遙見得燭光下光義時而離席,有遜避之狀,又聽見太祖引柱斧戳地,並大聲說:“好為之”。之後就沒有了動靜,趙光義宣佈皇帝駕崩,並且臨死之前傳位給他,於是趙光義繼位,史稱太宗。
史書上描述的這段兄終弟及的故事因為存在太多值得揣測的內容,所以各家野史紛紛演繹,著名的有一段是趙匡胤的長子趙德昭因為叔叔繼位的事情上殿與其理論,被趙光義批駁,羞憤難耐,撞柱而亡。趙匡胤的正妻賀氏帶著剛出生不久的次子趙德芳上殿辱罵趙光義,趙光義自知理虧,於是許下承諾,賜趙德芳為八大王,一個人享用八個王的俸祿,另外賜給他金鐧一副,許其可以上殿不參君,下殿不辭主,這才瞭解了這件事。這個孩子長大以後就是後來的八賢王。
但是小說演義終究是人們想象出的美好,歷史上真實的八賢王是什麼樣的呢。其實趙匡胤次子趙德芳確有其人,在趙光義當上皇帝后,先滅北漢,然後想要乘勝收復遼國佔領的燕雲十六州,結果在高梁河之戰大敗,朝中一度失去太宗生死的訊息,在這時有人便提擁立趙匡胤長子趙德昭為帝,後來太宗平安歸來,知道後心中非常不悅,然後未賞賜一同征伐北漢與遼國的大臣,趙德昭進言勸太宗賞賜,但太宗生氣道:“等你自己做了皇帝再封賞他們也不遲”。結果趙德昭因為這句話被嚇得自殺。
他的弟弟趙德芳,歷任檢校太保、貴州防禦使、興元尹、山南西道節度使、同平章事、檢校太尉等。981年(太平興國六年),病逝,時年23歲,因為年少暴斃,被野史皆記載成被宋太宗害死,更不可能活到真宗、仁宗朝去手拿金鐧,維護忠良。
而在趙德芳死後四年後以後,宋太宗趙光義的第八個兒子趙元儼誕生,這個趙元儼史書記載“廣顙豐頤,嚴毅不可犯,天下崇憚之,名聞外夷。”既有政治才能,又愛好藏書、書法富有才華,口碑相當的好,在朝廷上下,以及百姓當中都非常的出名,人稱“八大王”。
民間對於趙光義“謀奪”哥哥趙匡胤的江山多有不滿,所以不可能把太宗的兒子描繪成“八賢王”,只好用死去的趙德芳“借屍還魂”這樣才能充分滿足百姓對趙匡胤一家的同情,以及對奸臣當道的痛恨。
趙德芳雖然23歲就去世了,但是還是留下了三個兒子。其中第二子趙惟憲的五世孫趙昚,在南宋高宗趙構無嗣後被收尾養子,最終繼承了皇位,大宋皇位最終又傳回了太祖一脈,也算是很有戲劇性了。
自古人人都喜歡忠臣,而討厭奸臣,但往往歷史演義中都有奸臣當道,而忠臣總是被欺壓,“手拿金鐧”的人在一定程度代表了皇權的代言人,皇上為了保證自己的至高無上,往往喜歡用忠臣與奸臣相互制衡,而這樣的皇權代言人正是皇帝用來加秤用的砝碼,扶持忠臣也好,打擊奸臣也罷,最終還是維護的他自己的江山社稷。
-
5 # 張生全精彩歷史
宋仁宗年間的“八賢王”,是中國古代影響廣泛的一個人物。在古代的一些演義小說及評書戲劇中經常出現。他作為一個憂國憂民的賢明王爺,手持金鐧,上打昏君,下打讒臣,保護忠良,關心百姓,給後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當然了,這個“八賢王”肯定不是真實的,而是一個文學虛構的人物。不過他肯定是有原型的。那麼,“八賢王”的原型是誰呢?
(趙德芳劇照)
一、宋太祖的第四子趙德芳。有關楊家將的評書、戲劇中,“八賢王”的名字叫“趙德芳”。趙德芳在歷史上是實有其人的。他是宋太祖的第四子。宋太祖猝死後,宋皇后本來想讓他繼位(趙德芳是宋皇后的養子,宋皇后無子),讓王繼恩去通知他來。結果王繼恩自作主張,去把趙光義通知來,宋皇后沒法,只得承認趙光義繼位。
趙光義繼位後,把趙德芳從貴州防禦史提拔為興元尹、山南西道節度使、同平章事。趙光義繼位三年後,加封趙德芳為檢校太尉。趙光義繼位六年的時候,趙德芳因病去世,時年23歲。
從這份簡歷來看,趙德芳除了名字與“八賢王”相同外,沒有任何一點與“八賢王”的性格和人生經歷一樣的地方。顯然,趙德芳並不是“八賢王”的原型。
(趙德昭劇照)
二、宋太祖的第二子趙德昭。明代小說《北宋志傳》中,“八賢王”的名字叫做“趙德昭”。趙德昭在歷史上也實有其人。他是宋太祖的第二個兒子。因為宋太祖長子夭折,他也相當於宋太祖的嫡長子。宋太祖在位的時候,一直沒有立太子。花蕊夫人曾建議宋太祖把趙德昭立為太子。可是不久,花蕊夫人就被趙光義“失手”射死了。
趙光義繼位後,封趙德昭為京兆尹,武功郡王,位列宰相之上。後來,趙光義率軍滅北漢後,順勢攻打遼國。不想被遼國打敗。同時趙光義因為沒命奔逃,眾大臣一時找不到他,以為他死了,商議著讓趙德昭繼承皇位。正說著,又找到趙光義了,眾大臣的議論只得作罷。
回國後,趙光義遲遲不對滅北漢的功臣進行封賞,趙德昭為眾大臣打抱不平,在趙光義面前提起這件事。趙光義很不高興地說,等我死後你再封賞大家吧。趙光義的這話把趙德昭嚇得不輕。退朝後趙德昭就自殺而死了。
從趙德昭的這個經歷可看出,他與“八賢王”也是沒有半分關係的。
(趙元佐劇照)
三、宋太宗的長子趙元佐。明代小說《楊家府演義》中,“八賢王”的名字叫趙德崇。趙崇德是宋太宗長子趙元佐的原名。趙元佐是宋太宗一心想要培養為接班人的。但是,因為有人誣告宋太宗的弟弟趙廷美造反,宋太宗罷免趙廷美西京留守的職位,把他貶謫到房州。趙元佐為自己的叔叔打抱不平,在宋太宗面前極力爭辯說趙廷美無措,不該遭貶謫。但宋太宗不聽他的。這件事給了趙元佐很大刺激,趙元佐因此發瘋,後來還縱火燒房子。宋太宗沒法,只得改換後來的宋真宗為太子。
趙元佐直到宋太宗去世後,瘋病才好起來,最終活得60多歲。不過只是個閒散王爺,沒在朝中。趙元佐無論是經歷和性格,也都與“八賢王”是很不相符的。
(趙元儼劇照)
四、宋太宗的第八子趙元儼。這個人是最接近於“八賢王”原型的。《三俠五義》中說他是宋真宗的第八子,名字也叫“趙德芳”。不過,歷史上宋太宗真實的第八子叫做趙元儼,並不叫趙德芳。
趙元儼是宋太宗很喜歡的一個兒子,《宋史》記載他“廣顙豐頤,嚴毅不可犯。”不過,他在政治上也沒做過什麼。歷史上只是記載他小時候對母親很孝順。宋真宗的時候,給予了他一系列封賞,他在宋真宗面前,經常檢討自己的過錯,宋真宗很喜歡他。宋真宗去世,劉太后當政的時候,趙元儼裝病,閉門寫字。後來宋仁宗親政後,他對國事很關心,不過並未干政。後來去世。
從這份簡歷也可看出,他雖然有些賢明,也排行第八,但是與“八賢王”的形象和經歷也是不相符的。
既然最有可能的人,都與“八賢王”的經歷不符,那麼“八賢王”的原型是誰呢?
(趙光義奪位)
我覺得,應該並不是某一個人,而是寄託著古人的一種政治嚮往。什麼樣的政治嚮往呢?
一是對趙光義奪得趙匡胤的皇位表示不平。所以古人希望趙匡胤的兒子能夠在政治上發揮作用,而且是發揮正能量的作用。
二是希望古代王爺能改變他們的形象。古代王爺一般都是沒有什麼權利,也沒有什麼作用的,而且比較腐朽。也就是當一個富貴閒王,酒囊飯袋。文學作品中希望重塑王爺們的形象。
三是希望古代朝廷中有一種超越於皇帝、大臣之外的清正廉潔的政治力量,這種力量由王爺來擔任,他們能夠抑制朝廷的腐敗,讓王朝沿著正確的道路往前推進。
(參考資料:《宋史》)
-
6 # 歷史有約故事會
世民雄才大略,智勇兼備。精於戰法,善於運用騎兵,出奇制勝。臨戰身先士卒。統軍馭將,恩威並用。對降將和少數民族將領,能竭誠相待,委以重任。在位期間,選賢任能,兼聽納諫,文治武功均有建樹,世譽"貞觀之治"。
李世民精明強幹,任賢使能,有人將他列為千古一帝,還是
有道理的。李世民曾經有一段時間,確實能做到百川納海的地步,然而他到晚年,尤其在魏徵死後(及著名的唐初三賢相),制約不再存在在,也是糊塗的;
歷代君主少有好的,壞人居多。為甚麼呢?主要是在深宮裡不知人間炎涼。到我們現在的社會里看,其實是一樣的。好多老總在創業時還可以多想想再做,可是在紙醉金迷後就不知道自己是誰了。變來變去就把自己的心血變成糞便了。李世民所以成功就在於可以居安思危.朋友呀,不在於你是不是小人物,要多思考多做事。成功了也要多在下層交流交流,不要失去自己清澈的心靈。
但自古成王敗寇,玄武門之變,李世民勝了,所以他成了一代明君,但如果他敗了,那他在歷史上只不過是個妄圖謀反的逆臣賊子而已?
不可否認的是,唐太宗是千古名君;貞觀之盛,眾覽古今,無出其右;疆域之廣,遍查歷朝,唯元可媲;真天可汗!
可惜在後期有外戚專權的嫌疑。也不能採取有效的手段保護愛子李恪,有些可悲。
當然我也不必僅以政治論英雄,李世民雖有雄略英才,唐朝不過三百年;然而太宗之後有唐詩的萬花齊放,流傳至今亦讓世人讚歎。
總的來說,他有才能,就應該讓他當皇帝,這樣才是造福百姓. 高位是有才者居之
-
7 # 衠衡璇盤
從個人品質上來講,傳說中的楊廣更多的是他的行跡折射甚至比楊廣有過之而無不及。從歷史功績上來講,沒有楊廣大。但是他是個聰明人,有楊廣的前車之鑑,對形勢拎的清,知道輕重緩急,避免了重蹈覆轍。將江山延綿數百年,活著就將不是自己的功績攬在自己身上,死了還有子孫掩蓋著很多齷齪殘忍之事。
-
8 # 小草根學歷史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代皇帝, 中國封建社會偉大的軍事家、卓越的政治家。他在位期間,唐朝政治清明,經濟發展,社會安定,人民安居樂業,出現了空前的繁榮升平景象,史稱“貞觀之治”。
唐太宗在統治期間採用的是開明的治國思想,他是一位“開明大度”的皇帝。
唐太宗從波瀾壯闊的農民戰爭中認識到人民群眾力量的偉大,吸取隋亡的教訓,明白統治者不可過分壓榨農民;政府要輕徭薄賦,發展生產;皇帝要勤於政事,善聽正確的意見;大臣要廉潔奉公,統治才能鞏固。
唐太宗重視發展生產,減輕農民的賦稅徭役;同時注意“戒奢從簡”,節制自己的享受慾望。他還下令合併州縣,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有利於減輕人民負擔。
唐太宗注意任用賢才和虛心納諫。他任命富於謀略的房玄齡和善斷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稱“房謀杜斷”他還任用敢於直言的魏徵。貞觀期間,名相、名將輩出。
貞觀年間,農民佔有一定的土地,賦役負擔減輕,有了安定的生產和生活環境,大量荒地被開墾出來,社會經濟出現繁榮景象。那時候,政治比較清明,經濟發展較快,國力逐步增強。歷史上稱當時的統治為“貞觀之治”
貞觀政績流芳千古 唐太宗在位共二十三年,雖然他在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遠遠比不上清朝的康熙和乾隆,但其業績卻是在歷史上最傑出的,正是由於他的努力,才使唐朝在當時的世界成為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都處於領先地位,日本古代社會的政治與經濟幾乎是唐朝的翻版,至今日本中央的省(相當於中國的部)就是來源於唐朝中央的三省制。所以,後來人就用“貞觀之治”來表達對唐太宗政績的肯定和對貞觀時期太平盛世的景仰和嚮往。 一、總結經驗教訓,選官任賢,大度納諫。 二、節儉自律,厲行法制,發展國家經濟。三、和睦相處,融洽的民族關係。四、對外交流,傳播世界的盛唐氣象。
晚年,唐太宗——這位被後世史家視為政治完人的君主,也有他的過失之處:如殺兄奪位,看《起居記》,崇尚迷信,出征高麗,貞觀後期,“漸惡直言”,奢侈現象增多了。錯誤一是征伐高麗,前後兩次,不聽大臣們的勸告,雖然取得了一些勝利,但得不償失。不但唐太宗得了病,因為要大量造船,結果引起農民起義,激化了國內矛盾。還有一個大的錯誤就是看史官所寫的起居注,這是專門寫皇帝日常生活和言論的,皇帝無權干涉,這是歷來的傳統,歷來的皇帝都沒有看,尊重史官的職權和地位。而史官也是公正直書,從不掩飾什麼,從不害怕皇帝打擊報復。但唐太宗這個名君卻犯了一個大的歷史錯誤,他看起居注給唐朝後來的皇帝開了個壞先例,破壞了這個制度。但人無完人,唐太宗晚年的驕奢,和他流芳千古的貞觀政績相比,那又渺小多了!因為貞觀之治的出現,唐太宗是當之無愧的千古一帝。
-
9 # 大豫中原
不可否認的是,唐太宗是千古名君;貞觀之盛,眾覽古今,無出其右;疆域之廣,遍查歷朝,唯元可媲;真天可汗!
可惜在後期有外戚專權的嫌疑。也不能採取有效的手段保護愛子李恪,有些可悲。
當然我也不必僅以政治論英雄,李世民雖有雄略英才,唐朝不過三百年;然而太宗之後有唐詩的萬花齊放,流傳至今亦讓世人讚歎。
總的來說,他有才能,就應該讓他當皇帝,這樣才是造福百姓. 高位是有才者居之
-
10 # 司機在路上
玄武門之變後,有人向秦王李世民告發,東宮有個官員,名叫魏徵,曾經參加過李密和竇建德的起義軍,李密和竇建德失敗之後,魏徵到了長安,在太子建成手下幹過事,還曾經勸說建成殺害秦王.
秦王聽了,立刻派人把魏徵找來.
魏徵見了秦王,秦王板起臉問他說:“你為什麼在我們兄弟中挑撥離間?”
左右的大臣聽秦王這樣發問,以為是要算魏徵的老賬,都替魏徵捏了一把汗.但是魏徵卻神態自若,不慌不忙地回答說:“可惜那時候太子沒聽我的話.要不然,也不會發生這樣的事了.”
秦王聽了,覺得魏徵說話直爽,很有膽識,不但沒責怪魏徵,反而和顏悅色地說:“這已經是過去的事,就不用再提了.”
唐太宗即位以後,把魏徵提拔為諫議大夫(官名),還選用了一批建成、元吉手下的人做官.原來秦王府的官員都不服氣,背後嘀咕說:“我們跟著皇上多少年.現在皇上封官拜爵,反而讓東宮、齊王府的人先沾了光,這算什麼規矩?”
宰相房玄齡把這番話告訴了唐太宗.唐太宗笑著說:“朝廷設定官員,為的是治理國家,應該選拔賢才,怎麼能拿關係來作選人的標準呢.如果新來的人有才能,老的沒有才能,就不能排斥新的,任用老的啊!”
大家聽了,才沒有話說.
唐太宗不記舊恨,選用人才,而且鼓勵大臣們把意見當面說出來.在他的鼓勵之下,大臣們也敢於說話了.特別是魏徵,對朝廷大事,都想得很周到,有什麼意見就在唐太宗面前直說.唐太宗也特別信任他,常常把他召進內宮,聽取他的意見.
有一次,唐太宗問魏徵說:“歷史上的人君,為什麼有的人明智,有的人昏庸?”
魏徵說:“多聽聽各方面的意見,就明智;只聽單方面的話,就昏庸(文言是‘兼聽則明,偏聽則暗’).”他還舉了歷史上堯、舜和秦二世、梁武帝、隋煬帝等例子,說:“治理天下的人君如果能夠採納下面的意見,那末下情就能上達,他的親信要想矇蔽也矇蔽不了.”
唐太宗連連點頭說:“你說得多好啊!”
又有一天,唐太宗讀完隋煬帝的文集,跟左右大臣說:“我看隋煬帝這個人,學問淵博,也懂得堯、舜好,桀、紂不好,為什麼幹出事來這麼荒唐?”
魏徵介面說:“一個皇帝光靠聰明淵博不行,還應該虛心傾聽臣子的意見.隋煬帝自以為才高,驕傲自信,說的是堯舜的話,乾的是桀紂的事,到後來糊里糊塗,就自取滅亡了.”唐太宗聽了,感觸很深,嘆了口氣說:“唉,過去的教訓,就是我們的老師啊!”
唐太宗看到他的統治鞏固下來,心裡高興.他覺得大臣們勸告他的話很有幫助,就向他們說:“治國好比治病,病雖然好了,還得好好休養,不能放鬆.現在中原安定,四方歸服,自古以來,很少有這樣的日子.但是我還得十分謹慎,只怕不能保持長久.所以我要多聽聽你們的諫言才好.”
魏徵說:“陛下能夠在安定的環境裡想到危急的日子,太叫人高興了(文言是‘居安思危’).”
以後,魏徵提的意見越來越多.他看到太宗有不對的地方,就當面力爭.有時候,唐太宗聽得不是滋味,沉下了臉,魏徵還是照樣說下去,叫唐太宗下不了臺階.
有一次,魏徵在上朝的時候,跟唐太宗爭得面紅耳赤.唐太宗實在聽不下去,想要發作,又怕在大臣面前丟了自己接受意見的好名聲,只好勉強忍住.退朝以後,他憋了一肚子氣回到內宮,見了他的妻子長孫皇后,氣沖沖地說:“總有一天,我要殺死這個鄉巴佬!”
長孫皇后很少見太宗發那麼大的火,問他說:“不知道陛下想殺哪一個?”
唐太宗說:“還不是那個魏徵!他總是當著大家的面侮辱我,叫我實在忍受不了!”
長孫皇后聽了,一聲不吭,回到自己的內室,換了一套朝見的禮服,向太宗下拜.
唐太宗驚奇地問道:“你這是幹什麼?”
長孫皇后說:“我聽說英明的天子才有正直的大臣,現在魏徵這樣正直,正說明陛下的英明,我怎麼能不向陛下祝賀呢!”
這一番話就像一盆清涼的水,把太宗滿腔怒火澆熄了.
後來,他不但不記魏徵的恨,反而誇獎魏徵說:“人家都說魏徵舉止粗魯,我看這正是他嫵媚可愛的地方哩!”
公元643年,那位直言敢諫的魏徵病死了.唐太宗很難過,他流著眼淚說:“一個人用銅作鏡子,可以照見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歷史作鏡子,可以看到國家興亡的原因;用人作鏡子,可以發現自己做得對不對.魏徵一死,我就少了一面好鏡子了.”
由於唐太宗重用人才,能採納大臣的直諫,政治比較開明,而且注意減輕百姓的勞役,採取了一些發展生產的措施,唐朝初期經濟出現了繁榮景象,社會秩序比較安定,歷史上把這段時期稱做“貞觀之治”(貞觀是唐太宗的年號).
當然,我認為最重要的是有一位好皇帝願意傾聽,能及時分辨出好壞,這才是魏徵敢直言的根本動力!就像新東方的《沙漠駱駝》一樣,俞洪敏如果不能處置好,以後沒人會正面的反映公司內部的真實情況!
-
11 # 帝國的臉譜
歷史上在小說演義中,有過幾個八賢王,其中最著名的是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的兒子趙德芳,清朝康熙的第八個兒子胤禩。趙德芳是左手握王法,右手執鋼鞭,專打貪官汙吏。而胤禩在二月河小說《雍正王朝》中,是一個偽裝的賢王,實際上是一個八面玲瓏而又有才無德之人。
在後世關於宋朝的評書中,趙德芳卻是一個道德的象徵,王法的象徵,正義的象徵,多次在楊家將面臨奸臣責難和陷害時,飄然而至,喝斥奸臣,保護良將,因此他又成了忠臣良將的護身符。
當然,實事求是的說,“八賢王”畢竟是一個虛構人物,他是為了評書、戲劇的需要,矛盾的需要、推動情節的需要,作家們創造出來的一個人物,從而滿足了人們崇拜忠臣良將、懲治貪官汙吏的內心需求,借用了歷史人物的真實名姓,使情節更加逼真,更有歷史感和現實感而已。
當然,歷史確實有趙德芳這個人。不過,趙德芳不是八王爺,他排行不是老八,他是四王爺,趙匡胤生有四個兒子,長子滕王趙德秀,次子燕懿王趙德昭,三子舒王趙德林,四子秦康惠王趙德芳,趙德秀和趙德林很早就去世了,到趙匡胤黃袍加身當上皇帝后,他的兒子在世的便只有趙德昭和趙德芳。
趙匡胤去世後,將皇位傳給了弟弟趙光義。而確保趙匡胤去世後由弟弟趙光義繼承皇位的依據,就是那個“金匱之盟”。這個盟約,是趙匡胤、趙光義兄弟倆的母親杜太后去世時的遺言,她老人家臨終遺言趙匡胤,後周柴家因為皇帝年齡太小,結果江山被人奔去了,為了防止人家奪少皇帝的江山,她要求趙匡胤將來把皇位傳給弟弟,再由趙光義傳位給三弟趙廷美,之後再傳趙匡胤的兒子們。
後來,趙匡胤去世,果然把皇位傳給了弟弟趙光義。但是,趙光義當了皇帝后,慢慢便有了自己個人另外的想法,他不想將皇位傳給弟弟,更不想傳給兄長的兒子,而是想傳給自己的兒子。因此,他想方設法,先把弟弟趙廷美藉故貶到四川,讓天高皇帝遠的弟弟有想法也沒辦法,最後抑鬱而終。
對趙德芳自然也好不到哪去。《宋史》上說在趙光義的排擠和打擊下,“(趙)得其死,(趙)繼夭絕”,兄弟倆相繼逼死了。所以,趙德芳雖然在演義和評書中是“八賢王”,但在歷史上卻並沒有做過和評書中的那些事兒,不過是說書人的一廂情願罷了,關鍵是,他沒有做那些事的年壽。
-
12 # 苦澀窩窩頭
趙德芳,宋太祖趙匡胤第四個兒子,他的死…《宋史·宗室傳》對趙德芳之死用了“寢疾薨”三個字,有些猜測是被他叔叔趙光義害了,畢竟趙匡胤的兒子們大多下場不好。山南西道節度使、同平章事、檢校太尉等。太平興國六年(981年)病逝,年僅22歲,追贈中書令、岐王,諡號康惠。後加贈太師,改封楚王、秦王。
所以這個人物是存在的,但挺早就死了。古裝電視劇大多都是胡扯的,比如潘仁美,龐太師等與實際人物完全不符合,甚至於顛倒黑白。潘美是北宋和曹彬齊名的名將雙子星,龐籍更是一代名臣,剛直不阿累遷至樞密副使、樞密使、太子太保等,封穎國公。 龐籍不僅與韓琦、范仲淹等人交好,還提攜了司馬光、狄青等人。
回覆列表
“斧聲燭影”,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趙匡胤和趙光義兄弟倆喝了一頓酒,趙匡義回家後不久,有人來報大哥不行了,趙光義慌忙來到宮中。有人見屋內燭光晃動,趙光義好像離席躲避。趙匡胤用斧子戳地說到:“好好幹吧”。然後趙匡胤死了。趙光義先於皇子到了。皇后對趙光義道:“我們母子的命就託付給你啦!
按照《宋史·宗室》所載,宋太祖趙匡胤育有四子:趙德秀、趙德昭、趙德林,趙德芳。趙德秀和趙德林早死了,只剩下了趙德昭和趙德芳。宋太宗對此如魚梗在喉,必欲除之而後快。兄弟二人先後不明不白的死去,死的蹊蹺!除掉兄弟二人後,宋太宗的殺戮才停止。
正史對趙德芳記載不多,而小說演義卻濃墨重彩的描繪了八賢王趙德芳。《楊家將》中,趙德芳懷抱金鐧,上打君,下打臣,厲害的不要不要的。追著潘仁美打,追著龐太師打,追著皇帝打。而實際上,趙德芳早被被二叔害死了。趙德芳死的那年僅僅23歲,而且莫名其妙的死了。
在京劇名段《賀后罵殿》中,宋太宗的唱詞道出了答案。太祖駕崩後,趙光義的嫂嫂賀後上殿怒斥二弟。為平息皇嫂怒氣,趙光義厚賜小皇子趙德芳,加封
“一親王,二良王,三忠王,四晉王,五德王,六敬王,上殿不參王,下殿不辭王。再賜你凹面金鐧,上打昏君,下打讒臣,壓定了滿朝的文武大小官員。哪一個不尊,你是個八賢王,代管朕躬。”
這只是小說演義,平息人們對趙光義害死侄兒惡行的憤怒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