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在《三國演義》裡,徐庶出山助劉備時,關羽和張飛都沒有說反對徐庶的,而諸葛亮出山時,關羽和張飛都跟諸葛亮抬槓,這是為什麼呢?
17
回覆列表
  • 1 # 長葛張敬堯被車撞死了

    這個可能是劉備第一軍師,劉備逃到司馬徽那裡,經過司馬徽推薦認識了他的第一個軍事徐庶,徐庶才高八斗,第一仗配合趙雲關羽張飛,破了曹仁的金門八卦陣。可能徐庶他低調不多說話為人平易近人。是的關羽和張飛對徐庶不說二話言聽計從,為啥不聽諸葛亮的,我認為可能諸葛亮有點裝逼裝過了,他說每日隆中躬耕,自比管仲樂毅就是有點裝大了,還有他在南陽,劉備第一次找他關羽張飛他三個一起去,諸葛亮可能知道小童說先生和別人出去了,第二次去諸葛亮他兄弟諸葛均在家,說出去採藥去了可能十幾日才能回來,第三次去他竟然在家睡覺讓劉備等了半天才起來。可能是這個原因關羽張飛不高興,還有諸葛亮當軍事有種以權壓人的態度,不聽命令皆斬。不會體諒下屬,他和徐庶說話不一樣,確實張飛關羽聽徐庶,諸葛亮可能有點裝逼和說話嚴肅了,如果猜的不錯第一次交戰是大敗夏侯惇和李典,然後關羽和張飛貌似承認諸葛亮的才智。關羽不服諸葛亮是不服上級體諒小兵,張飛不服諸葛亮是他架子太大和他說話不太好聽嚴肅罷了。總之徐庶雖然有謀略但是比不過諸葛亮,可能是人的性格不一樣,三國演義這本書我看了一遍多少我都知道

  • 2 # 威斯克_bhs

    誰說沒有,徐庶剛來時,關張2人也是如此,後來徐庶用計打勝了幾個戰役,關張2人才開始客氣起來,諸葛亮剛出山時,因為年輕,換做誰都是一樣,只有露2手讓對方刮目相看,人家才會欽佩你,後來的鳳雛劉備也起看不上眼的,張飛過去考驗了一下,發現他都管理的縣各種資料瞭如指掌,才刮目相看

  • 3 # 歷史長流中的魚兒

    看過《三國演義》朋友都知道,劉備在三顧茅廬時,關羽內心是很不情願的,而且在諸葛亮第一次指揮大戰時,關羽一開始是瞧不上他的。而同為軍師的另一人,關羽對徐庶卻是很客氣的,這其中有著耐人尋味的原因。

    為什麼關羽對諸葛亮和徐庶一開始的態度會有這麼大的差別呢?小魚兒翻看《三國演義》後總結出來三個原因,我們把這兩個人比較一下就很容易看出來了。

    一、徐庶主動,諸葛亮擺架子。

    徐庶跟隨劉備是毛遂自薦的。當初劉備遇見徐庶是在回家的路上,徐庶一個人唱著長歌,迎面向著劉備走來,”天地反覆兮,火欲殂;大廈將崩兮,一木難扶。山谷有賢兮,欲投明主;明主求賢兮,卻不知吾。“,大概意思是:漢朝岌岌可危,有人要匡扶漢室但是獨木難支,山中的賢才想要投奔明主,明主需要人才卻不知道我。此時的劉備正好是求賢若渴的,一聽到這話就被他吸引了,一番交談覺得這人很靠譜,於是拜徐庶為軍師。

    而諸葛亮卻是劉備花了很大的心思,三顧茅廬請出來的。徐庶在臨走之前曾經告知過諸葛亮,劉備近期會來訪,結果劉備第一次去尋訪諸葛亮,諸葛亮不在家,也沒有留一句話,劉備囑咐童子諸葛亮回來後告知一聲。結果諸葛亮回來後,也沒留一句話接著直接外出閒遊去了,導致劉備第二次頂著風雪再來又沒遇見。等到第三次終於遇見了,諸葛亮的弟弟諸葛均跟劉備打完招呼就忙自己的事去了,讓一個客人在屋簷下乾巴巴地等著,劉備在門外足足站著等了個把時辰,諸葛亮的家人也不把諸葛亮叫醒,更沒有任何待客之禮,也難怪張飛氣的想給諸葛亮家燒一把火的。

    透過這兩件事的比較來看,關羽之所以一開始對諸葛亮很不待見,就是因為諸葛亮把劉備拖得太辛苦,不願意借坡下驢,把架子從頭擺到尾,讓自己的大哥一而再再而三的放低了姿態,而這時的關羽卻並沒有看到諸葛亮的才能,所以關羽覺得諸葛亮架子比才能大,心裡很不舒服。而徐庶是劉備親自定的軍師,反正徐庶這人也沒做什麼讓人討厭的事,大哥的命令當然要給點面子的。

    二、徐庶江湖閱歷豐富,對關羽胃口;諸葛亮書生氣頗重,談不到一塊去。

    徐庶幼年喜好擊劍,喜歡行俠仗義,大約在中平六年,徐庶為了替別人報仇而殺了人,被官府抓住遊街,沒有一個人揭發他,後來被人所救,此後專心求學。

    諸葛亮跟隨劉備時大約27歲,沒有人知道他有什麼作為,只知道他常常自比管仲、樂毅,別人也都幫著吹他有經天緯地之才。

    對於關羽而言,關羽曾經也是殺了人,因被官府追捕而亡命江湖,所以跟徐庶還是有些共同經歷的,在一起肯定有共同話題。而諸葛亮卻沒有這些與關羽相同的經歷,所以關羽對待徐庶會比諸葛亮更親近些。

    三、徐庶低姿態,諸葛亮高姿態。

    徐庶雖然身為軍師,卻常以謀士的身份自居,在《三國演義》裡徐庶第一次向劉備出謀劃策時,徐庶只把計策告訴劉備,由劉備自行安排,並且在稱呼關羽時非常尊敬,稱作“關公”。

    玄德請單福商議。福曰:“既有敵兵,不可令其入境。可使關公引一軍從左而出,以敵來軍中路;張飛引一軍從右而出,以敵來軍後路;公自引趙雲出兵前路相迎:敵可破矣。”玄德從其言,即差關、張二人去訖;

    而諸葛亮第一次用兵,就要了劉備的軍權,想要全由自己支配,這樣就凌駕於關羽之上了。

    玄德請孔明商議。孔明曰:“但恐關、張二人不肯聽吾號令;主公若欲亮行兵,乞假劍印。”玄德便以劍印付孔明,孔明遂聚集眾將聽令。

    兩人的工作風格截然不同,這也是導致關羽不爽諸葛亮的原因。關羽對人的態度很有意思,越是有身份的人越是看不上,越是地位低微的人越是禮賢下士。比如關羽就敢罵孫權的兒子是狗崽子,卻在千里走單騎時給一個平常百姓家送家書。徐庶越是低姿態,關羽越是回之以尊重,諸葛亮還未建功,就騎到關羽脖子上來了,關羽能舒服嗎。後來諸葛亮展現出了自己的才智後,關羽才算服了諸葛亮。

    綜上所述,徐庶這種低調的為人處世方式贏得了關羽的尊重,而諸葛亮在沒有展現才能之前,他的高姿態讓不光是關羽,還有很多人都不爽的。

    以上純屬對《三國演義》的分析推測,不代表正史,認真你就輸了,羅貫中故意安排這麼多情節,就是要突出劉備禮賢下士,敢於用人,也突出諸葛亮足智多謀,神鬼難測。

  • 4 # 透明CO2

    為什麼關羽對諸葛亮頗有成見,而對徐庶卻言聽計從呢?

    因為諸葛亮是一介書生,一個文官。眾所周知關羽是瞧不起文官的,而且諸葛亮開始也沒什麼功績來讓關羽刮目相看,還要讓劉備三次拜訪。再加上關羽是一個高傲的人,所以關羽對諸葛亮頗有成見。

    而徐庶雖然是文官,但以前是學武的,還是一個遊俠,沒有書生的傲氣和酸腐氣。這就讓關羽感覺很友好了,主動到劉備勢力,還取得了勝利,讓關羽愛聽從徐庶調遣。所以關羽對徐庶言聽計從

  • 5 # 泊圖泊途

    徐庶出場就有一段自白:“天地反覆兮火欲殂;大廈將崩兮一木難扶。山谷有賢兮欲投明主;明主求賢兮卻不知吾”。

    這展現了徐庶的抱負,也說清了天下的形式,劉備剛剛從水鏡先生那出來,以為這就是所說的“臥龍、鳳雛”之一。雖然他錯認了,但是徐庶的才能也不差。

    徐庶早就聽說劉備的大名,加入也是十分的痛快。

    徐庶雖然新加入劉備陣營,但是當時的情況卻沒時間內訌折騰,曹仁派將去進攻劉備,徐庶安排的井井有條,擊退敵軍,這讓他樹立了威信。

    徐庶在其軍呆的時間不長,又接連擊敗曹仁數次,再加上短暫的時間內叫關羽、張飛難挑毛病(也沒那功夫)。

    對諸葛亮有成見,在“三顧茅廬”的時候就埋下伏筆了,張飛很不爽,“量一村夫何必哥哥自去可使人喚來便了。”求賢卻找不到人叫張飛很煩躁。關羽也表示“兄長兩次親往拜謁其禮太過矣。想諸葛亮有虛名而無實學故避而不敢見。兄何惑於斯人之甚也”。

    第一印象很重要,他倆一開始就覺得諸葛亮山野村夫,沒什麼才幹,還特別怠慢。

    即將見面時,諸葛亮卻在裡面睡覺,張飛大怒,要一把火燒了屋子。

    而電視劇把矛盾寫的更多,尤其是關張想去吳國強搶劉備時。

  • 6 # 古風93814281

    謝謝邀請,《三國演義》只是一本小說,而且中國古代章回體小說很多邏輯上都不是特別嚴密,例如《紅樓夢》裡面賈璉被稱為璉二爺就讓紅學家們很燒腦,各執一詞。《三國演義》就更加了,如果非要從邏輯和人設去考慮,很多情節其實很難合理解釋。如果你非要問為什麼,建議找個靠譜的法師,招羅貫中的魂出來當面問問。

  • 7 # 知足常樂6144539457

    先入為主,徐庶最先幫助劉備出謀萬獻策,其效果關羽親自目睹自然十分嘆感,曹操也大為振驚,後來以其母為脅,迫使徐庶無法幫劉備辦事。

    諸葛亮的進入使關羽不以為然,雖然後來多次感受孔明的奇謀妙招他歎服,但心裡仍然帶有莫名的輕視,這連關羽自已都不知道為什麼?

  • 8 # 歷史鐵疙瘩

    主要是這麼幾個原因。

    第一,劉備的禮遇程度不同。

    徐庶是自己找過去的,劉備待之以賢士之禮。而諸葛亮是劉備三顧茅廬請出來的,劉備待之以國士之禮。關羽、張飛作為元老看到一個初出茅廬的二十七歲愣頭青被老大劉備這麼禮遇,在“吃醋”的同時也有老大被人忽悠了的想法,所以才對諸葛亮頗多成見。

    第二,徐庶先入為主。

    徐庶在劉備軍中呆的時間不長,卻做出了優秀的業績,甚至破解了曹軍大將曹仁的八門金鎖陣。這些關張都看在眼裡自然不會不服徐庶調派。而諸葛亮有徐庶珠玉在前作為比較,關羽、張飛自然對諸葛亮能否做到徐庶一樣的程度產生疑問,當然這在諸葛亮博望坡大破曹軍後得到了相當的改善。

    第三,諸葛亮畫的餅比較大。

    徐庶到了劉備營中主要是做戰術方面的工作,這些事情執行起來見效比較快。而諸葛亮一開始便為劉備規劃了一個宏偉的藍圖,就是吞荊州、奪益州,進而爭奪天下,一匡漢室。

    關羽和張飛是跟劉備最久的老人了,幾十年風裡雨裡不離不棄,劉備打了半輩子仗不過才新野彈丸之地,而且還是劉表的。你要他們這兩個武夫相信以後可以三分天下?所以他們還是把諸葛亮當成了大忽悠,偏偏老大劉備還吃這一套,這怎麼不讓關張心裡不舒服吶?

    自然而然的這種成見就顯露了出來。

  • 9 # 虹貓大俠

    一、年齡

    徐庶年齡比諸葛亮大,從外貌上看就是比較老成的哪種,都說“老謀深算”,徐庶很符合謀士特徵。

    諸葛亮比較年輕(27歲),年輕給人的感覺是辦事不牢靠。周瑜就曾經遭程普質疑過,諸葛亮在沒有展現出才能之前被質疑也不奇怪。

    二、主動性

    徐庶是主動來投,雖然也弄了點小玄虛,那也只不過是自我營銷的一種手段。徐庶本人不是純文士,年輕時殺過人,有一股子豪俠氣質。說話也客氣(比如透過歌謠誇劉備,稱關羽為關公)辦事有章法,這種性格和關張比較對脾氣,更容易接受。

    諸葛亮是三次聘請才出山的,在關羽和張飛眼中,諸葛亮那是擺足了架子。而且哥仨第三次去隆中時,諸葛亮還在草堂睡覺,劉備在門外等候了很長一段時間,雖說這是劉備主動要求這麼做的。但是在關羽張飛眼中,諸葛亮太擺譜太不懂事!性急的張飛甚至都要放火燒房子了,關羽雖然阻止了張飛,但是不代表他心裡沒想法,這種不滿的想法一直憋著,最後在諸葛亮第一次派兵的時候爆發。

    三、作戰規模

    徐庶參與的戰爭規模比較小,呂曠、呂翔只有5000軍馬。劉備雖然兵力不足,也有數千。而且都是多年征戰的精銳。徐庶的計謀相對簡單,誰打頭,誰打尾,誰攻擊中部一目瞭然,很符合哥仨平時的作戰風格,更容易接受。即使曹仁親自出馬,也只有25000軍馬,兵力相差還沒到很懸殊的地步。而曹仁過於依賴他的八門金鎖陣,陣法一旦被破就自亂了陣腳。

    諸葛亮參與的戰爭規模就比較大了。由於有了之前徐庶的勝利,劉備引起了曹操的重視,這次派遣的是大將夏侯惇,兵力更是增加到了10萬。劉備雖然也招募了一些新兵。很難說總數會超過一萬人,兵力相差太過懸殊。而諸葛亮派遣關、張只各自率領1000人埋伏。如果說火燒之計不成,這2000人是起不了什麼作用的,誘敵的劉備就相當危險了,因此不可能不產生懷疑,質疑諸葛亮到底行不行!

    四、親疏度不同

    對待徐庶,劉備雖然也很客氣,也做到了言聽計從,但是徐庶畢竟不是水鏡先生所說的“伏龍”“鳳雛”之一。所以徐庶更多的只是一個謀士的角色,作戰時也只是提議,派兵還是劉備派遣。

    諸葛亮不同,諸葛亮是伏龍,劉備常說得諸葛亮如魚得水,這讓倆兄弟有點不痛快,以前是兄弟三人朝夕相處,現在是劉備諸葛亮形影不離,讓兄弟二人感覺諸葛亮的受重視程度太過了。關羽、張飛估計都沒有穿過劉備親手編的草鞋,諸葛亮卻得了一頂劉備製作草帽,還不知足摔帽子,這能不嫉妒嗎

  • 10 # 情歡江川

    心態不同,態度不一。

    徐庶低調求見受用,關張對他是自然的正態心情。調兵遣將時,沒有逆反之意。一戰成功,劉備和關張刮目相看。徐庶走時,劉備送了一程又一程。不捨之意,嘆自個命苦。

    諸葛亮三顧高調騁用,關張不滿有逆反心。不經磨合不能組合。

    諸葛亮雖不是“盛名之下,其實難負”之人,到新地新老闆也要有實踐考察過程。他人還是低調順其自然為好,期望值高了難做人。

    歷史上只有一個諸葛亮。諸葛亮的盛名和才具不是他人能學的。能有徐庶的本事也能成功個人事業。

    低調呼,高調乎!學諸葛,效徐庶!

  • 11 # 老薑聰蒜

    關羽是山西運城人,小時候叫二蛋。因年少行俠,喜歡打打殺殺的,糾結了一幫哥們,如張遼、徐晃,路見不平就出手。在關羽二十歲時,殺了當地的豪強亭長牛二,改名關羽,亡命天涯。後來,在河北涿州見到劉備,桃園三結義。

    徐庶原名叫徐福,跟關羽一樣,小時候喜歡打打殺殺,腰下懸把三尺長劍,自稱:“徐劍仙。”在他二十歲時,替哥們殺了仇人。夜裡潛逃。徐福很聰明,把臉塗滿白粉,把眉毛也剃了一半,又把自己的牙齒“門牙”敲掉二顆。

    官府到處抓殺人兇手,抓到了他。但是不能確定他就是徐福。把他綁在大街上,讓眾人認。到了傍晚,徐福的哥們認識捕快,帶著酒,灌醉了捕快,救走了徐福。

    徐福從此改名為徐庶,決心棄武從文,發奮讀書,到處遊學。後來打聽到荊州多名士,來到荊州,結識了諸葛亮、龐統等人。

    徐庶投靠劉備後,聊起自己的殺人經歷,與關羽一見如故,二人十分投機。關羽十分喜歡徐庶,加上他又會謀略,關羽對他言聽計從。

    諸葛亮就是書生,沒行過俠,殺過人。當然關羽內心與他沒有共同語言,頗有成見。

  • 12 # 葉之秋

    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成就千古君臣佳話。可是,在諸葛亮出山之初,和同事關係並不好,尤其是和集團其他中層管理人員關係並不和睦,代表人物就是張飛和關羽。關羽是暗裡較勁,張飛是公開挑釁。可是,回首之前徐庶在劉備手下的時候,大家的關係相處卻一直很融洽。難道說,徐庶在處理同事關係上,比諸葛亮還要高明?或是,還有其他隱情?

      首先看徐庶。

      徐庶聽聞劉備仁德,一心想要加入劉備集團,但是主動送貨上門,實在有損身份,於是徐庶假裝街頭藝人,邊走邊唱,引得路人為官,其中也就有集團老總劉備。劉備一聽,這人歌詞還挺有味道,就懷疑是哪位高人。徐庶一看既然老總已經不恥下問了,自己就主動獻策吧,可沒想到第一次提建議就碰了一鼻子灰。徐庶說,的盧馬會危害到主人,您看誰不順眼就把馬送給誰吧。劉備一聽火了,說你這人實在太差勁了,一來就教我使壞,我們性格不合,分手吧。徐庶一看,劉備這人不愛聽真話,那自己也有辦法啊,於是立刻改口說自己只是試探,其實滿腦門子汗。

      第一次會面,讓徐庶認識了劉備的為人,徐庶選擇了順從劉備。這是徐庶在劉備手下做事情的基本格調。

      劉備給徐庶的職務是軍師,於是徐庶就撒開膀子開始調動訓練本部人馬了。

      不久之後,曹仁、李典率軍三萬攻打新野。開始是呂翔、呂曠兩位無名下將率領五千人馬,考驗徐庶的時間到了。劉備立刻召開中層領導開會,請軍事分派任務。徐庶說,既然有敵人來到,“可使關公引一軍”如何如何,“張飛引一軍”如何如何,“公自引趙雲”如何如何。“玄德從其言,即差關、張二人去訖”。

      徐庶出到劉備身邊,很明白自己該扮演什麼角色。雖然自己是軍師,但並非就是說自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關羽和張飛是劉備的臣子兼兄弟,自己是調派不動的,那要有任務怎麼辦呢?自己只負責建議,讓劉備去分派人物。徐庶更多的是扮演一個謀士的角色,提出建議,由君主去做決策,自然,和關羽、張飛之間就沒有利害衝突了。

      當戰事取勝之後,劉備“重待”徐庶,犒賞三軍。此時的看重,才是真正的看重,而劉備同時也重賞了關羽、張飛等出力的人,是以雙方的關係繼續保持和諧。

      後來,徐庶識破曹仁“八門金鎖陣”,成功擊退曹仁偷襲,也更加確立起徐庶劉備帳下第一謀士的身份。

      可是諸葛亮呢?和徐庶半遮半掩完全不同,是人家集團老總劉備三次拜訪才請來的高賢,前後歷時幾個月,歷盡辛苦,並且一等場就儼然以第二號主子自居,這就難怪關羽和張飛生氣了。

      具體來說,關羽張飛看諸葛亮不順眼有這樣幾個原因。

      其一、諸葛亮這人愛擺架子,高人嘛,一般都愛擺架子,可是諸葛亮做得非常過分,完全超出了關羽、張飛能夠承受的底線。第一次劉備拜訪,童子說“先生今早少出”,問什麼時候回來,童子說歸期不定,或者三五天,或者十來天。張飛一聽就不耐煩了,說“既不見,自歸去吧”。張飛是不相信諸葛亮不在家的,他認定是諸葛亮躲在家裡擺架子。又等了好久,關羽說:“不如且歸,再使人來探聽。”劉備聽了也就回去了。第二次拜見下著大雪,張飛說“天寒地凍,尚不用兵,豈宜遠見無益之人!”劉備說,我真想讓臥龍先生知道我的誠心!從此看,劉備也是知道第一次諸葛亮其實是在家的,只是自己誠心不夠不願意見自己。第三次春暖花開,劉備又打算去尋訪諸葛亮,張飛就要拿繩子把諸葛亮綁過來,把劉備氣的半死。劉備用了個比方說明自己的心志:“汝豈不聞周文王謁姜子牙之事乎?”劉備儼然以周文王自命,可是自己奔波二十餘年卻始終潦倒苦無出路,之前遇上徐庶讓劉備取得了自己征戰多年少有的勝利,而高賢徐庶竟然說自己相比諸葛亮只是螢火蟲之於皓月,劉備又怎麼不會下定決心,一定要請諸葛出山。劉備的煩惱,對於一貫只看重拳頭的張飛是很難體會的。

      其二,劉備對諸葛亮太好了,好的已經超過了對待臣子的禮節了。“卻說玄德自得孔明,以師禮待之。關張不悅。”是啊,此時的諸葛亮不過是二十八歲,而劉備卻已經47歲。雖然劉備此時官職不過是新野縣令,但是政治地位崇高,有皇叔的宗親身份,有大漢左將軍的軍銜,而諸葛亮卻不過是一個普通書生。可是,面對關羽張飛的不滿,劉備卻再三強調自己的態度“吾得孔明,猶魚之得水也”,也就是說,自己劉備要靠著諸葛亮這水才能活下去,讓一貫受到劉備重視的關羽、張飛頗受冷落。

      其三、諸葛亮主動要權,代替劉備獨掌大權。和徐庶只負責建議不同,諸葛亮第一次正式開會,就要求劉備把代表最高權力的寶劍印信交給自己,自己要全權處理。徐庶只是建議劉備,“可使關公如何,張飛如何”,諸葛亮是“令關羽如何,張飛如何”,難怪張飛冷笑而去,關羽看起來厚道一些,其實更加不滿,說:“且看他的計應也不應,那時卻來問他不遲。”關羽更瞭解自己的兄長劉備,在戰前批評諸葛亮是沒有任何結果的,只有在有真憑實據的情況下,劉備才會真正意識到,能夠幫助劉備成就大業的只有關羽張飛他們兩個。

      當然,雖然諸葛亮很囂張,但是人家確實有本事囂張。諸葛亮出山時已經28歲,年紀也不算小了,郭嘉27歲追隨曹操嘛。之前的那麼多年,諸葛亮一直在等待,等待一位值得自己輔佐的明君,完全信任自己的主公,終於,諸葛亮等到了。諸葛亮擺架子是考驗劉備對自己的信任度,沒有絕對的信任,以後就沒辦法大展拳腳,不主動要求權力,就不可能貫徹自己的一些想法,有本事還要有權勢。有君主的賞識,有軍中說一不二的地位,有足夠面對各種突發事件的能力,諸葛亮才能一副桀驁不馴的面孔走到新單位。

      透過火燒博望坡,在很短的日子裡,大家就改變了對諸葛亮的看法,曾經看諸葛亮年紀輕輕,忽然受到領導重用,很不舒服的單位元老關羽、張飛也不得不拜服在諸葛亮腳下。連新野百姓也都望塵跪拜:“吾屬生全,皆使君得賢人之力也!”當諸葛亮成為偶像之後,曾經的狂妄也就成為了傳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的世界》遊戲主播,你喜歡哪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