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冷月曆史
-
2 # 俊小寶
這個問題問的好,也是很多喜歡高順人品的三國迷關心的話題,本不該被歷史遺忘的一名超級名將,多多少少想起他總會聯想起天下精兵(陷陣營),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有死無傷,在當時高順練兵打仗成名已久,能力毋庸置疑,張遼還只是個八健將。既然問了為什麼殺高順,曹操殺人還需要給別人理由嗎?收編部隊的時候一般士兵照單全收,篩選壯丁,主將要麼殺,要麼留的道理,何況高順還是個愚忠的主將,曹操這麼精明的人能給自己留個隱患麼?何況打仗時高順把曹操親近的人都得罪了,比如夏侯惇的眼睛就是一份大大的見面禮……殺不殺他,留不留張遼,跟能力沒有關係,張遼是率眾主動找到曹操,高順是呂布兵敗被俘虜,那麼不難理解是曹操會這麼做了……
說個題外話,曹操殺了高順對我們而言是比較惋惜的,但跟對老闆真的很重要,呂布手下這麼多名將,一個都不差,本來是一手好牌,楞是被他打輸了,導致高順的悲哀,也是張遼加入曹軍後軍旅生涯的騰飛,創造了一個接著一個高順未完成的戰鬥奇蹟……
-
3 # 璀璨的雙子星
最主要的就是高順屬於呂布的死忠不降,否則以高順的能力,曹操寧肯費些功夫也得把高順收入帳下。其次,高順作為呂布勢力的高層,武將首腦多次敗曹操,射瞎夏侯惇一隻眼睛,夏侯惇那可是曹操的鐵桿近臣,計入宗親的。而且跟外姓將領如李典有仇隙,可以說基本不容於曹操方面的武將,呂布是第一仇人,高順穩居第二。高順願降曹操也得花大功夫安撫。後面有交代張遼李典素來不睦,應該就是為此。
-
4 # 是我非我
高順嚴謹公正做事認真,善練兵,一手帶出八百陷陣營。
為人沉默剛強可能話少,不喜談感情,在八健將裡是不被呂布喜歡的,可能覺得不貼心。打架時才叫高順領軍,打完後就收權擱置一邊。
但是在呂布的部下中是最有本事的,張遼都比不上,常獨自領一軍,打敗過劉備,夏侯惇,袁術。
呂布白門樓被殺後,手下基本都降了,唯有陳宮高順,陳宮求死,高順不言,曹操只能殺之。
高順這人跟了呂布,可惜了……
-
5 # 南門太守
先回答曹操為什麼用呂布的一位舊將?
曹操滅掉呂布,呂布、陳宮都被曹操殺了,但呂布手下的人馬還在,呂布的部將侯成、宋憲、魏續是投降的曹操,而且是“臨陣起義”,他們這些人曹操不能殺,是功臣,曹操需要對他們進行妥善安置。
他們這幾個人到曹營後就再也沒有相關記載了,估計曹操沒有給他們太高的軍職,到中郎將也就是大校師長這一級應該就到頭了,或者是校尉、都尉什麼,這就需要有人來對他們進行統領,張遼是合適的人選,因為在呂布集團裡的資歷最老,二十多歲就做了郡太守,品秩與中郎將相當,高順當然也可以,因為他最能打,戰鬥力最強,呂布手下不少隊伍都是他訓練出來的。
不找人來統領行不行?比如把這些人馬打亂,分編到各部隊中,但這是近現代的做法,在那時未必是好主意,因為這相當於把一個風險源擴大成了若干風險點,曹操的習慣做法是對這樣的部隊進行整編,淘汰一批,留下的仍然整建制存在,青州軍就是這樣的情況。
而且人家是“起義部隊”,也不適合那樣做,或者這些人起義前也提過一些條件,比如將領的軍職、人馬如何安置等,出於減少攻城傷亡代價的考慮曹操應該會答應。
再回答為什麼用的是張遼而不是高順?
張遼的情況跟高順不同,高順一直是呂布的部下,而張遼在很長時間裡是呂布的同事、同僚,早年在幷州他們二人與張楊是丁原手下的三個干將,地位相差不大,互不統屬。後來呂布殺了丁原投靠董卓,張楊走了,張遼留了下來,但張遼直接歸董卓指揮,張遼與呂布仍然互不統屬。
張遼成為呂布的部下是在董卓被殺後,呂布殺了董卓,立下大功,“儀同三司”,也就是享受三公的待遇,隨著地位的驟升,張遼所部人馬併入呂布手下,張遼這才成了呂布的下級。從二人以上的經歷可以看出:呂布、張遼的資歷一開始差不多,這使得二人的關係並非特別親密無間,呂布殺董卓時沒找張遼幫忙就是例證。
高順不同,他一直是呂布的下級,忠誠於呂布,跟呂布有著很深的感情,有時候受到一些不公正的對待也都毫無怨言,這是值得稱道的品質,但也是曹操不敢把隊伍交給高順的地方。
還有一點很重要,史書說侯成“與諸將共執陳宮、高順,率其眾降”,也就是說,侯成等人是“起義將領”而高順並不是,是被起義的這些人綁起來交給的曹操,什麼原因史書沒有交代,但可以推測,也許侯成等人起義前也找了高順,邀他一同起事,但侯成沒有答應,所以被大家綁了,也可能大家沒找過他,覺得他死忠於呂布,不會起事而只會壞事,所以先把他綁了。
不管哪種情況,曹操這時想再用高順就困難了,即便不考慮高順與呂布的關係,也得考慮侯成、宋憲、魏續等人的感受,既然旁邊還有一位現成的張遼,曹操為何不把複雜的問題簡單處理呢?
-
6 # 愛尚寵物家
曹操在白門樓吊死呂布,而呂布手下 高順,陳宮,張遼 等謀臣戰將有了不同的命運。
首先陳宮和曹操是老相識了,早在曹操殺呂伯奢一家的時候陳宮就看透了曹操,隨即就拋棄曹操選擇單飛。 當年的逃犯現在成了一方諸侯,而且還俘虜了陳宮,自然是要說幾句場面話,無奈陳宮不給面子,一心求死,只能把陳宮給殺了。
高順,呂布手下的第一戰將,一手訓練出來的八百陷陣營可以說是百戰百勝。 如果不是宋憲等叛亂裡應外合破了城,呂布單憑一手陷陣營也能守很長時間。 高順為什麼會死呢? 因為人家根本就沒說話,悶葫蘆,曹操問啥人家也不說。反正跟你不熟,懶得理你,也沒求饒,曹操面子上過不去,加上攻城時必有很多將士死在陷陣營手上就算收服了高順只怕也會和軍中的將士有隔閡,所以就順水推舟弄死了高順。
張遼,曹操在殺呂布的時候,張遼嘲諷了一句:大丈夫死就死了,為什麼要做女兒姿態? 呂布聽了很慚愧然後就被吊死了,可張遼卻投降曹操了。。。。。呂布要是知道了八成要說一句mmp,你都決定投降了,你硬氣個錘子啊?當然了,這其中也有關二爺的功勞,在關鍵時刻關二爺出面替張遼求情,曹操欣賞關羽忠義所以對他的話也慎重考慮。 曹操剛冒出一句不殺張遼的意思,張遼就立馬錶忠心,不得不說很識時務,曹操一看,哎呀這哥們可以啊,然後就開始培養張遼。不過因為這些事情,張遼和李典,樂進,武安等軍中大將素來不合,一直到張遼威震逍遙津的時候才有所緩和。
-
7 # 千古浪
罵人是你的不對,但是不罵你又不爽,這就難辦了。不過這對於曹操來講都不是事,你罵曹操他還能笑臉相迎,你不罵他他反而心裡沒底,現在不罵,不出口氣,將來很可能背後捅刀子。
所以,對於曹操來講,你自動投降也好,被俘後罵我也罷,我心裡有個底,睡覺都安心。張遼就是罵我的,張郃高覽是主動投降的,他們曹操用著順手,因為對曹操沒有積累的前世仇怨,那些隔閡在投降時已經煙消雲散了,以後就是好夥伴了。因此,張遼投降成功。
高順悲劇了。
被五花大綁的推到曹操面前,千鈞一髮之際,考驗的是張郃的求生態度。樊噲說: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你的地盤你做主,但還不要我罵幾句?反正是個死嘛!更何況,我有能力,越罵你說不定你還看得起我,這樣就更有希望活了,以後說起來也有面子啊!咱當年也是罵過曹操的人,儘管投降了。
高順則不然,翻著白眼,閉著眼睛,一副就看不起你的樣子。曹操當時肯定也對高順勸降過,但吐沫再多,架不住人家一聲不吭。罵我可以,知道你心裡還知道有我曹操,現在我站在你面前,你竟然看不起我曹操,這可不得了。就像之前劉備說的:孔北海還知道這世界上有一個劉備啊!所以拼了老命也要救孔融。所謂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高順不但成不了知己,現在竟然把我曹操當空氣,不,應該是透明的一個屁,還是有味道的屁,這可不得了。
可以藐視權威,但是不能不理權威。人家還有小弟呢!自己不介意,但是眾位兄弟怎麼看我。我艹艹還要靠他們打天下呢?為你一個高順卑躬屈膝,把我的班子搞散架了,得不償失。
所以,我艹艹想要你,但不能要你,就這麼簡單。
-
8 # 巴山夜雨涮鍋
題主問“高順統率陷陣營,能力不比張遼差,為何曹操殺高順用張遼”,這是個偽命題。
因為題目中說道的兩件事情,是不同體系中的。
先說《三國演義》。《三國演義》中,曹操面對被俘的張遼高順,確實是殺了高順,用了張遼。那是因為張遼在人品和能力上都遠勝高順。
能力上,張遼在三國演義中算是一等名將,綜合武力、統率和智謀應該能爭十強。高順不過是一個普通二流將領,武藝上被夏侯惇四五十合擊敗,智謀上也沒什麼表現。“陷陣營”之類的演義中都沒有提出。
人品上,張遼比高順更有人脈。在徐州之戰中,還曾和主角陣營的關羽眉來眼去,所以最後被殺時候有關羽求情。而高順就是呂布一忠實打手,曾經帶兵五萬追擊劉備。所以死到臨頭劉備給張遼求情,不給高順求情。
面對曹操的勸降,張遼是破口大罵,順便還嘲笑了求饒的呂布,高順則是一言不發。看似前者反抗更激烈,但卻也展現了自己的個性,罵呂布也讓曹操深有同感,於是引發勸降的進一步慾望。相反,高順一言不發,曹操想繼續說下去都沒話頭,乾脆砍了。
這些,最終決定了張遼活,高順死。
而在歷史上,高順確實是一個出色的將領,統率陷陣營曾經多次立功。但他又是一個對呂布愚忠的將領,被俘後不肯投降,因此被殺。
而張遼,則是主動帶著軍隊投降的曹操。曹操當然不會殺他了。
-
9 # 薩沙
三國最牛叉的小人物:被人遺忘的忠勇大將高順
被人遺忘的忠勇大將——高順
高順,據史料記載為呂布帳下中郎將,擅長練兵和指揮作戰,跟隨呂布征戰四方立功不少,還曾數次救呂布於危難之中。其麾下之“陷陣營”雖人數不多,但個個裝備齊全作戰勇猛,所到之處幾乎毫無敗績,可謂是三國時代最精銳的一支步兵。高順為人清廉自律、威嚴大度,愛護士卒而又賞罰分明;在生活上,高順極盡樸素,不飲酒也從不接受他人之禮物,簡直是一位完美軍人的形象。
隨著徐州之戰呂布軍團的大敗,包括呂布在內的集團高層人物如陳宮,高順,張遼等一齊被曹操所俘。雖為階下囚,但高順卻依然鐵骨錚錚,怒斥呂布無骨,向曹操乞降。等到自己被審問的時候,高順則站直了身子一言不發,最終為曹操所斬……
高順這樣一位有能力有骨氣的忠勇將領,就這樣隕落在白門樓上,讓人不由得扼腕哀嘆,也留下了許多謎團。如果斬高順的是其他主公還好說,而碰上以愛才惜才而著稱的曹孟德,為什麼收了張遼、臧霸、宋憲、魏續等人,卻恰恰不留高順?難道是他不知道高順的能力,不明白自己收降這樣一位牛逼的將軍能帶來多大價值?
有人覺得,是因為高順在臺下一言不發,讓曹操以為他是嚇傻了,便在心裡下結論覺得這傢伙並無膽色,沒有必要收降;有人認為,是曹操的“審問順序”不對,如果先收降了張遼,臧霸等一批人,再來提審高順,說不定高順看其他人都已經投降,自己心裡也就軟了。這時候只需旁人一句話,就如同關羽為張遼求情一樣,給臺上的老曹和臺下的高順各一個臺階下,便有了不殺高順的理由。從此高順跟隨曹操,重組陷陣營精兵,南征北戰威震天下……
其實,這些全都是主觀化的推測。曹操何等精明之人,怎麼可能不知道高順的能耐和價值?先且不用說他在高順手裡吃過多少虧,夏侯惇,于禁等名將也都曾敗在高順手下,就連濮陽遇伏也是高順率先放的火,差一點就將老曹燒得去見閻王……如果真的是想收伏高順,這和審問順序也沒有關係,殺不殺其他人根本也不妨礙殺不殺高順的事。至於高順,如果是真的想賢臣易主,留可用之身,也肯定會有所動作,不會在臺下一言不發只等發落……
唯一的解釋就是,曹操早已經下了決心要處死高順,高順也明白自己此番必死,更下了決心要一心求死。旁人可能一時還沒看透,坐在曹操身邊的劉備卻早已經看透了二人的心思,故此番沒有開口勸殺或勸留。
首先,高順在呂布軍中地位極高,匪首的名單上都有他,屬於是“必斬”的範疇!
據史料記載高順在呂布帳下擔任“中郎將”一職,中郎將這個職級在漢代並不算很高,但是其職責卻不低,類似於現在的中央警備團團長,負責保衛國家最高領導人。
當然,呂布並非是國家領導人而只是一方諸侯,他旗下的中郎將應該更類似於保鏢心腹一類的職務。換句話說,高順在呂布手下就是最信得過的精兵都統,平日裡警戒營地保護集團高層人員的安全,遇上戰場局勢打不開的時候,就會親率精兵上去充當“開瓶器”的角色。
不僅如此,高順在呂布軍中還經常參與最高核心事務,地位和陳宮齊平,二人一武一文各司其責,都是“決策層”中的一員。打個不太恰當的比方,高順和陳宮更類似於狄仁傑身邊的李元芳和曾泰,是最為得力的左膀右臂;而張遼臧霸侯成這“八健將”,更類似於張環李朗等“八大軍頭”,雖說不上跑龍套但地位確實比高陳二人要低不少。
根據“首惡必辦,協從不問”的準則,高順陳宮屬於是呂布軍團的核心人員,哪怕是陳宮和老曹曾有舊交都難逃一死,就更不用說之前毫無交集的高順了。
其次,高順為人實在太過剛猛正直,這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剛猛正直並非缺點,但高順在這方面做得有些過度,必然會帶來圓滑不足,難與其他人合群等副作用。高順不僅從不受人禮物,就連酒也不喝,這在三國時代可真的是個異類。
翻翻史料和小說,三國時代關於“酒”的記載簡直多不勝數,豪飲之風四處盛行,嗜酒無度的也大有人在……可以說,酒這個東西是三國時期的一個重要交際元素,尤其在軍隊裡,從高階將領到底層小兵誰不喝點酒當樂趣?尤其是出征之前,酒可以犒軍,為大家壯壯膽還順便鼓舞士氣;戰鬥勝利過後讓大夥毫無節制放縱狂飲一盤,醉臥沙場,也算是對將士們出生入死的一種獎勵。
然而,高順為什麼滴酒不沾?他的無疑是時刻讓自己保持清醒的頭腦,以隨時應對突然而來的敵情。這一點就他個人的品質來說確實十分非常難得,但放在那個時代的大環境下看來就顯得有些另類。
酒是人與人之間的潤滑劑,你不喝酒便意味著少了一種重要的交際手段,還怎麼與別的同僚保持關係?曹操不是傻瓜,而且擅長研究對手,他早就將高順的底子查了個遍,也知道高順的平日的習慣和品質。他明白,將高順這種正直得有些過分的人收入麾下是有風險的,會破壞自己軍中原有的氣氛,增加與他人發生摩擦的機率,甚至可能引發內部矛盾。
最後,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高順之前的戰績太出色,在戰場上把曹操打得太狠了。
之前的戰役中,高順率領的陷陣營在曹軍將士心中成功拉到了大量的仇恨。現在,曹軍眾將士拼死格鬥,死傷無數,好不容易把這個死對頭打敗擒住,誰都覺得該是大出一口惡氣的時候了。如果曹操這個時候出於惜才,充當好人不殺高順還將他留用在軍中,肯定會傷了自家將士的心,也對不住那些在戰場上死去的弟兄們。所以說,不殺高順影響自家計程車氣,以後恐怕誰都不肯賣命打仗了……總之一句話,天下並非人人能為我所用,對待俘虜,該殺的還是要殺!
以上三點,便是曹操必須要斬殺高順的理由,高順對此也心知肚明,故配合曹操演了一出心照不宣的“沉默戲”。曹操在臺上痛下殺令,揚威天下安撫士兵,並在之後厚葬呂高陳三人,獲取了投降官兵的軍心。高順在臺下一言不發,一言不發赤膽忠心,並在刑場上昂然赴死,成就了自己“忠臣不事二主”的美名。這樣的結果,無疑是曹操高順兩人都十分願意看到的……
PS:在呂布駐紮徐州期間,劉備曾暗地裡分化和收買過呂布軍的各級將領,包括張遼在內的很多人都受了其好處。他們在和劉備軍作戰時往往消極放水,這也是為什麼劉備軍事實力遠弱於呂布,卻能屢屢敗中逃生的原因。
而呂布在忽悠大王劉備的不斷蠱惑下還能屹立不倒,很大程度上就得力於劉備挖不動他旗下最重要的文武二人:陳宮和高順。由此可以看出,呂布多少還是有些識人之能,至少他身邊最親近的幕僚都是絕對忠心而且完全可靠的。
白門樓上,張遼,臧霸這些人都降了,而高陳二人卻一前一後追隨他而去……能得如此忠貞部下相伴,相信呂布在陰間也不會感到太寂寞吧!
-
10 # 九州歷史
很簡單。曹操是玩政治的,張遼、高順是呂布手下最優秀的,高順可能更優秀一些,但是這兩位,對他來說只能留一個。殺掉高順是給張遼看的,反倒能讓張遼更加忠心。在這兩人之間選一個,曹操為何殺高順重用張遼呢?
首先,高順與呂布關係很深、對呂布更忠誠。高順性格耿直,發現呂布的錯誤,都是直言規勸,不留情面,特別是呂布貪財、短視、暴躁的毛病。呂布也知道高順忠心。在曹操心裡,高順對呂布死忠,恐怕不能為己所用。
第二,高順在曹營沒有朋友、沒人替他說話,甚至跟大將有仇。在曹操與呂布的真正中,高順曾擊潰夏侯惇,導致夏侯惇瞎了一隻眼,可能因為這個原因,曹營沒人敢為他說話。張遼首先是情商高,他跟關羽交情不錯,當時劉備已歸曹操,曹操又敬重關羽,有了這層關係,張遼就順利歸了曹操。
曹操怎麼想的,我們只能揣測。白門樓上,如果有人為高順說句話,或者高順自己說句軟化,可能就是另一種結果了。
-
11 # 漩渦鳴人yy
高順的陷陣營可以說是三國曆史上面一隻比較讓人膽寒的部隊,部隊人數最多的時候大概是2000多人,人數最少也有700多人,但是就這麼一支人數不多的隊伍,卻能夠發揮出強悍的戰鬥力。
高順,首先是率領自己的部隊幫助呂布在漢朝都城突出了西涼軍的包圍圈,然後這一隻部隊歸了高順統管,然後給它配備良好的裝甲護具,以後組成了這麼一支陷陣營,這一支部隊應該是一支步兵。
這一支部隊在。呂布手裡面是除了幷州鐵騎以外,戰鬥力最強的一支部隊,歷史上面記載一共幹了兩件事情,首先當時在徐州,劉備在小沛打算幹事情,打算去捅呂布的菊花,這個時候呂布派出高順帥陷陣營直接將劉備殺得屁滾尿流。
接著曹操命令1萬多士兵跟隨夏侯惇的率領,過來支援劉備,然後高順又是率零幾千士兵去伏擊夏侯惇,一支冷箭將夏侯惇的眼睛給射瞎了!然後擊敗了夏侯惇的部隊。
在這之後,張遼曾經率領800士兵夜襲孫權的十萬大軍,為合肥的保衛贏得了最重要的一個籌碼,這800騎兵裡面有一部分的將官就是出生至陷陣營。
高順其他的東西不好說,但是他練兵的本事確實是有的,從這一點上來講,愛財如命的曹老闆應該是不會放過這樣的人才,可是最後他的結局卻讓人掉下了眼鏡,曹操把高順給殺了,曹操殺呂布情有可原,呂布一天到晚認乾爹,然後害死了一個又一個,曹操自然是不放心,可高順這個又是什麼鬼?曹操為什麼放過了張遼,而沒有去選擇高順呢?
首先第一個高順是不同意投降的,呂布死的時候,高順的要求就是要跟著呂布一起去死,自然而然,曹操這個人是最重視忠義的,對於這些為了自己的主子可以盡心盡責的人,曹操表示是百分之百尊重的,所以退一步來講,曹操也是為了滿足高順個人的心願。
第三,張遼在曹操的集團裡面可以說是行單已知,除了他相信曹操以外,其他的人關係一概都處不好,如果說這個時候再放一個高順在張遼的旁邊,兩個人結成一個小山頭,那問題就大了!
綜上所述,高順的死是必然是他性格還是他能力所導致的,而張遼能夠活下來也是她自己的性格和能力導致的,曹操只不過是做了一次順水推舟的事情,該殺的殺,該留的留,呂布手底下這兩個將領肯定要留一個殺一個,留的那個向天下彰顯我喜歡人才的一個標誌,殺的那一個體現我痛恨仇敵,痛恨背叛者的樣子,這樣才是蘿蔔加大棒的政策。
回覆列表
殺高順:一亡曹軍過甚,傷曹軍主將;二勇猛陷陣無敵;三愚忠呂布,拒不歸降。利大於弊,軍心使然,不得不殺
用張遼:一未獲呂布重用;二勇猛,威猛,品行良好;三最主要的,願意跟隨曹操
以下為詳解:
據《三國志—呂布傳》中記載,高順“所將七百餘兵,號為千人,鎧甲鬥具皆精練齊整,每所攻擊無不破者,名為陷陣營”。高順清白威嚴,驍勇有智,衷心仁義。不飲酒,不受饋遺。每諫布:“以智者、慎思而行”。布知其忠,然不能用。後郝萌反,更疏之。順所將七百餘兵,號為千人,鎧甲鬥具皆精練齊整,"每所攻者,無不破也",名為陷陣營。以魏續有外內之親,悉奪順所將兵以與續。及當攻戰,故令順將續所領兵,順亦終無恨意。下邳敗,為曹操所俘,就戮。
從真實的史料來看,高順確實不僅是一名比張遼厲害的猛將,更是一名忠義之將。即使呂布對他不義,也毫無怨言。在被俘時高順不發一言,直接赴死。
張遼在呂布手下並未受重用,才華得不到施展,想幹出一番事業的張遼選擇了跟隨曹操。曹操在斬掉高順後,也給了他厚葬,說明高順在曹操心中也算是人才,但綜合利弊後,不得不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