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蛋科夫斯基

    去木星那就是要去死嘍,能活過路上幾個月而已。

    人類倒是往木星裡面扔過探測器。1987年,伽利略號木星探測器從太空梭上發射前往木星,它攜帶了一個大氣探測器,可以進入木星內部。

    這個探測器三百多公斤,外殼的重量佔了一半。進入大氣的過程中承受了400倍地球上的重力加速度,壓力達到14倍大氣壓,溫度高於780攝氏度。

    然後緩緩下落了一個小時,最終在氣壓超過20倍大氣壓之後被擠扁。如果是人乘坐飛船去,結果也是類似,被大氣壓力擠扁。

    所以,沒得什麼絕症的話給多少錢估計也沒人去。

  • 2 # 宇宙探索

    其實這種問題基本等於在問:給你一個億讓你去死,你願意嗎?

    相信大部分人是不願意的,因為生命無價,錢多錢少不是最重要的,錢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生命和錢做選擇相信多數人會選擇生命!

    而且生命的意義在什麼呢?並不是錢!誠然,錢對於每個人來說都很重要,每個人都離不開錢,追求錢本身並沒有錯,但我們的生活是為了錢嗎?

    看起來是的,但其實並不是,而是追求錢能讓我們擁有的東西,因為在社會上錢能買來幾乎所有東西,所以我們追求錢,但本質上追求的並不是錢!

    再回到問題上,給你一個億,讓你踏上去木星的路(其實也是死路),你能得到什麼?能感受到宇宙的浩瀚,但也有宇宙的無情還有地球的美好,因為最終你會被木星吞噬!而這樣的結果意味著那一個億對你來說就是數字,沒有任何意義,只有讓一個億發揮它的作用它才是真的“一個億”!

    這就與“給你一個億讓你在一個荒島上自生自滅你願意嗎?”是類似的問題!

    當然,無論如何,對於某些人來說即使一分錢不給(即使給了也等於沒用)他們也願意去木星,即使是死也願意,因為他們在地球上已經無牽無掛,或者已經沒有了生活下去的希望和勇氣,比如說之前有自拍跳懸崖的人,他們是肯定願意去木星的!

    對於我來說,肯定是不願意去的,不為別的,就是因為我的家庭,我的父母,老婆還有孩子!

    那麼你願意去嗎?

  • 3 # 宇宙探索未解之迷

    如果給我1個億是讓我在地球上花完然後才讓我坐飛船去木星,那我肯定願意去,因為我省著點花幾十年一直到我老的快要走不動,那個時候我會喜氣洋洋的坐上飛船去木星,反正這一輩子也享受了,就算死在路上也不虧。

    但是如果給我1個億讓我馬上飛往木星而且沒告訴我能不能回來,那麼我是絕對不會去的,因為我要是半路上死了那這1個億也沒了命也沒了豈不是虧死了。

    木星是太陽系最大的行星,距離地球6.3到9.3億千米,人類現在跑的最快的是“帕克”號太陽探測器,速度達到了200km/s,如果這種速度也能被用在飛船上 ,那麼飛船從地球到木星最少也需要36天,最長需要53天。這還是假設飛船速度達到200km/s後的結果,現實世界中飛船本身龐大的質量就決定了其速度不可能太快,畢竟人類目前還是化學燃料發動機而不是核聚變發動機。

    阿波羅11號去月球花了4天,馬斯克的火星殖民計劃裡去一次火星得半年多,火星距離地球0.55到4億千米,根據軌道的不同距離也會有變化,要是用馬斯克的飛船去木星那就得好幾年,路上的宇宙輻射或者飛船上的任何故障都能讓你死無葬身之地。

    在航行期間出了問題地球方面是沒有辦法救援的,所以你只能聽天由命保佑自己活著到達木星。

  • 4 # 佈雷斯塔克

    從人類個體的角度來說,等於去送死。從宇宙生物鏈來說,是給木星帶來希望。37億年前,地球上的生物是從梅不拉斯星球上發射的探測器上攜帶的126種生物樣本而導致地球才有了生物。進而不斷進化成現在的人類和豐富的動植物種群。有人說:地球適合生命生存。那是因為你以現在地球生物生存的環境來下結論。木星37億年前還沒成形,25億年前只有今天的六分之一質量,13億年前是現在的二分之一大。隨著時間的增加,質量會進一步增加從而導致核心發生半熱核反應。此時木星溫度會上升到零下73攝氏度到零上15攝氏度,大氣的成份因為溫度的升高開始發生有氧反應,液態水開始出現,唯一缺的就外來生物鏈。如果想做木星人的祖先,希望大家不要搶,再等等,得22億年左右剛好合適。

  • 5 # A1前程錦繡

    給我一個億 我去 乘坐飛船同時打款 保證完成任務 不是吹牛逼 到了 我都不帶回來的 除非活下來一個月你們願意接我去 我才回地球

  • 6 # 北風之神529

    假如給我一個億,我肯定去,但是要滿足我一些條件。

    第一,首先我坐的飛船一定可以承載木星上的環境,飛船一定要有科技含量高,飛船裡必須有電視必須可以收看地球電視劇,最起碼在去往木星的途中,和降落到木星不寂寞。而且必須有無限電。

    第二,在旅行前做好,水,飯,準備齊全。至於這一個億,存銀行,等我回來後再花。

  • 7 # 映象科普

    你咋不直接說要是給我一個億然後讓我坐在宇宙飛船上等死願不願意呢?以人類目前的科技手段,把我送到木星,那不就是送死去的嗎?

    木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恆星,雖然體積巨大,但是由於是一個氣態星球,所以質量並不大,也正因為此,木星也沒有能成為恆星。木星上的環境是異常惡劣的,既然說到了木星是一個氣態星球,那麼它表面是沒有陸地可言的,從表面往下深入幾千公里之後會進入木星的海洋,無論怎樣,只要是進去了,不是送死是什麼?

    與地球上的環境比起來,木星上簡直就是地獄。木星主要由氫和氦組成,木星的表面主要就是由氫氣和氦氣組成的,它的中心溫度估計超過30000℃。木星的大氣層非常濃厚,厚達幾千千米,它很可能有一個石質的核,在核的外表麵包裹著一個液態的金屬氫液層。雖然表面上是氣體,但是氣體的溫度卻是一點也不低,在壓強為10Pa的表面,溫度為340k(67℃),而木星的大氣層基礎被認為大氣壓高達十個地球大氣壓,也就是十倍於地球表面壓力之處。不僅如此,木星的大氣中充滿了稠密活躍的雲層,木星上無時無刻不在進行著颶風,木星表面的颶風時速可以高達500千米每小時。木星上有一個巨大的紅斑,實際上是木星上最大的氣旋風暴,其大小數倍於地球直徑,並且已經存在了幾百年的時間。而且木星上的重力加速度也為地球上的2.5倍,人如果乘坐飛船進入了木星,很可能根本就承受不了自身的重量。

    人類腳步到過的最遠的地方還是我們家門口的月球,而想要到木星,以現在的火箭推送技術,沒個幾年的時間也是去不了的。就連去火星,火星探測器從發射升空到著陸也需要最少半年的時間,美國的伽利略號木星探測器從1989年發射到1995年抵達木星用了6年的時間,總共飛行了28億英里,人類想要去木星的話,基本也得這麼長時間。

    在宇宙飛船上的6年時間,就算是有錢我也幹不了啥啊,所以你給我再多的錢又有什麼用呢?頂多可以讓我感受一下宇宙的浩渺,感嘆一下自己的渺小,除此之外還能做別的什麼呢?如果你給我一個億讓我先花完了再去木星的話,我一定會十分痛快地答應的,但是我一定會慢慢花這個錢,等到我享受夠了,等到我覺得我這一生已經沒有什麼遺憾的時候,我覺得作為第一個死在木星上的人類也沒有什麼不妥的。

  • 8 # 如花的日常

    問題幼稚的可以,不過我們誰沒幼稚過呢?

    去木星其實就是等於去死嘛,到目前為止,人類還沒有載人宇宙飛船到達木星的,甚至連火星都木有。

    為什麼說必死?因為以現在的人類科學技術來說,還沒有成功發射探測器到木星又完全安然返回地球的,當然如果NASA願意應該也可以,估計是出於成本和技術考慮,一般無人探測器在完成了探測任務以後,都會選擇登陸行星的,說好聽點是登陸,其實就是撞上去。

    比如1997年發射的土星探測器卡西尼號,在去年9月15號完成所有探測任務後,就選擇撞向土星。

    2011年美國發射的木星探測器朱諾,它最多在未來兩至三年內完成所有探測任務,耗盡燃料然後也會墜向木星,完全不可能返回地球。

    另外,這1億是不是有點少?這畢竟不是在老家蓋個房子,建條公路那麼簡單。

    這是震驚世界,影響人類探索太空文明發展的一個世紀天文專案啊,這1億連去木星的燃料費怕且都不夠吧,以朱諾號木星探測器為例,這是無人探測器專案,但也花費了11億美元,並且這也不是第一次探測木星了,早在80年代就已經發射過伽利略號木星探測器專案。

    美國的阿波羅登月計劃,總耗時11年,花費255億美元,並且是在六十年代,這在當時連是很多國家一年的GDP生產總值了。

    載人航天工程以為很簡單?

    光是設計一艘能去到木星的宇宙飛船,我估計在當下不會少於1000億美元。

    另外,載人宇宙飛船,事先還得對一切未知的危險因素都摸透了,畢竟到木星距離幾億公里,任何一點航行偏差,必然有去無回,事先準備發射諸如貓狗之類的動物進行測試。還有那些:抗壓,抗輻射,克服重力訓練,一套宇宙服就幾千萬美元。

    另外那些硬體和燃料啥的就不說了。

    如果真有這樣的好事,那我會選擇兩種方法:

    第一,花一部分錢找太空志願者。

    第二,自己年過花甲時日無多,畢竟那時人生也無憾,而且能做一件對人類那麼有意義的事,是多麼光榮自豪,能留名青史啊,死也值。

  • 9 # 風輕雲淡有情天

    去,飛船去木星至少也需要五年十年吧,帶上足夠吃的喝的和……

  • 10 # 兔斯基聊科學

    最近看了一部紀錄片,叫做《太空旅行手冊》上面就提到了去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木星去旅行,非常的精彩。去木星旅行並且還給一個億,如果真有這麼好的事情的話我肯定願意去的。

    很多朋友回答了這個問題,認為去木星是凶多吉少,不願意去。雖然我也知道,此行去木星路途遙遠,充滿了危險,很可能是一張單程票,但是還是值得一遊的。

    前往木星會有那些好玩的地方,同時還要克服哪些困難呢?

    首先是路途遙遠。

    木星距離地球十分遙遠,最近的時候距離地球也有6.3億千米。朱諾號木星探測器選擇在2011年8月5日發射升空,然後它又在兩年後再次光臨地球,藉助於地球的引力進行加速。這叫做彈弓效應。這樣朱諾號的速度就會加速到最快,速度達到了每小時264000公里,高速直奔木星!這次旅途,朱諾號要在太空中飛上5年的時間。這期間還要經過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不過不用擔心飛船撞上小行星。小行星帶的天體之間的空間非常大,飛船完全可以安全透過。

    穿越危險的木星磁場輻射地帶。

    當飛船飛到距離木星700萬公里的地方時,會受到木星磁場的強烈干擾。這預示著我們已經進入木星的地盤了。和地球上一樣,木星也有一個範艾倫輻射帶。範艾倫輻射帶指的是宇宙空間中包圍著地球的高能粒子輻射帶,對人來說是非常致命的。如果人類沒有很好的防護的話,會瞬間斃命。

    先到木星的衛星上看看。

    木星迷人的地方不僅僅是木星本身,還有它的衛星們。來到木星系就不能不到木星的這些衛星上觀光。在木衛一(Io)表面有著太陽系最活躍的的火山,而木衛二(Europa)則到處都是冰火山。在這兩個衛星上可以遙望木星,欣賞一下木星兩極的極光或者近距拍一下木星大紅斑發一下朋友圈顯擺顯擺。木星一共有79顆衛星呢,每一顆都是一個精彩絕倫的世界。

    木星的大氣層上漂流。

    最後乘坐宇宙飛船來到木星的大氣的上方,乘坐巨大的氣球在木星大氣層中進行漂流。氣球的下方就是木星五彩繽紛的雲層和風暴。地球般大小的大紅斑風暴在腳下呼嘯而過。

  • 11 # 萬里長空夜未央

    1個億是美金還是日元? (咱作貢獻哈,只是想了解清楚一些細節先)

    旅程是帶往返還是單程?(不知為何有種細思極恐的感覺,許是天涼嗯嗯)

    裝備給養是否齊全,以及去木星的目的?(是踩個腳印立個旗,還是收集星球物質樣本,講真有些活兒機器人比我專業)

    如果以上問題都有好的答案,那請允許我來熟悉一下目的地的自然環境吧。

    首先,在登陸前就會遭遇強大的輻射

    朱諾號首席科學家、美國西南研究所的斯科特·博爾頓(Scott Bolton)指出,科學家從上世紀60年代末或70年代開始研究木星輻射帶的危險性。“1968年的時候,我們已經知道木星周圍存在輻射和磁場,但沒人想到那裡的環境如此嚴苛。”

    甚至到了上世紀80年代,工程師在設計伽利略號探測器時,仍低估了木星的輻射環境強度。

    “那裡的環境非常嚴酷,”NASA戈達德航天飛行中心高階行星大氣科學家艾米·西蒙(Amy Simon)表示,“我們在開展伽利略號任務時發現,每當探測器靠近木衛二或木星,探測器都會運作不靈。它還沒有對那裡的環境做好準備。這也改變了我們設計宇宙飛船和電子元件的理念。”

    首次,星球環境惡劣(什麼?不用登陸只在軌道上監控? 那就請忽略下文)

    木星是液態氫星體,大氣層厚達5,000公里,成份是75%氫,24%氮和其他元素(總質量),壓力是地球的10倍。

    這還不算,雲層中有大量的雷暴和風暴,有的風暴可以持續幾個世紀(說真的,題主你要我去那裡幹嘛?要命的方法有很多種,為啥選擇最燒錢的呢?)。

    穿過雲層到達地表--實際根本沒有地面,這裡是一望無際的,平均零下108.15攝氏度的氫海(事先宣告: 我不會游泳,所以別指望我會下去)。

    如果著陸點是在熱帶區,雲層中有風速超過100米/秒的緯向急流,星球表面最大風速則為150米/秒--要知道測試飛機效能用的風洞也不超過每小時1,500公里(聯想到一部歡樂的老電影: 飛鷹行動)。

    最後,1976年,科學家曾經假設過基於氨與水的生命可能在木星大氣層的上層進化,但這是基於地球海洋態環境的模擬,雖說木星深海壓力極大,但是萬一......

    所以題主,要不我們再回過頭來聊聊我的第一個問題吧,就是關於1億美金的......

    歷史未必很嚴肅,科學也能有歡樂,感謝閱讀,我是夜未央

  • 12 # 我的狗旅行詩人安安

    草,你啥時候給,提前預付5000萬給我,等我80年後花完5000萬我在去木星,對了,剩下的5000萬我就送給你了

  • 13 # 熊二科技說

    首先這個問題提的不夠嚴謹,你是說去往木星,那是有回來還是沒回來?

    如果能回來,不用想了,很多人排著隊呢?只等看哪裡報名了,畢竟從以往飛天的歷程來說,技術各方面應該還是靠譜,但也不能絕對,因為畢竟宇宙的事情誰都說不準,但是,一個億對於現在很多生活在水深火熱的人來說,也是一種誘惑,畢竟去木星只是短暫的,如果回的來,他接下來的幾十年好好利用的話,基本不用愁了

    如果是去了就不回來的,你就只能招敢死隊了,那些犧牲自己,把錢留給家裡人的人,但是,現實社會中有多少會願意呢?又不是生活過不下去了,不到萬不得已,誰都不會拿生命開玩笑

    隨著生活的不斷改善,正常是沒人願意去的,這種說不好的事情,完全就跟賭機率一樣

  • 14 # 獨賞寒霜雪

    不要整天想入非非,若真有此事,將一個億對現到我手裡待我處理好後,無論我能不能回來我都願意去。

  • 15 # 諸葛小村姑

    前提是:飛船要足夠大,按照現在居住條件,高度3米,至少300平方米吧,分成5個艙室,電腦裡面走足夠的藏書,衣食無憂,我當然願意!

    爺就是一個孤獨的旅行者,哪裡不是終點呢?

    (有王亞平同行,此生無憾!)

    既然是去往木星,沒指望會定居在木星的核心,那裡不適合電化學生命體存活,也就是在木星的外圍衛星軌道上徘徊罷了,這樣的一艘飛船,執行10000年,也只是衛星,可能我的生命不會雋永,但是至少我在一個廣袤的宇宙空間存在過,地球上那些畏首畏尾的吃瓜群眾,只有羨慕嫉妒恨的權利,想想都很開心,當然,如果AI可以和我開開玩笑,說說噱頭,那就再好不過了。

    當然,咱也不是等死,可以利用各種條件,艙外行走,說不定發現宇宙執行16大定律,轉而傳送給地球同僚,讓他們暈菜!·

    I"m alone, but I"m not lonely! Do you understand?

  • 16 # 三郎1138

    一半的人都願意,為什麼呢,人生老病死是必然的,而能死後流芳百世的卻是不多,尤其是對人類有探索意義的獻身!人們現在對於自然和生存的挑戰越來越多,地球是我們的家園,真正離開地球的人屈指可數,他們是人類的精英份子。逃離地球是人們永遠不懈的追求,而要實現不僅僅是犧牲精神,更多的是科技挑戰!能去的永遠都是精英中精英,不是你想去就能去的了的,這是多數人的夢想!誰願意平庸呢?!夢幻的星際旅行人類夢寐以求的渴望,即便客死他鄉也是靈魂的昇華,對人類的貢獻!

  • 17 # 手機使用者崇尚光明

    回答願意不願意,這需要一些不可缺少的條件,比如穿越時空的時間與相關的技術支援等是什麼,而不是什麼首先考慮給多少錢問題,除非自己就想用自殺來換取這些錢。不是這樣的話,他就要考慮:一、木星上能否適應人類生存;二、飛船飛到木星需要多長時間等問題。沒有這些條件做前提條件,也就無法成立這一題目的選擇。

  • 18 # 順德土人1

    這個問題問得很有意思,是否想驗證一下“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去木星,給的是美元還是人民幣?就是到了木星有機會花嗎?

  • 19 # 賽先生科普

    錢如果沒機會花,與白紙又有何異?

    去木星,除非是坐飛船在木星軌道上繞一圈再回來,否則只有死路一條。作為氣態行星的木星,它是沒有固體表面的,想要降落木星是不可能,只能不斷的朝著核心下墜,最後飛船在劇烈摩擦、極度高溫、超強氣壓下,被撕成碎塊,裡面的人是什麼結局,可想而知。

    木星是八大行星中的老大,它的質量是其餘七大行星之和的2.5倍,甚至還有未進化完成的恆星之稱(因為它的主體成份結構和太陽類似,大約在80倍現有質量的情況下,木星就能啟動自身核聚變了)。可想而知,想要近距離探索這樣一個龐然大物,風險是極高的,畢竟地球與之相比,比例如下圖所示

    期待您的點評和關注哦!

  • 20 # 科學船塢

    你沒說去往木星幹什麼的,是不是繞著飛一圈再回來,或者在繞木空間站待10年,亦或是一頭撞上去。

    沒有說明條件的話,那我自己編一個吧,前往木星空間站待10年,然後給一個億,你去嗎?

    去,現在就去,別浪費時間了,立刻、馬上!

    為什麼這麼果斷?

    因為我相信人類科技,繞木空間站本質上和地球空間站一樣,地球空間站從2000年開始基本上投入了使用,這都將近20年過去了,沒啥大問題,所以我相信木星空間站一樣堅固耐用。

    在出發之前,我需要仔仔細細看明白使用說明書,然後再給我空間站上每一個部位的替換件,以備不時之需。

    食物,這是關鍵,以及空間站整體的維修保養工作,這個我需要掌握的非常熟練,以至於閉著眼睛都能夠操作,達到這種地步才行。

    在空間站待10年,還沒有地球人這麼幹過,因為在太空中時間久了,骨質流失嚴重、肌肉會慢慢的萎縮,身高會見長,在失重環境中,人的體液會重新分佈這會造成視覺下降、顱壓升高,心臟肌肉力量也會下降,時間久了自身的免疫系統能力也會下降。

    面部、頸部、上半身會因為體液的重新分佈而出現浮腫、靜脈曲張等問題,關鍵是10年太久了,我不曉得我會變成啥樣。

    所以,最好給我配置一臺跑步機,以及各種健身器材,食物全部要那種營養豐富的,含人體必需微量元素以及大量的鈣質的。

    等我10年之後歸來,你給我10億,好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香港影視娛樂業為何開始走下坡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