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西山講歷史

    我們看電視劇《宰相劉羅鍋》或是其它的清宮戲,經常聽到稱呼和珅為和中堂,稱呼劉墉叫劉中堂。這個中堂到底是個多大的官呢,咱們今天就來說一下。

    中堂這個詞的起源是來自於唐朝,唐朝當時的宰相們在“中書省”的政事堂辦公,所以唐朝的宰相就有了中堂這個別稱。到了明朝以後,內閣的大學士們被稱作是中堂。

    清代詩人王漁洋在《池北偶談》一書記載:“明洪武十五年設內閣大學士,翰院中設閣老座於上,而掌院學士反居其旁。諸學士稱閣老曰中堂,以此。”

    到了清朝以後,內閣這個制度被延續了下來,但是由於在雍正皇帝設立了軍機處來處理政務,內閣被架空,內閣的大學士變成了一種榮譽稱呼。時間一久,清朝的這些大學士就開始抗議,要求皇帝分配給他們具體的權力。為了滿足大學士們的要求,皇帝一般會指派這些大學士去具體分管一個部。

    清朝的京官在設定的時候,一般是一滿一漢這麼配置,在部門辦公的時候滿漢分坐在大堂兩邊,中間是空的,如果皇帝具體指派了大學士主管這個部,大學士就要坐在中間,人們按照習慣就會把分管部的大學士稱為中堂。

    後來,見人抬三分的習慣讓大家把所有的大學士都叫做中堂,不管這個大學士是不是有具體的分管部門。中堂的品級並不固定,但是不會低於三品。在歷史上,和珅曾官拜文華殿大學士,身兼內閣首席大學士,所以才會在電視劇中被叫做“和中堂”。

    中堂不好乾這個是因為中堂實質上已經是大官,很多都算得上是官場的領袖。別看是個領袖,這個領袖可不好做,因為他是夾在皇帝和整個官場的中間,有時候皇帝和官場有了矛盾,就要這些中堂來調和。

    作為中堂,上要能領會皇帝的意思,辦好皇帝交代的事情,下要統御好官場,讓下面的官員們盡心辦事不要惹出麻煩。在《萬曆十五年》這本書裡就描寫過當時的首輔申時行的難處,皇帝和整個官場鬧彆扭,申時行夾在中間兩頭勸架,還要保證帝國的執行不出亂子。當時整個官場給申時行壓力,讓他找皇上立長子做太子,皇上又希望申時行站在自己這邊去說服整個大明官場,夾在中間的中堂申時行就可想而知有多難做了。

  • 2 # 歷史公元
    每一位“中堂”都位高權重,是真正的皇帝親信,為什麼會出現尷尬的局面呢?

    這個問題其實還是皇權與相權鬥爭的結果。

    “中堂”一詞的由來。

    自從唐朝設定中書省以後,中書省政事堂就成為了宰相的專屬“辦公室”,實際上也就是整個國家的權力中樞。

    自此之後,“中堂”也就成為了宰相的另一個專屬稱呼,成為歷代文人墨客的終極夢想。

    雖然歷經戰亂,但後來的宋朝也一直沿用這一制度,“中堂”的地位一直沒有人能撼動。

    “中堂”職權的演變。

    直到明朝時期,這一制度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明太祖朱元璋藉著丞相胡惟庸案的大好時機,正式廢除了中書省,將國家的所有權利抓在自己手中。

    但後世的皇帝可不是都像朱元璋這麼勤政,所以逐漸有了內閣大學士替皇帝打理朝政,雖然內閣大學士這些名義上的“宰相”,權力遭到了嚴重削弱,但後世依然以“中堂”來稱呼。

    可惜這些名義上的“中堂”,所謂內閣大學士只有正五品,雖然有一些尷尬但也逐漸提高到與權力相符的地位。

    清朝以後繼續沿用了內閣大學士執掌朝政,並且地位逐漸提高,成為文官之首正二品、正一品成為常例。

    “中堂”這一稱呼,當然繼續跟隨著內閣大學士。

    “中堂”位尊權微的尷尬。

    雍正登基之前,內閣大學士還勉強能夠稱為“宰相”,但是在雍正設立“軍機處”以後,內閣大學士的權力再次遭到削弱,雖然還是稱為“中堂”但已經嚴重的名不符實。

    雖然劉羅鍋被尊為“劉中堂”,也勉強被稱為“濃墨宰相”,但實際上在這一時期只有身兼內閣大學士、軍機大臣的官員才有資格成為真正的“宰相”。

    就像劉墉的父親劉統勳就深受重用,身兼內閣大學士、軍機大臣,才是真正的宰相。

  • 3 # 號角催人紅旗飄

    清代的中堂指內閣大學士,由文華殿大學士.武英殿大學士.保和殿大學士.體仁閣大學士文淵閣大學士.東閣大學士.四名殿閣大學士是正一品(名稱六個)和兩名從一品協辦大學士組成,滿漢各半!雍正時成立了軍機處行成了皇帝的直屬軍政核心辦事機構!大學士漸漸位尊權輕了,成了資深總督和尚書的加銜。只有大學士兼任軍機大臣才叫位高權重形同宰相!但能擔任大學士漢官要進士出身滿員也要有學識。左宗棠是個例憑舉人出身恩賜同進士出身入了閣!

  • 4 # 縹緲峰下一粒沙

    這個問題有兩個點:

    一、“中堂”並不是正式的官階名稱,而是種尊稱、代稱。

    中堂,顧名思義,坐在堂屋正中間的那個人,身份比坐在左右兩側的高。

    唐朝時皇宮裡宰相的辦事機構被稱為政事堂,是中書省的一個常設機構,有時候也被稱謂中書門下,宰相坐最中間,慢慢的就被尊稱為中堂。

    明朝時沒有宰相這個官職了,但有更為先進的內閣,內閣中有大學士,通常是四人或五人,權力最大的被稱為首輔,這幾人的權責就和宰相相似,他們的辦公區域也在中間,同樣被稱為“中堂”。

    清朝很多地方延續明制,也是沒有宰相有內閣,入閣的大學士們被稱為“中堂”,但自從雍正設立軍機處之後,內閣的地位就逐漸弱化了。軍機處下面設定了六部,每部設主管尚書兩名,通常是滿、漢各一名,辦公時相對而坐,中堂是空的。所以不能稱尚書為中堂。

    不過如果皇帝派某位大臣長期指導或考核該部工作,那麼他就會坐在中間,也被稱為“中堂”。

    當然啦,一般能被稱為“中堂”的官員,品級肯定不會低,都是正一品或從一品、正二品。

    二、為什麼中堂不好當?

    最出名的中堂當屬李鴻章,他這中堂當得焦頭爛額,拆東牆補西牆,左一把右一把糊牆。可是清朝這面牆是真糊不上了,他這個大清裱糊匠累得半死也於事無補。

    所以中堂是真不好當,例子就在這裡擺著呢。

    不過就算不是清朝晚期,想當好“中堂”也是件難事兒。

    外國電影裡說“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對於中堂來說則是“權力越大,責任越大”,責任大了,做事情就不輕鬆了。

    其實也不只是中堂,所有官員,不管是站在金鑾殿上還是偏遠縣份的七品小縣令,想要當個好官都不容易。如果只想著揮霍權力那就簡單了,憑著性子來就行。

    總之,我認為要想當好中堂,除了需要有過人的智慧、堅強的意志之外,有時候還需要點好運氣,不要遇到昏君,不要遇到亡國,否則涼涼。

  • 5 # 丁公子說

    嗨,大家好,我是@上谷丁公子,關於清朝“中堂”是幾品官階?為何“中堂”不好當?這個問題我有不同看法,跟大家互相交流溝通就是我最高興和最感到幸福的事情,相識有緣,您能看到我的這段回答就是莫大的緣分,很榮幸為大家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們一起走就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來一起探討一下。

    “中堂”一詞的由來。

    我覺得唐、宋置政事堂於中書省內,為宰相處 理政務之處,中堂因宰相在中書省內辦公而得名,後稱宰相亦為中堂。元代沿稱。明代大學士實際掌握宰相的權力,其辦公處在內閣,中書居東西兩房,大學士居中,故稱中堂。清代大學士原系空名,為滿足大學士 對權力的要求,往往要管一個部,京官一般有一滿一漢分坐於東西,當中是空的,如有管部大學士在場,便坐在中間,故亦稱中堂。

    清朝“中堂”是幾品官階?

    我認為“中堂”是清朝對大學士的尊稱。清代共設有三殿三閣大學士,按地位高低排列分別是:保和殿大學士、文華殿大學士、武英殿大學士、體仁閣大學士、文淵閣大學士、東閣大學士。大學士的品級為正一品。

    清朝最高的實權機構是六部,各部都設有滿、漢兩名一把手,稱為尚書(從一品)。為了避免兩名尚書之間互相推諉情況的發生,皇帝往往會任命大學士專管一部,協調兩名尚書的工作。六部辦公的地方都稱為“堂”,各部滿漢官員分坐左右,大學士獨坐大堂中間,因此也就被稱為“中堂”。

    以上的分享是我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只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為何“中堂”不好當?

    雍正登基之前,內閣大學士還勉強能夠稱為“宰相”,但是在雍正設立“軍機處”以後,內閣大學士的權力再次遭到削弱,雖然還是稱為“中堂”但已經嚴重的名不符實。

    雖然劉羅鍋被尊為“劉中堂”,也勉強被稱為“濃墨宰相”,但實際上在這一時期只有身兼內閣大學士、軍機大臣的官員才有資格成為真正的“宰相”。

    就像劉墉的父親劉統勳就深受重用,身兼內閣大學士、軍機大臣,才是真正的宰相。

    所以這一時期的內閣大學士,所謂的“中堂”們,沒有“宰相”的權力,卻有著“文官之首”的地位,比較不好當。

  • 6 # 歷史風物誌

    清朝“中堂”是幾品官階?為何“中堂”不好當?要解答這個問題我們是必須要了解“中堂”是什麼意思,中堂最早是隋朝~唐朝期間設立三省六部制中的一省,其擔任的是草擬和頒發皇帝詔令的重任,也許是地理位置和權利中心的意義,所以民間把中書省就叫中堂,而且多個朝代把中書令叫做中堂。

    中書令

    西漢時期開始有中書這一機構,因為中書屬於宦官機構,負責整理皇帝的書房,所以最早中書令(即後面的民間最早叫的中堂)是應為宦官主官,司馬遷便曾經擔任過此職位,但因為是內官,所以幣不能為準。三國時期,曹魏的中書開始不再侷限於宦官,也有士人,隋朝時期,中書令為中書省的最高長官,屬於宰相一個級別的職位,曾經因為其他的事情改中書令為內史、中書省為鳳閣。唐朝最初定的品級是正三品,唐代宗升為正二品。元朝時中書省已經是統領百官最高機的機構,明朝沿襲的是元朝政府的中書省、中書令的建制。所以元、明、清朝初實際上中堂的官職已經很高了。

    身居要職統管六部相當於一個公司的總經理,雖然上面還有董事長,但下面很多事都是先給六部管,下面的人都看著“中堂”這個位置,上面還有個老大給壓力,自然是不好做了。

    到了清朝早期延用明朝的內閣制度,但逐漸的清朝皇室就開始削弱大學士的權利,後來尚書房、軍機處的崛起,清朝的權利重心逐漸從內閣轉移,雖然大學士(中堂)都是一品,但和軍機處的大臣地位完全不同,除非以大學士的身份兼任軍機大臣,這時候的大學士也就類似於現狀的學歷證明了。想想之前大學士們應該沒少欺負人吧,等到失勢肯定各種被還擊,所以如果僅僅是一個大學士(中堂)一個身份,自然辦事就會不好當了。

  • 7 # 達摩說

    中堂不是官階,是一個尊稱,尤其在清朝更是如此。

    在清朝,最開始只有管部的內閣大學士,也就是部管大學士,才可被稱為中堂。

    為什麼對這類人有中堂的稱呼呢?

    我們知道,清朝的中央辦事機構是六部,即吏戶禮兵刑工。一般來說,內閣大學士會被皇帝指令分管某部的事務,這就是部管大學士。所以,部院大堂上會有三把椅子,滿漢尚書各一把,而中間那把最貴重的椅子留個部管大學士坐。如果他不來,這把椅子就空著,沒人敢一屁股坐下。也就是說,只有他能坐在大堂中央那把椅子上,於是乎就有了中堂的稱呼。

    所以,在清朝,衡量真假宰相的標準,並不是當得上當不上大學士,而是這個大學士管不管部,如果管部就是真宰相,因為有實權,如果不管部,那就是個榮譽稱號,沒實權。

    但到了後來,中堂這個稱呼就被濫用了,甭管你管不管部,只要是大學士,哪怕只是個協辦大學士,都被人稱為中堂。到了晚清,擔任直隸總督、兩江總督、兩廣總督等地方大員,也能被授予大學士銜,像李鴻章、曾國藩、榮祿等等,也能被稱為中堂。

    畢竟大家都願意被扣高帽,聽別人叫一聲中堂大人,這心裡別提多舒服了。

  • 8 # 伯虎42

    首先,“中堂”並不是一個正式的官階,而是明清時期,尤其是清代對某些內閣大學士的尊稱。為什麼要稱呼大學士為“中堂”呢?這要從明太祖時期,朝廷中央官制的改變說起。

    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左丞相胡惟庸謀反案爆發,明太祖藉此誅殺胡惟庸並其同黨數萬人。此後太祖為了集中皇權,消除隱患,於是將自秦代開始沿用了一千五百年的“丞相制度”廢黜,同時罷去了從隋代開始即設立的中書省,自己大權獨攬,直接統領六部及其他各司院寺署。

    自明太祖開始,中華歷史上就再沒有出現過“丞相”一職,朝廷庶務無論鉅細,統統由皇帝一人處理裁決,皇帝實際上兼任了丞相,皇權得到了空前的集中。

    但即使是明太祖這樣精力過人、心性堅定的雄主,單獨一人執掌朝政大事,時間久了,也同樣力有不逮,不能面面俱到。

    為了減輕自己的工作壓力,分擔部分政務瑣事,洪武十五年(1382年),明太祖仿照兩宋殿閣制度,設立諸大學士,用翰林院儒學文士擔任、以備為皇帝諮詢顧問所用。這就是明清內閣制度的雛形。

    大學士制度初立時,明太祖設立置華蓋殿、謹身殿、武英殿、文淵閣、東閣大學士,稍後又增設文華殿大學士,號稱“四殿二閣”。各殿閣大學士最初都是翰林文臣兼任,品秩為正五品,且“不置官屬、不得專制諸司、諸司奏事亦不得相關白”,其實就是皇帝的私人政務秘書,協助其處理朝政,處理往來文書諭旨等庶務。

    洪武三十五年(建文四年、1402年),明成祖靖難成功,渡江破南京推翻建文政權,登基成為大明第三代皇帝。

    對於殿閣制度,明成祖基本繼承下來,指派解縉、胡廣、楊榮等前朝文臣擔任學士(成祖將大學士之大字去除,仁宗時改回),並在皇宮內文淵閣設立內閣,命諸殿閣學士入值其內,協助皇帝處理軍政要務,參預朝政,內閣制度在這個時候便正式建立,此後沿用了近六百年。

    內閣制度在明代逐漸發展,諸大學士的地位也逐漸提高;洪熙、宣德、正統時期(1425-1449年),大學士基本都是以六部尚書、侍郎、都御史等職兼任,資歷深者例加太子三師、三孤等崇尊之職,死後還可以追贈三公。天順、成化、弘治時期(1456-1505年),內閣制度持續強化,名稱也有所改變,形成了“中極殿大學士(即華蓋殿大學士)、建極殿大學士(即謹身殿大學士)、文華殿大學士、武英殿大學士、文淵閣大學士、東閣大學士等新“四殿二閣”制度,並延續至明末。

    因為明代大學士們在文淵閣內辦公,而文淵閣內正堂是大學士們各自的“辦公室”所在,他們一般在此處理政務。各內閣中書舍人則分居兩旁廊舍聽從大學士們的指派,辦理公務,所以內閣中書舍人們就稱呼諸大學士為“中堂”(注意:字尾沒有大人這兩個字)。這就是中堂之名的起源。

    但是在明朝,殿閣大學士在內閣之外,幾乎不被稱呼為“中堂”。皇帝、皇太后、宮內大宦官是叫“老先生”,皇帝有時候叫內閣首席大學士(即首輔)為“元輔”。外朝大臣、地方官員、民間百姓們則稱呼為“閣老”、“閣部”。

    整個明朝,雖然殿閣大學士的權力越來越大,內閣也實際上替代了之前丞相府的功能,但是始終不是正式的官府機構,也沒有法定地位,自始至終是一個臨時部門。大學士的本官品秩一直是正五品,他們還是要依靠實際加官(三孤、太子三師、六部尚書)的品秩,彰顯自己的地位,來對其他部院寺寺署等部門行使政令及人事安排。

    清立國之初,於天聰二年(1628),建立文館制度,清太宗收取原明朝儒士,讓他們入內值守,以備日常查諮;天聰十年(1636),文館更名為內三院(即國史、秘書、弘文),各置大學士,被稱為內三院大學士。這是大學士制度在清朝的起源。

    入關後,清朝延續明朝制度,繼續設立內閣及諸殿閣大學士。但是內閣制度在清代前期受到“議政王大臣會議”的牽制,中後期則被“軍機處”奪取幾乎全部實際權力,有名無實。所以,整個清朝,內閣及殿閣大學士制度的權力一直沒有達到明朝時期的同樣高度,大學士們在清代幾乎是個虛職(如果沒有加其他職權官位的話。)

    但是清代殿閣制度相比明朝,也有實際的優勢,第一項特點就是內閣被確認為正式的國家機構,是國家中樞機關(雖然是名義上的)。整個清代,所有朝廷正式詔書必須要由內閣擬定及簽發,臣子們的正式公文奏章按照程式也一定是先遞交內閣,再轉通政司,奏報皇帝。所以,清代的內閣是正式的中樞機構,諸殿閣大學士也是正式的“宰相”,雖然沒有宰相名稱,實際權力也要因人而定,但起碼不再是臨時工,而是國家正式官職。

    還有,清代大學士得本官品秩也被提升;入關初期時,滿大學士為正一品、漢大學士為正二品。清順治十五年(1658),滿漢大學士都改為正二品。最後,在雍正八年(1730),大學士被確定為正一品。

    而為什麼雍正時期,大學士被升為正一品呢。因為就在雍正七年(1729年),清世宗設立了“軍機處”,任用其他外朝大臣兼任“軍機大臣”,幾乎全部替代了大學士的職權和政務處理權(就好像明朝設立大學士替代丞相職權一樣)。剝奪了正牌大學士們的職權後,清世宗給予他們官位和榮譽上的利益,拔高官秩,增加尊崇,作為交換。

    此後,大學士們不再獨立擔任政務處理許可權,而是作為軍機大臣和其他地方重臣的加官,以此名義行事。

    清代,內閣殿閣大學士的具體設立是:中和殿、保和殿、文華殿、武英殿、文淵閣、東閣等諸大學士。乾隆十三年(1748年)後中和殿不再授予臣子,而保和殿僅僅授予國傅恆、張廷玉等寥寥幾人,一般也不授出。這一年又增加了體仁閣,匯入殿閣制度。

    所以清代內閣實際形成了:保和殿、文華殿、武英殿、文淵閣、體仁閣、東閣等三殿三閣(其中保和殿相當於虛置),諸殿閣大學士設四至六人,以旗、漢各二人最為常見。另加協辦大學士旗、漢各一人,官秩從一品,作為協助和候補。

    大學士在清代,其“中堂”之代名得以被朝野上下普遍作為尊稱而為人所知。清代內閣制度流於形式,諸殿閣大學士不再獨立藉助此官而處理政務,而是作為重臣勳貴的加官,來彰顯威權及地位。

    尤其清代中央六部,因政權的特殊性,主官分旗漢身份而分別設定,旗籍、漢籍各設一人。日常處理政務時,各部大堂上旗籍尚書坐東朝西,漢籍尚書坐西朝東,對掌部務。

    為了解決六部最終決策權的問題,所以清代皇帝專門設立了“大學士管部制度”,讓大學士們“兼管某部”,實際上也是個臨時差遣,不在大學士本職之內。

    而在大學士們前往所管之部處理政務時,因該部滿漢尚書於大堂上東西對坐,所以大堂中間坐北朝南的位置就當仁不讓地屬於此管部大學士居中獨坐。

    長此以往,各部官員都尊稱管部大學士為“中堂”,後來,即使是加官以示尊崇、並不管部的空頭大學士、以及地位稍遜的協辦大學士,都約定俗成地一併尊稱為“中堂”。這些,就是清代大學士被稱為“中堂”的歷史由來。

    大學士品秩,,明代一直是正五品,不過明代大學士都有其他兼銜,前期是各部尚書、都御史、翰林學士。中後期則基本統一為太子三師,資歷深厚者可以加三孤。所以明代大學士一般是正二品、從一品品秩(主要是看其兼銜)。

    清代大學士,設立時分滿漢身份,為從一品、正二品。此後統一為正一品(而且是本官官階,不是其他加銜)。

    至於說中堂不好當,這個其實也不是說真的為官艱難。只是有的大學士被尊稱為“中堂”,其實只是虛稱,沒有管部的實際職責,空有頭銜,而職權不再。所以這樣的“中堂”,虛應故事而已,自然當著有些乏味無趣,以至於“不好當”。

    即使是管部大學士,“真正的中堂”,旗籍還好,可以在所管之部發佈政令,指揮所隸屬的滿漢尚書。如果是漢籍,屬下的旗籍尚書不免有敷衍乃至牽絆之心。上下難保沒有有衝突和矛盾,所以這也是“中堂不好當”的體現。

    即便是旗籍管部大學士,如果屬下旗籍尚書後臺強、勢力大,有互不服氣的情況出現,那就更是一地雞毛,部堂不寧,“中堂不好當”即刻體現出來。

    而且,自康熙中期起,中央六部的施政權,在管部大學士之上,皇帝還額外指派了“管部阿哥”(就是皇子)來“指導工作”。

    這樣,下有滿漢尚書,上有那個“管部阿哥”,作為中間的“管部大學士”地位就有點尷尬了,如果能力強還好,可以一起攜手相商,處理庶務;如果能力稍有不足,則必定下被尚書們敷衍架空,上又為“管部阿哥”所壓制臧否,兩頭不討好,“中堂不好當”這句話,那是一定坐實了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世界範圍內,老子的《道德經》高於孔子的《論語》,你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