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白楊Aaron
-
2 # 看山忘水
我這樣的,不把詩途拐道名場,本心在詩,詩在我心。西諺雲:凡事都有兩個柄,當心錯的那個。寫詩也可以讓人陷入名利場,為名弄的五內焚燒,只能假裝“詩意棲居”。
-
3 # 九皋鶴舞
詩一樣的人生,顯然是指精彩的成功的人生,覺得王維就是這樣的。年輕時有情商,有智商,有功成名就,老來寄情山水,享受自然。人生如此足矣!
-
4 # 吾是四五六
我這樣的,不把詩途拐道名揚,本心在詩,詩在我心。西諺雲:凡事都有兩個柄,當心錯的那個。寫詩也可以讓人陷入名利場,為名弄的五內焚燒,只能假裝"詩意棲居"。
-
5 # 請問填寫什麼龍飛鳳舞
人生是詩,詩由人生。不論是古代詩人當代詩人,詩無一不他的人生寫照,有悲,有喜,有歡,有樂。唐代詩仙李白,在得意時“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詩句豪邁灑脫,在落魄時“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詩句顯得好不傷情。他的詩,寫出了自己得意和落魄時心情,是他人生呼喚,詩伴隨著他的人生。詩聖杜甫顛沛流離的一生,他飽常了安史之亂之苦,居無定所,用詩疾呼“安得廣廈千萬間,大批天下寒士俱歡顏”。他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寫出了自己悲殘生活,寫出了他的人生悲哀。晉代詩人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寫處了他嚮往田園生活,“橫看成嶺側成峰”寫出了他“一心向佛”的人生規跡……
縱觀這些詩人,詩伴著他們生活,生活給他們帶來了詩的靈感,給他們帶來了詩情畫意,給他們提供了詩詞創作的素材,詩就是他們的人生。
-
6 # 養生男人699
何謂人生?應該是親身經歷,著作等身,以己作則,詩表我心才是,我更推祟毛澤東,寫詩貴在紀實,抒情,而不是寫夢想,夢境,
-
7 # 北虢先生
李白肯定算一個,不求仕進,不諂權貴,斗酒十千恣歡謔,詩裡都是酒,酒裡也都是詩。
柳永算一個,雖然早期有意功名,奈何君王不受,乾脆眠花睡柳,填詞為生。
陶淵明是公認的,不為五斗米折腰,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清貧又高貴的度過一生。
李叔同,也就是後來的弘一法師,出身名門,日本海歸,詩詞音樂書法戲劇均造詣極深,愛過傷過,最後什麼都看透了乾脆循入空門,出離塵世。
徐志摩吧,生活豐富,感情豐富,知識豐富,近代詩人無人可以超越,一生雖短卻特別閃耀。
三毛,浪跡天涯,四海為家,路過的地方都成了詩。
海子,15歲考入北大法律系,中國第一批大學生,只為愛和夢想,一路走一路唱,同樣活成了詩。
-
8 # 合香婆婆
情情愛愛的詩是難以打動的,反而,在生活處處有不順或羈絆時,笑看人間風月的心境更難得,年少看納蘭詞,中年後李白,睡起有茶飢有飯,行看流水坐看雲。
-
9 # 一雨一樹林
——你也會想到的——就是毛澤東。
《沁園春·雪》.寫的大氣磅礴,氣吞山河,試問
有誰能寫的這麼美妙,那樣的動人,以至於有許
多的模仿著,但都是以失敗而告終。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剛開始段落就引人入勝,到最後,“成吉思汗,
只知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
朝”。霸氣側漏。
——不得不讓人佩服之極。
-
10 # 詩豪天
範曾是書畫巨匠,卻也寫詩賦,一首《炎黃賦》是河南省政府行為特一讓範曾撰寫的,並雕刻在鄭州黃河遊覽區炎黃二帝巨雕像下面。範曾僅此就具備了詩一樣的人生,並提出他對藝術審美的詩魂書骨說,名披國中。
-
11 # 千容千色
唐宋雖然很多詩人詩詞寫的無比灑脫,但是一生卻顛沛流離,坎坷曲折,淪落天涯。就算詩仙李白,他想要的是縱馬江湖中,酒醉豪傑間。但是現實卻不如意,只能用酒來忘記不快樂的事情,在皇帝跟前幹幾年就被貶,後來參加叛軍還被朝廷流放,快六十歲走投無路去投奔族叔李陽冰,最後病死在李陽冰家中。
詩聖杜甫中年仕途失意,窮困潦倒,小兒子還活活餓死,一生極其坎坷,哪有詩一樣的人生。
在大唐活得詩一樣瀟灑的詩人,有他的名字,他一生從未被貶,從國子監開始,四門博士、禮部侍郎,一路高升,具有輝煌的仕途。這位不凡之人就是賀知章,36歲高中狀元,從此平步青雲。作為唐朝酒中八仙之一,他喜歡跟朋友飲酒賦詩,樂此不疲,一醉方休,一生順遂活到八十六。
在大唐活得最瀟灑自在是白居易,從小出生在宦官世家,衣食無憂,16歲就寫下千古名句:離離原上草 ,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年紀輕輕高中進士及第,30歲就在皇城腳下擔任要職,輕鬆愉快玩耍寫下傳世佳作《長恨歌》,接著又創作了《賣炭翁》,沒過幾年升任五品大官,因上諫被貶江州,因禍得福寫了傳世佳作《琵琶行》,被新皇帝賞識成為杭州刺史,每天小酒美人,夜夜笙歌,家中美女如雲,歌妓成批,一生記載相遇的美女不計其數。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每天烤火圍爐喝酒,呼朋喚友,美女歌舞作伴,晚年白居易75歲壽終正寢,官至二品,簡直是開掛的人生!
-
12 # 天山冰川
有哪些詩人有詩一樣的人生?
這個提問非常好。
我的回答:人生如詩,詩亦如人生。
人如同螞蟻一般來到世上,由生到死,有聚有散,雖說短短几十年,但各自都有著自己的一段完美的生命,這就是人生的全部意義。人生有很多與詩詞相通之處,只有經歷過同樣人生的人,才能寫出同樣情感世故的詩。每多讀一首詩,就多一次人生經歷,每多讀一首詩,就能多明白一些人生的道理。
下面,選擇三篇關於對於人生有很大啟發的代表詩作:
【1】唐·李白《行路難•其一》(節選)
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閒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李白】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被譽為“詩仙”。李白出生在中亞的碎葉城(屬於今天吉爾吉斯斯坦境內)一個商人的家庭裡,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附近)。5歲那年,突厥人入侵碎葉,舉家來到蜀中綿州昌隆縣(四川江油縣)青蓮鄉定居。
李白一生流傳下來的詩詞大概有990多首,如著名的組詩《古風》,樂府《行路難》《梁甫吟》《將進酒》等;還有壯麗山河的《望廬山瀑布》《夢遊天姥吟留別》等。李白不僅是位高產詩人,也是一位“劍客”。比如,李白的詩中涉及的內容十分豐富,有劍術、劍法,當然也有歷史、地理、宗教等領域。可以說,李白是唐代最偉大的詩人之一,對後世的詩歌創作有著深遠的影響。
據說,李白從小聰穎過人,不少書他看一兩遍就印在了腦海裡,但他很貪玩,讀著讀著就不肯用功了。 李白10歲通五經,平日喜擊劍為俠,輕財好施。經考證,李白先後有過四個女人,26歲時與第一任妻子成婚,娶的是許氏夫人,是前任宰相許圉師的孫女,在一起生活的時間長達十年。許氏為李白生了一男一女,兒子伯禽聰明機敏,但一生都沒有進入仕途;女兒平陽,出嫁不久即死去。第二任(同居關係)劉氏,第三任(納妾)“魯一婦人”,與李白生有一子,名為李頗黎。李白與“魯一婦人”後來分開可後,從此再也沒有與李頗黎相見。李白這個兒子(頗黎)的命運,也成了一個永久的謎。 第四任妻子宗氏,宗氏是唐中宗時期宰相宗楚客的孫女,李白入獄時,她還極力營救。之後,李白被流放,從此再沒見面。
《行路難·其一》正是李白人生中的一段生活寫照,詩中“金樽”、“玉盤”、“清酒”、“珍羞”都價值千金,萬金。李白也是好酒之人,但是確一反常態,停下杯子食物,轉身拔出劍想發洩,但是看看四周朋友,又覺得無處開口,心煩意亂。無論是渡過黃河,還是登頂太行山,前方皆有邪惡勢力擋路,道路崎嶇且佈滿困難險阻。只希望自己像姜太公和伊尹,有朝一日能得明主賞識。詩人自我安慰,不管行路有多難,總有順風順水的時候,等到這時就是掛帆越海的好機會,尋得一片光明的好地方。
【2】宋·蘇軾《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
人生向來多風雨,何須哀嘆且徐行。
蘇軾是北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豪放派的代表詞人,其一生仕途坎坷,為地方官時頗有政績,但是卻不適應錯綜複雜的朝堂政治鬥爭,經常因為自己針砭時弊的詩詞和言論,陷入到新黨和舊黨的政治鬥爭漩渦當中。大概上天給了他如此橫溢的才華的同時,也不得已為他關上了一扇叫做“圓滑通融”的性格之窗吧。
烏臺,也就是御史臺,是北宋時候專職監察的機構,是替皇帝監察百官的。元豐二年(1079年),蘇軾因為在上書宋神宗的《湖州謝上表》中,忍不住寫了幾句牢騷的話,被當時的新黨人士抓住漏洞,說他妨礙新政,影響惡劣,隨後又不斷找出他詩詞中的“疑似諷刺”話語,不斷攻擊他。蘇軾雖然為此被迫入獄百天,但是也受到了各方的營救。可有意思的是,替蘇軾求情,使得蘇軾從輕發落的人正是那些他口中諷刺的“新黨之人”,比如王安石、章惇等人,而平時蘇軾引為知己的舊黨人士反而躲之唯恐不及,人情冷暖由此可見。
蘇軾最終從輕發落,被貶黃州。
黃州第三年的某一日,蘇軾和自己的朋友們外出遊玩,然而風雨突至,眾人皆狼狽,蘇軾卻有感而發寫下了這首詞。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蘇軾先是介紹了這次出行的時間、地點以及隨行人員,說了為什麼寫這首詩,也就是作者的寫作起因是什麼。三月七日那天,蘇軾因為被貶在黃州做黃州團練副使,官微言輕,還要受到黃州各級官員的監視。處於人生的低谷,所以煩悶之餘,他帶著朋友們到沙湖附近遊玩,結果老天爺一聲招呼不打,就下起了磅礴大雨,伴隨而來的還有狂風不止,由於僕人們拿著雨具離開了,他們沒有可以遮雨的工具,瞬間就成了落湯雞,同行之人都覺得非常狼狽。但蘇軾就是蘇軾,那個豪放不羈,不怕風吹雨打的蘇軾,他毫不在意。等到雨停了,蘇軾便做了這首詞,記錄了當時的感受。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此句非常形象,就好像看到蘇軾走在雨中,張開懷抱,抬頭看向那漫天狂亂的風雨,告訴自己和友人,不用理會那狂風吹亂樹林,暴雨痛擊樹葉的聲音。為何不迎接這大自然狂躁而壯闊的一面呢?何不從容漫步用大聲咆哮來回應這激盪的風雨呢?讀罷,一股豪情壯志油然而生,就猶如那在暴風雨中海燕一般,咆哮著說:“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平常人都希望在這暴雨中快點歸去,“快馬加鞭歸家”自然遠遠好過“竹杖芒鞋淋雨”,但這又有什麼可怕的呢?我蘇軾會怕嗎?比這更大的人生風雨都沒有把我打趴下,更何況這山林之風雨呢?誰怕?一蓑煙雨任他風吹雨打,我照樣從容堅定過我的一生。“竹杖芒鞋輕勝馬”這句雖帶有比較,但是卻沒有落差感,原先蘇軾沒有被貶之前,“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那是何等的豪放。但是如今即使只有“竹杖芒鞋”,即使經歷了人生的重大打擊,如此不如意之下,卻也能夠不抱怨,坦然處之,這難道不正是另一種意味的豪放與豁達嗎?此種境界,可以說比之前者更勝一籌,返璞歸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豪情壯志已過,凜冽的春風吹醒了蘇軾,讓他感到寒冷,而山頭逐漸出現的斜陽,卻帶給他暖意。人生不也總是如此跌宕嗎?起起落落,絕望中總孕育著希望,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此句頗有點辯證法的味道,事物的變化需要看到它的兩面性,只有這樣才能夠對待困難泰然處之。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回首剛才來時風雨交加的情景,此時都已經歸於平靜,歸去吧,管他是風雨還是晴天。這句話頗有點禪機在裡面,自然界之風雨,即使再狂暴,再厲害,也終究有歸於平靜的那一刻,那我蘇軾人生中的風雨,又算得了什麼呢?它們遲早也會歸於平靜,所以只需要坦然處之便好,如此,才能夠得到自在。“風雨”或是“晴天”都是人生必有之經歷,坦然處之,則自然能夠寵辱不驚超然物外,此刻的蘇軾獲得了內心的寧靜與空靈,是一種精神的昇華。
一場風雨以後,蘇軾還是那個豪放的蘇軾,他的詩詞也依舊豪放,只不過,多了一分超然與空靈。
【3】東晉·陶淵明《飲酒·其五》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淵明】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例。
東晉後期的大詩人陶淵明,是名人之後,他的曾祖父是赫赫有名的東晉大司馬。年輕時的陶淵明本有“大濟於蒼生”之志,可是,在國家瀕臨崩潰的動亂年月裡,陶淵明的一腔抱負根本無法實現。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願卑躬屈膝攀附權貴,因而和汙濁黑暗的現實社會發生了尖銳的矛盾,產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
為了生存,陶淵明最初做過州里的小官,可由於看不慣官場上的那一套惡劣作風,不久便辭職回家了。後來,為了生活他還陸續做過一些地位不高的官職,過著時隱時仕的生活。陶淵明最後一次做官,是義熙元年(405年)。那一年,已過“不惑之年”(四十一歲)的陶淵明在朋友的勸說下,再次出任彭澤縣令。有一次,縣裡派督郵來了解情況。有人告訴陶淵明說:那是上面派下來的人,應當穿戴整齊、恭恭敬敬地去迎接。陶淵明聽後長長嘆了一口氣:“我不願為了小小縣令的五斗薪俸,就低聲下氣去向這些傢伙獻殷勤。”說完,就辭掉官職,回家去了。陶淵明當彭澤縣令,不過八十多天。他這次棄職而去,便永遠脫離了官場。
此後,他一面讀書為文,一面參加農業勞動。後來由於農田不斷受災,房屋又被火燒,家境越來越惡化。但他始終不願再為官受祿,甚至連江州刺使送來的米和肉也堅拒不受。朝廷曾徵召他任著作郎,也被他拒絕了。
陶淵明是在貧病交加中離開人世的。他原本可以活得舒適些,至少衣食不愁,但那要以付出人格和氣節為代價。陶淵明因“不為五斗米折腰”,而獲得了心靈的自由,獲得了人格的尊嚴,寫出了一代文風並流傳百世的詩文。在為後人留下寶貴文學財富的同時,也留下了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他因“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高風亮節,成為中國後代有志之士的楷模。
《飲酒·其五》這首詩的大意是,詩人已經歸隱,遠離人煙,自然就沒有車馬的喧囂;你問我為啥這麼悠閒自在,是因為我心志高遠;在東邊的籬笆下采下菊花,正好看到南山;只見夕陽落下,景色優美,山間的飛鳥已經歸家了;我彷彿明白了人生的真意,想要說些什麼,話到嘴邊又忘了。
詩人以自己的豁達樂觀的態度,讚美田園生活之美。同時還在規勸其他人,用認真有趣的態度,去對待生活裡看似無趣的小事,才能體悟到人生之中的美與愛。
人成長的是年齡,增長的是氣質,人生處處有“詩意”,要學會享受生活帶來的樂趣。人生如詩,詩亦如人生,以夢為馬,追逐著詩和遠方。
當然,在我國曆史上,詩一樣人生的名人很多,這裡只例舉了三位比較典型的詩人作一說明。
-
13 # 十六齡童左右
李白,一個不是在喝酒寫詩就是在喝酒寫詩的路上的詩人
東坡,一個無論在哪裡,哪怕是被遠謫,冤枉,都離不開詩的詩人
余光中,一個老了都被成為老孩子的詩人,懷著一顆不老的童心
伊沙,一個每天都在與詩歌搏擊的詩人
-
14 # 不能只當看客999
其實,唐宋時期的大多詩人的作品就寫的是自己的人生,如李白、杜甫、岑參、李商隱,等等,太多了。清代的李清照,現代毛澤東主席。
-
15 # 梧桐樹邊羽
有哪些詩人有詩一樣的人生?
文學、詩是浪漫的,感性的。但是回答問題是需要邏輯的,否則便離題千里,自說自話。
所以我們不妨從標題下手,搞清楚問題的邏輯,才能摸清楚方向,不至於答非所問。
什麼樣的人生才能稱得上詩一樣的人生?光是這一點,全球五十億人,大概就有五十億個答案吧。是腰纏萬貫,仕途通達,官聲清明,軍威四海,還是甘於平淡,安心研學,參佛修道,突破哲思,抑或是浪跡江湖,九州踏歌?
每一種人生,都可能是我們想象中的詩意人生。可是自古以來的詩人,哪怕只是佔了一個層面,便已經相當輝煌。即便像李白、杜甫這些人顛沛流離、困頓漂泊,像柳永那樣沉淪於花街酒巷,他們的人生除了哀怨、憤怒、悲傷,甚至連傳奇都談不上,卻佔據了中國古詩文的最高峰。
“文章憎命達”——杜甫這麼說李白,何嘗不是在自畫肖像?
可是王維仕途通達,修成詩佛;高適政治精明,軍功封侯;王安石黯然歸隱,半山體橫行宋詩;蘇軾佛道儒全修,樂觀曠達,卻也佔據了宋詩的第二把交椅。
可見外部環境對一個詩人的影響,雖說會影響風格,但不會掩蓋他的才華。只是在感情衝突方面或激烈、或平淡、或高雅、或流俗。我們把這些外因去掉,就發現那些偉大的詩人,即便是換個活法,依舊偉大。
不管是什麼樣的人生,在詩人眼裡都是詩一樣的人生。
即使人生再垃圾,有詩心的人也可以在垃圾堆裡翻找出詩性和靈感來,為生活潤色,將它變成詩一樣的人生。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尋找詩性?寫詩其實是一場思維風暴,“詩性”則是一種思維方式。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處理尋常事務的時候,要遵守邏輯思維,人在認識過程中一般是藉助概念、判斷、推理來反映現實。藉助邏輯思維來認識世界並作出合理的判斷,長久下來就會形成一種思維定勢。但是在進行詩歌創作的時候,如果還用邏輯思維和定勢思維來運作,那我們寫出來的就是應用文、議論文、記敘文、說明書,根本談不上感性的文藝創作。
詩歌不但高於生活,而且是所有高於生活的文藝創作中間最高層的一種,也因此思維跳脫更加明顯。這種類似於兒童的沒有邏輯、沒有定勢的思維方式,即詩的創作思維,也就是詩性。
我們要打破邏輯和定勢對我們思維的禁錮,徹底敞開心扉,回到小孩子的懵懂意識,與世界對話,和所有的生物、物件成為朋友,不分“你我”,混淆主客意識,認為對方的心理就是自己的心理。
這是童蒙未開的純真。
要想在日常生活和尋常事物中尋找詩性,你得保持一顆純真的詩心。
李白對功成名就的執著,杜甫對世間患難的擔憂,都在客觀上保持著純粹的思維方向。王維的看淡紅塵,王安石的半山隱逸,蘇軾的曠達人間,沒有改變的是他們對生活的熱愛、對天地萬物的觀察和思考。這何嘗不是一種執著?
我們常說人要放下,人要看淡。
其實詩人是最不能放下的。詩是韻文,詩以抒情,詩以言志。如果我們對什麼都沒有了感覺,對任何事情都不再激動,何來抒情,何來言志?
所以那些禪機四伏的佛教言論,即使有節奏、有押韻,我們還是另外給它們取了個名字——偈子。
因為不動人心者,不足稱詩。古代詩是這樣,現代詩也是這樣。
有哪些詩人有詩一樣的人生?所以,這個問題我個人的答案就是:
詩人的人生,都是詩樣的人生。
你的,我的生活都是詩,但是具體如何轉化和表現,關鍵是看你自己有沒有這個能力,有沒有這個願望成為一個詩人。
不是詩人的人生,也是詩樣的人生,只是你無法感知、無法表達、無法發現也無法與其他人共享你生活的詩性。
年華似水,生活如歌。
歌,不就是詩?
-
16 # 山水常相守
其實我們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一首詩,只不過有喜悅的,還有悲情的,更有史詩般的人生詩。
詩人的人生詩也是如此,如舒婷的《雙桅船》你在我的航程上/我在你的視線裡。抒發了詩人對愛的追求,不管人生有多大的風浪,詩人始終對愛忠真不愈。又如席慕容的《曇花的秘密》你錯過的昨夜/怎樣皎潔的月。詩人渴望愛情,但心上人有些無動於中,詩人告訴世人青春是有限的,生命是短暫的。如果不珍惜今天,明天我們將走向衰老。
所以,每個詩人生活的年代不同,生活的家庭,環境不同,也有不同的詩一樣的生活感受。
回覆列表
我心目中詩一樣的人生的詩人有,王安石,李白,蘇軾,陸游,陶淵明等等。
很多的詩人都是用詩歌來表達自己所處的環境,時代,生活,學習和工作的。因為詩句就來自詩人身邊的萬事萬物,有的是觸景生情,有的是感慨生活,有的是吐槽社會,有的悲嘆壯志未酬……
我們可以從古人的詩歌中走進他們所處的時代去看看,也會有不同的收穫,幸福快樂。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