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絲瑞醬

    沒結婚不曉得,但是如果是這種男人,我應該不會嫁,而且抱著不婚的心態談戀愛。勉強能接受一年一邊,但是身邊結婚的幾乎都是孃家過年,不管嫁的是獨生子還是有妹妹的家庭,幾乎都是,現在女性地位高,大不了一輩子不結婚也沒啥,千萬別慣著男人。男人就不同了,男人必須結婚啊,不然父母要求下一代什麼的,沒成家的男人越是卑微,反而沒結婚的女人大多數有錢有顏值不乏追求者,剩女就是個偽命題,沒錢沒本身的男人結不了婚正常,剩下了還可以選擇年紀稍大的成功的,又或者經濟上不優越的奶狗,就沒見過因為沒錢嫁不出去的,大多數是沒錢娶不了的。恭喜你找到了個沒本事又強勢的婆家,身邊的小姐妹嫁的家庭條件都不錯,過年都尊重女方意見,尤其遠嫁的幾乎年年都在孃家過,因為婆家一年待到頭,都可以理解,最差的也是一年一邊輪流過。

  • 2 # 香奈兒7703

    沒有同款的。只能說20多年不讓回孃家一過年的也太奇葩了。難道他的父母是父母老婆的父母就不是父母了嗎?如果是我不讓回就離婚。

  • 3 # ayang850805

    凡事都有巧合,結婚已經二十多年了,居然只能在丈母孃的家中過年,心裡很不舒服啊!難道就不能和自己的父親母親,也過一個高興的春節嗎?

    請問一下,女方這樣子對嗎?

  • 4 # 陵子心語

    說一個真實的小故事。

    女兒出嫁,雖說嫁同一個省,但因為交通不便,不論去婆婆家還是去父母家,從自己的上班地到彼此的父母家也都得走上一天。

    之前,女兒一般都是先去婆婆家,初二再回父母家。就這樣,連續三年的春節都是這樣過得。

    今年,女兒還計劃這樣(是不是女婿要求我沒有細問),先去婆婆家,初二再回父母家。父親一聽馬上不同意:“怎麼可以這樣,已經好幾年都是去婆婆家過年了,今年必須回家過年。”

    聽聽,每一個父母都希望孩子春節回到自己的身邊,“結婚二十多年不讓陪孃家父母過一個春節,有同款的嗎?”

    這樣的同款應該會有。

    這樣的人,只能說明一點:男人太不體諒妻子的苦衷,是個自私自利的人。

    馬上就是春節了,結婚二十多年想你的子女也都長大了,陪自己的父母也過不了多少個年,儘量不要讓自己的父母失望,今年就去陪伴父母過年了。

    祝福春節全家快樂!

  • 5 # 楠同學9

    沒有遇到,我是遠嫁,婚前就和老公說好了,至少兩年回孃家過年一次,除非是我主動提出來不回孃家過年,別人說不好使。今年因為孩子總生病主動不回去了,在婆家過年,結果婆婆心裡沒數,讓我明年夏天回家,過年還在婆家,我就不表態,老公知道我的個性,我一旦決定的事情別人動搖不了我,就拿回不回孃家過年這事兒來說除非我自己說不回去,否則誰都別想左右我。不過我也不是心裡沒數的人,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自己心裡有主意,不需要別人幫我做決定,重要的是老公無條件支援我

  • 6 # 加油醬醬

    你好,可以說我碰上了同款的公婆和丈夫。我剛剛步入婚姻一年多來,不僅在很多生活習慣方面發現與老公家有些不一樣之外,最痛苦的就是每到節假日的時候,跟老公討論到底回誰家過節的問題。家裡只有我一個孩子,我也擔心我的父母因為我不在,過年的時候會感到難過孤單。但老公家裡的這種傳統觀念卻非常嚴重,他們認為去女方家過年是非常丟人的行為,這讓我非常無奈。我多次跟老公溝通,發現一下子改變他的想法確實不容易,所以我目前會選擇在年前和老公提前趕回去陪伴我的父母幾天,到除夕那天再趕回婆家。老公也知道我的委屈,所以同意我的這個想法,這也極大地安慰了我[可愛]。明年我們計劃把兩家父母都接到我們家來,一起共度新春[微笑]!!

  • 7 # 小瑜速看

    您是獨生子女嗎?要是獨生子女我都難以想象您父母20多年過年時家裡只有老兩口。不是獨生子女還能接受,要是獨生子女您可真夠狠心的!!

  • 8 # 雨荷綠漪

    我就是同款的,不是不讓陪孃家父母過春節,而是我自打過門就沒有回去過一個年三十,一直到我公婆都過世了,現在我才回去陪老媽過年三十。

  • 9 # 蒲公英的傳說

    我們東北有這樣的習俗,女兒嫁出去後,過年是不能在家過的,不供家譜的孃家,初二女兒攜丈夫及子女回孃家,供家譜的家初三回去,陪孃家父母,45年沒敢有陪父母過年的想法,也不能回去,有家的女人,當離年近的時候,活有的是,好忙啊。

    我認為友友說不讓陪孃家父母過年,不如說自己也不想去,就兩天年就過完了,哪天想去就去,多住幾天也沒人管,該有多好啊!

  • 10 # 用逍遙客

    我們這兒習俗是女兒嫁出去後一共不能在孃家過年,所以女兒出嫁後每年初二到孃家,久而成俗,誰也不能不敢帶頭改變。

  • 11 # 平安柳竹

    以前家裡孩子多,在我們這裡女兒是不能在孃家過年的,我們也沒有非的在孃家過年的想法,細想下,我家姐妹都沒有在孃家過年的習慣,過年時都是哥嫂陪著父母,不過現在獨生子女家庭的很多,而且現在也不太講究過去的習俗,那孃家如果同意回家過年的,隔三差五的年當然可以去孃家過。

  • 12 # DJ娑娜丶

    不知道。反正我家裡一大家子一起過,我父母和我公婆,我兩個孩子我老公。哈哈![大笑][大笑][大笑][大笑][大笑][大笑]好幾年了,一直一起過!

  • 13 # 馮杲

    在我們河南這裡,女兒出嫁了就是一門客,也就是又一個家庭組建起來了。春節到了,都是在自己家裡過春節,等於是在婆家過(上門女婿除外)。過了初一,初二那天女兒在女婿的陪同下,有孩子帶著孩子,一起回孃家拜年。,如果女兒的女兒已經出嫁,初二那天女兒要在自己家接待她自己的女兒女婿,就不回孃家拜年了,等到初三或者初四。就這樣一代代延續下去。(沒結婚己定婚初二這天女婿單獨去未來丈母孃家拜年)

    至於題主所說的春節期間在孃家過年,女兒出嫁了是一門客,在孃家呆長了,也就不親了。

  • 14 # 使用者70461778416

    完了完了,我兩女兒,將來出嫁,女婿都不讓問家過年,就剩我老兩口咋辦[流淚]特別是遠嫁,更沒辦法。唉!也許生女兒的就怕遇到這樣。

  • 15 # 胭脂水1982

    為什麼回家陪父母過年一定要別人同意?需要他們給錢,還是說你賣身給他們籤合同了?腿在你身上,錢在你口袋,車鑰匙在你手裡

  • 16 # 繹如

    男人不讓你就不回,男人堅持二十年不讓,你就二十年不回,再堅持堅持,你這輩子就見不著你父母了是不?

    你父母這是養了個什麼玩意?

    你又是嫁了個什麼玩意?

    嗯???

    就你男人有父母,要一起過春節,你是從石頭裡蹦出來的,不用過年回去?

    如果你父母就你一個子女,說實話,挺悲催的,闔家歡樂時倆個老人就孤單地看著別人家熱鬧,自己家冷清。

    二十年不讓回孃家過年,這男人也不是個玩意。

    你在這個家裡也沒有什麼地位,甘願受制於人。

  • 17 # 輕香

    沒遇到,我孃家很近,每週陪父母吃飯,過年想陪爸媽就自己回家去。我老公沒阻止過我回孃家過年,即便他想也阻止不了。我想那得是多沒出息的人才能讓老公阻止住不回孃家過年,自己是沒腦子還是沒有腿。

  • 18 # 和天下1314

    這怎麼說了,各地方習俗都不一樣。

    我愛人那就是,凡是農曆節日都不能在孃家過。

    記得2010年重陽節的前一天,回孃家,岳父母都會告訴你,明天重陽節,你們要出去吃住,重陽節後再回來。

    2013年回孃家中秋節,同款向上。

    2015年元宵,也是同款向上。

    2017端午節,也是同款向上。

    事後才問,為什麼這樣。

    村裡人長者都說。

    嫁出去的女兒沷出去的水。

    凡農曆節日都不能回家住,吃,怕回去後,把孃舅家的財,氣,運,丁,都帶走了。

  • 19 # 岐黃天使

    相愛容易相處難。結婚,僅僅有愛情是不夠的,還要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婚後,不僅僅是男人和女人兩個獨立的個體,還有雙方的父母、親戚等,關係複雜,要合理地處理各種關係,確實不容易。

    春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按照習俗,在這個節日裡,一般都要闔家團聚一下。因為平時都要上班、做事情等,難得有機會全家團圓,春節有較長的假期,可以聚一下。俗話說:"家家有本難唸的經"。過年回家的問題就是個大問題,女人可不可以回孃家過年?俺覺得:女人當然可以回孃家過年!關鍵是如何處理這個問題。這涉及幾種情況:1、夫妻雙方都在同一個城市:這個可以雙方協商一下,比如除夕那天在男方父母家過年,正月初一或初二夫妻雙方一起去女方家,或者,今年除夕那天先在男方家過年,正月初一或初二再去女方家,明年除夕先在女方家過年,正月初一或初二再去男方家。這樣相對比較公平,減少爭執。2、夫妻雙方不在同一個城市且離得較遠:這個可以雙方協商一下,比如,今年夫妻雙方去男方父母所在地過年,第二年則去女方父母家過年,這樣不斷迴圈。3、如果假期較長且房子寬裕,可以考慮將雙方的父母接到一個地方,這樣兩個大家庭可以一起過年,增進了解,其樂融融。

    不管是男方父母,還是女方父母,都是夫妻雙方的親人,都必須孝敬,這是做兒女者應盡的責任。除了春節外,如果有假期,平時也要帶孩子到雙方的父母家走動,看看父母,以慰籍父母,減少父母的孤單寂寞感。

  • 20 # 蓬蓽夕陽

    同款的肯定有。不過我覺得,不論過什麼節,都是我們中華民族一種文化的傳承,不是當代人突發奇想的新鮮事物,也不是從國外進口來的民俗風情。每個節日都有每個節日的內容和規矩,遵守節日的規矩就是對節日內容的履行和傳承文化的尊重。因自己的意向便想突破規矩按自己的意志為轉移是對節日的不尊重。

    春節是我國各族人民共同的節日,其文化傳承在各族人民中間大同小異,沒有天壤之別。我們這裡的規矩,出閣的閨女在婆家或自己家過年,這裡特指年初一。初二或初三攜丈夫和孩子們回孃家拜年!

    這都是老黃曆,當下的年輕人不信這個邪,到了春節便為了去婆家還是去孃家過吵得不可開交,年還沒到,便把它吵的底朝天了,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就是不守規矩的“成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給寶寶講情境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