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分享生活的軒媽

    "古代一天分為12個時辰,以地支紀位:即十二生肖中的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一個時辰是現在的兩小時.子時23~1點,丑時1~3點,寅時3~5點,卯時5~7點,辰時7~9點,巳時9~11點,午時11~13點,未時13~15點,申時15~17點,酉時17~19點,戌時19~21點,亥時21~23點。

    漢代命名為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來表示,以夜半二十三點至一點為子時,一至三點為丑時,三至五點為寅時,依次遞推。2、二十四時辰制。宋以後把二十時辰中每個時辰平分為初、正兩部分,這樣,子初、子正、醜初、醜正......依次下去,恰為二十四時辰,同現在一天二十四小時時間一致。3、十時辰制。出現於先秦。晝夜各五分。據《隋書.天文志》,晝為朝、禺、中、晡、夕,夜為甲、乙、丙、丁、戊(後用五更來表示)。4、五時辰制。其名稱為晨明、朏明、旦明、蚤(早)食、宴(晚)食、隅中、正中、少還、鋪時、大還、高舂、下舂、縣(懸)東、黃昏、定昏。參閱《淮南子.天文訓》。5、百刻制。即把晝夜分成均衡的一百刻。其產生與漏刻的使用有關。可能起源於商代。漢時曾把它改造為百二十刻,南朝梁改為九十六刻、一百零八刻,幾經反覆,直至明末歐洲天文學知識傳入才又提出九十六刻制的改革,清初定為正式的制度。6、古代不一定具備嚴格的時間意義,而又常見常用的有關名稱亦頗不少。一般地說,日出時可稱旦、早、朝、晨,日入時稱夕、暮、晚。太陽正中時叫日中、正午、亭午,將近日中時叫隅中,偏西時叫昃、日昳。日入後是黃昏,黃昏後是人定,人定後是夜半(或叫夜分),夜半後是雞鳴,雞鳴後是昧旦、平明——這是天已亮的時間。古人一天兩餐,上餐在日出後隅中前,這段時間就叫食時或早食;晚餐在日昃後日入前,這段時間叫晡時。【子時】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時辰的第一個時辰。(北京時間23時至01時)。【丑時】雞鳴,又名荒雞:十二時辰的第二個時辰。(北京時間01時至03時)。【寅時】平旦,又稱黎明、早晨、日旦等:時是夜與日的交替之際。(北京時間03時至0

  • 2 # 四哥讀歷史

    這個很好理解,敬王元年分開,就是前面兩個是執政者,元年就是第一年,意思就是敬王執政的第一年,比如貞觀三年,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繼位的第三年。

  • 3 # 甲申十七年

    題主是問帝王的年份?一般是以皇帝登基為元年,第二年為二年,以此類推,中間有改年號的,再從元年開始計。

    有幾個例外:

    比如宋太宗,976年11月15日登基,一般情況下,都繼續沿用之前的年號,等到新的一年開始再改元。比如雍正1722年11月13日登基,那一年繼續稱為康熙六十一年,第二年1723年改雍正元年。但宋太宗這裡,安常理應該繼續用開寶九年,但他立即下令改元太平興國元年。有人推斷他得位有鬼,迫不及待的消除宋太祖的影響。

    洪武、建文、永樂。朱元璋1398年去世,是洪武三十一年,同年朱允炆即位,第二年改建文元年,1402年建文四年靖難之役後建文帝下落不明,朱棣即位,為了表示自己的正統,他下令不承認建文朝的一切,所以從1398年繼續一直用洪武年號直到洪武三十五年,第二年1403年改永樂元年。

    泰昌。明朝泰昌皇帝朱常洛,是史上大一統王朝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在位1個月,他即位於1620年8月28日,是萬曆四十八年,死於1620年9月26日,還是萬曆四十八年。禮部最後將1620年的1月到7月稱為萬曆四十八年,8月到12月稱為泰昌元年,第二年1621年為天啟元年。

  • 4 # 皇上約約

    這個比較簡單,歷史上的時間計算方法按照我們現在來說的話分好幾種都可以算。

    首先第一種最常見的方法就是公元紀年法又稱公曆紀年法,在我國人類歷史最古老的就是上古時期,然後是公園前,然後是公元后,現在的年份就是公元,比如公元2020年,古時候的人們也用干支紀年法比如農曆哪一年哪一年而且一直延續到現在。在上古之前是依次是侏羅紀、白堊紀、古近紀然後再進入上古原始時期。

    第二種就是樓主所說的,比如某某王元年,而元年是指第一年,這個皇帝在盛世登基的第一年。根據皇帝的年號來算的,像大明王朝明太祖朱元璋年號是洪武,那第一年就是洪武元年,朱元璋統治的第二年就是洪武二年,像唐太宗李世民年號為貞觀,那就是貞觀哪一年哪一年,以帝王登基的年號來算時間,一來可以知道是屬於什麼朝代,二來可以知道這個皇帝在位了多久。

    還有就是1949年全國解放以後的陰曆演算法又稱農曆演算法,也就是現在的農曆某月初幾,將每一年都劃分為平年354天,閏年355天來計算。而陽曆的平均每個月31天或30天計算,除了平年的二月份。

  • 5 # 蘭臺讀史

    是換算出來的。

    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實則涉及史學專業知識頗多,儘量只說相關的。

    首先要說下中國的計時方式。

    主要有兩種。

    1.公元紀年法

    目前我們使用的紀年方法。以耶穌誕生的年份作為公元元年。元年以前的年份稱之為公元前,比如周敬王死亡的年份就是公元前475年。公元元年以後的年份稱之為公元多少年。比如2020年就叫公元2020年,一般稱為2020年。由於我們都在使用,對於這一方法不難理解。

    2.干支紀年法

    中國使用幾千年的干支紀年法。這套計時方法既可以表示年份,還可以表示月、日、時辰。所謂干支就是“天干”“地支”的簡稱。這套紀年方法一般在日曆上也會有體現,但易被忽視。在風水、占卜領域,是預測未來的基礎。因此,對研究風水、易經的人而言,生辰八字輕易不會示人。

    具體解釋一下這套計時方法。

    天干共十個: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其中奇數位稱為陽幹,那麼甲、丙、戊、庚、壬為陽幹;偶數位稱為陰乾,同樣道理,乙、丁、己、辛、癸為陰乾。

    地支共十二個,就是我們常說的十二生肖: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跟天干的分類一樣,子、寅、辰、午、申、戌為陽支,醜、卯、巳、未、酉、亥為陰支。

    每一個天干與一個地支相配,天干在前,地支在後,天干由甲開始,地支有子開始,且陽幹只能配陽支,陰乾只能配陰支,按照這個規則一共有六十個組合,所以稱為“六十甲子”。

    以下就是具體的干支搭配。

    01.甲子 02.乙丑 03.丙寅 04.丁卯 05.戊辰 06.己巳 07.庚午 08.辛未 09.壬申 10.癸酉 11.甲戌 12.乙亥 13.丙子 14.丁丑 15.戊寅 16.己卯 17.庚辰 18.辛巳 19.壬午 20.癸未 21.甲申 22.乙酉 23.丙戌 24.丁亥 25.戊子 26.己丑 27.庚寅 28.辛卯 29.壬辰 30.癸巳 31.甲午 32.乙未 33.丙申 34.丁酉 35.戊戌 36.己亥 37.庚子 38.辛丑 39.任寅 40.癸卯 41.甲辰 42.乙巳 43.丙午 44.丁未 45.戊申 46.己酉 47.庚戌 48.辛亥 49.壬子 50.癸丑 51.甲寅 52.乙卯 53.丙辰 54.丁己 55.戊午 56.己未 57.庚申 58.辛酉 59.壬戌 60.癸亥

    六十種搭配就構成了“天干地支表”。

    根據這個表再配合下邊要說的公式,就可以在公元年份和干支年份間換算了。

    具體的計算方法是:用公曆的年份除以60得到的餘數再減去3就是這一年農曆的干支序號數,查干支表得到干支年紀,若得出來的資料小於零或者等於零則加上60即可。舉個例子:求2020年的干支,2020÷60=33+40,干支年序號=40-3=37,查詢天干地支表可知今年是庚子年。需要注意的是干支紀年都是從每年的立春開始的,不管立春在前一年的臘月還是新一年的正月,立春開始才算新的一年。所以這說句題外話,有時候會聽到老一輩說今年沒有春天,就是立春在前一年臘月造成的。

    如果是公元前,則是年份÷60,所得餘數被57減,所得數字對應干支表查詢即可。如果所得數字為負數,則再加上60即可。比如公元前475年,479÷60=7餘59,57-59=-2,則-2+60=58,查干支表可知是壬戌年。

    干支法計月的方法是:若遇甲或己的年份,正月是丙寅;遇上乙或庚之年,正月為戊寅;丙或辛之年正月為庚寅,丁或壬之年正為為壬寅,戊或癸之年正月為甲寅。正月之干支知道了,其餘月可按六十甲子的序推知。由此可知,農曆的月份地支是固定的。例如,2020年是庚開頭的年份,故正月從戊寅開始,以此為己卯、庚辰……同時要注意閏月不計干支。

    干支紀日法:甲子為第一日,乙丑為第二日,丙寅為第三日……60日為一週。一週完了再由甲子日起,週而復始,迴圈下去。

    干支紀時法:一天中時辰的地支也是確定的,所以二十四小時配十二地支,由夜間十一點至一點為子時,一點至三點為丑時,其餘照推。

    這是具體的計算方法,為方便查閱,古代及現代都編有萬年曆,省去了計算時間。

    知道了公元年份與干支年份的換算方式,接下來只要知道某歷史事件的時間點就可以了。

    那麼問題就出現了,我們會發現很多史書中並不一定都註明歷史事件的天干地支。而是類似“天寶元年”“天冊萬歲”“始建國”之類的表述方式。

    這就涉及到古代第二類常用的計時方式,帝王年號紀年法。

    帝王年號紀年是我國最早的紀年方法,是指按照王公年次和年號紀年的方法。

    在殷墟甲骨文中已發現有按王公年次紀年的方法。至少到東周時期王位紀年法已成為定製,周天子有王年,各諸侯有君年。

    再往後用的較多的就是由皇帝制定年號紀年。漢武帝劉徹開此先河,即位時以建元元年開始計時。這種方式很好地凸顯了帝王的地位,一直被後世君王效法。

    但為我們換算公元年份帶來了不小的麻煩。主要問題有二:一是在明清之前較為隨意,改元時間、年號均隨人定。如漢武帝就用過元光、太初等十多個年號。而且有時一年換多次,如漢少帝劉辯一年內用了光熹、昭寧兩個年號。其他帝王如武則天執政21年改了17次年號,唐高宗用過14個。直到明清時期,才固定下來一個皇帝一個年號,在位期間不再隨意更改。

    二是年號重複的比較多。中國帝王用過的年號大概800多個。而年號一般都選擇較為吉利的詞語,因此重複用詞的現象很普遍。如“永平”被漢明帝、晉惠帝等用過。而“上元”先後被同一朝代先後執政的唐高宗和唐肅宗用過。

    由於帝王在位時間不一,改元又比較頻繁,容易造成知其年號卻難以換算公元年份。

    怎麼辦?這就要感謝中國的老祖宗了,中國從有確鑿的文字記載開始,就注重記錄並儲存歷史。從殷商便開始在甲骨文上記錄征戰、冊封等事宜。後代逐漸完善,有了今天的二十五史(或二十四史),裡面詳細記載了王侯將相生、死、封賞等重要事件的發生時間。

    而為了能準確記載事件發生的先後順序,在記錄歷史的同時一般會將帝王年號紀年法與干支紀年法同時使用。完備的歷史記錄加上一脈相承的計時方式,使得推測中國大多數朝代的時間不算難事。就像多米諾骨牌,根據史書記載一點點就可以倒推回去。

    《史記》中的《十二諸侯年表》以及《資治通鑑》對記載的事件均附有年份。這就為我們計算對應的公元年份提供了線索。我們根據上邊提到的公式完全可以推匯出來。

    比如敬王元年,我們看《史記·周本紀》中敬王前後各王在位時長便可逐漸推匯出來。

    但這並不是說中國的歷史事件、朝代更迭時間都很準確,而是完全基於文獻材料是否豐富以及有系統連貫的紀年方式基礎上。這就導致兩個問題:

    1.如果沒有詳細的文獻記載,我們就很難劃定具體的時間。從東周共和開始迄今,朝代更迭均有史書記載,而且記錄越來越詳細,時間較易判定。但共和之前的時間,尤其是夏朝的時間,由於文獻較少,一直以來困擾著我們。該怎麼辦,手段有二:一是根據古代曆法書結合天文學知識推導,古人很早就發現了歲星(木星)約12年執行一周天,因此書中會記載歲星的位置,今人便可據此運用天文學知識推算時間。但歲星並非準確的十二年一輪迴,時間一長誤差會越來越大,因此按照此方法推算時間時一般會結合《竹書記年》《殷歷》《三統曆》等共同印證。而且這種計時方式的不準確性使得漢朝開始用天干地支法計時。二是根據物理學方法測算。就是我們熟知的c14測定法。這種方法較為準確,但只能測算大致的時間段,沒法精準到具體的年份、日期。比如二里頭文化(一般認為是夏朝、商朝早期)便採用此法劃定時間。

    2.同一時間即使有相關文獻,但沒有旁證,且同樣的事件與其他文獻記載有出入,則時間也需存疑,也就是史學上所說的孤例不證。比較典型的一般是大一統的朝代更迭期間的歷史,比如春秋、戰國時期、五代十國時期,各自一套紀年方式。加上有些民族、國家文字出現較晚,記載不細等原因,如西夏、後金、女真早期沒有文字記載。對時間的判斷必然會帶來很大困擾。史學家一般會根據各種史料來互相印證推導某些事件的發生時間。但對有些事件的時間判定目前只能等待更多的史料線索或考古學成果出現才能進一步作出判斷。

    中國在世界上算是史料富集程度最高的國家,我們或許也會由衷的自豪。但關於歷史人物生死、歷史事件、朝代更迭等時間判斷並非如我們想象的那般簡單,是一代代的大儒、史學家、考古人員窮經皓首、披肝瀝膽的成果,甚至由此而催生出歷史年代學這一專門的研究方向。而且隨著資訊科技、考古技術的不斷髮展,較之過去我們有了更多的工具來從事更精細化的研究。但歸根結底,史學研究必須以檔案為基礎,否則所有的猜測、推論、假設將永遠是空中樓臺,無法給出定論。因此,在我們的祖先說出“為殷先民,有典有冊”時,我們慨嘆迄今留下的寶貴史學財富的同時,也不要忘記認真記載我們自己的故事,不要小看,明天,他將成為華夏曆史長河的一股洪流,傳承後人。

  • 6 # 中國文化初學者

    【問題分析】:關於歷史“時間”是怎麼計算的,比如:敬王元年。從問題本身來講,所謂“歷史”,指的就是過去發生的史實事件,而人們對事件的記憶和記錄的依託就是曆法,也就是說沒有曆法時間作為依託,史實事件就沒法達成共識形成記錄和記憶,所以歷史“時間”的計算方法其本質就是古人的天文曆法,而古人的天文曆法演變過程是一個龐大的工程。

    其中“敬王元年”屬於王公紀年法,是古人用來“紀年”的其中一種計算方式,而天文曆法對於自古以來就以農耕文明為主導的中華民族而言,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和舉足輕重的意義,也正是由於人們對時間有了認知,才真正開啟了人類文明的創世紀,所以時間對於我們的祖先的重要程度,遠遠超出我們今人的想象,關於歷史“時間”是怎麼計算的,我們可以從古代天文曆法入手來做一個簡單的梳理。

    一、從“時間”本身來看,古人歷史時間的計算基礎源於太陽。歷史時間的計算方式演變背後的實質是古代天文的進步和發展。

    甲骨文的“時"是“日”上面一個“止”,本義是太陽執行的分隔,所以古人認知時間首先是從認知太陽開始的,所以古人把時間又稱之為“光陰”。

    從古至今,古人對歷史時間的計算方式,有著一個不斷演變和變化的過程,而計算方式演變背後的實質是古代天文曆法的進步和發展的過程。

    二、曆法自誕生開始就與天命神權和皇權緊密聯絡,所以歷史事件的計算方法也是圍繞帝王君主而展開。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而在古代,農業耕種的播種時間就是人們的“天”,天時決定了人們一年的收成,所以人們常說“靠天吃飯”,但是在古代,從三皇五帝開始,能真正觀天授時的只有當時的部落領袖,也就是帝王。

    比如《尚書·堯典》記載:乃命羲和,欽若昊天,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

    天文曆法成為天命的象徵,因此制定曆法和頒佈曆法成為帝王的首要任務,這也是為什麼新的帝王就要頒佈新曆。每個朝代都要"立正朔"。

    1、上古時期以部落領袖的名號記錄時間。

    古人認識時間是從太陽開始,所以我國最早的歷法就是以太陽為中心的太陽曆,也就是伏羲的八卦歷,至今我們仍把日曆稱之為掛曆也源於此,將一年分為10個月。 女媧時期,女媧補天創立了太陰曆以月亮的望朔為制定太陰曆,將一年劃分成了十二個月。

    而一年的劃分是以太陽的迴歸週期為參考。

    上古時代,曆法的建立主要源於農時的需要,而人們主要是以氏族部落為主導的群居生活,我們所熟悉的伏羲氏、女媧氏、神農氏,其實都不是一個人,而是部落領導者的通用稱號。

    2、觀象授時時期,帝王名號記錄時間及干支曆法的產生

    黃帝時代,曆法有了一個突破性的發展,就是在太陽和月亮為基礎上加入了星辰,從而建立了以北極星為中心的陰陽合曆,也就是我們俗稱的黃曆。

    《正義》注曰:“系本及律曆志黃帝使羲和佔日,常儀佔月,臾區占星氣,伶倫造律呂,大橈作甲子,隸首作算數,容成綜此六術而著調歷也。”

    從黃帝開始,古代的歷法可以說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以後每種曆法在黃帝曆法基礎上完善增改。

    《黃帝內經》中完整的保留了上古曆法的記載:天氣始於甲,地氣始於子,甲子相合名曰歲立。謹候其時,氣可與期。天有十日,日六竟而周甲,甲六復而終歲,三百六十日法也,故天以六六之節,以成一歲”。

    黃帝時期,文字創立,天干地支完善,六十甲子的干支曆法建立,很多人說,西漢以前,只有干支紀日,沒有干支紀年,我認為這是一種誤解,六十甲子的歷法一建立,年月日比必然是同時建立的一個完整的歷法模型,有干支紀日,必然有干支紀年紀月。

    因為年月日的概念是同時存在的,只不過當時曆法知識只掌握在極少數的帝王手中,而帝王透過觀天象授予民時,從而指導人們的耕種勞作,由於文字傳承的不便,而干支曆法剛剛建立,並不成熟,所以五帝時期,到史學界公認的西周共和元年為確切紀年的開始,以往的時期都是以帝王名號作為歷史時間的記錄,歷代君王還是以觀天象授民時為主導,干支紀時為輔,並不流通。

    3、西周時期開始的王公紀年

    西周以後,《史記》中明確記載了西周共和元年及其以後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也從此開始,有了明確的書面文字記載的紀年,史學界稱之為"王公紀年",王公紀年就是以王公即位年次來紀年的,比如“敬王元年”就是東周第十四任君主周敬王新君即位的第一年,往後是二年、三年......。

    4、戰國時代的歲星紀年

    戰國時期,天文學家瞭解到歲星移動的週期規律,從而採用了歲星紀年的方法,但歲星的迴歸週期並不精確,所以歲星紀年並未完全推行起來。東漢廢止了歲星紀年法,仍用干支紀年法。

    5、漢代年號紀年及干支紀時的普及

    到漢武帝時代,頒佈了《太初曆》,曆法又有了一個劃時代的進步,太初曆調整了太陽周天與陰曆紀月不相合的矛盾,並納入了指導農時的二十四節氣,成為了最精密的歷法,以後歷代曆法的修訂都是基於此。

    同時君權神授理論的提出,君主專制正式開啟,漢武帝首創年號來紀年,稱之為“年號紀年”,年號是皇權的象徵,在此之前的只有年數,而無年號 ,漢武帝劉徹首創年號“建元”,從此開啟了我國曆史上年號紀年的制度。自此以後,歷代皇帝登基首要事情就是更改年號。

    雖然年號紀年一直都在使用,但天干地支紀年也從未放棄使用,漢章帝元和二年,全國推行干支紀年,自此年號紀年與干支紀年很多時候都是同時兼用的,

    “如淳熙丙申”淳熙”為南宋孝宗趙昚年號,“丙申”是干支紀年;

    自東漢官方推行干支紀年以後,干支紀時就一直沒有中斷,干支紀時也推擠到古人生活的方法面面直到現在,干支紀時的二十四節氣還在指導我們的農耕勞作。

    結語:曆法是天命的和皇權的象徵,所以歷史時間的計算方法其本質還是以帝王紀年為主導,無論是開始的"王公紀年"還是後面的"年號紀年",都是帝王紀年的一種體現。而普通百姓是沒有機會學習和掌握曆法的,所以歷史時間的計算都是圍繞帝王君王而計算。

    但是自東漢干支曆法的普及和推廣無疑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干支紀時不僅僅是曆法的象徵同時也上升到了哲學角度,是傳統文化一切學科術數的核心基礎,二十四節氣的普及也讓老百姓也有了機會學習天文知識,由此民間產生了基於干支曆法的簡化版:生肖紀年,就是基於干支紀時的民俗版,以方便百姓計算時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孩子考研二戰失敗,今年25周了,是三戰還是工作,兩次考研都達線了超了十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