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軒有話說

    朋友當我看到你問題的時候,我就上網去查關於《遙遠的救世主》的作者豆豆一切的資訊,發現似乎網路已經沖淡了許多。所以在這裡我更想說關於這部小說對我的感悟與感想吧。

    先介紹一下作者吧;小說作者豆豆,中文名李雪,1970年生(至今50歲了)高中文化水平,作者17歲的時候認識了一個好朋友李紅英,受到朋友的影響,作者變開始了寫作。2000年出版長篇小說《背叛》,2011年12月又完成政治小說《天幕紅塵》。

    最吸引我的還是小說遙遠的救世主這部小說,後來還被拍成電視劇天道,引起了當時很多人積極的反響。在上個暑假,我也很耐性了看了兩遍,發現看起來令人眩目,歎為觀止。

    小說中的主人公丁元英,作者豆豆把他刻畫成一位“鬼才”,他破解了中國文化最深層的枷鎖,他曾經為德國人管理崗私募基金,成為了中國股市的提款機。後來他認為這麼做不仁義,主動解散了基金,可他也因此陷入了人生中的窘境。再回國後便開始了傳奇的故事,先是讓秘書肖亞文找房子為線索,認識到了芮小丹從此以後兩個也便開始了戀愛同居生活。我認為這小說最精華的部分就是;丁元英提出的“殺富濟貧”,在狼嘴裡搶肉吃,他超天才的商業頭腦設計出完美的執行方案;採取農村個體戶低成本的方法,生產出高質量的音響從而和上市公司所競爭。這一切被他計劃的天衣無縫,幾乎是如來的手掌,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情節介紹)

    最後,我想說這部小說涵蓋的東西很多;如對佛教和對基督教的理解和對中國傳統文化屬性的剖析,充滿著智慧的光芒。需要我要進一步更加深層的理解和體會,希望也有更多的朋友去學習學習,一塊共同進步。

  • 2 # 小蟬飛

    豆豆的《遙遠救世主》裡面把丁元英這個角色寫的相當好,還有她的《天幕紅塵》裡的葉子農也很不錯,我很喜歡豆豆的原因,是因為我閨蜜有個哥哥看了電視劇《天道》二十多遍,給我閨蜜推薦的,然後我跟著一起看了,一下子就吸引到我了,隨後也買了豆豆的小說也看了至少三遍以上!

    真的很觸動人的靈魂!

    幾年前,這個哥哥專門去拜訪了這位作者,哥哥說,豆豆看起來和平常人一樣,但是談話之間,給人感覺就很平和,沒有任何浮躁和世俗的眼光在身上。

    我想,不管豆豆生活在哪裡?以怎樣的生活方式來生活,那無非就是一種方式而已,不管是像小說主人公丁元英一樣選擇一個不認識的地方,乾乾淨淨住起來,還是像葉子農一樣鎖在家裡任憑家裡亂七八糟無下腳之地的生活。

    總之,我相信豆豆是不希望有人被打擾的。

    能夠寫出這麼有深度的小說,我相信必定是在思想上升華了不止一次又一次。

    豆豆本來就沒怎麼上過學,相反,卻比很多上過學的人要看透人生很多!

    我很欽佩豆豆!

  • 3 # 影視新看法

    我來給你解答

    豆豆:女,1970年生,高中文化程度。作者十七歲時因工作關係認識了一個好朋友李紅英(此人的人生觀、價值觀及其人格、品德和思維方式都給作者產生了重要影響)。1990年,李到歐洲定居,此後李不斷寄給豆豆大量的參考資料,每次回國都給作者講述一些作者所陌生的社會生活。作者於1995年6月動筆創作長篇小說《背叛》,1997年8月完稿。《背叛》一書在雜誌《啄木鳥》2000年1—4期連載。2000年作者為一名普通工人,有一個可以長相思守的丈夫。

    已出版有長篇小說《背叛》(改編拍攝成同名電視連續劇)、《遙遠的救世主》(改編拍攝成電視連續劇《天道》)。

    李雪:筆名豆豆,油田年青的女作家之一。她的中篇小說處女作《死比活著容易》1993年在天津《小說家》雜誌發表,同年加入河南省作家協會,後轉入中國石油作家協會。2000年《啄木鳥》雜誌一至四期連載了她的長篇小說《背叛》,然後由群眾出版社出版發行,並由北京同樂影視公司拍成同名20集電視連續劇,在全國及各省衛星臺連播,引起了強烈反響,一時洛陽紙貴,長篇小說《背叛》甚至出現盜版。2005年作家出版社出版了她的第二部長篇小說《遙遠的救世主》,然後由北京天潤影視公司拍成24集電視連續劇《天道》,豆豆親任該劇編劇,這部作品以其獨特的視覺,受到廣泛關注。目前,豆豆的創作及創作模式已引起文學界重視,“豆豆現象”值得我們很好的總結。

    搜尋豆豆的相關資料,卻搜尋無幾,有的就是她《背叛》和《遙遠的救世主》兩部作品的介紹與評價。看來這個作家相當低調不張揚,你難以從資訊和輿論上去了解她個人本身,大家對於她的作品似乎超過對她本人的關注和熱情,這不正襯映著她作品的成功之處嗎?而事實上,也只有透過作品去猜測和了解她。這種精神是我非常欣賞的!她的這兩部作品的主人公有很多相似之處,宋一坤與丁元英,夏英傑和芮小丹,她們的性格和脾氣都非常相像,主題也都是無情的商界狼性的生存原則與人性良知的挑戰與平衡之難。在這方面,我同意某些人對豆豆作品的評價,顯然作家偏愛這類男人,而女主角的身上有很多作家自己的影子。豆豆必竟是個小女子,她要怎麼寫故事無可厚非,文為心生,而作品又是如此另類、難得,有深度,能引發人思考,我們不能因為兩部作品的相似而評說她文筆的侷限。我倒是對她個人更感興趣了,呵呵~關於作家本人的評價豆豆是怎樣一個女子,能通曉佛理道德,又是如何練得如此邏輯性強,思維清晰的?

    豆豆是怎樣一個女子,能通曉佛理道德,又是如何練得如此邏輯性強,思維清晰的?

    答:謝謝你的誇獎,我很普通,沒有你想象中的那麼棒。或許我是跟普通的、大多數的女人有些不大一樣,我比較喜歡思辨和寫作,這跟個人喜好有關係,也跟我的經歷和生活、成長環境有關係,但這些在我看來都不重要,說到底我只是做了一件我喜歡做,而且也適合我做的事情。重要的是它有意義,當然這種有意義的判斷是在我個人的價值體系下做出的,在我看來它的意義就在於我的作品也許會有人喜歡,也許會有人能從中得到點什麼、想到點什麼,當然他們得到的越多,我眼中的意義也就越大。按照目前國際上最流行的觀念,幸福的含義就是快樂+有意義,所以要我說豆豆是一個怎樣的女人?我會說:她就是一個已經找到了幸福,而且是屬於自己的最終極的幸福的女人。

    至於你提到的其他的幾個疑問,我想是否可以把它們都歸結成、轉化成另一個問題:你的資訊渠道都有哪些?你是怎麼萃取和篩選、吸收這些資訊的?

    我的資訊來源大概有這麼幾類,第一是文字資訊,報紙、雜誌、書籍,還有少量的社會科學類的學術性刊物,說它少量,是因為國內的學術刊物真能讓人看懂的的確是不太多,呵呵。第二類是交流,我有許多的朋友,他們也愛觀察、思考和研究,而且其中有不少人的觀點獨具匠心、別具一格。這樣的人在相互的交流、溝通中碰發出火花是很正常的事,有時星火還會燎原,你比如有的朋友吃齋唸佛,有的朋友對此不屑一顧,見了面就會互相盤道、說理和質疑,此時的理就會變形成為某種信念的新衣—皇帝的新衣,這也有點像鍊鋼,淬火、澆水、敲打、去雜質,百鍊百辯的結果是使得我們每個參與之中都會有所覺、有所悟。第三是思考,無論是文字,還是話語,它所能承載的資訊只會讓我們有所覺,你必須還得再思考和加工,把它徹底的內化和併入到自己的認知體系當中去,之後還需不斷的去用,在實踐中去改良和驗證它。前者有點像反芻,聽到了、知道了、明白了,不代表它就會成了你身體中的一個部分;後者有點像是挖寶藏,你有了藏寶圖,未必就一定能挖到寶藏,圖錯了或是你看不懂圖,你一樣是找不到寶藏的。

    至於該如何吸收?這個大體上無非也就是那麼幾種,多讀書、多觀察、多思考、多驗證、多交流。這裡可以談的問題很多,比如選什麼樣的書,怎麼做筆記,怎麼去觀察和驗證,與誰去交流,怎麼樣去說理辯論,等等。就拿你所問到這幾個具體的東西來說,道德,佛理,邏輯性和思維。常人看起來很神秘,實則它們也都很實在啊,社會科學原本就有很多的分類啊,宗教學、倫理學、邏輯學、社會學、人類學、政治學、心理學、文學、哲學、法學、教育學等等。很多啊,你有沒有去尋幾本拿來瞧瞧、翻翻?先構建一個系統的知識體系,然後再去讀人物傳記、回憶錄、史料、民俗風情等相關的資料,然後再用自己的知識體系、眼力、思考力去拆解跟剝離那些現象以及潛伏在現象背後的規律。事實上,我在小說《遙遠的救世主》中所羅列的那些閃光點,也都不是我原創的,它們原本就有,我只不過是用一根線把它們都穿了起來,同時又往裡面加了些其他的元素跟單元。你比如王廟村扶貧,公司加農戶的機制,這個在2003年前後學術界、新聞界都是熱點啊,藍田股份當時搞的很紅火啊。再比如村民自管自洽,只收取每道工序的加工費,以小民經濟治小農意識,這也是早就上了北大mba組織學的案例書了,樓百金製衣廠案例。再有格律詩與樂聖的這場戰鬥,不也早就登上過銀幕了嗎?《大染坊》中的宏巨與上海的虞美人。價格戰、傾銷、反傾銷、做霸盤、作秀、山寨機,這樣的新聞不是經常會看到的嘛。這有點像做菜,我只不過是把材料都蒐集在一起,然後再用不同的手法把它們煲層一鍋湯、一道菜而矣,有時為了加重戲劇效果、突出個人風格,我還會多加些佐料、誇大一下。

    這些都是魚,不算什麼,真正重要的東西是漁,捕魚的能力。說它重要主要基於兩點,一是不容易獲得,少則金貴嘛;二是一旦獲得,作用明顯。我在小說中也說過,靠的文化當然是弱勢文化,可不靠別人只靠自己就果真是強勢文化了嗎?NO!我在林雨峰與丁元英見面的那場戲中提過,“救主的不是人,是道,得救不是破了戒的狼吞虎嚥,是覺悟。”可如何才能覺悟呢?在我看來,那隻能是靠自己來參、來思考、來體會。可覺悟這東西的確是真不容易,否則我也不會非要在小說的書名‘救世主’的前加上‘遙遠的’修飾詞了。套用物理科學中有關原子的理論,原子周圍的電子要想能級躍遷是需要能量的,書、資訊、知識對於我們的思維來說就是能量,但這裡有一個轉換率的問題,思考力強的人相對來說轉換率就會高一些。量變不難,慢慢積累就可以了,難的是質變,你得有天賦、靈性、洞察力、想象力、嚴謹性,同時也需還需要有良好的心態、高EQ和韌性。而且這裡還有一個時間、經歷、閱歷的問題,年齡太小,沒有經驗也就沒有覺,年齡太大,處處都是烙印,想要再融匯出新就難了。資訊、知識、規律這些都是魚,洞察力、分辨力、適應力、思考力、判斷力、邏輯思維能力、感受力,那些才是漁啊,有了它們,救世主也就離我們不再那麼遠了。,當今社會,資訊如此氾濫,而豆豆,何許人也,竟然不著一點痕跡!

  • 4 # 星語興芃

    豆豆:女,1970年生,高中文化程度,作者17歲時因工作關係認識了一個好朋友李紅英(此人的人生觀,價值觀及其人格、品德和思維方式都給作者產生了重要影響)。1990年,李到歐洲定居,此後李不斷寄給豆豆大量的參考資料,每次回國都給作者講述一些作者所陌生的社會生活,作者於1995年6月動筆創作長篇小說《背叛》,1997年8月完稿。並在雜誌《啄木鳥》2000年1-4期連載。2000年作者為一名普通工人,有一個可以長相思守的丈夫。2011年12月,又完成了長篇政治小說《天幕紅塵》,於2013年7月出售。

  • 5 # 西瓜電影集

    《遙遠的救世主》

    是一部可以傲然獨尊的長篇小說。也是一部可遇不可求的完美佳作。豆豆以她的才華,探問一個有機的、無定形的、陌生的、曖昧的和未曾臻達的世界。男女主人公那濃墨重彩的經歷以及令人欷歔的愛情故事創造出了一種超然背叛的意志、而這意志是那樣的靜謐、清明。一個作家的品質,在豆豆身上達到了極至,作品主題的睿智和簡約,出色地表現出佛學的光耀和不蓄意的使人震驚。

    豆豆,原名李雪,女,著名作家。油田年青的女作家之一。女,1970年生,高中文化程度。作者十七歲時因工作關係認識了一個好朋友李紅英(此人的人生觀、價值觀及其人格、品德和思維方式都給作者產生了重要影響)。1990年,李到歐洲定居,此後李不斷寄給豆豆大量的參考資料,每次回國都給作者講述一些作者所陌生的社會生活。作者於1995年6月動筆創作長篇小說《背叛》,1997年8月完稿。《背叛》一書在雜誌《啄木鳥》2000年1—4期連載。2000年作者為一名普通工人,有一個可以長相廝守的丈夫。她的中篇小說處女作《死比活著容易》1993年在天津《小說家》雜誌發表,同年加入河南省作家協會,後轉入中國石油作家協會。2000年《啄木鳥》雜誌一至四期連載了她的長篇小說《背叛》,然後由群眾出版社出版發行,並由北京同樂影視公司拍成同名20集電視連續劇,在全國及各省衛星臺連播,引起了強烈反響,一時洛陽紙貴,長篇小說《背叛》甚至出現盜版

    現在早已迴歸到普通人的生活,大家以後還可以看他的其他作品。

  • 6 # 吾愛分享資源

    《遙遠的救世主》是2005年作家出版社出版的長篇小說,作者是豆豆。

    豆豆,原名李雪,女,著名作家。油田年青的女作家之一。女,1970年生,高中文化程度。已出版有長篇小說《背叛》(改編拍攝成同名電視連續劇)、《遙遠的救世主》(改編拍攝成電視連續劇《天道》)。在目前資訊如此發達的時代,多少人都執著於出人頭地,而本書的作者卻相當低調,把自己隱藏得很好,從不與媒體和讀者接觸,與之相關的資訊寥寥無幾,甚至其性別的真實性一直備受懷疑和爭議。而知乎和天涯上一直有人說書裡主人公丁元英在歷史上是有原型的。至於讀者能悟多少,全看個人的機緣。

    女作家往往長於挖掘自我,拙於描繪社會,但這部小說的廣闊視野和思想深度,以及對商戰的描繪,都是極其罕見的,明顯超出了普通20多歲女作家的駕馭能力。甚至一直有人懷疑豆豆背後另有高人。

  • 7 # 推妹菌

    目前,豆豆的創作及創作模式已引起文學界重視,“豆豆現象”值得我們很好的總結。 搜尋豆豆的相關資料,卻搜尋無幾,有的就是她《背叛》和《遙遠的救世主》兩部作品的介紹與評價。看來這個作家相當低調不張揚,你難以從資訊和輿論上去了解她個人本身

  • 8 # 華勝視界

    豆豆是一名作家,而且是一名工人,因為自己接觸到高人朋友李彪,對於文學創作可以開先河,以獨特的視角揭露人性,揭露文化背後個體命運之間的關係,可以把現代社會的商戰、警匪、以及思想方面的交鋒,以小見大的方式展現在世人面前。

    豆豆是一個斜槓青年,不安於現狀的人,有很明顯表達自己主觀意志的慾望,文筆也更柔美,更樸實無華的紀律現代商業活動中競爭的激烈,以及人性在權利、慾望、以及貪念之間的選擇。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選擇,所以結果也不一樣。

    豆豆雖然作品很火,但她是一個能夠拎得清輕重的人,她不想出名,她想要平靜的生活,也想要和普通人一樣的生活,她願意把自己釀的淡而又淡淡名貴。

    無論是宋一坤、丁元英、葉子農,都是這個時代精英,真正的精神貴族,作為擁有智慧和膽量改變命運的人,這樣的人是值得被記錄,值得學習,值得致敬的存在,因為普通人和他們的距離感太強了,當我們為柴米油鹽而煩惱的時候,人家煩惱的是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我相信豆豆有丁元英、宋一坤、葉子農一樣的藍顏知己,他們透過用自己的追求影響了豆豆的職業生涯,以及認知結構,因為悟道不僅需要慧根和智慧,還需要有人領進門,顯然身邊不可或缺的那個人一直都在。

    自從愛上寫作之後,才知道自己表達的能力是有限的,感情雖然真摯,但表現得並不明顯,因為我們雖然愛過、傷過、痛過,但沒有辦法把這種感覺透過文字記錄下來。

    而且豆豆作為編劇,對於身份語言、身份背景、人文背景、以及個人精神追求塑造得很貼近真實生活,一個個有血有肉的女主角和男主角,以及朋友之間的坦蕩之交,以及時不時出現智慧的光芒。

    豆豆的作品是有生命力的,電視劇《天道》是2005年上映的,那時候我才15歲,一個小屁孩,根本就接觸不到這一方面的知識和這方面的小說,直到去年,偶爾看到的電視劇,居然讓我有了深刻認知自己的衝動。

    人可以忙到什麼程度,忙到忘掉自己,那是最可悲的,一定要讓自己生命滾燙,像芮小丹那樣可以當生則生,當死則死,來去自如。

    也可以像夏英傑,為愛不計後果,可以承擔所有未知的風險,像她那樣不僅顏值擔當,而且有責任守護自己的幸福和愛情,為了愛情而背叛,為了拯救而揹負高利貸,為了揭露更大的黑幕而堅持做自己的“初心”。

    其實誰有能真正切切愛一場,我們都在別人的世界中路過,在自己的世界中迷路,愛情和婚姻不是選擇題,而是不顧一切的青春熱血、為愛痴狂。

    滾滾紅塵中我們相遇、邂逅、離開。雖然目的毫無意義,但我們儘可能把自己生命過的更璀璨,更奪目。但我們先要學會做人,學會替別人著想,學會承擔責任,學會默默承受一切苦難。

    也許生活中這樣那樣的局存在著,算計著我們,我們仍然在高度認知自己的前提下,抽絲剝繭般地把生活過得有滋有味,人首先得自知,其次得知人,然後才是在合適的時間做合適的事。

    生活中比我們聰明的人數不勝數,但那些人為什麼能夠那麼沉穩,那麼穩當,那麼智慧,那麼口吐芬芳,不僅因為文化屬性,還因為環境潛移默化的影響。

    人性的好奇就像吃完雞蛋想看母雞的好奇心,記得錢鍾書的書迷想要見“錢老”,錢老幽默風趣的婉拒,既然雞蛋都吃了,就沒有必要見下蛋的老母雞。

    完全沒有必要打擾豆豆平靜的生活,只要我們能獲得更多,其實人是怎麼樣,並不重要,重要是我們成長了。

    網際網路最壞的地方就是不夠私密,我們以為我們是封閉的,其實在某些人看來,我們是透明的,細思極恐。你品、你細品。

    豆豆也許是芮小丹,也許是戴蒙妍,也許是夏英傑,但她塑造的女性都是敢愛敢恨真性情的奇女子,都是上天鍾愛的人,他們是上天賜予我們的禮物,完美有追求,個性而且獨立。

    比如芮小丹滿足男人所有幻想,沒有世俗的煙火氣,時刻透露著仙氣,是一種區別平常女性的氣質,我無意評說女性,只是說這樣的人設,這樣的追求,讓我作為男兒郎,神而往之。

    但毋庸置疑的是豆豆本人不論美醜,都有一個有趣的靈魂,一個不一樣的價值追求和自我價值修養素養。可以是素人、御姐、職業女性。女強人。

    在豆豆的世界裡面,女性是不用依附在男權社會附庸的存在,也不是相夫教子的平常女人,她們用自己的方式詮釋對生命的追求和命運的抗爭。

    透過男權社會中對女性的傲慢和偏見,在矛盾中找到契合點,這一點平衡狀態才是最優解,求同存異,對於人格尊嚴和追求不容踐踏,以及女性自己的氣節和骨氣讓人欣賞。

    豆豆的不簡單我們可以透過文學作品,透過觀看《背叛》《遙遠的救世主》《天幕紅塵》去慢慢走進書中的世界,和書友一起探討做人做事,以及對於更深層次文化、命運的反思。

    學會了解一個人,從不同的側面去看,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樣的

  • 9 # 印月居

    是一個相當有文字功底的傳話筒。

    這部小說的主人公“丁元英”,其原型是道家傳人之一“李紅英”。

    當然這個李紅英和作者一樣,也是傳話筒——

    他和作者豆豆一樣,都是“道”的傳話筒。換而言之,這本書是以他們的精神為媒介,透過“雙龍戲珠”後產生的相。

    “元英”即“元嬰”,即道家的煉氣化神功夫修成後的“元神道胎”,也叫金液還丹,大還丹。

    “小丹”即“玉丹”,即道家煉精化氣功夫修成後的“玉液還丹”,也叫小還丹。(以上說法出自大江西丹派,詳情不述,切莫迷信。)

    《道德經》雲:“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 為天下谿,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

    請諸位朋友不要把我的說法神秘化。

    就像我說的這些話,與那本書的性質相同,這裡面每一個字都不是“我”說的,都是“道”的顯化。而你看了我的回答,產生了想法,這也不是你所想的,這也是“道”的顯化。

    沒有一個“我”可以做到完美重複任何一件事,所以根本沒有一個寫書的作者,也沒有一個讀書的讀者。

    如果你看明白了我如上所述,那麼你就會明白——

    在讀這本書時,這本書的作者豆豆,和你是同一個本體的不同顯化。

    一個是寫書給讀者看的作者,一個是看作者寫的書的讀者。作者寫的,就是你的故事。

    因為,看到的不是別人,恰恰是你。

    遙遠的救世主,之所以遙遠,是因為,離一個人最遠的,正是自己。

  • 10 # 譚元嬰

    資料還真的不多,有說是河南作家協會的李雪,有說論壇裡的李彪。

    但是不喜歡出人頭地正是和他作品風格契合,只拿作品說話的人,佩服。

    這樣的好人不能和本尊溝通確實是個遺憾,但是好在有作品可以神交,只是那幾部作品都看幾百遍了,還沒出新作[捂臉]

  • 11 # 天馬動力

    實際作者是林彪的後代,林彪有個習慣,吃炒熟的黃豆,所以作者筆名豆豆。

    絕對是虎父無犬子,這幾本書都是站的很高,視野開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文章爆文到100萬以上是如何打造的?